真门徒之道
文/天明牧师
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 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路14:25-35)
讲道:
当年主在地上行走做工时,时常有许多的人跟随他,听他讲神恩惠的道,观看他为百姓所行的医治神迹。在今天所读的经文里特别提到说,“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面对如此多跟随他的人,他就转过来给他们传讲门徒之道。“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真正要做他门徒的,必须爱主胜过爱一切,这一切里包括“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若不然就不能做他的门徒,因此真正做门徒的,必须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作主门徒的代价,无论是在主耶稣的时代,还是在今天的世代,都没有改变。关于门徒之道,主耶稣在这里用三个比喻来形象地教导我们。
第一个比喻,就是盖楼的比喻。“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意思是说,我们如果要跟随基督、做他的门徒,就必须要先坐下来计算代价,看自己能不能“盖成”。因为做他门徒,就意味着无论他带领你到哪里,你都跟随他到那里;也意味着他无论吩咐你做什么,你都当顺服去做;做门徒,又意味着自做门徒那天起,你就要效法他、活出他的样式,而不是活出你自己——原本的你。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没有一次的跟随、顺服和效法,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在主耶稣的教导里,门徒一词常跟代价联系在一起。愿意做主的门徒,却不肯付代价来跟随他,这样的人是无法做他的真门徒的。
因此,做主门徒的秘诀在于肯为他付任何的代价。这样的代价就是,为主的缘故,能够把“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放下。在原文里不是“爱主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等”,而是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等,就不能做他的门徒,意思是要做主的门徒,就为主的缘故放下这一切。因此,做主门徒最难的功课,就是这“放下”。这不是说我们不要孝敬我们的父母,这也不是说我们为主的缘故不要爱自己的妻子、儿女等,而是作为基督的门徒,爱主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且爱主是爱这一切的根源。所以,作为基督的门徒,我们的内心常比世人有更多的挣扎和交战,面对今世之事上常面临更多的冲突以及艰难的抉择。有时候,在世人看来理所当然的,对我们基督徒来讲却无论如何也不可以做;对我们理所当然的,在世人却是稀奇和不可思议的。因此,今世之子看来,在世事之上我们基督徒显得愚拙(路16:8)和“一根筋”,甚至为此在这世界遭受逼迫,正如主所说的:“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15:19)
真正做主门徒,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主在这里说:你们若要跟随他并做他的门徒,就要“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我们很容易误解这个经文,以为主的意思是:计算代价后如果发现自己无法付出那代价或无法承受其后果,就可以转回不做门徒。主的意思,不是要我们因摆在前面的代价而回头,而是让你清楚知道门徒的代价,因为这是无法回避、不可避免的事实。当彼得真正明白“耶稣是基督、永生神的儿子”时,主说这是“有福的”,但紧接着就提醒这有福的生命必须要走十架道路,当然这艰难的十架之路的终点必有属天永恒的荣耀。主不是为了让我们回避而计算代价,而是让我们真正面对而计算代价。因为既然我们蒙召做他的门徒,十字架就是无法回避的,我们也无法退后,但我们如何能够承担这门徒的代价呢?第二个比喻就告诉我们,面对门徒当付的代价,我们当如何去做。
第二个比喻,是打仗的比喻。“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我们也常误解这个比喻,就像不能付门徒的代价以为就可以退后那样,既然你“胜不过”做门徒的挑战,还不如趁早举手投降。如果把前面两个比喻都当作“鼓励”退后来解,那么就无法理解第三个盐的比喻,其实这三个比喻之间是有一个递进关系的。第一个比喻告诉我们要计算跟随主的代价,第二个比喻就教导我们如何承担做门徒的代价。我们没有一个人凭自己的能力能够承担这代价,也没有一个人凭自己能够背负这轭跟随主。
当我们计算门徒的代价并且真实地面对它时,就不难发现,凭我们自己是不能承担代价的(如果我们觉得能,那只是出自彼得那样的血气);而且诚实地说,我们的肉体是不愿意付出这些代价的。因此,面对他叫我们跟随他并做他门徒的呼召,我们需要在主面前诚实地承认,我们自己既无能力、我们的肉体也不愿意承担跟随主的代价。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这里,如果仅停留在这里,哪里还有主的门徒,他呼召的意义又在哪里呢?第二个比喻就教导我们,承担代价的秘诀,就是尽早与主“签和息的条款”。什么意思呢?谁能抵挡得住他的呼召呢?谁有力量可以胜过主自己呢?虽然你要计算代价,但更要认识呼召你的那位,他是领二万兵的,你拿一万兵无法“抵挡”他,只要认识这一点,你就向他举手投降:“主,凭我自己不愿意,但靠着你的恩我愿意放下我自己;凭我自己的能力不能,但我今天倚靠你!”这样的举手、这样的求和叫做降服。
面对跟随他的代价,当我们降服于他时,就是放下我们的顾虑、重担和不甘心的自己时,圣灵的能力就荫蔽我们,祂必帮助我们使我们能承担代价。圣经是这样说的:“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林后4:7-10)这样,当我们降服主而把自己放在死的位置上的时候,主复活的能力,就是圣灵的大能必荫蔽我们,使我们能够承受原本凭我们自己所不能承受的,这就是恩典之道,也是见证。因此,跟随基督虽然代价是大的,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觉得难是因为我们不愿意降服、不愿意放下自己,就是不愿意背自己的十字架(把自己放在死的位置上)。对此主自己也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29-30)
第三个比喻,是盐的比喻。这比喻告诉我们,对我们这班蒙召的基督徒来讲,不是愿意跟随就跟随、不愿意付代价就不必付代价,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在地上的见证。“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这个经文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就是如果那些蒙召做基督门徒的,却因不肯付代价而不愿跟随,或是不愿降服而无法承担做主门徒之代价,因此而不能做真正的主的门徒,那么,他们就像失了味的盐,虽然已得救、拥有主的生命,但在这个世界上因没有见证而变得无用,在神的国度里就是一个“白占地土、不结果子”的所谓基督徒,在神的国里实在是无用的。
对此,我们必须正视我们作为基督徒的蒙召,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作为基督的门徒被主所召,而且无一例外。今天的经文告诉我们,既然我们蒙召,就当清楚需付的代价,并降服在神大能的手下,以谦卑的心来倚靠圣灵的能力,跟随主并承担做门徒的代价,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有味道的盐”,这是做基督真门徒的意义。如果我们只关注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得失而“失了味”,还不如早日回天家得享永远的安息,因为保罗也说“离世与基督同在,这是好得无比的”,但他又说,“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腓1:24)作为基督徒,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活出见证!
今天主向我们所要的,不单是作为基督门徒的你个人的见证,而且是作为他身体的教会的见证。无论是你自己,还是我们的教会,我们若不愿意为跟随他而付代价、不肯降服来靠他承担跟随他的一切代价,我们只能成为“失味的盐”,在神的国度里失去价值,成为无用,正如主所说的:“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