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他母亲,与他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约19:25)
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约19:26)
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19:27)
十架七言的前三句都是主耶稣对他周围的人讲的,第一句“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是为那些钉他十字架的人的代求,第二句“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与我在乐园里了”是对那和他同钉十字架的一个强盗的应许,第三句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主耶稣对自己的母亲马利亚和所爱的门徒约翰说的话。
当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除了那些钉他十字架的罗马士兵和那些围观嘲讽主耶稣的群众和公会成员之外,跟随主耶稣的那些门徒们在哪里呢?这段经文里说“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他母亲,与他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然在士兵拈阄分主耶稣的衣服(约19:24)的时候,至少有四位勇敢的姊妹站在十字架下,这四位姊妹一位是主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一位是使徒约翰和雅各的母亲,也是主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的姐妹,这位姊妹曾为他的两个儿子来求主耶稣“愿你叫我这两个儿子在你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太20:21),主耶稣对他说“你不知道你求的是什么。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太20:22)。此时,当约翰和雅各的母亲站在十字架下仰望这位被钉十字架的耶稣的时候,她是否想起了当日的对话呢?她是否明白了主耶稣要喝的杯是什么了呢?第三位就是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革罗罢是谁在四卷福音书的其他地方并没有提及,但是在马太福音中提到了这位马利亚是雅各和约西的母亲(太27:56),教会历史学家优西比乌在其《教会史》的记载中说革罗罢是马利亚的丈夫约瑟的兄弟;第四位就是那位曾经被七个鬼所附后来蒙主拯救的抹大拉的马利亚(路8:2)。
其实,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十架之路对主耶稣来说是极大的艰难和痛苦,对于那些跟随他的门徒们来说是同样的艰难和挑战,因为他们所跟从的是走向刑场的基督,他们所面对的是流血和死亡,能否跟随主耶稣到十字架下,取决于能否胜过自己心中的恐惧。而且跟从基督走十架之路并不容易的另一个方面是还要直接面对世人在无知中的讥诮、嘲讽和冷漠,直面自己心里的痛苦;因为他们所跟从的在人看是羞辱和失败。这正是主耶稣所说的话十字架的内涵:“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4)。
对于作为母亲的马利亚来说,这种痛苦尤为强烈。看着自己所爱的儿子被以最为羞耻、残忍的刑罚方式处死,看着他在十字架上流血,她的心也在滴血。这也应验了当年马利亚为小耶稣在圣殿行奉献礼碰到义人西面时,西面对马利亚说的话:“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做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2:34)。
面对心被刺透的马利亚,主耶稣看到了她内里的痛苦;于是,他说“母亲,看你的儿子”。“母亲”这个词在希腊文原文是“妇人”,就像当年在迦拿婚宴上马利亚找主耶稣解决酒用尽了的问题时,主耶稣所说的“妇人,我与你有何相干?”(约2:4)中的用语一样。主耶稣自己在极大的痛苦中,他看到自己肉身的母亲马利亚也在巨大的痛苦中,在这样一个场景下,主耶稣用“妇人”这个称呼比在迦拿的婚宴上用这个词语更加令人费解。其实,这里和迦拿婚宴中面对马利亚的请求主耶稣使用“妇人”时的用意类似。用“妇人”这个称呼并非是一种生硬不礼貌的表达,而是一个提醒,如同说“女士”,籍此提醒马利亚她和耶稣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是世人那样的母子关系,除了“按肉体说,是从大卫的后裔生的”(罗1:3)之外,还有“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4)这个更为重要的关系。故此,主耶稣在这里实际上是提醒马利亚说,我当以我父的事为念(路2:49),我今日所经历的都是在父神的计划中的,是父神所喜悦的。虽然从肉体的层面作为人的儿子,应当竭力避免让自己的母亲经历这样的悲伤,但是天父上帝的旨意却是更为重要的。也提醒马利亚不要只从母子的角度来看今日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这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不但是马利亚的儿子,更是天父的独生子。主耶稣以一种属天的角度让马利亚从悲伤中来思想,以化解她心里的痛苦,你看起来好像失去了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今日的羞辱将变为荣耀,今日的死亡将成为拯救。马利亚须意识到这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不但在肉体的角度是她的儿子,更是她的救主。
虽然如此,但是主耶稣并非是一个不顾亲情的人,相反,在这里他表达了一个完美儿子的形象。耶稣在这个时候以如此简洁的话语所表达的是一个做儿子的榜样。他在极大的痛苦中,在完成拯救大工的重要时刻,依然留意到马利亚的悲伤和需要,他也竭力尽到自己作为一个儿子的责任。他作为神的儿子和人的儿子这种双重身份协调得如此完全,他理解马利亚的感受和需要,让马利亚看旁边所爱的门徒约翰并满含亲情地说“看,你的儿子”,他告诉马利亚说,你要将约翰看作是你的儿子,他将要代替我来尽一个儿子当尽的孝养责任。今日你虽然看来失去了一个儿子,但其实你将要看到很多可以带给你照顾和喜乐的儿女。主耶稣的话所表达的上帝儿女之间肢体关系的亲密程度,甚至超过了血缘的亲情关系。因为,此时的马利亚所需要的不是来自世人的劝慰,而是必须有一种属天的力量来支撑她,必须有从天上来的真理的亮光和看见来安慰帮助她走过这一段艰难的时日,故此,主耶稣在这里的托付就不单单是停留在生活照料的托付层面,若是,马利亚其他的众多子女完全可以一样做到这些(根据《马可福音》六章3节的经文“这不是那木匠吗?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吗?他妹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吗?”,就可以知道主耶稣至少有六个弟兄姊妹),而是心灵上的陪伴、支持和安慰。在这个意义上,属灵肢体之间的生命连接深度要超越亲情的深度。就像有一次一个女人大声对主说:“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耶稣说:“是,却还不如听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路11:27—28)。所以,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表达出来的这种安慰和托付之言,让我们看到在神的爱中神儿女彼此之间应当达到的那种属灵生命的内在亲密深度。
当主耶稣对约翰说的“看,你的母亲”的时候,所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就是告诉约翰以后要把马利亚当作是自己的母亲那样来对待。这不但是一种照看责任的托付,这里有着建立一种关系的命令意味,就如同主耶稣曾对约翰等门徒们所说的“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约13:34)。我们有时候可以尽到供养的责任,却不一定能够尽到做儿子的责任,供养强调是一种物质上的支持,但是儿子和父母之间更为重要的是亲情的关联,主耶稣这里所说的“看,你的母亲”不是一个简单照看责任的托付,而是一个建立关系的命令,让约翰把马利亚当作是自己的亲生母亲那样去对待。马利亚在生活上并不缺乏,他有那么多的子女呢;但是,失去了一个儿子,不是衣食无忧可以填补的。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临终托付”,他把自己的母亲托付给自己所爱的门徒,这是给使徒约翰极大的荣耀。主耶稣知道自己将来要进入一个荣耀的境况中,不能在世上以一种人们惯常的母子方式来尽一个儿子的孝道;所以,主耶稣对约翰说“看,你的母亲”,就是在一种新的上帝儿女的属灵关系当中把自己的母亲托付给了约翰,让约翰来代替他尽一个儿子的责任。所以,当主耶稣对约翰所说的“看,你的母亲”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有“西庇太的儿子约翰,你爱我吗?那你就把我母亲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来照看”。约翰就把马利亚接到了自己家里住了。
门徒当中只有使徒约翰站在这距离主耶稣很近的位置;主耶稣在这里所说的“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是约翰亲耳听到的,这是使徒约翰的亲身经历,他所写的是他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正如他后来所说的“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约壹一1-3)。约翰作为圣经记载的唯一一个一直跟随主到十字架下的门徒,他领受了主特别的托付和恩典。他也在以后的生活和事奉中恪守起初的领受,(传说,约翰后来把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带到以弗所,并终老于此。)在他后来的书信中,约翰也不断多次重复说到主所给的彼此相爱的命令(约壹2:7、8,约贰1:5);也在后来的书信中说“小子们那,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3:18)。约翰是在基督的苦难中领受了这一个命令的独特实践,他也活出了这种在基督里面能够彼此相顾,能够彼此托付的肢体相爱的关系。
圣经将孝敬父母作为十诫中人伦关系的首要诫命。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这第三句话也正表明了这一点。主耶稣不但是我们的救主,是我们救恩的元帅,而且他也是我们在任何一个方面的榜样。他是我们的中保,因此他可以为罪人代求;他是上帝的羔羊,背负世人罪孽的,所以他被钉在十字架上。他还是一个妇人的儿子,当他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忘自己对马利亚所负有的儿子的责任。他看着“心被刺透”的母亲,他将自己受苦的母亲托付给自己的门徒来照顾、安慰。他作为人的儿子,在生命最为痛苦的时候还想着如何来尽到一个儿子孝敬的责任,他把自己的母亲托付给自己所爱那个的门徒。因着基督的拯救,约翰受托照看马利亚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照看,而是进入到了一种超越的生命关联当中,这种生命远超过血缘亲情。上帝的儿女之间的关系可以因着基督的缘故而体现出令人惊奇的亲密、友爱、互助和忠诚;我们很多弟兄姊妹在这一段时间都有类似的经历。在人看我们互相之间并不熟悉,但是却可以像一个家庭那样信任、支持。在这个亲情淡漠的时代中,彼此之间的这种相爱关系就可以让人认出我们是基督的门徒,而今日教会的挑战也正在于此。
最后让我们再次来听主耶稣所说的话语:“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和母亲了”(太12:50)。那些需要安慰、帮助的弟兄姊妹就是我们的弟兄,我们的姊妹,我们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