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中国家庭教会属灵的传统与基本精神特征 文 / 基立

今天从我所了解的,或者说从所服侍的地区这个有限的角度来跟各位分享。厦门鼓浪屿是一个很美的小岛,当地政府曾经因为城市的规划,要将一些老房子拆掉。后来,一位市民给市长写了一封信,认为应该保留历史风貌建筑。这个提议被采纳,最终这些建筑被保留了下来。鼓浪屿有许多历史风貌建筑。我曾经到过一些城市,这些城市因为现代化的建设将许多记载历史的建筑给拆了,以致成了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许多旅居海外的华人,他们带着对往昔的怀念回到故乡,却发现再也找不到旧日的痕迹,无比地感慨!
如果放弃历史,一切就要从零开始,不仅很辛苦而且显得浅薄。虽然神对历史是一次性的或者说整全性的眼光和计划,但是历史还是一步一步地走过来,是一个过程。神在人类的历史中掌权,按着自己的旨意,有序有效地来指导人类历史的进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为什么选择在家庭教会敬拜神?是什么东西吸引我们恒常、甘心乐意地把自己奉献,投入在家庭教会?家庭教会究竟有什么宝贵的属灵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一、家庭教会的基本精神

(一)持守信仰的纯正(真理
1、纯一清洁的心。我们所接触的许多主内老前辈,与他(她)们在一起,你会感受到那一颗颗清纯的心,他们是用内里的诚实来信靠和敬拜神,单纯、正直、专一,不求名也不图利,不想捞到什么属世的好处,不沾染世俗的污秽,没有掺杂任何政治的色彩,没有人意的操纵和干扰,他们以圣经的真理为根基和根据,尊主为大。在家庭教会中,基督是元首,无可取代,惟独圣经是教会生活、工作与事奉的根基和根据。传统、理智或者经验,只能作一种参考,不能作为事奉的标准。你根据什么这样做? 凭什么如此说? 是谁告诉你的?如果没有上帝的话,我们根本不可能认识主;没有圣经,我们根本就不能认识自己到底是谁,也不能明白我们生命的意义。惟有神的话,让我们可以安心、放心地去遵行。特别是在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神的道成了一个稳定不变的中心,一块稳固可靠的磐石。
记得1978年1月的一个晚上,我和一位弟兄到医院照顾另一位病危的弟兄。天还没有亮的时候,这位弟兄去世了。我们将他送到太平间清洗干净,更换衣服。这位弟兄和他的妻子曾为主的缘故被关在监狱十多年。他们被抓的时候,儿子只有3岁,还有一个老母亲,那种境况催人泪下。终于夫妻两人被释放回到家里,丈夫却因为长期的劳累,营养不足,患上了肝癌。那天,当我们把这些事情处理完之后,我坐在这位姐妹的旁边,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姐妹淌着泪,轻轻地说:“神若是杀我,我还要信他。” 她这句话,让我心里深深地受震撼。饱经苦难的约伯说:“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伯19:25—26) 属灵前辈们的信心是建立在神和神的话语上。真实的信心是根据神的话,经历神的话,见证神的话。耶稣的真道是我们信仰惟一的根基。在教会的事工上,跟随圣经中的基督,把握纯正的福音,拒绝一切的混杂,抵挡异端的侵蚀,这就是家庭教会所持守的信仰。
2、我们是为了信仰——王明道弟兄表达了基督徒的心声。这并不是枝节的问题,乃是一个核心价值、核心信仰的问题。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不能有任何的偏差。五六十年来,中国家庭教会所持守的就是为了这个真道。保罗在他的谢世劝言中,勉励提醒年轻的传道人提摩太说,“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常常守着。从前所交托你的善道,你要靠着那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牢牢地守着。”(提后1:13)我们的前辈在极艰难的岁月,在毫无指望的年代,因信仍有指望。所遭遇的这一切并不影响他们对神和他的应许的信靠,他们的信心突破恶劣的环境,而定格在上帝的话语上。无论是什么处境,都要持守纯正的信仰,守住自己尊贵的身份。神的子民从不降格,也不顺应时势潮流。他们认定生命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荣耀上帝。有许多为主受苦的人曾这样被问,“你还信上帝吗?”只要一句话,“我不再信耶稣”,第二天就可以回去。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他们没有妥协,没有让步,情愿为着纯正的信仰而放弃自由,情愿为着信仰让他们的青春年华、才干、学识等被埋没在监牢里,代价虽然极其昂贵,却以为是值得!他们诚然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一个纯正的信仰。其实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谁不珍惜自己的年华和青春。他们跟我们一样,非常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就如恩立姐妹经历了漫漫的牢狱生涯之后,对于生命与生活依然是那么执著、热诚。她很喜欢花,直到今天她的客厅每天都摆着鲜花。保罗说:“⋯⋯因为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参林后11:2)

(二)走十字架的窄路(道路)
1、在苦难中成长。有无数的基督徒在神所许可的特定的熔炉中,接受苦难的熬炼。在一个完全被封闭,被外界称为“铁幕”的国度里,形形色色、花样百出的政治运动,一波接一波,冲击着基督徒的信仰。上帝的仆人使女纷纷地被抓、被判刑、进监牢,礼拜堂被关闭,圣经被抄光、烧光⋯⋯。当时一个执政者得意地说:“基督教在中国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博物馆。”然而神却保守一群忠贞的儿女,“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王上19:18)他们选择了十字架的窄路,经历了极大的考验,生命在苦难当中成长、成熟。有些人在刚进去监狱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姐妹、小弟兄,但是当他们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却成为一个非常棒的见证人。没有任何的依靠,只有依靠神。在困境中借着祷告,思想上帝的话,与神亲近,每一天支取上帝所赐给的力量。他们的信心有很深很深的根。神借着苦难将他的儿女投入到熔炉当中去熬炼,许多的渣滓被炼净,被压榨出来的是基督的生命,成了人丰盛的供应。许多时候宽松舒适的环境,使人更容易偏向世界。苦难塑造了一代信徒美好的属灵品格。存留下来的是金子般的信心,极其地宝贵,他(她)们成为神在那个时代的见证人。同时,苦难也像铁犁一般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耕耘,令那片生硬、冷漠的心田破碎、松软,为福音种子的播撒做了深入的预备。家庭教会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处境当中产生、成长并脱颖而出。
2、为基督作见证。记得有一位姐妹刚刚从监狱出来的时候,她的一位还未信主的亲戚、某所大学历史系的教授问她:“你是从狗洞里爬出来的,还是从大门里走出来?”神忠心的儿女可以为神交上一份坦荡、透亮、完满的答案。有许多的书、个人传记讲述了这许多见证人的故事,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王明道、郑惠端、李慕圣、恩立姐妹等等,他们甘心乐意地奉献自己的一切,为主受苦,为福音的缘故被捆锁,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提后1:12)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主耶稣基督作了美好的见证,以殉道者的精神宣扬了十字架的真理,就像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却结出了许多生命的子粒来。又像一个活祭献上去,满足了主的心意。他们坦然面对逼迫、凌辱,默默地忍受,没有抱怨,没有苦毒,心中无怨,心中无‘剑’,很简单地与主连接。一切的伤痛都由主来抚慰,他们诚然是多受忧患,多蒙恩典,多结果子,在地上见证主的名,生命就是为了荣耀主的名。他们有志气却不凭血气,有骨气却没有傲气。记得1974年一群为耶稣被囚的主的仆人使女陆续获释归回。在他们身上我们没有闻到一点监狱的味道,却洋溢着馨香的气息,满有喜乐的荣光,活泼的生命经历和见证,很深地吸引我们这一群刚刚被主兴起的年轻人。每一次恩立姐妹作完见证,我们都请她唱一首歌,她从不推辞,每一次唱歌,我都会心里受感而流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属灵的见证火炬应当代代相传,不要失去。而家庭教会接过了属灵前辈的火炬,继续往前行。
十字架不仅仅只是受苦的标志,它更是一种得胜的记号,超越苦难、超越死亡、超越环境、超越时代的标志。十字架也是一个放下自我、顺服神的宽广荣耀的记号。因为那是上帝智慧的结晶。基督已经复活了,因为他活着,我们能面对明天。《耶利米书》35章,用一整章记录利甲家族的子孙,他们谨守先辈约拿单的吩咐,无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下,不管是在自己的家园还是被迫在别人的国土寄居,都没有违背先人的吩咐。就因为这样,他们蒙上帝的悦纳,被作为鲜明的榜样和见证记录在圣经当中。

(三)改变生命的事奉
        1、心灵的追寻。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3:11)使人有一个永恒的探索和追寻,这是神在人心灵深处造出的神圣的渴慕。想到70年代初一群年轻人,在神面前单纯的渴慕和追求,觉得很奇妙,我相信那一定是圣灵所动起的善工。这圣灵的水流遍及中国的许多地区,几乎在同一个时期,许多人的生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生命在追求中,一点一点扎实地成长起来,我们如饥似渴地寻求真道,听道、问道。上帝也借着没有被关进监牢的几位前辈来引导我们。我们抄录圣经、诗歌、属灵的书籍。经历了漫漫的长夜,70年代之后,许多人的心灵苏醒过来,满有新生的活力。我们形成了小型的聚会,一起祷告、读经、背经、交通灵修心得。
在那时候我们曾引导一个年轻人信主,信主之后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整本新约圣经读完背下来,几乎是只字不漏。在一次交通聚会中我们问他,为什么上帝的话对他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有一位容貌美丽的母亲,但是到将近50岁的时候,患了胃癌。临死之前,非常地痛苦,不断地哀哭⋯⋯这位弟兄说:“如果我像我母亲那样追求这个世界上的东西,我的结局不会比我母亲好。”我想起了圣经中的一句话“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彼前1:24—25)感谢上帝,借着一个母亲的去世影响了自己的孩子,使他懂得去追寻那个存留到永恒的东西。
那个年代,上帝许可许多的东西被拿去,书籍、杂志、电影等等都被封闭起来,这反而让我们有很专一的时间来好好读上帝的话。有一位老弟兄保存了一本新约全书,我们将其折开分成27卷,一人分一卷,一卷一卷地抄。当时我们的圣经、诗歌和一些属灵书籍都是手抄本,抄写圣经使我们练就一手很漂亮的字。后来国外的一些弟兄姐妹把我们抄的这些圣经、属灵书籍带到国外去,勉励他们的弟兄姐妹。我现在能够背的经文都是在那时候背下来的。在艰难的环境下,上帝让我们去追寻那上好的,这是上帝莫大的恩典。在追寻的过程当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心灵里的喜乐和满足,我们经历了从虚空到踏实,从无望到希望,那种喜乐是无法形容的。我们热诚地为主作见证,传福音给亲人、朋友,圣灵也与我们同工。有一些信徒开放自己的家庭,先是以家庭成员为主,渐渐地亲人、朋友、同学等也加入这很不起眼的家庭聚会,神将得救的人数不断地加给我们。于是,这样的聚会星罗棋布遍及各处。刚刚被复兴起来的弟兄姐妹是那么热诚和谐,同心合意兴旺主的道。许多冷淡退后多年的肢体也纷纷起来。聚会的人数从几个到十几个,再到几十个。弟兄姐妹相聚在一起的时候,是那么亲密甘甜,兴奋喜乐。一句神的话语,一个小见证,都会令人心里深受感动和激励。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圣灵的同在和弟兄姐妹和谐相处的美善。
直到1998年1月我们才开始主日崇拜,从刚开始的六七十人很快就发展到百多人、几百人。各位同工也陆续建立了新的聚会点。我们亲身经历了上帝的大能。在那艰难的年代上帝用神迹奇事并圣灵的能力来印证所传的福音叫人信服。惟有福音能够改变人的生命,也惟有基督能满足人的心灵。
2、属灵的凝聚力。无论刮风下雨,寒冷的冬天或是酷热的炎夏,看到男女老少几百人按时按序、有条不紊、挨挨挤挤地在普通、简陋的房子里敬拜神,安安静静坐在那里聆听主的道,心里都会涌起无比的激动和感恩。因为在这里有神的同在,有圣经真理的传扬,有弟兄姐妹彼此切实的相爱。常常有父母带着自己的儿女,青年人带着自己的朋友、同学前来听主的道,寻求生命真正的意义。感谢神,他今天将这样尊荣的托付赐给我们。上帝竟然选择我们这些很普通平凡的人,洁净我们、装备我们并且使用我们。我们虽然微小有限,但是我们的服侍却是无比尊荣和神圣。我们今天从事的是一项能满足人心灵深处的需要、并与永恒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伟大工程,这不能不叫人心生敬畏。保罗说:“⋯⋯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提前4:16)
有一位弟兄患了前列腺癌,卧床多年,癌细胞扩散,甚至连骨头也被侵蚀,动也不能动。医生担心他一动就会骨折,将他的脖子固定住,这让他十分难受。但是每一次我们去看望他的时候,他都很喜乐,生命中充满了感恩。他说他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能够回到教会和众圣徒中间一起敬拜上帝。真没想到,几乎大部分因患病不能来到教会的信徒都表达了同一个愿望,教会的生活在于吸引。主耶稣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约12:32)教会的使命是传扬真理,高举钉十字架的基督,当十字架的真理被传开,基督的爱被认识,自然而然就要吸引万人归向神。教会不是依靠势力、财力、智力,不是靠拉拢,不是靠严密的组织和制度,也不是靠花样多变的活动,乃是依靠神的灵,方能成事。教会是永生神在地上温馨的家,神的儿女彼此相爱就像一盏盏点着的明灯,照亮一切归家之人的路。主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十字架的道路是基督走过的路,也是历世历代先辈走过的路,我们因基督钉十字架而得到神的救恩,理当脚踏实地跟从基督和前辈的脚踪,按着圣经的教导走十字架的道路,靠着圣灵的大能传扬十架的真理。我们盼望上帝的大爱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他的恩典为万人所获得。

二、家庭教会的特征

现在谈谈家庭教会的特征,从四个方面讲。
(一)家庭式的教会。家庭教会是在特定的年代所产生的,也是合乎圣经真理的模式,与初期的教会很相似。正像我们所熟悉的百基拉、亚居拉及腓利门的家,教会就在家里,教堂不是教会。教会是上帝的家,有神就有家,有神就有敬拜的对象,就有安息。同时家庭教会是一个个奉献的家庭甘心乐意为主摆上。我们的家没有一个房间是隐藏的,几乎每个房间都派上用场。令人觉得亲切自然、朴实无华,比较容易拉近距离。
教会是个家,是永生神的家,最大的特色就是接纳,用爱用真诚接纳一切愿意寻求神、归向神的人。当一个人感受到爱,发现自己很有价值,被肯定、被接纳的时候,他们就有平安和满足。就有力量和胆量去面对生活。
有两位同工,完全开放自己的家,接待弟兄姐妹。每个主日崇拜之后,他们都会预备好几桌的食物,邀请他们在家中用餐。这种家庭式的爱和接纳吸引了许多人来到主的面前。
多年前有一位弟兄在一个外资企业服务,老板是一个基督徒,常常关心一些乞丐和很贫困的人,然后再把这些乞丐带给这位弟兄,弟兄尽心尽意地去关怀这些“弱势群体”以至被同工称为“丐帮帮主”。这些乞丐被带到我们家里来。每到星期五,我们有两个聚会,外面是姐妹团契,里面是乞丐小组。只有一架钢琴,当琴声响起的时候,歌声就里应外和,相信这种发自心灵的歌声,连天使也会喜欢的。
有一天晚上,我们正在吃饭,突然飘来一股很难闻的味道。原来有一位弟兄带回一个身材矮小的乞丐,全身非常脏。他被直接引到卫生间,一身肮脏发臭的衣服和鞋子全被装进一个黑色的大塑料袋里,再被扔进垃圾箱。当他从卫生间盥洗出来后,他成了一个“新造的人”,不仅是外面,连里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直到现在,他依然在我们的教会学习服侍。在一次布道会上他以亲身的经历见证了福音的大能,影响了很多的人。
(二)小组祷告查经。小组的祷告和查经是基本功,不仅能使我们与主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能去支持我们的事工。我们的每一场布道会背后都有祷告支持,布道会多久,祷告也多久,所以每一次布道会都会有许多慕道友决志归主。小组祷告和查经是家庭教会非常重要的特征。家庭教会起初的人数相对较少,彼此的关怀会比较深入、细致。小分队的活动比较方便,有活力,出入自由。并且可以让很多人来参加服侍和操练,发挥他们的恩赐,所以比较有可能实践人人皆祭司,人人皆宣教。
(三)建立伙伴关系。我们在比较艰难的环境中一起成长起来,所以彼此比较了解,有信任感,比较单纯,没有世俗利益的掺杂。我们之间不单是一种事工的关系,还是神家里的人,彼此之间称为弟兄姐妹,这使得我们比较容易建立起属灵的伙伴关系。在我们的同工团队里,有信主几年、十多年、二十多年、甚至三十多年的同工,在教会里同心事奉主。
(四)属灵前辈的影响。因为有一个人勇敢地站稳了,就使许多人也站住了。属灵的前辈们对主的忠心,对真理的持守,甘心乐意走十字架的道路,对后辈的影响甚大,深刻且长远。人常听说,新一代人是站立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我们应该说是跟随前辈的脚踪。正如《希伯来书》13:7—8所说“从前引导你们、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三、家庭教会的展望

面对时代的变化,我们当作些什么?
(一)工人的培训。

今天家庭教会十分重视工人的培训,这些培训有本教会自己办的,也有中外合办的,相当密集。但各种不同的系统、宗派带来不同的教导和影响,很多时候反而让人产生迷茫、困惑。同时,许多培训缺乏长期性、前瞻性、整体性的计划和安排,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仅是应付眼前的需要。有些人接受了一点培训,加上又有比较强的活动能力,就到处开聚会点,四处拉人,拉讲员,导致培训遍地开花,各自为政,师出多门甚至产生不应该有的冲突和纷争。
另外一方面,因为受环境和各种因素的限制,新一代全时间的传道人比较少,我们的同工大部分是带职的。教会的增长重在质,有质就有量,是质带动量,有工人就有工作,工人比工作重要,品德比才干重要。属灵没有速成,需要岁月的沉淀,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属灵也没有封顶,活到老学到老,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有限。家庭教会应当重视培养合神心意的传道人,不是合乎世界潮流,不是迎合人的口味,乃是要合神心意。唯有合神心意的人,才有合乎神心意的事奉。在这个事工上,我们应当有信心、有耐心,并且愿意付出代价。起点可以高,但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上帝用两天的时间培养一个蘑菇,但是却用60年的时间培养一棵树。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在他没有难成的事。惟独在栽培工人的事上,上帝用了很长的时间。摩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神用80年的时间来磨练造就一个时代的工人。现在有些人从神学院出来,就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事,但是如果品格不接受上帝的陶造,就会像一只刺猬,走到哪里就把伤害和痛苦带到哪里。我们相信上帝在中国家庭教会正在栽培一批又一批有美好灵性、有正确神学基础、有属灵异象和使命感的工人去迎接时代的要求和挑战。上帝的作为是超乎我们所求所想的。
(二)教会的管理。教会长期以来处于一个受限制的环境,导致管理松散无序,彼此联络沟通很少,合一的观念非常弱。教会的管理不善,必然导致事倍功半,使其很难有序有效持续地发展。如何按照上帝的心意和圣经的原则,因人因地制宜,使教会的管理渐渐步入规范化呢?有几种管理模式值得参考:一是经验管理,这是一种家长式管理,比较注重经验和传统。它的优点是强调个人的灵性,生命的经历。而它的缺点是比较狭窄、固执。二是制度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大家有章可循,一切按照制度办事,注重工作的导向和效率。其缺点是有点像在公司办公,往往会忽略了人际关系。在教会里,人际关系是一个大问题也是艺术。所以有人称传道人是“公关主任”。人际关系不好,事工很难展开,甚至有散架的危险。教会的历史证明教会的制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因为败坏的人会破坏制度。第三就是所谓的文化管理,要求形成共同的事工理念和同工守则,建立共同的管理价值观,尊重人并给予信任和机会,使各人知道自己的责任,发挥各人的恩赐,包括主动性和创新性,用真诚相待,建立有效的团队。
管理模式还有许多,然而建立一个真正的属灵伙伴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只停留在事工的关系上是很危险的,很脆弱的,一旦看法、想法、做法不一样,就有可能各奔前程,分道扬镳。我们今天应当一起思考耶稣怎么说,怎么做,怎么行。耶稣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想。他把很复杂的东西简化了,是我们要去学习的。对于人的思虑和烦恼,耶稣说:“你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他指着野地的百合花说:“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太6:26,28—29)那么简单的一个教导却讲出了伟大的真理。所以我常想,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把人世间所有最复杂的问题都简化了,简单到一个地步叫我们只能用简单的信心去接受。用简单的信心去接受上帝的带领,接受耶稣的工作,相信他复活的大能。所以,我们所需要的是依靠圣灵,按着圣经的原则和方法来对教会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同工间建立起真正的属灵伙伴关系。
(三)教会的牧养。我们从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小组发展到几百个人,教会人数的增长是上帝的恩典,是圣灵的工作。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是牧养的问题。一大群的同工虽然常常外出探访,但还是有很多缺漏和疏忽,关怀不到位、不能深化,同工的工作量增加使大家疲于奔命、力不从心。曾经跟我们在一起成长,现在旅居国外的一些弟兄姐妹,至今仍然很怀念在最困难的年代,单纯简朴的小型聚会。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实际问题没有处理,彼此之间的关怀、扶持、代祷渐渐失落了,不知不觉我们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同工整天忙于各种事工、会议,显然这种管理模式无法应付时代的要求。
另一个方面是青年的一代与我们有很大的思想差异,他们的目标和所持守的也不一样。新的一代人所面对的不再是逼迫,而是一种世俗文化的影响。要想对信徒的牧养能够深入扎实地进行,建立健康的小组势在必行。
中国教会所面对的问题比以前复杂得多,比以前范围更广,更多元化,然而核心的价值和基本的原则是不改变的。正像以前犹太人在旷野的时候,他们是抬着帐幕、约柜。当他们进入迦南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他们不必再扛约柜,而是需要建殿,设立诗班,与以往有很多的不同,但有一件事不变,就是他们敬拜的对象和属灵的原则不改变,必须按照山上的样式。王明道有一句很宝贵的话:“讨神的喜悦是最安全,也是最省事的道路。”
不管是一个人、一个团契还是一间教会,其道路与前途完全取决于他对神和神话语的态度。

2009秋季号——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 >>

  • 火炼 文 / 张谷泉
  • 求你使我知道你爱我 文 / 刘丽萍
  • 6岁 文 / 书拉密
  • 驼鹿的瑰丽草原与树林——远行记忆之三 文/ 姜原来
  • 文革期间文人告密“荒唐之恶”的反思 文/ 可君
  • 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的争论看中国社会的转型正义
  • 作时代的光与盐——读《光与盐——探索近代中国改革的十位历史名人》 文/ 阿信
  • 人生需要交账——读《五十年来》 文/ 察世俗
  • 忘恩•蒙恩•感恩——奔走窄路六十年的生命见证 文 / 韩姊妹
  • 记忆中的守望 文 / 光宇
  • 蒙难流泪谷 文/ 李道生
  • 许春草——他用膝盖亲近主 文/ 何其微
  • 客西马尼园与十字架1 文 / 栾非力
  • 约翰作品中的世界观念 文/ 孙明义
  • 家庭教会的神学传统是什么 文 / 陆昆
  • 他是点着的明灯——宋尚节的属灵传统浅论 文/ 新恩
  • 探讨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 文 / 天明
  • 家庭教会:待书写的传统与待传承的生命 文 / 江登兴
  • 十字架与世界——“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神学研讨会发言记录 文 / 本刊编辑部
  • 十字架工作的法则 文 / 李天恩
  • 2009秋季号卷首语
  • 全部 2009秋季号——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 >>

    灵性操练 >>

  • 关于春节期间开放家庭的呼吁
  • 回到神的安息里——2012年10月24日祷告会分享摘要 / 唐永刚
  • 2012年秋季号——生命的造就与牧养
  • 灵修何时真属灵?——反思灵修之定义的一些问题 卡森(D. A. Carson)文 苏雪菲 译
  • 爱耶稣还是爱“爱耶稣”? 文/小雪
  • 敬虔与日常生活 文/孙毅
  • 属灵阅读——自我牧养的另一种方式 文/游冠辉
  • 基督徒生活的基本要素 文/陈终道
  • 无墙的修道院——读毕德生《莫测树下》/Joy Wei
  • 退修·恢复·爱 文/曾淼
  • “我自己要极早醒起!”——两位姊妹关于晨祷的分享 文/兴梅 红梅
  • 个人灵修——自我牧养的一种方式 文/游冠辉
  • 职场灵性的保健1 文/聂文光
  • 对神话语的默想 文/乔治·缪勒 汪咏梅 译
  • 和灵命有关的那些事——毕德生在《今日基督教》上的访谈
  • 家庭教会的神学传统是什么 文 / 陆昆
  • 他是点着的明灯——宋尚节的属灵传统浅论 文/ 新恩
  • 探讨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 文 / 天明
  • 家庭教会:待书写的传统与待传承的生命 文 / 江登兴
  • 十字架与世界——“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神学研讨会发言记录 文 / 本刊编辑部
  • 清教徒的默想实践 文/ Joel R. Beeke 文 郭晶译
  • 祈祷的操练
  • 清教徒的属灵观
  • 中国教会成圣观及文化使命联想
  • 改变生命的阅读指南1
  • 我为什么关注灵修学
  • 灵修方法漫谈(下)
  • 灵修方法漫谈(上)
  • 分类阅读之(五)灵修祷告
  • 活在恩典中/孙毅长老
  • 爱耶稣还是爱“爱耶稣”/小雪
  • 《敬虔生活原理》书评两篇/孙毅 黄一琨
  • 退修会:第一次亲密接触 /WYJ
  • 关于祷告/Joy Wei
  • 生命的支点/孙毅长老
  • 灵性低潮 / HJ
  • 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张晓峰牧师
  • 灵修短文(2011年12月26日——12月30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12月12日—12月23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11月28日—12月9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11月14日—11月25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10月31日—11月11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10月17——10月28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9月29日—10月14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9月16日—9月28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9月5日—9月15日)/孙毅长老
  • 灵修(祷告)分享
  • 本周灵修短文(之七)8月1日(周一)至8月5日(周五)
  • 本周灵修短文(之九)8月15日(周一)至8月19日(周五)
  • 每日灵修
  • 灵修短文7月11日—7月22日
  • 神带领随笔三
  • 我自己要极早醒起
  • 个人灵修——自我牧养的一种方式
  • 默想天上二三事(二)– 孙毅
  • 2009年:在恩典中继续成长的一年
  • 短短的感慨
  • 我的2009
  • 数算2009年恩典
  • 感恩分享
  • 2009年的回顾与小结
  • 09年感恩见证
  • 感谢你应许赐福
  • 住在神的院中真是有福
  • 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
  • 主啊我神,让我来亲近你—— 学生营会记录
  • 祷告中的复兴
  • 21天祷告会感恩分享
  • 祷告的操练
  • 我的期望
  • 全部 灵性操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