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北苑腓立比小组的点滴回忆 文/Michelle L

2009 年 1 月 17 日,我们搬家了。这就意味着,暂别北苑腓立比小组已彻底成为一个事实。想当初,也是因着搬家,我们以“近水楼台”的优势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后来在北苑成立的腓立比小组。虽然只是“暂别”,却还是免不了离愁别绪,四年多来的点点滴滴似乎历历在目。

一、序曲

我们是 2004 年 7 月搬到北苑家园的。那时我决志两年多,受洗半年多,信仰已经比较坚定了,但从理性方面来说对信仰的了解只是刚刚开始,属灵的生活习惯尚未建立。我丈夫呢,虽说初中时在母亲的带领下受了洗,但并没有真正地归信。他崇尚自由派和后现代主义,对纯正的基督信仰却认识不清,对礼拜和团契生活更是毫无概念。不过,他这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于他不太在意的事比较随和,所以我拉他去做礼拜,他也不怎么拒绝。包括我参加受洗课程,他也全程参与了。据我推测,礼拜天的讲道以及对我影响至深的受洗课程对他不可能没有影响——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他还是那么热衷于看书和电影,对于陪我参加这么多的活动偶尔也有些微词——浪费了他不少时间(看书和电影的时间)。那时我们和弟兄姊妹们没有多少交往,有时候看到一些弟兄姊妹彼此热烈地交通,我有种局外人的感觉,很想融入,但个性拘谨的我不知道该怎么融入,而喜欢独处的丈夫对此毫无感觉,毫不在意。刚搬到北苑家园的时候我们夫妻的信仰状况大概就是如此。

之后没多久,在一次礼拜聚会之后,不知怎么着跟一位传道弟兄谈起了搬家的事,惊讶地发现他们家也住在北苑家园。这位弟兄和他的妻子热情地请我们吃了一顿。应该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和教会的弟兄姊妹们“亲密接触”,以前倒也和弟兄姊妹们一大桌子吃过饭,却都是泛泛地聊上几句,没有这种一对一的关系。这位弟兄的妻子便是后来北苑腓立比家庭小组的组长。这次饭后,和他们慢慢地熟悉了起来。我们有什么真理方面的疑问或者家庭生活上有分歧,偶尔也会咨询他们的意见。2005 年的“五一”节,我们参加了他们夫妻带领的工作与信仰讲座,第一天活动结束,晚上我们又一起吃了饭,然后,我们夫妻在向他们咨询的当儿,当着他们的面争执起来了。可见那个时候跟他们已经不是一般的熟悉了。现在回忆起来,那时起我丈夫应该已经开始把信仰当回事了,因为那天咨询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丈夫买书是否应节制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奉献的问题。结果这两个问题都是我的观点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我占了上风,觉得自己是站在真理这一边的,不免自得。这位充满智慧的弟兄也许看出了我的心思,又对我说了一句话,大意是,虽然他不知道我有什么问题,但我肯定是有问题的。这让我心里咯噔一下,不过当时我并没有想起还有什么没认的罪。奇妙的是,借着这位弟兄的话,圣灵带领我看见了自己已经遗忘的两个罪,并带领我在神和人面前悔改。这件事对于我和我丈夫生命的影响都很大,从此以后,与他们夫妇的关系也有了质的改变。不单是联系频率的增多,更奇妙的是在他们面前我居然能够释放,甚至比在至亲好友面前更为释放。

如果不是为了写这篇文章而回忆和思考,我可能意识不到他们夫妇在我们生命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毫无疑问,他们是我们属灵的长辈,我们的关系有“牧养”和“被牧养”的关系。但从某种意义上,更重要的另外一层关系是,他们夫妇是我们在主内的第一对朋友。过去我们去教会的唯一目的就是去听讲道,弟兄姊妹差不多只是过程中的背景。然而,由他们夫妇开始,我们感受到了弟兄姊妹之间切实的爱。虽然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却的确是我们融入教会的开端。在这个时候,北苑腓立比小组尚未成立,但以我现在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团契生活已经开始了,因为团契的实质和目的是彼此相交的亲密关系,定期的聚会是载体和手段。我在这里并不是否定定期聚会在团契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只是想说,我们之间已经有了这种团契的关系。

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关系做基础,当北苑腓立比小组于 2005 年 7 月成立之时,我们几乎不费力气就融入到小组中去了。小组成员以夫妻为主,最后稳定下来的大多都是住在北苑家园附近的家庭。

二、爱中的生活

想想看,在这个诚信缺失、甚至连夫妻都相互猜疑的世代,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能够敞开心扉彼此分享、彼此接纳、彼此担待、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正如《诗篇》133 篇所描写的:“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不错,北苑腓立比小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团契。

在小组聚会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查考神的话语。对我来说,在孩子还小的日子里,因为礼拜天通常呆在小主日学房间里陪孩子,不能正常听讲道,小组聚会的查经时间在这方面弥补了我的缺憾。查经结束后是分享,其内容大多围绕着如何将信仰与生活结合起来这个主题,包括如何按照主教导的原则去处理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生命中的软弱与挣扎、感恩与困惑等等。神常常透过弟兄姊妹之间的交通、灵命更加成熟的弟兄姊妹的带领以及彼此代祷使大家彼此造就,共同成长。小组聚会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督促大家培养良好的属灵生活习惯。小组成立不久就推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共同读经和共同祷告计划,组长夫妇偶尔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让我们不好意思偷懒。

对于我而言,腓立比小组是一个最让我放松的地方,我常常盼望着小组聚会的到来。在这里我不用担心说错话或者暴露自己的软弱,真理方面的疑惑、工作中的烦恼、生活中的难题都可以敞开分享。当然,其他弟兄姊妹也几乎都是如此。对于每个人的疑惑或问题,其他弟兄姊妹都会热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热切讨论,共同寻求神的智慧。几乎每一次的聚会,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几乎每一次都要超时。为了准时结束,组长曾屡次宣布每一家说话的时限,但一说到兴头上,总是有人打不住,这个时候通常其配偶会偷偷做一些提醒的小动作。于是,小组内出现了一种很好玩的情景,某人正说得起劲,突然间话头一转,冒出一句:“你干嘛踢我呀!让我再说三句话行不?”
我和丈夫把过去当着组长夫妇的面争执的“恶习”带到了腓立比小组,有时我们俩当着众多弟兄姊妹的面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动怒、发脾气。或许这在很多人看来不够得体,不够克制,夫妻之间有分歧,应该关起门来解决,即使吵翻天,也不能让外人知道。然而,在这里,我们就像回归到了小孩子时代,像在至亲面前一样悠然自在,一切的伪装都不再需要。我相信组里的其他弟兄姊妹们也都有类似的感觉,他们也都会把自己真实的情感、情绪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原本陌生的一群人,不用几年的时间却能建立起如此亲密的关系,确实不可思议,然而因着神的爱,没有什么事是不可思议的。

在这里,弟兄姊妹们除了交通分享、代祷,还在实际生活中互相帮助。回忆起来,我们一家得到小组里弟兄姊妹们的关爱尤其多。记得我怀孕那会儿,礼拜天组长夫妇经常打了车到我们家楼下路口接我们去城铁站。要知道,组长夫妇可是很“小气”的,他们自己生活极端地节俭,通常炒一个土豆或者一个洋葱解决一顿饭,穿衣服也非常朴素,坐车呢,也基本选择最经济的方式。然而,他们对待弟兄姊妹们却不“小气”,这并不限于打车捎上我们这件事。或许这不算什么大事,却每每想起来就觉得温暖。其他弟兄姊妹也多方面关照我们。我们家买房子欠了不少债务。我们本着还债优先的原则生活,家里装修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件像样的家具。有一对弟兄姊妹把他们用过的一套沙发送我们,我们欣然接受,准备去拉过来,谁知,他们执意要出运输费给我们送到家里,说过去弟兄姊妹就是这样待他们的,所以他们也一定要这样行。还有一对弟兄姊妹,新买了一套桌椅茶几,以尺寸不合适为由送给了我们。为了帮我们搬运,他们跑上跑下,那位弟兄更是累得满头大汗 …… 发生在弟兄姊妹之间类似的事情很多,不一一写了。惭愧的是,数算起来,我们真是得到的多,付出的却少。“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 20:35),连我们这“受”的人都得到了神诸般的恩典,相信我们信实的主必把更多的恩典、赐福加添给你们,我所亲爱的弟兄姊妹们!

三、感悟与收获

在几年的团契生活中,我有两点很深的体会。一是团契生活需要坚持或者说委身。如同弟兄姊妹的成长需要过程一样,任何小组也不可能一成立就达到非常融洽的境地。弟兄姊妹之间彼此认识、建立关系、彼此接纳都是需要时间的。在小组团契生活中也不见得每时每刻都那么令人愉快,有分歧也可能有误会,如果稍有不快就生退意,那将很难享受到弟兄姊妹间美好的团契生活,对于生命的成长也不利。唯有完全的委身,坚持下来,神的爱会消融弟兄姊妹之间一切的隔膜,在弟兄姊妹们中间建立起彼此生命的联结。

另外一点是在团契生活中接纳非常重要。对于我家来说,小组成立之时虽然跟组长夫妇早已熟悉,但跟其他大多数弟兄姊妹都还比较陌生。当时我对于每一位弟兄姊妹的接纳程度是不一样的。由于罪人骄傲、自义的本性,往往“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马太福音 7:3),而且,每一个人受过去生活经验的影响,可能容易接纳具有某种特质的人,不易接纳具有另外一些特质的人。对于每一个有过团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或许都多少有点类似的体会。如何能完全接纳别人?首先,要想到接纳弟兄姊妹是神的命令。其次,要想到神已经完全接纳了我们,我们在神的眼中是被看为宝贵的。而我们的弟兄姊妹也同样是神眼中的至宝,我们有什么资格说好说歹呢?第三,要想到,我们都是罪人——虽然是蒙恩的罪人,自己并不比别的弟兄姊妹更好。第四,要在一个小组中坚持下来,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每一个人都存在着和表面不完全相同的很多面,你会发现你所喜欢的人的缺点,也能发现你所不喜欢的人的优点。第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关系,不要太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随着关系越来越亲近,也许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这个(些)弟兄姊妹是多么独特、多么可爱啊,原来决定你对他们情感如何的是彼此之间的关系,至于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爱他们,而他们也爱你。当然,接纳不是苟同,也不是容忍错误,相反,在接纳的基础上弟兄姊妹之间更容易指出彼此的问题,而不怕伤害关系,因为“爱里没有惧怕”(约翰一书 4:18)。

在腓立比小组的团契生活过程中,我们夫妻有很多收获。借着团契生活,我们与弟兄姊妹们建立了生命的联结,并真正融入了教会。在生活和生命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常常在弟兄姊妹们七嘴八舌的建议中找到答案,使我们可以明白神的心意。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用神教导我们的原则来看问题、解决问题。更奇妙的一次经历是神透过一位姊妹的分享,医治了我对于猫头鹰叫声的恐惧。借着团契生活,我们也建立起了每天共同读经和共同祷告的属灵生活习惯,几年下来,觉得从中受益良多,这样的习惯不单促进灵命的成长,还会改变家庭气氛,给夫妻间的关系带来美好的改变。相信坚持下来的弟兄姊妹们都会有类似的体会吧。
我个人还有一个特别的收获,就是神借着弟兄姊妹的劝勉使我明白,不要期望环境改变、不要试图改变别人,遇到问题首先要认自己的罪,按照神的心意自己做出改变。当然,主动作出改变是非常困难的,罪人的本能就是维护自己的现状,随便用脚趾头都能为自己的思想、行为想出一千个理由。相反,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问题。所以对于弟兄姊妹这类建议,第一反应往往就是:嗬,明明是他 / 她的问题,明明是我已经受了莫大的委屈,为什么还让我作出改变?公义啊,你在哪里?然而,每当我向着神的心意迈出哪怕一小步,神马上就开始动工解决问题。紧跟着神的祝福也会超出我们的所求所想。我的一个切身体会是,唯有自己做出了改变以后,反过头来才能看到当时自己的问题,才能认识到自己的罪。否则,只能在苦毒和自义中原地踏步。

相对来说,我丈夫的变化才是真正令我惊奇的。他生活的重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移。过去他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读杂书和电影。现在他几乎不看电影,书仍旧是读的,但阅读的重心变了,变成了属灵书籍。每天除了我们共同的读经、祷告,他还坚持早起在上班前灵修。他热心参与教会的服侍,并经常为着服侍祷告。过去,他是一个对人比较冷漠的人,现在,他开始关注他人的需要,常常为弟兄姊妹的需要祷告。他突破内向性格的局限,大胆向周围的人传讲神的福音,在公共汽车上、在单位的食堂里 …… 并且常常为灵魂的得救祷告。在工作、日常生活中,他不断地操练自己,为神的名做好见证。这真的是超过了我的所求所想。原先我在丈夫面前,总是有种属灵的优越感,现在我终于不得不谦卑下来,我们家庭的正常次序也随之得以建立。

回首过去,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恩。感谢神借着小组的团契生活为我们的生命带来的祝福,感谢弟兄姊妹们所付出的爱。愿神纪念并继续祝福北苑腓立比小组,纪念并祝福小组里的每一个弟兄姊妹。愿神在教会中兴起更多的家庭小组,使每一位弟兄姊妹都在所委身的小组中蒙造就、享受爱中的团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