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一个不可知论者的信主见证

2010年8月22日,在北京动漫剧场,天明牧师为我施洗。
当天晚上,我突然想起一个人,一个在六年前见过一两次面的校友,他和他的妻子给我传的福音,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福音。但我怎么也记不得他的名字了。因为在那之后整整五年,我都没有再接触过基督教,也没有想起过他。

 一

我曾读过几本关于基督教的书籍,但圣经从来都读不下去。2004年,女友在校网BBS上认识了一位基督徒学长,后来他们夫妇邀请我们参加了一次聚会。那是一个空气清新的下午,在西湖苏堤旁的花港观鱼,十几个人围坐在草坪上,祷告、唱歌、做游戏、分享见证。我也跟着哼哼,同时冷眼旁观:这一段歌词不停地反复是一种自我催眠,那一段大声祷告叫做公众承诺,这一段引用经文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还有这段见证——我遇到过比这更巧合的事呢,凭什么你就推导出必然有神的存在?
结束后,在肯德基吃饭,我诚恳地对学长说:有信仰是幸福的。我羡慕你们有信仰,很可惜我是不可知论者。但我相信科学和宗教没有必然矛盾,我相信没人能证明神不存在,我也相信没人能证明神存在。
他一时无语,最后他好像对我说,你可以试着向神祷告。我礼貌地笑笑。

 二

2009年4月,女友已成妻子,在悉尼给我电话,说,我受洗好不好?
我有些吃惊。她在不久前说过要去教会看看,这么快就要受洗了?问过她是认真的之后,我们约定:她把洗礼安排在6月份,我去观礼,然后一起回国。
在悉尼,我拿起圣经来看,仍旧看不下去。然后翻到一本当地教会送的中文小册子《千载悬疑》,作者麦道卫。我花了一下午时间翻完,感觉这样的理性论证很对我的胃口。我梳理了一下全书的逻辑:因为耶稣曾宣告过自己是神,所以他要么是骗子要么是疯子要么真的是神,而从耶稣和初代信徒的言行来看,他必然是神。我们怎么知道耶稣确有其人?因为圣经这么写;我们怎么知道他的言行?因为圣经这么写;我们怎么知道墓穴空了?因为圣经这么写;我们怎么知道其他所有的见证和记载?因为圣经这么写!我们怎么知道圣经是真实的?因为考古学证明旧约在无数细节上的真实性,因为历史资料显示这些人真的存在过,因为死海古卷证明在两千年间圣经抄本几乎没有错讹,因为最新研究证明四福音书的成书年代比之前猜测的要早不少,成书时大多数当事人都还活着,若有假他们会反驳⋯⋯
我有不少朋友在做记者或其他文字工作。我自己的工作属于营销行业。我深知人们每天看到的文字都是怎么写成的。如果我要写一篇关于产品的软文(或者报道),重要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感。真实感来自于“客观叙事”,其要点有:文字要朴素、数字要精确、细节要丰富、情感要内敛、评价要借他人之口⋯⋯
你知道吗?对一个销售老手来说,“讲故事”是必备的能力,要跟有意愿的客户张口就能来一段:“某年月日,下午三点多,一位讲话有点口吃的先生来看车,他竟然是一位很有名的律师,他说他现在犹豫要买奥迪还是凯迪拉克,因为虽然他的同行都开奥迪,但他太太⋯⋯后来,他特地请我吃饭,很感谢我给他的建议,说幸亏买了这辆车。后来一直跟我联系,前天晚上还给我打手机,给我介绍他太太家的亲戚也要来买车⋯⋯”
这里面也许有事实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即兴的夸张和添彩。如果把这段话忠实地记录下来,传抄五十年一个字都没改,再拿检验圣经真实性的这些条件来看,结论如何?
换句话说,你可以控制传抄的人不出错漏,这也可以核对纠错。但你永远无法确定写作的人有没有在事实之外增补或编造。
我对妻子说,你既然信了,就要坚持下去。我自己呢,每次拿起圣经,读到“五饼二鱼四千人”(数字要精确),读到“牧羊人夜里按着更次看守羊群”(细节要丰富),读到“我就是给他弯腰解鞋带也是不配”(评价要借他人之口)⋯⋯就忍不住皱眉。
我知道,这种态度叫作犬儒主义,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首先怀疑对方的动机是自私的、可能在有意无意地骗人。
我知道要打通这一关,关键在于找到令人无可辩驳的圣经真实性的证明,但我心中已经认定这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则真实的事件,经过大略如下:
1964年,芝加哥有个“世界末日教派”,其领袖自称能接收到来自其他星球的神的信息,并预言马上要有一场淹没全世界的大洪水。只有他们的信徒会在洪水当天提早被飞碟接走。
这位领袖给出了飞碟接人的准确日子,21号。所有的信徒都把自己的家产变卖了,辞去工作、放弃学业,全身心地等待飞碟到来。他们会跟有兴趣的人解释是怎么回事,但并不怎么热心,对媒体也很冷淡,都是一副“你们爱信不信”的样子。
21号到了,一大堆记者守在外面,等着看他们如何收场——当然,飞碟没有来,洪水也没有来,这些大家都料到了。大家没能料到的是这些信徒的反应。
所有预言都没有实现,但信徒们并未散去,短暂的沮丧之后,他们的态度突然彻底转变,开始主动联系媒体,解释是他们的静坐等候让神从毁灭中拯救了世界。他们频频约见记者和“慕道友”,极力劝说他们归信“末日教派”。
为什么他们的态度突然转变了呢?其实不难理解,一位信徒的原话是:“我不得不努力使自己相信,因为我几乎为此放弃了一切。我中断了与所有人的联系,断掉了每一条回头的路,我背弃了整个世界。我不能怀疑,只能相信。我已别无选择。”
这个事件详细记录在一本名为《影响力》的心理学著作中(罗伯特·西奥迪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32页),给我印象很深。
当我读到护教著作中证明耶稣复活的真实性,很重要的例子是使徒们在耶稣受难后态度的突然改变,先是四散逃窜,后来放胆传道,我就笑了。

 四

我读经,还是满眼障碍。
我跟着妻子去小组查经。提了些问题,但没有被说服。
我试着祷告——若没有神,我祷告一下也无所谓;若有神,那他真能听到我祷告吗?只是没有任何变化发生。我想,能试的都试过了,随其自然吧。

 五

这天,在和妻子一起参加完查经后,我又问了传道人两个问题。
一个是如何证明圣经记载是无编造无夸张的,一个是我要是永远找不到确定的答案该怎么办。
他的回答出乎我意料。
他没有跟我论证什么,他对我说:“基督教信仰的是一位有位格的神。不只是你在努力找他。他也在找你。他爱你,他会找到你的。”
这真是醍醐灌顶!
我开始感受到基督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关键点:其他宗教都是要你个人努力、寻道、修炼⋯⋯总之,要靠自己,要足够坚忍,才可能得道。而基督教说,不是你一个人在努力——“他也在找你。”



一位弟兄向我推荐C.S.路易斯的《返璞归真》。
我读前言时就喜欢上了路易斯的思路和文笔。一周读完,做了很多笔记。最后一页是这么记的:“2009年8月9日读毕。台风将临,风雨时作时歇,心中若有所悟。”
路易斯在书中说:“耶稣所说的话倘若出自一个凡人之口,你就不可能称他为伟大的道德导师,他不是疯子,就是地狱里的魔鬼。你需要自己选择,这个人要么那时是、现在仍是上帝的儿子,要么是疯子,甚至连疯子还不如。⋯⋯但是,千万不要说他是伟大的人类导师这类的废话(你可能还以为这样说是对他的抬举)。他没有给我们这种选择,也无意于做一位伟大的道德导师。”
我的笔记:“问题只有一个——关于耶稣宣称的这一切都是基于新约的记述。问题可以先退回为:这些记述要么那时是、现在仍是神圣的福音与盟约,要么是伪作,甚至连伪作都不如,是欺骗。不确定这个,我如何选择?”

 七

2009年8月13日,周四,晚。
我自己在家上网乱逛。
无聊了,躺靠在床头乱翻书。又拿起圣经。长舒一口气,暗暗下决心:这次从《马太福音》开始看吧,别老琢磨真假了,能看多少是多少。
跳过家谱,读了没几句,耳边突然传来歌声。曲调清晰,但从没听过。奇怪,是从哪里来的?“向前走,向前走,回头,望她一眼。向前走,向前走,回头,望她一眼。”
我楞了会儿神,想起来了,哦,是二十多分钟前打开了一个博客,里面推荐两首歌,我点了播放,但当时没放出来,现在终于缓冲好了。半小时才缓冲好,网速够烂的。
我继续读,读到登山宝训,突然一个激灵。
耳边仍然在重复那几句俏皮的歌词:“向前走,向前走,回头,望她一眼。向前走,向前走,回头,望她一眼。”
——这,这岂不是一个指引,一个征兆?!
⋯⋯
我跪下来祷告:感谢主,给我这样一个征兆,感谢主让我一点点开始接受你、感知你、想去了解你,希望能信你。愿你在我寻求的路上指引我,搀扶我,让我走得坚定一些,让我能更快地找到你。阿们!
这首歌叫《俏姑娘》,刘文正唱的。一年多之后,我读到奥古斯丁记下他归正的时刻:“突然我听见临近一间房屋中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反复唱着‘拿着,读吧!拿着,读吧!’立刻我的面色变了⋯⋯我找不到其他解释,这一定是神的命令⋯⋯”(《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58页)。

 八

2009年8月15日,开始阅读《论基督徒》(三联出版社,1995)。
这本书我早在2002年就买了,但一直没读下去。现在想起来了,就拿起来读。我一点都不了解作者汉斯·昆的神学背景。但是,主啊,你借这位天主教出身的自由派神学家的文字,领我越过了初信之时最大的两个障碍。
我写在89页的笔记:“阅读本章,我最大的启发是——其实我是‘不可证实’论者,而‘不可证实’与‘不可知’区别很大。汉斯·昆同样说神的存在无法由纯粹理性证实,这让我没有丝毫的异议。其实,若神可由理性证实,那么所有理性人就只能信神,信就如同一个几何定理,而自由意志则再无意义。进一步,作者论述到,一旦人在此决定信神,却可以‘通过信这一事实本身,感受到不能事先强制证明或展示的事物’,‘体验到自己的根据的合理性’。换句话说,虽是‘不可证实’的,却是‘可知的’。确据可以有,只是不在理性之中,而在心中。”
——从此“不可知论”不再是问题。
193页,汉斯·昆说:“基督徒(也有新教徒)相信的不是圣经,而是圣经所证实的他;基督徒(也有东正教徒)相信的不是圣传,而是圣传所传播的他;基督徒(也有天主教徒)相信的不是教会,而是教会所宣扬的他。”
我总结了汉斯·昆的观点:四福音书不全是客观的、档案式的历史记录,应该加入了诸位作者的传播信仰的意图,从而难免会有增补和解释。而对信徒来说,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确信耶稣的教训、行为和命运的基本特征,听到(虽然是有所变化的)耶稣本人的声音,这已经足够。细节的考证,其实无关紧要。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我们自己遇见的耶稣。归根结底,我们相信的不是圣经,而是圣经所证实的他。
这样的解释我太能接受了!长久以来对圣经真实性的困惑一扫而光。最大的障碍似乎已经清除了,我可以继续前进了。

 九

2009年9月5日,记在《论基督徒》空白页的笔记:
阅读至此,每次的进展都深得我心。在理解作者的思路之后,更觉得如此解释合情合理。
问题是:前章说圣经有人为的加工与解释,而我们要信的是圣经所证实的耶稣基督本人。如今又说耶稣本人也有时代局限。那么,还能不能找到坚实的信仰之核?
作者有破有立,到现在,破多立少。他破得越多,我信得越多。如果到了最后,几乎全破了,那我也就无物可信了,怎么办?
万一,此书并非圣灵影响的正本清源的护教作品,而是相反,怎么办?

 十

2009年9月11日,在深圳出差,读《新铁证待判》(麦道卫,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突然想通了,使徒们的行为改变和《影响力》记载的那个案例中的信徒变化,不可能是出自相同的动机。
因无路可退而孤注一掷,也许可以持续一时,但不可能坚持一世,尤其当明明知道坚持的结果是殉道。
除非,他们知道那是真的。

 十一

2010年3月22日,给网上认识的一位弟兄写的邮件:
陆弟兄你好,
我还是慕道友,但半年多来几乎每周日都去参加主日崇拜,周四也常参加小组查经聚会。常常祈祷,也常常疑惑。
我能感受到神在很多事情上对我的帮助,但很难接受圣经无误。
但我慢慢发现无论是上海的教会、杭州的教会、北京的教会(这半年我从上海搬到杭州,又从杭州到了北京),还有我极敬重的秋雨之福王怡长老,都坚信圣经无误。如《新铁证待判》所说,任何不相信圣经绝对无误说的,都难免把自己放在一个评判的高位。
于是开始要求自己也相信圣经无误。
可问题是:我阅读圣经,心中总有对抗的念头——看到这段觉得耶和华仅仅是以色列人的神,认为那段明显支持圣经多来源说,觉得这部分琐碎怪异,那部分更像是统治者的愚民宣传,还有一段像是很不错的营销故事⋯⋯耶和华的喜怒无常,他指使以色列人对异族的侵略杀戮,大卫的权谋与阴毒,应许与现实的落差,马太和路加记载耶稣诞生的矛盾,保罗文字的费解⋯⋯
我向主祷告,希望自己发自内心接受圣经无误,可是好难啊。我向弟兄姊妹请教,我找圣经的注解,我读相关灵修的书籍⋯⋯可是效果不佳。但是感谢主,他没有让我就此放弃。我仍在祈祷,叩问。现在,我想让自己慢下来,先挑一部书卷,每天用纸笔摘抄几段,一点一点感受神的话语,也许就能融化心中的障碍。
您认为这样合适吗?如果可以,那么从哪部书卷开始摘抄好呢,《约翰福音》?《罗马书》?还是⋯⋯
盼指点,多谢。

 十二

这位弟兄给我回信,引用历代信条信经,说明圣经无误是基督徒必须承认的。
后面两个多月,我把《马太福音》手抄了一遍。

 十三

2010年8月13日,我上完受洗课程,请晓峰牧师为我做受洗陪谈。
我对他说,我觉着信主的过程,有点像娶媳妇。谈恋爱只是跟一个人谈,要结婚了却发现不只是要接受这一个人,她后面还有岳父岳母和一大堆亲戚。我最开始只是信有一位神,后来才发现得信整本圣经都是真的!
这些是玩笑话。既然准备受洗,当然是已经信了。
什么时候真正相信圣经无误的?我说不清楚,就如我也说不清楚自己是哪天决定信的。
抄一遍《马太福音》起了多大作用?我说不清楚,但我清楚知道一直没有中断参加主日崇拜和小组聚会,对我帮助极大。

 十四

这一年中,有太多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和我的周围。有感动的,我就记录下来作为个人的信仰见证,数数居然有五十多条。大多涉及隐私,就不抄录在此了。但林林总总,都是主做在我身上,做在我周围人身上的工作,为让我确信他的存在、他的大能和他的爱。
我发现,若不相信圣经,也就无从更多地知道他。 如果凭自己判断哪句出自耶稣,哪句是人的改编或增补,就只能退回到一种接近“不可知论”的状态。 我们或者审判圣经,或者相信圣经无误,别无其他选择。
可以说我选择了相信圣经,也可以说主的种种引导与恩典让我别无选择。
2010年6月底,又是一次大试炼。经历了三天无法平息的苦毒与挣扎之后,我感到生命被主洁净了。我把这次见证在小组中分享,组长郑姐对我说:你该受洗了。这时教会正要开始新一期受洗课程。
我说,好,感谢主!

 十五

2010年8月22日,主日,宋军牧师讲道。阐释“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这条诫命到底在我们生命中意味着什么。句句扎心。
8月22日,我在教会接受洗礼。天明牧师说着“我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为你施洗,归入基督的名下。”当牧师洒水,按手在我头上那一刻,我哭了。

 十六

受洗第二天,我居然找到了六年前给我传福音的那位弟兄的名字!他的名字在我的手机通讯录上从来没有删掉过!是霍弟兄!
我发电子邮件询问一个前不久在网上认识的基督徒校友。他很快给我回复,也抄送给霍弟兄——他们居然很熟!
霍弟兄夫妇如今都在美国。我们两对夫妇约了时间,在skype上聊了一个小时。
霍弟兄说,他完全不记得花港观鱼的聚会了,但对我们在西湖边肯德基的讨论印象很深。
霍弟兄说,感谢主,他一个也不失落。 

2010年12月5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