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这是新互联网革命的前夜? 文/许宏

有可能。腾讯跟奇虎360的争执进一步显露了中国普遍而深层的问题。幸运的是,
这已经引起普通从业者积极的讨论。更加广泛而细致的沟通是关键。

这是一个普通周二的晚上。一些人聚集到北京中关村一处酒店的会议室,讨论他们关心的问题。晚上7点多,人们来到这家酒店。参加聚会的人大多是跟互联网有关的从业者。
会议室在酒店的三层。走进去,你会看到讲台的后面有一个背景,上面写着论坛和主办方的名字。在最近差不多三年的时间里,这样的周二聚会已经举行了一百多次。与往日不同的是,这次背景的右上方贴着一张白纸,看起来是挡住了什么。

一张白纸

在场的大约一百多人似乎没有太在意。等到几位主讲人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在提问的环节,还是有人问起那张白纸是怎么回事。主持人回答说,白纸挡住的是其中一家主办方的名字,因为跟今晚讨论的问题有关,可能引起误解和争议,所以遮上了。
这个论坛的名字叫“IT龙门阵”,IT是信息技术的意思,龙门阵的意思是聊天。没有被白纸遮住的主办方是TechWeb,一个网站的名字。根据这家网站自己的介绍,它是“新媒体、新技术、新商业互动交流平台”,由“一群热爱互联网、热爱新闻的资深网络新闻工作者创建、维护。”
按照主持人的回答,被白纸遮住的是另一家主办方的名字,叫腾讯科技,是腾讯网站的一个频道。在腾讯网站上,腾讯的自我简介是这样的:“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知道腾讯的人,大概都听说过一个叫QQ的网上即时通信系统。
在这个晚上,腾讯跟另外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纠纷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另外一家公司叫奇虎360,它在自己网站上的自我介绍是:“主营以360安全卫士为代表的免费网络安全平台,” 以及,“目前360安全卫士已发展成为最受网民欢迎的杀木马、防盗号工具软件,拥有1.6亿用户,网民覆盖率超过60%,从而成为国内网络安全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
就在这个周二之前的几天,2010年11月3日,腾讯宣布,“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奇虎360的回应是:“即使360在这场对决中被腾讯组织的各种资源所绞杀,如果腾讯不改变它封闭的商业模式,仍然漠视用户的利益,仍然拒绝给用户选择权,那么它从今天开始将面临着更大的危机。”
对于使用互联网却不一定关心具体公司和软件的人,这两家公司的声明看上去可能不太好懂。但如果有点时间仔细读一下,至少从双方的言辞和语气来看,它们之间的纠纷大约不是件轻松的事,甚至可能是关乎你死我活的大事。
而从这两个声明发表至今,腾讯和奇虎360的冲突一直是中国和国际舆论的一个热点。毕竟,跟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打交道的人数以亿计。如果你多多少少看看各种媒体上的言论,或者你周围同事、朋友或家人的交流,你就会发现这个事情早已不只是少数人的话题了。

不是名人的聚会

周二的这个论坛,是无数讨论的一个侧面。人们谈到了对腾讯和奇虎360的评价,以及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印象,还有,作为普通的消费者,人们该如何应对的话题。
论名气,包括几位主讲人,都不是尽人皆知的人物。在互联网的圈子里,他们可能被一些人知道。他们有不同的头衔,诸如,某个网站创始人,资深IT专家,某个产业联盟的秘书长,软件公司总裁,杂志主编等。
但就是这样的聚会,如果你去听或说了,你也许会感到,这世界还真的有些人愿意花上下班之后的两个小时谈论该怎么办的问题,虽然你会觉得这些也许都是徒劳。你也可能会觉得,参加聚会的人有着各自的目的。
参加聚会的人的确有着各自的目的。就在腾讯发出声明第二天,这几位主讲人连同另外几位同行在网上发表了联名公开信,提出了他们认为可以解决问题的建议,也邀请任何愿意参加的人签名。
他们呼吁腾讯和奇虎360立即停止互相攻击的行为,共同尊重用户的基本权利,并列出了包括知情、选择、卸载、隐私、索赔在内的5项基本权利,还向政府部门建议,要致力于保护用户的权利,但不要借此以违反市场规律的方式干涉互联网的发展。他们承认,这样的声音可能是微弱的,但却值得。他们呼吁每个互联网用户将这5项权利熟记在心,在一切场合向有能力推进改变的人重申。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当影响较大的事发生,人们免不了谈论,多是私下的,也有比较公开的。但很多代过去了,人们的结论似乎总没有什么变化。人们感叹,这些事都是有权有钱的人说着算数的,老百姓不过是看个热闹,即使是受害者,也顶多是争取找到那些他们认为说话算数的人,舆论也有曝光呼吁的,但结果大多是不了了之。
这个周二的聚会上,人们的结论看起来也是如此。当有人问起几位主讲人对腾讯和奇虎360的纠纷接下来会怎样时,没有人明确地表达这一次讨论的结果跟以往的大事有多大的不同。他们大多遗憾地承认,比较很多传统的行业,互联网之前给人的印象还是个相对干净的地方,但腾讯和奇虎360这两家业界领袖的做法已很难赢得人们的尊敬。
聚会开始时,主持人征集了在座观众的意见,腾讯和奇虎的支持者各占约10%,其中还有人选择支持双方。大多数人的态度是:两家的做法都是流氓行为。这个结果让几位主讲人痛心——互联网行业的形象变成了这样,他们担心今后的年轻人是否还敢进来。
在谈到支持或反对其中一家公司的原因时,上台发言的观众主要提到的是道德形象。腾讯的垄断、对其他网站的模仿习惯被多次说起。作为业内人士的主讲人们承认,商业利益和垄断地位是商业活动参与者都想要的,腾讯的错处在于利用垄断地位打压对手。
至于模仿,有人提到,中国很多企业的所谓创新,其实也是学别人 (比如外国网站),“是‘小三’,腾讯这样的只是当了‘小四’而已。”此外,能被抄袭,也是自身创新程度不够。腾讯也有模仿不成功的时候,也收购了比如康盛(网上社区产品Discuz!的开发者)这样的公司,那就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了。
如果聚会这样结束,一个普通的周二也就这样过去了。人们走出一时热闹的酒店会议室,散落在这个城市的又一个黑夜中。人们还可能在下一个周二再来,到那时,人们会继续谈论着。主讲人和听众可能不再是此次的这群人了,但无论如何,可能都不会改变他们所在的这个领域的状况。

我比马化腾、周鸿祎更好吗?

事实差不多的确是这样。但还有一层的声音可能被忽视了。在聚会上发言的,除了表达对别人的看法,也有一些人说到了自己。他们认为,如果自己在腾讯和奇虎360公司负责人的位置上,他们的做法很可能好不到哪儿去。他们中间有人这样说:“这个事情以后等我们老了,甚至没等到我们老了,等我们孩子大了,他就会觉得你们这一代人是很混蛋的一代人,因为你们做的事情太不像话了,这些东西会害了后代。”
比起说别人不好,承认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总是少见的。这在旁观的时候还可能比较容易承认,对处于争执的当事人来说也许就困难多了。认识到这一点,可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这样公开的承认多了,至少可以改善谈论的气氛,不总是把责任归到别人的身上。
在这个基础上,越来越多自发组织的公共讨论可能会逐渐改变很多事情不了了之的惯性。以往,人们可能几乎完全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他们认为有权有势的人。现在,人们可以看到,随着越来越多有权有势的人也不过以让人失去尊敬的做法试图解决问题,相关的人主动组织起来共同面对这些难题也许是必须的了。
改变很可能是条漫长的道路。即使如此,如果腾讯和奇虎360处理矛盾的做法反映了互联网界甚至整个中国社会的正常水平,这样的事件便可能成为各界人士的警钟。因为纵使其他人目前都是旁观者,争执和矛盾却可能发生在任何人的生活中。面对已经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年轻一代,如何不让他们失望,如何帮助他们树立让人尊敬的榜样,这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事情了。
从这个角度,一个既指出社会的黑暗面也承认自己就在其中并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的讨论会将会给人带来希望。不过,由于跟当事人有直接的关系,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滕讯科技被遮住的做法虽然可以帮助讨论会避免被操纵的嫌疑,却仍然可能影响讨论会的独立形象。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8月,奇虎360董事长周鸿参加了这个周二的讨论会,而谈论的主题是关于如何通过创新赢得用户。对比他三个月之后针对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做法的批评和警告,那次的发言中,周鸿不乏对腾讯的称赞。
而从周鸿的声明,可以看到他跟马化腾之间的短信往来。这说明两人之间有比较通畅的私人联系。但问题是,人的心思意念是复杂的,人在日常状况下表达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面。当危机到来的时候,人很可能管不住自己。从一些接触过马化腾的人来看,他这一次的做法跟他平时的温和形象反差很大。

互相造就新生命的自治生活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有管不住自己的经历。只是,影响的程度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脆弱的,都需要得到帮助。人也可能都有经历黑暗的时候。讨论会上的有些人认为,腾讯和奇虎360处理它们之间纠纷的做法很像黑社会。这样的说法可能不一定准确,但这跟黑社会给人的印象也许是有些相似的。毕竟,黑暗中的社会,与阳光照耀下的截然不同。
无论在公司的办公室还是家中,彼此敞开、信任的沟通依然是普遍缺乏的。如果没有充分细致的交流,强制和怒气就代替了耐心与温和。长期以来,人们可能感叹于国家缺乏民主、自由和公义,却可能忽视了这些美好生活的实现在于日常的点滴之中。如果心中的暴力可以得到驯服,伤害自己和别人的暴力就能减少。
中国曾经错过了好几次世界产业革命的机会。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中国没有拒绝互联网的革命。马化腾和周鸿,还有参加周二讨论会的很多人,都是在这十几年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从业者。因为他们的学习和贡献,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受益于互联网带来的方便。
这最大的方便,也许就在于信息的自由流通。然而,如果参与建设信息流通平台的工作者之间出现了沟通上的问题,并且通过彼此报复的方式解决问题,互联网革命可能还仅仅是工具意义上的。人们不过是在用更加便捷的新工具做彼此伤害的旧事。
美国是推动互联网革命的主要国家。两百多年前,当这个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外在的敌人看起来远去了,人们却开始面临如何避免彼此报复的问题。在比如议会这样的公共场合,争吵甚至是暴力冲突都不罕见。但在之后的两百年,报复式的言论和行为大大减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纷纷组织起来商量,制定了适合具体情况的议事规则,帮助彼此过上通过建设性的讨论解决问题的生活。
这种互相造就生命成长的自治方式是包括中国互联网在内的很多行业工作者需要迫切学习的。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行动起来,就像联名签署公开信的那些从业者。关于互联网在中国的前途,如果更多的人有着类似甚至更加深入的行动,那些普通的周二晚上就可能不再普通了。

(本文是笔者近来和一位同事参加一个互联网行业讨论会之后的记录。愿彼此造就新生命的生活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