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是我疯了,还是这个社会疯了? 文/一名武汉大学的毕业生

五年多以前,我进入了全国重点名牌大学武汉大学读书。我抱着最理想的热情,以为从此走上了一条报效祖国、报效父母的人生坦途,以为我的人生即将要大展宏图!

三年以前,抱着对“我的大学”最大的疑惑和不解,我辞去了分团委副书记的职务,开始认真地大量阅读,并思考我的人生、我的大学、我的未来,试图找到对周围一切我无法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一次的决定,也意味着我放弃了原来一直抱有的、通过“从政”来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一年半以前,我自以为已经看清了中国大学的本质,不愿意再继续自欺欺人地“学”下去,主动放弃了学校保研的名额,退出了用青春和热血换取一纸毫无真实内容和分量的文凭的游戏,退出了中国虚伪可笑的“精英学历社会”,决心进入企业,踏踏实实地从事“实业”,站到中国经济第一线,为国家和社会以及自己做真实的努力和贡献。因为我不想用镀金的“文凭”和“文化”来糊弄我自己,也糊弄其他人。

今天,在毕业工作一年多后,在我的工作和能力已经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肯定,马上就要派我出国任职的时候,我却辞职了。我不想违心地接受这个光荣,我决心到远在大山中的一所规模很小的、志在探索中国新教育模式的私立学堂,试图通过投身中国最缺乏、最需要的教育,来实现我人生最大的价值:为我热爱的中国,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也为我自己,做一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日复一日地在无望的等待中浪费掉自己的生命。因为,中国真正缺的不是钱,我缺的也不是钱。中国缺文化、缺教育。我也一样!

周围的人都认为我疯了,鬼迷心窍了。放弃了中国人从小就被灌输的、从小就追求的“最正宗”、“最正确”、“最理所当然”的道路的确令人不解。我也在认真地思考我这样做的理由。所以在这里,我把自己对家人和朋友质疑的回答写出来。大家也可以自己评析:到底是我疯了,还是这个社会疯了?

一、精神缺乏、游戏成风、学生忙着贴金、老师忙着项目

你认识这样的大学吗?当我从那古朴典雅的建筑旁走过,再深入到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校其他地方后,我发现这个地方与我之前在书中读到的宁静的大学校园不同,这里各色人等纷纷扰扰,大小汽车进进出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妈悠然自得。那种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这里却鲜有耳闻。大学怎么竟然不如小学?这些大学生们都不读书吗?我很困惑。

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我更加见识了大学里很多人是怎样上课的: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很多人才穿着拖鞋边吃早点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讲得没意思,于是趴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

晚上十一点后,应该是夜深人静、安歇休息的时候,如果你此时走进大学里的男生寝室,你绝对可以看到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打游戏、玩麻将或者是看武侠小说,好不热闹。鲜见一起读书、共同讨论人生智慧的场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学生去网吧包夜,或者在寝室联机打游戏,他们的日常交流沟通内容就是游戏,以至于很多学生迫不得已,为了和同寝室的哥们“打成一片”而“学习”打游戏。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学里男生的主要“学习内容”,而且不少人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年。

当我第一次在高我一级的学长寝室楼里看到凌乱的、散发着异味的宿舍,以及一个个蓬松的脑袋和迷离的眼神时,我的灵魂被震撼了!我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武汉大学的学生?空洞的眼神昭示着灵魂的无知和内心的空虚,在终日游戏的日子里打发自己的青春岁月!这还是大学生吗?这些人就是“为中华之崛起” 而努力学习的新一代?我的内心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告诉我:我绝对不要成为这个样子!

我有一个同学,因为打游戏挂科太多被劝退,母亲来到学院跪在学院领导面前说:“我自己在家里吃剩的菜叶供他读书,求你们给他一次机会吧!”当我听到学院领导讲到这事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受震撼。父母吃菜叶供孩子在城市里打游戏,混日子?还要求情“给机会”?给他继续游戏的机会吗?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想起我辛勤劳作的父母,我想到千百万把孩子送进大学的父母,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子女在大学里“努力学习”,辛苦地赚钱,无私地供养儿女“上学”,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殊不知如今大学校园里,有多少人是在游戏人生。用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位同学的话来说:“如果他的妈妈来在大学住一个星期,就一定会让他退学回去。”因为在中国“上大学”,可能是人生中一段最轻松愉快的时光了。游戏,看电视,逃课,看武侠小说,这是很多大学男生的全部生活。

女生呢?看韩剧。不少女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看韩剧等各种爱情连续剧,一部接着一部。你能想象这就是“我的大学”吗?很不幸,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而且就发生在武大这样的名牌重点大学里。这些人考上大学的时候都是家里的骄傲、很多同学艳羡的对象,可是为什么他们在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里,行为如此令人费解?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这样混日子,大学里还是有很多人依然比较用功地学习,但是他们也一样困惑:让他们努力学习的原因主要是“恐惧”和压力:怕找不到好工作,怕考不上研究生。大家都听说就业很困难,武大每年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都很多,因此不敢“放纵”自己。但是很少有学生努力学习是因为追求智慧、追求真理,为国为民而学。这些用功的学生虽然没有“游戏人生”,但是却生活在压抑的沉重心理状态下,思维往往呆滞,慢慢地走上一条被大学生们嘲笑的“越学越傻”的“傻博士”之路。实际上,每年大学里自杀的大学生,往往不是“不用功”的“坏学生”,而是这种心理严重压抑、用功学习的“好学生”。他们从一进大学开始就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困惑,同时被灌输一些所谓“正确的发展方向”,他们只是愿意服从这些“权威结论”,靠自我的压抑而不是心灵的呼唤来“学习”,这难道就真的比“玩游戏”、“看韩剧”更好吗?大学的学习到底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二、照本宣科的老师 ,一学期也见不到几次

首先是专业的学习让人迷惑: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大学里面真正关注教学、关心学生、有讲课水平的老师越来越少了,不知道老师都在忙些什么。

老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可是有的老师一个学期学生也见不了几次,而是派他的研究生来上课。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项目和课题。大一的时候,我们通信工程专业有个博导带物理,学生的评价是这样:“还博导呢,都博成个啥了?讲得稀里糊涂,还经常不来上课。”大学选用的教材也令人费解,明明有很好的全国通用教材,比如高等数学的同济五版,却偏偏要选用自己学校编的教材,艰难晦涩,连选用的习题都是历年研究生考试的数一类,可能是编排教材的老师想提前让我们进行考研准备吧。后来才知道学校选用这种“自编教材”的原因,是老师们要“评职称”,需要“科研成果”,就东拼西凑地乱编一些“教材”来“完成任务”,他们就利用自己教学的权利,将这种放到书店里根本没有人会要的垃圾教材发给大学生们上课用。据说老师们也很可怜,每年都要完成所谓的“科研成果”,要写论文、出书来完成任务,否则就可能降职。有些老师没办法还自己花钱在外面找刊物发表文章,相比之下,这种可以不花钱出教材,让学生买单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了。

现在的大学,除了要求学生的专业学习之外,鲜有启迪心灵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与定位的课程,能够让大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为什么活的课程。我自己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类,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在每天的专业学习之外内心十分彷徨,我不知道这个专业适合不适合自己,不知道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不知道这个专业的社会发展方向和主流是什么,也不明白这个专业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什么,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大学的学习,更不知道前面的路在哪里,我该怎样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碰到过很多的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了解甚少。其实我觉得许多老师也根本不了解这些专业到底要做什么,后来知道大学里的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什么名字容易吸引学生,就给专业起个什么名字。看什么专业热门好找工作,就赶快“上马”一个专业,拼凑一些“课程”出来糊弄人。

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就业的方便而“选择专业”,但是当他们真正想去定位自己的时候,反而陷入了“专业思维”不能自拔。多数人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读一个热门的专业,却忽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理想的思考。

读《大学重建》让我开始了解大学的起源、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大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和思想发动器,大学应该为这个社会培养具有正义、勇气和智慧的学子,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能够有能力去逐步改善这个社会中不好的东西,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不断致力于人类物质社会的改造,以及科学、艺术文学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我听到了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也似乎抓住了一些东西,但是我的内心依然彷徨,方向不明确,理想似乎越发遥远,不知如何行动。

三、我为什么要辞去团委副书记?

大一时我参加学生会新闻部,然后做部长,和一群志气相投的朋友激扬文字,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大二下半学期的时候,我成功竞选为分团委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然而在半年后,我就毅然辞去了这个光鲜的职务,你可能会很惊讶,我不是有“总理的梦想”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可是走上“官员之路”的正途呀!在我一开始做学生会一个小小的部委时,我只是抱着开阔眼界、锻炼自己的想法。到了后来做部长,在我的本职工作之外,我开始思考我做的事情作用在哪里?到底能够做哪些有价值的事情去服务同学?

大学里的学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引导帮助,正像我自己内心就有很多的困惑需要解答一样,学生会搞这么多活动解决了什么问题吗?没有。从进学生会开始,我就抱着相机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班团会、运动会、文艺比赛等等。起初我很兴奋,因为生活很充实,活动的确还比较丰富多彩。但是慢慢地,我的内心开始迷惑了,我发现这些活动组织了、举办了、精彩了、笑过了,却没有更多的智慧启迪,似乎只是一个“政绩”的记录。那些打游戏的大学生还是继续打游戏,我内心的迷惑并没有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解答。

于是我开始质疑,为什么要花很多精力组织这样一些形式上的活动,而不去关注学生真正的问题和需要?那时我还是学生会的新闻部部长,在面临换届的时候我想过退出,我的内心已经隐约地告诉我这个地方不适合我。但内心那个朦胧的梦想让我思考:如果我的“地位”更高一些,“权力”更大一些,可以领导团委和学生会,是不是就可以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了?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锻炼自己,以明确自己的方向。有很多的学生干部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的。

于是我开始努力“提升自己”:凭借自己不错的实力和老师的信赖,我成功地竞选为学院的分团委副书记,这可能是学生中地位最高的 “官”了。我的内心鼓足了干劲,我要做出一些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事情。可是当真正到了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是多么天真:各种各样的活动,不是我们能够“安排”的,我们只能按照“上面老师”布置的既定程式和内容去走,想要照我的想法去做什么改变几乎不可能;学院的老师有自己的安排,校团委的领导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达到一个目的:活动要精彩,形式要多样!可是没有一个人去思考这样的活动带来的实际意义在哪里。

我发现自己更加没有个人的 “自主权”,必须要面对更多的无聊会议,要去组织很多无意义的活动——这些会议、活动大多数对于服务学生或者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更没有办法去解决我所碰到的诸如沉迷网络游戏、缺乏精神风貌的现状,我甚至还失去了思考和学习提高的时间和空间。   我的内心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针对性地去解决学生中切实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什么不在他们沉迷网络与游戏时加以规劝和引导,甚至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难道非得等到他们挂课后给予处分、开除学籍么?更有甚者,与其他学院的一些学生干部打交道后,我发现大学学生会里面的学生干部,有不少本人就是“游戏大学”的优等生,但是他们却因为和辅导员老师关系不错而成为学生干部,来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这样的学生干部又能引领学生走向哪里?同时,这些人似乎非常自信自己是一个“精英”,个个都感觉良好。

学生干部中有很多旨在“拉进”彼此关系的饭局,所谓的“烟搭桥,酒开路”这样的话,我就是从学生会主席的口里第一次听到的。我很困惑,这是在读大学的有志青年学子吗?这就是要引领国家未来的“精英集团”吗?我们国家就缺这样的“人才”吗?   面对着这样的现状,我的内心开始痛苦:我可以选择若无其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下去,反正都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熬一两年就会有各种优秀的荣誉、保研的机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但是,我也开始明白了,无论我将来的“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我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是一个人在与一个庞大、堕落的,只关心物质利益和为自己捞好处的集团体系抗衡。

我如果想当上“总理”或者得到其他能有决策权的位置,就必须跟他们一样混下去,否则早早就会被这个体制踢开。但我真的希望这样吗?如果我把宝贵的时间都花在了一些根本不能起到实际作用的事情上,来收获一些所谓的荣誉和好处,我内心的困惑将怎么办?我之后的道路该怎样继续?难道这就是我的理想?

在经历了深入的思考后,任职半年我就毅然申请辞去这一职务。当时学院的老师很惊讶我的举动,在明确我执意要辞后,非常好心地建议我可以挂名不做事,这样在大四时候就可以获得保研的机会。我不愿意占这个便宜,告诉老师,既然要走就走个彻底,不需要挂名,我不喜欢这样的方式。

于是,我很高兴地脱离了很多无聊的“学生工作”,回到了没有会议,没有那么多我看不懂的活动的自由日子。自己读书、听讲座、听武大的“周末艺苑”,让自己的内心自由自在地成长。我努力去重新定位自己的理想,因为我发现从政似乎不适合自己。剩下来的选择还有两个,一个就是大家都很热衷的,也是很传统的“实业救国”之路,我可以去帮助我们国家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也帮助自己成为一个“经济英雄”,做“李百万”。另外一条就是冷板凳的“学术之路”:考研,攻博,成为一个学者。

到底哪条路更有意义和价值呢?我努力去大量阅读并思考,去发现各种线索和事实来帮助我做决定,以求解决我内心所有的困惑。

四、读懂“大学”,我发现“做学问”在大学也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我真的能够专心去做一个学者吗?在不断的阅读和思考中,我对于大学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个曾经安静和充满追求智慧风气的象牙塔越来越千奇百怪。商业中逐利的浮躁气息充斥着整个校园,学术与商业的挂钩和教师职称评定的畸形化,使得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老师不重视教学而忙于自己的项目,忙于发表论文。因为有了论文,有了项目,才会有职称和金钱,才会有房子、车子和各种名誉,这样的老师哪里有时间去传道授业解惑呢?

但是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老师。因为“理想型”的老师注定要被现实“淘汰”。珞珈山还是个做学问的地方吗?四大名嘴之一的尚重生教授也说:当年与他一起留校任教的很多有才华的老师,都离开武汉大学了。而且很多离开了大学,离开了学界。难道在中国,学者之路也同“从政”之路一样,是一条不可行的“梦幻之路”?中国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吗?我满怀期待探寻自己走“学问之路”的可能性,却越来越失望地发现:所谓的“名牌大学”里,真正的学问根本没有地位。

老师不关心学问和学习。在这样的大学里,缺乏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因为老师在大学里其实是“弱势群体”,他们被一群根本不懂教育的教育官员们“管理”着,迫于生存压力,为了职称,为了提级,为了饭碗等等,不得不向畸形的评定机制屈服。能够独立思考和具有独立人格的老师,可能根本就不见容于这个教育官僚体制。

大学的领导不关心学问。他们不关心教师,仅仅是把教师当做打工仔。他们也不关心学生,不理会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很多管学生的“大学领导”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一副“官员”的样子。他们也不关心自己的毕业生到底受不受社会的欢迎,不关心学科的设计是不是符合教育和社会真正的需求。他们只关心“如何保住官位置”,“如何捞取好处”,如何“买卖文凭”,如何与社会上的官员们“交易”。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武汉大学授予了很多官员“特聘教授”的头衔拉拢他们,还送出大量的“博士学位”给各级官员,仅仅因为他们是有实权的“官员”,学校愿意“证明”他们“很有学问”,让他们捞一笔“学问资本”。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大家都知道前几个月武汉大学的两个校领导被抓,其中一个还是享有“国家荣誉”的获奖“杰出领导”。但这只是暴露了大学一系列问题的冰山一角。据说出事以后,很多有实权的“大学领导”们都惶惶不安,生怕有一天查到自己头上来。我相信这不是武汉大学一家的事情,其他大学可能有更腐败的。

五、“大学精神”在哪里?

可是,我关心的是:这说明了什么?这样的大学,还有什么“大学精神”吗?我真的要在这里做学问吗?我缺钱么?我们的社会缺钱么?我的人生需要去做一件于人无益的事情吗?

现在我们的国家里,大家都在努力创造着物质的财富,每一个城市里都可以看到很多忙忙碌碌的人,每个人都在辛苦地追逐着。特别是我所工作的深圳,这个节奏很快的城市就是金钱驱动的城市。每一次我坐公交车的时候,我都会留意一下那些等车的和街上走过的人们,很多人的脸上都写着焦虑和疲惫。

大家都在追求金钱,以为金钱会带来幸福,可是为什么大家都这么不快乐?望着车外的人们,我问我自己:会不会有一天我也变成跟他们一样?我追求的幸福是什么?是更多的物质财富?不是,我想幸福于我而言,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开心有价值的工作,一个和睦的家庭,以及有物质保障的生活,并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推广这个幸福的圈子。那么我实业的梦想能够带给自己幸福和更多的人幸福吗?

再看看我们的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已经诞生了很多的企业,华为、联想,等等,人们已经创造积累了很多的物质财富,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优越。我们齐心协力地追求金钱,我们创造了很高的GDP,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都市白领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每况愈下;都市女性白领越来越多的人不能走进婚姻的殿堂;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都市人在物质富足的表象里精神匮乏,借酒吧、网络游戏、聚餐等打发时间;青少年以及高校大学生自杀比率升高;流行文化越来越庸俗甚至恶俗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怎样去解决?靠追求金钱可以吗?

这些问题很实在地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以及这个社会的整体幸福。但这一切,靠钱都不能解决。如果金钱可以解决,我可以用钱买到身体和心理健康,可以买到家庭的幸福和谐,买到优秀的文化,我当然应该多赚钱。可惜这一切用金钱都买不来。只有靠文化,靠智慧,人才能够得到幸福,国家才会真正强大。为什么一定要去做教育?答案是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素质。

我们最终都要走上社会,我们最终都要独立地去面对生活和生存,我们最终都要为人父母,我们最终都要赡养自己的父母。真正关乎我们人生幸福的问题,诸如怎样去强身健体,怎样去规划人生方向,怎样去处理婚姻问题,怎样去教育孩子,我们的教育去关注或者启发我们思考这些问题了吗?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在学校里培养一群考试的机器,然后出来成为一个工作的机器,老了成为一个等死的废物吗?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如此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目的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而中国目前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校园里,有这样的教育吗?没有,中国太缺乏真正的教育、缺乏真正的大学了!同时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是怎样做的,宋朝一代大儒张载曾如此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此以后,这句话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而现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多少这样的知识分子?我们的大学里有多少这样的学者?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为各种利益集团说话的所谓“专家”,为了金钱奔波在官场和商场的所谓教授和博导!

很多人都在一味地追求金钱,以之作为人生最高目标。从房地产商到医院,从老师到卖奶粉的,很多人都将自己的职业道德抛诸脑后,一味地拜金。缺乏文化和责任感的富人们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越来越高的交易成本和越来越多的危害。在美国,清洁工人的工资可以达到年薪五六万,但是他们的房子只需要三十万左右。而我们国内的老百姓却需要耗费两代甚至三代人的积蓄去买一套房子;多少大学生一毕业就要面临这个严峻的人生大事就因为一些人昧着良心攫取高额利润!房子真的值那么多钱吗?孟子曾经告诉过我们:上下交征利,国危矣。三鹿奶粉、各地不断的儿童血铅案例已经用血的事实不断地印证着这句话,而我们的社会还需要多少这样的例子来唤醒大家?如果仅为了钱而忘记了道德,昧了良知,我们的社会将走向何方?

曾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国家破亡而文化存在的民族,一定可以恢复国家(比如以色列);但一个文化破亡了的民族,无一例外地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比如古巴比伦等。而正是由于那些精髓的传统文化的丢失,我们的社会才变得越来越千奇百怪。

思索至此,我对于自己做实业的想法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为自己,为这个社会的生存发展深深地担忧。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写下《少年中国说》,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更加严重。只有从教育上去入手,培养优秀和有良知的公民及社会领袖,我们才有希望去改变社会中丑恶的一面,才能传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够健康、幸福地生存在这块土地上,才能够自豪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

因此,我决定走进大山,去一个小小的私立学校做一名普通的老师,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习武修身,传播智慧。为我热爱的这个国家,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也为自己,去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因为唯有文化方能立国,唯有真正的教育才能树人,唯有智慧方能让一个人拥有真正的幸福,让一个社会真正地和谐,让一个国家真正地强大!

大学成了一个养鸡场 文/常青

据说北京大学李零教授曾把今天的大学比喻成一个养鸡场,这确是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而对于其所在的这个常以“思想自由,兼容并蓄”之学术精神为骄傲的大学来说,这无疑是个莫大的讽刺,也让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精神重新进行反思。

在对大学精神的反思中,我们会遇到如下最为基本的问题:1、大学中思想精神独立的基础(根基)是什么?怎样的一种根基才有可能承载起所谓“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学术自由精神?2、如果国家主义是当今教育领域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那么,“科学”的终极关怀特征体现在哪里?如果要把“科学”和世俗的利益、国家主义联合在一起,那么科学自身的超国家、超文化、终极的关怀指向为何?

就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所遇到的问题来看,其国家主义倾向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收回教育权的运动中,在当时十分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下,国家主义的思想就已经渗透到教育理念中来了。

1925年2月出版的《中华教育界》推出了“收回教育权运动号”,所选登的多数文章在谈到收回教育权的理由时,都把国家主权及其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其内容可以简要地综述如下:

教育乃国家主权,不可授予他人。国家行使教育主权至少应具备的“三要件”是:1、国家办教育,实现国家的教育理想;2、对民办教育国家握有考察监督乃至取缔的权力;3、凡无本国国籍的外国人不得在本国领土之内设立任何学校教育本国国民。对此,陈启天论证说:“一个国家的教育宗旨,至少要培养本国的国民,延长本国国命,光大本国国运,任何特殊教育宗旨,不可与此国家教育宗旨相冲突。”他特别指出:“一个国家的教育标准,与国家教育宗旨的达到和国家立国精神的保持,是有密切关系的。私立教育对于国家教育标准十分重要之处就是绝对遵从,不太重要之处才可自由酌量办理。” 1

教育理念中的这种国家意识,最终在共产党取得政权后,借着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被完整地实现于当今中国教育体制之中。院系调整最大限度地拆散了民国留下的大学(包括取消教会大学与私立学校)、最大限度地拆散民国留下的大学各科系、最大限度地拆散民国留下的大学各科系的教师,尤其要拆散各名牌大学、重要科系及其骨干教师,“割断了各大学与解放前的历史联系”,或者说“基本割断了原来教授与学校的历史联系”。其结果就是,私立及教会大学在中国大陆完全消失了,从而达到为新政权确立在高校的实际权威这样的政治目的和便于驾驭的组织功能,使改造后的大学与这个党派所代表的国家意识形态及党派利益完全保持一致,就如北大校长马寅初在《北京大学教员的政治学习运动》一文中的表达:为了推进高校改革,“必须按照国家的需要,彻底地调整院系,改革课程,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最主要的关键,就是要……自觉自愿地进行思想改造。” 2

将中国的大学纳入整个国家的行政体系,取消私立学校、教会学校和其他民间文化机构,所造成的严峻现实是,谁离开了体制内的学校,谁就难以以知识为生,本人及家人的生计就会成问题。而在体制内的学校工作,就不能不改造自己的思想,使之与国家或党派的意识形态相一致,否则知识分子难以用自己的长处养活自己。这种尴尬处境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还未曾有过。中国社会在“五四”之前,还有民间的乡绅社会与代表政权的君王体制相共存。当然,这两个方面能够共存的基础是儒家的文化理念,而不是一种代表了政权的政府机制。

但自1952年的院系调整后,中国的大学已经成为政府行政体系中的一环。如果说,以往政府对大学的管理与控制主要是通过思想改造(意识形态)及行政手段,具体通过人事任命来达到其目的,那么,今天则是在行政手段之外,用经济控制取代了以往的意识形态。由于211和985工程的启动,教育部掌握了数百亿资金的分配权;各种工程本身就要落实一系列行政操控措施,使得教育部加强行政控制顺理成章。特别是对像北大这样的直属高校,教育部的控制力在逐渐增强,不仅通过各种名目的评审,将高校牢牢捆在自己的战车上,而且除了校长之外,还掌握了高校的部分高级干部的人事权。教育部为了满足高校负责人的级别欲,借着建设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热潮,推动部分顶尖高校行政级别升级,将12所大学升为副部级(现在副部级大学据说已达29所),实际上等于教育部为自己的司局级干部,找了几十个副部级岗位。这些年来,直接从教育部空降下来的重点大学校长、副校长越来越多。正是因为大学被置于这种行政性的架构下,其所奉行的不可能不是奴才式的管理。这种奴才管理,转化到学生那里,则变成奴才教育和管理的双管齐下,结果是桀骜者变成了愤青,温顺者变成了下一代的奴才。3

然而,在权力与金钱之外,一个社会还应当有其更重要的东西,即精神的、思想的、知识的尊严。只有这种思想与精神的尊严可以让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活出他当有的尊严;而这种精神与知识的尊严本应在大学这个思想家园里找到。只有当精神、知识拥有它自己的、独立的尊严时,大学才成为大学。4

当我们今天思考大学的精神时,发现在这个社会中,思想或知识的尊严已经无从追踪。在独立思想的尊严难以为继之时,思想或学术的自由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所存在的不只是一个体制上的问题,也不只是以往某个时期的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独立思想的根基在哪里?思想或精神的尊严来自何处?只有在一种终极性根基上生发出来的思想观念,才可能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为其中的社会团体的独立性立定一个基点,才可能开拓出一个相应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家园;才可能替代一种机械的社会建制,而在新的公民社会中建立起相互自立的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纽带。

按照凯波尔表达出来的改革宗思想,“上帝在两个不同的范畴里(指国家与社会)将主权赋予人。一方面是机械范畴上的国家权威,另一方面是有机范畴上的社会各层面的权力。在这两个范畴之内,都有各自的主权,唯有上帝在它们之上。” 5 这里,所谓机械范畴上的国家权威,是指上帝赋予了一个国家的政府严格按照符合自然法精神的法律条文去管理这个国家的权威,政府不能越过上帝所规定的界限;而有机范畴则是指这个社会的各阶层,只要是在法律赋予的限度内,就可以自由地发展上帝所赋予它们的权利与能力。

在这个有机的社会范畴中,大学是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团体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思想的根基来自其所追寻的真理,思想的尊严及其所产生的权威来自上帝这个真理的源头。就思想所产生的权威实际在这个群体中占据支配性地位来说,这种权威具有“有机”自然生成的特征。大学就是按照这种自然出现的权威所显出的秩序来运转的。政府应当尊重这种自然出现的权威,因为它有源自于上帝的思想的尊严;尊重这种权威在这个社会群体中所具有的地位,因为这是一个有机体之生命力的表现;而不是直接介入,直至将这种社会群体当作是政府机构的一个分支。当政府试图这样做的时候,它就越过了自己的权限与范围,并让大学这个社会群体失去了其当有的属性,失去其机体的生命力,而成为一个不伦不类的存在。

凯波尔认为,在一个尊重独立社会团体的公民社会里,“政府的三重权利与义务:1、每当不同的领域之间发生冲突时,政府应该指出双方各自的界限;2、任何地方发生滥权时,政府应当保护个人,保护较弱的一方;3、政府以行政手段调整经济、维护国家的稳定。但政府不能作一切决定。……这是一个政府的权力与社会各领域自己的主权根据宪法相互合作的问题。” 6 在一个尊重独立社会团体的公民社会中,够资格的社会团体举办私立或民办大学是其应有的权利。就是在国立大学中,政府也只是承担用纳税人的钱对其提供资助,而不是扮演直接进行管理的角色;否则大学就会成为一个“养鸡场”。

“养鸡场”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首先它让人想到一条流水线,按照标准程序来喂养;提供的是加工好的饲料,里面通常会有大量抗菌素;采用的是灌输的方式,不管你爱吃还是不爱吃;并且,通常是以圈养的方式,被饲养者限制在十分狭窄的空间中;甚至可能是封闭式的,为了让其早熟,24小时对其进行人工照明……。总之,最终出来的一定是可以满足饲养人之要求的产品。

这让我们想起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时,为这所大学所确定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这个校训来自圣经中的两句话:“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you shall know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与“不是要受人服侍,乃是要服侍人”( Not to be served but to serve)。有真理作为思想的根基,才有思想与学术的自由;有自由才有思想的尊严,才会让人自发地去服侍他人。这才是我们今天教育当有的基本理念。

————————————
1    参见,杨天宏,《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人民出版社,2005年,228—232页。
2    转引自,沈登苗:“打破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院系调整——以中国现代科学家于院系调整前后在高校的分布为解读”。
3    张鸣:“高校大跃进培养的是奴才与愤青”。
4    “大学之困”,《解放周末》对许纪霖的采访。
5    亚伯拉罕·凯波尔,“加尔文主义讲座”,收在茜亚·凡赫尔斯玛著,《加尔文传》,华夏出版社,2006年,283页。
6    同上,285页。

婚姻的救赎——读《携手共度生命河》有感 文/Cindy

你眼中的婚姻是什么?一个深深渴求却一直在等待被满足的盼望,抑或一副在其中焦灼又害怕解脱的桎梏,还是一种曾经的伤害,或一场让你纠结于渴望和害怕之间的探险?无论如何,解读当下处境中的婚姻,并得到婚姻中的指导、盼望、信心和困境中的解决之道,是很多弟兄姊妹的需要。我有幸在《携手共度生命河》出版之前就读了这本书,并且用学来的一点皮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几位身边的朋友,也在自己家庭中有小小的应用,我看见了它的效果。在此,我求启示一切智慧的主,帮助我成为一个小小的器皿来传递我在本书中得到的信息。

一、婚姻是神的设计与创造

亚当如何进入婚姻?神怎样升腾了他本不自知的对配偶的渴求?作者栩栩如生地想象了亚当看着一对对来到他面前的动物为它们取名的过程。亚当看到形形色色的动物都是一公一母地搭配,他经历给动物起名以及管理它们的疲惫和恩赐上的不足,他发现了自己的孤单,并深深发出满怀渴望的叹息——多想有一个配偶帮助他!造物主就是这样把对配偶的渴望播种在亚当生命的深处,并借着环境将这种渴望发动起来,且亲自成就了他的渴望!这是神的智慧,人生命中所有美好的渴望都是在属天智慧的引擎下得以发动的,婚姻的渴望、工作的热情、使命的呼召、信仰的寻求……不都如此吗?

二、夫妻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中的第一关系

在创造的最初,神创造世界上的第一对关系是夫妻关系,不是亲子关系,不是兄弟姐妹关系……夫妻关系是人与神的关系以外的第一关系。许多家庭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或把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放在夫妻关系之上,或将事业、教会服侍放在家庭之上……诸如此类关系的错位必定会破坏夫妻关系乃至其他关系,成为阻挡神祝福涌流的障碍。在诸多关系中,如何处理新家庭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是一对新婚夫妇首先需要学习的功课。“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孝敬父母使你在世长寿,这是圣经中第一条带着应许的诫命”。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真理性的认识如何落实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在脱离原生家庭、保护稚嫩的新生家庭的同时又能以真理之爱来联结、平衡两个,甚至多个家庭并尽上诸般的“义”呢?首先,书中的一个比喻非常有助于理解这一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如果将每个家庭都比作一个细胞的话,夫妻就是细胞的细胞核。当两个家庭界限不清时就是一个细胞里有两个细胞核,那是病态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具有自己唯一的细胞核,细胞之间在保持各自细胞核的同时又可以进行营养物质的互相交换时,这才是健康的细胞。此外,作者以圣经为依据阐述了男人与女人被造的目的、职责、角色及神对男人与女人的要求,并将这些应用在具体的婚姻生活场景中。我们在相似的场景中看到过往生活中的自己,找到问题的症结,以上问题的答案也就慢慢揭晓了。比如作者举例谈到新婚夫妇同父母一起住时,受身边家人的影响不能及时对配偶表达爱意,甚至碍于在家人面前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做一些有损夫妻关系的事情,久而久之夫妻之间原本炽热的感情就变得淡漠了。

另外,作者在论及新生家庭最初阶段稳固的重要性时有以下精彩描述(有删减):

我们过去都认为:国破家亡,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这只是从世界的角度,从身体安全的角度来说的。而上帝对以色列人的要求却不是这样,上帝是从灵魂和信仰的角度看问题。国家再坚固,国民的灵魂堕落,这国也不会长久;国民灵魂健康,国家必定强盛。因为上帝祝福他们。

国是由家发展而来,国是家的延伸;家是国的基础,家庭和谐,国才能稳定。

有人说:大河有水小河满。这是看到河的下半部分。实际上我们常常忽视“涓涓细流汇成波涛汹涌的江河”。
家庭既然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家庭建立的最初阶段就越发被神所看重。《申命记》24:5说:“新娶妻之人,不可从军出征,也不可托他办理什么公事,可以在家清闲一年,使他所娶的妻快活。”

无论是战争还是公事都不要打扰新婚之人,以色列的公事是什么?就是在圣殿里侍奉神的事情。神的心意是让刚刚结婚的男人专心取悦新婚妻子,尽情享受上帝赐给他们的恩典,彼此加深了解,为今后婚姻的和谐打下牢固的基础。以后二人之间无论产生何等的矛盾冲突,这段刻骨铭心的美好经历和回忆,会成为他们战胜这些困难和挫折的巨大动力。看,连神都为新婚的夫妇大开绿灯。我们怎么能怠慢?……

三、在神的救赎计划中,家庭扮演的角色

当家庭真理的界限被混淆,守护家庭秩序的篱笆被践踏,当夫妻在家庭中的核心角色被移位取代,丈夫与妻子的关系错位……婆媳矛盾、翁婿问题、妯娌争竞、兄弟反目……古往今来上演了多少似曾相识的家庭悲剧!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也影响到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不守本分的撒旦引诱夏娃偷吃禁果,当撒旦借着亚当与夏娃的悖逆去破坏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的秩序时,人与神的关系破裂了;亚当与夏娃在神的面前各自推卸责任时,男人和女人开始陷入了角色的迷失与争竞辖制中,由此拉开了人类所有男人与女人之间战争的幕布;该隐因嫉妒杀害兄弟亚伯时,凶杀迅速由家庭进入了不同族群、国家……始祖的堕落起始于伊甸园一个家庭的堕落,神的救赎也可以追溯到从伊甸园打发出的那个家庭。从亚当的家庭穿越过漫漫的时光旷野,在洪水灭世若干世纪后挪亚家族的一个分支中,神从吾珥召出了亚伯拉罕和他的一家,经历了以撒、雅各,亚伯拉罕的70位子孙,在神的护佑中进入埃及地。经历400多年的为奴生活后,神又从埃及召出了他的军队——除了妇女和孩子,成年男子有60万的以色列民。由一个家庭而来的民族在四十年旷野中被锻炼,一种属神子民的信仰在旷野开始建立,一个屡次悖逆屡被管教的民族去征服神所赐的迦南美地,直到以色列王国被建立,神应许坚定大卫后裔的国位直到永远,耶稣基督就是那做王到永远的大卫后裔。神的救赎从一个家庭延伸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入万国万邦。

从古至今,撒旦一直在破坏、杀害、掠夺。在现今的中国,家庭这一战场上也处处尸横遍野。功能失调的原生家庭带给孩子残缺的心灵,当年轻的一代带着受伤的记忆模式与未被医治的心灵进入自己的新家庭时,在各种人际关系及生活压力中,新家庭也如遭咒诅般地被撕裂,家庭中的破口越来越大,在社会中的撕裂面也越来越广……家庭各方的伤害,直接、间接地反映在社会层出不穷的凶杀、暴力、自残等事件中。扭曲、堕落的价值观滋生的虚谎、贪婪、自私、掠夺的行为方式无处不在地伤害着这片土地。无数细胞的癌变必定会导致整个肌体的癌变。康健的婚姻用不着救赎,在死亡气息的笼罩之地,神的恩典之光已经照进了。借着人们对婚姻救赎的渴望,福音之光要照在千千万万的家庭之中,而属天国度的婚姻辅导则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与装备的。

四、神用婚姻陶造了属基督的丈夫与妻子,男人与女人

当无罪的亚当发出“你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这样的赞叹时,便向世界宣告了妻子是丈夫真正的“亲骨肉”。但堕落后的亚当是怎样对待自己“亲骨肉”的呢?从古至今我们可以看到各样的谎言、欺骗、杀害横行在亚当后代的心中。神给了亚当新命令:你要爱你的妻子,为她舍己。敬重你的妻子,使你的祷告无可拦阻。

能听到这一命令的亚当是有福的,然而去学习并经历这条命令的亚当也是不断认识自己本性的亚当,在婚姻的碰撞中亚当发现了在大事上或生死关头为妻子舍命是容易的,不管这种容易是基于男人的责任,还是男子汉大丈夫气概的需要;但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为妻子舍己是不容易的,新亚当只有在神无条件的爱之光照下才能学习并经历舍己爱妻子。

让我特别有感触的一点是,作者以他们夫妇生活中的真实经历来阐述了舍己爱妻子的原则之一:不以自己的信心代替妻子的信心。作为丈夫的作者主动打扫家里的剩饭,厉行节约为全家表率,虽然有时妻子不太情愿,但丈夫一番问心无愧的表情,心想:“我是个好头、身先士卒,你不效仿我的榜样说明你有问题——太娇气、怕吃苦、不属灵。毫无疑问,灵命还需要打造…… ”那时作者从心里以为自己各方面做得很不错了,可是妻子却经常说丈夫苦待她……作者在一次与弟兄一起学习《罗马书》12:1时得到圣灵光照:你很有信心,但是你用自己的信心代替你妻子的信心。你为全家做了吃苦的榜样,但同时也强迫你的家人效仿你,一定要跟你一起吃苦。你吃剩饭,大家就都要吃剩饭;你忍耐口渴,大家就都要忍耐口渴;你在前面走,他们都要跟在你的身后,否则他们就是不属灵。相比之下主基督的方式则是:我受鞭伤,你得医治;我受刑罚,你得平安;我受咒诅,你得祝福;我流鲜血,你得生命。当基督上十字架时,没有强迫门徒和他一起上十字架。或者说:“我上十字架,为你们做了这么大的牺牲,你们每个人至少也应该挨一顿鞭子吧。”由此联想到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看到的情景:我只要一干活,就得把周围的人都调动起来;我只要一吃苦,大家都得陪着我……在神的光照中,作者不再强迫妻子做,而是给妻子选择的自由,对妻子多方面的软弱也有了接纳的态度……

作者在不断经历对妻子舍己的过程中发现仆人式领导的三部曲——第一阶段:你做,我就做;第二阶段:我做,你也做;第三阶段:你不做,我也做。由盯着妻子的付出来考虑自己的付出,及至自己带动妻子来付出,最后不再根据妻子的付出和认可来衡量自己的付出时,丈夫的参照物由妻子转换为基督,在信仰的光照中看见了自己是妻子的头,基督是自己的头;进而仰望基督这位头,对自己角色的认识开始深化;当他看见基督为教会所付出的代价,基督的生命在他里面发动时,天国的品质开始成形在他的身上……原来就在这琐碎的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中藏着做头最大的奥秘——舍己,而这一天国的价值观不仅仅要通行在婚姻领域,更要通行在工作、服侍等一切涉及人际关系的领域。但我斗胆说:或许婚姻是最能塑造已婚男人谦卑做头的领域。

对夏娃来说,婚姻中最难学的功课是什么?“女人为天使的缘故,应当在头上有服权柄的记号。”“又有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主用锁链把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等候大日的审判。” 上帝在婚姻中为女人安排的就是“助手”的位置。女人要以“不守本位”的天使为戒,顺服上帝为婚姻所规定的一切秩序,遵守上帝的律法。“助手”在英文翻译中是“帮助者”的意思,对于在很多方面恩赐明显比丈夫要强的妻子来说,如何做一个顺服的帮助者是对她们最大的挑战。

神说,妻子要顺服丈夫,神并没有在丈夫前面附加“信主的”、“爱妻子的”、“生命比妻子成熟的”等等诸如此类的定语。这个丈夫可能不信主,也可能生命不成熟,不够爱妻子,但神都要求妻子要顺服丈夫。作者提到常见的对顺服之道的五个挑战,非常精辟地击中了妻子不愿顺服的根源。例如其中的挑战五:我已经很顺服他了,可他还不长进,我还要顺服吗?遇到这样挑战的妻子常常是因为以前的“顺服”只是做给丈夫看的,目的是要丈夫改变。就好像是用自己的好行为在丈夫身上“投资”一样,期望能够靠自己的顺服行为感动丈夫,使丈夫的行为也有所改变;而不是求神在自己里面动工,拿去自己的骄傲,使自己谦卑下来,有一种发自内里顺服的心态。否则就是把信心放在人的身上,而不是神的身上。结果必然是,一、丈夫很难改变;二、当丈夫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妻子在失望之余,开始对丈夫甚至对神都牢骚满腹。

书中提到,基于各种原因,妻子的顺服常有四种状态:口中顺服,心里不顺服;口中不顺服,心里不顺服;口中不顺服,心里顺服;口中顺服,心里顺服。对照这四种状态,每个妻子都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那一种。作者认为,和丈夫的舍己一样,妻子的顺服也源于自己对神的委身与顺服,顺服是原则,不是理论。这推翻、挑战了妻子们心中千万个不愿顺服的理由。

作者在论及妻子顺服的依据、益处,常见对顺服之道的挑战,婚姻、信仰认识中的误区时常有精彩之论。其中谈到圣经中对女人(无论婚否)打扮的要求时,作者提到无论已婚的女人还是未婚的女人,外出时打扮得太性感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的不洁。女人应打扮得端庄,出于信心等候并取悦于上帝为自己预备的那一半,而不是沽价而钓于众多男人面前。作者还论及在现代社会,撒旦将一切物化、商品化带给家庭婚姻的破坏。当婚姻被物化时,一个婚姻便不能保证长久维持,人可以像更换相机一样地更换一个更适合自己使用的婚姻;当家庭被物化时,家里的秩序不再依长幼次序或男女之别排列,而是谁有能力谁做主;当时间和付出被商品化时,做母亲的宁可出去找保姆也不愿意自己带孩子。同样亲情、友情也都被商品化了,我们渴望家庭的温暖,却排不出时间;我们渴望友谊的深厚,却常常算计或被算计……如何界定取舍的标准呢?神给每个男人、女人天职的呼召就是我们取与舍的标准。

五、神用婚姻预表了基督和教会的关系,婚姻中的委身是婚姻意义的升华

“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婚姻的神圣源于神的设计和创造,也是神救赎计划中的预表。作者在最后就婚姻的五个奥秘做了讲解:一、预表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二、预表与基督相见时的喜乐;三、预表与基督爱情关系的逐步进深;四、预表盟约的严肃性;五、预表委身的重要。

作者十几年婚姻辅导的历程,由开始的 “幸福、和谐”婚姻的辅导与建造,转为如今的“委身婚姻”的辅导,这一转变是借着作者夫妇近几年因疾病给家庭带来的痛苦经历,使作者领悟到婚姻中委身的奥秘,也对婚姻的意义有了升华的认识。作者在经历苦痛与光照后认识到:

婚姻并不一定意味着幸福及和谐,而是意味着委身。而委身就是:无条件地接纳、无保留地付出、自我牺牲、只给恩典、不求回报;委身就是:实现上帝所命定的“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婚姻中出现冲突的很大原因是夫妻一方感到自己受了委屈。而委屈的感受就是由于不委身造成的。委屈就是觉得:自己给的太多了,对方不但没有相应的回报,还亏欠自己,损害自己,辜负自己,甚至是恩将仇报。一个真正委身的人就不会对自己的付出感到委屈,如果感到委屈就说明自己没有真正委身。因为你的付出是有期望值的,是要求回报的。只要你是有条件地给对方的就不是恩典……

在圣经的教导与具体现实生活的矛盾张力中,作者将自己婚姻中的点点滴滴披露,没有爱不会有这样的坦诚和勇敢,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作者对自己家庭每一处的敞开让人看到他们的软弱,更看到主的真实,他们在哪里软弱也在哪里刚强。这位做婚姻辅导的牧者,被神带到婚姻的死荫幽谷中,在那里经历彼此的委身与对神的委身。

本书信息极为丰富,内容虽以婚姻展开,但是透过婚姻辅导传递出的是信徒个人与神关系的建造,全书内容以信仰为立足点,教导平衡,作者传达出来的也是他在信仰中经历的。书中内容由作者的讲座整理而出,口语性强、信息丰富、用例活泼,虽个别处用例繁琐,源于讲座让信仰程度不同的听众更深理解的目的使然。愿神大大地祝福袁牧师夫妇!也愿神使用本书祝福主内的婚姻和一切寻求医治与祝福的婚姻!

(《携手共度生命河》,袁大同著,待出)

牧者推介:《谁可以这样爱我》 文/桐剪秋风

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很多牧者可能都会感到困惑:那么多属灵书籍还看不过来,为什么我们要读小说?为什么要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读爱情小说上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视野,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动基督教文学的发展?

一、为什么我们要推动基督教文学的发展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基督教文学作品和其他属灵读物一样,具有极大的属灵价值。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其文学形式虽然不是思辨性的,也并不以直接的方式传递和教导真理,但若其本身的主题、思想和底蕴都明显符合圣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那么它们在反映一些人情世故的同时,也能够把属神的价值观传递给读者。

举例而言,《悲惨世界》中,主人公冉阿让一生的转折就在于那位神父的出现:冉阿让因为饥饿而偷窃,被判入狱多年。出狱后,他已经对人性的善良感到绝望,内心充满苦毒和怨恨,竟然偷走了接待他的神父家的银餐具,结果再次被捕。但是,在这个时刻神父给了他极大的恩典,不仅没有揭穿他的偷窃行为,反而主动向警察表明这些银餐具是他赠送给冉阿让的。自此,冉阿让在极度的震惊之中开始了改变,最终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好市长。从世人的价值观看来,神父给予恩典的行为是助长恶人的偷盗陋习,但雨果本人显然以一种基督教式的价值观来叙述这个故事——正是恩典,而不是牢狱,最终使冉阿让重新成为一个好人。正如同上帝拯救我们,借着极大的恩典改变我们一样,在没有基督教的文化里,人的本性是不会认同恩典的。只有当上帝的爱触摸一个人的时候,他才能真正见证恩典的力量,并以文学为载体将这种恩典的力量传递出来。

由此可见,正所谓“文以载道”,文学作品往往会传递作者的价值观,而基督徒作者的价值观自然会渗入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小说更是直接以主人公的命运、故事的情节展开来铺陈出作者对人生、世界、爱和罪、恩典和拯救的理解。历世历代以来,上帝都借着这些作家的手谱写美丽的颂歌,为的是荣耀他自己的名。无论是《你往何处去》这样直接描写教会历史人物和进程的历史性巨著,还是《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样深刻剖析人性与信仰的虚构小说,都是基督教巨大灵性宝库中的财富。任何一个真正爱神的人都应当看到这一笔财富的伟大,它们正是反映着造物主的奇妙和美德。

其次,我们必须肯定,在这样一个弯曲悖谬的世代,我们要在世界的各个层面上发挥我们的影响力,包括文学领域。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现在我们国家的青少年读者最喜欢购买和阅读的,就是小说。而他们所阅读的小说,除了普通的言情、科幻类之外,还有更多新鲜的品种,从玄幻、穿越到所谓的“耽美”等。纵观图书市场,这类小说中有极大一部分传递着十分不健康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极力鼓吹婚前性行为的美妙、黑暗世界的美好(部分玄幻小说直接宣扬撒旦是王),甚至将同性之恋大书特书(所谓的“耽美”小说就是专门描写同性之恋的)。

正因如此,我们基督徒必须致力于基督教文学的发展,让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进入普通读者的市场,以发挥积极的影响力。

最后,我们必须肯定,基督徒也有阅读文学作品的一般需要,而这一需要如果我们不去填补,就会有别的东西去填补。

不要忘了,在15—25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本身有阅读文学作品的需要,如果我们没有好的文学作品提供给他们,那么,教会里的年轻人也很有可能会受到世俗文学的影响。大量带有堕落价值取向的作品或会冲淡他们在教会中所学的真理,或会完全改变他们的人生走向,这种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为着在这一领域得着灵魂、保护灵魂,也为着在这一领域树立起基督作王的旗帜,我们决不可以推脱掉发展基督教文学的责任。作为文字事工的先驱和教会的牧者,我们尤其需要注意到目前这方面的大片空白,并为此付出积极的努力。

故此,我们应该出版更多基督教文学作品,而牧者则应向适当年龄层的弟兄姐妹推荐我们的出版物,帮助他们在满足阅读需求的同时吸收属灵真理,而不是“饮鸩止渴”地去阅读许多乌七八糟的世俗文学。在阅读基督教文学作品的同时,这些正处于人格成熟期的青年人会以移情入理的方式接纳许多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看待人生,也包括如何建立健康的爱情、婚恋观,而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谁可以这样爱我》对读者有哪些好的影响

了解了为什么要推动基督教文学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就特别谈谈《谁可以这样爱我》这本书对读者有哪些好的影响。

诚然,本书是一本爱情小说,但是我们要强调,这绝不仅仅是一本爱情小说。本书的原书名叫做Redeeming Love,直译为“救赎之爱”。从书名一望即知,本书的内容绝不仅仅是缠绵的爱情故事,而是借着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坚贞不渝的爱来表现上帝那超越的、无限的大爱。事实上,本书作者弗朗辛·瑞福尔(Francine Rivers)正是受到《何西阿书》的启发,写下了这本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

在《何西阿书》中,上帝命何西阿娶淫妇歌篾为妻,当歌篾背叛何西阿的时候,上帝又命何西阿将歌篾赎回。在《谁可以这样爱我》这本书中,同样,男主人公迈克尔·何西阿在上帝的引导下娶了当红的妓女安琪儿为妻,而当安琪儿屡次出逃,甚至和迈克尔的妹夫发生了性关系,甚至又去做妓女的时候,迈克尔·何西阿在极度的愤怒和挫败中屡次挣扎着顺服了上帝的带领,一次次接纳了安琪儿重新做他的妻子。最终,安琪儿被迈克尔始终不渝的爱意改变,她开始相信这世界上竟有人会真的爱她,并重新相信了那一位始终以慈绳爱索牵引着她的上帝。

再一次,恩典征服了背叛、黑暗与邪恶,上帝无与伦比的神圣之爱在这段尘世男女的身上表达得淋漓尽致。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读者会被情节所吸引,会同情安琪儿悲惨的处境,也会深刻地怜悯她那样一个罪人的状况,但是,更重要的是,读者会在字里行间不断地看到上帝的爱、怜悯和宽恕,正是这一切给了迈克尔·何西阿无比的力量,让他接纳这个令他蒙羞的女人,重新成为他的妻子,并且自始至终以无限牺牲、舍己的爱去抚慰安琪儿在罪恶的深渊中屡受重创的心灵。

在这个人人强调浪漫感觉、性愉悦的时代,青年人不正需要这样一种坚贞的盟约之爱的引导吗?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是正要追求认识上帝那大水不能淹没的爱,并回报以我们的委身吗?这一切,不正是圣经引导我们去体会、去领受的吗?故此,《谁可以这样爱我》让我们从故事中切身体会到圣经的真理,仿佛“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一样,本书也将上帝之道以我们熟悉的语言和场景活画在我们眼前。

正如我们在上一个部分中所谈到的,基督教文学作品要引导读者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阅读中领受美好、高尚的价值观。就《谁可以这样爱我》而言,我们可以说,这本书不仅影响我们对上帝至高之爱的认识,也影响我们对爱情本身的认识,更影响我们对坚贞、委身、持守一生的婚姻盟约关系的认识。当大多数文学作品在宣扬畸形的恋爱关系、婚外恋、青春期偷食“禁果”甚至同性之恋的时候,我们更能在《谁可以这样爱我》这本书中看到属神的价值观多么美好,真正不可撼动的爱是从神而来。当我们重看本书的书名时,这个问题的答案赫然浮现在脑海:若没有上帝,便无人可以这样爱我;而因着上帝之爱,我们不仅可以期待有人以此忠贞的爱来爱我,更可以成为一个给出忠贞之爱的人——从前,我们是安琪儿;如今,我们可以成为何西阿。

综上所述,作为教会的牧者、看顾主耶稣羊群的,我们必须要考虑在教会中推动各种层面的属灵阅读——不仅是读教义性、灵修类的作品,也要读基督教文学作品。一方面,这是为有阅读文学作品需要的基督徒读者提供美好的“养料”,以免他们走向世俗文学的泥淖;另一方面,这也是“道成肉身”的一种方式,令人在故事情节中自然领受平时我们只能从讲道中听见的道理,而且这道理是以一般人容易理解的方式活画在我们眼前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大力推荐《谁可以这样爱我》,愿本书成为中国教会的祝福!

—————————————————

[《谁可以这样爱我》,【美】弗兰辛•瑞福尔(Francine Rivers)著,王汉川 杨倩 译,新世界出版社]

你是朝着应有的方向前进吗?——超越婚姻的生命成长和预备 文/李涛

一、一个事实

《镜中的男人》作者派特•摩利曾说:“我在辅导过几百位男士后发现,只有不到10位男士的婚姻是朝着应有的方向前进的。”作者提到,他曾经在很多场合声明过这一观点,却从来没有人当场向他提出异议,也没有人用肢体语言表达个人的反感。于是作者进一步说:“这件事发生的概率远比你估计的要高!”

我曾在一次弟兄聚会的晚宴上分享了作者的观点,想知道在不同的国度里,关于同一件事大家的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当天聚会中有未婚者、已婚者、离婚者,让我惊讶的是,所有人竟然一致表示赞同,甚至有几位觉得真实的概率应该更高……

我长期从事青年事工,每年都会参与筹备数次青年营会。我觉得其中最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为每个由单身弟兄姊妹组成的小组安排一对合适的夫妻。当初设计这种方案是希望借此加强已婚者和未婚者之间的交流,丰富彼此的视野,毕竟“一群光棍再怎么聊也聊不出太多的新鲜内容”。通常营会多在百人左右,我们一般会邀请约10对夫妻进入各个小组。

同工们根据以下三个标准向入营家庭发出邀请:

1、夫妻已经结婚至少3年

原因是任何持续的关系,一般3至5年就是一个考验的门槛,也基本可看出果效。因为3至5年后,夫妻度过了先期的磨合阶段,彼此的沟通方式、解决矛盾的方式和共同成长方式等等都基本成型了。

2、常有美好的见证

根据民政部规划财务司的统计,截止2010年第4季度,我国有120.5万对夫妻登记结婚,而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则高达196.1万对。照此计算,在2010年,我国平均每天有5300多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伴随着离婚人数逐年递增,我国的离婚率也在最近10年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物质化时代,作为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婚姻已经变得软弱无力,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恐惧进入婚姻。

但是有内在质量的婚姻关系告诉我们,夫妻的见证不只是结婚时二人世界里的幸福甜蜜,还需要两个人婚后能够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产生1+1>2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才能使家庭不断地释放光和热,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中成为美好的见证。

3、已有子女的夫妻或虽没有孩子但愿意参与青年事工的夫妻

后代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孩子在一个家庭中所起的“粘合”作用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在此不必赘言。

按照这三个原则,环顾四周,牧者和同工们发现,事实上能够进入小组的夫妻真的是“屈指可数”。大部分夫妻“落选”的原因都是因为第二条,即旁人无法感受到一个主内家庭的合力,更多的只是妻子或丈夫单独一方的光和热。为什么另外一半的声音逐渐湮没了,光和热逐渐黯淡了?为什么成家以后,“我和我的家要事奉耶和华”成为了“我要事奉耶和华”?为什么湮没和黯淡的“另外一半”中,大部分都是男性?

按照派特•摩利的描述和我自己所看见的事实,我原本想问已婚弟兄姊妹的问题是:你的婚姻是朝着应有的方向前进吗?但我发现,这个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它超越了婚姻维度的限制,成为每个个体生命一生都需要时常询问自己的问题——你是朝着应有的方向前进的吗?

二、认识自己  诚心预备婚姻

早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自己”作为铭文刻在神庙上。当时的希腊人知道,“认识自己”若是脱离了从神而来的帮助,这种认知一定是主观和片面的。不通过寻求神来认识自己,就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在应有的方向上;或者,虽然已经知道,却碍于种种世俗压力的束缚而无力行走在应有的方向上。

人一生中,大部分的忧虑和悔恨都源于不真正认识自己,也不寻求和认识神。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自我被放大,就容易产生虚荣和骄傲心理,形成自大和自义;如果自我被贬低,就容易产生自怜和自卑。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人活在自己的视野中,缺少来自更高远更广大世界的观照。

几年前,我的内心得蒙上帝光照,顿悟后决心不再带着“脱轨感”活在自己的计划和欲望中——即便在世人眼中,我的事业发展已经很不错了。我更愿意面对自己的本相,进一步全面认识自己,充分运用上帝的恩赐,做上帝喜悦我做的事。

于是我花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进行专题祷告,按照以下的方式求神帮助我全面认识自己:一是祷告预备,求神赐给我谦卑和顺服的心,使我经历破碎和倒空,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二是多方求证:从三个角度看自己。这三个角度分别是上帝的角度、他人的角度和自我的角度。我相信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我一一计数上帝给了我哪些恩赐、经历、坎坷、恩典、资源、幸福、得胜、失败……由此明白,我应该如何回应并成为讨神喜悦的人;他人的角度,指的是了解亲人、朋友、同事、异性友人、长者对自己各方面的看法,同时我还做了一些职业、性格测试;自我的角度,指根据测试了解自己,我的SWOT[指从恩赐、习惯、信仰、性格、职业、技能、婚恋家庭等多方面对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挑战(threat)等进行的测试]分析结果和如何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环境、资源有效地保持良好的状态、减轻疲劳。

三个月的全面认知后,我的心境豁然开朗,更加淡定从容,自由释放。我发现,当我朝着应有的方向前进时,内心深处会有一种鲜活的成长和不断超越的深刻感受,随之而来的是常常的平静和喜乐:我知道并接纳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我知道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越来越清晰地知道神要我做什么,不要我做什么;哪些事能使自己的生命增值和更有意义,哪些不能;自己应当要什么,不应当要什么;如何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

我发现,从人生的“加减法”来看,这种心境具体运用到婚姻方面,就是婚姻预备的意识和心态。婚姻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非常值得做加法。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也曾亲历、耳闻、目睹劳燕分飞,但我认识和了解的一些主内婚姻,夫妻二人的亲密和契合程度,以及同心协力服事神的热心,更多地让我非常非常非常地(请原谅我不得不用三个非常)羡慕和盼望婚姻。主内婚姻的幸福和美好具备属灵上的力量——让人更愿意去认识神、亲近神、思想神。

如圣经所说,“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有羡慕才有盼望,有盼望才会愿意进行婚姻的预备;反之则说明还需要医治,需要更长的预备期。

这段时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愿意去预备婚姻,开始每个月阅读一些相关的主内婚恋书籍文章,开始和一些牧者、弟兄姊妹进行专题交流和讨论,开始使用神给予的恩赐,与婚后遇到问题的夫妻或恋爱中迷茫的弟兄姊妹进行陪谈,在婚姻方面也有了清晰而明确的祷告方向……

在服事中,逐渐地有了一些感悟:

我认为婚姻预备的前提至少要有三个,一是要明确知道自己没有独身的恩赐;二是对婚姻要有盼望和渴慕,如果有恐惧心理,不太愿意谈论婚姻,则需要先医治;三是要愿意谦卑地来到神的面前,承认自己的软弱,不断地塑造、巩固健康的价值观和人格,并愿意通过学习神的话语寻求神对自己婚姻的引领,透过婚姻预备认识神,拓展自己的境界,而不只是为了进入婚姻。

婚姻的预备至少表明了一个人的诚意、信心、盼望以及对婚姻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对神的交托:“马是为打仗之日预备的,得胜乃在乎耶和华。”(箴21:31)他/她愿意认真对待婚姻,并且对婚姻充满盼望、信心和爱,希望婚姻幸福,通过婚姻进一步认识神,而且愿意努力建立起荣耀神、服事神的家庭。可以说,从神而来的婚姻预备使人对婚姻具有持续的信心、喜乐、盼望,而非时常忧虑。

婚姻预备是一生的功课。婚姻中总有挑战、困难、危机,这些就是定期与不定期的考试和测验,考试不断,预备不断。

从常态来说,常常考试不及格就是夫妻间的长期冷战乃至离婚,考试及格是维持婚姻、彼此包容忍耐却缺乏甜蜜合一感,考试得到八九十分才算是幸福的婚姻,其间必然包括稳定性和持续性、亲密度与心灵契合度、光与盐的美好见证三方面因素。不可否认,困难、危机可以考验人的品格,却不能单靠其来塑造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品格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建立起来的,所以婚姻预备也是一种“终生学习”的常态。

三、持守本分  珍惜单身生活

每年年终到春节的一段时间,婚姻问题似乎像一个梦魇,成为一些弟兄姊妹的困扰。但要知道,主早已经宣告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丰盛的人生像彩虹般色彩斑斓,婚姻只是彩虹中的一道颜色。未婚的弟兄姊妹没有必要只盯着“婚姻”这棵参天大树而忽视了整片森林的四季美景,我们不妨带着祷告的心去旅行、去成长。当我们路过那棵树时,何尝不会看到一番新的风景呢?时候到了,或许,神给你的那个人正好在树下乘凉也未可知。

婚姻有婚姻的美好,单身有单身的乐趣。单身都过不好,怎么能期待过好婚后生活呢?结婚和单身与否并不是衡量人生幸福的唯一标准。若是单身,就守住这个阶段的内在生活品质,塑造个人品格是单身青年当尽的本份。

在品格塑造中,“走出城堡”是单身时期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一些单身的弟兄姊妹长期在自己的城堡中做着国王或女王,他们在城堡中光芒四射,而一旦迈出城门,他们生命的光彩——那种从神而来的活力和吸引力就消失了,生命仿佛还没有绽放就开始枯萎了,充满了忧虑和压抑。比如,他们渴慕婚姻,但发觉没有人爱慕自己;他们羡慕圣经所描述的“在神和人面前蒙恩宠,有聪明”。另外,常常待在城堡中,也意味着很难给他人(包括不同性别、年龄、职位等的人)机会来了解自己,缺乏通过他人的角度和帮助来了解和认识自己,尤其是自身的很多问题和瓶颈,从而限制了自身的成长和突破——包括婚姻。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人在自己的城堡中更舒适、更随意,常常有更多的机会、时间做上帝不喜悦的事。多余的精力无处可去,便成了罪恶。所以圣经中才有这样的劝诫:“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林前7:9)

派特·摩利对男性进言说:“镜子里的那个男人永远不会改变,除非他愿意面对自己的本相,并且愿意照上帝的属性认识他。”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女性。只有走出自己的城堡,经历脱离、陌生、回归三个阶段的探寻和发现自我之旅,个体生命才能更加深刻地领受并发挥上天赐给自身的特质乃至异象。单身时期,趁着有更多的可以灵活处理的时间,弟兄姊妹应当多走出自己的个人空间,通过旅行、阅读等多种方式去拓展自己的视野、思维和境界,积极寻求神、认识神、经历神。

我在服事中发现,单身时灵命越成熟、稳定的弟兄或姊妹,他/她在婚后也越容易迸发出光和热。

品格的塑造在婚姻预备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男性作为未来家庭的“头”,尤其应当予以重视。许多失败的婚姻都是源于男性的不成熟、缺乏足够的准备和责任意识,没有起到“头”的作用,结果“虎头”变成了“蛇尾”。要知道,婚姻预备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怎敢懈怠”的感恩心态。简而言之,婚姻预备就是你愿意去为婚姻做点什么,尤其在单身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预备,相信会有益于自己以及未来或现在的另外一半的生命需要。

四、标准理性   寻求深层稳定

我发现,任何一段婚姻都是从下述三种层次的某一层面开始建立的,它包括:

A层是不稳定的“冰山一角”,即外貌、言行举止、一见钟情、爱好、性格等这些我们容易看见、感受到的表层因素。不过,如果选择伴侣只以这个不稳定层作为择偶标准,恐怕会问题多多。以目前非常火爆的婚恋节目《非诚勿扰》为例,节目开播一年多,每期有12位女嘉宾、5位男嘉宾登场,目前已有1000多人参与过该节目,其中超过100对男女在现场成功牵手,但直到2011年2月中旬才有一对登记结婚,而且还是上节目前就认识的,其概率仅为千分之一。由此可见,《非诚勿扰》虽然把A层的因素做到了极致,但由于彼此之间缺乏在生活方式上的深入了解和认同,很难携手进入婚姻。

B层是较稳定的“生活方式”,即生活环境、家庭传统、文化背景、饮食及作息习惯、沟通偏好、学习方式等层面。

C层指的是最稳定的“信仰和价值观”。它要求恋爱双方应当以共同信仰为依托,有心灵深处的和谐交流,这样才能为幸福的婚姻打下稳固的基础。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从哪个层面进入婚姻,我们都要有一种补足、寻求和拓展的意识:

如果双方是因为欣赏彼此的性格、爱好(A层)而进入了婚姻,这样的婚姻更多地具有感性和冲动——比如现在的“闪婚”,那么夫妻还需要努力经营婚姻进入B层、C层,向下扎根,竭力获取更多的认同和一致,否则这样的婚姻缺乏稳固的依托,容易破裂。

如果双方是因为生活方式上的认同,通过B层而进入了婚姻——比如相亲,这样的婚姻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夫妻愿意有更多深入的心灵层面的交流,更多地去认识神,从而进入C层;通过进入C层以后,在上帝的帮助下进一步去挖掘、重新认识A层的彼此,进一步通过婚姻拓展彼此的生命,这样的婚姻就是充满希望的。

如果双方是因为信仰的缘故(C层)而进入婚姻,那么可以适当地多花一些时间在B层的交流上:定期或不定期参加一些夫妻课程,学习如何更好地沟通、包容;以及在A层上的和谐交流,共同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等。由于C层在整个三角体中的板块最稳定,该层的夫妻只需以平衡的心态往A层、B层迈几步,即可使婚姻焕发出新的光彩。

如果恋爱/婚姻中的一方是主内信徒,另一方是非信徒,就会出现“婚恋代沟”,潜藏极大的破坏性。比如丈夫没有信仰,妻子是基督徒,双方更多的是在B层因素的认同下进入婚姻,而妻子则具有独特的C层。那么,此时的三角体就会出现左边短(丈夫的左边只能到达B层),右边长的情况,原本稳定的三角体就无法站立——婚姻也面临更多的坎坷和不稳定因素。这时候,丈夫需要主动改变,仍然愿意花更多时间去认识神、寻求神,最后补足缺失的C层;同时妻子也需要主动改变,给予对方以更多的爱心、鼓励和包容,在每天有限的夫妻交流的时间和精力中,除了专注C层为丈夫祷告,也需要更多地迈到B层与丈夫沟通,以免彼此的沟通代沟加大。这种不规则三角体使婚姻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经常会出现劳燕分飞的结果,令人不免扼腕。我知道的一个例外是妻子先信主,丈夫十几年后才信主,妻子用十几年为其祷告,双方才最终建立了共同的C层,结果虽皆大欢喜,这个过程却充满了艰辛。

显然,如果恋爱双方能够以扎根C层为基础和目标,补足或平衡婚姻的其他层面,那么他们的婚姻预备就会更为充分,并使未来的婚姻更美满幸福,使A层、B层也布满C层的印记。

如同进入天国的路是窄的,很多美好的事物都具有稀缺性。同理,进入婚姻的路是宽的,但进入幸福婚姻的路是窄的。幸福的婚姻其实也是圣经中“丰盛的生命”的一种体现。将婚姻进行到底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一场婚姻绝不是只有洁白的婚纱、浪漫的玫瑰和教堂的钟声。婚姻幸福最关键的是夫妻双方能在共同的信仰基础上一起成长,培养彼此的亲密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心灵契合感。

可以相信,当我们仰望惟一正确的方向时,我们就是朝着应有的方向前进的;当我们愿意预备自己的时候,神的祝福也就在预备的途中了。

一位大龄未婚弟兄的婚姻预备观 文/Jerry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我也步入了大龄未婚青年的行列。我当然爱过,也被人爱过,而且曾组织并参与过相亲聚会,但至今仍无结果。究竟什么原因呢?我想试着从一个大龄未婚弟兄的角度,谈几点对婚姻预备的看法,不妥之处,欢迎经验多多的已婚者们不吝赐教。

引子:牧者的教导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次主内的新年聚会,发现大家交流的话题虽然很多,但最终涉及的仍然是基督徒的恋爱及婚姻,显然,在一个以年轻人居多的教会里,这仍是一个虽古老却新鲜的话题。

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也有许多不同的见解。有人提到牧者们对婚前交往步骤及婚恋的教导,认为这些婚前教导在教会中影响颇大,而对于那些认真追随基督的弟兄姐妹来说,这种影响尤为重大,但不少人认为,牧者们的教导的确很好,可似乎不太现实,觉得这些教导是正确的原则,却无法按部就班地严格执行。毋庸讳言,我从前也有同感。

写这篇文章时,我想和朋友们先一起看看牧者们的教导,了解几个原则:第一个是弟兄如何处理对某个姐妹的好感。天明牧师认为,“有了好感不要急于表达出来,应该先祷告,把这种好感带到神的面前,寻求神的引导”,而且还给出了时间表——“至少要冷却三个月左右,把这种好感放置三个月的时间,不要急于表达你的好感,不要过于关注他/她”;在冷却的这段时间里,有几点必须做的事——“首先需要了解对方是否真正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其次需要了解对方是否结婚、有没有恋人”。

第二个是如果确切知道对方是单身,我们该如何表达以及表达什么。牧者们当然非常有经验——“最佳的表达方式就是当面直接表达”;“表达的应该是自己对对方的好感,希望能够更多地彼此了解,希望在与对方的正式交往中,与对方一同寻求神是否带领他们进入婚姻?如‘经过一段时间,我心里一直对你怀有好感,你愿不愿意我们有更多的交往来了解彼此?看看神是否在带领我们的婚姻?’”。

第三个是如何约会——“约会过程中不要有亲密的接触”,“连手拉手都是不合适的”;同时要及时告知父母——“在交往的一开始就与父母沟通一下比较好,你告诉父母,我正在跟一个男孩子或者我正在跟一个女孩子交往”。一定要和父母讲清楚这种关系目前的实质——不是在恋爱,而是在彼此交往了解,看合适不合适。

最后,牧者们慎重地告诫说:“如果已经订婚了,原则上就不要分手了,因为你们已经确定关系了,在这里就要更多地学习接纳、磨合和彼此相爱。”

这些教导基本把相识—相知—相爱这个过程很理性地推演了一遍,可谓是婚前交往的完整步骤。表面上看,这种理性表达似乎与恋爱中的激情以及热烈关系不大,但它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点——婚姻是一件非常严肃、非常重大的事情,需要当事人慎而又慎,开不得玩笑,也随便不得。而且,不可否认,这种教导本质上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圣洁和免受不必要的伤害。

一、困境中的挣扎

身为大龄未婚弟兄,我认为,我们其实比其他年龄更小的弟兄承受了更多来自教会内外的压力,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但大龄未婚弟兄也是弟兄,也要按照信仰的原则在教会内寻找未来的妻子。

按古人的标准,三十而立,像我这样年纪的人早就该成家了。这件事,一提起来,我的家人就着急,我自然也很着急。但恋爱结婚这件事,的确不是急就能成的。

有一个阶段,我一直在为考博做准备,但个人生活却跌入底谷。我感觉上帝离自己很远,内心非常枯干;同时,我还要靠做校对、心理测试甚至发传单这类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的短期工作来支撑日常生活。没有房子,没有固定工作。如果连生存都成为问题,恋爱结婚的事,又怎么敢着急呢?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女孩,年龄相当,有房、有车、有正式工作,还有北京户口,对我不乏好感。在众人的极力撮合下,我真地非常想开始这样一段感情交往。但关键的问题是,她不是基督徒,不是主内的姐妹。

我一下子陷入了选择困境。

一方面,我相信牧者的教导和圣经的原则一定是有益的;另一方面,我又觉得,结婚成家不就是过日子么,完全可以一边跟她相处,一边带领她认识主,这样既能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也从地狱拯救了一个灵魂。这难道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吗?曾和一位主内的亲友谈及此事,她也是这种观点。

但我左思右想,几经挣扎,还是觉得不行。按照牧者的教导,如果两个人没有共同信仰,那么很难进行深度沟通,所谓“信和不信,不能同负一轭”。何况,娶妻若只是为了解决婚姻问题,那我与不信的人又有什么差别呢?我怎么敢轻言我是一个已经重生得救的人呢?

古人云:“三十而立。”我今天对此的理解不是人到三十岁就应该事业有成,像许多成功人士那样有房、有车,而是应当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说得具体点儿,我要明白自己是上帝所认识并拣选的那一位,在我信他的时候,我就开始活在永生里了。即使我一边打短工一边考博,我也知道上帝创造并救赎我,是让我在永恒及现实世界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成就他在我身上的那份美好计划。这样的计划,我不敢轻忽。而且,他要预备给我的那位姐妹,应该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她不仅是我婚姻中的配偶,也是关键时刻与我一起并肩站在风口浪尖上的战友。而这种愿望,若非出于同一个信仰,仰望同一个目标,为着同一个使命,遵行同一个原则,在如今这样一个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泛滥的社会中,又怎么可能实现呢?

因为这个,我觉得,我放弃与非基督徒女性恋爱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尽管从情绪感受上,我的确经历了艰难的挣扎。

二、合一的预备

关于婚姻的预备,我认为应该是身、心、灵三者合一的预备。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理论要实践出来并非易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虽然认识了主,却并未把自己真正地交到主的手里。我连续三年为考博努力,终于考取了,却又陷入紧张的读书生活中,总算可以工作了,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了,但其他的压力也随之而来了。总之,我一直处在为各类事务忙碌的阶段,而很少想到与上帝之间的深入交往。

有一天,当我再次为婚姻问题而焦虑时,当我试图凭着一时的冲动找一个还不错的姐妹去恋爱时,我才发现,其实那么长的时间里,我都是在自己设计恋爱和婚姻,而未能完全交给上帝来处理。于是,我明白了一件事——婚姻的预备其实也是身、心、灵三者合一的预备。也就是说,首先你要确定自己已经是一个重生的人,你只有做到像保罗宣称的那样,活是为基督而活,死就是主的人,主才会对你负起完全的责任,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考虑并预备婚姻,才可能获得幸福、安稳、携手一生的婚姻。

其次,你的心智应大体成熟,要懂得为人处事的一般规则,除了通晓特殊启示——圣经外,还能以健康、谦卑的心态与这个世界对话,要能够像保罗那样,有一颗“在什么人中间,就做什么样的人”的同感心,愿意看别人比自己强。信主之后,我一直有意无意地都以神的孩子自居,并因此而自义和骄傲,不屑于与不信的人交往,也不情愿以谦卑的态度来处理日常事务,差点儿成了绊倒人的人。这方面,我觉得,在预备婚姻时也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时刻明白自己身为上帝儿女的身份,但不必因此自认为与众不同,反倒因此更能体察他人的需要,更能体谅他人的弱点。如果对周围的人缺少这样的同感心,那么很难对将来与自己长期生活在一起的那个人有细腻的体察和真实的体谅。

最后,身为弟兄,对婚姻生活的物质基础要负上更多的责任,要勤勉努力,在工作上力尽本分。尽管主内的许多姐妹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通常都不太高——感谢上帝,让她们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呵呵——不过,弟兄理应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充分发挥上帝赐给我们的智慧与才能,不但能借着工作养活自己和家人,也能有余力帮助其他人。

我相信,婚姻预备是身心灵三者合一的预备,为此,我愿意付上等待的代价。按麦道卫的说法,真爱需要等待。那就继续等吧,时候到了,主自然会为我成就这件生命中的大事。

三、一起祷告

我始终相信,婚姻既出于上帝的创造,它就是美好的;而它既然是属于此世的,它也就是现实的。那么,在期待中,我们应该有所预备。如牧者所言,没有哪种破碎比在婚姻里所经历的更大,性格的磨合、习惯的磨合、价值观的磨合,都会带来双方属灵生命上的碰撞与破碎,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尤其是大龄的弟兄姐妹们,让我们现在就开始预备吧!

等候其实很难,对于弟兄来说,更是如此。时刻的警醒与祷告是帮助我们更安静地经历等候的好方法,同时也是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知主的心意的一个途径。所以在这里,我愿意邀请未来的那位姐妹一起来祷告,当我们将婚姻的主权全然交托在上帝的手里时,我们就是与全能的上帝、慈爱的天父共同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关系——如果有上帝的同在,还有谁能摇动婚姻的根基呢?

不久前,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一篇短文《亲爱的我们一起祷告吧》,读后颇为触动。不过,在对婚姻的理解上,我与原作者略有不同,于是,我借着这个题目,修改了一些语句,不揣冒昧,拿出来与众弟兄姐妹共勉,聊作结尾:

亲爱的,你是独特的,我也是唯一的。因为创造我们的那位主是完美的,所以,他的配合一定是完美的,对吗?
我相信,只有他的配合才能称得上完美。

你知道吗?我一直都在等你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此刻的你也正与此刻的我一样在等待,对吗?
你是否和我一样现在正预备着自己,想做一个对方眼中因适合而完美的伴侣呢?

神还没有让我们相遇,面对面地相识。
或许我们还像个孩子一样,需要更多地预备自己;
或许我们太焦急,缺少耐心和安静的等候;
或许我们生命还很幼小,需要更多时间成长预备。
不管有多少原因,我依然愿意相信——
亲爱的,神在拣选我的时候,也一定同样拣选了你。
因他爱你,知道你是我身体之中的那根肋骨;
因他爱我,希望你能成为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
因他爱我们,知道你我独居不好。

亲爱的,尽管神还没有安排好我们相遇,我知道,神自有他的美意;他愿意我们学会在婚姻上更好地依靠他,更好地为对方预备做一个好丈夫和好妻子当有的功课——我们要感谢赞美他!
在我们相遇之前,因他让我们在婚姻上经历顺服——我们要感谢赞美他!
在我们相遇之时,因他的爱,为你我搭配的都是最好最美的——我们要感谢赞美他!
在我们相遇之后,因他与我们同在,我们的恋爱、婚姻、家庭都蒙他的祝福,满有他的荣耀——我们要感谢赞美他!

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相遇,让我们为彼此的相遇献上感恩吧!

我需要你的祷告,你也一定也需要我的。在软弱中,让我们彼此扶持吧!

亲爱的,让我们一起祷告吧!亲爱的天父说,若在地上有两三个人奉他的名祷告,他就必给他们成就。

让我们好好地为彼此祷告吧!神必预备让我们走到一起的那一天,那一天,已经越来越近。

看哪,亲爱的,冬天已往,雨水止住过去了,地上百花开放……

一位大龄未婚女青年的自白书 文/蒺藜

作为一名适龄未婚不靠谱女青年,已经在电话里和老妈就婚姻问题交手无数。虽然至今未分出胜负,但每一次交锋都是肉体与心灵的双重磨难。如今年关将至,一方面身心俱疲,盼着能回到“安乐窝”撕掉面具,跟父母尽情撒娇,过几天睡到自然醒、吃到胃发麻的安生日子,可一拍脑门想起至今单身,便又后背直冒冷汗,不知该怎样面对旧友亲人七大姑八大姨们又爱又恨的犀利目光……

第一回:

(场景:妈妈刚参加完朋友女儿的婚礼,一脸惆怅回到家里,拨通女儿电话。)

母:最近还好吧。

女:还好。

母:刚喝完喜酒回来。你猜谁结婚了?

女:……

母:……(此处略过200字,尽是对新郎、新娘、丈母娘的轮番评价,语调中透露着羡慕、嫉妒以及故作淡定的各种情绪。)

母:言归正传,那个比你大还是比你小啊?

女:这个……等我算算啊……

母:你也抓点儿紧啊,别老等着我催。你姨妈和叔叔又问你什么时候结婚来着,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女:哦。

母:要自觉啊。

女:嗯。

母:别老哼哼哈哈地敷衍你妈。

女:噢。

……

自从毕业离开校门,这就成了老妈和我每周最常出现的对话方式。我们这些从小就被教育不准早恋的孩子,终于在过了早恋的年龄之后,成了父母的心病。老妈总跟老爸唠叨:以前动不动就往家里打电话那些毛头小子,现在怎么都没了音讯?你说咱们收不到他们的电话了,是不是咱女儿也收不到了?于是每每在电话里提及一些连我都记不住的人名,总是会让对话变得异常尴尬。因为身为单身的自己,也会无端端被父母“挑逗”得想要去了解一下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现在是否已经结婚。

虽然老家的发小们不是结婚就是生娃或是结了又离,但这个年纪的我也还远未进入我自认为的大龄女青年行列。何况身处都市,满目皆是“剩男剩女”,多我一个也不算多。然而再坚强的决心也经不住别人的威逼利诱啊——

大学刚毕业便有同学结婚生子,如今儿女成双;同事相处,所说话题绕不开各自的老公和男友,满脸得意洋洋;教会服侍,参加过几十场婚礼,每每看到神配的俩人心心相映,眉间生爱,便又在满心祝福的同时不由生出几丝唏嘘。强攻之下,恨嫁之心终于孕育而生。看到90后的小姑娘都跑去参加电视相亲《非诚勿扰》,便不由跟身旁姐妹感慨,看来咱真的不小了……

第二回:

(场景:周末与父母通电话,双方不自觉地转入关于婚姻问题的探讨。)

母:今天遇到你奶奶,又问起你什么时候结婚。

女:啊,就说快了,到时候我会通知你们。

母:正经点儿,别跟你妈打马虎眼。

女:哦。

母:有合适的没?这都一个礼拜过去了。

女:……(一个礼拜很长吗?)诶?你看那个怎么样?(父母认识此人)合适的话,过年我就带他回来。

母:(沉默半晌后,徐徐地开口)这个嘛,按你爸的话说,咱就不能找个更好一点儿的吗?

朋友的妈妈一再地叮嘱女儿,平时要注意个人形象,不要随便扎个“马尾巴”就出门,说不定会遇到心仪的人呢,要是因为形象不过关而错过了姻缘,多不划算。于是不止一次地跟朋友感慨,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可是女儿一长大,便开始“掉价”,父母整天想着的都是怎么找个人家把这小棉袄送出去。

一位已经被逼相亲无数的朋友不无悲情地对我说:“我妈已经把标准降到只要是个男的就可以的地步了。”于是我俩恨不能抱头痛哭,后悔当初不该贪恋大城市的繁华,若是回家草草找个人嫁了,也可省却现在的无端烦恼,不至于闹得全家老少鸡犬不宁。

可静下心来一想,逼婚归逼婚,恨嫁归恨嫁。结婚又不是买菜,若将就买下一棵勉强看得上眼的白菜回家一炖,是能凑个肚饱,可一辈子都得将就对付这棵“白菜”,岂不是生不如死?所以安慰自己,适龄未婚的广大同胞们绝不是没人要,而是实在不想草草把自己托付给别人;大家是要等着那个最好的人到来,哪怕三年五载,两鬓斑白……

第三回:

(场景:回家,与父母聊天,正好谈到信仰。此前,母亲对此一直没什么回应。)

母:对了,听说你们信基督的不能离婚对吧?

女:对啊,神所配合的,人不能分开。

母:那我就放心了。

女:嗯?

母:你们现在这群80后,三天两头闹离婚。你回来之前,我三个月喝了两次喜酒,都是同一个人的。闹心!

女:哦,信神的不会……

母:那你赶紧在你们教会找一个啊?不是有那么多男的吗?不对,应该叫“弟兄”。

女:……

其实,不是没期待在教会里找到合适的另一半,但也不止我一个人感叹,教会里那么多好姊妹,也有那么多好弟兄,可为什么大家就互相看不见呢?这个问题,目前依然困扰着我。

“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依据圣经里这句教导,自然而然就把择偶的范围缩小了一大半。其实,不是没试过跟不信主的人恋爱。可即使其外表再吸引人,即使兴趣再相投,一旦涉及到价值观的东西,便老有一道沟横在那里,让两个人都束手无策。曾经安慰自己,可以带他信主嘛,但往往是到了最后便成了要么你信主,要么咱俩拜拜。其实这哪是带人家信主,压根儿是逼别人信自己。

于是,工作中再看见让众女犯“花痴”的男士,便安慰自己,有机会传传福音是可以的,别的方面就不要妄想了。何况放眼望去,如今身处的这个行业里,要么尽是不知男女有别的“工作狂”,要么便是性取向不明的“潮人”,整天见不到一个“靠谱”的男性,索性早早断了这念想,只盼望能在教会中遇见一个志同道合的人。

可在教会待了这么几年,优秀的弟兄见过不少,却愣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往婚姻方向发展的人。青年营会参加过,户外活动参与过,婚恋讲座听过,分享见证看过,但还是遇不到那个可以实际交往的人,一切还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

有时也会想,教会里的弟兄跟平时接触的异性有什么不一样吗?好像大家来到教会,都是为着敬拜神这同一个目的,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敞开,都很尽心尽力,但从男女关系的角度去看却有一种不真实感。认识不少弟兄,看起来也很熟,但真的有那么了解吗?说不上。大家平时分享的都是事工或者灵命上的问题,最基本的兴趣、爱好、家庭、生活方式等等反而被抛到一边,不屑一提。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教会的弟兄们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大家看上去更像属灵的一家人,却少了点儿生活的气息,少了点儿“属人”的味道。

第四回:

(场景:又一个周末,主动给父母打电话。)

女:妈妈,你知道吗?其实我心里比你们还急。换位想想,要是我养个女儿,二十好几了还一个人在外面漂着,我肯定每天都心急火燎的。

母:唉,这事儿急不来的。

女:要不,你给我找个人相亲吧,你的同学的儿子孙子之类的。

母:这种事儿,还是自愿的好。

女:可是这马上就过年了,又得回来忍受“千夫指”了。

母:淡定淡定,又不是他们结婚,自己肯定得找个合适的。

女:哪儿有合适的啊?

母:你不是信神的吗,祷告啊,求你们神给你预备。

女:(窃喜中……)

数个回合下来,我已经开始主动向老妈坦陈恨嫁之心了。主动承认的好处,就是不但能免受唠叨之苦,还能换来不少安慰。

其实挺能理解父母的心情,一个人漂在外,是应该有个人互相照顾着,他们也好省点儿心。从小没让父母操过心,却要在最人之常情的事情上让他们着急上火,着实过意不去。就如李银河所说,剩男剩女是大城市的产物。以前都是在一个小地方呆着,见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反而没什么可挑剔的。现在走的路多了,见的人多了,整天铺天盖地的各种声音都在告诉你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符合这个社会的标准,便无法静下来拷问自己内心的声音。

无数次跟朋友说起,找男朋友是最无力的事情。高考努把力,可以上重点;工作努把力,可以涨工资。但找男朋友呢?有心无力,有力也无处使。遇不到那个人,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对抗自己内心的私欲。

惟有祷告,求神开我的眼睛,让我不顺从自己的私欲,而是看见他为我预备的那一位。亚当遇到夏娃之前,不是也见过了各种动物吗?虽说每天见到的动物各异,但实在没有一个能用来当老婆,顶多领回家当宠物。连那时还不知道罪为何物的亚当都得要经过这个操练耐性的过程,何况我们这些常常被自己的罪孽和软弱蒙蔽双眼的人呢?

后记:

虽然,与老妈的交手不知道还要持续多少回合。但是,作为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无论要遭受多少冷眼,我都在心里存着这样的盼望:他爱我,并且比我更了解自己,必有一天,他会让我看见那个只需轻瞄一眼就能彼此了解的人,然后在心底生出心甘情愿的爱恋。因为,在恋爱这件事儿上,信上帝,比信自己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