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不要怕 文/贝壳

“你开广我心的时候,我就往你命令的道上直奔。”——《诗篇》119:32

一、恐归

春节即将来临,一面是准备回家的兴奋——张罗礼品、抢购车票、随时向家人汇报……一面是内心的紧张忐忑——今年又是独自一人回家,该如何面对亲朋邻舍呢?去年过年时曾亲口向小婶承诺,今年一定带男朋友回家;八月份休假时,妈妈在电话中斩钉截铁地说不能回家,应多花时间去交往和认识人。半年过去,家人盼归,我依然单身。

元旦青年营会之后,我每天都在祈求上帝给我一个答案。上半个月,我祈求说:神啊,求你在这个月帮我完成“任务”。到了下半月,常识告诉我这么短的时间内“闪恋”是不可能的,于是转而向神祈求勇气与智慧。总之,每一天都很纠结。有一天,实在憋不住,就特别想学古时的以色列人用掣签之法掣出某个人来,不过又怕此等行为会使自己陷入更惨的网罗。这个想法在和两位弟兄姐妹说过之后也被他们及时阻止了,我只好强迫自己把已经做好的纸条扔进了垃圾桶。

回家的忧虑还来自向家人传福音的拦阻。另外,也面临着一场属灵的争战:父母一向严重地拜偶像,我该怎么办?信主以来,我基本没有给亲戚们传过福音,而今年,我决定要向大家讲说我的信仰。可是,我真的有这份勇气吗?我能向亲戚们讲清福音的内涵吗?且一用家乡话来讲上帝和耶稣,连我自己都感到别扭。我很怀疑。

一天,在和家庭小组组长诉说自己的处境时,他发过来一句话:“只要信,不要怕。”无言。我真的害怕,因为我不敢相信。不相信亲朋邻舍会放过我的“个人问题”,不相信我可以再次面对大家当面询问时仍保持心怀坦荡,更不再敢夸口承诺什么。我也不相信家人真会信主。我问自己,你真的相信吗?相信神所赐的婚姻美好且值得等候?相信亲人必将得救?

我边祷告,边调整,尽量做好充分的准备。

回程坐了20个小时的火车,不但没有晕车,在身体原本就不舒服的情况下竟然全程无恙。原先只给堂妹和奶奶讲过福音,堂妹起初说可能不会读送给她的圣经,但这次在听到圣经的经典性和重要性之后,她还是显露出了好奇。奶奶还是不甚明白耶稣,但她却第一次哽咽着对我提起她十几岁时妈妈就去世的往事。那一刻,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一直以来听到最多的就是奶奶如何无情、如何偏心、如何小气……可是,她也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年少时失去母亲,晚年又痛失最能干的二儿子,耄耋之年还与自己的亲人有诸多隔阂。我能做的唯有祈求从神而来的爱,就是那饶恕、接纳和谦卑的爱。唯有这爱,能医治多年来家人之间彼此的伤害,能修复那原本最亲的人之间的隔阂。也唯有这爱,能让我对回家没有恐惧,相信无论我婚否、富否,家总是让人盼归的地方。

二、畏死

大年初二早晨,刚吃过早餐,妈妈就过来对我说:“细爹爹(dia dia,我们老家称呼爷爷为dia dia)去做生客了。”我一愣:“什么意思?难道他又换了一个老婆?”我心里嘀咕。这个爷爷自从细奶奶去世后已经换了好几个妻子了。“过世了。” “啊!”我看着妈妈不知道该说什么。“呆会儿你哥他们回来了先别告诉他们。”“嗯。”本来喜庆的心一下子有些堵。虽说细爹爹已经77岁了,但我们对这事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何况在这个时候。很快,叔叔就过来找爸爸商量了,说好下午和爷爷一起去市里商量办丧事。原本家人团聚喜庆的日子蒙上了一层阴影。不管怎样,事情发生了,总得去面对。下午我们从舅舅家拜年回来时,爸爸已经去市里,大家只能等待消息。半夜,我听到爸爸回来了,心里总算踏实一些。第二天爸爸告诉我们,丧事初七开始,初九出殡。

接着几天,大家像往年一样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偶尔有人会提到丧礼的事情。初六晚上,叔叔和二姑爷、小姑、小姑爷齐聚我家商量第二天去市里参加丧事,叔叔说小辈们都要去,妈妈听了便叫我收拾行李,因我买的是初九的火车票,到时候就直接从市里出发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还想第二天陪妈妈逛街,没想到这么突然就收拾行李了。中间叔叔出去院子里接了一个电话,回来望着大家:“事情真是没完没了,姑爷又去世了。”大家一阵沉默。爸爸说:“那天去商量叔叔丧事的时候姑爷也在,还嚎啕大哭,我们还在他家吃的晚饭,当时看他身体是不太好。”爸爸又说:“这事先别告诉爸。”大家没什么话说,一一散去。

我自己去收拾返京的行李,心里特别害怕。惧怕死亡的阴影笼罩不散,想起爷爷奶奶就打寒颤。我害怕接下来又有什么事情要发生。神啊,回家之前我祷告祈求预备家人的心,难道这就是你的答案吗?我该怎么办?前两天向表妹传福音已经碰壁,现在我要怎么做?我已经快“自身难保”了。这个时候,喜乐和欢笑是那么遥远。

第二天天未亮就起床了,收到一句话:“当壮胆,坚固你的心。”细爹爹的女婿派了大客车来接大家,上车后看到爷爷浮肿的眼睛,忍住眼泪没有流下来。一路上大家无语,我只在心里默默祈祷,求主坚固我的心,保守家人的平安。

回北京后,老姑爷的丧事也办完了。听到小姑经常陪着爷爷,心里踏实了很多。唯愿神的平安与家人同在。春节前还听过“如何向亲朋传福音”的讲座,可我发现自己真正面对家人时却是紧张兮兮的。我担心他们不会信;担心他们说信了却不是真信;担心他们信主之后是否能有很好的牧养……然而,春节期间发生的这一切,硬生生地摧毁了我的计划和我的担心。原来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没有想到的事情却发生了。人在上帝面前,唯有亨通的日子喜乐,患难的日子思想。

三、惧离

每次回家,最难过的就是离开的时候。我是一个很恋家的人,每次回家呆多久都舍不得离开,无论在乡下还是城里,只要和家人在一起,我都乐不思“京”。在家,我能受到重重保护和关照:接站送站,有哥哥弟弟护送;要逛街,大队人马陪着;办个什么事,找亲戚熟人先联络好;甚至连睡觉,小侄子也都赖着我。多年来,每次回家尤其是春节时回去,返京后心里都是空落落的,不知道究竟哪边的生活才是真实的。我常常思想耶和华神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然后亚伯拉罕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那时他已经75岁了。好几年,我都在纠结:神啊,为何让我从小就离开家人?如果我要像亚伯拉罕一样离开,为何不像他那样有家人财物随同呢?好几次回北京之后,我都张罗要离开北京,回家乡或者找个离家近的地方待着。每一次又都搁浅了。一年又一年,今年又返京。

由于家人都要参加细爹爹的葬礼无暇顾及我,因此一直在为自己打气:要坚强,照顾好自己。神也格外地施恩,一路无恙,火车也意外地准点抵达。一个人回到北京的住处,打开水电气闸门,独自的生活这么快就又开始了。冰箱里什么吃的都没有,从家带回的行李箱里也没吃的。想起在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起在家有洗衣机而回来要自己手洗一大堆衣服、床单、被套,想起在家热热闹闹而现在只有自己活动的声音,而且没电视没网络,不禁感慨万分。然后边收拾边自嘲地唱:“你孤单吗?真孤单吗?耶稣比你更孤单……”唱着唱着,内心倒是平静了下来。吃饭、洗澡、补觉、采购食物、洗衣服、睡觉,该干啥干啥。其实这样的生活也很真实。

第二天醒来,周围是如此安静。起来往窗外一看,白白一片!昨晚下雪了!原本还有些落寞的心一下子兴奋起来,就好像2009年11月1日那天清晨看到白雪一样。心中充满感恩,似乎神就站在眼前的白雪中向我微笑:“我在这里。”不禁回笑一个,准备去教会礼拜。

四、“神看千年如一日”

今年元旦那天,我曾翻开自己来北京后用了近十年的日记本,从2001年一直翻到2010年,发现很多我早已遗忘的记忆。2001年5月18日:“今天在看圣经时,突然想到不管东方还是西方,远古时代关于地球、关于人类、关于生命的看法有不谋而合的相似。难道所有的人心灵深处都存在一种很神秘的东西,这种东西人生来具有却捉摸不透?”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那年我已经在读圣经了。在我记忆中,那时候还没有人给我讲过福音。2002年12月7日:“回想这个学期自己真的好像什么都没做似的,只知道银行卡上的钱都用完了。不过就是在这个学期,我接近了上帝。”我记得那年我第一次去缸瓦市教堂。这些串起来的简短的记叙,让我看到原来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十年时间,神一步一步在带领我更加认识他。有的时候我很明白他在带领,有的时候我虽不知,他却仍在引导。忽然之间,当初对神的许多不解和抱怨都消解了,这是神的美意,是最好、最有价值的。当初耶和华神呼召亚伯拉罕出哈兰,曾应许他成为大国,我也曾想过,神给我的应许在哪儿呢?原来他的应许就是他把自己给了我。

春节回家,又找到中学的日记,在1998年那本上竟然看到这么一段:“上帝啊,你就开恩拯救我这个可怜的小生灵吧,你怎能眼睁睁看着不救呢?哦,我亲爱的主,发发慈悲吧!”眼睛立时就湿润了,原来是这样!“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神给我的恩典是如此丰盛,虽然那时我不明白我的呼求意味着什么,从日记中我看不到,现在也不记得当时自己是否遭遇穷途末路,可是现在的我明白,神听到,并答应了,他真的拯救了我。

回来后组长说他感觉我的婚姻快了。我不禁戏谑:“一年多前就有人说快了。”他回了一句,“神看千年如一日。”说罢莞尔一笑。很多事情,现在真的不明白。然而,或许十年后,我再看自己的日记,就会像今日一样对神的恩典和带领满怀感恩和赞叹。

情陷 囹圄 文/ Amanda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他高大又魁梧,深情亦温柔,时有领袖的风范,时有孩童的天真。不惑之年的男子,已不再为生存而奋斗反倒能在任何领域里游刃有余,更显沉稳。他在众人之上气宇轩昂像个战士,而在下面亦是另一番柔情蜜意,憨厚可爱像个孩子。他毫无保留地向你倾诉,与你分享,细至点滴,他让你觉得他是如此需要你,又是如此愿意安慰你、怜惜你。即便理智上我知道这个没有生命方向的男子的真实面目并非如我幻想般的美好,我软弱有限的生命却在这样一种情感的进攻之下无处躲藏,无法抵挡,就在他的声音和气息下融化融化,心就这样沉沦沉沦……

他已有家室。

我并不相信婚姻。虽未曾亲历,也见了不少。诱惑当前没人能不深陷,华丽当中掩盖着厌倦与背叛,男人如此,女人亦如此。我们眼见的“幸福的一对”只是表面,在其背后暗涌着的鬼祟身在其中的人都清楚得很。就像《画皮》中的王生,他可以在身子上守着与妻子的盟约,但心却早已许给了别人。上帝把女人造得太敏锐了,男人的任何变化身为妻子的不会不知道,她可能不确定,可能不言语,但一定比谁都清楚他的变化。而我,绝对不是这个男人婚姻之外第一个所爱慕的女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她的妻子早该习惯像他这样的男人注定会有很多女人,为了家的整全,她就应该忍受。我也不必自责,我不会要他离婚,就算是他离婚我也不会嫁给他,我根本不想结婚,更何况是嫁给一个注定会背叛的男人,何苦呢?就这样来享受一个男人的温情和安慰不也很完美么?

在与自己的这番论战结束后,我释然了。没有负罪感了。我天真地以为只要不在身子上得罪神其余的都可以自我做主了!我自由了!

然而,当我们的心想要肆意为所欲为的时候,就是被罪捆绑的时候。

作者六六在她的书《蜗居》中这样描述海藻对宋思明的渴望,“这种奇怪的关系像是一块磁铁,让你在正面相对的时候拼命抗拒,而在背身过后又期待被拽入磁场”。这种“抗拒”与“期待”就是良心与爱欲的争战。我也在圣灵的责备与情欲的纠结中无望地挣扎,它们双面夹击着我,毫无缝隙,令人不得喘息。

直到那一天,在不愉快的气氛下,我对他说:“你到底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我不敢要。”他低下头说。

“我想我在心底深处真的在乎你,所以我不能将你陷在不义当中。我们别再见面了。”我抑制住内心的矛盾,目视前方,缓缓地说。

“别孩子气啊,我不都给你道歉了嘛!最近工作太忙,这不一有时间我就来赔罪了嘛!家都没回。”

“你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想要的你永远也给不了!”

他急切地开口说:“你说,你说吧,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看着他的脸庞和因为激动而紧握方向盘的手,莫可名状地说出了四个字“我要自由”。

他沉思片刻,身体向后靠在座椅上,深吸一口气又吐出,缓缓地说:“我的底线就是我的儿子,我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我得有我儿子,其余你想要什么都可以给你。我的儿子就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我想家里有个女人。”

他的言语温柔犹在,而我的心却被狠狠地扎了一刀。我不知道他的妻子是谁,也不知道我自己是谁。

从此再无相见。

认罪。悔改。

“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在理智上我做得决绝而彻底,毫不姑息。似乎认为事已至此,告一段落。我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得知此事后,妈妈在电话那头一下子沉静下来,许久,她说:“这可不行。”第二天,妈妈来电,说了简短的话:“我确实一晚上没睡着觉,我也不想和你多唠叨,你什么都懂,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好。”

是呀,我处理好了,我用双刃剑一端刺向他,另一端同时也刺向自己。血流了,泪淌了,情熄了,心也碎了。该做的我都做了。这是尽头了吧?够了吧?

“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我抬头问菲:“为什么我一点都不觉得忧伤痛悔呢?我认罪,我悔改,但我并不忧伤,悔得也不痛。”

许多人推荐我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参加一次“全人医治”的课程,因为被推荐的次数多了,那次我留意问一个姊妹“全人医治”到底是怎么个“医治”法呢?姊妹精简地说了一句“三天的封闭课程全部围绕一个主题就是‘饶恕’”。当下我便觉得自己不用参加了,因为我从未与人结仇,从未记恨过任何人,自然也就谈不上饶恕谁。

主日聚会后,和几个姊妹吃晚饭,席间又提到了“全人医治”。就在这顿饭结束后从饭店出来那刻,突然间我心里想到一个人,对于她,算不上是记恨,可这许多年来,我就是不愿去面对她,不愿关注她的死活,完全把她当成陌生人。

C是我大学时代的第一个好友,也是室友。我们同一天结识一个男孩再后来成为很要好的朋友。这个男孩也成了我的男朋友。至今还记得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C时她脸上难堪的样子。也许是因为她始终觉得他喜欢的人是她而非我。她在难堪的表情下挤出一句话:“那以后你们就会对我更好了。”

我和他都不希望因为恋爱的关系而疏远朋友,而她也从来未曾和我客气。去吃饭的路上,永远是她在我和他中间;她会在我没有时间和他在一起的周末约他去吃饭,回来后告诉我他们只吃了两份盖浇饭就聊了一整个下午;即便是我和他有约她也会不顾情面地让他帮她补习功课;回到宿舍我问她要不要一起去隔壁寝室看电影时她会拒绝,说要为他缝手套;她会在平安夜跟着他去和一对教授夫妇吃晚餐,还常常在他面前夸耀自己更具备母性、更贤惠:从不把衣服送去干洗,很会打理照顾好周围的人……

我和他从来没有因为她的存在而有过争吵。我自信地觉得她对我根本构不成威胁,对他也完全地信任。我告诉自己不能生气,不能吃醋,不能不开心,不能沮丧,因为我不能承认她对我造成了威胁,如果那样就代表她比我更好,而我不够完美,不够自信。

就这样,我因为骄傲而始终扭曲着自己的感受。

任何一个女人在神经大条的外表之下都有一颗非常脆弱敏感的心。我佯装高傲的外表下,是真真实实的痛苦。但我一个字也不和他提。那痛苦深入骨髓,每天早晨醒来都像是一场噩梦;不敢睁开眼睛,得先将身旁的一台随身听打开,听着班得瑞的《寂静仙林》缓缓地流淌出来,才敢睁开眼;吃不下一口饭,体重在短短的几周内就从120多斤下降到90多斤。

后来我和他分手了,也搬出了和她在一起的寝室。对于他们,我什么都没说过。从外表看来,我已经高傲到了发霉,把一切苦楚都窝在了心里。在试图脱离他和她的日子里,我结识了对我一生都很重要的几个朋友,是他们伴随我走过那些个不堪回首、疼痛交加的日夜。那是笔厚重的财富,因为在脱离了他们的影子后我接触了教会,并最终信了主。

我所不知的是,那时候经历的伤痛在我身体上留下了痕迹。大概是在两年多以后的一天,我陪朋友去做妇科检查,顺口和医生说了一句我的左侧乳房非常疼。她很仔细地检查后说是乳腺增生和结节,还不少,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怎么都得有两年了。

看着B超的检测结果,推算着日子,我知道了,这是那段痛苦受伤却无处躲藏的日子留给我的。

它们经年累月地跟随着我,不曾减少,反而在压力重重的生活下不时地为我制造添加新的痛楚。

信主后,在理性上,我知道神医治。但却从来没有过任何盼望。那些长出来的东西,如何消失呢?

Nope !

一边回想,一边走路。猛然间,我想到“全人医治”的主题是饶恕。想到她曾经给我的伤害是那么大,而我后来做了什么?我不是也伤害了另外一个女人吗?如果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被伤得有多深,那我也应该知道我伤害另一个女人有多深,就在那一刻,走在华灯初上的北京街头我泪流满面……那种忧伤和痛悔的灵在我里面翻腾着,我甚至可想见那个或许会被我重伤的女人在孤寂中默默流泪的身影和无奈的叹息,她也可能同我一样在深夜辗转不能入眠,在清晨不敢睁开双眼,她也可能从来不得开口讲述她的痛楚,不得安慰,不得疼爱。她也可能像我一样早就伤痕累累,一面委曲求全一面自舐伤口……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我!是我的悖逆和放纵,是我深陷情欲的诱惑,是我拿着长戬毫不客气地穿进了她的心,就如同我曾经被刺伤一样!我未曾与她谋面,我到哪里去求得她的宽恕?抑制不住的忧伤和悔恨从胃里翻腾到嗓子哽咽在唇边,我终于在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下痛哭失声……

从前我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主祷文中,耶稣教导我们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我一直觉得这有逻辑错误,我们如何能叫“神”如同“我们”呢?岂不反了?

而这一刻,在圣灵的光照下我终于清醒,我们饶恕人,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更高贵,更富有悲悯,我们饶恕人是因为别人在我们身上犯的罪,我们也自知或不自知地在别人身上犯,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犯。

我,才是那个需要被赦免、被饶恕的人……

主啊!我如何能求得她的饶恕?我该如何求得被我伤害的这个女人的饶恕?主啊,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求你饶恕我,求你“免我的债”……这时,有圣灵的声音轻轻地在我心底回荡,“免了人的债”……

“我应该饶恕C。”当这个微小微小的念头从我脑海中经过时,一刹那,我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异常的轻盈,我的乳房似乎被温柔地抚摸而顿时觉得轻松。

原来“医治”的开始,是“饶恕”。

在我人生之中,这是我第一次在灵里面彻底而又真实地经历对神的盼望。在那受圣灵光照的瞬间,有股暖流在我的全人里面涌起,我心里有确据,神必医治我!而在那一刻和神是如此的亲密,像是和恋人相处一样的甜蜜。被医治的结果似乎已经不重要,全人地经历神,就足够了!足够了!

如果这就是故事的结局,如果从此以后我们就能在神的爱中徜徉,如果,如果生活能在如此的满足中戛然而止……

或许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在我们得尝主恩的滋味以后我们仍旧会回头深陷罪的泥潭。即便你能够克服己身,即便你已经用自己单薄的力气抵抗,你仍旧不能否认,你的心还在犯罪。

偶尔在夜里,寂寞会伴随着自怜光顾。我承认我仍时常想念那个男人。我也时常想他即便没有我,也会有别的女人,即便我不伤害他妻子,别的女人也会伤害她……这样想时我恐惧极了!也懊恼极了!而一想到他还会喜欢别的女人我的心也痛极了!我多么盼望主快点来,快点让我脱离这罪的捆绑!可我为自己找足了借口,向神讨价还价:主,我承认自己做错事了,但我没有做出格,没曾让你蒙羞,我还是很有自制力的。但女人天生就是喜欢盲目幻想的,这是我本来的样子,你决意拣选我那天就知道我是这样的,所以你就允许我在幻想中回忆他吧,仅仅在幻想中……

为自己的良心打了麻醉剂后我一遍一遍地幻想着他,靠着回忆重新勾勒他的轮廓,感受他的气息,饮鸩止渴似地回忆曾与他默契地情愫相融。时而微笑,时而轻泣,时而叹息,时而妒忌,这纠结的苦楚像是长满荆棘的藤条缠绕身躯……我任凭自己深陷罪里却并未从这自以为义的“自由”中得到满足和幸福,反而在一次次回过神来后体会到更深且更加蚀人心智的空虚和孤独。

正如主耶稣所说,“你的心如何,你并不知道。”

我不再和神提这件事,不再为此祷告。除了熬时间,我没办法!但凡动情,就要受煎熬。时间过去,伤痛也将过去,留恋终将不复存在。没有什么能在时间里不朽,包括我对他的情感。伤口会结痂,血会止住,但偶尔也会痛,那是无药可医的,这就是现实。现实就是无论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它从不参考你的意见,你也不能左右。

熬。熬过去。

安然度日,努力工作,平静面前。

而神,我不想见他。

京城秋意盎然,我却病了。治疗近一个月无果,我决定请假休息,并前往C城调养身体。那里有一对韩国宣教士夫妇。我叫那位丈夫为叔叔,叔叔是中医,在我信主初期,他曾为我精心调养身体。我喜欢呆在他们家,虽然有语言的障碍,但能从他们那里感受到全家被主祝福的生命蓬勃旺盛。在他们面前,我纯粹而自由,从不挣扎,有真平安。我时常想,如果在地上的叔叔都能如此全然地接纳我、爱我,更何况那个在我蒙昧无知不认识他以前就为我死又为我复活的耶稣呢?

最疲惫不堪的时候,叔叔说:“来吧闺女。”离京前我特意去做了一次乳腺检查,我想让他知道我现在的身体状况。医生问我要检查些什么,我对她说我有增生,结节,回音质地不均……她查看了一下B超显示器说:“你没有增生,什么都没有,非常好,回音也很好。”

“不可能,我每年都检查,都有的,还不轻呢。”

“没有呀,都很好,甚至比其他人的都要好,真的没有,这显示得非常清楚。”

……

在前往C城的火车上,我又一次想起他。我开始对自己每次都这样徒然深陷情感的囹圄感到绝望。为什么女人要如此深陷在情感中不得自拔?这真是人类堕落后对女人的诅咒?救赎在哪里?

转过身泪水就悄然地落了下来,退到绝望的死角里,我终于无力地仰望:“神啊,你知道我心里的难过和苦楚,你知道我的软弱和无能为力,你知道我处在这样的境遇之中,你说我该怎么办?求求你帮帮我,我的主,你难道不能用你死而复活的大能来把我从这种苦楚中救出来吗?主啊,求你救我,救救我……”

一秒钟后,在这个简短的祷告后仅仅一秒,或者更短,我觉得有什么东西从我的心中被拿走了。我真实地感觉到什么东西从我心头抽出,这使得我突然打了一个激灵!我又立刻去回忆他,而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种带着绝望的迷恋的感觉了。有关他的内心挣扎一下子被抽离,完全脱离了我的身心……

那只发生在一秒钟,就那么一下子,太奇妙了!前一秒我的泪水刚刚涌出,疼痛和绝望还在肆无忌惮地侵蚀着我,后一秒这一切都消失了!毫无预备地消失了!

我努力地去回想那一刻是如何发生的,还怀疑那一刻的真实性,我是不是还在恋慕着他?

那恋慕是一去不复返了。要我如何来形容呢?就好似妇人生孩子般。记得感受的只有那妇人,而孩子,只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被生的,从哪里被生的,但究竟是如何被生的,却一点儿也不知道。那确实已经出生的孩子,就如同从我心头被带走的那份痛楚。只有主知道这一切是如何成就的。而我也只知道在前往C城的火车里,在祷告后,主重生了我的心,使我犹如从未被伤害过。

感谢主!主所开的道,人不能自夸。

他确实听了我的祷告。

他是听祷告的主。

十一

在这段困顿的日子里,是主内的几个好姐妹一直用祷告托起我。每当耻辱、羞愧、叛逆等情绪纠缠我的时候,她们总会告诉我:“你是神眼中的宝贝,不要轻看自己。”“神收藏你的眼泪。” 无论我做了什么,做得多么可恶,多么耻辱,她们都会告诉我:“神爱你。”

一个做错事的小孩子最脆弱的防备就是有人告诉他:“我爱你”……

在我的身边有太多的人还在经受情感枷锁,她们有些信主有些不信,她们有些是单身有些是妻子,而她们无一例外都是正处于挣扎之中且具有敏感心灵的女子,在婚姻和感情的网罗所带来的苦楚下没有出路,日渐绝望。

曾有一位姐姐写信给我,带给我很大的鼓励:

我最近常在想你的观点,我要深入思考,也想整理我的观点。如果我有一天会结婚,我会向爱我的朋友们说什么?我想我会说,我其实不相信婚姻,不是取决于自己的经历,是通过看别人而明白的。不只是不相信男人,连自己我也信不过。人性是一样的,我连自己的感情都信不过,更不相信他人的誓言,为什么还要结婚?因为婚姻是神设立的,而且神以为是美好的,我们就当尊重。 除非我确信主看我单身不好,特别为我预备了婚姻,我自己大概不会跳进这个圈子,我想我不会因为压力和年龄甚至是爱情而结婚。甚至我想到某位深深爱恋的男人时,也不会因为爱恋而真的要和他厮守,正如你所说的,他得到了你,爱情会从某种角度终止。这就是人性,我们也在其中。除非我们自欺,一直骗自己说我们真的是最相爱的一对,有的人就是这么活的,还挺好,也真有其他笨人乐意羡慕他们自己冷静时候也不信的谎言。我们也不要拆穿,因为自欺毕竟让人暂时好受些。

我自身婚姻的缺欠,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我的丰富。这样的思考,起初也是自慰式的,后来我发现很多人都无顾忌地向我敞开了她们的爱情悲剧,并向我展示她们未曾示于他人的伤口,她们这么做可能是怕我顾影自怜吧!幸福的婚姻故事,没多少人和我分享,我想这和我本身的缺欠有关吧!按理说像我这样的人,早该更深地绝望了,凭什么我还劝他人相信婚姻呢?

但唯有一样是不同的,就是人纵然全都失信,主仍是可信的!

因为上边的原因,我想我的盼望可以穿透人性的软弱,甚至都会相信自己一直有一种不知从哪儿来的持续的能力去爱与敬重某位似乎不可能的男人。这是我仍会盼望婚姻与爱情的唯一原因。

目前看来,主还是以为我一个人挺好的,我也确实是挺好的,虽然,我已是徐娘半老,但仍然有人爱我,我知道。我有魅力,我也知道。你也是蒙爱的,我相信你也一定知道。因此要懂得珍爱自己!

我是蒙爱的,我当好好珍爱自己,等候神!

十二

C.S.路易斯书中说:“若寻找真理,你或许可以得安慰;若寻找安慰,你既得不到安慰,也得不到真理,因为开始时是甜言蜜语和幻想,到最后是绝望。”我曾亲历这一切,到如今才明白一个有限并软弱的人永远也不会使另外一个同样有限并软弱的人得到最深的满足。被造之人的满足不在造物主之外。

主曾亲自呵护着夏娃把她亲手交给了亚当,那是神看为重、看为美好的一种关系,它更大的意义是预表基督与教会的合一,而非长久将错就错且无能为力的尴尬选择。

神用他的方式让我苏醒,让我明白为什么我们向神祷告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人纵然全都失信,主仍是可信的。”他已经带领我走出了那段几近崩溃的日子。如今看来,时间只能麻木伤口,并不能治愈伤口,但神的爱能。他是信实的,是满有慈爱和怜悯的。向他求吧,他应许赐平安的意念,必不落空。他那双看不见的手必能触摸到你,坚固你,安慰你……

十三

火车朝向那个曾给了我一生中最美祝福的城市奔跑,一辆火车最大的自由就是奔行在自己当行的轨道上。

撒旦试图用谎言麻木我们的信心,遮住我们的双眼,只为诱惑我们脱轨最终成为他的战利品。而神,却为他自己的名引导我们走义路。

他托住我们踏过忧伤的深水,也必为我们预备喜乐的泉。

十四

一切都是主的恩典。

恩典够用。

神总不失信——小记我的『等婚』之旅 文/圆白菜

从决志信主到步入婚姻殿堂,我经过了六年的时间。感谢神,这六年以来,他以他测不透的慈爱牵拉着我,使我平静安稳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单身姊妹大都会遇见的小挑战。

一、被主寻见

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13—14)

爱情是我的软肋。我从小渴望美好浪漫的爱情,可24岁之前却一直没有恋过爱(只有一波接一波的暗恋),第一次正式恋爱更是以被欺骗开头和结束。那个时候,我刚决定去教会——其实不是我决定去,乃是主早就预备了道路,亲自把我带进了他的家。

得知我正“恋爱”的一位基督徒朋友发给了我一本电子书:《牵手一世情》。我读了一天,哭了一天。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爱情观:“爱不是一种感觉,爱是一个决定,是一份责任。人的爱情是不可以随便给的,因为给多了会干涸,会不敢再爱,所以要最大程度地留给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性和爱是不可以分开的……”我被这些观点深深地震撼了,它们完全不同于我在时尚杂志和“小资”书籍上看见的爱情观,它们强烈地吸引了我,尽管我不认同书上说的这些观点的源头——创造人并且深深知晓人的上帝。

当得知“男友”和他的“前女友”一直没有分开的时候,我选择结束我这段荒唐的“恋爱”,同时深感自己的失败和无力。接下来一个睡不着的清晨,那个基督徒朋友给我打来越洋电话,为我祷告,我感到上帝正在按我的头,周身都是暖流。我说:我去教会。而这之前,我“刚好”在一个周末的郊游活动中,认识了当时公司的一个姊妹。我去找了她。她说:啊,这周六教会正好开始一个婚姻讲座,一起来吧。我去了。在那天的讲座中,我第一次听到赞美诗,是《彩虹下的约定》,听得我眼泪止不住地流。第二天主日讲道后,我决志信主。

后来,每次读到主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谈道这段经文,我都感到自己就是那个妇人:渴望爱,渴望安全感,甚至分不清爱和罪。而主与我的第一次“会面”,就直指我这个“要穴”,领我进入他完全的爱的国度——那个一旦说了“是”,就不再改变的爱的国度,就是“彩虹下的约定”里唱的那个有永恒的约的国度。

感谢神,是他把无知的我推进他的爱,并且在爱情观上让我彻底对自己过往的观点和世界的声音不再抱任何希望。

二、难熬的纠结期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哥林多后书6:14)

信主前对爱情满脑子向往的我经常暗恋这人或者那人,甚至,在我和那个所谓的男友谈恋爱的时候,我还暗恋着另一个男孩(因为他迟迟不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我才决定找个男朋友来报复他的)。后来我信主了,我确信上帝不会给我一个非基督徒作男朋友,因为基督教关于婚姻的教导里说:上帝会给我们最好的,甚至不会是“第二好的”。神怜悯,让我真的相信:没有主生命的人,就算是再优秀,也还不是“最好的”,因为我想要的那种永不止息的爱,是人无法给予的,因为他们离开了爱的源头。

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我一直喜欢的那男孩不能信主,我们是肯定“没戏”的。但万一信了,我们说不定还有点儿可能。于是,我常主动在网上找他聊我的信仰,还请他帮我做过福音课程的宣传单页。我带着“小私心”,一边传福音,一边盼望能够结个“双重果子”。就这样“磨叽”了近两年,他依然没有对主和对我表现出主动追求的心。有一天,我邀请他来参加教会的福音音乐会,在电梯里他拿我挂的十字架项链开玩笑,我发现我里面的灵实在承受不了啦,心里有一个声音说:“你是要他呢,还是要我呢?”我说:“主啊,我要您,我肯定不能没有您。”说来奇怪,从那以后,我“狠下心来”不再主动与他联络了,心里也越发地平安,也会像为别人信主那样为他祷告,但是不再有别的想法了。

三、有“动静”但没有“结果”的两年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腓立比书4:6—7)

放下了最后一个“暗恋”的“外邦人”,我决定向神祈求:我的弟兄必须是主动来追求我的,否则,我就不去喜欢他。即,我今生不要再暗恋任何人,要最大程度地把我的爱情给我的丈夫。因为一个姊妹给我的婚姻讲道里说过:“圣经上说:‘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所以,那人必不是姊妹追来的,而是耶和华领我到他那里并且被他认出的。”这让我很“阿们”。

感谢神,主动“追”我的人还真出现了,而且还是弟兄!然而可惜的是,我对他们都没有“感觉”。不过,因为不相信“感觉”了,我还是决定祷告问神是不是他或者他,并且将他们告诉我的属灵长辈,请他们为我守望祷告。我还把这事告诉了几个平辈的姊妹。哇,这个事情就复杂了——因为年轻的姊妹们在一起会从各自看见的方面说“你俩挺合适的”、“他还不错啦”之类的话,影响了我自己的判断力。那段时间可以说周围的空气好像充满恋爱的味道,但是我里面的灵却始终没有平安,也不觉得喜乐。

特别神奇的是,神所赐的平安和从人而来的“鼓动”是可以分辨出来的。圣灵真的就在我里面做拦阻的工作,以至于我始终没有信心去和他们单独见面或约会。这保守了我的心,使我在后来清楚他们不是神给的弟兄的时候,不觉得自己受了什么伤害。比起信主前自己常常巴巴地去对一个人付出情感之后又伤心难过的经历来,这真是从上头来的保护。

四、不再非要不可

你们要靠着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以弗所书6:10)

然而,迟迟不能进入婚姻,还是不免令人难过。走在街上和姊妹通电话的时候也曾狂飙眼泪,觉得自己今生结婚无望也!有时候脑子里会冒出这种想法:自己哪里比别人差,怎么就结不了婚呢?

父母也是个难关。每次回家妈妈都会哀叹我怎么还在单身。亲戚更是喜欢在春节的聚餐中提出“年龄不小了,也该找男朋友了”之类的话题。我常以此为理由跟神祈求婚姻:“父母怎么能承受我一直不结婚的状态呢?他们不信主啊!所以,主啊,出手吧!”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确信,纵使父母没有信主,他们的心也为神所掌管着。我在公司年会里中了一个奖品,正是服侍部门需要的。我想:应该奉献给服侍团队,但又真的特别舍不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是给了教会,妈妈肯定很生气。可是,当时无论怎么祷告,神都是说这个奖是要归他的。我不得不怀着恐惧战兢的心把奉献奖品的事告诉妈妈,没想到她竟然什么埋怨也没有。这一次神把我推到了一个“绝路”:再也不要以“父母不能承受”作为祈求“必须结婚”的借口了。神要与不要,他都能保守父母也从心里面接受。

还有一次,一年都没有生病的我,偏偏在元旦的青年营会前感冒了。心中很是郁闷,一方面清楚神要我留在家里休息,一方面又害怕错过和优秀弟兄接触的机会。结果那天早晨起来灵修,读到《以弗所书》6:10说:“你们要靠着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忽觉释然:即使我错过了营会,也一定不会错过神所赐的弟兄。因为他若赐下,谁还能夺得走呢?神是可以给我们作刚强之人的力量的,只要我们倚赖神。有意思的是,神在两天后就医治了我的感冒。

这两次经历,让我的心慢慢地相信:如果神不给我婚姻,他也一定可以让我在世平安度过,他总有他的办法!而他若是赐下婚姻,也一定没有人可以拦阻。所以,尽管感情上难以理解,但我的理智和里面的灵都确信:结婚对于我,真的不再是必需的,它再重要也重要不过神自己呀!

五、神作工,我仰望

如经上所记:“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 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多前书2:9)

以前听师姐跟我说这句经文安慰我恨嫁之心的时候,我真没有什么概念。但没想到神就在我觉得婚姻不是必需品的时候,让我和我的弟兄相识了。

2008年夏天,一个弟兄被介绍进我们牧养小组。在他之前,我们小组没有一个单身弟兄。第一次的小组分享,他就让我感到他的与众不同。我里面的灵仿佛十分欢喜听见他祷告和查经的分享。后来,他也到了我所在的部门服侍。11月,我们又一起参加了一个营会。没想到,他在那次营会里第一次对我有了“心动”的感觉(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而我也是在那次营会后写日记跟神说感到他不错,也许可以考虑成为婚恋人选?

感谢神垂听祷告,这个在教会里第一个让我里面觉得有“感觉”的弟兄,竟主动开始与我联络。在2009年3月,他竟然带了玫瑰花到我的办公室楼下(但我那天休假,于是他干脆送到了我家里)。我简直不敢相信——因为我已经习惯了一次又一次的“空欢喜”。照例,我请属灵长者帮我把关,请一位属灵伙伴帮我代祷。这次,我没有告诉更多的姊妹,我不希望我的心再次被外界的声音晃动得太厉害。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之后他竟然要到外地去工作!这几乎表明我们不可能成了!可是,两人又都无法放下对对方的感动。在离开的当天,他发邮件正式向我表白。我们约定等到2010年的春节,只祷告,不联络,看神是否依然感动我们彼此。我在之后的祷告中跟神说,如果你允许,我可以离开北京去找他。终究,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他知道我们所能承担的,竟然在2010年的春节前把弟兄又带回了北京!之后,我们祈求神:如果在5月份以内赐给他一个工作,我们就彼此认定和开始约会。感谢神,弟兄在5月31日正式上班了!6月1日,我们第一次正式约会了。哈利路亚!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神迹,我曾经跟神求:“主,我要一个神迹”。他何等的信实与体贴!2010年11月20日,我们,结婚了!

 六、结语

最后我想说:“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摩太后书2:13) 所以,尚在“等婚”路上前行的弟兄姊妹们,不要怕,只要信!虽然单身在这个城市里真的很不容易,但要相信即使我们没有看见神“出手”,他依然一直在为我们预备最好的,也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我们只需看他怎么施行恩典并且照着他的意思去行,就可以了。所以,与其“等婚”,不如起来寻求并顺服我们一生的这位良人——主自己吧!

晨祷的溪流 文/祖潘

永刚、我还有其他的五位弟兄姊妹,跪在地上围成一圈。这是晨祷讲道结束后开始为教会祷告的一幕。从上周四起,永刚代替天明牧师负责每周四的晨祷讲道,持续三个月,以给牧师沉淀休整的时间。永刚的加入立即给晨祷带来了生机,这生机主要不是来自讲道,而是源于我们常常在集体祷告时容易忽略的而由永刚补足的一点:彼此靠近。

以前的晨祷大家都是自己找一个地方独自跪着祷告,上周四永刚接受了我的请求,带领我们为教会牧者同工祷告,这可大大减轻了我的压力,至少我可以不用前一天绞尽脑汁写祷告题目了。从那天开始,永刚让我们靠拢在一起,围成一圈,一起跪下,一起默想,一起祷告,一起聆听神的回应。如此这般靠拢俯伏,让我在祷告中越发感到自由,越发能感受到那位爱我者的临在,晨祷成了更新和享受的好时光。

“好,我们现在一起为教会的牧者、同工还有各项事工祷告。我们稍微花长一点的时间,为自己有负担的某位牧者或事工开声祷告。”永刚温柔的话语把我们带到了神面前……等大家的声音静下来后,永刚作结束代祷。听永刚祷告是种幸福的享受,你会发现那种如胶似漆的甜蜜滴进嘴里,流进心里,因而浑身不由得轻轻颤抖。永刚向父神请求赐同工们灵里合一,生命复兴,然后一一提名为牧者的生命祷告。温柔谦卑的恳求从教会到个人,从每一位弟兄姊妹到牧师长老,那声音是柔和的,如溪流般缓缓的。突然,与神的交谈提到了天明牧师,提到了他十几年的教会服事,提到了他的疲乏、他的劳苦,他比许多人付出了更多却不被理解……这时,溪流在呜咽,它停了下来。他哭了。他深爱着他的弟兄,他为他牵挂,渴望为他分担些什么。他知道主告诉他十字架的道路有劳苦, 跟随他的人要受苦,但一想起与他的弟兄生活的点点滴滴,他还是忍不住哭了。永刚尽力抑制自己不哭出声来,留下一段静默,留出空间来让耶稣按手在他身上,为他拭去眼泪。

一滴滚烫的泪落进我心里,我觉得心在融化。

永刚的泪让我认识到爱我的神是何等顾念我们,当他的儿女受苦时,他一定也在为我们难过。其实岂止是难过,他正与我们一同受苦。“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可6:34)“怜悯”,不是俯就和暗示距离存在的同情,那是感同身受的真情流露,不,更准确地说,那是参与到其中后的分担与承受,借着被爱激励后产生的勇气和力量去承受因参与带来的伤痛。

永刚在啜泣,我的心开始慢慢地融化。我发现自己好贫乏,好虚伪……

有位牧者给祷告下了一个定义:祷告是认识自己和认识神。它始于谦卑地认识自己,终于认识到神的应许。今天永刚带领我们一起祷告,让我进一步认识神,也更深地认识了自己。清晨在主面前,我们来到他跟前放下生活在这个时代中一切的伪装和戒备,舒展紧握的双手之后,完全呈现出本来的无助和脆弱,也因这无助和脆弱,我们竟然能够靠拢在一起,围成一圈,一起跪下,一起默想,一起祷告,一起聆听神的回应。

爱是温柔的,它是敞开并要求靠近的。敞开意味着在信任中交付彼此的软弱,因而两颗破碎的心才能靠在一起。正如卢云所说:友谊只存在于彼此将各自的软弱和伤痛交付之后。其实,我们自己最大的真相是:人是关系性的存有。首先是与神的关系,其次是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彼此需要、彼此依赖,这是人本性的存有。然而,这个倡导竞争与打拼的世代要求人们握紧拳头处处设防,人与人之间难有坦诚信任。我们怎样才能靠近一些?怎样才能活出天国里应有的靠近相爱?耶稣在山上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3)是的,虚心,承认灵里的贫乏,舒展拳头,可以让我们彼此靠近,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由此更靠近神。 最令人惊奇的是,我们越是靠近神,就越靠近他人。

永刚哭了,为了天明,向着神。

我们跪在一起,向着神,靠得更近了。

(转载于守望教会网站论坛)

极早醒起

各位在圣灵里警醒的弟兄姊妹:

平安!

上周六会堂的晨更有14位弟兄姊妹参加。我知道有两个相邻的家庭,也约着一起在周六晨更。司布真牧师有句名言:“清晨醒来,没有见神的面,决不先见人的面。”记得刚信主时,读《箴言》6章,“懒惰人哪,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睡醒呢?再睡片时,打盹片时,抱着手躺卧片时,你的贫穷就必如强盗速来,你的缺乏仿佛拿兵器的人来到。”还有26章说:“懒惰人说:‘道上有猛狮,街上有壮狮。’门在枢纽转动,懒惰人在床上也是如此。”惊出一身冷汗。这些话生动刺耳,像菜市口的刀斧手。因为那时,我每天的平均起床时间都在9点以后。一个传道人说,爱主不爱主,就看你何时躺下,何时起床。爱床多一点,就多睡一点。爱主多一点,就早起一点。

学习圣经辅导时,有个功课,要选择自己性情上的一个罪,如上瘾、苦毒、不良习惯等,进行一次悔改与突破的自我辅导。我选的是睡懒觉的功课。最初,我以自己是夜猫子作借口,后来读《诗篇》5篇,“耶和华啊,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并要警醒。”还有88篇,“耶和华啊,我呼求你,我早晨的祷告要达到你面前。”我不能再骗自己,因为我知道上帝喜悦基督徒早起。吗哪只在早晨降下,以色列人起晚了就要饿肚子,基督徒起晚了就要使灵魂挨饿。我原以为工作到深夜是讨神喜悦的,证明我殷勤忙碌。但我也知道,这么多年来,恋床,就是恋世界。贪睡,就是贪爱自己。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来,就是和上帝对着干。

就像上帝创造了男女,现代人却说,男女都一样。上帝创造了昼夜,现代人却说,昼夜都一样。上帝应许了一座不夜城,就是圣城新耶路撒冷。在那里没有灯,因为城里有羔羊的荣耀。但我们却住在一座人造的不夜城中。晚上不寐,早上不醒。在这里,理想都是黑白颠倒的,工作让我们成为疯狂的老鼠。早上起不来的人已不再是人,而是夜枭。换言之,人类不是进化了,而是物化了。对动物来说,清晨没有特别的意义。清晨和恩典无关,和使命也无关。但人类有神的形象,在主耶稣的宝血里,基督徒被赎回了这一形象。因此,唯有对基督徒来说,清晨才具有生存之外的特别意义。

没有晨更的一天,就是良辰美景奈何天。没有清晨的人生,就像人被掐走了豌豆尖。我在侍奉中有许多预备和亮光,都来自晨更时和晨更后的默想。尤其周六的晨更,是一周中更为特别的。因为这是周末的开始,若不来到主的面前,将这两日献给主,我们很难真正实现一种生活轨道的转变,无论我们有什么特别安排,我们都可能事与愿违,比前五日更深、而不是更少地进入一个原本想脱离的世界。

对我来说,周六的晨更,也是主日侍奉和安息的开始。如果有一个日子对你很重要,你不可能不提前一天开始预备。曾有人说,他很忙,只有结婚那天才有时间。我说,如果有一份工作,是让你连结婚前一天都不能停下来的,你就要赶紧辞掉那工作。但那份工作很重要,很有前途啊!我说,既然那么有前途,何必结婚呢?

是啊,既然周末忙不过来,何必上教会;既然深夜不能入睡,何必有晨更;既然这辈子这么重要,又何必上天堂呢?

主说,你们要舍己,背起十字架来跟从我。舍己是很具体的,有时舍金钱,有时舍时间,有时舍前途,有时舍人情。舍,就是要证明,这个世界没什么了不起。这个世界不值得我们熬夜,唯有基督值得。这个世界不值得我们加班,唯有基督值得。这个世界不值得我们拼命,唯有基督值得。

晨更,是我们对一个贪婪世界的布道,对一个沉睡世代的信仰告白。

晨更,就是坚持对自己传福音,并坚决认为自己每天都是乞丐。

愿和你们都在清晨极早醒起的仆人

王怡长老,
写于2011/1/17

蹬掉蹬掉脚下的那块石头1——加尔文《基督教要义》论基督徒生活 文/孙毅

一、“金书”在《基督教要义》中的位置

1、为何要先讨论“基督徒生活”

今天我们会从一个专题的角度来探讨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以下简称《要义》)的丰富内容。确实,他的这本《要义》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与主题,如果我们只是笼统地谈的话,可能会很难深入进去,不易理解他要传递给我们的那更为深刻的思想。

为什么要选“基督徒的生活”这个在第三卷中讨论的主题呢?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这个论基督徒生活的部分,即《要义》三卷6至10章(或6至8章),在历史上常被称为“金书”,被认为是加尔文这本书中非常重要、影响非常之大的部分,常被作为单行本来出版。其二,我也想借着与大家一同探讨这个部分,来纠正对《要义》的某种误解,即单纯地把这本书当作是一本系统神学的教科书。教科书是20世纪才出现在大学教育中,并且只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加尔文的《要义》对于系统神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这本书并非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系统神学教科书。按加尔文写作本书的用意来说,它是一本指导书:指导敬虔之人如何去过一个敬虔的生活,指导信徒如何去阅读和理解圣经。总之,它是与一个想要真心寻求过敬虔生活之人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书。这是我们今天首先选这个专题来一同探讨的主要原因。借此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只有带着这样的用心去读他的这本书,才可能读进去。

     2、“金书”所处位置的意义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讨论“基督徒生活”这个部分(金书),在《要义》第三卷中被放在信心(2章)、悔改(3—5章),以及因信称义(11—18章)、基督徒的自由(19章)这两组主题之间。我相信,作为加尔文一生都在不断修订的书,他不会随意地把这个主题放在这里,放在这个位置一定有他的考虑。如果要按我们今天的系统神学,我们会把“基督徒生活”作为称义后的成圣过程来理解,因此会放在称义之后的位置。为什么加尔文会把这部分放在悔改与称义之间来讨论?换言之,为什么他会在讨论因信称义前来专门地讨论基督徒的生活?

今天,我们有时会比较狭义地将《罗马书》中所说的“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罗10:10)简单地理解为:只要心里相信、口里承认,就会得救;好像一个人不需要经过什么悔改,也还不知道什么叫悔改,只要在口里跟着带领者作一个决志的祷告,心里认为自己已经相信了耶稣是基督(可能还分不清是头脑相信还是心里相信),就认为自己已经得救了。这样就把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恩典变成了一个廉价的恩典。

但在加尔文这里,信心结出的果子首先是悔改。悔改意味着人生的一个根本转向,其中既有这个人对自己的痛悔与绝望,也有从神赐信心中来的圣灵的安慰。有此经历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把这个过程看成一个轻松的过程,就如某种十分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表达——人生的一次华丽转身;而是一个在痛苦中挣扎到死去活来的过程。用一个比喻,就如一个人站在悬崖边的一块松动的石头上,他已经开始意识到,他的生命迟早会随着这块石头一同坠入到望不见底的深渊中。他只有两个选择,或者随着这块石头一同掉下去;或者抓住从上面放下来的那根藤条。而后一个选择并不只是手抓住藤条就算完了。悔改所表达的意思是:这个人是否愿意作出一个决定,在他还有足够的力量抓住藤条之际,蹬掉脚下的那块石头,把自己的整个生命交给这根藤条,由它把自己荡到对面那块更为坚实的磐石上。内心中没有经历过蹬掉脚下石头所带来的焦虑与挣扎的人,不会从“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只有经历焦虑与挣扎后还愿意作出这个决定的人,内心中才会知道“心里相信”意味着什么。这样的信就不是头脑中的信,而是从心里出来的信。因信称义是就这种信而言的。

因此,基督徒的生活是一个以悔改为起点的生活,是一种“悔改的生活”。当然,这种生活也是我们称义后所过的成圣的生活。悔改对一个基督徒来说是一生的,而不是一次性的,或一劳永逸的。

二、敬虔即意味着一种圣洁的生活方式

现在让我们进入到三卷的6章,看一下基督徒生活的基本样式。在加尔文看来,基督徒生活是建立在圣经基础上的生活。

    1、敬虔的基本含义

在当时的拉丁语境下,Religion可以理解为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宗教”,但在更直接的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敬虔”。加尔文在他的这本书中常把信徒称为“敬虔的人”。因而他这本书的主题,由其书名引来的一个可能理解,就是“基督徒敬虔生活的指导书”。在1536年版的标题中,这本书就被描述为“包括几乎一切敬虔之要义”。其实从内容上来看它比较接近于一种教理问答手册,试图更加贴近信徒的实际生活。不仅结构上比照了路德的教理问答,形式上也被设计成一种开本较小而可以直接放在口袋中的生活指南。

加尔文在三卷6章的1节阐明他写这个部分的主要意图时,这样说道:“我只要阐明敬虔的人如何被指导过一种正直的秩序的生活,为此我想简要地立定一个普遍的准则,使信徒能用来鉴察自己的责任,这样就足够了。”在这个意义上,基督徒生活的总的特征就是敬虔,或者以一个敬虔的心去过一种圣洁的生活。因此,对于敬虔的理解就十分重要。

我们有时对敬虔的理解过于狭隘,以为敬虔主要体现在我们在内室的祷告多么火热,对圣经多么熟悉,在教会中的服事多么殷勤;即主要是从“属灵的”方面来理解敬虔。这当然是敬虔的主要方面,但如果我们对敬虔的理解中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圣俗之区别,那么,这种理解相对宗教改革家们的理解就显得狭窄了。中国本土教会自20世纪10—20年代出现时,主要受到敬虔派与灵恩派的影响。由于这些神学观念的影响,传统的中国家庭教会都倾向于从“内在属灵的”角度来理解敬虔,即把敬虔与内里生命的光景紧密联系起来。

但加尔文理解的“敬虔”,不只是指一种内里生命的火热,而同时表现为一种敬虔的、建立在圣经教导之基础上的生活方式。加尔文式的敬虔,从内里角度看,主要体现为内心对神及其话语的敬畏;从外在角度看,这种敬虔表现为一种可见的生活方式。因此,一个敬虔之人的生命既有内里心思意念的更新,也表现在外在义的生活行为上。在6章2节,加尔文直接强调这爱义与行义两个方面都出于神:“首先,神要我们爱义,虽然这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倾向,神却能赐给我们,并将之刻在我们的心中;其次,神给我们立定行义的准则,免得我们在行义的热忱中偏离真道。”

    2、基本动机/动力是追求圣洁

追求过一种圣洁有秩序的生活,在加尔文看来,其基本的动机不是想靠圣洁生活与基督联合,不是想靠着自己的善行去赚取在神面前的义,甚至是要求得他的喜悦;如果是出于这个动机,那么这种生活就是一种律法主义支配下的生活。我们常使用“律法主义”这个词,但我们需要在上述含义下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在加尔文看来,我们能够过一种圣洁有秩序的生活,乃是因为我们已经被基督所洁净,与基督的联合正以此圣洁为基础。因此,基督徒生活的基本动机是,过一个配与他联合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所蒙的恩相称。福音书让我们看见,不是彼得努力做了什么使耶稣上到他的船上,乃是耶稣先上到彼得的船上;当彼得顺服地照着他的吩咐做了之后,彼得受到祝福;而当彼得认识到他是谁,才说:离开我,我是一个罪人。

既然追求敬虔生活动机是出于感恩,出于要过一种与所蒙的恩相称的生活,目的是为了印证自己已经成为神的儿女,那么过这种生活最基本的样式就是效法基督。如加尔文所说,神使我们得儿子名分唯一所附带的条件是:我们的生活要效法基督的样式。因为唯有在神的独生子耶稣基督的身上,才能最好地彰显出合神心意的生活是什么样式的。

3、每日的操练

这种生活方式是可以操练的,即在真道的基础上,落实在日常每天的生活中,并且显明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在今天看来,这种操练是为了让生命有所改变,更接近耶稣基督的样式;免得我们只是有过高过多的属灵知识,懂得评论或批评他人,自己却什么事也做不了,这是当今知识时代的人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敬虔派在讲生命的操练时,确实同时讲内在属灵生命与外在的生活,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离的。但一种被误导的敬虔派传统,似乎只是强调个人内室里的操练;一到日常生活的层面,就以是否有圣灵的感动来作自己的依托。尽管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事,从最终的意义上看,是要看圣灵的引导;但在人还不是那么明白圣灵的引导的情况下,照着神的话语去做就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操练。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处境下,即使内心没有意识到圣灵的感动,可能充满了自己的挣扎和不情愿,但若是神的话语要我们去做的,我们还是要照着圣经的教导去操练。

在加尔文看来,人生命的转变是一生的事情,要落实到每天日常生活的操练之中;因此,人生就是一个走向天国的旅程。我们既不应当懒惰,以至生命没有什么转变;也不当对自己失望,似乎看不到生命中的变化:“我们每一个人都当在神的真道上不停息地努力前进,我们不可因自己缓慢的速度感到绝望,因为即使我们的进度与所盼望的不同,但只要今天比昨天更进步,我们就不至于一无所得。”(三卷6章5节)

三、基督徒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

加尔文从三个方面描绘了基督徒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自我否定、背负十架、默想永世。自我否定构成基督徒生活方式的基本出发点;背负十架成为基本操练;而默想永世则成为信徒奔走天路的基本方向。

    1、自我否定

加尔文区别了自我否定中的两个关键步骤,这可能是我们以往不太注意的。

第一个步骤就是人要离弃自己,为要使自己能用一切的才能服事神。这种离弃是哲学家们完全不能理解的。哲学家对人生的讨论涉及不到这个部分,因为这个在他们的视野之外。只有基督教的哲学才涉及到人这方面的真理,而这是根据圣经所得出的。从这里所用基督教的哲学这个词可以看到加尔文过去所受的人文学科的训练。在《要义》中的很多章节里,加尔文常常和哲学家对人的教导作对比,告诉我们从圣经中来的哲学要远远高于一般哲学家的教导。这里基督教哲学的意思就是基督信仰中的人生道理,这样的人生道理来源于圣经。其实这个圣经的基本真理就是关于生命的基本真理,也就是主耶稣告诉我们的,凡是要保全自己生命的就会失去生命,凡是失去自己生命的就得到了生命。

注意这个地方强调的自我否定的第一点,不是否定做这件事,或者做那件事,这个是次要的,那已经是第二个步骤了,那里才涉及我们要在做的每件事情上寻求神的心意,在事情上如何寻求神的心意,以及由此形成合神心意的想法、计划和愿望等。第一步就是否定你自己,就是整个的生命,整个的你,这就是我刚才所用的比喻,就是我们站的这块石头松动了,我们要不要把它踢开,抓住一个东西,荡过去站在一个更坚实的地方。当然,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这其中我们会产生以下的焦虑:这个石头如果踹下去的话,我站在哪里呢?它是整个生命的支点,大家注意到这个比喻要说的,是整个的你、你的整个生命、你的整个生活需要被否定。一般来说如果我们不抓住另外一个东西的话是不可能让自己悬空的;人也不可能悬空,如果我手头上没有抓住东西就把石头踢下去的话,那我肯定就摔下去了。所以我的信心就在于我抓住的这个东西是牢靠的,如果是山上顺下来的一根藤条,我拽一下觉得还可以,这个就需要你的信心。所以否定自己需要信心,需要你抓住一个东西,并且相信那个东西是你一直可以抓住的;另外,如果你的脚还放在石头上的话,你就是抓住了藤条,它也不能把你带走,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勇气把石头踢开,一旦凭着信心踢开了,这根藤条一下子就把你带到另一个地方,对面那个踏实的地方。

圣经里是如何来讲这个转变的呢?其实就是悔改的转变,保罗比喻说,过去我们是生在野橄榄树上,跟救赎、神所拣选的以色列人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因着神的怜悯和基督的救赎,我们被从那棵树上剪掉了,是完全剪断了,拿过来接到耶稣基督这棵葡萄树上。所以耶稣在《约翰福音》中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这根枝子如果不接到葡萄树上,它就死掉了,因为它是完全被剪断的。所以枝子必须接到葡萄树上,从葡萄树上得到营养才可以结果子。这两个步骤必须要发生,我们才能过一个基督徒的生活。哪两点?第一,剪断;第二,接上。然后枝子才能活。没有这两点的话,枝子只有死路一条;剪掉之后没有接,枝子也是死的。这就是悔改带来的重生,剪掉和接上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是否有这样得救的确据,这取决于我们是否深切理解和经历了在基督里的悔改。

按我们今天的神学解释,这是一种身份或主权意义上的彻底转变。即便我称义的时候没有那么深切的经历,但客观上我们的老我已经死了。主观上我们是随后经历到这种变化的,可能我们受洗之后一年、两年才慢慢经历到里面的死。我自己是属于比较慢的那种,我当时受洗的时候不是那么清楚。有时候我们经历很重的恩典,但是自己其实不是那么清楚。所以这是我们今天应该注意到的,不要把这样的恩典变成廉价的恩典,我们要在我们内在的经历中经历我们的死。其他的宗教如何去经历这种转变呢?(我只是在对比,我并不说其他宗教也要经历这里说的悔改。)前一段时间听到北大的高才生出家,带给社会很大的震动。我在没有信主之前非常羡慕出家,认为出家之后就可以摆脱过去一切的东西,给过去画个句号。在其他宗教里死并不一定带来复活,但是在基督信仰里与基督同死就一定经历到他的复活,因为主耶稣已经复活。我们内在需要经历“出家”,你给自己的过去画了一个句号;过去所有的理想、梦想,都终止了,生活是一个新的开始,在基督里你是一个新造的人,这个就是加尔文所说的第一个步骤。否定自己,如果没有这个步骤,只是说在某一件事情上放下自己,然后再在另外一件事情上放下自己,那是不行的。

一个人只有完成了第一个步骤,第二个步骤才对他有意义,即不再寻求自己的事情,而是做合神旨意的事情。这个步骤所侧重的要点是人学习将所从事的一切事情、计划交在神的手中;学习交托。如果已经经历到第一个步骤,经历到与世界的分别,就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进入到这个世界,即明白神对他在某个岗位上的呼召,从而操练在某些具体的行业与事项上去跟随并荣耀基督。这样,以后在世界中所做的事情才可能从根本上被算在基督的名下。

加尔文不只是说明了自我否定的含义,同时也从两个层面或角度说明了认识及操练自我否定的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借着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并操练自我否定。在加尔文看来,圣经中要我们爱邻人,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自我否定的话,我们不可能行出这个命令。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我们下意识所表现出的无法克服的问题就是骄傲。我们下意识地认为我们比其他人强,这是我们骨子里无法抹去的。你就是在别人面前说话再谦虚,你再有意地把自己放低、放低再放低,但是心里面仍然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加尔文认为这是我们所有罪中最重要的一个罪,它造成我们和其他人交往的障碍,也是拦阻我们去实践爱邻人的最大的问题。我们如何克服这一问题?怎么才可能做到看他人比自己强,做到真正地爱他人呢?关键就在于是否经历到了自己的死,经历到了对自己的绝望,经历到了重生;如果经历到了,你就一定会经历到他人比你强,那个时候你爱他人才有可能。经过这一关,为着帮助他人的缘故,神可能会给你更多的恩赐。他赐给我们一切恩赐并将其托付我们所附带的条件是:他要我们用这些恩赐使邻舍获益。“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4:10)

其次,操练的第二方面是我们和神的关系。如果没有经历到自己的死,我们总是会下意识地向神祈求我们想要的东西;一旦神给的是我们不想要的东西,我们肯定会抱怨,在这里加尔文强调,我们必须经历到自己的死,才能与神有一个合适的关系。在这方面,常遇到的一个试探就是,我们非常害怕并厌恶贫穷与卑微的生活处境。因此,我们常下意识地把财富和荣誉当作是神祝福的标志。然而,我们里面下意识把自己打扮成追求长进,或者为教会而做,为某个属灵的目的而做;如果我们确实经历到自己的死,那么这些是真实的;但如果还没有经历到自己的死,这些都只不过是借口,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富足、自己被其他人承认;这是我们的本性,我们最恨恶的是贫穷,最恨恶的是不被他人承认,因为我们不愿意接受那个,我们在上帝面前所求的往往都是这些。只有当我们在神的面前经历到死,我们才可以平安、甘心乐意地去接受神为我们安排的每一种处境,即便是贫穷,即便是不被别人承认、众叛亲离,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出于神,我们就乐意接受,这样的关系取决于对自我否定的操练。

2、背负十架

“背负十架”作为基督徒的生活,是每个基督徒必须面对的一个功课,是一生的操练。我过去的理解稍微有点不太确定的地方,以为否定自我是可以一次性完成的。我刚才提到,首先发生客观的变化,然后是主观的承认,照这个理论,确实在称义的一刻,就有了重生,在客观地位上讲是一次性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从加尔文的讲法来看,他主要是从主观经历方面来谈自我否定,这样,自我否定就不是一次性、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逐渐明确,借着操练能够更加确定。所以自我否定到后面,在操练中主要是借着背负十架来操练。敬虔的人想有更高的追求,即成为基督的门徒,那么,神也会借着苦难来操练他们。

 为何要背负十架?

背负十架在多数情况下是指我们遭遇到的是我们不想遭遇的苦难,我们不得不背负这十字架,不是我们主观选择要去经历我们所不愿意经历的苦难,苦难有些是来自环境、外在逼迫的。承受、经历这些苦难、背负十架对于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必要的。加尔文认为神是要借着苦难来操练凡愿意跟随他的门徒。但为什么一定要用苦难来操练门徒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是耶稣基督我们主的生活样式,他的生命就是这样。他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要甘心地顺服父的旨意,为我们这些人背负十架。因此,凡为父所收养并视为配与他联合的人,都当预备承受苦难。我们从苦难中得到的安慰是,与基督的苦难有份,就与他的荣耀有份;与他的死有份,就与他的复活有份。

十字架的苦难对我们的意义还在于它可以勒住我们心里傲慢的本性,操练我们的顺服和忍耐。换句话说,按照我们自己的本性、过去的老我,我们不可能凭着自己活出顺服和忍耐,加尔文即便是世界上最敬虔的人,如果没有经历十字架的考验,那么他也会越来越相信自己,越来越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只有经历过十字架对付的人,才能够学习完全依靠神,没有经历过十字架对付的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是我们的罪性决定的,所以我们必须经历到十字架。
即便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也是借着苦难学习了顺服,我们今天也当借着患难学习忍耐,借着患难学习顺服,好让我们的生命能够更加完全,好让我们能够学习更加依靠神。

概括起来,关于经历十字架,加尔文讲到了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除非经历十字架,否则我们不能完全依靠神,他所说的自我否定的第一个方面,用上面的比喻来讲,我们可以完全抓住那根藤条,脚可以松,这并不是凭着我们自己,而是往往需要苦难和磨练;二是只有经历十字架,生命才能够得以完全,更加顺服忍耐,除去我们生命的渣滓。在这个地方,加尔文跟哲学家的看法作了一个对比。即从苦难的角度,讨论了斯多葛派对忍耐的理解。斯多葛派对忍耐的理解往往是将其理解为被动的;忍耐就是我别无选择,不得不去经历。因此,斯多葛式的忍耐操练的目标是,既然我们是在一个无可奈何的世界,我们去学习面对命运,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动情,波澜不惊,非常“酷”的形象,用一个负面的词语来表达,就是达到一种麻木的状态,这就叫忍耐。而基督徒所说的忍耐与他们不同,保罗举出两个方面,一是与哀哭的人同哀哭,在忍耐及经历痛苦的时候可以在神面前释放出来。主耶稣说,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哀恸完全可以表达出来,但是是在神面前的表达;第二是主动去预备,这种心态是相信我们所有经历到的,即便是苦难,也是出于神的公义、公平和恩典。在经历神的管教或者外在逼迫的时候,我们下意识的反应是抱怨,至多是当作神的管教而感恩;但这还不够,还要在这过程中经历神的公义、公平,借着管教让你的生命更加完全,并借此感恩。当你经历了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就是忍耐,是从神而来的忍耐,是与哲学家的忍耐完全不同的。

3、默想永世

加尔文对默想永生的谈论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今世的基本态度;另一个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基本行事原则。

对今世的基本态度:轻看,不要去爱。不是恨恶,而应是在感恩之中的轻看。一方面,为着神在现实生活中所给予的祝福感恩;另一方面,也知道这并非是神给我们的最好东西。

加尔文用了两个字来描述基督徒对这个世界的基本态度:轻看。就是圣经所说,不要爱这个世界。轻看就等于不爱世界。注意,轻看不等于恨恶这个世界,轻看是带着上帝给你在这个世界的祝福和感恩来看这个世界;轻看是和感恩的心联系在一起。我们在过去曾经有过追求和梦想,希望能够过上好的生活。是神让我们有人生的回转,把这一切都放下,但神依然赐给我们所必需的:赐给我们食物,赐给我们衣服,赐给我们的房子,赐给我们朋友等,如果神赐给我这些,我就享受神的祝福;但如果神没有赐给我一个房子,与人合租,我也把这当做是神给我的一个祝福,几个人住在一起也是很快乐的。带着感恩知足的心来轻看这个世界,这是一个基本的态度,

这个基本态度可以转换为我们的行事原则。加尔文这里有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原则是有的好像没有,这依据的是保罗的话:“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林前7:29—31)因此,我们在什么境况下都当知足,“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4:11—12)这是轻看态度具体表现出的行事原则。

第二个原则,就是作神的好管家,把你从事的职业当成神呼召你从事的天职。这个原则与和邻人的关系稍有关涉,当一个人经历到了舍己,神会通过祝福你来祝福其他的人;这也涉及到对恩赐的看法,神给你恩赐主要的目的不是祝福你自己,而是要祝福其他人,也即教会的肢体和生活中的邻人。如果你真的经历死和复活,你就可以蒙神的使用;就如你在一家公司做事情,在几件事情上通过考验证实你是可靠的,就会得到重用一样,在神的面前真的经历你的死,神会加给你恩赐,使你成为神的管家,透过你去服侍其他的人。这样,你所从事的某种行业或做的某些事情就可能是神特别交托给你去做的事情,为的是服侍神,成为他的管家;你所做的成果,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为了服务其他人。这就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涉及到的那个主题,宗教改革的精神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节俭的精神,作上帝管家的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在其发展早期,不是每一个铜板都沾着血;早期资本主义是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到了后期背离了基督教的精神后,才变成赤裸裸的谋利的手段。所以从基本行事原则上来看,把你所做的工作、所从事的行业当成是上帝对你的呼召,把神给你的祝福交托,使自己成为服务他人和社会的管家,这是个基本原则。

第三,预备/喜乐地面对死亡。今世行事的原则不是只涉及和世界的关系,也体现在你随时可能离开这个世界,随时可能面对耶稣的再来。涉及到如何看待死亡,积极面对将来的生活,面对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的生命。从本性上来说,上面所说的每一种操练,否定自我、背负十架、默想永世中都会面对人罪性中非常顽固的那些部分。而到了这里,我们所遇到的人罪性中最顽固的东西就是我们害怕死亡。害怕死亡使我们不能积极面对死亡,不能乐观地面对死亡之后的生命。道理上似乎都明白,死亡不过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死亡就是一扇门,一个人从这里迈出去就进入一个新的广阔天地。但理智上明白是一回事,下意识恐惧是另一回事。一旦遭遇到死亡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产生恐惧。这里,基督徒生活的操练就是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这要借着圣经的教导,带着从圣灵中经历到的喜乐与盼望,更多明白神预备了更好的,思想死后的生命对我们是多么美好。如果我们花时间去思想这个方面的话,我们就会理解保罗所说,不是乐意脱去这个,乃是为了穿上那个。我们并不追求早一点离开这个世界,脱离地上的帐篷,但如果到了神接我们去的时候,我们也能随时积极喜乐地离开这个世界。总之,积极预备主随时可能再来,面对在生活的每个时刻我们都可能离开这个世界的事实,是基督徒在今世生活的一个必要态度。

————————————————
1    本文是根据孙毅长老于2011年1月15日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文字经过本人的修改。

从单身到恋爱1 文/永刚

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        ——创2:22

婚姻是神为人所预备的恩典,但进入婚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往今来,只有亚当一人享受过神亲手将一生的伴侣带到自己面前的待遇。而对在他之后的许多人来说,寻找一生的伴侣如同“汗流满面才得糊口”一样艰难。我自己在从单身走入婚姻这一过程中也经历过等待的煎熬和交往中的曲折,靠神的恩典得以进入婚姻,其间对我自己的生命有许多的修正。在此分享个人的一些经验和思考,盼望对单身弟兄姊妹有所帮助。

一、预备

交友过程中个人的预备非常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在交友的事情上,我们的注意力往往都放在外面,花费心力去盘算、斟酌潜在的交往对象,或者擦亮眼睛到每一个聚会场合去寻找“有感觉”的新人。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对爱情有一些迷思,我们想望的那个人会一见钟情地爱上自己,而且死心塌地、忠贞不贰,就像电影和小说中的爱情故事一样,爱是不顾一切的。这使得我们忽视生命当中的那些不足,而这个时代对于个性和自我的过分追捧更强化了这一点。

重视个人的预备有两方面的好处,其一是可以减少许多心神的无谓消耗,而使自己的生命、生活更加长进、充实,享受自己单身的生活。我们渴望婚姻,但却不可忽略当下,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值得珍惜和投入。实际上,当人进入婚姻,年龄增长,慢慢需要担当更多的责任,有家庭的,也有工作和服事上的,但此时人的时间和精力已远不如单身时自由和充足,常常显得捉襟见肘。所以,若是在单身时能重视个人在信仰和专业上的投入和成长,实际上是对将来进入婚姻非常好的预备。

另一方面,当我们把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放回到自己身上,一定会带来个人生命和生活的更新。当合适的人出现的时候,你也能成为对方看为合适的人进入他/她的视野。关于个人的预备,以下几个方面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1、工作:不要求高收入,但稳定的工作是单身生活也是将来的家庭生活的基础;不要求出类拔萃,但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否则自己也很难有心力和状态开始交友。在工作上的专心、努力和投入,实际上也是生命成长和成熟非常重要的一环。

2、灵性:无论弟兄、姊妹,都渴望找一个生命成熟的配偶。一个与神有美好关系的人散发出的属灵魅力,远胜过外在条件。同时,好的灵性也一定会带来行事的智慧和判断力。

3、健康:不只是没有生病,而且要身体有活力,心态积极,单身时每周安排一次体育运动非常好。

4、祷告:我们需要尽力追求在各方面的预备和成长,但不可忽略的是为婚姻祷告。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不论我们付出多大的努力,没有任何一件哪怕是最小的事可以真正掌控在我们自己手中。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交往就是从祷告开始的,单身的时候,自己也为婚姻祷告,但总是若有若无。有一次团契祷告会,大家提出为我的婚姻祷告,我马上回绝了,说自己祷告就可以了。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有声音问我自己:“为什么不让别人为你的婚姻祷告呢?”我发现,其实没有理由,特别是在自己非常熟悉的弟兄姊妹面前,自己是放不下面子。自那以后,我的心一下开了,不仅邀请别人为我的婚姻祷告,自己的祷告也用心了很多。

二、寻找

寻找交往对象的第一步也是从自己开始,首先要了解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适合找什么样的人?实际上这非常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交往甚至是婚姻的实际场景中才能真正发现和认识自己。而要真正认识他人,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当荷尔蒙进一步使人的智商降低的时候,就难上加难。所以,婚姻绝对是要靠信心进入的。当然,信心也是有基础而不是盲目的,花时间去积累对自己和对方的了解是我们当尽心去做的。

对很多弟兄姊妹来说,“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我”是个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最近我发现,我们可以在父母的婚姻当中找到许多参考答案。我们在自己父母身上看到的优点往往也是我们期待交往对象具有的,而我们在父母身上看到的缺点也是我们不愿意在交往对象身上看到的。对于将来的婚姻,也是如此,我们希望能继续拥有父母婚姻中的美好,而避免父母婚姻中的不足。

在寻找的阶段可以通过观察、间接听闻、一般接触的方式去了解对方。当合适的人出现的时候,他/她的特质会对你产生吸引。我和妻子是在团契时代认识的,当时我们分别在不同的团契聚会,第一次去她所在的团契时,因为没有接触,也没有留下印象。但第二次去的时候,就发现她好几处吸引我的地方,现在仍然记得很深刻。健康,特别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比较沉稳,不多说话;乐意服事,我去的那两次都是她买菜、洗涮餐具;领敬拜并通告事项,似乎是主要同工。这几个方面在别人看来可能没什么特别,但给我的印象比较深。所以,留心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发现了印象特别好的弟兄/姊妹,虽然概率很小,但也不要太过于兴奋,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一些基本的、关键的信息。比如说:对方是否已结婚?对方是否已经有男/女朋友,或者已有喜欢的对象?如果是的话,我们就必须把心收回来,放下来,继续等待和寻找。

三、确认

不建议一发现印象好的弟兄/姊妹,马上就考虑是否要和对方交往。因为刚接触,对对方的了解有限,而且自己的感觉也可能变化,马上就考虑是否交往没有什么基础,实际上也做不了决定,徒费心神。在持续观察了解一段时间后(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也和了解的程度有关,教会以往的教导是三个月左右为宜),如仍有好感,则可以开始考虑是否要和对方交往。这时可通过一些方式帮助自己确认是否要与对方交往。

首先是求问神,这时个人灵性的预备就非常重要,若是我们平时没有操练敬虔、与神有美好的关系,此时就难以深入地祷告,也很难透过祷告来明晰自己的判断。祷告的时间不宜太短,作出要交往的决定应该以有从祷告而来的平安和对神的信心为依据。对神的信心不是说相信此事必成,而是自己把此事交托给神,不论结果如何,都相信神掌管、看顾。

其次是征询对自己和对方都比较了解的牧者的意见,也可以征询家中长辈的意见,不必害怕反对意见,从属灵经验和人生经验这两方面,牧者和家中长辈都在我们之上,他们的意见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四、约会

如果通过祷告和咨询,确定要开始交往,那么就可以和对方约会了。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把握时机,先不着急向对方表达好感和交往的意愿。你需要先给对方一些时间和机会来了解你,否则,会造成信息的不平衡,当你向对方表达好感,希望和对方交往的时候,对方对你的了解却很有限,以致于无法做出正面的回应,而只能拖滞或者婉拒。

另外,需要观察对方目前的状态如何,是否非常忙碌,是否身体欠佳,是否有什么特别挂心的事,等等。如果对方不是处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他/她可能无法做出合宜的回应。因为,你也应该期待,对方给你的回应也是像你一样,是在认真寻求神和征询意见之后做出的,这是需要一些心力的。

在我和妻子交往以前,我认真祷告也征询意见,最后决定要和她交往,但时机却不对。因为我们在不同的团契,我注意到了她,但她对我的了解有限,平时也没有接触的机会。另外,我也不知道,她其实还没预备好要进入一段感情。因此,我向她表达交往的意愿后,等了一个多星期,收到了拒绝的回复。当时,受的打击很大。感恩的是恢复得也很快,想到神既然甘愿舍命爱我,还会在哪一件事情上吝惜他的祝福呢?所以,我心中想,如果不是这个,那就暂且放下。一个多小时,由痛苦转为平安,得安慰和盼望。

后来能够交往,是因为我们当时有对方的聊天账户,透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开始在网上聊天,不知不觉聊得越来越多,经过半年的时间,彼此在个人信主的经历、校园生活、家庭、工作等许多方面都有了实际的了解。以前虽然放下了,但心中的好感却一直没有减退,我也感受到随着了解的增多,她也在发生变化。所以,有了第二次的表白,开始了正式的交往。

所以,就此看来,我第一次祷告并没有错,但时机却选得不对,能够重新找回来是神的恩典。

如果祷告清楚了,时机也很好,第一次的表白非常重要。我想有几方面需要注意:

1、要面谈,不要通过电话、短信或者邮件。这既是最正式、最尊重对方的方式,也是彼此可以真实地面对,而不是互相对着手机或者电脑。

2、开诚布公,真诚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好感和交往的愿望。

3、界定关系,约会并不意味着男女朋友关系,而是双方愿意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彼此进一步了解。

4、承诺在确认男女朋友关系前不公开,这是对双方,也是对彼此关系的保护。

如果这样的话,会给双方更大的自由。其实,单凭一般弟兄姊妹之间的交往,了解有限,很难确定是否要进入男女朋友的关系。因此,约会可看做一个以更近的方式互相了解的过程。如果双方都有这样的共识,即便不成,给双方带来的影响也是最小的。

约会的时候应该有目标地谈一些话题,最好每次约会前有一些预备,以增进自己对对方或者对方对自己的了解,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当然,也不必太过紧张,每次都像谈判,尽量自然,有一些创意。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对方不适合,经过祷告比较肯定以后,需要尽早告诉对方,不必勉强。拖延反而会令彼此尴尬,甚至造成误解而带来伤害。就像开始约会时要面谈一样,如果要结束约会,也要面谈,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给对方鼓励和祝福。

五、恋爱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彼此都觉得很适合,那么可以确定恋爱的关系,成为男女朋友,正式公开两人的交往关系。如果此前两人的交往过程都很慎重,彼此的了解也有很好的基础,那么从恋爱到婚姻的过程应该比较顺利。

结语:

因为单身的时候生命还不太成熟,社会阅历也少,建议单身的弟兄姊妹能够找牧者或成熟的已婚人士陪伴,在交友的过程中给予代祷、建议和支持。

和人生当中的其他阶段一样,从交友到婚姻,也同样是信仰的旅程,人当尽自己的努力,但方法总是有限的,各人的情况也都有不同,最需要的是对神的信靠和仰望,他的恩典可以遮蔽人的软弱和有限。

—————————-
1    2011年元旦青年营会,刘官长老邀我给单身弟兄姊妹分享“如何与主内异性建立关系并交往”。本文是根据这次分享修订、整理而来。此前,在伊兰师母的婚恋讲座上听到了很多有益的观点,也促成了我的思考和本文的写作,特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