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北京守望教会建堂代祷书

各位弟兄姊妹,主内平安!
按照教会2009年的建堂方案,我们都同心期盼今年3月底可以进到神为我们预备的新堂。特别是经历了一段时间在不同的临时场所聚会之后,我们更是祈盼神能够早日让我们结束这种漂流的日子。但随着3月31日的过去,我们发现,神还没有为教会打开通向新堂的通达之路。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心中的感受十分复杂,难以言表。一方面,我们相信神必会带领我们进入新堂;另一方面,我们心里在问:主啊,还要多久?这一段时间,除了守望教会的弟兄姊妹,还有许多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弟兄姊妹一直在为我们的建堂祷告,他们和我们一样关心建堂的进展。为此,我们把建堂在当下所面临的处境与各位弟兄姊妹分享,以勉励大家继续为进入新堂恳切祷告。

一、目前建堂进程面临的处境

我们已经和大家分享过,按照建堂方案,如果2009年12月31日不能签约,建堂程序就会自动终止。然而,神怜悯我们,就在最后日期一天天逼近的时候,他施恩的手为我们开路。在经过一段快速的谈判后,我们终于在12月15日和北京大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购房合同,购下了位于中关村苏州街地段的大恒科技大厦二层的一片写字楼,面积约为1500平米,与我们在建堂方案中向神祷告的只差几平米,并且其他各方面指标均与方案中所祷告的相符合。在随后的一周中,即到合同所约定的12月22日下午3时,教会全额支付了约2700万的购房款。虽然签约之时我们只有一半的房款到位,但在这7天中,我们亲眼目睹了神在我们中间彰显他大能的作为。神从不误事,在最后的时刻为我们供应了我们需要支付的全部房款。然而,在24日我们按合同规定找开发商拿钥匙时,开发商对待我们以及此笔交易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尽管承认已经收到了全额房款,却以种种理由拒绝履行交付房屋的义务。经过多次交涉,现在开发商的态度是,没有什么理由,他们就是交不了房子;作为企业,他们宁愿付出经济损失,承担每天高达数千元的滞纳金,也不愿冒其他的风险。
自12月22日我们支付全部购房款到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半年。虽然依照合同规定,教会自交付全额款项两天后就有权利使用所购置的房屋,但教会没有采取与开发商产生直接冲突的方式入驻。我们知道阻碍守望教会入驻新堂的主要原因不在开发商,而在政府有关部门。为此,我们曾多次向北京市国保及市宗教局说明我们建堂的原因,表达我们愿意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问题的意愿。但我们得到的回应是,守望教会建堂有些超前,他们目前难以接受,尽管他们自己也承认《宗教事务条例》确实滞后于当前教会的发展。
由于一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守望这几个月来一直在一处只能主日使用的临时场所进行主日敬拜,不仅每个主日付出了大量租金,教会各项事工也受到影响。一方面教会花费了2700万购置的房屋无法使用,另一方面教会还在支付着大额租金租用临时聚会场所。半年时间过去了,教会仍然漂流在外。

二、教会解决此问题的立场

在过去的半年里,教会在祷告中一直试图通过协商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方面,我们在等候神显明他的作为,为此我们举行了二十多天的连续祷告会;另一方面,在此期间我们多次向有关部门陈明教会的立场。在此,我们愿意再次表明我们对解决问题所持的基本立场。
第一,家庭教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稳定聚会场所是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一段时间拦阻守望教会进入自己的新堂不但不能解决教会聚会场所的问题,反倒会逆大势所趋,激化政教之间的冲突。守望教会购置自己聚会场所的直接原因,既是因为不愿让房东代教会承受来自有关部门巨大的压力,也有经济上更合理使用资金的考虑。我们相信这不只是守望一家教会遇到的挑战,也是众多家庭教会、特别是城市家庭教会遇到的问题。由于神的祝福,家庭教会聚会规模的自然增长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有一定规模的教会进入到写字楼后,就不能不面对聚会场所的稳定及经济上的合算等问题。其实,这从更大的层面上反映出,中国家庭教会成长到一定阶段,拥有自己的聚会场所是其自然的需要,就如一个人能够自立时就需要拥有成家立业的地方一样自然。更重要的是,这是教会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进入到社会公共空间的一个明确标志,就如一个其他领域的社会群体,在其能力许可的时候,更愿意拥有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一样。
第二,正是看到这个大的趋势,所以我们并没有孤立地看待我们守望进入新堂的问题,而是将其看作是一种解决政教冲突之关系的契机,我们盼望守望进入新堂之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扭转60年来中国政府与家庭教会紧张冲突的局面。就是基于这样的盼望,我们一直试图寻求一种合宜的解决途径。确实,在过去60年的教会历史中,政府从早期的严厉打击,到后来以各种理由给予取缔,到现在多数情况下的默认,政教关系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改善,但还是处在紧张的张力之中。守望教会的建堂进程将政府有关部门推到了一个无法回避或默认的地步,就如有关部门所看到的,让守望教会进去就意味着承认守望有一个“合法的”聚会场所,就意味着承认守望作为一个教会的公开“合法的”存在。而这种无法视而不见的承认,正是当下政教关系极为需要突破之所在。在当前中国社会潜伏着各种深层危机的情况下,一个走向良好互动的政教关系既对双方有利,也是对中国社会极大的祝福。
第三,其实政教关系在当下所面对的直接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一条解决中国家庭教会聚会场所问题的途径。无论是政府有关部门当下默认守望教会的租用方式,还是其不能够接受的购买方式,其实问题是一个:家庭教会的聚会场所问题已经是有关部门不能回避的问题。如果自己购置的场所不能成为“合法的”宗教场所,自然租用的场所也不会是“合法的”场所。自改革开放算起,30年已经过去了,有关宗教部门视数千万人在“不合法的”宗教场所聚会而不去考虑有效的解决途径,这种行政不作为的行为还要延续到什么时候呢?当然,我们并没有只是一味地等待这些部门的作为。在今年3月的两次交涉中,守望教会向北京市宗教局提出了宗教场所登记或备案的建议。但这个方案向市宗教局提出后,得到的回应仍是: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场所登记须由现有宗教团体(即北京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简称“三自”)提出;关于宗教场所的备案方案,至今未得到回应。在此,我们强烈地呼吁有关宗教部门不要紧紧地抓住自己部门条例中所谓“宗教团体”即指“三自”的解释。要求家庭教会必须通过官方的“三自”才可能拥有“合法的”宗教场所,不过是以自己部门条例的形式重复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宗教政策;根本无视60年来这种宗教政策的无效以及对无数基督徒公民带来的迫害。中国宪法赋予中国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利,这自然意味着公民有在自己的宗教场所进行宗教活动的自由。部门法规应当反映中国宪法的这个基本精神,而不应当成为维护自己部门与官方“宗教团体”自身利益的工具。当法规沦为维护自己部门利益的工具时,它必然丧失其作为法律的权威,而最终沦为一纸空文。
第四,我们也认为,政府的权柄是神所赋予的,政府相关部门本应照着公义的法律所给予的权力来维护信教公民的权益,而不应当采用非法治的手段来干扰公民的正常生活,侵害公民当有的信仰权利。自去年11月以来,来守望教会聚会的几乎每一位信徒,甚至可能只是偶尔来参加主日敬拜的信徒,都会不断地接到来自居委会、街道办、派出所或宗教部门的电话,询问信徒个人的信息,特别是家庭住址等,并不时地以各种理由去信徒的家中。这些部门的意图是,动用各种可以动用的力量,让每一个信徒都处在数个人或数个部门的监督之下。这种打人民战争的思路,用不具有执法权的居委会或工作单位等机构,把守法的信教公民当作是另类,显然是一种践踏法治、无视公民尊严与权利的做法,与当下以法治国的精神严重相背,其结果只能是伤害信徒的感情,加大政教关系的张力,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益处。
或许让这些部门没有想到的是,本以为通过不断的电话或上门干扰,甚至威胁,可以让来守望聚会的信徒人数减少,但神让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他怜悯自己的儿女,让这些可能会给常人带来烦恼的干扰变成做门徒的操练,让我们每个人明白,跟随基督在今天意味着什么。逼迫带来对教会的委身,神借着许可有关部门给信徒施加压力,促成了信徒生命的成长。尽管这段时期,守望教会处于不断由一个临时聚会场所换到另一个场所的不稳定时期,但来守望聚会的信徒人数却在稳步增加,让我们特别经历到神与他教会的同在。

三、我们的祷告

从全教会同心合意地推动建堂、 6月30日筹集到一千万以上的资金、 12月15日签约完成并在七日内支付全额房款,我们看到神到如今一直与他的守望教会同在。这让我们确信,建堂是神对守望教会的带领。在这个过程中,他实实在在地让我们看到他大而可畏的作为,让那些在人看来似乎不可能的事成为现实。因此我们确信,既然神带领我们越过了约旦河,那么在如何进入新堂的这一步,尽管我们面对的拦阻犹如耶利哥高大的城墙,在其下我们人似乎做不了什么,但耶和华神作为他百姓的元帅,必会为他的百姓争战,因为耶和华神的热心必要成就他定意要成就的事。为此,让我们恳切地同心祷告。
1、让我们继续为教会能够早日进入新堂祷告。为此,我们同心恳求主以他的大能引导并改变拦阻教会进入新堂的执政掌权者的心,帮助他们看到现实解决聚会场所问题的途径,并赐给他们愿意与教会一同去面对问题的勇气。愿大能的主最终除去一切阻碍教会进入新堂的拦阻,打开新堂的大门。
2、我们恳切地求我们天上的神怜悯开发商——北京大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也为我们与开发商的关系祷告。我们不愿意与开发商产生直接的冲突,或许他们也在为中国政教关系之改进付出着代价,比如要支付积累到如今已高达数十万元的滞纳金。求神赐给他们一个在压力环境下仍然能够持守作为商家以诚信为本的良心,赐给他们勇气维护自己从事正当房屋交易的权利。
3、我们也为以特殊奉献方式筹措的建堂资金能够按时还清祷告。去年12月我们签约时教会筹集到的所有奉献款项,与购房全额款项有400多万的差距。为此,根据2009建堂方案,我们收到弟兄姊妹以特殊奉献方式的短期借款,并约定今年3月底和6月底分别还清。感谢神的恩典,今年3月底我们已付清了约定的100多万的款项,到6月底前我们还需要还清约定的近300万款项。为此我们同心祷告,耶和华以勒的神供应我们,使我们按时还清约定的款项,保守他教会的信实见证。
4、最后我们特别为教会的合一祷告。我们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进入新堂,而且在继续推进建堂的问题上,我们同工之间也有意见上的分歧,为此我们特别求神使我们谦卑仰望神的怜悯,共同寻求、等候神对教会下一步的清楚带领,使基督的教会继续合一前行。

求神垂听我们在他面前同心合意的恳求,为他的教会开路并带领我们进入新堂,让我们经历生命的复兴、信心的提升,并且让这个世界知道耶稣基督是主、是神!

北京守望教会治理委员会
2010年5月23日

守望教会建堂奉献原则

建堂事工在教会中已得印证,建堂奉献即将启动。作为教会的成员,我们当如何预备自己并奉献金钱呢?根据圣经的奉献原则,结合目前教会建堂及弟兄姊妹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堂奉献的指导原则:

1、为建堂奉献金钱固然重要,但面对建堂事工先将自己全然献给主并被他使用更为重要。
◎ “并且他们所作的,不但照我们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又归附了我们。”(林前8:5)
2、透过建堂奉献,我们与教会的关系更为紧密,更加爱主的教会,因此我们的心也常在主里面。
◎ “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21)
3、建堂奉献应该按照信心的程度尽力奉献。我们的信心不是来自于自己的奉献能力,而当定睛于神丰富的供应。
◎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如经上所记:‘他施舍钱财,周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那赐种给撒种的,赐粮给人吃的,必多多加给你们种地的种子,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叫你们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舍,就藉着我们使感谢归于神。”(林后9:8—11)
4、为建堂奉献我们心里酌量,不要勉强,要捐得甘心乐意。无论多少,不要与人比较,每个人只需要向神存自由的良心来奉献就好了,寡妇的两个小钱主也不轻看。
◎ “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前9:7)
5、在建堂奉献过程中夫妻一定要合一、家庭要和睦。为建堂奉献要与配偶坦诚沟通和商议,求得配偶的同意或支持;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或以自己的信心要求对方。若不合一或遇到拦阻,当放下自己来到神的面前祷告寻求神的带领和帮助。不要忘记,在这件事上夫妻的合一比任何决定都重要。
◎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太19:5—6节选)
6、在建堂奉献过程中作为子女特别要注意,不能把当孝敬父母的那一份拿来做建堂奉献。
◎ “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这就是你们承接遗传,废了神的道。你们还作许多这样的事。”(可7:10—13)
7、建堂奉献是十一感恩奉献外的专项事工奉献,所以不能拿十一奉献用作建堂奉献;而且建堂既然是一项圣工,就不能将不义之财作为建堂奉献来奉献。
◎ “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为你们斥责蝗虫(“蝗虫”原文作“吞噬者”),不容它毁坏你们的土产。你们田间的葡萄树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万军之耶和华说:万国必称你们为有福的,因你们的地必成为喜乐之地。”(玛3:10—12)
8、建堂奉献有认捐奉献和自由奉献两种方式,大家可以自由选择。
9、在建堂事工中金钱奉献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我们奉献的全部,也不是唯一的参与方式,在整个建堂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其他的方式参与和投入。
◎ “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我在这事上把我的意见告诉你们,是与你们有益,因为你们下手办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经有一年了,如今就当办成这事。既有愿作的心,也当照你们所有的去办成,因为人若有愿作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的富余,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均平了。如经上所记:‘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林后8:9—15)
10、在建堂整个过程中我们不但要甘心并尽力奉献,还要以信心仰望神的供应,求神在建堂资金的筹集方面大大显明他自己的预备,使我们教会一同经历他是耶和华以勒的神,因此使我们教会更多的弟兄姊妹在经济上得以自由,透过参与建堂奉献,我们内在的生命也得到建造。愿神赐福!
◎ “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大山哪,你算什么呢?在所罗巴伯面前,你必成为平地。他必搬出一块石头,安在殿顶上。人且大声欢呼说:‘愿恩惠恩惠归与这殿(“殿”或作“石”)!’”(亚4:6下—7)

对建堂的主要疑问及回应1

问题1:对三产权人方式的疑问。
产权人的方式是否可靠?只用三个人的名义来筹集资金,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试探。另外财务的管理、运作令人担忧,一旦资金运作不透明,会让一些人产生怀疑,对教会领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压力、质疑。我们是否可以用集体融资,合伙买房的方式来解决?如果教会还是决定要把钱汇集到三个教会同工的账户下,为产权人安全考虑,我们是否可以说成是借款,而且给每个超过1万元的弟兄姊妹开出“借条”?
        问题回应:
        1、建堂小组中会有由专业人士构成的会计小组。他们会采用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洞:产权人不知道账户密码;一段时间后产权人账户上的资金会转移到其他账户;或者尽量缩短资金停留在产权人账户上的时间等。
2、教会决定同时成立“监事小组”,对于整个资金的运转进行全程跟踪式的督察与审计。
3、对于所提出的其他建议,从神学上讲,教会不希望由于其他关系的存在,如股东关系或者债权人关系,而影响到教会的正常属灵秩序。教会建堂资金属于奉献的性质,与社会上的集资有性质上的区别(开“借条”不够诚实,而且并不会降低风险,哪天有人真按“借条”要账该怎么办?)。

问题2:对于如何化解政府压力之解决措施的疑问。
如果建堂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施加压力,如冻结建堂资金,甚或以非法集资罪名拘捕教会负责人及参与建堂的同工,或以非法开展宗教活动为名没收房产,我们教会有没有周密的应对措施?
问题回应:
1、在教会建堂小组中,会专门成立一个法律小组,由相关律师组成,研究相关的法律和预防措施。
2、一旦出现所提出的情况,教会一定会诉诸法律途径,向法院提出诉讼。
3、这确实是一场属灵争战,需要我们的恳切祷告。

问题3:现在是否是购堂时机,以及教会是否有能力管理大会堂的疑问。
        现在建堂是否太早,租房难道不更保险吗?3000万的资金,1500平米的会堂,我们是否有这样的运作管理能力?(现在的管理就存在着很多问题)
问题回应:
1、租房对于教会发展构成的危机:随时有被赶走的危险;在当前堂会规模的情况下换地方的困难;每年花费约百分之四十的教会奉献于房租上等。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会若继续按现在的速度成长而又没有更大承载空间的话,将来的牧养和管理会成为更严重的问题。
2、对于更大的会堂,怎样能够管理得更好,教会也意识到这是对教会治理能力的一个挑战。教会把兴起更多有恩赐的执事放在祷告中。就目前的会堂管理来说,一方面要看到我们的缺欠,但也要看到神在教会治理方面给我们的祝福(如我们全年预算式事工模式等)。相信教会的管理会在现有基础上逐年改善。

问题4:对于是否能够集到足够资金,为何要在一年内完成建堂的疑问。
即使教会达到1000万元的筹资,但其余的部分怎么办?有足够的时间筹集到吗?如果其余的部分没有筹集到该怎么办?一定要在今年一年之内建好吗?时间是否太急了一些?
 问题回应:
1、我们首先当尽全力做好我们可以做的,其余的部分我们只能够凭着信心去仰望神的供应。在年内解决,这是我们的祷告,神知道教会长时间承受建堂风险的承载力有限。
2、如果到年底时资金缺口确实比较大,教会不希望由于保留大量资金、或者被动地被建堂事工所拖着,而给教会的其他事工带来不良的影响。

问题5:对于建堂可能导致教会不合一的疑问。
建堂过程中,如果教会同工之间不合一,或者有一部分弟兄姊妹不认可,是否可能造成教会的分裂?由目前的会友代表来印证是否具有代表性?
问题回应:
1、这次建堂的动员,教会把全教会的合一当作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到目前为止,所有教会同工都一致地支持建堂,相信建堂是神的带领。在这个意义上,建堂首先得到了教会同工的一致印证。
2、建堂方案在会友代表大会上也得到了多数代表,即44位代表中的38位代表投票支持。尽管教会成长太快,两年前选出的代表已经不能完全代表到所有的会友,但我们相信,在目前教会的秩序下,会友代表的投票仍然是在我们教会印证神心意的最好方式。
3、如果神的心意在我们教会中得到好的显明,那么我们相信,教会的合一就会得到保证,因为我们的合一是在他的真理和旨意之中。

问题6:对于建堂可能影响到教会牧养事工的疑问。
建堂是否会对教会的其他事工造成影响,比如教会的牧养事工?教会的同工队伍是否跟得上会众生命成长的牧养需要?如果建堂后人数规模可能是现在的几倍,牧养和管理力度能跟得上吗?如果有了空间,但是弟兄姊妹的生命却没有得到成长,不是得不偿失吗?是否先扎实地做好目前规模下的牧养,摸索大教会的小组、团契牧养经验,然后再考虑建堂?
问题回应:
1、教会意识到建堂对于教会其他事工可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专门成立建堂小组,不是由牧师或者传道来承担主要责任。牧养事工还是会继续推进。
2、建堂并不只是为了解决聚会空间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土木工程”,其实更是一个“属灵工程”。我们没有把建堂与牧养分开。个人生命的突破常常是在我们某些方面遇到挑战的时候。“摇动根基”不要误解为是“经济”意义上的,而是在“生命突破”意义上的。从教会向整体教会转型的意义上看,建堂是把各肢体及各部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教会的重要契机。我们希望在生命连接的基础上使教会成长为一个向外开拓型的教会。
3、教会的成长不能由我们来完全左右其进程,教会当紧跟神的脚步。而这几年是神在中国特别工作的时间。

问题7:对于奉献多少所产生的压力的疑问。
面对经济上所需的3000万这个数字,弟兄姊妹都觉得有一定的压力。不少人在心里打鼓:我会拿出多少钱?我是否要付出所有的?奉献少了会自责;多了与家人产生冲突怎么办?不归还的建堂基金怎么处理?
问题回应:
        1、3000万不是建堂的目标性指标。建堂的目标性指标是1500平米左右的聚会场所。我们奉献的原则是甘心乐意,无论多少,就是寡妇的两个小钱主也不轻看。我们的信心不是来自自己的奉献能力,而当定睛于神丰富的、出人意外的供应。
2、即使教会终止建堂程序,自由奉献的建堂资金也会存在教会的建堂基金里。它属于专款,以备以后建堂使用。教会在今年的预算中也会拿出年奉献的十分之一归入建堂基金。
3、认捐的方式是教会给每个打算认捐的弟兄姊妹一个编码。建堂小组只知道这个编码所代表的人认捐了多少钱。而且哪个弟兄姊妹认捐了多少也不会被公布出来。每个人只需要凭着向神得自由的良心来奉献就好了。

——————————
1  本问题与回应系2009年3月会友代表大会投票印证前,专门针对会友代表和部分会友的疑问作出的解答。

北京守望教会建堂动员报告

一、建堂的需要

1.建堂是教会成长的需要:蒙神之恩教会成长到今天,急需要更大、更稳定的聚会事工空间,这是不言而喻的。
2.租赁面临诸多现实难处:租赁场地聚会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面临许多困难,如政府对房东的压力、不稳定、房源困难等,因此短期可行,长期难以为继。
3.建堂符合教会异象的实现:尽管教会可以通过分散聚会等方式解决聚会场所问题,但这并不符合我们一贯坚持的教会异象。这几年,神一直带领我们将教会建造成“山上的城、灯台上的光”。我们相信,建堂能促进这一异象的实现。
4.所建之堂作为固定教产长期稳定使用:我们每年都把很大一部分的奉献用于租赁聚会场所。从资源的合理使用角度来讲,建堂是把巨额的房租支出转变成教会固定资产的一种有效方法。所建的堂可以长期稳定使用,这对教会长远的发展是极有益处的。

二、建堂的意义

1.建堂使教会拥有稳定的聚会场所:虽然教堂不是教会必需的组成部分,但有形的地方教会却不能没有聚会场所(不管其规模大小)。经验也告诉我们,聚会场所的频繁变化会对教会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就像一个家庭不断搬家会给家庭的稳定生活带来影响一样)。建堂使教会拥有固定的、长期使用的稳定聚会场所,使教会的各项事工避免受到聚会场所的不稳定和变动带来的影响。
2.建堂是教会异象驱使的自然结果:正如教会治理委员会2007年11月6日《关于两个堂会整合的报告》所指出的那样:
2005年10月我们教会决定转型……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1)教会成长到一个地步,我们发现以团契倍增模式的教会成长遇到了瓶颈;并且教会成长到一个地步需要更大的成长空间。  2)我们相信神带领家庭教会浮出水面的时候到了,中国教会成长到今天,应该冲破现今的环境,成为“山上的城”、“灯台上的光”,公开向世界做见证。  3)我们相信教会冲破现今的环境,就意味着教会差传时机的成熟。  ……我们一直坚信:神的教会的成长不应受到外在环境的限制,也无人能拦阻神的教会成长的道路。我们知道,两堂整合在八层聚会不是长久之计。为着能够自由地敬拜并使教会稳定地成长,我们现在应该着手考虑建堂事宜。
3.建堂在这世代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从中国教会成长的历史来看,建堂具有历史意义。在经历了漫长的艰难岁月之后,中国教会不仅站稳了脚跟,更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荣耀归主!)。与之相适应,建堂也必定成为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外在见证。目前在其他地区(如温州等),许多家庭教会已经成功建堂,对于福音传播和教会的成长与见证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但北京家庭教会尚无建堂先例。我们相信,对外而言,建堂对于政教关系、教会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教会的认识等方面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内而言,建堂对于教会建造、福音传播等方面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4.建堂促进教会转型成拓展型教会:建堂成功意味着教会相对成熟,而且可以不受环境影响地自由成长,这标志着教会拓展时期的到来。从此,教会从原先注重自身内部建设逐渐转型成为拓展型的教会,在各处建立更多的主的教会。

三、建堂的时机

1.法律上的预备:按法律途径我们教会走完了教会登记的整个过程,并在这过程中已证明以现有法规暂时无法解决聚会场所问题,教会只能以建堂的方式自行解决聚会场所问题。
2.教会经历得胜:面对外在的冲击,教会同心合意靠主得胜,包括在租房问题上。这表明神已预备教会面对建堂带来的挑战之信心,而且也证明教会建堂决不是一种逃避或走捷径。
3.真理上的装备:透过2008年下半年的《尼希米记》释经讲道,神在真理层面教导了有关教会建堂的合乎圣经的实际原则,并且使我们在神的话语上对建堂的意义以及在建堂过程中可能经历之事上事先得到了造就。
4.面对危机的应变能力方面:自2003年来教会经历了许多内在外在的风波,神借这些经历使教会积累了处理危机的丰富经验,并且使教会的应急应变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这对处理在建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甚至是危机)极有帮助。
5.教会逐渐学会了团队事奉:建堂是既属灵又实际的一项大工程,它将全面考验教会的事奉能力。建堂所要求的不单是一个团队、一个事工部门的投入,而是全教会每个人的属灵和实际的投入,但我们又不能因建堂而放弃其他事工,因此只有全教会的团队事奉才能承担这建堂事工。感谢神!这几年他一直带领我们学习团队事奉,教会在团队事奉上也有了明显进步,而且教会的各事工团队日趋稳定,这也从事奉的角度为建堂打下了基础。
6.教会对建堂越来越同心合意:教会若不同心合意,目前无论如何不能建堂。经过这几年不断的祷告、分享及交通,无论是治委会,还是同工会都有了共同的看见,弟兄姊妹对建堂越来越有负担,甚至部分会众反应热烈已经开始预备,整个教会越来越感到建堂之必要,并越来越坚定相信这是神的带领,而且现在就是建堂的合适时机。
7.教会稳定,灵性在不断提升:这几年教会虽然经历了许多的变动,但整体上看教会比较稳定,而且在变化、挑战及事工中教会的灵性在不断提升。2008年全教会热切的祷告事奉,弟兄姊妹对教会更深的委身、更多的爱心奉献,在外在冲击下无论是信徒个人还是整个教会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弟兄姊妹在不断的变化及压力下仍能忍耐且有序地坚持事奉等,这一切说明神为建堂预备好了我们的灵性。我们知道只有在灵性的复兴中才能建堂(绝对不能让建堂拖垮我们的灵性),我们盼望借着建堂的过程,教会的灵性能冲破到拓展的地步。
8.教会的牧养事工也基本进入轨道:直到2008年底教会的牧养事工基本进入轨道,相信2009年会有大的成长。建立好的牧养事工体系,牧养好教会的弟兄姊妹,这是建堂事工的有力内部支持。
9.祷告上的预备:这一年多来我们一直为建堂恒切祷告,无论是教会祷告会、新年祷告会,还是晨更祷告会,或周三祷告会,我们不住地为建堂事工向神献上祷告。相信听祷告的主已垂听我们的祷告,并会成就我们的祷告。
10.教会很多弟兄姊妹工作稳定并已购房拥有稳定住处,教会该有自己的教堂了:尤其是大多数教会早期的弟兄姊妹和大部分同工都已有了稳定的工作及住处,现在该是为神的教会建堂的时候了!(哈1:1—11,哈2:18—19,代上17:1—6,9)

四、建堂的目标

综合考虑教会需要与发展、建堂之意义、风险因素、财务状况以及实施的可行性,本教会提出以下的建堂目标:
1.面积:建堂面积确定为1500 M2左右(对于面积在1200—1500 M2之间,条件适合会堂要求的房源,经治委会决定也可购买)。
2.要求:教堂具有特殊的使用目的。为方便弟兄姊妹来聚会,又保证聚会安全,防止意外的发生,会堂需满足一定的要求。
3.区域:考虑教会针对的目标群体及成长历史,建堂区域大体确定为大中关村地区。
4.资金:
1)资金的基本额度:
根据目前市场情况,本次建堂资金的筹集额度确定为3000万元。
2)资金的基本来源:
(1)本次建堂既然是本教会的重要事工,本教会弟兄姊妹理应甘心并尽力奉献。因此我们认为,此次建堂资金应以本教会内奉献为主要来源,并以信心仰望神的供应。
(2)本次建堂不开展教会间筹资。如果兄弟教会或外教会弟兄姊妹愿意主动参与建堂事工,不带附加条件的奉献,教会乐意接受。
(3)教会不主动向任何人或团体借款,若主内弟兄姊妹或主内团体愿意主动借给教会,治委会在了解出借人及借款条件等情况之后,应慎重决定是否接受(这种“被动”借款本质上也是接受一种特殊方式的奉献)。
(4)此次建堂本教会不使用商业贷款。
3)资金的筹集方式:
本次建堂筹集资金的基本方式为“认捐奉献+自由奉献”。
(1)认捐奉献:认捐奉献通过填写教会统一制作的“建堂资金奉献单”(此单据仅供治理委员会和建堂财务小组工作中使用)进行。教会将根据建堂过程的实际资金需要,适时通知奉献人将资金汇入教会指定的账户。1万元以上的奉献建议采用此方式。若终止建堂程序,就不收取认捐奉献。
(2)自由奉献:以建堂奉献名义(记名或不记名)把奉献金放入奉献箱。若终止建堂程序,自由奉献就自动归入建堂基金,不退回。
5.期限:2009年年底内实现购房,2010年3月底内正式使用。

五、建堂的实施

建堂的正常流程按以下的顺序依次进行,上阶段的事工完成后方可转入下阶段。如果在最后期限内仍未达成本阶段目标(意味着建堂的条件尚未成熟),应当终止此次建堂活动,并尽快完成相关善后处理。在建堂推动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情况,由教会治理委员会根据出现之新情况另行做决定。

 

建堂的具体步骤
实际或计划日期
相关要求
1
教会治理委员会在《关于两个堂会整合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建堂异象
2007.11.6
从那时起教会一直在各祷告聚会中为建堂恳切祷告至今
2
教会成立“建堂筹备小组”来规划建堂事工
2008年3—11月
3
建堂筹备小组向治委会提交《建堂方案》(草案)
2008.11.23
4
治委会审议《建堂方案》(草案),并确定初步建堂方案
2009.1.31
5
治委会在同工会中征询有关初步建堂方案的意见;同工会讨论并发表意见
2009年2月
6
教会同工会印证治委会《建堂方案》
2009年3月
7
治委会决定是否启动建堂动员,以及提交到会友代表大会来表决
2009年3月
8
治委会正式向会友代表大会递交《建堂方案》并启动建堂动员
2009.3.14
9
在全教会做建堂动员并同心祷告
2009.3.15—28
10
会友代表大会表决《建堂方案》
2009.3.29
启动建堂必须达到会友代表大会的2/3赞成票。若达不到,就不启动建堂程序。
11
启动建堂;建堂小组正式开始工作
2009.3.30
12
筹资
2009.3.30—6.30
2009.7.1—12.31
启动建堂三个月内筹集资金必须达到1000万。若达不到,终止此次建堂程序。
13
购房
在2009年12月底之内完成购房签约。若未签成,就取消本次建堂事工。
14
装修
2010年1—3月
15
献堂
2010年3月底

六、建堂的挑战

 

1.本次建堂的不利因素:
1)外在环境仍然不友好;
2)教会没有社团法人身份;
3)教会整合刚刚完成,许多事工尚处于探索阶段;
4)缺乏管理大型教会以及设施的经验;
5)教会以工薪阶层和学生为主;
6)地处北京,地价昂贵。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本次建堂具有相当的独特性,面临的困难不少。不仅国外教会建堂的许多有效经验(如使用贷款)难以借鉴,而且国内教会建堂的一些有效经验(如自建、以少数信徒为主建堂等)也难以借鉴。我们必须凭信心立足守望教会自身,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所处环境的新路。
2.建堂可能面临的风险:
建堂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内外两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来自政府,内部风险则最可能来自合一和信心方面。
1)政府有关部门:这是最大的外部风险因素。建堂意味着教会新的诉求,其影响力和后果对教会、政府和社会都将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可以预见此风险发生的概率非常高,只是严重到何种程度目前尚难判断。政府可能阻挠交易进行、使交易流产,冻结甚至没收建堂资金,威胁相关人员外,严重的可能以相关罪名(如非法集资或其他捏造的罪名)拘捕教会负责人及参与建堂的同工。
2)其他外在风险:包括会堂周围群众的反对(对底商可能性更大);交易过程中的纠纷,如产权、资金等方面的纠纷;其他意外因素所带来的风险等。
3)教会的不合一:这是最大的内在风险因素。由于建堂本质上是一场属灵的争战,魔鬼撒旦一定会在教会内部制造混乱,其后果将主要体现为对教会合一的破坏。可能引发不合一的因素很多,如⑴外在的强力冲击;⑵严重影响教会其他事工;⑶准备不周、管理不善(不仅包括建堂前和建堂中,而且包括献堂后对会堂的使用管理);⑷动员不充分,不同意见处理不当;⑸意外情况等。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轻则导致抱怨,放缓建堂进程。重则导致争吵,甚至分裂,导致建堂失败、会众流失。
3.本次建堂的重要原则
为保证建堂成功,考虑到教会目前的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四点,作为建堂的重要原则:
1)信心原则
本原则无需太多说明。可以说建堂从酝酿、筹备、动员、筹资、购房、装修直到献堂的每一步都是信心的行动,都需要仰望神的怜悯。由于建堂是整个教会的行动,因此,不是要求个别人,而是要求教会整体的信心。
既然建堂最重要的原则是信心,祷告就成为最有效的途径和最有力的支持。确认神的旨意、补足一切的缺乏、胜过内外困难、保守教会的合一等都需要不住地祷告。因此,以各式祷告托住建堂过程是组织实施的最重要环节。
2)合一原则
既然建堂是教会整体的行动,又需要面对不少困难,分歧在所难免,保守教会的合一就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因为建堂而导致教会遭受严重的损害,那将是极大的罪恶。因此,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应当在合一的原则下谨慎处理建堂事宜。
保守教会合一的关键在决策阶段,应在充分祷告的基础上按程序作出相关决定。而一旦决定,就应当一往无前,不为各样的困难所动摇。
3)参与原则
建堂需要教会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不仅是因为经济的需要,更是因为教会整体生命的需要。教会全员参与的关键在动员。通过动员,使会众明白建堂的意义与必要性,从而达到“奋勇做这善工”之目的。
另外,从教会治理的角度,建堂是教会生活的重要事件,通过建堂给会众在表达意见、决策、理财等方面以参与的机会,可以为今后教会治理积累经验,并且能使每个成员更深地经历到自己是教会——基督身体的肢体,从而加强教会观念。
4)成功原则
除特殊情况外,建堂行动应确保成功:或者建成会堂,或者按事先规划的程序终止,不能半途而废。
由于是教会第一次建堂,不成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无论对本教会还是其他教会都将是长期的。因此,在建堂过程中切实贯彻这一原则是极其重要的。

七、教堂的产权

产权代表人指在教会没有社团法人资格的情况下,为达成建堂之目的,经教会指派,代表教会登记会堂产权的守望教会同工或会友代表。
由于产权代表人的特殊身份,他们一方面将面对来自政府可能的压力,另一方面将面对来自财物的试探。为同时保护教会和产权代表人的权益,产权代表人应按如下条件和程序产生。
1、治委会通过决议指定三位教会同工或会友代表(弟兄、40岁左右、身体健康、本人自愿)以共同拥有的方式作为产权代表人(在此方式下,对共有财产的处分需经全体共有人一致同意)。
2、产权代表人签署“代表声明”(由教会起草),说明涉及会堂之产权非个人所有,实为守望教会所有。签署时应有长老和会友若干人在场见证(见证人也需在声明上签字),并在教会中公布。
3、产权代表人订立遗嘱(由法律小组起草),指定教会治理委员会所确定的人选为此项遗产的继承人。
4、教会、产权代表人、法律小组同时保存治理委员会决议、代表声明和代表人遗嘱。
在教会取得社团法人资格后,产权代表人应根据治理委员会的决定,根据当时的情况,尽快办理产权转移的法律手续。

 

北京守望教会
治理委员会
2009年3月12日

北京守望教会建堂大事记

2008年1月,天明牧师首次于新年祷告会上在教会公开提出建堂异象,并推动祷告。
2008年3月29日:治理委员会决议成立“建堂筹备小组”,并任命刘官长老为组长,小白传道为副组长。
2008年8月24日:建堂筹备小组正式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建堂筹备小组由刘官、小白、仁爱、杨朋、连枫弟兄组成。在此后的三个多月中,建堂筹备小组就风险、法律法规、奉献、房源、产权代表人等进行了专题研究。
2008年11月:建堂筹备小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起草并通过了“北京守望教会建堂方案(草案)”,月底正式提交治理委员会。
2009年1月31日:治理委员会在禁食祷告后通过了“建堂方案”。确定建堂的主要目标为“在大中关村地区,建堂1500M2,启动后3个月内收集奉献1000万,2009年底实现购房”。
2009年2月17日:同工会经过讨论,以全票通过治理委员会提出的建堂方案。
2009年3月14日:在2009年度第一次会友大会上,治理委员会正式提出建堂方案,并决定3月29日召开会友代表大会表决。
2009年3月15日:天明牧师作建堂动员,同日治理委员会向教会全体会众发布“建堂动员报告”。为广泛听取会众意见,治理委员会还特别组织了小组分享。
2009年3月29日:会友代表大会以38票赞成、3票反对、3票弃权通过了建堂方案。随后,治理委员会决定并将建堂筹备小组(增加赵生弟兄)转变为建堂小组,负责具体事工。同时组建以延松弟兄为组长,晓东、伯良、刘岗、志梅、虹洗、唐文为组员的“建堂财务监事小组”。
2009年4月19日:建堂小组发布“建堂奉献实施细则”。
2009年4月26日:正式开始收取建堂奉献。当日教会同工家庭共认捐156万元,自由奉献4万多元。在奉献期间,除后期因条件限制外,所有奉献细目均在教会内公布。
2009年5月19日:公开签署“产权代表人声明”,见证本次建堂所购实为教会财产。产权代表人天明、孙毅、王亮及配偶在声明上签字,刘官、延松、杨朋、冠辉、袁灵、陆军、贵斌、小雪、岳鹏作为见证人在声明上签字。
2009年6月21日:建堂小组当日公告建堂奉献已达1300多万元。根据建堂方案,顺利实现3个月内筹集奉献1000万元的目标,建堂进程继续。
2009年8月中旬:政府相关部门开始向华杰房东施加压力,逼其退租。为体谅房东,教会最终决定10月底提前解除与华杰房东的租赁合同。
2009年8月31日:在同工会讨论的基础上,治理委员会决定由天明、晓峰、小白等弟兄组成谈判小组(后刘官加入),开始购房谈判。第一目标锁定韦伯时代中心五层,并力争全部费用控制在3000万以内。
2009年9月9日:谈判小组首次与韦伯时代中心业主谈判,双方均有诚意。但此后业主态度明显变化,尽管教会不断努力,但业主始终未再出面。9月30日,谈判终止。
2009年10月16日:开始与左岸工社十一层业主谈判,并于当日达成初步框架协议。后又经过多轮谈判,业主不断提出各种理由予以拖延。10月30日,在超过了教会设定的期限以后,谈判再次无果而终。
2009年10月28日:教会在华杰举行最后一次感恩祷告会。
2009年11月1日:教会在海淀公园东门外举行首次户外主日崇拜,8日再次在此举行户外主日崇拜。
2009年11月13日:经过3天的艰难讨论,治理委员会决定自11月15日起,再次回到室内进行主日聚会,并随时租赁临时场地。14日,治理委员会召开小组长会议通报了该决定。15日,教会在动漫剧场聚会。
2009年11月19日:开始与左岸工社九层业主谈判,经过多轮接触,教会不仅答应业主所有要求,而且表示愿意承担一切风险,但业主最终仍不愿签约。
2009年12月15日:2009年11月27日开始与大恒科技大厦业主谈判。并于15日签约成功。所购房产面积约1500M2,总价2700万元。
2009年12月16日:教会成功首付1500万元。当日治理委员会召开小组长会议,宣布建堂购房目标按时实现。
2009年12月22日:在经历了极大的神迹后,教会按时付清全部2700万元购房款。
2009年12月24日:按合同约定,业主应于本日交房。但业主违约,并表示不能按时交房。建堂陷于停滞状态。
2010年3月7日:天明牧师在教会内正式公布新堂地址和照片。
2010年3月31日:本日为建堂方案规划的最后日期,但教会仍未能进入新堂(在此之前,教会按时归还了到期的特别奉献借款)。此后一段时间,建堂进程处于既没有停止,也没有推进的状态。
2010年6月22日:70多万特别奉献经弟兄姊妹自愿延迟至8月22日归还。教会决定以近40万十一奉献节余临时垫付特别奉献。
2010年7月26日:开发商正式约见天明牧师,提出解约。次日,通过手机短信向三位产权人确认了解约要求。
2010年7月31日:治理委员会决定8月开始重新推动建堂进程,具体措施包括:8月主日讲道全部为与建堂相关的信息;8月每周三祷告会均为全教会祷告会,并专门为建堂祷告;通过筹备法律小组以及文字事工等工作,全力推动建堂进程。
2010年8月8日:宋军牧师开始连续4次的主日系列分享,全面阐释建堂的意义和所涉及的核心问题。

米该雅惹着谁了?/宋军

当年慈禧太后60寿辰将至,送贺礼成了朝廷上下考虑的头等大事,一位官员特意购得一精致无比的自鸣钟,每逢报时都会有一小人自阁楼走出,打出条幅“万寿无疆”。为保万无一失,他特意去请教太后跟前的红人总管太监李莲英,果然李莲英看出问题:如果这机器出了故障,字幅只打出三个字“万寿无”就卡住了,您的身家性命可就全玩儿完了。只吓得那位官员冒出一身冷汗。还是李莲英精明,他将条幅换成了“寿寿寿寿”,如此,这种可能出现的“吉语”变“凶言”的危险,便化于无形。
今天分享的经文为《列王纪上》22:1—28,其中也涉及以色列王宫中“吉语”和“凶言”的一段往事。

一、忠君爱国秀(1-12)

本章事件起因于20章所述,以色列王亚哈大胜亚兰王便哈达,订立归还城邑、通商贸易之约,便将便哈达释放回去,于是一位先知传神的话:“因你将我定要灭绝的人放去,你的命就必代替他的命,你的民也必代替他的民。”(20:42)这让得胜班师的亚哈王“闷闷不乐”,败兴而归。
平地度过了三年,亚兰王却并未如约归还拉末城,于是亚哈王便趁犹大王到访之际,促成南北国联手攻打亚兰。其间,亚哈王主导了一幕颇为滑稽的“忠君爱国”秀,亚哈王先将亚兰的背信弃义和开战意愿诉诸众臣,得到臣仆们热烈的响应和支持,在群情激愤之下,犹大王约沙法难以拒绝亚哈王的邀请,只好抛出义薄云天的外交辞令,同时又巧妙地提及常规,就是国家在采取军事行动之前,先要求问耶和华,待神下达征讨作战的命令,才能出兵。这当然不成问题,以色列王宫中常备有一批召之即来、来即能言的御用先知,随着一声令下,就争先恐后地上来400位,这次的王意太容易揣摩了,或许他们刚才就已经听见大臣们的振臂高呼,于是七嘴八舌,但却众口一词地极力附和,在一片出战必胜的吉言声中,亚哈王踌躇满志,似乎胜利已在眼前,攻打亚兰不仅理直气壮、众臣仆同仇敌忾,现在又得神的所谓许可与支持,自然万无一失。
顺从当政者的意愿,下属臣僚、御用先知趋炎附势、投其所好,这出“忠君爱国”秀表演得实在太不加掩饰、太明显、太露骨了,同样也是一国之君的约沙法看在眼里,心知肚明,忍不住提出换人要求,表示想听真话,也明摆着不给眼前这400名所谓先知面子。可见,在统治者眼中,那些专知奉承讨好的御用先知其实没什么价值,只是一些会出声的花瓶摆设,专供舒畅心情、去忧解烦之用,所谓“忠君爱国”,实质上无非是“媚君误国”罢了。而谁是耶和华真正的先知,亚哈王心里非常清楚,那就是不会顺着他的意思说话、令他想起来就恨得牙痒痒的米该雅。
碍于犹大王的情面,亚哈王只得派人去召米该雅前来。此间,“忠君爱国”闹剧不但未偃旗息鼓,反而进一步升级,二王正装登场,在城门空场摆开类似誓师大会的阵容,御用先知竟然不顾犹大王的不信任,还在争相献媚,装腔作势,高唱凯歌,甚至有个名叫西底家的先知,别出心裁地拿着两个象征能力的铁角,亮出形体艺术,我顶我一路顶,象征旗开得胜,直捣黄龙。值得留意的是,他用了“耶和华如此说”这一神谕公式,将谎言包装成“最高指示”。

二、吉语与凶言(13-23)

一边厢闹剧你方唱罢我登场,另一边厢去请米该雅的使者当然清楚知道这位先知为何不招亚哈王待见,担心来人败兴,就劝他也随大流说吉祥话,加入“忠君爱国” 的大合唱之中。然而,米该雅的回答却不留任何余地:“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耶和华对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连亚哈王都承认米该雅是耶和华的先知,其原因就在于他定意且一贯地向人传达耶和华让他讲的话,不会顾忌听众的地位、感受,或反对声音的多寡而隐忍不言,甚至改变内容、假传“圣旨”。
从事件的记述中我们看到这位铮铮铁骨的先知,也有他幽默的一面,或许他用夸张的声调、表情或肢体动作,或许是因他随大流的吉言本身,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使用神谕公式,令亚哈王一听就知米该雅在戏弄他,便要求他讲实话。
实话是什么呢?米该雅讲出一幅图画——“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并传达了神对这幅图画的解释——“这民没有主人,他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各归各家去”。总之一句话,就是亚哈王将会战死。这无疑是十足的凶言!想必当这个问题人物出现时,那场“忠君爱国”秀就应该渐渐收场了,大家都想听听这位不受待见的草莽在野先知究竟要说些什么。不出亚哈王所料的凶言一出,全场更为肃静,大家拭目以待,想看米该雅的下场如何。
这时,米该雅又不识趣地娓娓道出他看见的一个异象:天庭开会,耶和华允许谎言的灵去让亚哈王的众先知引诱亚哈王去拉末阵亡。你可能会质疑神所做的出现了道德问题,须知允许和实施二者需要区分开来,当耶稣对犹大说:“你所做的,快做吧”(约13:27),并不表示耶稣因此就成为犹大作恶的同谋。同样,这里也不能说神就是说谎先知的赞助者或说谎的发起人。况且亚哈王并不糊涂,他心里很清楚米该雅才是真先知,而神也没有向亚哈隐瞒,他借米该雅揭示了全部计划,提出了十足的警告。亚哈完全有不被欺骗的机会,但他却选择拒绝米该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亚哈的受骗上当是一种选择,听他想听的、信他想信的,这令他日后的死显得有些自作自受、命中注定的味道。

三、都是实话惹的祸?(24-28)

打破令人尴尬的沉寂的,是一声清脆的耳光,这是刚才卖力地表演铁角破敌秀的西底家对米该雅非常大力的击打;随即,亚哈王就下令把米该雅下在监中,并明令苦待先知,少给他食物和水。
米该雅留下的临别赠言是一句命令式的呼吁:“众民哪!你们都要听。”从此,他在圣经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他还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的结局如何,我们已无从查考,他已完成了他应做的事,虽只在圣经中出场一次,却轰轰烈烈、大义凛然。“众民哪!你们都要听”,这句话回荡在历史时空当中,至今响在我们耳边。
米该雅到底惹着谁了?难道仅仅是实话惹的祸?显而易见,米该雅惹着亚哈王了,因为他向亚哈王说凶言,实话实说地告诉亚哈神要降祸与他,他去攻打拉末城必定阵亡;米该雅也惹着以西底家为代表的至少400位宫廷先知了,因为他的存在正反衬出他们的虚妄卑劣。
希伯来文的“真理”一词,并不十分强调正确,而更有坚定、可靠、持久、忠实的含义,重点指向一种关系。神与人位格之间的关系就是在真理上确立的,其基点就是十诫的十句话中的第一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3)。只有一位神具有绝对权威,人要绝对顺服和效忠。表面上看米该雅遭难都是实话惹的祸,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为何他一定要将实话讲出来?为何他不能保持沉默?为何他不能像宫廷先知那样趋利避害、左右逢源?事实上,他只要想在他的时代处境中持守独一真神信仰,就无从选择、不可避免地惹着唯我独尊、行事不义的亚哈王,惹着那帮为一己私利而趋炎附势、欺上瞒下的宫廷先知。米该雅的遭遇只不过是十诫第一诫在他先知职分上进行演绎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而已。
实际上,这是从古至今每一位忠于神的人所不可更改的命运。只要你对这条诫命认真,就无可避免地会惹着别人,轻则面对人际关系、事业发展的危机,重则身家受损、甚至会危及生命。中国第一代基督徒便常陷两难境地,身为子女,家族的权威要求祭拜祖先、纳妾以传宗接代;身为臣子,皇权要求尽忠报国、杀身成仁。难怪当时有信徒以“两头蛇”自嘲:“当南更之北,欲进擎而止。首鼠两端乎,犹豫一身尔。”今天在国内,很多张力都发生在职业操守方面,基督徒老板最头痛的是部分客户和公务员的贪婪索取,而上司作假账的指令又令基督徒会计挣扎不已。惹着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让人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因素引诱、拉拢、强迫你放弃这诫命,圣经当中恐怕再也没有一条如此这般顶级重要、却又最惯常被人忽略的命令了,你可以满口宣称接受它,却转眼就以意念言行破坏它。背离往往隐藏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回心转意里,大清王朝在查禁基督教时期,规定只要被捕的基督徒以脚踏或唾弃十字架的方式证明自己放弃信仰,就可以当堂释放,否则就是发配新疆当有去无回的奴工;土耳其征服者摆在亚美尼亚人面前的选择,就是一顶回教帽子和一柄斩头的巨斧。往前走好难,退回头好容易。就如同使者对米该雅的建议:“众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说吉言。你不如与他们说一样的话,也说吉言。”不就结了,省得自找苦吃。
既然这个月我们要思考建堂的意义,我就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建堂惹着谁了?我可能是同工中最后一个知道新堂地点的人,当时令我讶异得合不拢嘴,听说建堂方案中明明有言在先说要离海淀堂远着点儿,可偏偏最后就落在它对面,实在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越想绕开就越让你面对面。自从上世纪50年代三自运动以来,拒不加入三自的教会就成了对三自独家代理身份的挑战,我们的存在本身就在提醒他们世上还有一批为了信仰和良心的缘故拒不服从的人。而从聚会空间的变迁就可以看见这批人的胆量和实力都在逐步增大,从自家到租赁公寓再到租用写字楼,现在竟然又要买房建堂了。因此我们建堂惹着谁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昭然若揭。
当然,我们也有一个窄径变通途的选项,就是挂在三自招牌之下,只要这样识时务立马就成俊杰,随着教会合法性问题的迎刃而解,我们这些传道人也明正言顺地有了合法身份,弟兄姊妹也不再让领导伤脑筋了,教会购置个把房产更不在话下,而且神学教育、文字出版、对外交流……各种方便大门都随之敞开,何乐而不为?
在外读书期间,常被问及你们为何不加入三自,有的人还会掰着指头给你数算加入三自可以为主做这做那一大堆宏伟蓝图。不妨将这类问题总结为一句话:你们为什么这么一根筋呢?放着阳光大道不走,偏要走这羊肠小路。这类问题实质上是质疑你存在的合理性,实在是一个“to be or not to be ”的大问题,因为凡关乎你存在意义的,都不可等闲视之。为什么我不放弃这样的“我”而成为那样的“我”呢?
在座一些弟兄姊妹恐怕也有困惑:既然大家都是信仰耶稣基督的,何必水火不容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来自三自的弟兄姊妹甚至会感到受伤。在此我想说的是,首先我们的矛头并不针对三自教会的牧者和信徒,只要相信基督耶稣恩惠福音的人,都是我们的弟兄姊妹;其次,我们是谁不必也不应以对立面来定义,否则只能说明我们无法超越对方。真正定义我们的是神的道。
让我们回到信仰的根本,如果你真正理解“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的诫命,就必知道自己在独一的神面前是有罪的,而与神和好之路,只有借着神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及复活所成就的救恩一个途径,舍此之外别无拯救。因此,使徒约翰毫不含糊地指出:“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或许大家会想,对于这些三自也没有人会反对呀,但主耶稣教我们看人,不仅要凭他口里如何宣认,也要看他所结的果子,也就是要查验他所行的和他所说的是否一致。
翻开中国教会上个世纪50年代的历史,就可以看清三自在一浪接一浪的政治运动中,所遵从听命的到底是谁。
当国家领导指出中国基督教的最大问题是与帝国主义的关系问题时,他们便从中获得“鲜明的启示”,“就是:基督教应当自动地肃清帝国主义在它里面的力量和影响”。于是,便推出《三自宣言》,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国各地教会开展签名运动。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在我国设立的教会学校和宗教界的反动势力……反对我们。这些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同这些敌人作斗争。”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持推动下,教会学校被全面接收,与此同时,三自号召各地教会检举潜伏在基督教中的反革命分子,在各地教会及基督教团体中积极展开对“帝国主义分子”和“反革命败类”的控诉运动。
在肃反运动中,凡拒绝参加三自会的传道人,大多被扣上“潜藏在基督教内部的反革命分子”的帽子而遭到逮捕并判刑。
在反右运动中,三自会从其内部也揪出不少右派,并号召全国教会积极参与反右运动:“我们基督徒都应该积极参加这一场斗争,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明辨是非,站稳立场,树立社会主义思想,批驳右派谬论,与右派分子划清界限。”
在随之而来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位三自领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声称:“要把毛泽东思想这面红旗插在我的脑子里,来赶走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这个恶鬼”。通过“参加劳动锻炼和社会实践来加强自我改造,向工人、农民学习”。他一生最大的光荣就是能“为祖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 尽一份力,发一份光”。
我不用在此举更多例子了,上述实例已经可以充分说明这个组织实质上并非以耶和华为神。
或许有人认为:基督徒不是讲爱与复和吗,为什么不尽释前嫌,仍要念人旧恶,搬出这些陈糠烂谷子呢?不错,爱与复和是基督教的核心价值,但爱和公义是不可分开的,二者互为定义;而复和也与悔改不能分开。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将这一关系表达得完全而彻底,不讲公义的爱,和不经悔改的复和,最终必视十字架为愚拙而予以否定,也就是说必然会消解耶稣钉十字架的必要性。有人非常精辟地形容这种神学立场:一位没有义怒的上帝,借着没有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将没有罪的人带进没有审判的天国。一位神学家说得好:“罪作为偶像崇拜,意即我们作为罪人忙于生产偶像,以便控制、拒绝或改变福音的内容,以致其恩典的审判能够被中立化或因为我们自己的某些发明而得以避免。”我们现在所言及的就是一个明显例证。
被神被人饶恕首先需要悔改。众所周知,连共产党都以正式决议的方式承认历史上曾犯有若干错误,然而时至今日,三自对其历史上得罪神、伤害教会肢体的所作所为,尚未作出只言片语的忏悔,甚至在他们当今推出的书籍和论文中,仍坚持他们所做尽都正确。这样,我们又怎能以任何名义和借口投入它的门下呢!中国教会有着不可忘却的记忆,这不仅涉及历史情感问题,还与上述有关十诫第一诫、公义、悔改、十字架等神学反省有关,这令我实在难以苟同本着实用主义立场出发、以和为贵的息事宁人的态度和实践。因此,面对海内外方家的劝说甚至指责,我们只能借用马丁•路德当年在沃尔姆斯会议上最后的答辩作为回答:这是我们的立场,我们别无选择。当然,我们站在这个立场上并不是心怀仇恨、愤怒,也不试图报复,更不是作历史的审判者,而是本着怜悯、爱、交托和等候的心态。
今天的人往往不重视历史,只看重当下,但圣经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历史的画面,不断提醒我们不可忘记。列宁说过的一句话相当有道理:“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些弟兄姊妹之所以看不清三自的本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中国教会历史的缘故。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三自权势下的基督徒都是我被掳的弟兄姊妹,为了分担他/她们的软弱,我们也甘愿效法耶稣基督,背负这不自由的轭,这是我们可以也愿意为我被掳的弟兄姊妹付出的。
有一位弟兄说得好:“其实学习历史的意义,就是让每一代人,都试着将自己的命运,放在一个更长远的图画中去理解。”这样,我们的眼界就会被打开,能够从眼前的事物中看到更多的意义。亲爱的弟兄姊妹,深愿你们看到,守望建堂不仅仅是我们一家教会买下一处房产作为敬拜神的场所而已,这个举动本身就是代表决心忠诚于我们的神的众教会,向这个世代不惜代价地告白我们的一神信仰,并公开向神献上我们的感恩祭。只有神能够鉴察人心,他看重的也是我们的心,我们不必太在意何时可以进堂,我们真正在意的是我们的神悦纳我们的祭,他的名可以得到荣耀。这正是我们从先知米该雅身上看到的光辉,为他喝彩之余,见贤思齐,甚愿你我也能像他那样毫不妥协地向神效忠。

——————————
1 本文是宋军牧师2010年8月22日于北京守望教会分享的主日敬拜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