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拿起来,读吧”—— 推荐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樊春良

举世公认,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古今自传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本。在我们信主的人看来,这本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本自传,而是一个罪人蒙恩的悔改和得救的纪录,是对伟大和慈爱的神救恩的感恩与赞美,是回到神那里的渴望。

一部伟大的心灵之作

    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430)的《忏悔录》是那些你一定听过但也许还没有打开读的经典名著之一,那么,现在就拿起这本书,开始读吧!

翻开第一页,映在眼帘的第一句话来自圣经诗篇:

“主,你是伟大的,你应受一切赞美;你有无上的能力、无限的智慧。”(第1页)

信主的人立刻会感到亲切:这是一本以向神祷告之心写成的书。举世公认,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古今自传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本。在我们信主的人看来,这本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本自传,而是一个罪人蒙恩的悔改和得救的纪录,是对伟大和慈爱的神救恩的感恩与赞美,是回到神那里的渴望,因为:

“你造我们是为了你,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怀中,便不会安宁。”(第1页)

这是伟大的真理。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就是让人知道真理,因此,即使对于不信主的人,这部书也是开人心智的。

奥古斯丁及其《忏悔录》

奥古斯丁被公认为是古代基督教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神学思想传输给中世纪的天主教和近代的基督教新教,极深远地影响着基督教的发展,直到今日。

奥古斯丁于公元35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城,即今天阿尔及利亚的苏克赫拉斯,当时已并入罗马帝国的版图。他的父亲是本城的一个普通市民,信奉异教,母亲莫尼加自小即是虔诚的基督徒。奥古斯丁自幼便受母亲熏陶,但他并没有受婴儿洗礼。年少时期经过良好的教育,智力初露锋芒。19岁在迦太基求学时,读到西塞罗的论文《霍特修斯》,产生了学习哲学的热情,对天主教的教义持有偏见,开始皈依摩尼教。后来,他来到米兰,受到该城主教安布罗西乌斯的影响,正式脱离摩尼教,热心于新柏拉图主义,在思想上逐渐与基督教接近。386年夏天,奥古斯丁在内心激烈的挣扎中,听到神的呼唤,归信于主。387年他接受了安布罗西乌斯的洗礼,不久母亲去世。391年,奥古斯丁访问希波,接受神职,成为年迈的主教瓦勒西乌斯的助理司铎。5年后,瓦勒西乌斯去世,奥古斯丁继任主教,鞠躬尽瘁,直到离世。

《忏悔录》是奥古斯丁在希波出任教职时写成的,那时他大约45岁左右。《忏悔录》全书共分十三卷,前九卷, 记载着作者从出生到三十三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 后三卷则是诠释圣经创世纪。第一卷及第二卷叙述他的幼年及童年时代,第三卷写作者在迦太基的学生时代;第四卷写作者已经完成学业,担任教书职务;第五卷写他往罗马去的经过和经历:第六第七卷写作者在罗马及米兰两地的情形;第八卷记载着他悔改归主的经过,第九卷作者用一大部分篇幅写他母亲的生平。第十卷分析他写书时的思想概况。第十一卷到十三卷,奥古斯丁不再写个人的经验,转而探讨圣经的释经问题。这看似与前十章有割裂之处,国内有的《忏悔录》译本就只译了前十章。其实,《忏悔录》全书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这本书并不是通常意义的自传,它是一部信仰的历程。在奥古斯丁看来,信仰的道路在归主之后,下一步必然是好好明白神的话语,把信仰牢固在神的道之上。

奥古斯丁为什么要写这部《忏悔录》

《忏悔录》原名为Confessions,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在基督教的传统中,这个词一方面可指认罪,祈求神的赦免,另一方面,它也可指对神的认识,表白信仰,承认祂的作为,后者具有赞美和敬畏的意思。(汉语圣经学会《基督教圣经语神学词典》)奥古斯丁的confessions一词是复数,不仅是指忏悔所犯的各样的罪,更是指承认神的伟大,赞美歌颂神。汉语译本把Confessions译为《忏悔录》,取了这个词的第一层意思,没有充分揭示出原书名的意义。

在《忏悔录》第二卷开头,奥古斯丁写道:

我愿回忆我过去的污秽和我灵魂的纵情肉欲,并非因为我流连以往,而是为了爱你,我的天主。因为我喜爱你的爱,才这样做:怀着满腔辛酸,追溯我最险恶的经历,为了享受你的甘饴,这甘饴不是欺人的甘饴,而是幸福可靠的甘饴……(第2页)

是“为了爱你的爱 (for love your love)”。 是爱神把他从死亡和罪恶中救出来的那大爱,是对神的爱的回应和感恩。“罪在哪里显多,恩典也更显多了”(罗5:20),只有从深受罪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的人,对主的爱才会这么大。

“罪”在《忏悔录》中居于一个重要的地位,没有罪,就没有忏悔;没有对罪的认识,就没有忏悔;没有神的恩典和爱,就没有对罪的认识和痛恨;因此,忏悔是向神的忏悔,忏悔必然带来向神的感恩。

“天主,请你俯听我。人们的罪真可恨!”(第9页)

罪,真可恨!罪在出世一天的婴儿身上就有了。“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51:5)。而世俗的洪流真是可怕!奥古斯丁控诉文化中隐藏的罪对人的巨大影响:“荷马编造这些故事(指荷马史诗),把神写成无恶不作的人,使罪恶不成为罪恶,使人犯罪作恶,不以仿效坏人,而以为取法于天上神灵。”(第19页)在一个没有真神的世界,希腊人编造的神代替了真神,这些神像人间的恶霸,欺男霸女,无恶不做。他们之所以称为神,只不过他们比别人有更大的力量和权势。这些假神冒充真神,毒害人心,使人不知丑恶,反以为美。古代的世界是这样,今天的世界也是如此,假神泛滥,罪恶横行。“我失足其中,远远离开你的双目。”(第22页)

奥古斯丁以在神面前认罪的虔诚和勇气,完全真实地说出了他对神犯下的种种罪。对人影响最大的罪、最难以抑制的罪也许就是情欲,奥古斯丁以出乎常人的真诚,痛心疾首地述说情欲的荆棘把他紧紧捆住,不能自拨:“我如此盲目地奔向堕落,以致在我同辈中我自愧不如他们无耻,听到他们夸耀自己的丑史,越秽亵越自豪,我也乐于仿效,不仅出于私欲,甚至为了博取别人的赞许。”(第28页)他回忆起自己与几个年轻人偷走梨树的果子,并不是为了吃,而是拿去喂猪。到了作恶毫无目的,只是为了恶而作恶!心跌倒深渊的底里!奥古斯丁在神面前不仅把他在性方面的秘密经历讲出来,而且还忏悔了他对情欲生活难以割舍的心理活动;不仅仅忏悔肉体方面的罪,他还忏悔各种心理和行为的罪:骄傲、野心、轻率、虚荣、忘恩负义、伤害别人、欺骗、不诚实、虚伪。

想想跌入罪的深渊是多么可怕!而当罪人被神从黑暗的深渊中救出,见到光明时,他是多么感恩!

“我追溯以往种种,我的心灵能一无忧惧,‘主啊,我怎样报答你的恩泽?’我要热爱你,感谢你,歌颂你的圣名,因为你赦免了如许我罪恶。我的罪恶之所以云消雾散,都是出于你的恩典与慈爱,而我之所以能避免不犯,也出于你的恩赐,我能为罪恶而爱罪恶,那么还有什么干不出来呢?”(第33页)

揭穿罪恶并不是看罪恶,而是靠着神的恩典战胜恶,归向美好的生活,归向神:

谁能揭穿其中曲折复杂的内幕?丑恶不堪,我不愿再去想它、看它了。我现在需要的是你,具有纯洁光辉的、使人乐而不厌的、美丽灿烂的正义与纯洁,在你左右才是无比的安宁与无忧无虑的生活。谁投入你的怀抱,进入“主的福乐”,便不再忧虑,在至善之中享受圆满的生活。(第35页)

主,你认识我,我也将认识你,“我将认识你和你认识我一样。”我灵魂的力量啊,请你渗透我的灵魂,随你的心意搏塑它,占有它,使它“既无瑕疵,又无皱纹”。这是我的希望,我为此而说话;在我享受到健全的快乐时,我便在这希望中快乐。人生的其他一切,越不值得我们痛哭的,人们越为此而痛哭:而越应该使我们痛哭的,却越没有人痛哭。但你喜爱真理,“谁履行真理,谁就进入光明”。因此我愿意在你面前,用我的忏悔,在我心中履行真理,同时在许多证人之前,用文字来履行真理。(第185页)

《忏悔录》的核心:靠着神的恩典得救

《忏悔录》一到九卷叙述了奥古斯丁皈依主名的过程,卷一到卷四是他深陷尘世下降的过程,卷五到卷九是奥古斯丁追求信仰上升的过程。

奥古斯丁在28岁左右对摩尼教失去兴趣,因为摩尼教的专家在学识上浮夸、浅薄,不能满足他对学问和真理的追求。奥古斯丁来到罗马,结识一些人,经他们介绍,到米兰任官聘教授。在米兰,他认识了米兰的主教安布罗西乌斯,后者是当时最著名的教会人士。他聆听安布罗西乌斯的讲道,使他第一次接触到基督教知识人士的思想。这对奥古斯丁的转变起到关键的一步,虽然他开始并没有认真把安布罗西乌斯的教导当作真理,但后者坚定有力的言论把神的“麦子的精华”“欢愉之油”和“和醇的酒”散发给神的子民,影响着他。奥古斯丁感谢神: “我不自知受你引导走向他,使我自觉地受他引导归向你。”(第88页)那些天,安布罗西乌斯讲道的一句主要经文是《哥林多后书》的“那字句让人死,精意让人活”(林后3:6),这话给奥古斯丁留下极深的印象。

上帝的存在、罪恶的性质与根源,这是奥古斯丁一直苦苦探索的两个问题,他从新柏拉图主义的著作中获得答案。新柏拉图主义人认为真理在物质世界之外。安布罗西乌斯有时讲道会提到这些思想,也许会对他有启发。在《忏悔录》卷七,奥古斯丁叙述,他从内省中找到了神:神就是光。“这光在我之上,因为它创造了我,我在其下,因为我是它创造的。谁认识真理,即认识这光;谁认识这光,也就认识永恒。惟有爱能认识它。”(第126页)奥古斯丁抱着急切的心情再去读圣经,发现过去认为保罗的著作自相矛盾的地方及其与律法、先知书抵触的地方也不见了。

但是,虽然奥古斯丁在理智上接受了神,也不再把名利放在心上,却对女人还是不能忘情,摆脱不了情欲的控制。他又认为结婚与完全献身于主是矛盾的。他头脑中知道要献身于主,必须抛弃婚姻,过独身生活,但他自己不能下决心做到。为此他陷入内心的激烈争战中,体会到“肉体与精神相争,精神与肉体相争”的意义(第145页),不能从肉体的控制中挣脱。奥古斯丁在卷八中生动地描写他内心不断的挣扎。当听到篷提齐亚奴斯讲起修士安东尼的事迹,听到他的两个朋友因读到安东尼的传记准备放弃官职献身给主时,奥古斯丁感到十分羞愧,内心斗争加剧。他独自一个人来到花园,无比悲痛,不断痛哭,向主祷告。于是,一件奇异的事发生了:

我说着,我带着满腹辛酸痛哭不止。突然我听见从邻近一所屋中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我分不清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的声音——反复唱:“拿着,读吧!拿着,读吧!……

我急忙回到阿利比乌斯坐的地方,因为我起身时,把使徒的书信集留在那里。我抓到手中,翻开来,默默读着我最先看到的一章: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肉体私欲。(罗13:13)我不想再读下去了,也不需要再读下去了。我读完这一节,顿悟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溃散了阴霾笼罩的疑阵。(第158页)

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段奇迹。这一刻转折是神的光照!靠着自己不能,靠着神能!这一转折不仅是奥古斯丁个人生活经历的重要时刻,也是基督教历史的关键事件之一。这让我们不由想起在大马士革路上受主光照的保罗,从此保罗走上为主传福音的道路,而奥古斯丁从此成为基督教伟大的护教士和思想家。他独特的地方在于,他的神学思想与其个人的经验是紧密分不开的,例如他的人论(人性全然败坏)和救恩论(惟靠恩典的旧恩)在《忏悔录》中就有深刻的描述。

值得指出的是,奥古斯丁在这部书中深情地记述了他母亲莫尼加对他不舍忘我的慈爱。怀着为主赢得儿子的深切期望,她经常含泪恳求其他人去帮助他、看望他、劝导他。当她请求一个神忠心的主教去看望她儿子时,这位神的仆人拒绝了:因为奥古斯丁还不肯受教,他对她母亲说:“让他去。你只要为他祈求上帝,他自会在书本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狂妄。……去吧,这样生活下去吧!你为你的儿子留下如许眼泪,这样的儿子是不可能灭亡的。”奥古斯丁回忆:“我母亲和我谈话时,屡次提到这事,说她听到这话,恍如听到来自天上的声音。”(第50页)是的,神是听祷告的神!莫尼加为她儿子不停的祷告得到了神的回应。奥古斯丁以向神祷告之心写道,当他把蒙光照全然归主的事告诉母亲时:“她听了喜形于色。我们叙述了详细情节,她更是手舞足蹈,一如凯旋而归,便向你歌颂:‘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3:19)因为她看到你所赐予我的远远超过她长时期以来哀伤痛哭而祝祷的。”(第159页)

感谢神! “我们借着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着他丰富的恩典。”(弗1:7)

今天读《忏悔录》的意义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他跪在神面所做的祈祷,是在神面前真诚的悔罪,是对神的认信,是对神的赞美。

今天读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有以下几方面重要的意义:

第一,   帮助我们更加认识神,明白神的爱。神的慈爱和丰富运行在历世历代属他的子民中,我们每个信主之人对神的认识、所经历的神的大爱,都会帮助其他信徒更加认识神、感受神的爱。正如奥古斯丁向神感恩的:写这本书的益处,不仅使自己忏悔的罪加以赦免而掩盖,并用信仰和“圣事”变化他的灵魂,使他在神里面获得幸福,而且——“能激励读者和听者的心,使他们不再酣睡于失望之中,而叹息说:‘没有办法’,能使他们在你的慈爱和你甘饴的恩宠中苏醒过来,这恩宠将使弱者意识到自己的懦弱而转弱为强。”(187页)。神的慈爱高过诸天,他的信实远至万代,我们需要“以众圣徒和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弗3:18)。

第二,       享受圣徒相通。我们这信的人是神从万世以前拣选的是属他的子民,他的爱子耶稣基督用宝血买赎回来蒙爱的罪人,是圣灵藉着真理的道重生的圣徒。神藉着他的爱子拆毁了我们中间隔断的墙,赐给我们同一个心智,同一个意念。在基督里,历世历代的圣徒的心是相通的。不论是藉着文字,还是藉着声音,我们可以在灵里相交通,在基督里分享主恩。奥古斯丁在写作《忏悔录》时,就向神说,不但要向神忏悔,而且“还要向一切和我具有同样信仰、同样欢乐、同为将死之人、或先或后或与我同时羁旅此世的人们忏悔”(第188页)阅读《忏悔录》,我们是在倾听一位弟兄的忏悔和祷告,与他一起痛恨罪的可恶,一起歌颂和赞美神,这是多么美好的事!

第三,         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没有人否认认识自己是最困难的一件事了。而人如果不了解影响、甚至控制自己的内在因素,就会时常行在黑暗中。当我们看到同样面临内在斗争的人把自己的种种经历和认识分享出来,我们就会从中获得对自身更深刻的认识。我想,奥古斯丁在肉体与精神相争苦苦挣扎中领悟出的“习俗”和“本性”的败坏意志对人的捆索(第144页),对每一个面对罪斗争的人认识自己、战胜自己都是大有帮助的。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第一次揭示出人的心灵是一个无比丰富的世界。要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就要靠神:“我要忏悔我对自身所知道的一切,也要忏悔我所不知的种种,因为对我自身而言,我所知的,是由于你的照耀,所不知的,则我的黑暗在你面前尚未转为中午,仍是无从明彻。”(第189页)

凡是罪过之处,都是自己所犯的; 凡是美好之处,是神的恩典,一切荣耀归主名!

奥古斯丁在完全皈依主之后,肉体与精神的争斗不像过去激烈,但是并没有结束,直到他回到主的怀抱。我们每一个信的人都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上仍是一个罪人,还经历着肉体与精神的争斗,要靠主的恩典过得胜的生活。

因此,我们每天都要来到神的面前忏悔:忏悔我们的罪,承认我们要信靠主,赞美神的信实和伟大!

                       (本文引文来自周士良译本,其中的圣经引语改为采用和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