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如何与父母沟通? 文/祖潘

2014年10月25日上午,校园部学生团契举办题为“如何与父母沟通”的团契活动。活动一开始以表演情景剧“打电话”来呈现基督徒与父母沟通时存在的常见问题,然后分组讨论回应。下面将剧本和回应要点整理出来,供弟兄姊妹面对类似问题时参考。

情景一

杰子(简称“杰”)和妈妈(简称“妈”)

杰子在大学毕业前信主,工作四年至今还没有女朋友。妈妈还未信主。

爸:喂?

杰:爸,我是杰子。我妈呢?

爸:你妈在炒菜,你等等。(失望地)这孩子,每次都找妈,就是不和爹亲。
妈:喂,杰子啊。

杰:妈,你好啊,刚才你给我打电话啊?(调皮地)好香啊,做什么好吃的呢?

妈:你这馋猫,就算闻得到也吃不到。我问你,早上我去菜市场买菜,遇见你罗阿姨,听说她女儿小梅还没有男朋友。我看这小梅长得挺水灵的,人家现在在地税局工作,公务员,又是你高中同班同学。你考虑考虑?

杰:(低声,作难地)妈,你知道我是基督徒,只能和信主的女孩结婚。小梅是漂亮,但不是基督徒,我们在一起不会幸福的。

妈:什么幸福不幸福的?你以为人家小梅配不上你啊?人家虽然读的是中专,没念过大学,可论条件哪一样不如你?你还好意思说!我告诉你,你不要每次都用基督徒来挡我。我可和你罗阿姨说好了,春节回家就见面,说不定人家小梅还看不上你呢!

杰:妈,教会单身姊妹多的是,就非得在外面找啊?

妈:你每次都提你们教会女孩多,咋不见你领个媳妇回家啊?杰子,明年一过,你可就三十了啊。男人一过三十,找对象就不容易了啊!你再不抓紧,妈我的脸在你姑姑婶婶面前往哪里搁?

杰:妈,你放心,我会努力的。我不是还在观察吗?婚姻大事,岂是儿戏!我准会给你找个优秀的儿媳妇的。

妈:(生气,责备地)你这话我听多了。我不管,今年春节回家你要是不带个女朋友回来,我就死在你面前。你看隔壁人家祥子,比你还小两岁,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今年你要是不带个女朋友回来,就别回家!

杰:(抱怨地,生气)妈,你这人怎么这样呢!你咋把我和祥子比。你要是喜欢祥子,就认他做儿子,就当我死了算了。祥子算什么东西,一想起他我就来气。从小欺负我,每次考试全班倒数第一,不就是个包工头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妈:你先别说人家,你瞧瞧你自己有什么出息?你每个月挣得有人家多吗?人家有老婆孩子,新房子是今年过户的。你都毕业四年了,你存了多少钱?你那点钱够养活你自己就好了。

我还是那句话,没有女朋友,就别回家!你要回家,就准备去见小梅。

杰:你烦不烦啊!每次打电话都说找女朋友。我又不是不找,不就是没合适的吗?教会牧师长老都在为我物色呢,我不就是在等待观察嘛!不结婚会死人啊?!
妈:每次你都是这个理由。我不管了,你就是不听话!啪——(挂断电话)
杰:唉——

回应:

主持人:谢谢两位弟兄姊妹表演。杰子和妈妈的沟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各自怎样的内在需要?如果你是杰子,你会怎样处理或者避免类似问题?请大家在小组讨论发言。

D同学:问题的焦点有两个。一是婚姻,二是工作。妈妈催婚,没和杰子商量就定下相亲,不尊重孩子,而且嫌杰子工作挣得少。

L同学:杰子可能来自小地方,老家结婚年龄早,小学同学都有孩子了,而他自己还没有女朋友。妈妈在人前有压力是可以理解的。杰子一开始还能坚持原则,忍耐倾听,只是妈妈提到祥子后就失控了。与祥子作比较时突显出来的落差成了杰子的痛处。

G同学:父母催婚是我们常常要面对的情况。策略性的做法是,可以和父母谈谈自己是如何看待某位有好感的肢体的,让父母知道自己个人问题的最新进展。给他们盼望,而不是让他们以为自己在这方面没有任何预备。另外,我觉得杰子要继续学习一个功课,就是放下藏在内心的比较。在祥子面前,杰子不用自卑,神的儿女得到的祝福胜过世上一切。

情景二

小刚(简称“刚”)和妈妈(简称“妈”)

小刚上大学后信主,毕业工作两年,爸妈都没信主。

妈:喂。
刚(兴奋地):喂,妈。
妈:(有点无精打采)小刚啊,打电话有什么事啊?
刚:噢,两个星期没打电话回家了,问问你们的情况。啊,你身体好吗?
妈:老样子。
刚:爸爸还好吗?
妈:差不多。
刚:外婆呢?能下床走路吗?
妈:都还好。这些不用你操心。
刚:(有点失望)噢……
妈:(有点生气)昨天干什么去了?打你电话也不回!
刚:(开始有点紧张)噢,什么时候打来的?
妈:八点左右。
刚:(带着歉意)那时我在参加教会祷告会。关机了。

妈:(很气愤地)你三天两头朝教会跑,不好好工作,今后看你怎么办!

刚:(有点委屈)妈,我没有!下班了才去教会。

妈:哼!别提你的教会,我问你,你每个月交给教会几百块钱,教会给你什么了?你是被别人骗了。家里哪里见到你寄来的一分钱?

刚:那是我交的十一奉献,是献给神的,不是给人的;我之前寄回家五百块,你没有收到?

妈:别提你的神了!一提我就来气!你开口闭口都是神,找个工作也是和你们教会有关,一个月才拿四千多。你看人家小华,学历还没你高,现在一个月就是七八千,人家年底就结婚。你看看你,整天神啊鬼的,怎么没见你的神给你个好工作,给你买房子啊?

刚:妈,现在的工作是我喜欢的。钱虽然少,可是很有意义。

妈:你还好意思说!你爸和我起早贪黑辛辛苦苦供你上大学,还念了研究生,你就混成这个鬼样子!你叫我们在亲戚朋友面前怎么抬头见人?你现在一个人在北京,一没房子,二没靠山,老大不小了,你赶紧回来好好找个工作,不要让家里人操心。

刚:妈,我在北京不是一个人。我有教会,教会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弟兄姊妹对我都很好。我现在在北京很好,暂时不打算回老家发展。

妈:你是不是要让我和你爸死在你面前才心甘!你摸摸你的良心,你每个月拿这点工资对得起谁?

刚:(开始反抗)这是我选择的生活。不用你管!你们从前供我上学的钱,我以后会慢慢还你们。

妈:(语带讽刺)你拿什么还?就凭你那点工资?你结婚不向我们伸手要钱就算好的了!你有什么出息!

刚:(愤怒地)你放心!我结婚就算去要饭也不会伸手向你要钱!从小到大,吃你们的、穿你们的,每次交学费就像欠债一样,你以为我好受啊!我的工资是少,但一分一毛都是我挣来的!我不愿意花你们的钱,不想老是活在你们的阴影中。你以为我这几年过得好吗?上大学就是满足你们的期待,读书就像是还你们的债一样。从今以后,我的事你不用管!

妈:好,好,好,你以后不要再打电话回家。啪——(挂电话)
刚:(后悔、伤心)……

回应:

Q同学:我觉得妈妈不了解教会,甚至对教会有很大误解。有可能是小刚平常很少和家里谈及教会生活,或者没有有效地让家人了解教会。

L同学:妈妈不满意小刚的工作,可这是小刚喜欢的工作。中国家庭父母管得太多,没有界限。尤其是让小刚觉得亲情之爱就像投资,读书就是为了还债。这一点我深有同感,虽然我知道那是谎言,可话一出口就收不回来了。

S同学:小刚妈妈用世俗的观念来关心小刚,在关心当中免不了拿小刚和别人比较,伤了小刚的心。她想让小刚变成她所希望的人来满足自己。而作为小刚来讲,沟通中显得很被动,最后以愤怒来表达反抗,这样就激化了母子间的矛盾。 如果小刚能意识到妈妈还没有信主,和自己的价值观念不一样,那么在打电话之前就要预备自己。首先,在电话中要争取到话题的主动权,在说不到一起的情况下,尽可能暂时跳开原来的话题聊点别的,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说。如果对方一直抓住矛盾不放,则要带着一颗祷告的心去聆听,要以温柔、忍耐的心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打电话时可以多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生活中高兴和感恩的事,不必每次都要提及信仰和教会。还可以给家里寄教会刊物,潜移默化地纠正家人对教会的成见。
情景三

丹丹和妈妈

丹丹刚考上研究生,刚信主不久。家里人还没信主。

妈:诶,丹丹啊。

丹:妈,干嘛呢?

妈:(热情地)看电视呢。丹丹啊,到了新学校,适应那里的环境吗?老师喜欢你吗?室友对你好不好啊?我看新闻说北京雾霾好吓人,你有没有觉得喉咙不舒服啊?多喝点水啊,能不出去就不要出去。你看,我昨天从你姑姑那儿拿来一包口罩,是她们医院最好的。我下午就给你寄过去。

丹:哎,妈,你好啰嗦,我又不是小孩子,连个口罩都不会买!

妈:会是会,就是怕你买贵了!丹丹,我看新闻说香港那边学生要占什么中,连课都不上了。妈妈可要告诉你,你一个人在北京可不要参加什么反党反政府活动。

丹:妈,你想哪儿去了!香港占中哪里像你说的那样,什么反党啊,人家是非暴力不合作争取普选。连小学生都罢课游行,学校老师还鼓励学生罢课,香港人就是让人佩服!我还转了支持占中的微博呢!

妈:(有点紧张)什么,你还真参与了!丹丹,妈妈警告你,赶紧删掉,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听说有人在网上支持学生罢课,就被公安局抓了!你听话,赶紧删了!

丹:哼,这是压制言论自由,这个政府太卑鄙了!

妈:我不管什么自由不自由,你不要参加反党活动,否则到时候吃亏的是你自己!

丹:如果没有自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哎呀,这些你不懂!

妈:妈妈是不懂,你只要好好学习,不要惹事,比什么都重要!

丹:你怎么这么狭隘呢?我们是公民,连在网上说话的自由都没有,那我学新闻有什么用?我就是不删!

妈:不要和我说这些大道理,你没有受过苦,等你受苦了,就太晚了。这个社会太复杂,你不懂。听话啊。

丹:(大声地,责怪)我什么不懂?我这是坚持正义,我就是想不明白,你们这代人老是怕这怕那,一点正义感都没有。我之前就是太听你们的话了,高考填志愿时,我喜欢历史,你和爸爸说学历史毕业后不好找工作,劝我报新闻,我就顺着你们报新闻。可我不喜欢这个专业,我学得可痛苦了。现在我长大了,我有自己的主见,我不要再听你们。

妈:(语气放缓)丹丹,妈妈说这些都是为你好!你年纪还小,很多事你不明白。

丹:(气愤地)烦死了。我不想听你说。在你眼中,我永远都是小孩子,你什么事都要管,弄得我现在什么都不会做。宿舍同学笑我不会扫地,去食堂打饭都会脸红。我现在明白了,这些都是你们的错!是你们剥夺了我成长的权利!

妈:(生气)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难道我们生你养你还养错了?你就这么报答父母啊?学校老师是这么教你的吗?

丹: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你从来就不了解我,根本就没有真正关心过我!啪——(挂电话)

妈:丹丹,丹丹——

回应:

W同学:妈妈溺爱丹丹,管得太严,其实是不相信丹丹能够生活自理,所以连个口罩都要买好寄来。丹丹要独立,不要凡事被管着,难怪矛盾爆发了。

G同学:丹丹是任性的孩子。我怀疑她是否真了解占中的意义,其次,她从一开始说的话就不像是一个基督徒当有的表现。

D同学:妈妈固然溺爱丹丹,不愿放手,丹丹争独立坚持主见有点走极端,但主要矛盾还是思想代沟问题。这一代父母从小经历过政治运动,谈政治而色变,担心孩子引火上身,而新一代大学生受民主自由价值观影响,借助网络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公民意识成长起来,这与上一代人很不一样。两代人观念上的冲突不可避免,只不过在这个剧中夹杂了母女关系中的管控和反抗。思想代沟是母女沟通中存在的客观障碍,就像基督信仰的价值观构成当前我们和家人关系的紧张一样。

总结:

S老师:谢谢同学们的表演。大家的回应都很到位,我就不多说了。很有意思,三个剧都是妈妈和孩子在互动,爸爸这一角色似乎缺席了。中国的家庭关系中,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往往比较紧张,特别是父子关系,这一点很有意思。作为一个父亲,我的感受是,其实父母主要不是透过孩子做了什么,比方说寄多少钱回家,买了多少礼物等等来体会到爱,而是在与孩子说话交流中体会到爱。我们家孩子在国外读书,我们全家定期会通过skype聊天。时间一到,孩子就算忙着写论文,也会暂时放下。孩子会对我谈谈最近听课读书心得,有什么想法等等,和师母呢聊得最多的就是买什么衣服啦,去逛街啦之类。(笑声)我也有一个儿子的身份。在过去,我总是通过母亲了解父亲的需要,后来逐渐意识到这不好。因为传话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以后就直接和父亲沟通,而且我自己也有意识地避免做他们之间的传话者。

见证文集 >>

  • 我不再试图改变他 文/MXP
  • 蔡红红信主见证 文/蔡红红
  • 宝华弟兄信主见证 文/宝华
  • 靠主我站立 文/唐建英
  • 父神拣选的那一刻 文/馨芳姊妹
  • 起来!为神的国扬声祷告!――记念守望姊妹祷告会一周年 文/咏莲姊妹
  • 《囚徒》系列 文/国永
  • 忘记背后,努力面前 ——雅斤小组新年感恩分享
  • 户外敬拜小记  文/谭建华
  • 软弱中的恩典 文/海鹰
  • 在逼迫中前行 文/张俊英
  • 神所预备的,祂让我知道 文/盐小蛋
  • 我能想到最难忘的事(简略版)——海拘之行有感 文/杨宪法
  • 奔跑,生命新旅程的开始——三次拘留所感恩小记 文/红雨姊妹
  • 在婚姻的磨难中学习认罪与饶恕 文/YH
  • 信主见证 文/侯弟兄
  • 主的灵在那里、那里就得以自由 文/李薇
  • 一碗清汤荞麦面 文/海鹰
  • 百合花小组感恩分享
  • 参加成都兄弟教会主日崇拜小记 文/樊春良
  • 相逢在大恒,团结在新堂 文/张阿姨 11.12祷告会分享
  • 我的心等候主,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 文/郭海鹰
  • 往那不知道的地方去——面对平台敬拜的呼唤 文/ 纪红雨
  • 为爱守候 文/夏普&沈丽荣
  • 关于万圣节对话  文/雅歌妈妈
  • 户外敬拜小记 文 /谭建华
  •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文/好智
  • 孕 文/郭利平
  • 28岁的感恩分享 文/林秋岚
  • 写给你,我的姊妹雪芹 文/艳青
  • 不用理由——未成行的拘留 文/小雪
  • 受压制的得自由,被掳的得释放 文/吴江河
  • 奇妙的户外之旅 文/左小娟
  • 号子里的故事 文/许国永
  • 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 文/瑞玲
  • 感叹神的奇妙——赵生弟兄访谈
  • 新上路的“全职妈妈” 文/新雨
  • 美丽的约会,特殊的旅行 文/兴梅
  • 主的恩典够用 文/黄佑昌
  • 拘留所的退休和进修 文/徐森
  • 他是让万事互相效力的神——伯良弟兄访谈
  • 弟兄姊妹相爱撼山河 文/新明
  • 神的恩典够我们用 文/肖毛
  • 海拘二次折返的奇妙经历 文/张好智
  • 我在海拘的故事 文/郭海鹰
  • 与主七日同游海拘小记 文/睿睿
  • 我在拘留所的经历 文/曹岩松
  • 海拘七日恩典之旅 文/王夜雨
  • 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 文/孙惠波
  • 户外敬拜小记(之九–之十五) 文/谭建华
  • 主恩同在的日子 文/晓东
  • 拘留所感恩随笔之三——感恩 文/吕华
  • 囚徒系列 文/国永
  • 耶和华是我们得胜的元帅 文/兴梅
  • 拘留所感恩随笔(二)道成肉身 文/吕华
  • 囚徒系列 文/国永
  • 海拘五日 文/好智
  • 拘留所七日感恩随笔 文/吕华
  • “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海淀拘留所七日小记 文/关山越
  • 7日“慢炖” 文/张鹏程
  • 夸只夸自己的软弱 文/会素
  • 神的恩典够我们用 文/刘峣
  • 真实的福分 文/祖潘
  • 户外敬拜小记(之五——之八) 文/建华
  • “向什么人就做什么人”——拘留所五天经历分享 文/建华
  • “我的恩典够你用的”——代代访谈
  • “常常喜乐,不住祷告”——访小方弟兄 文/蒺藜
  • “那在你们里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拘留所一周分享 文/佑伟
  • 基督的身体
  • 我在大学信主的见证
  • 我的信主经过
  • 2010.08夫妻营会见证神的恩典
  • 数算主恩典——我生命中的爱与感动
  • 让主作我孤独的依靠
  • 岁末随想——用心去爱用生命去爱
  • 我是超级奶爸——找自己
  • 受洗见证
  • 成长在守望
  • 主是我患难中的力量
  • 我不是那样孤独
  • 沈嘉晋姊妹信主见证
  • 全部 见证文集 >>

    《@守望》第72期——户外拘留时代(八) >>

  • 王志勇牧师在“父母学堂”的答疑
  • 当与蒙召的恩相称 ——读班扬《丰盛的恩典》 文/樊春良
  • 为爱守候 文/夏普&沈丽荣
  • 关于万圣节对话  文/雅歌妈妈
  • 户外敬拜小记 文 /谭建华
  •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文/好智
  • 孕 文/郭利平
  • 求你赐我聪明智慧 文/晓峰 牧师
  • 保守合一 文/袁灵传道
  • 全部 《@守望》第72期——户外拘留时代(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