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在基督里得以喘息

文/孙毅 长老

讲道经文:约21章

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

引言

读这一段经文,不由地想起去年我与几位牧师去提比哩亚海边,当时读的就是这段经文。记得读到这里的时候,几位牧师都哽咽着读不下去了。确实,这段经文对于被主呼召去全职牧养教会的牧者来说,对很多人都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不过,今天,我要从一个普通信徒的角度看来这段经文。这段经文并非仅对全职传道人讲的。

14节说,这是耶稣从死里复活以后,第三次向门徒显现。为什么要有这第三次向门徒的显现呢?这次显现发生的时间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确实,这次的显现主要是为了恢复彼得。不过总体上是为了再次呼召门徒来跟随他。这段经文不仅对被基督呼召去作全职传道的那些门徒有意义,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在教会作全职工人的门徒来说同样有意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被呼召全时间来跟随他,无论我们作什么样的工作。第三次显现的时间是在平常工作的日子,这一点与前两次不同。

1、

3节,当七个门徒在一处的时候,彼得对他们说:“我打鱼去。”这些门徒就都与他同去。如果我们体会这节所描述的情景,他们似乎是带着无可奈何,好像是没有什么事情做了,只好去打鱼去。

这里,我们可以问这样的问题:门徒们看到了空的坟墓,甚至在主日两次看到过复活的主,知道他们的主并没有像被十字架之时他们所以为的那样,永远地离开他们去了。复活也显明他就是那位弥赛亚,他们跟随的没有错。但为什么看上去,生活对于这些门徒来说,依然是没有着落与乏力的?联想到我们中不少人,在主日敬拜的时候,也有被圣灵借神的话语及唱诗所感动的时候,似乎是遇到了主。那时,我们中也有人像多马一样,在他的面前称:“我的主!我的神!”(约20:28)但主日一过,进入到每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时,我们中不少人就如彼得一样,叹着气说,我去工作吧。

近来,我听到几个人都在说工作带给他们的疲乏,以至于让他们喘不过气来。这一方面确实有这个世代或环境的问题,需要时常地加班来能够完成任务。但另一方面,也在于我们自己,是否从内心中深切地认识到,我们全时间地被基督所召,不再单单是礼拜天的门徒。这里我不是在谈特别呼召,而是在谈作门徒的呼召,即作他全时间的门徒,日常生活真得以基督为自己生活的中心。以基督为中心的生活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工作带来的疲乏问题。他曾应许我们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30) 

2、

作一个全时间的门徒意味着什么?作一个全时间的门徒意味着:我已经属于他,我生活的所有时间都是属于他的。这意味着,我日常生活所做的每样事情都在他面前寻求过,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因为爱他而去做的。16节,“你爱我吗?”下面回应彼得的话,如果应用在我们这些普通信徒身上的话就是:你若是爱我,就去做我要你做的事情。这里有几层的意思。

首先,基督变成了生活的中心,生活即意味着敬拜他爱他。这对于一直将他当作老师,想要与他一同打天下,复兴以色列国的这些门徒来说,该是一个多么大的变化。将其当作自己所爱的人,敬他爱他没有问题,问题是,将其当作一生的满足,其终极性的意义是什么?本来敬他爱他是与一同复活以色列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因为就那个目标上志同道合而敬他爱他。联系到我们最初信主,敬他爱他,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帮助,在很多我们所向往的事情上帮助祝福了我们。我们对他的敬与爱是与这些在我们看来有意义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有求于他。而现在呢?似乎不为什么,任何其他事情就变成了第二位的。关系颠倒了过来:单单因为敬他爱他,其他事情才有意义。

其次,我做的事情,包括我的工作,都是出于爱他而去做的。就如保罗在歌罗西书中所说:“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3:23)因为爱他,所以我们要努力地工作,在工作上有好的见证。问题是,我们有时可能又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将工作放在了首位。这时15节,耶稣所问的是,你真爱这些比爱他更深吗?这问题挑战我们能够随时将工作放下,将我们所认为的无论是成功的还是暂时遇到挫折的工作交托在主的手中。7节,这里我们看到,当彼得听到是主的时候,他就不顾一切地跳下海去,要去见主。对于他来说,与主的相处,比一网拉上来的工作之所得更让人满足。

3、

在应用方面,我今天的信息不是讲怎样明白神的心意去做他交托的事情。而是侧重在,我们怎么在繁忙的工作或事务中,学习积极地交托,时常回到他的里面;不只是在主日寻求主,而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时常地寻求主,时常能够从埋头于事务中回过神来,回到他的里面得以喘息。这就像是学习游泳,如果你就是吸了一大口气,然后在水里憋着,不换气地使劲去游,其实人都游不了多远。如果我们就是靠主日吸一大口气,周间没有怎么换气的话,人迟早会被这世代的工作或事务压的喘不过气来。

作全时间基督门徒的一个要点就是,基督成为生活的基点:有点像是在拓荒的地带,每天出去做事,不能离营地太远,要时常地回来休息。在基督里意味着,把所有的事务都暂时搁置了,眼睛只仰望他,心中只有思念他。就如诗篇中所说的,一日七次赞美他,其实表达了人在一日的生活中当时常地来到他的面前。这可以通过早上已经成为习惯的灵修中来到他的里面;也可以在一天的任何一个时候,只要他感动了你,你都可以随时来到他的面前。如果你真在某事务中经历到主、与他相遇的时候,我在这里劝大家,如果责任允许,你可以暂时放下事情,进入到与他的亲近中,哪怕几分钟。你走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用祷告来回应他在你心灵中的感动,用唱诗来赞美他。他远比事情重要,抓住他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满足。

无论通过方式回到基督里,我自己的经验,有两个基本的特点可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在他里面经历到心灵的满足。这满足不一定是借着他所祝福的事情的成功,而就是在与他的交通中、在对他话语的思想中,心灵得着满足。当然人可能说,这样的满足可能不会天天有,确实,但也不是偶然才有。尤其是在人生的一些重要的时刻经历过,会给我们的人生留下深刻的印记。这带给我们的是对人生的满足,我们因着这样的满足而可以随时赞美他。注意,不是因为我们事情成功了、随了我们的心愿了来赞美他,而是因为已经认识他,内心因他得满足就可以随时赞美他。如保罗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6:6)看18-22节关于彼得的结局,这一生,最为重要的事情主已经成就在我们身上了;尽管人生还会有些遗憾,但这种满足已经可以让我们诚实地跟主说,你安排的结局不论怎样,你什么时候接我走,我都愿意顺从地跟随。

其次,我们在他里面经历到警醒。所谓的警醒,就是不被手上的事务所缠累,在基督里可以随时放下,以便让自己的心得以预备,可以去面对任何可能会发生的预料之外的事情。如果我们还被手上的事务缠绕的时候,我们很难对没有意想到的事情做出合适的反应。注意,这里不是在讲对某件将要发生的事情的预备,而是在讲对任何可能发生之事的预备。就如耶稣所说的比喻中提到,主人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回来,那些灯里有油的童女就有福了。这种预备只有在基督里,在对他的赞美中,才是有可能的。我们的心才有所预备,可以面对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

概括一下,如果你在上述两层意义上,能够时常地从事务中出来,回到基督里,不只是每月或每周偶然经历一次,而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主动地寻求,时常在他的里面心中有满足,那么你就学习了在水中边换气边游泳,你就会游的不那么疲乏。基督就真成了你生活的中心,让你可以时常地回到其中休息喘息;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全时间跟随基督的门徒,一生来跟随他。

(本文是孙毅长老4月份在圣餐聚会的分享)

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文/游冠辉

在欧洲的一座古典城市,有一群工人在工地上用石头盖一座美丽的建筑。有个记者分别问了三个工人他们在做什么。其中一个说:“笨蛋,你看不见吗?我在搬这些石头。”第二个颇感自豪地说:“我在为我这一代建一座丰碑。”第三个说,“我在帮助建造上帝的国度。”这三个人手中所做的工作一模一样,然而他们工作的态度和目的迥然不同。第一个人是完全把工作当做苦差,工作对于他而言毫无乐趣可言。他之所以要工作,是为了赚取钱财,养家糊口。第二个人视工作为建功立业,实现自我的价值,在历史中留下辉煌的成就。第三个人则是为了荣耀神而工作。

我们都知道,第三种态度才是正确的态度。既然我们活着的目的是荣耀神并以神为乐,我们工作的目的也不例外。保罗说:“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荣耀神而行。”(林前10:31)又说:“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3:23)这一点在道理上,每个基督徒都会认同。可是,落实到我们日常具体的工作,我们会发现有极大的反差。我在工厂的流水线上的机械劳动与荣耀神有什么关系?我每日繁琐的行政工作与荣耀神又有什么关系?许多人在实际的工作中,感受到更多是劳苦愁烦,痛苦无聊,根本体会不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更谈不上荣耀神。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我们手中的工作呢?

工作的劳苦与乐趣

我们很容易有一个敬虔的态度,而对于工作本身不够投入。

我们的神是一位工作的神。圣经以神创造之工开始:“起初神创造天地。”(创1:1)他用六日创造了天地万有,第七日就歇了他手中的工,安息了。神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然后把治理这地的使命托付给了人。(参 创1:28)治理神所创造的美好世界是神赐给我们始祖亚当的工作。亚当被神安置在伊甸园里修理看守园子,为动物命名。伊甸园里的工作充满诗意和创造性。

人类堕落后,地受了咒诅,长出荆棘和蒺藜。人必须终身劳苦、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参 创3:17-19)工作中也充满了劳苦。(参 诗90:10;104:23) 为了生存而劳苦工作成了一个人的基本责任。保罗曾经吩咐帖撒罗尼迦人:“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 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是人堕落之后必须承担的一个后果,是“必要性秩序” (J. Ellul 语)的一个部分。人不可能再像伊甸园里的亚当那样美好、喜乐地工作。卡尔•蒙宁格(Karl. A. Menninger)说:“那些滔滔不绝地谈论工作是何等充满喜乐的人可能是一些不需要做太多工的人。”

基督徒一样必须面对这个事实,即人要生存必须工作,而且工作中确实有劳苦。保罗清楚地意识到,对于堕落之后的人,工作中充满了劳苦,但是人仍然要竭力工作,而且应该为了能施舍、周济穷人而工作。保罗自己为了不让别人受累,在帖撒罗尼迦的时候辛苦劳碌,昼夜做工;在哥林多的时候,一边织帐篷一边传道。保罗工作不仅为了自己的生活,而且常常供给同人的需用。“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又当记念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保罗也教导那些过去偷窃的人说:“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弗4:28)

然而,神赐给我们的工作并不只是苦差。人类堕落后,工作中虽充满了劳苦,但这并不能抹杀工作是神给人的恩赐。对于被神救赎的基督徒来说,工作更不应该是苦役。基督徒作家弗里德里克•布切纳在论到基督徒的呼召时说:“神所呼召你的地方正是你发自内心深处的喜乐与世界深切的需要交汇的地方。”神总是呼召我们去做最适合我们做的工作。当世界的需要与我们工作的激情交汇的时候,那就是我们的呼召所在。塞耶斯(Dorothy Sayers)说:“工作是按神的形象受造的人的自然活动与功用……工作首先不是人为了活着而去做的事,而是人活着而去做的事。工作是,或应该是,工作者禀赋的充分表达,他在其中发现精神、思想和身体的满足,并以此他献给神。”神自己是创造者。他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人生来就有工作的热情和创造的冲动。人若不工作,会变得无聊空虚,生活没有意义。当人的创造性被发挥,禀赋被使用的时候,工作便带来了内心的满足。基督徒运动员利德尔(Liddel)说:“他把我造成一个快跑的人。当我跑步的时候,我就感到快乐。”每个人应当做他本性最适宜的工作,尽心竭力地做好,并在其中得到满足。

人们很容易把工作仅仅作为获得钱财或功名的一种手段,因此很难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工作诚然有其要实现的目的,但我们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虽有劳苦,却同样可以是愉悦的。新托马斯主义者马利坦说:“如果你要拿出基督徒的作品,就要做一个基督徒,尽心创造一份美丽的作品,而不要摆一副基督徒的姿势。”我们要先做好基督徒,才能拿出基督徒的作品。同样,我们要先做好工作,我们的工作才能达到它的目的。我们很容易有一个敬虔的态度,而对于工作本身不够投入。我们服侍邻人和基督都需要用卓越的工作来服侍。卓越不是指一份工作的高贵或卑贱,而是指我们工作的品质。我们的服侍若是尽心的,我们的工作就应该达到我们的恩赐所能企及的最卓越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的内心就有满足的喜乐。

工作的呼召与意义

基督徒工作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日常的劳动,服侍我们的邻舍。神在我们今世的生活中设立各种不同的职业,作为实现神对人类的爱和眷顾的渠道。当我们通过工作回应这些职业中的责任时,神便作为供应我们一切需要者临在我们中间。

人为了生存需要工作,但工作并不只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工作在神创造的秩序中有更积极的意义。人堕落之后,神的形象虽然受损,却没有完全丧失;同样,人的堕落虽然使工作的意义被扭曲,但工作并没有完全成为咒诅。神在人类堕落之前就设立了工作。人类堕落之后,神仍然命令:“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出20:9)。神借着人类的工作来护理这个世界,供应人类的需要。工作本质上是神赐给人的呼召,是对邻舍的服侍。耶稣给我们最大的诫命是尽心、尽性、尽意爱神和爱人如己。忠心工作就是爱邻人的一种表现。

我们信了主后,面对工作有一种特别普遍的倾向,就是把工作视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认为工作毫无神圣的意义,只有与福音或教会直接相关的工作才具有永恒的价值。这种圣俗分开的倾向在教会历史上一直存在,在中世纪达到了巅峰。宗教改革弥合了圣俗之间的割裂,在工作观方面做出了翻天覆地的革命。在这方面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路德和加尔文,之后的清教徒又发展了他们的呼召观(天职观)。

路德的呼召观与因信称义和信徒皆祭司的教义是连在一起的。中世纪后期,善工或工作被天主教视为赢得救恩的途径,另一方面只有修士的生活方式被视为神的呼召(vocation)。路德重新发现了因信称义的教义之后,提出所有工作对于救恩都毫无意义,但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所有的工作,无论是教会的还是世俗的,都同样具有意义。

出自信心的善行或工作就是对于神和邻人的服侍:“既然天父使我如此无比的富足,我为什么不应该白白地、欢欢喜喜地作那据我所知蒙他悦纳的一切善行呢?所以我要像基督将他献于我那样,将自己献于邻人;我此生将别无所有,只做那我认为对邻人有必要、有益有利之事,因为藉信心我就有了基督里的一切富足的善美。”路德认为,日常的每一种工作不分贵贱,都具有神圣的价值。神通过农民、面包师的工作为我们提供面包,通过奶牛工的工作为我们提供牛奶,通过司机为我们提供交通,通过医生为我们提供医疗……在路德看来,工作是“神的面具”,在各种工作者的背后,真正在看顾和护理人类的是神。路德说:“你在家里所做的与你在天上为主所做的同样有价值。我们在地上根据他的工作和吩咐被呼召所做可以视同在天上为他所做的一样……所以,我们应该习惯于认为,我们的职位和工作是神圣的、为神所悦纳的,不是因为这个职位和工作本身,而是因为从对他的话语和信心中所生发出的顺服和工作。”路德教导人们要在小事上尊荣神,将日常的工作视为神圣。他甚至说,一位父亲给孩子换尿布都是在尊荣神。

神赐给我们工作,是让我们参与到神对这个世界的护理和照顾。当我们认识到这样点的时候,便愿意借着工作来服侍邻人,荣耀神。路德特别强调服侍我们的邻人:“基督徒不是为自己而活,乃是为基督和邻人而活,否则他就不是基督徒。他藉信心活在基督里,藉爱活在邻舍里。”基督徒工作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日常的劳动,服侍我们的邻舍。神在我们今世的生活中设立各种不同的职业,作为实现神对人类的爱和眷顾的渠道。当我们通过工作回应这些职业中的责任时,神便作为供应我们一切需要者临在我们中间。

加尔文扩展了路德的呼召观,对后来的清教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加尔文和路德一样反对中世纪对于世俗工作的贬低。加尔文在注释《路加福音》10:38-42时说:“我们知道,人被造的明确目的是为了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而且没有哪一种牺牲比尽心竭力做好自己被召的工作、促进公共的利益更讨神的喜悦。”马大受到耶稣的批评,不是因为她所做的事不重要,而是因为她工作的时间和态度出了问题。加尔文同样把工作视为神的呼召:“神安排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有其当尽的本分,也为了避免任何人越过自己所当尽的本分,神称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为‘呼召’。”

略微不同的是,路德把呼召视为神给定的岗位(station),加尔文则认为呼召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在职业选择上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原因有两个。第一,加尔文看重工作的益处,他相信神让我们做的工作一定会带来最大的益处。人在选择职业、确认呼召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恩赐和对社会的作用。加尔文教导说,神赐给我们各样恩赐,是要我们用这些恩赐使邻舍得益处。因此,我们都当做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把自己的恩赐用在最能赐福社会、最能带给邻舍益处的工作上。第二,加尔文比路德更注重罪对于社会结构的腐蚀和败坏。由于罪的影响,我们要积极地按照神的旨意去改变被败坏的现状。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尔文的呼召观带有更积极主动变革社会的色彩。

清教徒继承了路德和加尔文对于工作的态度。他们也认为,工作本身具有内在的尊严。威廉•丁道尔说:“洗碗和讲道是不同,但就讨神喜悦而言,二者毫无区别。”他们要求基督徒在世上要寻求他们的呼召。加尔文把呼召分为一般的呼召和特殊的呼召,前者指透过向外宣讲真道,邀请所有人来归向神的呼召,后者指带来重生的有效呼召。清教徒也把呼召分为一般的呼召和特殊的呼召,但它们的涵义与加尔文所说的不同。在他们看来,一般的呼召就是相信基督的呼召,而特殊的呼召则是工作的呼召。威廉•帕金斯说:“一般的呼召是基督教的呼召,这个呼召对于所有生活在神的教会的信徒是共同的。特殊的呼召是属于一些特定之人的呼召:官员、传道人、主人、父亲、孩子、仆人、臣民、以及其他共同的呼召。”特殊的呼召也称为个人呼召,它是神按照所赐给我们的恩赐安排给我们的生活。个人呼召的目的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人生真正的目的就是服侍神和服侍人。

美国清教徒传道人科顿•马瑟说:“神把人造成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期待从人类社会获得利益。人类社会从我们获得益处同样是应该的。我们根据神的秩序,以我们所从事的特殊职业造福社会。”清教徒要求基督徒要在呼召中服侍神和邻人,而且要求他们要按照神的道来更新社会,寻求社会的公平和公义。

宗教改革的呼召观从创造论的角度为我们在世上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世上的每一份工作,在神的创造秩序之中,都是为了人类的益处而设立的。因此,我们“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当我们凭着爱心为主而工作的时候,就是在服侍邻人、荣耀神。新教呼召的观念后来脱离了信仰的背景,使得工作变得越来越世俗化。这一点提醒我们,基督徒的行动是生命的表达,离开了与神的关系,忘记了我们的所是,我们的所为必然会被扭曲,陷入虚空。

工作的永恒意义

耶稣从来没有命令我们去救赎这个世界。

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有没有价值,还要看它是否存到永远,在永恒中被纪念。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末世论的角度来考查工作的意义。

耶稣说:“不要为那必朽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神所印证的。”(约6:27)耶稣并不是说我们不要挣钱谋生,而是说我们工作时不要以必朽坏的钱财为目的,而应当以神的旨意为目的。我们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神就会加给我们。耶稣所爱的门徒约翰也说:“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唯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一2:17)

末世论与工作的意义之间的关联所涉及的最重要问题是新天新地的问题。圣经上说,这个世界要过去,主再来的时候,要赐给我们新天新地。这一点无可置疑。但关于旧天地与新天地的关系如何,人们的看法差别很大。总的来说,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旧的世界与新的世界完全是断裂的,没有任何的连续性。这个世界要被毁灭,新天新地是神全新的创造。(参太24:29;彼后3:12)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认为,基督徒在世上的使命就是拯救灵魂,其他的工作没有永恒的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旧的世界与新的世界关系紧密,具有很大的连续性。圣经中描述天地废去使用的是启示文学的语言,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新天新地是对旧世界的更新(transformation),而不是全新的创造。《彼得后书》3:13与《启示录》21:1提到新天新地,用的希腊词不是neos,而是kainos。前者指的是时间或来源上的新,而后者指的是性质或品质上的新。因此,“新天新地”(启21:1)指的不是在现有的宇宙之外出现一个全新的宇宙,而是一个被更新的宇宙,与现有的宇宙存在着连续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我们今天的工作若做在主的心意上,便会存到永恒中,存在新天新地里。

圣经上类似《彼得前书》3章的经文的确很容易让我们感觉到,这个旧的世界要被完全毁灭。但是,当我们在仔细考察其他处的经文,无论是保罗所说“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罗8:21),还是彼得所谓“万物复兴的时候”(徒3:1),都在指向一个被更新了的新天新地。然而,更新的意思是什么呢?有的人把更新看做是洁净和革新,把人的工作视为建立新天新地的一种途径,甚至把这个世界当做我们世世代代永远居住的所在。这种看法过于看重现有的世界与新天新地的连续性,必然会抬高人改变世界的工作。他们常常谈论救赎文化、救赎世界。英国神学家纽比金(Lesslie Newbigin)说:“想把天国带到地上,结果总是把下面的地狱带上来。”

耶稣从来没有命令我们去救赎这个世界。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太5:13-14)盐可以防腐,却不能把腐物变成新鲜的。我们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这表明将来的新天新地与现在的世界虽然不无连续性,却存在巨大的断裂,因为新天新地的性质是全新的。天地改换一新是主耶稣再来时顷刻间以圣灵的大能奇妙做成的改变,而不是依靠我们今天在世界上对世界的修修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今天的工作并不能使这个世界变成新天新地。就像将来我们身体的复活是顷刻间就变成了不朽坏的灵体,虽然与我们现在的身体存在着关联,却是全新的身体。身体的复活取决于主的大能,而不是我们今天对身体的维护。

那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在永恒中没有价值?当然不是!保罗劝勉哥林多的信徒说:“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约翰听到天上有声音对他说:“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可见我们在今世的工作不是徒然的,我们作工的果效在天上也是被纪念的。但这果效不可理解为物质意义上的,仿佛我们今天建造的一栋美丽的建筑或建立的一个完善的制度将存到天上。

我们一方面希望神的国降临,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并为此殷勤作工,另一方面也当意识到,今天我们在地上所做成的工作,不过是天上更美之事的影子,正如摩西所建造的会幕不过是天上圣所的影子一样。如此,我们便不会因地上工作的卑微而轻视它,也不会因留恋地上的美好而忘记了对那更美家乡的盼望。


          

 

所有正当类型的工作都是圣洁的


文/利兰•赖肯

在摒弃圣俗分野(即那种认为教士、隐修士和修女的工作比家庭主妇、商店店主的工作更加神圣)的看法上,马丁•路德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大。此后加尔文在这一论题上也很快发表了他的看法。清教徒毫无异议地追随路德和加尔文在这一问题上所指的方向。

想改教家们一样,清教徒们也反对圣俗二分法。威廉•丁道尔说,从外表来看,“洗碗碟河传讲上帝话语二者确有差别,但从讨上帝喜悦上来看,二者一点差别也没有。”威廉•珀金斯有同感:“一位牧人牧羊的行动……在上帝面前,与一位法官的宣判行动、一位行政官的管治行动或一位牧师的讲道行动,都是同样好的工作。”清教徒拒绝圣俗二分法,意义深远。

首先,这给每种工作赋予了其固有的价值,并将每份职业和基督徒属灵生活整合在一起。它使每份工作都能成为荣耀上帝、顺服上帝、(通过服侍)表达自己对邻人之爱的场所,因而使每份工作都具有重要性。因此,休伊•拉蒂默从基督树立的榜样看见所有工作的真正尊贵价值:“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救世主、万王之王,并不羞于劳动;是的,他从事了一份如此简单的职业,并藉此圣化了所有类型的职业。”

约翰•多德和罗伯特•克列佛写道:伟大而尊荣的上帝从不厌弃诚信的行业……无论它是多么卑贱,他都给它戴上了祝福的冠冕。

清教徒确信所有的工作都是高尚的,这也对圣化平常事物有重大影响,关于基督教信仰对公共生活和工作的圣化能力,约翰柯顿这样说:“信心……在一个人蒙召所从事的最平凡、最困难的事情中给予他鼓励。……一颗体贴肉体的心不懂得如何委身于这种平凡的职位;但如今,信心既然已将我们置于一种天召,如果需要我们从事某种平凡的工作,它就在其中鼓励我们。……信心让人准备好欣然地接受他蒙召去从事任何平凡侍奉,哪怕是一颗体贴肉体的心视为羞耻的事。”

威廉•珀金斯指出,人们可以“在任何类型的天召,包括打扫房屋或牧羊之类的天召”中侍奉上帝。纳撒尼尔•马瑟说,上帝的恩典能“使每个行动都具有属灵意义”,即使是最简单的行动,如“一个男子爱他的妻子或孩子”也能变成“充满恩惠的行动”,“他的吃饭喝水也可以是顺福上帝的行动,因而在上帝眼中很有价值”。

对清教徒而言,生命的一切都是上帝的。他们的目标是将每日的工作和对上帝的敬虔奉献整合在一起。理查德•斯蒂尔声称,正是在商店里“你才能确定无疑地期待上帝的同在和赐福”。当清教徒指出,“工作中的每一步和每项措施都可以是圣洁的”,这对人们关于日常工作的态度有着革命性的影响。约翰•弥尔顿在他著名的《论出版自由》中,挖苦那些把宗教信仰留在家里的商人,说他们“终日交易,却置宗教信仰于不顾”。托马斯加泰科认为圣俗之间没有张力,他写道:“当一个人……蒙召成为基督徒时,不要想自己必须放弃所有世上的职位……并完全把自己用于……祷告和沉思默想。相反,他必须持守自己作基督徒的天召、同时保持他原有的天召,并从事原有的天召。”

清教徒的目标是服侍上帝,但并不仅仅单纯在世上的工作中侍奉上帝,而且要通过工作来侍奉上帝。约翰•柯顿暗示了这一点,他写道:“一个真心信靠上帝的基督徒,凭信心活在他的天召忠。不仅我的属灵生活,而且我的尘世生活,乃至我活着的一切,都是藉着对上帝儿子的信心:生活中的所有部分都是信心的彰显。”

柯顿•马瑟也说:“基督徒不仅应该能够向上帝交待他的工作是什么,而且要交待他在工作中是什么样的人。基督徒有工作是不够的,他必须努力使他的工作符合基督教信仰。”

清教徒强调生活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因此毫不奇怪,十七世纪末又一本名为《制造帐篷的保罗》的小册子指出,新教徒运动促使人们“享受世俗的职位”。

清教徒的天召观念

除了指出所有正当类型的工作都是圣洁的之外,清教徒的第二项坚定主张是,上帝呼召每个人履行天职。清教徒说,每个基督徒都有一个天召。听从天召就是顺服上帝。这一态度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它使人们看到,工作乃是对上帝的回应。

首先,清教徒强调拣选和护佑等教义,因此,每个人理所当然都有一个从上帝而来的关于工作的天召。清教徒神学家理查德•斯蒂尔写道:“上帝呼召每个男女……以世上某种特有的方式侍奉他,是为了他们自己和公众的好处。……上帝作为这个世界的伟大统帅,将适当的职守和职权范围分配给每个人。”

威廉•珀金斯在他的经典著作《论天职或人的天召》中写道:“一份天职或天召是某种生活类型,由上帝授予或加给人,为了共同的利益……每个类型、国家、性别和条件的人,毫无例外地一定有自己要投身的特定天召。”

天召的教义在美洲清教主义中更明显。柯顿•马瑟断言:“每个基督徒通常都有一个天召,也就是说,应该有某种特定的事物……它通常是一个基督徒花最多数时间来从事的;他就可以在这一事物上荣耀上帝。”约翰•柯顿也说了类似的话:“信心吸引一个基督徒的心活在一种正当的天召之中;每当一个人开始仰望上帝和他所赐的恩典时,他会努力找到一种正当的天召和职位,否则不会安歇。”

清教徒天召观的效应之一是使工人成为侍奉上帝的管家。从实质上看,是上帝将工作分配给每个人。从这个观点来看,工作不再是冷漠的了。况且,工作的重要性不在于其本身;工作是一个人活出他和上帝个人关系的一种方法。一份清教徒资料指出:“无论我们的天召是什么,我们都要在职位上侍奉我主耶稣基督。”理查德•斯蒂尔视工作为管家的职位,他写道:“把才能借给你的那位也曾向你说:‘使用这些才能,直到我来!’你怎么可以终日闲站着呢?……你的行业就是你的职责范围。”

珀金斯写道:上帝是统帅,他把特定的天召指派给每一个人……上帝自己是天召的作者和开端。

既然上帝呼召人去从事各自的工作,那么这种工作就是侍奉上帝的一种形式。约翰•柯顿如此说:“因此,一个在世上工作中服侍基督的人……是在上帝的同在中忠实地工作,是一个手上有属天事务的人,因而晓得上帝赞同他的道路和工作,使他得安慰。”

根据清教徒的观点,在蒙召的职位上工作,是在上帝的看顾下工作。柯顿•马瑟指出:“哦,让每个基督徒在蒙召的职位上工作时与上帝同行,工作时仰望上帝,在上帝的看顾下行事。”

基督徒天召教义地另一个实际效应是使人对自己的工作满意。既然基督徒的天召来自上帝,那么接受他的工作任务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柯顿•马瑟写道:“一个基督徒应该在工作中满足。……单单是上帝的恩惠使他能满足、满意地参加工作。……你在工作中有困难和麻烦吗?在这种困难处境下仍然感到满足,是你对上帝不小的效忠,因为是他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

由于天召而作上帝的管家、并感到满足,这二者和谐美好地体现在年轻的清教徒弥尔顿二十三岁生日时所写的一首诗里。在那首著名的第七首十四行诗里,弥尔顿以自责开篇,因诗人到那时为止还缺乏成就感。但就这首诗结尾的格言中所表达的安慰是典型清教徒式的:“如果我受到恩惠如此使用,那么所有一切,分派给我任务的伟大的主,他的眼目必会永远看顾。”

这两行诗最合理的解释是:“真正要紧的是,我得到恩惠来使用我的时间,就像我永远活在伟大主的同在中一样;是他把任务分派给了我。”弥尔顿显然认为自己要对上帝负责,且短语“分派给我任务的伟大的主”生动地表明,清教徒意识到是上帝呼召人去完成任务。

每个人都有天召,但怎能晓得蒙召去做什么呢?清教徒发展出一套方法来确定天召;他们没有使这一过程神秘化。实际上,理查德•斯蒂尔指出,“在末世”, 上帝极少直接呼召人;无论谁声称拥有来自上帝的启示,“必须证明自己确有非凡的恩赐和能力,否则不过是狂妄和幻想”。

清教徒更愿意根据下列因素确定天召:一个人“内在的天资和意向”;“外在环境的引领。导致……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另一种”;“父母、监护人和(某些地方官)”的建议;以及“本性、教育或已获得的……恩赐”。他们也相信,处在正确天召中的人,上帝会赋予他们完成工作的能力:“当上帝呼召我到一个地方时,他已经把适于那个地方的恩赐给我了。”

清教徒相信人应该忠于天召。人既不应轻易从事一份天职,也不应轻易放弃它。弥尔顿从小就有成为诗人的强烈天召。关于选择天职,他写道:“应该用心观察每个人的本性,不应将它扭向另一个方向,因为上帝没打算让所有人做同一件事,而是让每个人做他自己的工作。”理查德•斯蒂尔提醒说,选择“一个天召或生活状况,却没有进行适当的理性权衡”,是“荒谬的”。约翰•柯顿强调,在选择天职的时候必须考虑才能:“另一件事,当上帝将恩赐赐予人来完成某种天召时,该天召就成为正当的了……是上帝引导他蒙召(参林前7:17)……”

“当上帝呼召我到一个地方时,他已经把适于那个地方的恩赐给我了,尤其是如果那个地方适于我、让我感到很适应,并让我最好的恩赐得到发挥;因为上帝……会把他赐下的最好的礼物变成最有利的条件。”

清教徒的天召观同样也反对人随便轻率离职。清教徒并不认为,一般来说人无论如何也不应改变职业,同时他们也清楚地告诫,人在考虑改变职业时应该非常小心。威廉•珀金斯说,人有一个“良好的职责九应坚忍不拔”,并警告人要提防“野心、妒忌、性急”,并说,“看到其他人有更好的蒙召职位和条件……就嫉妒……这是一种常见的罪,是共和体中许多纷争不和的原因”。柯顿•马瑟同意这一观点:“基督徒应该对他的工作感到满足。基督徒不应轻易退出天召……许多人仅仅因为贪婪和不知足而丢弃了自己的职业。”

总之,清教徒的天召观涵盖了一组相关观念:上帝在安排任务中的护佑;工作是上帝的管家对上帝的回应;对自己的任务感到满足;尽忠职守。约翰柯顿的劝勉绝妙地诠释了这些观点:“在蒙召职位上侍奉上帝,以愉悦、忠诚和属天的心思去做工。”

(本文摘自《入世的清教徒》,利兰•赖肯 著  杨征宇 译 朱保平 译校 群言出版社)

工作乃是呼召

文/理查德•斯蒂尔

人生最大的幸福和终极目标,莫过于认识、热爱并荣耀神——我们的创造者、救赎者和施恩者。我们被赋予身体和心灵的能力和才干,完全是为了今生的行动,神的设计正与此相配。深奇妙的供应也使我们相互依靠、供应彼此的需求,而不是靠一己之力存活。信仰和理性要求所有人按着能力去工作,这样,不仅对自己有好处,也可以造福社会。正如诗人所说:上天令人彼此依赖,为主、为仆或为朋友,定要相互协助,直到软弱者得刚强,在心灵的饥渴与贫乏中,建立人类的喜乐、和平与荣耀。 

基督徒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两个重要的原则:一个是对于当前交往的人和经历的事,满怀爱心和尊重;另一个是与人交往本着智慧、良善、公平和正直的原则。

各种实际的或想象的需要,使得人们选择了各种不同的职业。有的人劳苦一生,主要是为了生计或维持身体健康;有些人是为了维护人的尊严和财产,保证和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和平发展;有些人是为了用实际而愉快的知识陶冶心灵,或是用更重要的信仰和美德来改变人的内心;还有些人则致力于从各个方面给周围的人带来帮助和乐趣。

当然,神的智慧和良善值得我们思索。他照看人类的需要,满足人对舒适的需求,赋予人们从事各种工作的能力。有些人被赋予渊博的知识,有些人被赋予活力与力量;神赐予这人分辨诸灵的能力,又赐予另一个人灵巧的双手或强壮的双臂;有些被分派去远行,还有的在家生产制造。每个人都有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对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正如人的身体,每个肢体和器官各司其职,乐在其中,并发挥最大的功用。 

同样,在社会机制中,宇宙伟大的管理者让人从众多选择中选择职业,他所挑选的职业不仅应该最合适自己,也要给社会带来最大益处。不过,实际上职业分工让有的人安闲自在、游刃有余,另外一些人则不胜其苦、怨声载道。

富人应当记住,他们的舒适仰赖穷人的付出,正是穷人的支持给他们带来财富和丰足。所以,“眼不能对手说:‘我用不着你。’头也不能对脚说:‘我用不着泥。’”(林前12:21)如此,富人就能够温柔、慷慨地对待穷人。

工作不但必需,而且有益

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都应该去做些有用的工作,这是个不言自明的真理,无需多言。很少有人会真的没有一点价值,终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地打发日子。我们若只是一时兴起,偶尔忙碌一下,也不足以完成自己被造的使命。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利用时间,从事一份正当的职业。神谴责不按规矩而行的人,责备什么工作都不做的人,以及专管闲事、忽略自己本分的人,要求他们学会安静、做自己的事情。宇宙智慧的管理者已经命定了合适的位置和工作给人,对于不留心自己分内之事的人,他会予以谴责,而不是赞美。但是,骄傲和懒惰会想尽一切办法给自己找借口,所以,我将努力证明,我们有责任做一个有用的人。

工作合乎人的本性和理性 

很少有人完全孤立地生活,而依靠他人生活却没有回报,这简直无法理喻。“天上掉馅饼”显然是愚不可及的想法,没有人会愚蠢到相信这样的谎言。然而,许多人表现得就是这么傻,他们谎称自己相信神的供应,在生活中表现得懒惰散漫,不去从事一份正当的工作以养活自己。不论我们面对何种境况,那创造万有、从不徒然行事的主既然赐给我们行动的能力和力量,坦白来说,我们就有责任以合理和有益的方法使用它们。

工作是神命定的

无论是在堕落前还是堕落后,亚当都面对着一份工作。亚当还懵懂的时候,神已经为他选择了一份职业:“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创2:15)有人这样谈到亚当:“就我们所看到的,再没有人比亚当更像贵族了。他有很大一片地产,家庭人口亦不多,还有着善于思考的头脑。若是说起谁有理由不工作的话,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犯罪堕落之后,劳作变得更加艰难,而产出和收益变小,神吩咐他“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创3:19)全能的神对所有人类的吩咐是“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这里明确说明,所有人都要选择适当的职业和工作,把自己的时间填满,安息日除外。日复一日,均要如此。我们明确注意到,六日劳作的义务用常见词句说明,就如守主日的命令一样,由同一个权柄发出,加在我们身上。即使在福音的恩典下,情形也没有改变,经文这样命令和劝勉我们:“我们靠主耶稣基督,吩咐、劝诫这样的人,要安静做工,吃自己的饭。”(帖后3:12)主为了使诫命更具力量,自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进入服侍之前,他是个木匠。倘若神能够亲自谦卑下来,尽心劳苦,教导我们谦卑、勤勉的功课,那么任何一个呼他为主的人能不争相效法他吗?并非所有人都应去做同样卑微的工作,但是我要请求大家都去从事正当的工作,成为通情达理、可靠、对社会有益的人。

工作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创造宇宙万物的主把对儿女的爱放在每个人的心中,这份爱激励我们努力为他们创造幸福,但是懒惰和懈怠会成为家庭幸福的障碍,使家人无法幸福、舒适地生活在一起。不管人是否宣称自己信靠基督,圣经这样警告我们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前5:8)父母的懒惰使孩子衣不蔽体,这多么不符合人之常情呀!父母给他带来贫穷和不幸,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能够宣称父母是有福之人呢?

我们也不应忽略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任何人都不能成为自己这一代的废物,而是应当让自己成为时代的祝福。别人应该明显感觉到,如果缺少了我们,世界将会多么不同,为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供应我们的生活所需,有多少人在努力工作!如果我们对此没有任何回报,这算是合理吗?勤奋的蜜蜂把懒惰的雄蜂驱逐出蜂群,同样,具备能力却没有给公众带来任何益处的人,也是在不配得到保护。

因为这些原则,也因为相信无所事事不仅对人类本身和人类道德有害无益,还会给社会造成不公平和诸多问题,古代希腊和罗马人任命地方法官,确保没有任何人懒散度日,并严惩违背法律的人。在一般犹太人的习俗中,不论孩子的家境如何、受教育程度多高,都要让孩子做些体力活儿。我们可以从使徒保罗身上看到这个例子,他曾受教于当时最伟大的拉比,仍然亲手做工,制作帐篷。相同的习俗在其他国家里一直延续至今。


 

北京守望教会2016年5月1日户外敬拜通报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

主内平安!这个主日是2016年户外敬拜的第16个主日。

据我们统计,这个主日没有弟兄姊妹去平台敬拜。。我们在此继续恳求我们的主,在这一年显明祂的同在、引导和拯救,使我们教会走出现今的困境,在祂面前能够一同聚集敬拜。愿主的恩常与我们同在!

  北京守望教会
2016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