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我的受洗见证

文/汤华义(13岁)

我叫汤华义,已经13岁了。我是一个“信二代”,我从小在信主的家庭和教会里长大,所以重生得救的经历没有那么强烈。我是自然信主的,从小,父母就给我读圣经和给孩子们写的灵修故事。我四岁的时候,在父母的引导下做了决志祷告。

我记得,那一天,爸爸在和我做完我的灵修故事之后,问我要不要接受主耶稣做我的救主,我就接受了。我从小就上主日学,甚至我小时候还哭的时候,就被父母放到教会的婴儿室里。从那时一直到现在,我是在主日学里长大的。

信主之后,我能感受到圣灵在我心里的工作。其中一个工作是我对罪更敏感了。当我犯罪的时候,圣灵使我感到内疚,直到我悔改,然后靠着主逃避试探、胜过罪。我小时候很倔强,非常难认错。后来,圣灵慢慢改变我的心,我每天晚上睡觉前祷告的时候先会认罪悔改。当然,我还需要不断地认罪悔改。并且,当我读神的话语的时候,我就得享神的平安。有的时候,我早上起晚了,就懒得读圣经,那天就感觉过得不那么踏实。但在早上读经的日子,我就一整天感到平安多了。所以,我真的感受到了读神的话语能够带来平安。

以前,当我每周主日学背《使徒信经》的时候,里面有些内容我并没仔细思考过,我是否真正信它所讲的。比如说,有一句是“我信罪得赦免”。但我真正信我的罪被赦免了吗? 以前是口里承认,现在是心里相信,我现在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我是一个罪人,根本达不到上帝的标准;但我也确信,主耶稣的宝血已经洗净了我的罪,我已经蒙恩得救了。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文/Grace(15岁)

《圣经》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每天阅读它,就像吃饭与聊天。吃饭,是属灵上的,聊天的对象是慈爱的天父上帝。《圣经》如此神圣,以至于我不知该如何描述它。在许多非基督徒眼中,《圣经》是一本宗教经典,是基督徒必读书目。在我看来,它是实体化的信仰,是信徒每天的精神食粮,是上帝对人说的话(启示),是需一生用心去学习的功课。我对《圣经》全貌的了解,也许不及森林中的一棵小树,但每学到一点,就会想想,怎样把它融入到思想与实践中。

《圣经》对我的影响渗透在生活的很多地方。大到人生观,小到每天在做的琐事。世界及人从哪里来?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如何评判美丑善恶?人死后去哪里……这些问题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都在冥思苦想着。如果他们从上帝那里找答案,问题很快就能迎刃而解。当我们看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心底是否禁不住发出对上苍的赞美?当我们闻睹世间百态,是否会想善与恶从何而来?美与丑的标准是什么?凭什么评判这样叫正确,那样是错误?答案在《圣经》中都能找到,神已经给出了完美的标准,只可惜大多数人不接受。

感谢神!他藉着《圣经》和圣灵,把我从仿佛藤蔓般缠绕不清的疑问中拉出来,帮助我确立了我的价值观与追求方向。如果我不曾相信上帝,或许会变成一个浑浑噩噩、自以为是的人。而如今,我所追求的生活是像耶稣那样圣洁、简朴、智慧,充满爱与信心。我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却每天都在努力着。    

生活上,这种影响更直观一些。在遇到难处时,再没有比祷告信靠上帝更令人放心与振奋的解决办法了。初三学习压力大,繁杂的任务一件挨着一件,以至于有时一点小事都可能引发一串抱怨、一天的坏心情。这时,没有谁能帮忙,唯有上帝。有时我会祷告:“上帝啊,这件事太烦人了,我真不知该怎么办,求你帮助我、带领我。”祷告后,心里就会有奇妙的平安。每当我想到神在《圣经》上的应许:“我总不丢弃你”,心里就很踏实。有一次我和几位朋友谈到了死亡,我说死亡并不可怕,因我知道我灵魂的最终去向,在地上的一段不过是客旅。想到这些,便觉得生活真是充满了盼望。                              

因着自己得了益处,我不再局限于知道世界之始与灵魂之终,而是更清楚基督徒要履行的最大使命便是传这好消息给更多的人。正如耶稣对门徒的教导:“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使徒行传1:8)

自从去年参加完一次短宣,我开始有感动给同学、朋友传福音。蒙神祝福,有两位已乐意接受,有几人因各种原因在思考和犹豫中。这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  

盼望深深影响我的《圣经》也能祝福更多的人,因为经上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育儿之路: 清晰而又荣耀

文/Jessica 

回想孩子还在腹中的时候,我对自己还未谋面的宝贝有诸多好奇,当时的愿望只有一个,健康正常,不要有6个手指头,或许妈妈们那时对母腹中那个还没见面的亲人的期待就是这么简单。

从怀孕到出生,看过的育儿书籍摞起来差不多有一人高,遇到问题就去书中找答案。然而在孩子的成长之中,与孩子的冲突越来越多,答案越来越难找,也越来越让人迷惑。那一摞书里面,没有一本能让我安然笃定。

孩子7岁那年,我信主了,很自然地对基督教教育感起兴趣来。于是转向阅读基督教教育方面的书,它们对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我读过的有关教育类书籍里面,夏洛特.梅森是最打动我的,她一生未嫁,从未作过母亲,却在教育父母上富有见地:“母亲的资格是由造物主亲自赋予的,……要求母亲具有—一种深思的爱……上帝已经把人类本性中的一切能力都赋予给了孩子,但是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悬而未决——孩子如何运用自己的心灵、大脑和双手?孩子最终决心服侍什么呢?对于回答这个问题将有的一种或是幸福或是痛苦的生活,与您直接相关。母爱是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梅森持有坚定的福音派观点,她深信健全的教育要建立在圣经真理上,同时她也非常强调上帝创造的自然律的重要性。

苏绯云的书中,也用她擅长的领域来说明这种“深思的爱”,她说就如科学一样,要认识某一事物,总要先观察。要观察就要用心思和时间,她奉告为人父母的,要做的第一行动就是要花时间来观察认识我们的儿女。

为人母亲对孩子“深思的爱”需要我们观察自己的孩子,在吃饭、说话、学习方面用心去观察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甚至跟他的父母也可能很不一样。所以不用把他(她)跟别人家的孩子来比,也不要把他(她)跟当年的自己来比。

我成长的那个年代,父母对我们的关注和教育相对简单地多。独生子女这一代成长的环境,父母心里对孩子的期待很高,很容易对孩子过度关注,父母的关注和膨胀的爱放佛一张无形的网,没有空隙地包裹着孩子。尤其是妈妈,内心常常会害怕自己搞砸了,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孩子身上。有时我们可能需要换位思考一下,我的孩子是否感到窒息?我们根据个人、世俗经验去期待、教育孩子的急切之时,是否已忘记了一开始只愿他们“健康正常”的初心。

圣经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所以不要让世界把我和孩子压成世界的样子,而要照着神的引导去教育。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和孩子在教育与成长上才能真正得释放。但在教养孩子的实际旅程中,作为母亲,却常常难以放手,去信任神的看顾。如何作一个好管家?感谢神在2011年预备了几个慕道友妈妈和同工,有了小羊圈妈妈小组。5年以来,我们这些妈妈一起读了大约10本书,并共同分享孩子教育中的点点滴滴,在阅读、分享、讨论中,我自己受益良多。慕道友妈妈也离神越来越近,有的已经信主开始在教会服侍。

英国那位终生致力于教育的姊妹夏洛特.梅森关于教育的定义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教育是一种氛围、一种纪律、一种训练和一种生活。阅读曾经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一种氛围。孩子小时睡前我们常一起读书,他还不认识字的阶段我和爸爸给他读,慢慢地他和我们可以轮流读了,到后来他可以自己独立阅读了。有次放学我接他,给他带了一小块蛋糕。他喜欢这样的甜食,只是我很少给他。没想到他竟然一路都不吃,等回到家,找到一本书,翻开,这才边看书边小口小口地吃蛋糕。炒菜为了配米饭,蛋糕仅为配书吃。在他的成长中,阅读是他很重要的一种乐趣。他不仅喜欢看《三国演义》、《丁丁历险记》,连我后来买回来的《加尔文传》、《柏格理传》他也读,而且比我看得还快。教会户外刚开始时,他给我建议,说应该看看《殉道史》这本书。

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经历中,父母做的许多不起眼的小事,我们不能确知那对孩子意味着什么,结果还未显现,神也没有给我们一双看到未来的眼睛。但我们所信的上帝给予我们的总是超过我们所求所想,他说他是我们脚前的灯,靠着他的应许我们得以行在每一天。只有照着神的指引去行,存着“我若行得好,必蒙悦纳”的信心,去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父母特别是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母亲应当把育儿视为自己的事业,也就是说,像男人在自己的职业劳作中一样,勤奋、端正和守时。”

在养育儿女的路上怎样才算在教育上成功了呢?一位认识的老师常说,成功,成功,就是做成神的功。我自己在育儿的路上,经历了不少艰辛,当然也体会了许多难以言喻的快乐,但只有在认识神之后,我才看到了我应该努力的方向和当行的路,它是如此明晰,又是那样荣耀。


 

与耶和华的产业一起成长

文/雅各井

转眼之间在家全职已经5年了。5年里最大的收获就是能陪着两个户外宝宝一起成长。这5年里我不仅看着她们成长,我自己也在这个特殊的服侍禾场中被神牧养,与娃们一起成长了。

养娃重要,婚姻更重要

神有能力直接创造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是神没有这么做。神预备了婚姻,然后赐福给婚姻,并通过婚姻生养后代。在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夫妻关系是第一重要的。我想几乎没有基督徒不知道!没有孩子之前我也照着做了,关系处理得还算不错。在孩子出生以后,混乱就发生了,她没有用任何手段就成功地成为了我最重要的人物。不仅在时间上显出她重要,我的整个心思也都在她的身上,她的任何反应都会使我的情绪发生感应,产生强烈波动。

就在我迷失的时候,丈夫和我的一番对话让我醒悟过来。

“在我和孩子之间我比她重要!”丈夫说。

我严厉地回复到:“她需要我!”

“我也需要你!”丈夫说。(我觉得不可思议,你是小孩儿呀?)

丈夫接着说:“你对她那么好,我有些忌妒。其实我们没有孩子也能生活,孩子是神给我们的产业,是家里的一部分,不是中心。“

父亲怎么会忌妒孩子呢?对此,我十分不解。

我仔细思考有了孩子以后我们关系的变化。我好像不需要丈夫了,我有另一个人陪了,而她也那么地需要我。以前我还会打个电话问问丈夫在干什么?现在不打电话了,如果打也是说孩子怎么了。这个本来是一家之主的他,现在回家连大气都不敢出,做的所有事情都会被妻子看成是笨手笨脚,帮倒忙,没什么用。如果不小心发言,还会惹动“母狮”来个河东狮吼。

感谢神领我回归正路,让我看到一个不健康的家庭难以养出健康的孩子。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家会成为一个女权家庭,女儿也会成为一个霸王女儿。我不尊重我的丈夫,我的女儿也不会尊重爸爸,甚至将来她也很难尊重她的丈夫。我决定和我的丈夫同心踏上管理产业之路。
我们一起分享孩子的事和所看到的问题(包括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一起祷告,一起学习怎么样做合神心意的父母。我也先后学习了《妻子荣耀的帮助者》《子女心父母情》《智慧的母亲》,不断地用神的话来归正自己。顺服丈夫才是神的命令,才是神对家庭的祝福。对于妻子来说,服事丈夫才是最重要的。

实践管教

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有各种育儿专家、育儿经验、育儿书籍、各种说法、各种理论。一时间真找不到答案,分不清对错!一方面要从严教育,一方面又说不能太传统,要给孩子自由,各抒己见,看着又各有各的道理。说实话,我在这些说辞之间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管吧(打屁股),我会后悔自责,是不是自己太过严厉,不给孩子自由;给自由吧,孩子真能上房揭瓦,得到阳光就会无比灿烂,我的耐心真的太有限了,不能忍受不受控制的局面。

于是,我们开始尽管教的本分,按照圣经的教导来管教孩子,因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父亲所爱的就必管教。虽说父母也没有完美的,但父母有神所赐的权柄。

杖责见效很快,这就真的!但我们的目的不是要见效快,而是要帮助孩子做正确的选择,在孩子还不知道对错的时候引导他们。为了能正确地管教孩子,丈夫和我一起看了一些管教孩童方面的书,而且还用《子女心父母情》那本书里的管教步骤,设定了我们家的管教原则。如果没有规定,孩子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犯错,我们要给孩子机会,告诉孩子正确的该怎么做;如果事先定好规矩,犯了错误,就要杖责,一般被管教的原因都是硬着颈项不听劝诫,反抗父母,故意挑战权柄,明知故犯,撒谎等。杖责也有要求,只打一下(必须要疼),为了提醒自己不能在怒气下杖责孩子,我丈夫还在管教用的杖上写上了《箴言》13章24节的经文:”不忍用杖责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在孩子挣脱的情况下不能打,因为很容易打到别的部位,要等孩子平静甚至同意管教的情况下一板搞定。管教后,孩子是很主动地让施行管教的妈妈或爸爸抱,这是和好的环节。

在管教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经历神话语的应许:“但一切管教,在当时似乎不觉快乐,反觉痛苦;后来却为那些经过这种操练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来,就是义。”(《希伯来书》12章11节)。在管教后,我们的孩子没有怀恨父母,也没有失去安全感,反而在所做的事上更加自由。写到这里,我真的充满感恩,因为我们家老大不到三岁,就已经几乎不用杖责了。还记得她第一次管教是在三个月的时候,她吃奶咬奶头,我弹了她的嘴角。从那以后,一直到1岁半断奶,她从来没再咬过。二宝也是如此。二宝现在两岁半,如果需要管教,我们让她自己把杖拿过来(她经常一边流眼泪,一边拿着杖来受管教),现在也几乎不用杖责了。

这并不代表我们成功了!真正管教孩子是要花时间,付代价的!丈夫和我经常检讨我们自己的问题,因为有时候我们的问题比孩子还严重,甚至有时候我丈夫愿意为孩子受责打。我们也曾经多次向神认罪,向我们的孩子正式道歉。我们的管教就是想让孩子做事得体,能够荣耀神。我和我丈夫的管教原则是一致的,如果错了,我们也不会在孩子面前彼此揭穿或争吵。我们会讨论,道歉,改正。

感谢神!虽然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使用了杖责,感谢神,孩子们还是很健康、活泼,而且很有安全感。老大刚满三周岁时上幼儿园,一次也没哭过;老二两岁的时候就独自上了一节课,没让爸爸妈妈陪。

学习为孩子祷告

还记得有一篇介绍唐崇荣牧师的信主见证,那篇文章很好。其中有一段让我特别感动,就是他的母亲一直为他祷告。除了唐崇荣牧师,还有好多其他的属灵领袖,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位祷告的母亲。那天,我跪在神的面前流泪祷告,求主帮助我为我的孩子祷告,因为你让我成为她们的母亲。我们家在老大两岁半的时候搬了一次家,我为她祷告有新朋友,神所成就的是,不但有了新朋友,还是信主的,后来在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班,直到如今,老师都说她们俩是特别好的小伙伴。

持续祷告的一件事是为孩子的恩赐祷告,我们不打算将来送孩子参加很多课外班,又希望能够按照神给的恩赐来培养她们。奇妙的是,老大参加的课外班是她自己提出来的,在我和丈夫不断地确定下,才同意她学的,神不仅显明了恩赐,还预备了很好的老师,在她的学习上老师给了很多的肯定和赞赏,甚至价钱都特别合适,在北京很难找到,我们竟然就在家门口找到了,这样祷告蒙应允的事很多很多,没有办法一一说明。

祷告使我得自由,重担得脱落,祷告让我经历神的丰富,神对孩子的护理和预备。我只能不断地感谢!我所忧虑的,没有一样神会袖手旁观不管。

不断成长

我们也不断地向教会中的牧者和弟兄姊妹学习。记得有一次,听张辉师母分享说,晓峰牧师每天早上都和孩子一起灵修,祷告,然后去上学。现在,我丈夫也学习,每天早上陪老大一起读经、祷告。

在教导儿女的事上,还有很多功课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当下,我所要做的就是接纳我的孩子,我虽说接纳,但还是没有完全地接纳,我对她们是有要求的,接纳是带有标准的。可是神完全地接纳了我,按照我本来的样子爱我。我想,如果我为孩子付出了我生命中的大好时光、大把时间、大量心血,等等,可到最后,她们没有像我期待的那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过合神心意的生活,我能否能像浪子的父亲那样,完全地接纳我的孩子,能伸出双手拥抱我的孩子?那实在是太伟大了!我不敢想象!

不得不说,每个妈妈都是火眼金睛,孩子的问题都了如指掌。但要小心的是,一张嘴就先报上孩子的问题!求主帮助我先接纳我自己,然后接纳我的孩子。借着圣灵的光照来行使我这个管家的身份,带着盼望来教养神所赐的产业。《诗篇》127:3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腹中的胎儿是他的赏赐。”

带着孩子来服侍

文/心语

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脑海里出现了耶稣为小孩子祝福的话。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里,正是这样的人。”(太19:14、可10:14、路18:16) 耶稣用这句话教导门徒,当像小孩子一样,以单纯的心来到主面前。他提醒门徒,对主要有完全信靠的心,天国里正是这样的人,对主全然信靠如同小孩子们一样。 但这句话,也让我看见主喜悦大人们把小孩子带到他面前得祝福,得恩惠!

想想过去3年多的日子,我带着DT来服事,不仅看见DT的生命被祝福,我们的家也因着这小孩子得恩惠。至今回想起来,有几幕如同清泉,点点滴滴注入我们的心田。

第一幕 祷告会里的“小哭娃”

那是2013年夏天一个祷告会的晚上,那时DT不到一岁,我和丈夫带着他来参加晚祷会,那一天我有带领敬拜和带领祷告的服事,于是看管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爸爸的身上。开始时,敬拜时间平静度过,但从我刚开始带领祷告,就听见从隔壁的小会议室传出的哭声,随着祷告的进度,哭声越来越大,于是我在心里默默祷告主:主啊!把DT交托在您的圣手中,求主赐下安静的灵,让他可以停止哭闹,别影响大家的祷告。 

可是,主没有照着我的祷告成就,DT依旧肆无忌惮地哭着,伴着弟兄姊妹的祷告声,DT的哭声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祷告会结束了,他的哭声也停止了。我当时担心的是DT爸爸忍受不了如此长时间的哭声,没想到,我结束后见到他,他拿着手机里拍下的DT哭闹的视频给我看,看着丈夫一副淡定的表情,我知道我们在外面的祷告蒙神垂听了,神给了DT爸爸平静安稳的心。

这次祷告会DT哭闹,我和丈夫内里的平静是神所赐的,也从那次以后,DT再也没有那么哭闹过。每次周三来祷告会也成了惯例,每当祷告会结束的时候,大家一起唱“愿耶和华赐福给你”这首歌,DT就伸出小手和弟兄姊妹握手,有时我在家一唱这首歌,他就伸手要和我握手,呵呵,成了“条件反射”了! 

第二幕 姊妹祷告会的“小成员”

2014年4月,教会的姊妹祷告会开始了,那时DT一岁八个月。刚开始我也担心带着DT来参加祷告会,会影响大家祷告,可是不带他,我自己就参加不了了,于是还是决定带着DT来参加。记得第一次来祷告会,我把DT放在汽车的安全座椅上,那是他第一次坐安全座椅,去教会的路上,一路哭啊,这似乎也成了DT的规律,第一次都要尽力地哭个够。从那以后,每次来祷告会,DT都欢欢喜喜地坐安全座椅,也从那以后,无论去哪儿,DT在安全座椅里坐着,变得很享受。

从呀呀学语到和人聊天,从匍匐前进到跑来跑去,在教会里参加祷告会的日子里,DT长大了。在教会的姊妹祷告会中,DT备受姊妹们的宠爱,每次祷告会,DT都收获很多“美味”,还和大姨、小姨们建立起美好的关系。每到周五,HY大姨不是带着小蛋糕,就是味多美的小饼干等着DT来;每到周五,HS小姨就准备好可口的食材,和DT一起共进午餐。

从一岁八个月到3岁这一年半的时间,DT在姊妹祷告会中享受上帝的爱,直到3岁去了幼儿园,DT结束了参加姊妹祷告会的日子,但偶尔请假回来,DT还是依旧很享受在神家中的幸福时光。

第三幕 探访路上的“小陪伴”

说到陪伴,从户外开始后的“派出所”时代,DT就跟着爸爸、妈妈去各派出所陪伴,每次陪伴,DT依旧很享受这“陪伴”时光。遇到有其他小朋友,他就和小朋友一起玩,没有小朋友,就又成了弟兄姊妹的开心果,大家逗他开心,他也跟着咯咯咯地乐。

最让我感恩的是,带着DT一起去海拘探望被拘留的弟兄姊妹。DT也成了海拘接待室里的“常客”,和胖叔叔也认识了,每次去,若遇到胖叔叔在,DT都会被邀请进胖叔叔屋里的椅子上坐坐。每次去海拘出发前,我和DT祷告主说:“主啊!保守我们一路平安!”DT也学着和我一起祷告。

每次也为DT来回路上的安静祷告,来回两个小时的路程,DT总是开开心心地坐着去,呼噜呼噜睡着觉。因着这小伙子的陪伴,每次去探访弟兄姊妹都不觉孤单,有的时候和其他弟兄姊妹一起去,DT更开心了,有时遇到和主日学老师一起去,一路上还有歌声相伴。有好几次,DT 和他的主日学好朋友XL 一起去海拘探访,那更是DT的开心时光,两个小伙子一起滑滑板,一起在车上吃美味,一起在车上呼呼大睡。看着他们俩,我和XL妈妈曾畅想他们俩个将来一起配搭服侍会有多么美好!

第四幕 赞美队里的“小伙伴”

2014年8月,我们教会成立了 “敬拜赞美队”在祷告会服事。我在赞美队里年纪最大,DT在赞美队里年纪最小。每到周六下午排练的时间,我问DT是否愿意和妈妈一起去教会排练,DT都会很开心的回答:当然去了! 也就是在赞美队里,DT认识了手鼓、吉他和贝斯、电钢琴。看完弟兄姊妹赞美排练中打手鼓,他回家把一个带盖的垃圾箱当成手鼓,学着打。由于赞美队里大部分都是主日学老师,DT又多了和老师见面的机会,自然和老师的关系更亲近了。周六下午常常有启发服事的同工也去教会,启发有很多好吃的,当然DT不能错过,每次排练从离开家到回到家至少五个小时,DT倒不觉得漫长,每次回家后不用吃晚餐了,有好几次都在启发小组蹭饭吃了。

这点点滴滴的一幕幕,让我看见小孩子在主的殿中成长何等有福,如同在主爱的蜜罐中被泡大,从小不仅感受到父母的爱,在教会里直接感受到弟兄姊妹的爱,相信这样爱的种子已经深深地埋在小孩子的心里,将来神会使他发芽、开花、结实。因为神说:“让小孩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里,正是这样的人。”带着孩子来服事,不是我自己有多能干,也不是小孩子有多听话,而是神的祝福和恩典就在我们平平常常服事他的时候追随着我们,服事是神赐给每个属神儿女在地上莫大的祝福,若我们的孩子也在其中,必定一起蒙福!

 

给好好的信(一、二、三)

文/一琨

第一封信

亲爱的好好:

爸爸现在正式开始给你写信咯。你认字这么快,应该很快就能认全爸爸写的所有字。我突然发现你这小家伙身上有很多地方像我,比如话多,比如认字快。其实听说小时候爷爷话也多,也调皮。这一点证明你是黄家人。

我有时候会因为你话多而生气,但是你认字多这件事情,我却心里喜滋滋的。好好,爸爸要向你道歉,爸爸实在是一个自私的人,而且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爸爸心中一直有一个更好的自己的样子,然后认为自己就应该是那样。如果达不到,就会跟自己过不去,也会伤害到你。这就是我们在讲要理问答的时候说的“偶像”的意思。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怜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当做偶像,那就好像努力拎着自己的头发,要把自己提起来。很多人就是这样来折磨自己,折磨别人。信主之前,爸爸就是这样的人。妈妈说,爸爸惯常的表情就是皱着眉头。这个毛病到现在都没完全改掉,你也一定发现了这一点。

爸爸要向你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对你发脾气、苛刻。有时候等你睡下以后,爸爸看着你天使一样的面容,心中很难过。因为上帝把你交给我,我却常常搞砸了。

好了,我正在改变,对吧?而且虽然爸爸没有妈妈温柔,但是爸爸还是做了一些重要的决定,比如让你上教会学校,这是你最喜欢的事情吧。还有,爸爸从来没有逼你去学什么钢琴、英语、美术。这件事情你发现了吗?所以好天气的时候,你可以自由自在地骑着你的小紫在小区里巡弋,像一只自由的鸽子。爸爸当然喜欢你对音乐有鉴赏能力,也能够学好英语,因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品大部分都会是英文版本的,你可以自己开始一场知识探险。

但是,这些都不是爸爸的目标,如果爸爸有什么期待,那就是你将来能成为一个好妻子,温柔、顺服、智慧。无论你将来有怎样的学识,有什么出彩的成就,但是你一定会离开爸爸妈妈,和你的丈夫、孩子一起生活,爸爸希望你享受自己的家庭生活,享受你作为妻子的角色,在这个角色上能够品尝上帝为你预备的恩典。爸爸周围有那么多阿姨,不管上过什么著名大学,工作多么出色,但是婚姻却很痛苦,这实在太让人难过了。

当然,爸爸妈妈还要继续改变自己,让你看到一个美好的婚姻该是什么样的。这一点我们做得不好,嘘。

小要理问答第一条说我们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世界会有各种声音告诉你,你有很多精彩的人生目标,但是都和上帝没有关系。比如爸爸让你警惕的芭比,她们的人生就是要精彩、成功、有漂亮衣服和派对,很多很多。爸爸在信主以前就是相信,自己的人生和上帝没有关系,因此很痛苦,也伤害了妈妈。所以爸爸信主以后,流了很多眼泪,悔改的眼泪,感恩的眼泪。

亲爱的好好,你和爸爸妈妈一样,都是上帝造的。上帝在你身上有祂自己美好的心意,上帝也愿意帮助你找到这个答案。找到这个答案的过程是一场美好的冒险,也许也有痛苦和眼泪。亲爱的好好,你现在不喜欢疼痛,也不喜欢眼泪,爸爸都知道。你是一个感受力很强的小姑娘。不过,爸爸可以保证,上帝是不瞌睡的,上帝是爱你的,祂会陪伴着你走这一条历险的道路。

有时候,人们会觉得上帝自私,为什么要让人的人生目标是荣耀祂。爸爸现在的感受是,上帝是丰富的,祂什么都不缺。但是祂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来荣耀祂。那种荣耀就是让大家都能看到上帝的慈爱、恩典,看到上帝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爸爸都有耐心和爱心,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认识上帝特别甜美。

亲爱的好好,你喜欢吃巧克力,当然爸爸为了保护你的牙齿,严格控制着。你肯定知道巧克力那种甜味。可是,上帝造我们的时候,让我们对看不到的事情也有感觉。比如爸爸这个时候给你写信的时候,也有一种“甜”的感觉,就像是吃巧克力。

爸爸为你祷告,让你的一生在上帝里能够尝到甜味。

                                    爱你的爸爸

第二封信

亲爱的好好:

爸爸前天在去上海的火车上正给你写第二封信,快写完的时候“piu”的一下没保存下来。嗯,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让人难过的事情。我们自己会犯各种错误,也会因为别人犯的错误遭受损失,好在我们的上帝不会出错,他创造了这个世界以后不会丢下不管,而是继续管理看护。以后爸爸会给你讲这个道理。当然,我们都会遇到一些让人难过的事情,我们也不明白为什么,找不到答案来安慰自己和别人。爸爸想说的是,我们要相信上帝,要有耐心,等等,再等等。

没想到第一封信有很多叔叔阿姨看了,也很喜欢。也有叔叔阿姨问爸爸说,好好这么聪明,你对她的期望为什么就是成为一个好妻子,为什么不是,比如一个画家,一个音乐家。呵呵,按照爸爸的观察,也许你将来更有可能成为一个作家。

不过这些事情爸爸并不清楚,也不能决定,因为上帝会给每一个人不同的恩赐,有人有音乐家的恩赐,有人有画家的恩赐,这些恩赐好像很被大家看重,所以你看到那么多小朋友被送到各种学习班去学习。但是也许有人还有做饭的恩赐,安慰人的恩赐,倾听的恩赐,只不过这些恩赐人们一般不太重视,因为这些恩赐看上去更像是对人有帮助,对自己好像没什么用处。这个想法上帝当然不喜欢,上帝给我们恩赐,就是为了让我们荣耀祂,帮助别人,预备我们行各样的善事。

爸爸在老师发的家长联系本上发现,老师经常说你喜欢安慰人,这一定是上帝给你的恩赐,爸爸很羡慕,因为爸爸好像很缺乏这一点。我要向你学习。昨天晚上下班回家,你跑过来给爸爸捶背的时候,爸爸也觉得很受安慰。亲爱的好好,那一刻你身上就有上帝的形象。

我们每一个人都看不见上帝。但有趣的是,我们在人的身上可以看到上帝的形象,当然不是全部的,那是因为我们是受造物,不是上帝,更悲惨的是,自从始祖堕落以后,我们人身上上帝的形象就越来越少了。我们在这个世界越久,身上上帝的形象可能越少。就好比上帝给我们一件漂亮的衣服,我们不好好爱惜,这件衣服粘上各种脏东西,也越来越旧,越来越破。这个比方好像也不是很贴切,好好你最喜欢打比方了,你来想一个。有一个神学家说,也许在孩子身上比在大人身上更能看到上帝的形象,我想是这样的。所以爸爸要好好观察你。

不过爸爸这个时候心怀对上帝的感恩和赞美,也充满对你的爱意来写这封信的时候,身上也就有上帝的形象了。所以亲爱的好好,我们要学习去尊重人。因为人的身上有上帝的形象,上帝尊重人,所以我们也要尊重人。呃,好像爸爸又遇到一个需要忏悔的点了,难道我要把给你的信取名为《忏悔录》吗?这是一本伟大的书,是一位叫奥古斯丁的人写的,将来爸爸一定会和你一起读的。

还回到上一封信中,爸爸对你的期待。我们这些罪人虽然身上还残留了一些上帝的形象,但是已经很少了,并且越来越少。耶稣基督取了人的样子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看到耶稣作为人的时候,身上就有完整的上帝的形象,我们将来一定会像耶稣基督的样子,这是我们的目标,但是我们现在就要出发,奔向这个终点。所以一个信主的人,他的生命是这样的:他会被这个目标吸引,这是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带领他去走这条路。虽然这条路不是很容易,但却是一次很棒的探险。这种神奇的力量就是圣灵。比如爸爸本来想把上次没有保存下来的信回忆一下重新写下来,现在发现这封信和爸爸上次写的完全不同,这应该就是圣灵奇妙的工作。圣灵上帝更想借着爸爸向你说这封信里的意思吧。

亲爱的好好,爸爸希望你和我,还有妈妈一起走这条路。爸爸也希望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还有很多亲戚朋友都走这条路。因为这是一条回家的路,回到我们的天父那里。人不能没有家,不能像可怜的孤儿,没有牧人的小羊羔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身上上帝的形象又会慢慢多起来,我们的生命就会闪闪发光。我们不需要芭比的漂亮衣服、灰姑娘的舞鞋、小马宝莉的魔法,上帝会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闪闪发光。
爸爸不知道你将来会去做什么工作荣耀上帝,但是爸爸想,你如果将来成为一名妻子的时候,希望你的生命是闪闪发光的。

爱你的爸爸
     

第三封信

亲爱的好好:

那天小组聚会的时候,你已经能够完整地读出一段《约翰福音》的圣经经文了,你不知道爸爸内心有多么快乐。

最近,一直被人认为火爆脾气的爸爸,找到了一些依据来为自己辩护咯。虽然爸爸有时候会生气发火,但是圣经里并没有直接说生气、发火是错的。圣经告诉我们“生气不可犯罪”,也就是说,一个人发火并不是问题,问题是他发火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他发火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犯罪的事情。就连《约翰福音》的作者老约翰,也是一个火气不小的人,被人称作“雷子”。所以爸爸不用总背着这个包袱了,爸爸也觉得一个火气大的人,也许是一个情感热烈的人,所以老约翰写的福音书才那么受人喜欢。

不过爸爸也要注意,不能只看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还是要老老实实按照圣经里说的去做。因为圣经里使徒保罗还说:“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这就是说,关于生气发火的事情,焦点并不在于对不对的问题,而是在于好不好。即使发火是因为好的原因,并且过程当中没有侮辱人的话,没有摔东西,但还是要考虑这种方式对于对方来说到底好不好,能不能帮助他认识上帝,帮助他改变和更新。

这件事情对爸爸是个难题,尤其是爸爸对待你这个小调皮的时候,怎么能够做到尽量温柔,不发火,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让你身上能更有耶稣的形象?如果你在爸爸身上看不到上帝的同在、上帝的形象,爸爸又如何能要求你呢?好难啊,等你当父母的时候就知道了,到时候翻出爸爸的信看看呗。

这里,爸爸又发现了你比爸爸强的地方。你在和小朋友的相处中,遇到了一些困扰,但是爸爸已经看到你在学习忍耐,学习解决问题,如果你受了委屈,会回家和我们讨论,一起来处理、祷告。所以,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和你玩。昨天爸爸又在院子里看到你骑着小紫自由巡弋的样子,真是很酷。

好好,你在一天天长大,以后遇到的麻烦事会越来越多。你现在还小,爸爸妈妈很享受陪伴你的时光,但是总有一天,爸爸妈妈要放手让你自己去经历。我们虽然是你的父母,但是你和我们一样,都是天父的孩子,你有自己当跑的路。有一个很可爱的神学家说,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着急,先坐下来,翻开圣经,看看圣经怎么说。就像发火这件事情,爸爸也是在圣经里面发现了全面的、宝贵的真理。

亲爱的好好,爸爸妈妈总会有老得走不动的一天,所以你一定要自己开始探险的旅程,圣经就是你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我们该怎么做人,该怎么生活,圣经会告诉我们答案的。你一定要记住,魔鬼的诡计就是在你的耳边轻声说“圣经讲得不一定都对吧”、“上帝也不一定都有道理吧”。遗憾的是,魔鬼的这个诡计当年欺骗了亚当、夏娃,现在还在继续欺骗糊涂的人们。亲爱的好好,你一定要保护自己的心。圣经就是我们生活和做人唯一的标准。此外没有别的。

亲爱的好好,虽然我们家书架上放了很多本圣经,和其他书一样,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爸爸告诉你几点圣经的奇妙之处吧。

首先,圣经是上帝亲自对我们说的话。家里的书架上也有很多很了不起的书,但是无论怎么样,这些书的作者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但是圣经的作者是创造我们的上帝。而且他使用自己忠心的仆人,把自己想要告诉我们的话都写来给我们,这是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呢?

第二,圣经是一本活的书,因为当我们愿意谦卑地读圣经的时候,圣灵会在这个时候工作。耶稣基督升天以后,赐下了圣灵来看顾我们,帮助我们。圣经的作者是上帝,我们只有在圣灵上帝的帮助下才会明白上帝的心意。

第三,因为圣灵上帝的工作,即使是同样的经文,你在不同的时候读,上帝会给你不同的收获。给你欢乐、安慰、自由,更重要的是让你更爱上帝,愿意跟随祂。

亲爱的好好,上面说的很多东西,有些人肯定不会同意的。因为他们只相信看得见的东西。但是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爱是看不见的,可你感受到了。天父的爱更是这样。圣经给了我们一副奇妙的眼镜,带上它,你的人生就会开始一段奇妙的旅行。亲爱的好好,爸爸妈妈愿意陪着你走,总有一天,我们像圣经里说的一样,像云彩一样环绕着你,看着你和你的孩子一起,经历上帝的奇妙……

                                 爱你的爸爸

公共场合吵闹乱跑不是纯真可爱,是缺乏教养

文/袁灵 传道

这些年,来教会里的小孩子真是越来越多了,6月份的夫妻营会就有30多位小朋友参加,实在给营会增添了不少欢乐和温馨的气氛。一方面,我们为教会出现新的一代而高兴;但另一方面,作为父母也应当意识到养育孩子的责任重大、教养子女的任务艰巨。

今天我要分享一件小事,事情虽小,却能够反映出很多问题。这件小事是什么呢?就是小孩子在公众场合安静、守秩序的问题。作为传道人,我参加教会的婚礼比较多,我发现所有婚礼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小孩子不能安安静静地坐在位子上,而是随便走动,甚至在会场里追逐嬉戏,而绝大多数的父母对此都无能为力。其实主日聚会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我们才用主日学把孩子们隔离出去。我们以为这样一来,孩子开心,大人又不受影响,简直是两全其美,但其实这不过是反映出父母没有能力管住自己的孩子,而且也不愿意承担训练孩子的责任,在我看,这实在是父母的自私和失职。

下面我就训练小孩子在公众场合安静的问题简单分享几点:

第一、是否有必要训练

有人认为不必约束小孩子,应当接纳小孩子的这种“纯真”。但是当我们听到我们的同胞在世界各地旅游都旁若无人地喧哗,又不遵守秩序的新闻时,我们会认为这些是“可爱和纯真”吗?而如果小孩子不从小接受训练,我们相信有多大的可能他们长大就能自然拥有文明素质呢?

所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小孩子需要训练,而且越早越好。其实所谓文明,就是“良好的习惯”,因为训练有素,所以才能自然而然。我们中国有一个词叫“教养”,这个词和“文明”、“素质”意思接近,而它正说明:文明的责任在父母,你不训练孩子,就别指望孩子拥有它。

第二、多大的孩子可以学会安静

我曾经在美国参加过一些教会的主日崇拜,也常常留心观察国内婚礼上那些外国家庭的表现,因此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七岁左右的小孩子,经过训练,完全可以安安静静地参与整场的主日崇拜或者婚礼。这一点可能让很多大人都感到惊奇,因为我们很多大人都常常坐不住,但小孩子确实可以做到。这也提醒我们不要低估孩子的可塑性,父母的尽责不会没有果效。

第三、训练的益处

刚才我说文明就是一种习惯,其实这只是文明的外在,而文明的本质更在于它包含的美德。训练小孩子的行为其实更是为塑造他的内心,否则外表文明内心黑暗的仍不过是法利赛人和伪君子。那么,训练小孩子安静聚会有什么益处呢?

一是操练他们制服肉体的能力。保罗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 ”(哥林多前书 9:27)。其实,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和我们对自己欲望的约束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修道士的生活一定包括纪律的操练,而我们平时操练禁食也是为了刻苦己心,如果管不住自己的身体,也一定管不住自己的心。所以训练小孩子安静,就是训练他们制服自己的肉体,不能安静不是身体做不到,而是心里的力量不愿受约束,而这也正是训练的目的之一。

二是培养他们的公德心。我们中国人无论到哪里都旁若无人,这一般被称为缺乏公德意识。而我们训练孩子在公众场合安静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他懂得:我们要为别人着想,这个世界不是围着我转的,或者说我们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侵害他人,这就是培养公德心,或者说是公民教育。如果从属灵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培养孩子懂得爱,基督的爱就是舍己,一个眼里只有自己的人是不懂得爱,也不会舍己的。

此外,训练小孩子在聚会中安静也是培养他们的敬畏之心。圣经说:“你到 神的殿要谨慎脚步。” (传道书 5:1)所以,家长也应当教导孩子知道敬拜场所和其他场所的分别,要帮他们体会不同场合的不同氛围。今天,很多人只把上帝当成一位慈祥的父亲,甚至就是憨态可掬的圣诞老人,这实在是对上帝错误,至少是有缺陷的认识。而从小培养孩子懂得敬畏,懂得教堂是神圣之所,这正可帮他们建立整全的上帝观。

第四、如何训练小孩子参加聚会

对于婴儿的家长来说,建议妈妈们带孩子坐在聚会的门口附近,孩子哭闹时可带孩子出去,等孩子安静了再带回来。这样虽然看似麻烦,但相信这其实是真正地参加了聚会,相信聚会的氛围一定对孩子的心灵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参加教会的崇拜更是如此。无论如何,我相信带孩子一起聚会是比把孩子放在婴儿室或者托儿班更对孩子有益的。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例如三岁以上的孩子,家长们就完全可以训练他们安静聚会了。但孩子很小时,可以允许他们在座位上做些自己的事,例如,画画、看书。不必一开始就训练他们专心听讲,首先孩子需要学会坐住,然后慢慢再学会听讲。其实,当孩子坐下来时,他的手脚虽然被束缚了,他们的心却不会被束缚,当他们安静下来,他们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反而更可以得到开发。

总之,“自制力”、“公德心”、“敬畏上帝”和“体贴他人”,这些都是基督徒当有的美德,也是基督徒父母从小就应向孩子教导和传递的。无论如何,在教养孩子学习敬虔的事上,我们父母的责无旁贷。我们虽然有限,上帝却必扶持我们。上帝既然使我们成为父母,就必赐我们足够的恩典和能力。

愿我们起来承担教养儿女的责任,愿我们的儿女都成为拥有真正生命和美德的新一代,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