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宗教改革与福音”大会后记

文/小雪

5月23日——26日三个全天加一个晚上高强度密集型的神学信息轰炸使得我在这四天里面始终处于半梦半醒之间,回来后复述四天会议的经历和所得,发现记忆最深刻的是约翰派博的主题分享,杨希伯和王怡的分享以及王怡担任主持人的一次对国内三位家庭教会牧师传道人的采访,下面就着重谈谈这三点。

一、国际著名的牧者对于圣经真理的把握准确和深入,绝非浪得虚名。

尤其是在国内的不少名牧同场证道分享的时候,约翰派博等三位名家对于圣经真理的解读实在让我佩服,他们无论是在系统神学上的精准定位,还是对圣经圣言的解释剖析,都值得我们华人牧者好好学习,尤其是,他们不是让圣经成为自己的代言,把自己的意思读进圣经里面去,而是认真研读圣经,让圣经的话带领改变自己的心思意念,格外难得。

比如约翰派博在三次分享中都反复解读“神的荣耀”的概念,他说耶稣的死不仅仅是饶恕了我们的罪,饶恕罪是一个渠道,不是终点,不是目的。没有饶恕就不能与神建立关系,福音的目标是将我们带到神的面前,让我们享受与神的面对面。你一生中都以神为乐就是荣耀神。有的改革宗以为思维正确(正确的神学)就荣耀神,这只是一半。派博通过对《约翰福音》11章拉撒路的死与复活的解经,强调,耶稣故意耽延时日,乃是为了门徒们的益处,要让他们得见“神的荣耀”。基督爱我们不是我们有价值,而是因为他将他的价值给了我们。基督爱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圣经两次强调耶稣真爱他们,被基督爱是什么意思?基督给他爱的人更好的,“看见神的荣耀”。“爱不是把你从苦难中拯救出来,而是能在你身上彰显神的荣耀。”“基督为我们死,是为了让我们为他的荣耀而活。”“基督徒的爱是在永恒中单单以神的荣耀为满足,为喜乐。”

派博的分享一方面立足改革宗的神学立场,另一方面又大量地引用圣经以经解经,比如他引用罗马书8:32“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这段经文常常是成功神学乐于引用证明神赐给我们在地上的成功的依据。但是派博接着引导会众继续阅读经文到36节“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让我们看到基督徒为主将要经历的是怎样的遭遇。然后解读罗马书8:32的意义是:神会给你任何你所需要的,使你在苦难中单单以基督为乐。基督的代赎不是保障我们的安全,而是使我们能看到神的荣耀。

一边聆听派博的分享一边在想,为什么成功神学在许多基督徒那里颇受欢迎?因为我们并没有讲清楚什么是“神的荣耀”,虽然我们也认同威斯敏斯特的教理问答,也承认人活着的目的是荣耀神并以此为乐,但是我们常常把这个世界的成功等同于了荣耀神,用这个世界的价值标准——金钱、地位、名声、权力……——当成基督的价值标准。(曾经在某个基督徒的论坛上看到有基督徒为堕胎辩护说:基督徒生那么多孩子,生活贫困,甚至需要别人救济,那也不荣耀神啊!)

此外,在大会安排的座谈环节中,派博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在宗教改革五百年的今天,改革宗五大要义还需要加上什么?他回答:勇敢。在最后一次分享时他再次提到坚持真理的勇气。在我看来这是信仰前辈先知般的预见和睿智的经验总结,可惜似乎还不太被大会的主持者重视。

二、国内年轻一代传道人迅速成长,可喜可畏。

在本次大会上,特别感到年轻一代传道人正在迅速成长。看到如王怡牧师,杨希伯牧师,上海的谢昉牧师,北京的安溪牧师等三、四十岁左右的牧者已经成为本次大会的中坚力量,他们都有着较为扎实的神学根基,又有一定时间的牧会经验,对于家庭教会的方向有比较清晰的目标,对社会环境及教会可能遇到的挑战有一定的预备。

在第三天的大会座谈中,深圳教会的潘永光牧师谈到自己在牧会实践中经历的教会撕裂,特别为自己当年年轻而冲动认罪悔改,请求当年经历这一教会撕裂而受到伤害的弟兄姊妹的饶恕。座谈会的主持人王怡牧师当即问参加大会的与会者有没有当年这一事件的亲历者?台下举起了不少的手臂。王怡牧师进一步问:你们是否接受这一道歉?是否愿意饶恕他?在基督里接纳他?愿意的请站起来。结果站起来了一片(看来深圳教会来了不少人)。台上台下热泪涌流。亲历这样一次基督身体的复合,是难能可贵的经验。有对于过去事实的再认识,有属灵生命的成长和成熟,有主内的饶恕与接纳。尤其是改革宗神学的教会如何处理细枝末节的不同神学理念,不同的教牧风格,不同的教会理念……恐怕我们还有很多的功课要完成。

在大会休息期间,在橡树工作室的展位上接触到了不少年轻的教会传道人过来问图书出版情况,发现大多数年轻传道人都已经经过或正在接受神学培训,而且所在教会也非常重视神学教育和神学培训。未来十年,将是神学教育大大发展的契机,这些正在或已经经过神学培训的年轻传道人将成为中国家庭教会未来的带领人,他们将影响未来家庭教会的走向。

三、本人在大会中的感受

恰巧,十年前2007年,也是在同一个场馆,我参加过“世界华人福音大会”,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跨教会的大型福音布道会。也是大牌名牧(卡森)主讲,也有国内名牧分享,来的几乎是华人圈内顶尖的牧者(康来昌……)。其实当年什么也不懂,对于卡森所讲的内容完全是懵懂,但是整个过程是亢奋状的。每天也是不足六小时的睡眠,而且还有早晨中午晚上的唱诗班排练,但是人始终清醒,如饥似渴。但是本次大会我特别感到自己的状态远远不如十年前,或许是年龄问题,但更可能是属灵状态的问题,虽然知道的真理知识多了,但是对于真理的渴慕少了;也许对于问题的敏锐度增强了,但是对于基督的委身度降低了。我不知道这只是我自己的特例,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过去在逼迫中的老家庭教会虽然有各种缺乏,但是不缺乏对主的忠心、渴慕和委身,今天的家庭教会呢?未来的中国教会呢?

另外,大会对于当下国内家庭教会面临的问题涉及太少、太弱,似乎不那么接地气。王怡牧师的那句“我代表愿意被我代表的……”透露出一点家庭教会的分歧,却又语焉不详。恐怕大会也是愿意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不愿触及分歧之处;或者这样的场合不适宜解决分歧。我在大会播放的关于恩典城市的宣传片中看到的对于城市教会植堂的理念的理解似乎就各有不同,那种多传福音,信主的人多了,社会就和谐了,国家就蒙福了的观点与王怡牧师的恩典城市的远瞻似乎相去甚远,这样的团队能够一起走多远,我有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