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恩典四日

文/陈佑伟

今年恰逢宗教改革五百周年。能够参加宗教改革与福音大会,近距离聆听诸多国内外牧者分享关于福音、关于生命和事奉的信息,感受恩典城市福音运动在今日中国的影响力,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恩典之旅。

几个月前我报名参加大会,本意很简单,就是想走出自己的教会,开阔一下眼界,亲身体验一下大型培灵会的现场。当然,就私心而言,看几眼香港的蓝天,呼吸几口新鲜自由的空气,闻一闻基道书楼的书香,也是很幸福的事。然而,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这次大会带给我头脑和内心的激励和震撼,直到大会结束后半个月仍然清晰可辨。我想,这是圣灵的感动。

大会主题信息:聚焦福音

福音是什么呢?在刚信主那几年里,如果有人这么问我,我会很热切很急迫地告诉他,福音就是“神爱你”,福音就是“信耶稣得永生”,福音就是“四个属灵的原则”,(快来信主吧!)可是,信主时间更久,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反而不如原来那么肯定了。或许是生命中亲身经历或是亲眼看到的软弱、无力、失败,甚至是撕裂和绝望,令我不能满足于上述的表达。感谢主,让我有机会参加这次大会,我想这是神在我生命中赐下机会,引导我更深地来认识他。

大会呼吁众教会再次聚焦那古旧常新的福音,聚焦宗教改革再发现的“因信称义、信靠神恩典”的福音,聚焦“五个唯独”的福音。

主题信息的讲员是来自美国的三位牧者:约翰•派博(John Stephen Piper)、保罗•区普(Paul David Tripp)和理查德•柏瑞特(Richard Pratt),分别从“福音的大能”、“福音的更新”、“福音的国度”三个视角来聚焦福音。几位讲员的风格,都是既严谨又热情,既幽默又深刻。3天9场证道,对听者而言,不啻一场属灵盛宴。

1.约翰•派博:福音的大能

派博指出,神造人的目的,是为了他自己的荣耀。神赐给人思考和情感的能力,是为让人能够真认识他,能够真爱他。在亚当和夏娃犯罪后,所有的人都在罪中死了,无法对神的荣耀产生正确的理性与情感的回应。基督十字架受死,不仅解决了律法上公义的要求(罗8:1),也为信他的人得到新生命(结36:26;林前11:25)。因此,成为基督徒,意味着成为新造的人,头脑和心灵也成为“被福音塑造的”头脑和心灵(林后4:6;腓3:8),能够看到神的荣美。

福音以两个方式临到人,其一是可被思维理解的“道”,其二是内心神迹性的转化。在重生时同时发生,同时解决了头脑和心灵的问题。圣灵把神的道放在我们心里,使福音的大能在我们身上得以彰显。在我们听道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把握住神的道,内心接受了神的荣美。这两者彼此服侍,具有反合性:如果福音不可理解的话,我们的内心不可能被改变;而我们的内心如果不转变,我们也不可能理解神的道。原先,我们的思维对基督的认识是蒙蔽的,内心对基督的价值是刚硬的。福音来了,更新了头脑和心灵,就把刚硬和蒙蔽除去了。

因此,一个被福音塑造的思维,是为内心提供正确的燃料。既要热心,还要按着真知识。要殷勤思考,也要寻求圣灵的带领。圣经的教导是平衡的:“我所说的话,你要思想,因为凡事主比给你聪明”(提后2:7)。

派博给牧者的话:牧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阅读圣经,领受神的话,并且深入浅出地教导给会众,使会众的心向神发出爱的火热。讲道就是要忠于神的话语,传讲基督测不透的丰富。

那么,怎样的讲道能帮助会众在基督里得到满足?派博给出了五个要点:

第一,讲道必须以基督为中心。传讲宇宙万物的被造、存有和导向,都是为了述说基督的荣耀,而基督的荣耀就是神的荣耀,圣父圣子同享荣耀。不是两个荣耀,而是一个荣耀。要不断地帮助会众明白:神所做的一切,包括创造和救赎,都是为了彰显基督的荣耀。

第二,要不断传讲基督的爱。这爱是以基督的价值为准则,而不是关注个人的价值。基督爱我们,不是因为我们有价值,而是让我们享受他的价值。因此,有时基督爱我们,却会把苦难加给我们,为要我们在苦难中以他为乐。基督徒的爱应该单单以基督为满足,这样才能从自我捆绑中得到解放。

第三,要不断传讲基督的十字架。十字架是以基督为中心,基督的死是为自己的荣耀:基督受死,是为了让我们为了他的荣耀而活。我们以他的荣耀为我们永恒的喜乐。不是因为神看到我们的价值,愿意为我们死,这不是恩典;我们根本不配基督为我们而死,这才是恩典。焦点不是我们。我们罪得赦免,我们被饶恕,只是途径而不是目标,最终的目标是我们永远享受基督的荣耀。

第四,要不断提醒归信基督的人,基督是生命的至宝,只有基督能满足你的一切。如何能有这样的认识呢?答案就是重生,在基督里做新造的人。“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林后4:4-6)

第五,要不断传讲:成圣的过程,必须从对基督的专注而来。“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面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重生后基督徒生命的成长如何发生?就是专注于“看见主的荣光”。“变成主的形状”就是战胜罪。罪给我们应许,犯罪会快乐,但这是谎言。我们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尽力拒绝犯罪,我们必须用真正的喜乐来取代犯罪的快乐,就是要“看见主的荣光”,我们在主里面能得到更大的喜乐。去哪里抓住主的荣光?答案就是神的道。如果这一天早晨你从神的话里得到满足,这一天你就逃脱了罪对你的谎言。因为罪骗不了一个以基督为乐的心灵。当我们单单以基督为满足,我们也就单单地荣耀了基督。

2.保罗•区普:福音的更新

派博的信息侧重于引导我们向上看到基督的荣耀,让我们更深地渴慕他,以他为生命唯一的喜乐和满足;区普的信息则侧重于引导我们向内,看到基督福音在当下更新生命的能力。

在区普看来,罪人很容易相信两个谎言:一是“自主”的谎言,认为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格,我愿意怎么活就怎么活;二是“自足”的谎言,认为在我里面,有足够多的资源和能力可以做成我想要做的事,成为我想要成为的样子。“自主”和“自足”使人生活在隔绝、孤立和自我保护当中,是福音的仇敌。

一个基督徒的心是如何逐渐变得刚硬和不信的?刚信主时,生命是喜乐的,倚靠神的,但我们小心翼翼,不想失去生命中原本拥有的东西。慢慢地,我们开始允许一点点自私、一点点愤怒、一点点嫉妒、一点点物质主义、一点点欲望与色情进入到生命中。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良心常常受到谴责,感到不安,这是圣灵责备的工作。这时有两个选择:要么承认圣灵的责备是正确的,然后顺服神;要么进行自我辩护,使自我的行为合理化。不幸的是,我们通常选择的是后者。我们擅长自我辩护,甚至到一个地步,认为神的心意是不够好的。这“不信的恶心”(来3:12),使我们逐渐远离神的呼召,远离神在圣经中清楚吩咐我要做的事。这样,我们的心越来越刚硬,变得拒绝改变。这个过程是自我欺骗的过程,而罪的本质就是欺骗和迷惑。那么,解决自我隔绝和自我保护的办法是什么?区普指出: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多么有恩赐,你都是一个极需帮助的人,你每天都需要耶稣基督救赎的恩典,与信主的时候一样。因此,首先,我们需要与神建立生命的联系,倚靠耶稣基督代赎的工作;同时,也要与神的百姓建立彼此谦卑、诚实、生命相交的属灵共同体,使我们从自我欺骗当中被拯救出来。

为什么基督徒会在婚姻、教育、金钱、情绪等方面出现各样的问题,无法在生命中结出丰盛的果子呢?区普引用彼得后书1:3-9指出:我们的生命缺乏果效,无法拥有这些美好的品质,是因为我们患了“属灵身份健忘症”:我们追求基督以外的事情,在水平方向上寻找身份的满足,而这种满足,只有在垂直方向上才能真正得到,而且神已经赐给我们了。“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彼后1:3a),彼得所宣扬的是现在时的福音。关于我们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答案:耶稣基督的死,不是为了让我们成为稍微好一点的人,稍微多一点爱的人,稍微不那么生气愤怒的人,稍微不那么自私的人,而是为了让我们成为“像他一样的人”,让我们与神的性情有份(彼后1:4)。这是耶稣基督的恩典。

带着这样的对于“恩典”的认识,区普引用罗马书8:18-39,带领我们思考苦难的意义。我们所有的人,在生命当中的某些时刻都会碰到苦难。在已然和未然之间,苦难是普世性的存在。所以,你不能在苦难当中下一个结论说:神远离我们了,神不爱我们了,神忘记我们了,神不听我们的祷告了。因为苦难本就是神预定要我们去经历的。这是为了他自己的荣耀,也是为了我们的益处。有什么比完美的人被钉十字架更可怕呢?又有什么比耶稣完美的救赎更美好的呢?这样,耶稣基督的十字架,看起来是最坏的东西,却产生出最美的果效。这是神的恩典。那么,恩典有怎样的特性呢?第一,这恩典是使人不舒服的恩典(罗8:18-25)。神借着苦难或艰难,使我们的生命结出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结出的果子;第二,这恩典是介入性的恩典(罗8:26-27)。神借着圣灵来安慰,把我们生命当中的哀求和需要带到他面前;第三,这恩典是不可抗拒的恩典(罗8:28-30)。神的恩典工作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神的信实必然使他的工作成就;第四,这恩典是预备供应我们的恩典(罗8:32-33)。神在预定的时刻,叫基督为我们死,为我们复活。如果神爱我们到一个地步,把自己的儿子都为我们舍了,怎么可能会在苦难中抛弃我们呢?十字架不单是救赎的标志,也是供应我们一切的保障;第五,这恩典是永不分离的恩典(罗8:34-39)。不管是里面的事,还是外面的事,都不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福音(好消息)是什么呢?区普饱含深情地说,这好消息就是:你们是被爱的(You are loved,七次)。神在苦难当中给我们的恩典是什么?就是他自己。他用恩典与你同行,他爱你。在我们的生命中,这就是最好的消息。

3.理查德•柏瑞特:福音的国度

和派博、区普着重关注个体生命敬虔不同,柏瑞特从一个更为开阔的视角,来引导听众转向对福音与上帝国度之关系的思考。

新约中谈到福音,有很多地方用了修饰词,例如,和平的福音、恩惠的福音、叫你们得救的福音、基督的福音等等,但福音书作者提到耶稣的讲道,他们这样简洁地表述:耶稣宣讲天国(神国)的福音。这里我们看到,耶稣宣讲的福音,是聚焦于上帝国度的好消息。这样的聚焦,为500年前的宗教改革提供了推动力;同样地,在今天,在当下,也能开拓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提供面向未来的能力。

柏瑞特指出,上帝国度在基督里的好消息,最早并非是在新约里给我们的。这个好消息建立在一个不可动摇的根基上。这根基就是:人类是上帝按照他的形象、他的样式造的,也要按着他的命令生养众多,治理全地(创1:26-28)。这是上帝对人类的最初心意。耶稣基督把我们从罪和死亡中拯救出来,是要带我们回到上帝最初设计的计划当中。“在我们身上,有着神的形象和样式”,这一身份认同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存在的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意义。作为基督徒,我们有着责任与特权,就是要认识神在天上的旨意,并且使这旨意在地上成就,这是神造我们的目的。在已然和未然之间,我们该如何度过我们的一生?我们要治理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这是神的呼召。但我们不要爱现今这个败坏的世界,要爱那个新天新地,将来的世界。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万国万民都要承认耶稣基督是主、是王;无论天上地上,都要把神的荣耀归给他。柏瑞特说,你要被这个异象驱动;如果没有这个异象,你无法完成改变世界的使命。这意味着你要把信心连于耶稣,把视线焦点转向耶稣,信靠耶稣,跟随耶稣。唯有耶稣基督能够实现人在这个星球上的目的。

柏瑞特引用以赛亚书52:3-10,先让我们看到人的软弱和失败,再让我们看到上帝国度的好消息:“你的神作王了!”上帝的统治已经来到,你不需要再害怕。不需要再迷失,不需要再被这个世界的王统治,我们的上帝我们的主是真正的君王。这个好消息在耶稣里面已经实现(罗10:13),但需要透过我们的传讲,我们才能把天上的国度带到地上。“报佳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赛52:7,罗10:15),以赛亚的盼望成为保罗的异象,也成为改教家们的异象。基督徒改变世界的方式,不是靠武器和暴力,而是用神的道,这看来愚拙的方法,却是上帝的智慧和能力。这个世界的盼望,单单在耶稣基督身上,唯有他能够胜过罪和死亡。在世界黑暗、邪恶、抵挡神的时候,基督徒投入更多的生命热情、更深地委身,来传扬在基督里上帝国度的好消息,这是宗教改革的精神。

同时,柏瑞特也提醒会众,如果教会与世界同流合污,听任世俗的价值观侵入我们的信仰体系,神必会管教他的教会,挪去他的金灯台。在圣经中,我们看到以色列被掳;在教会的历史上,我们看到《启示录》的教会——土耳其的老底嘉教会被拆,在其上建了清真寺,那里成了基督教的坟场;而成功神学在欧洲、在美国甚嚣尘上。在这些地方,神已经挪去他的金灯台。那么现在,整个上帝国度的中心在哪里?柏瑞特说:就是在中国。这是中国人的世纪,这是中国教会的世纪。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你是否愿意成为上帝手里的工具为他使用呢?世界需要你们。不要期待美国做更多的事,这个世界需要中国基督徒。欧洲、非洲、拉美、美国需要你们,因为神的灵在你们身上工作。我们的异象应该是什么?不单是中国,“地极的人都要看到上帝的救恩”。这是宗教改革的精神。耶稣把生命倾倒给这个世界,使徒把生命倾倒给这个世界,历代的圣徒做同样的事。我们难道要退缩吗?不,我们要跟随他们的脚踪行。我们听见以赛亚的话:耶稣基督是王,透过他,上帝要统治这个世界。无论有多少未尽的事,无论我们有多少错误,耶稣基督会成全这一切。当基督荣耀再临的时候,这个世界要变成上帝的国。想一想那个时刻,活在那个将来真是好的无比的。这是耶稣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也是他把我们放在这个世界的目的。

我在“成圣”真理上的意外收获

主题信息之外,国内的五位牧者也通过分享宗教改革的五个唯独(唯独圣经、唯独基督、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神的荣耀),来聚焦福音。其中,杨希伯传道“唯独基督”的信息,以及王怡牧师“唯独恩典”的信息特别打动我,也引导我再思考“成圣”这个真理。

杨希伯说,(“唯独基督”意味着,)不仅在得救上,而且在人生的全部层面,交出全部的主权;王怡说,成圣的意思,不是努力遵守律法,而是“恒久住在神的恩典中”。因为遵守律法只能是“恒久住在神的恩典中的结果”。……这个世界,在耶稣的十字架之后,是一个恩典君临天下的世界。恩典为王,不但指向称义,同时指向成圣。

“恩典指向称义和成圣”,这种提法对我是很新鲜的。虽然我肯定不会宣称成圣不需要上帝的恩典,但我却认为成圣是神的恩典加上人的行为(一半神的恩典,加上一半人的行为),就仿佛在成圣的过程中,神的恩典是不完全的一样。我隐隐觉得,自己的看法存在误解和偏差,但也说不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回到北京后,我查找了霍顿《靠恩典成圣?》一文,文中是这样说的:

(霍顿先引用《基督教要义》的加尔文的论述。加尔文说:)然而,既然我们现在只讨论称义和成圣,我们应当解释两者彼此间的关系。两种福分虽是单独存在,却也在基督里密不可分。你愿意在基督里被称义吗?那么你必须先拥有基督,而你若拥有他,必定参与他的成圣,因为基督不是分开的(林前1:13)。既然基督将这些福分和自己一同赐给信徒,所以他不可能只使我们称义而不使我们成圣。由此可见,称义伴随善行,但这却不是因为善行而称义,因为在基督里就包括称义和成圣。(《基督教要义》,3.16.1)(译文引自橡树《基督教要义》三联版)

霍顿对这段话正确地评论道,“加尔文的重点是,你如果没有领受基督自己,就无法领受基督的恩赐,而如果你已经与基督联合,你就不可能不领受他所有的恩赐。”……霍顿说,“在重生和称义中,我们是被动的。悔改和信心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不过,在归正(即悔改和信心的行动)的过程里,我们是主动的——圣灵已经借着福音,使我们从死里复活。我们最初和一生的归正,都不是我们的功劳,这功劳只能归给三一上帝。……最好只说我们要努力做成基督已经为我们赢得的救恩,这救恩乃是借着福音,由圣灵所赐给我们的。虽然在成圣里(和称义不同),信心是积极行善的,福音却永远是基础,而圣灵永远是我们成圣的源头,也是我们称义的源头。”

啊!原来如此!在成圣中,神的恩典是百分百的,人的行动也是百分百的!而我原先所认为的“神人合作”的成圣观,割裂了称义和成圣的联系,也把神的主权和人的责任对立起来,认为成圣的过程主要依靠人的行为去成就主耶稣在新约中的教导,却忽略了神的恩典在其中的工作,本质上还是倚靠律法。

感谢主!神借着恩典城市的福音大会的契机,更新了我对成圣和恩典的认识,这是神特别的恩典。

关于“异象”的一点粗浅体会

异象是什么?“异象”这个词,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我:旧约中有些先知见过异象(例如,摩西、以西结、但以理等),新约中有些使徒或跟随主的人见过异象(例如,彼得、保罗、约翰、马利亚等),但圣经写完了之后,是否还有上述意义的“异象”?今天我们常听到的“异象”又是什么呢?唐崇荣牧师的解释让我释怀。唐牧师说,(异象)就是在你灵性里面看见神一个很特殊的引导,在其中给你特殊的责任,看到很重要的工作你应当要做。这个叫做异象。神借着“异象”使人看见需要,内心生发“感动”,然后投入“事奉的行动”,这是异象的三部曲。(《唐崇荣牧师信仰问题解答集锦》)

牧者们的异象这次大会,几位美国牧者分享福音的角度,恰恰是他们各自的经典宣讲,是他们各人所看为最宝贵的那部分价值。可以说,这就是他们的异象。他们抓住了神对他们内心的感动,建立了相应的事工,用热情和行动影响了这个世界:

在派博看来,基督徒太少活出喜乐的生命。而只有当人在神的荣耀中得到深刻满足的时刻,才是神最得荣耀的时刻。为此,派博成立了福音机构“渴慕神”(Desiring God),致力于“带人们走出对这个世界的爱,对这个世界的渴望,直到他们向着世界死心,并赞美我们的至圣者耶稣基督”。区普则是在基督徒并不成功的婚姻、教育和人际关系中看到特别的需要,定下圣经辅导的事工框架,他说,“我的目标就是与地方教会一道,尽我所能帮助它们对会众做门徒训练的工作,让他们进入在耶稣基督福音光中的生活”。而柏瑞特则是在宣教旅行时,认出现今教会的迫切需要:在教会增长最迅速的地方也是基督教领袖最缺乏装备的地方。于是协同创办了IIIM(第三千禧年)神学教育资源中心,致力于为希望认识圣经的人提供信仰根基扎实、以学习者母语写成、而且完全免费的教导资源。可以说,几位牧者在“知行合一”方面,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

恩典城市福音运动的异象大会也分享了“恩典城市福音运动”的异象,表述为“福音的国度,恩典的城市”。由几位华人牧者共同发起,是因为他们看到:中国家庭教会在当代社会和文化处境下,迫切需要回归唯独恩典的福音,回归圣经本身。而单个教会完成综合福音使命力量有限,因此要“推动城市植堂,建立以福音为中心的教会”,并最终形成多教会参与的“具备综合福音使命的平衡的”广泛运动(共同体)。就这次大会来看,我们已经看到恩典城市运动在“福音”与“合一”两大价值上取得的初步果效,期待运动能给转型期的家庭教会带来更加深远的祝福。

异象的价值是什么?再回到唐牧师对于异象的解释,“灵性里面看见神一个很特殊的引导”,我想,如果异象是来自于神的引导,那么异象的实现也必基于神的信实。在已然和未然之间,异象的价值,最重要的不在于能否成功(当然成功也重要),而在于我们所行的,正是行在上帝的心意当中。虽然在所奔走的路上必不平坦,脚步可能趔趄甚至跌倒,但相信出于信心的摆上神必记念。他必按他的时间,做成他自己的工作。

最后,引用福音大会宣传册里我最喜欢的一段文字来结束本文。

宗教改革结束了吗?我们认为,无论在哪里,基督的恩典没有借着十字架,被置于一切信仰生活的中心,宗教改革就没有结束,而必将在那里继续;无论在哪个时代,上帝的荣耀若没有借着圣经无误的话语,而成为教会生活与使命的根基,宗教改革就没有结束,而必将在那个时代继续。
我自问,我是宗教改革的子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