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当我们读圣经时,我们在做什么——推荐《圣经导读:解经原则》

文/曾淼 传道

最近教会的主日讲道在讲《出埃及记》中“十诫”后面的律法部分。其中轮到我讲的段落,恰好是这一部分的最开头——“如何对待奴仆”。在我准备这篇讲章的时候,我被一系列的问题困扰:为什么颁布完“十诫”之后,神紧接着就要指示以色列人如何对待奴仆?这件事对于以色列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段律法跟“十诫”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段律法跟我们又是什么关系?神为什么会允许奴隶制?圣经对奴隶制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这段规定跟当时古近东地区的奴仆条例有什么区别?奴仆被释放的时候,主人凭啥不让人家把妻儿带走?男性奴仆和女性婢女的待遇为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这段律法反映出神的什么性情?对活在21世纪的我们来说,这段经文的现实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涉及到经文的上下文、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处境、作者在对当时的听众说什么、现在读者的文化前设,以及经文对于今天的意义和在当下的应用,等等。像“神为什么允许奴隶制”和“主人释放奴仆时为何不让他把妻儿一起带走”这样的问题,反映出我们所处的时空与这段经文成书的那个时空之间的巨大差距。既然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我们还要费劲地追寻它的现实意义呢?这是因为我们知道,神的话语是永恒的,今天祂仍然藉着几千年前祂所默示人们写下的话语来对今天的我们说话。这样一来,我们读圣经就总是处在一种张力当中:一方面,这些话语是在很久远以前写给另一些人的,并不是直接写给今天的我们;另一方面,神现在又在对我们说话。所以,当我们读圣经时,我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努力跨域那个时空距离所带来的历史、文化、语言上的鸿沟,从而对经文作出解释。

可能有人会说,“解释”圣经这件事是专门由牧师和传道干的吧?弟兄姐妹平常只是读经啊,并不需要解释吧。事实上,不论是个人读经、小组查经,还是牧者讲经,我们都在对圣经作出解释,区别仅在于方式不同。平常读经的时候,我们在调动常识作判断,按着自己的经验和观念去理解我们所能理解的部分;小组查经时,我们会参考一些查经材料,然后弟兄姐妹之间彼此分享讨论;而牧者们为了要把经文解释清楚,就要查考更多的资料了。

其实,当我们开始阅读,我们就同时开始了解释,不管我们阅读的是什么样的文本。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当我拿到人生中第一本《圣经》(只有新约,中英对照)时,我心里的志在必得——“快让我瞧瞧里边都说了些什么”。作为一个自诩爱看书的人,我无知地以为,圣经不就是另一本书嘛。等到我翻开它的时候,我就傻眼了—这是什么跟什么呀,简直天书一样!我几乎是硬撑着才读完一卷福音书,然后大致得出这样的印象:耶稣很软弱;那帮叫法利赛的人怎么那么坏呀,老欺负他。等我事后反思这件事,我才想起来,之前我看得最多的是武侠小说,所以最开始读《圣经》时也不自觉地带了一种江湖视角。对于这一阅读中的现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句话作了最精辟的描述。每个读者因着人生经历、视野、知识结构、处境、立场等的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大相径庭。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时常会在经文的意义上产生分歧。

然而,解释圣经跟解释其他文本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圣经是具有权威的,是基督徒信仰和生活的最高准则。对圣经解释的正确与否,不仅会对人的行动产生效力,更会影响个人生命的走向和教会的方向。对于前面提到的“圣经如何看待奴隶制”这个问题,19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的神职人员跟我们今天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当时,许多人从圣经中、尤其是旧约中找到了支持奴隶制合法性的依据。但若深究其背后的种族主义的来源,则会惊讶地发现其依据是对《创世记》中挪亚醉酒后对含的儿子迦南的咒诅那段经文的解释。经过历代著名神学家的一系列解释,人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罪人被奴役是应当的;挪亚对含的咒诅不仅临到迦南身上,还临到迦南的子子孙孙身上;含的种族是黑人,所以受到诅咒、该被奴役的就是黑人的后代。而事实上,是在欧洲确定了奴隶主要来自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黑人之后,对圣经的解释才将挪亚咒语与非洲黑人联系起来的。换句话说,是现实利益驱动着人们从圣经中寻找依据、曲意解释,来为利己的种族主义奴隶制作出合理化的辩护。而教会历史上,人因着私欲把自己的意思读进圣经且宣称是上帝的旨意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若回顾一下自己的信仰历程,应该也不难发现我们对圣经是多么容易误读、曲解、选择性地接受、想当然地宣告。

所以,我们若看重圣经,就不能只停留在一年读完一遍圣经,虽然这已经很不容易,而是要学习做一个更好地读经者和解释圣经者。一方面,我们自己需要更准确地明白神的心意是什么,好按着祂的心意而生活;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以较客观的标准,来分辨各人的解释,免得神的道被滥用。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就请允许我郑重地向你推荐十多年前由我们教会的两位长老联手策划推出的《圣经导读:解释原则》(首版名为《圣经导读(上)》,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目前我们视野范围内,能够达成上述目标的最好的一本书。作者从圣经的性质和解释的必要性入手,指出圣经当中神选用了各类文学体裁作为表达方式,也说明了解释圣经需要分成两步走——第一步是“解经”,即找出经文“当时当地的原意”;第二步是“释经”,即发现经文“此时此地的意义”。书里的每一章都针对一个文学类型,讲解相应的解释原则,并辅以经文的实例分析。读完这本书,你不仅可以回答文章最开头我所提出的那些关于旧约律法的问题、对许多疑难经文的解释茅塞顿开,还会知道如何将一些解释的原则应用在像女性在教会中事奉的角色和同性恋这样较有争议的问题。这本书的前两章可能会给人感觉学术性比较强——当中出现了一些术语,介绍的译本也都是英文译本,这些会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一点障碍。那样的话,你也可以跳到第三章、直接进入“新约书信”类型部分的阅读,很快你就会发现它非常有意思。而当你一旦感觉到它对你的读经、小组查经产生了很实际的帮助,你会更愿意回来继续读它。此外,这本书的牧养性远远大于它的技术性。它教我们如何解释圣经,更多地不是在教我们一门技术,而是在教导我们如何对待神的话语、如何聆听神的话语,以及当我们产生分歧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对待彼此。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在谈到如何阅读圣经时写道:“所谓上帝的话语,是人类所能阅读的作品中最困难的一种;如果你真的相信那是上帝的话语,那么它对你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而信徒阅读这本书所付出的努力,应和它的难度成正比。” 今天我们手里能拿着一本圣经读,这是多么大的恩典?而因着许多基督徒出版人的努力,我们可以读到这么多对我们的信仰有助益的书,又是多么的不容易。盼望着每一位弟兄姐妹在阅读最困难、又是最重要的那本书上,愿意付上与我们所领受的恩典相称的代价。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