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团契生活讲座之三如何具体地建立良好的团契生活

文/晓峰 牧师

 

我们一同来祷告:

天父,感谢你再次召聚我们一同到你面前来,唯愿我们每一次在你面前的聚集、我们的颂赞、我们在你面前的恳求都达到你的面前,被你所悦纳。因此,主你乐意赐下你的话语、你的恩典,愿你的灵也充满在我们中间,使你的真道成为我们生命当中的喜乐、能力和亮光。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的名。阿门!

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团契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团契关系的本质就是在基督里彼此相遇。我们是从三个层面来阐释的,团契关系的基础是基督,藉着基督、为了基督。保罗在《罗马书》里面有类似的经文,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因此,团契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神圣关系。就是说,如果上帝不参与在基督徒的聚集当中,基督徒的聚集就是一个世上普通的聚集了。因此,团契关系其实是上帝在地上所设立的恩典,也就是透过我们彼此,使我们能够遇见神。所以,团契关系在本质上是属灵的,是一个垂直关系在水平层面上的展现。所以,团契关系可以超越形体和时间。当然,我们将来到了天上面对面的时候,我们就是形体面对面。所以,我们今天在地上经营一个团契关系的话,它必须显出和属世关系的不同。比如说在团契关系当中,我们强调施比受更为有福。你对于其他弟兄姊妹,不是想要从他那里去获取什么,而是单纯地为了对方能够去付出,能够为对方去受苦,能够单纯地为对方得益处。可能有的弟兄姊妹说,那我这么做的报酬是什么呢?我们说,基督信仰是预付费系统。你的报酬是上帝先给了,然后才让你去做事。从来不是上帝说你先去对别人好一点,然后根据你对别人表现得如何,上帝将来再报答你。不是的,上帝的恩典是双重的,先给了你,如果你真的愿意对恩典有正确的回应,上帝会再给你额外的一份,这是真实的。

我们今天上午会跟大家来分享如何具体地建立一个良好的团契关系。我们首先要思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昨天所讲的《诗篇》第133篇,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而在我们的现实体验当中,总是跟《圣经》的描述有些差距。也就是说,我们实际在教会里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有时候既不善、也不美。我们有没有想过的,团契关系当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或者说,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我们和基督徒彼此相处的时候会有很多的伤害?自私。就是从基督徒的专用术语“老我”开始,然后到大家都所熟悉的骄傲,一直到自私,这就是我们信仰生活当中最大的挑战。如果用更加抽象的说法,就是我们其实都是蒙恩的罪人。基督徒聚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有说一个人一信耶稣立刻变成了一个完全人,没有这样的事。当然,有人一信耶稣,生命立刻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而我们大部分人的生命状况不是这样的,绝大多数的情况是信主前有说大话的习惯,信主后还接着说,信主前有迟到的习惯,信主后还接着迟到,甚至信主前没这习惯,信主后却有了。为什么?因为基督徒彼此接纳,他以为大家会接纳他更放纵一些。事实上,大家都不是那么接纳,所以有时候有很多伤害,这就是真实的基督徒的生活。即使是一个蒙恩得救的在地上的义人,我们的生命依然有很多的不完全。我们自己都知道,我们的生命还有很多的不完全,这种不完全就是基督徒群体在一起建立关系的时候那个最大的问题。

具体来讲,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老我、骄傲、自私,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建立所有关系的最大问题和挑战。每一个成为基督徒的人,在进入到教会、进入到基督徒群体之前,都带着一种期望,希望在这里面能找到你心灵的归宿,希望在这里能感受到温暖,希望在这里能够寻见地上所没有的公平、正义、良善等等。因为你终于在这里面发现了,这群人似乎能够达到某种你心目当中所向往的人际关系的那种美好,因为大部分还算是比较良善、比较靠谱。其实不靠谱的也很多,因为上帝就是选召那么多不靠谱的人来。保罗说“弟兄们,你们中间有见识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但是上帝就是呼召了这个世界上很多愚拙的、贫穷的人来认识神。我想,如果我们带着很多期望进入这个群体,必然经历很多的失望。你发现,基督徒群体似乎并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你的理想国就在这儿破灭了。所以,很多弟兄姊妹来到教会之后,他会经历一个心理上的起伏,一开始是带着非常大的期望,然后经历了很大的失望,然后又开始慢慢有企盼。我们以为一个人一信主立刻就变成完全人了,没有这样的事。你来了之后,发现这群人还是罪人,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这群人是蒙恩的罪人,因为在他们身上有一种这个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昨天一直强调的,你要从罪人身上看见他过去所没有的,就是上帝所给的那个属天的恩典,那个东西是他过去没有的。我们在基督里看待一个人的时候,你是凭着信心来看待对方的。因为从各个方面,可能很多人都不喜欢他,交往时间越长,你越觉得这个人没救了。但是,你为什么在感受不喜欢的同时还有盼望呢?你的盼望是“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基督可以拯救他,基督可以改变他身上的那些缺点,这是上帝的恩典和荣耀。所以,刚才我们唱的诗歌里说“神以恩典为荣耀冠冕”,这句歌词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冠冕?其实最直接的,就是别人一眼先看见你的帽子,那是你身上最容易被人看见的,也是你身份的标识。所以,别人看你其实不是看你过去是什么样的,而看你在基督里蒙了什么样的恩典。保罗一说到自己,就是“我今日成了何等样的人,一切都是神的恩”,是蒙了上帝的恩典,才成为今天这样的人。你会发现,就在这个人身上有一种过去他生命中没有的东西,那是因信耶稣而有的。所以,我们进入一个教会或者任何一个团契关系当中的时候,我们应该放下我们心中不切实际的期望。你不能期望说,一听到他是基督徒,就说这是耶稣那样的人。他身上带着耶稣的形象和印记,他会越来越像耶稣,你应该这样看,他不是现在就变成耶稣了。这是一个基督徒在看待其他人的时候,最为符合圣经的角度,耶稣是他身上最宝贵的。可能他身上所展现的99%是你不喜欢的,只有1%是你喜欢的,你要知道,他身上最宝贵的就是那1%,那个价值超过那99%,因为那是本质的不同,他也经历过一个本质的不同,因为他有永生的生命。

我们进入一个团契关系当中,你的目标不是要改造这个小组,你的目标也不是照着你的标准来打造小组当中的人际关系,也不是说我要在这里寻找到一群能够对我产生职业方面的引导、心理方面的排解的人,在我决策的时候,他们会告诉我怎么做。如果你带着这个期望而来,基本上你会因此而失望地离开,甚至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给其他人造成很多的伤害。小组长在侍奉当中受到最大的伤害是,有的弟兄姊妹会跟你说“我在小组听你谈了这么多年,没有任何长进,也没有任何得着”。如果小组长那个时候就问他说,那你有没有为我祷告呢?我估计你只能说“我除了不满之外,没有时间来祷告,想起你我就不高兴”。这样的话,不是一个正常的团契关系。小组长不是你生命的供应,小组和教会都不是你生命的供应,基督才是你心灵的依靠、你的指望都在耶稣基督那里。所以,团契当中,我们看到的既是一个属天的团契,又是一个罪人的团契,但却是由一群蒙恩的罪人所组成的。不客气地讲,我们在基督徒的群体当中看见的都是一个个残缺的灵魂,我们看见的都是伤痕累累的灵魂。可是就在这个过程里面,你看到的是这群人身上都带着耶稣基督的印记。所以,如果你能从别人身上看见主耶稣,就能从别人身上看见圣灵的作为,这就是你在这儿最大的得着。

我们从几个具体的特点来说一下团契关系的挑战。第一个就是,缺乏有效的沟通。我们还是擅长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揣摩别人的想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从上帝的角度。你听见一个事情,你的天然反应其实是从自己出发的,你的后天反应才是属灵的反应。我记得在我刚信主的时候,有一次跟几位不是特别熟悉的弟兄姊妹吃饭,吃饭的过程当中,这几位弟兄姊妹就抱怨教会当中香港、台湾来的弟兄姊妹对大陆来的弟兄姊妹不太友好。我说,如果你们真觉得这有问题的话,其实可以找当事人去谈一谈。因为圣经的原则就是,如果你觉得那个人说的有问题、做的不对,当面去找他说,不要背后抱怨,不要背后议论。而他们做的是在背后既抱怨又议论,其他几位都同仇敌忾,都觉得他们歧视我们大陆人。说实话,我真没觉得他们有多少歧视,更多的可能是文化的差异。你会发现,我们在处理关系的时候,基本就是从我的感受、我的判断去看这个问题。好的方式是我如果感觉谁对我有意见,我就会有意地去跟他多说几句话,多接近他,我要去检验一下我的感觉对不对。如果发现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一般不是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都是用逃跑的方式——既然我觉得你不喜欢我,我就走。其实人家并没有不喜欢你,是你不喜欢人家,我们却倒打一耙。

第二个在团契关系当中比较大的问题,是因为不信任和惧怕所造成的不敞开。我们有一种过分的自我保护,我们很多时候有意识地保持和其他人的距离。因此,可能在一个小组当中,打了很多次照面,彼此很熟悉,但是彼此却很陌生。咱们教会曾经出现过有的弟兄姊妹来参加主日崇拜,有些场合你也能见到他,而有一天你发现三周没有看到他来,你想找他的话,你突然发现你竟然找不着他,因为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电话号码,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住哪儿,也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从事什么工作。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状况。还有,在小组当中另一种不够敞开的就是,每一次我们彼此祷告、分享祷告事项的时候,大家问你有什么要祷告的吗,基本上都是很抽象的话题。一旦抽象,其实就表示要么你还不明白你生命当中的问题,要么就是你有意识地在掩盖一些问题。比如说为我的生命祷告,这句话可以涵盖所有的祷告题目,是可以这么说的,因为熟悉的弟兄姊妹一听你这么说就知道是什么意思,祷告自然就会说,让谁谁晚上少打游戏、少上网、多读经祷告,这是熟悉的弟兄姊妹,你可以这么讲。碰见一个不熟悉的弟兄姊妹,你这么说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为你祷告,为生命的哪个状况祷告呢?所以,要信任这个群体并真实地去敞开。当然,这有一个过程。不是一见面还不认识的,立刻就说很多让对方觉得心里不太平安的话。中国社会其实是一个非常注重人情交往的社会,交浅言深有时候也会让人心里觉得不舒服。所以,为了对方的益处,你要找到那个合适的敞开的限度。

第三个层面就是缺乏对彼此关系的热情。我们很多时候习惯一个人孤独地生活,虽然你无比渴望建立关系,但是你也习惯了孤独。就是这么矛盾,这就是人性当中的张力,我们其实就处在这种张力中。

第四个方面,我不用“骄傲”这个词,我用“傲慢”。有时候我们在群体当中,对其他人表达的是一种傲慢的态度,这个傲慢其实表现在审视上。有人在带查经,底下的人不是说我从他那儿还能收到什么,就是说太啰嗦了,这个太初级了,这个讲错了。就是这种傲慢,有时候就带来一种审视,说你讲的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其他弟兄姊妹分享的时候也说,这么点小事,至于拿出来做祷告事项吗?在跟其他人处理关系的时候,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心态。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资深基督徒的身上,在教会信主多年了,听道听了很长时间,圣经也读了很多遍,然后他就觉得说“我什么都知道,我什么都见过”。

第五个方面,就是缺乏真实的投入。建立彼此的关系,有时候是需要付出心力代价的。咱们教会的香柏团契是一群年龄比较大的弟兄姊妹,有时候听他们分享代祷事项,我就挺感动。他们的代祷事项就说,某某姊妹、某某弟兄生病了,然后说,我们祷告了需要去探望,能有人下一周跟我们一起去看望他吗?你如果了解情况,你就知道这个真的是需要祷告了。因为有的弟兄姊妹住的很远,从西屋或者从望京出发,路上要转车,单程可能就要两个多小时,这是需要投入的。所以,付出代价的关系,你会觉得这种关系建立起来之后非常的纯净和稳固。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分享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团契关系。第一个层面就是,我们首先要有和上帝面对面的时间。上帝其实是一个一个提名呼召我们,上帝不是手一挥,好,今天在座的都信耶稣了。我曾经参加过很多次布道会和培灵会。有时候参加布道会和培灵会我会紧张,我会看台上的讲员是谁,因为有的牧师讲完道之后问道,今天谁是第一次来?大家举手。说,第一次来的没信耶稣的请站起来,请大家到台前来,跟我一起跪下祷告。祷告之后就说,凡是祷告的都是基督徒了。我就想能这样吗?可能在这些传道人看来能有慕道友来,太不容易了。不像我们放眼望去,都是不信主的。教会能来几个慕道友,那都是特别珍贵的,一大群人冲上去,要向你表达关怀和亲近。所以,他们巴不得你来一次听见福音信息,就替你做决定,你今天信耶稣了。这个真的不是好的方式。有一次我带着大学同学去了,唐崇荣牧师讲完道后下去休息了,另一牧师上来说,今天举手的到台前来。我心里咯噔一下,又来了。但是还好,牧师说举手的基督徒站这边,举手的慕道友站这边。然后跟慕道友说,如果你要信耶稣的话,那么你就跟我一起做个祷告。所以,当我那个同学从台上下来了,我就问他,你今天信了吗?我那个同学说,我今天就是基督徒了?后来我说,如果你真信了,你就是。就从那一天起,他们就信了,后来在教会里开始有一些侍奉。我的意思就是,上帝是单独呼召了我们,你必须一个人真实地面对上帝,这是你生命最基本的前设。甚至可以这么说,是你孤独地面对上帝,谁也代替不了你,作为一个个体基督徒的生命,你必须学会单独地面对上帝。当你痛苦的时候,没人能代替你,只有耶稣能代替你的痛苦,因为他担当了我们的痛苦,背负了我们的忧患。那些经文都是真实的,你要把你的痛苦带到上帝面前来,而不是带到某个人的面前。你要单独到上帝面前来祷告、来寻求,谁也代替不了你。所以有时候弟兄姊妹说你要为我祷告,我的回应往往是你也要为你自己祷告。有些弟兄姊妹自己不祷告,为什么?因为他的信心在你身上。你信耶稣,你在上帝面前基本的责任是你必须尽到的。你要单独地面对上帝,这是一个人能够进入团契关系,就是能够和其他弟兄姊妹处理好关系的前设。所以,潘霍华在他的《团契关系》那本书里面特别讲到说,独处和团契的关系就是你要先有独处再有团契,甚至他告诉你说,你的独处就是为了团契。所以独处跟团契不是割裂的关系,而是有一个顺序,你首先要有跟上帝的关系,你才能够处理好和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这个基础的话,你处理不好团契关系。圣经里有一句话叫“基督就是羊的门”,从基督这个门进来的,才是属于上帝的羊。我们必须从基督这儿进来,而不是你自己翻墙过去。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有单独和上帝相处的密室。圣经中说到祷告的时候,你要进入密室,关上门,祷告你暗中的父,那么神必定垂听。所以,个人的祷告和公祷之间并不矛盾,如果你没有个人祷告的话,公祷就变成很痛苦的事。有些弟兄姊妹不敢公祷,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话,其实就是你个人祷告的操练太少。

我们单独面对上帝的时候要做什么呢?其实单独面对上帝的时候,你主要做的事情有三件——读经、默想、祷告。这里我要提醒一下,就是你在上帝面前的读经、默想和祷告本身不是为了侍奉的缘故。有没有为了侍奉而去默想的呢?当然有,牧师的讲道、讲章的准备,小组查经的带领,都是为了侍奉的目标。但是你必须有非侍奉的目标,没有任何要做的事,非常纯粹地说,这段经文,我在神面前思想上帝要透过这段经文对我讲什么话,你要有这个时间,是你个人跟上帝之间关系的建立,这真的很重要。第二个要提的就是祷告。先说一下什么叫代祷。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把代祷称为叫“独处时的团契”。当你和一个弟兄姊妹在形体上面对面之前,你必须先在上帝面前与他相见,你要和他一同到上帝面前来,这个才是你真正和他面对面的基础。所以,你要想念小组当中有需要的那些弟兄姊妹,要为他们来祷告。我们有没有为其他弟兄姊妹祷告过?其实你不需要为全世界的基督徒祷告,你就需要为你身边、你一个小区里的、你一个小组的你认识的这些弟兄姊妹来祷告就可以了。要常常想起他们,为他们祷告。

然后,我们跟大家来分享建立团契关系的方式都有哪些。第一个就是彼此相聚,因为《希伯来书》里面说,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像那停止惯了的人一样。对于一个基督徒而言,你的生命如果要成长,就必须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团契生活。我们教会在推动小组的过程当中,一个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能让我们有彼此之间见面、分享、查经和祷告的时间。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聚会的人数少,就二三十个人。二三十个人的话,主日这一天的时间基本就够了,上午聚会,聚完会之后中午吃饭,吃完饭之后,下午大家小组查经并且分享,基本上主日这一天我们就把所有的聚会、侍奉、查经全部都完成了。可是后来我们聚会的人数到了五六十人了,两居室已经装不下了,我们就搬到一个更大的地方,人数很快又增加到七八十人到一百人左右的时候,你发现主日这一天很多事就做不成了,主日这一天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主日崇拜了。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我们不希望主日崇拜结束之后大家就各奔东西回家了,我们需要有一个彼此团契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彼此相聚,不单单是指主日崇拜。咱们教会的章程是有规定的,对会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参加主日崇拜。如果有三个月没有过来参加主日崇拜,又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会友部长老团估计要找你沟通了。对于我们教会而言,我们现在考量的最主要的就是你在小组的委身。其实主日崇拜和小组委身,这才是聚会的真正的内涵。

咱们教会的小组理念有一句话叫,参加即侍奉。你参加小组就是参与侍奉了,就是侍奉小组当中的其他弟兄姊妹了。所以,我们不怕对小组有抱怨的弟兄姊妹,我们不怕在小组当中表现不好的弟兄姊妹,就怕你不来参加小组。一个人哪怕对小组有很多的不满,跟其他弟兄姊妹的关系相处得也很糟糕,哪怕他也不热心参与侍奉,他只要能稳定地参加小组,其实他的生命状况就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一个没有正常团契生活的基督徒,他的生命状况一定是发生了比较大的问题,他跟神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所以,最基本的就是要聚会。而且,我在这里要跟所有小组长和将来要做小组长的弟兄姊妹们讲,小组当中有些弟兄姊妹的问题是你解决不了的,他只要来就好了。你不要想着去帮他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你能记得这个问题,为他祷告、担待他、忍耐他,让他跟你在一起走过去,哪怕你们一生一同走过这一段信仰之路,你的责任就尽到了。有些人的生命问题一辈子可能都解决不了。我刚信主的时候不是这么想的,我刚信的时候,总觉得上帝的话语带着大能的力量,没有什么是我们解决不了的。所以,我要为他祷告、要跟他谈、定期约见,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发现过了好几年依然如故。后来上帝提醒我说,那人在上帝手里呢,你不要抓住太紧,不一定必须照你的想法,两年他就得改变,那你就是神了。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小组长也容易把自己化身为上帝。我都为你祷告了,我都请你吃了无数顿饭了,你怎么就是不改变呢?我们不要扮演上帝的角色,你尽到你当尽的责任,陪着他走过那一段就可以了。

第二个良好团契关系的要求就是彼此接纳,这是聚会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不要对一个人有偏见,你可以不喜欢,你也可以不认同,但是你不可以排斥他。他很多的做法,他很多的说法,可能的确是有问题,你不需要表达认可才叫接纳,我们恰恰是表达了不认同,我还愿意跟他坐在一起来祷告,不轻视和歧视他,不要排斥他。有的弟兄姊妹说话,一听就不属灵,所以轮到他分享祷告事项的时候,小组长就恨不得这一次就不让他说了,让别人先讲吧。不能这样。不能对别人就和颜悦色,到他这儿的时候就特别严肃。越是有问题的弟兄姊妹,越需要我们用爱心忍耐把他留在这个小组当中。今天教会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很多有严重问题的弟兄姊妹,我们巴不得赶紧把他踢出去,他一走,立刻我们就觉得天下太平了,那不是上帝赐的平安。所以,对于小组当中的弟兄姊妹更是这样。

第三个是要彼此亲近。这也是保罗说的,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有时候我担心的就是基督徒在主里面的自由,自由过了,基本的礼仪都不讲了。其实是需要的,因为你不知道那个弟兄姊妹心里的感受是什么。基督徒彼此之间的亲热,至少要能跟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齐平的水平。客要一味地款待,“款待”的意思就是拿出你最好的。这就是保罗在论到彼此之间关系的时候那个基本的要求,客要一味地款待。我们中国人讲究对别人亲近,对自己人往往不是那么亲近。所以,最大的伤害都留给了自己人,最大的善意和忍耐都给了别人。

第四个层面,良好的团契关系需要我们彼此敞开。我们彼此之间的团契关系不是只停留在一个单纯的敬拜和侍奉层面,不要这样,只有我们唱诗的时候,我们才觉得我们是一个教会,然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关联了,我们从教会一走出去,互相谁也不认识谁。我记得有一次,我有一个朋友住院,住院的时候,他就说,医院的护士服务态度特别好,极其敬业,尽心尽意面带微笑。可是他为什么要讲这个事呢?他就讲,有一次他在医院的门外碰见那个护士了,他特别热情地跟人家打招呼,人家一脸漠然地走过去。他突然觉得原来敬业是这个意思,就是人家的敬业是我在那个工作岗位上的时候尽到了我该尽的责任,但是出了门,我就跟你不认识了。当然,我不是说敬业就是那个意思。在他表述的这个过程中,我就想到,基督徒如果把关系处理成这样,一进教会,大家嘘寒问暖,又是握手又是问平安,一出了教会的门,你是谁,我不认识你。这个不是真实的团契关系。我们彼此之间要有一个基本的信任和个人生活的交流,我们不希望出现那种,就是在教会里面只有你联系别人,别人联系不到你。所以,过去推介小组,就是初期我们家庭小组建立的时候,谁想进入小组,我们会问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你姓什么叫什么,你在哪儿工作、在哪儿住。有时候我们不希望别人知道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希望别人介入到我的生活中,我只在教会中展现一小面。在教会里面你要把你生活的所有层面都要展现。所谓的彼此敞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得让别人知道你的基本信息。第二个层面才是你要能够在一个小组的层面正常而敞开地去表达你对上帝的认识,你对于基督的敬畏,就是你要表达你的神学立场和个人见证。这个事情,你要表达,很多时候我们不说,其实我心里有想法。我之所以不说,就是我怕与你们冲突。但是你要知道,在教会里面有时候你如果不说,就意味着默认,你不说,就是表达认同。所以,有一天别人会受伤害,伤害就是我以为你跟我一样呢,原来你心里是那样想的。所以,你还不如及早表达你的立场。这一点,我觉得守望教会的同工会是比较好的例子,大家可以非常自由地表达。第三个层面,就是我们要表达我们的软弱和需要,这个是更深入的一个要求了,你心里的挣扎是什么,你的困惑是什么,你的软弱、惧怕是什么,有时候需要在小组层面上表达出来,让大家一同来祷告。有时候你一表达,你会发现,表达本身就意味着分担。

第五个层面就是彼此相顾,这个在圣经里面有非常清晰的经文。过去我们讲道的时候讲过,每个人不要只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这是保罗在《腓立比书》里面所讲的。所谓的彼此相顾,就是我们要关注别人。一方面,我们要求我们要有一个敞开的心灵,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别人,你要关注你身边的弟兄姊妹他们生命当中的问题,甚至是他们的精神状况。如果今天你到小组当中来一看,你明显发现有一个弟兄姊妹的神情不对,平时他说话很多,今天突然他特别萎靡不振,你就要适时地多问一句,今天怎么了?有时候你问一句,他就会跟你说的。如果小组中所有的弟兄姊妹都不问他,他可能下次就更不会说了,多年以后可能会说。因为我发现了很多弟兄姊妹都是过了很多年,自己消化了那个伤害之后才说的,我觉得不要经过那样一个痛苦的几年的过程。所以,要关注其他人的状况。

第六个,就是彼此代祷。这个是在我们生命当中建立团契关系的时候,属灵上非常重要的层面。你为一个弟兄姊妹祷告过了,你见他的时候,自然就亲热。你祷告过了之后,你对他的关系、对他的关怀,有时候就变成好像从你生命当中生发出来的那么自然,这就是属灵的奥秘。

第七个,就是彼此顺服。为什么要特别讲彼此顺服呢?我们有时候有一种反律和反秩序的倾向。因为我们一想,基督释放了我们,让我们得以自由。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就是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反对一切的权威,反对一切的秩序和规则,觉得这都是属人的,圣灵的感动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干一会儿这个干一会儿那个,那不是圣灵的感动。在教会当中,保罗也说,真的有圣灵的感动的话,讲道要轮流来讲,那时候没有新约圣经,而且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照着秩序来行。所以在基督里的自由,恰恰是你俯在上帝在教会当中所设立的秩序之下,这个是在基督里的自由。所以我们昨天晚上演的那个小品,其实非常直观地呈现出了教会当中的秩序和恩典的关系,我们的秩序是聚会7点钟开始,我们的恩典就是7点半来了也行。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藐视这个秩序,而是说在秩序之上要有恩典。

第八个建立团契关系的要求是彼此饶恕。可以这么说,基督徒群体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产生了问题和伤害,一定要医治、饶恕、解决,我们从来不建议用离开的方式解决问题。虽然我们有用离开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时候,在婚姻当中,婚姻出现危机的时候,离婚就是用离开的方式解决问题,我离你远点儿,我们觉得问题立刻就解决了。跟小组中的弟兄姊妹产生问题了,我想换个小组。在教会当中,觉得出现什么问题了,立刻就说我要换个教会,我要去寻找一个更好的教会。要在解决问题之后再做选择。所以,饶恕的本质是什么呢?饶恕其实是把对对方犯罪的刑罚和追究的权柄交在上帝手里。在团契关系当中,还可以用于不认识上帝的人。有一天你走在路上,他没有理由地冲上来打了你一顿,抢了你的东西跑了,那你怎么办?你只能说伸冤在主,你不要恨他。你放下仇恨的方式就是,你不要去追究他了,你不要抓住他不放了,在你人生道路上,上帝给了你很多重要的东西。所以,那事发生之后,由上帝来处理。所以,我们说交在上帝手中,那是处理心里仇恨的一种方式。

饶恕在我们的团契关系中,还意味着去主动地挽回彼此的关系。不只是说,我不恨你了、我不追究你了。其实是你要做点什么,你不但解决了前面这些消极的层面,你还要有一个积极的层面,去挽回那个关系。在门徒们跌倒之后,都是主耶稣主动去挽回。其实主耶稣知道门徒们将来会背叛他,背叛其实是一种伤害,那个背叛对主耶稣真的是非常严重的伤害。所以,主耶稣在他们背叛之前就已经先打了预防针。先告诉他们说,我知道你们要背叛我,但是你们放心,我已经预备了够用的恩典,等你们将来遇见难处的时候会想起我说的那些话。主耶稣复活之后,还是主动地去找门徒们。你要知道,彼得那时候已经无法再面对主耶稣了,他已经不好意思了,我要去打鱼了,无论如何再也不能见主耶稣了。所以,有时候得罪你的人,他不好意思见你。圣灵一责备他,他可能因为人性当中的软弱,他羞于见你。所以,被得罪的那个人要在心里面饶恕他,更要主动地去把关系给恢复了。所以,基督徒彼此联络叫主动挽回式的爱,那就叫饶恕。你不是讨厌他,也不是惧怕他,而是还能够主动地接近他。

第九个层面,就是彼此认罪。在《马太福音》第18章15-18节,有个小标题叫“怎样对待有过错的弟兄”,《马太福音》第18章的那个经文,就是有弟兄得罪你的时候,你就要趁着没人的时候去找他。那个特指教会里面的弟兄,就是指团契关系。其实在团契当中,大多数人不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们需要真理的教导来告诉大家,如果出现了矛盾,如果你觉得他得罪你了,你就不要当这事没发生,你也不要觉得说,反正我饶恕他了,他愿意对我怎么样没关系。这是不行的,需要跟对方去沟通,要恢复这个关系。因为你觉得人家得罪你了,那个弟兄还觉得你得罪他了呢,他觉得自己没错,都是你的问题。以后碰见类似的情况,他还那么处理。所以,今天他用得罪了你的方式处理这个关系,下次碰见其他人,他还用那种错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当然,你去之前,你就做好准备了。所以,这个是更主要的,就是在你去之前已经饶恕他了,已经在上帝面前得了医治,你才去做这件事,否则就变成吵架了。这个原则,我们同样用在夫妻关系当中,就是婚前辅导。参加我们婚前辅导的弟兄姊妹都知道,我们这个原则同样用在夫妻关系当中,两人如果起冲突了,对方说了一个特别不好的话,比如,姊妹心里很早就对弟兄不满了,觉得他不负责任、挣钱又少,终于有一天实在忍不住了,说你这窝囊废。这个伤害就如利刃一样刺入他的心里去了,弟兄可能一个星期都没缓过劲来。那一句话一出,弟兄基本上就不跟你吵架了,立刻就沉默了,他真的要慢慢疗伤去了。弟兄恢复了之后,要不要跟姊妹谈这个事呢?要谈的。有时候你觉得你已经把这个事情处理过了,但是你没有跟对方谈过话,你一想这件事,就觉得她还欠你的。所以,我们通常的建议是,你自己医治了、恢复了之后,要跟对方去谈。要说,上次我们吵架的过程当中,我们都说了很多过火的话,尤其是你说的那句话对我的伤害很大,但是我在上帝面前已经祷告了,我也觉得过去有很多是我做得不对的地方,我有这个心志要去改正、去努力,只是不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你要指出,要表达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要指出对方这么做是不恰当的,但不是去定罪。甚至你在讲这些话的时候,不要求对方道歉。我就担心,我们有时候准备好了,那是准备好你的说辞了,准备好让对方低头道歉了,然后你发现对方既不悔改又不道歉,然后你就更生气了。这个是不好的,饶恕,不需要对方道歉。你只要说明了,然后对方也需要有个恢复的过程,他也需要有个思想沉淀的过程。

真正影响彼此关系的其实是罪,所以,亚当在犯罪之后他就躲了,他不敢见上帝的面。因此,在小组当中真实的关系是需要彼此认罪的。这个跟我们刚才说的那个彼此饶恕是连在一起的,但是这个彼此认罪,我们要区分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就是你心思意念上犯的罪,这个不需要去找对方认罪。心思意念里面的罪,在上帝面前认罪悔改祷告就可以了,求神赦免你、洗净你就可以了,甚至有些意念是你控制不了的。心思意念的罪,你要敏锐,在上帝面前认罪悔改。这是第一个层面,所以,认罪悔改不用扩大化。第二个,你跟一个弟兄之间产生个人性的冲突了,就趁着你们两个人的时候,把问题控制在两个人之间去解决就可以了,不要去找其他人抱怨。本来就是你们俩的事,第三个人进来了,你说第三个人是你的好朋友,他该站在什么立场上,通常他会站在你的立场上,这就是他以口犯罪了。如果那个弟兄灵性特别好,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你立刻就不高兴了。所以,两个人的问题就两个人处理。第三个层面就是,这件事是在整个小组群体中发生的。那最终处理,也要在小组层面上说明这件事。比如查经查着查着吵起来了。那个说,你讲的不对,我看了某本书是那么讲的,那个说,你看的书不作数。吵起来这事怎么解决呢?当场可能解决不了,不欢而散,下一周必须解决,而且解决是要在整个小组层面上解决。这个时候彼此认罪是要在整个小组层面上,如果没有认罪这个环节存在,其实对于彼此的团契关系是有负面影响的。所以,一个真实的团契关系必须是在生命的真实当中来建立。

说到这儿,我们简单地说一说我们教会的纪律处分。我们教会的纪律处分处理的其实是第四类罪,第四类罪是什么?不单是公共性的,而且是很严重的。严重的公共性的罪,从原则上来说,是要在整个教会层面上来处理。因为你犯罪不单是得罪神,也得罪了整个群体。我跟你是弟兄,你是基督徒,我也是基督徒,你做了这件事之后,不单玷污了上帝的名,其实对整个教会都是一个负面的影响。处理的话,应该在整个教会层面上处理,所以我们的纪律处分通常是在整个教会层面,只是考虑到大家心理的承受能力和我们整体的承受度,我们通常不公布名字、不公布细节。我们只说某某弟兄犯了什么罪,长老团决定停圣餐6个月,这一句话就结束了。但是我们通常是要求在小组层面要公开面对,否则的话,你跟这个小组的弟兄姊妹的关系其实是不够真实的,你心里始终带有一种恐惧感,你戴了一个伪装的面具。你以为别人不知道这件事,因为你心里知道,他们接纳我、又尊重我,还坐在一起吃饭,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我曾经做了这件事,你心里有这个惧怕。一旦说在小组层面要公布,如果你心里带着一种恐惧感,就表示你对于团契关系维持在一个虚假的层面上。它挑战的不单单是我们那个羞耻感,因为罪是一种羞耻,它其实更挑战的是你那虚假的团契关系,因为你是用一个“我不是那样的人”那个形象来维持你跟别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通常的纪律处分要求在小组的层面上,至少要在小组熟悉的弟兄姊妹的层面上有一个处理的过程,这样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他的心灵得释放。他以后再见你的时候,就像撒玛利亚妇人一样,你们来看,那个人就是弥塞亚,他把我过去的事全说出来了,那一刻,她不再害怕出来打水碰见人了,因为她遇见了基督。但是我们现在处理很多情况,考虑到每个人不同的属灵状况,通常会给大家有一段面对自己内心软弱的时间。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认罪不是功德,这是我们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我们有时候处理罪会这么处理,就是我们一认罪,我立刻就拥有了一个权利,要求你必须赦免我。即使你认罪了,你也没有要求别人必须接纳你的权利。我们通常认为,我一认罪,我立刻就自我赦免了。自我饶恕,就是他只要一跪下来,一说我错了,反过头来就开始去定罪别人说你对我怎么怎么样,那就叫自我赦免。认罪不是功德,认罪是在上帝面前真实地认为自己不配得上帝的恩典。

第十个层面就是彼此牧养。除了刚才那些,彼此牧养,这个是一个总括性的,包括彼此的鼓励、劝解等等。

最后一个层面,我们简单地提一下团契关系当中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在团契关系当中,我们要勒住自己的舌头,尤其不要在背后议论。因为这是一个生命建造的群体,很多弟兄姊妹在这里真的是敞开就分享,他个人的事情你都知道,不要议论,不要把他当作背后的谈资。我希望我们小组的弟兄姊妹之间的关系,不能处理成跟世人的关系一样。有时候会这样,今天晚上下班了,几个同事一起去路边一边撸串一边喝啤酒,然后议论今天上班所有的事,说我们经理这儿差那儿差。第二天早上到了公司,见了经理,依然点头哈腰地问好。在教会当中,我不认可跟别人的关系那样,单说团契关系中弟兄姊妹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要处理成这样,就是他不在场的时候,你说起他来特别勇敢,他在场的时候,你对他特别得客气。不要这样,不要背后议论。

第二个就是彼此的谦卑,要看别人比自己强。第三个是要善于聆听。我们很多的时候不太擅于听一个人讲什么,我们都是,他说了一句话,我们立刻打断了,然后说我觉得应该是怎么样的。那位弟兄姊妹可能心里很受伤,我还没说完呢。甚至有时候年长、信主时间长的基督徒会说,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这个就是我们心里面的一种骄傲。

第四个方面是重担共担。这个跟我们昨天所讲的要在别人的苦难上有份,有类似的地方。保罗说到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我们通常把重担都理解成说是那个人遭遇了非常的事情或者说那个人犯罪了,我们需要一起来挽回他,一起走过这一段。这个当然是这样的,但其实重担里面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那个人他的生命当中和他身体当中本身有限的条件有时候也是一个重担。也就是你要为他的缘故,进入到基督的十字架当中。所以,其实团契关系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我们是在基督的受苦上有份,有份于弟兄姊妹的重担。也就是那个人,你不但进入了他的苦难,而且你进入他生命当中,你和他一同去承担的那个经历的过程,你才能真正地进入到和一个人的团契关系当中。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都市当中有很多心理方面的疾病,或者抑郁,或者其他。所谓的重担共担,就是你很清楚知道这段时间是他生命当中的艰难时刻,你需要陪着他一起走过,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祷告、时间等等,这个就叫和他一起共同承担重担。再比如说行动不便的弟兄姊妹,可能需要你经常去探访,甚至需要我们去接他一起到教会来聚会、领圣餐、参加宴会,使他也能够有一个正常的基督徒生活,等等。凡是你觉得他独自一人处理不了的,你都要和他一同去处理这件事,这就叫承担了他生命中的重担。可以这么说,你能够为弟兄来背负十字架,这是真正团契关系的特点。

我们一起来祷告:

天父,我们再次来感谢你,因为你让你独生的儿子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舍身,因此就让我们知道何为对弟兄的爱。主,你也特别将你生命当中的能力和荣美愿意赐给我们,使我们在地上的时候也能经历我们自己生命里面真实地对于他人的关爱。我们也恳求你使我们在地上行走的年日里能够彼此相爱,能够在和我们身边一个一个活泼的灵魂当中来彼此地配搭、彼此追求、彼此扶持、彼此代祷,不单使众人能够看到你在我们中间,而且将来我们见你的时候,这一切成为我们生命当中美好的回忆。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本文是晓峰牧师2018年五一营会期间的分享,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