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为中国的少数民族祷告之五:蒙古族The Mongolian

一提到蒙古族,你可能就会想起大草原、元朝和成吉思汗。不过,你是否知道,曾经福音在蒙古族中也非常兴盛,但是现在,蒙古族中的基督徒却非常少。“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 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罗马书 10:14-15)”。愿神借着我们的祷告,差遣更多的宣教士进入蒙古族,再一次复兴蒙古族。

蒙古族简介:

人口:598万人(2010年)

基督徒人数:约6万人 (1%)

分布: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在辽宁、新疆、吉林、黑龙江、青海、河北、河南、甘肃和云南等地也有分布。

语言: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和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文字:蒙古文字。蒙古族早在13世纪初已有文字,现在主要分为通行于中国境内的回鹘式蒙古文(又称“老蒙文”)和通行于蒙古国的西里尔蒙古文(又称“新蒙文”)。

宗教:主要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也有部分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信徒。

资料来源:互动百科http://tupian.baike.com/79357/31.html?prd=zutu_next

蒙古族起源于公元七世纪的一个名为“蒙兀室韦”的部落。公元九世纪,部落向西迁移,逐渐同突厥语族的居民融合。公元十二世纪,蒙古部的首领铁木真力量壮大,击败了其他部落,统一了蒙古,被推为蒙古大汗,号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中的元朝),“蒙古”一词由部落名转变为民族名称。

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马和骆驼是蒙古族的传统交通工具,而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住房。蒙古族人以牛、羊肉以及奶制品为主要食物,在一些农耕区,也以粮食为主食。蒙古族人精骑善射,被誉为“马背上的英雄”。每年7-8月间会举行蒙古族最大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有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

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十三世纪开始改信喇嘛教。因为蒙古族分布广泛,受其他民族影响,也有信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和原始宗教等。但影响蒙古族最深远的仍是喇嘛教。蒙古族的社会虽然不像西藏政教合一,但大批青壮蒙古族人当喇嘛。黄教喇嘛不许结婚生子,不必参加生产,减少了社会的劳动力,人口下降,经济衰退,为蒙古族的发展带来极不利的影响。

在十二至十三世纪初,已有部分蒙古族信奉了景教。而当元朝建都北京后,罗马天主教传教士到中国传教,在北京建立天主堂。元朝后期,天主教与景教被统称为也里可温教。在十九世纪初期,已经有宣教士在蒙古族当中工作,把《圣经》翻译成为蒙古文,现在也有一些宣教士在蒙古族中工作,但至今仍有超过80%的蒙古族人没有听过福音。

资料来源:http://www.khbuzz.com/2016/12/10/incredible-pictures-of-traditional-dress-around-the-world/

祷告事项:

1.求神带领蒙古族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反思的时刻,让他们主动寻求神。

2.求神拯救蒙古族人,再次使蒙古族成为福音化的民族。

3.求神兴起福音的使者,进入蒙古族人当中,向蒙古族人传福音。

4.求神坚固蒙古族的教会,使蒙古族信徒刚强壮胆,顺服神的话语。

2018年端午家庭营会信息之二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如何来侍奉神

文/晓峰 牧师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经文:

“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申命记五:16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这在主里面是相宜的。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她们。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歌罗西书3:18—21

我们一同来祷告:

“天父,我们在主日的早晨一同到你面前来感恩,因为你让我们能够得以在你面前来称呼你为阿爸父。我们也在这里特别为每一个家庭来感谢你,因为你为我们建立家室,并且赐给我们在座的有从你而来那荣耀的职份,那就是为人丈夫、为人妻子、为人父母。愿主你在清晨的时候用你的话语再一次来指教我们、开启我们、坚立我们,也更新我们。你也在全地兴起你的教会,在各处都来颂赞你和敬拜你。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这两段经文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尤其是十诫的第五条诫命。我们教会主日讲道刚刚结束了《出埃及记》的分享,分享十诫的时候,每个主日专门分享一条诫命。今天我们对照新约的经文再一次来读十诫的这条律法,今天分享的重点和昨天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神在家庭当中的旨意是什么?我们昨天分享了上帝对于家庭的心意,今天我们用旧约和新约的这两处经文来分享在以神为中心的视角下家庭成员各自在家庭当中应有的角色和责任。比如,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这是我们过去婚姻讲座中讲夫妻关系常常提到的。但今天我们会从另一个视角来分享上帝在家庭当中的旨意,来看家庭里面每一个成员/角色应该如何以神为中心来事奉祂。

我们首先从“孝敬”的角度来分享《圣经》如何指导我们处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孝敬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传统,《圣经》的教导跟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些不同。在主耶稣的教导当中,我们可能会觉得跟我们今天的处境有很大的张力,比如有一个门徒听到主耶稣的呼召时,那个门徒说,主,容我先回家埋葬我的父亲,然后我再来跟随你。这个 “埋葬”不是说他父亲过世了,他要回家去把他父亲的葬礼办完了,然后再来跟随主耶稣。经文的意思在当时是先容他回家为他的父母养老送终,就是他父亲、母亲年迈了,他需要回家把他们一直供养到他们离世了,这个时候他就自由了,他就不用在他父亲、母亲面前来尽到作儿女的责任了,这时候他说再来跟随主。可是主耶稣的回答是什么呢?主耶稣的回答显得好像显得不近情理,主耶稣的回答是任凭死人埋葬死人吧。

所以,《圣经》里主耶稣的很多话语对于我们固有的观念形成了很大的挑战,甚至在《路加福音》主耶稣还曾经说过,人若不恨恶自己的父母、儿女、妻子、兄弟,就不能够来跟随我。在新约当中主耶稣对于家庭责任的教导给人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好像是孝敬父母、对于家人的责任似乎不那么重要似的。这并是正确的理解。主耶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超越的视角,就我们今天怎么在地上看待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呢?不是照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孝顺角度,而是照着《圣经》里面上帝所启示出来那个角度。他这个视角是什么呢?我们昨天已经提到了,那就是神在家庭居于首位。新约里面说得更清晰,就是基督为教会的缘故作万有之首,因此可以使主耶稣在凡事上居首位,连孝顺这件事都不能成为你内心当中的偶像。如果真的有上帝的感动的话,你需要放下你手中在世人看来的很多的责任来跟从神。

《圣经》里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亚伯拉罕献以撒。亚伯拉罕献以撒,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理性所能接受的程度了。《圣经》里边其实有明确的经文,不许把人献燔祭。在旧约律法时代,神恨恶那些异教的献人为燔祭的仪式,但是当上帝跟亚伯拉罕说要把以撒献上时,其实挑战了他们整个的家庭。那个时候亚伯拉罕没有跟撒拉商量,这个也和我们平时所教导的夫妻关系不一样,这么重大的事情,他竟然不跟撒拉来商量, 我们今天凡事都要跟妻子商量,比如你要买双鞋,你可能都要打个电话商量一下。若说家里面重大的事情,那更是要商量了。但亚伯拉罕在面对上帝给他的呼召的时候,他就没有跟撒拉商量。在这个意义上,你要知道,这是上帝对亚伯拉罕的绝对命令,非常清晰,他很清楚这是从上帝来的,而且他也知道跟撒拉商量的话,可能对于上帝的旨意的遵从会形成很多的拦阻。所以,为了各方面的利益的考虑,他就没有讲,当然我们说这是《圣经》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

但是我们必须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那就是神超越这个世界,也超越我们的文化,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讲,神超越我们生命当中的一切。这是我们看到主耶稣在《圣经》里面论到任凭死人去埋葬死人、论到对于父母的态度等等的这一切超越。我们读到这些经文的时候,可能会对这样的“超越”有一个误解,以为主耶稣的意思是我们不需要在家人当中尽到对他们的孝顺、照顾、尊敬等责任,这不是《圣经》的意思。其实当主耶稣说任凭死人去埋葬死人,人若不恨恶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就不能来跟从主的时候,实际上是论到了我们在地上的生活不能与世界为伍,不能被世界文化的传统、被我们周围世俗的各种思潮所裹挟,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新的、属灵的视角,以此能超越这个世界上很多让我们感到困惑的问题。比如一个常见的看似两难的问题,就是如果你碰见妻子和妈妈同时落在水里了,你应该先救谁?照我们信仰的原则,肯定是先救妻子,这可能会令父母感觉不解、不悦,我用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母亲不重要,比如,如果你的妻子离你50米远,母亲就在眼前,那肯定先救母亲了。但是如果在两难的境地当中选择的时候,比如说妻子生了重病住院需要照顾,妈妈也生了重病住院需要照顾,那你应该怎么办?你打算扔下妻子,跟上帝说,神啊,求你派个天使来帮助她,我要去照顾母亲,然后你就买张火车票回老家。其实在我们信仰当中,不用那么纠结,如果老家有兄弟姊妹的话,弟兄姊妹会来看你的父母,实在没有人的话,你可以在住院期间雇一个护工等,但妻子是第一位的,在次序上,有这样的一个优先级。

圣经说“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那个离开,从来不是指的空间上的离开,当然我们建议空间上,两个人一旦结婚了,先和父母分开,可以先租一个房子,不要跟父母住在一起,让你们新的家庭具有独立性。离开父母的意思是说经济上不要再依靠父母了,不能说你结了婚,父母每个月还再给你5000元的生活费。我们也是说,离开父母的意思还有一点,就是父母在你的家庭生活当中就不再具有主导权了。比如说你们什么时候要孩子,不由你的爸妈说了算。但“离开父母”的本质意思是什么呢?是你对另外一个人的责任上优先次序发生变化,过去父母是你的第一监护人、是你的第一责任人,进入婚姻之后,配偶就成了你的第一责任人,这个次序必须调整过来。

当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必须要平衡地读,新约当中主耶稣还有另外两处的经文,《马太福音》中主耶稣责备法利赛人,他们为了逃避对父母的孝敬责任,只把供物奉献给神,就不再赡养父母了,这个供物不是单指十一奉献,他们所谓的供物是说这个东西归神所有了,谁都不能用了,却还在他们手里拿着。所以,主耶稣批评他们说,他们用他们祖宗的传统和律法逃避了对于父母赡养的责任。你会发现,主耶稣其实很注重一个人在家庭当中的责任。使徒保罗在写给提摩太的书信里面,论到一个人的家庭责任的时候特别提到,第一,就是一个人若是不看顾自己的亲属,那比不信的人还不好。第二个,论到教会当中那些生活不能供应的人,如果他有亲属的话,他的亲属首先要供应他,不要累着教会。从这两处经文,你就可以看到,其实在新约圣经当中格外得注重家庭当中彼此之间的责任。

无论是新约主耶稣的教导还是保罗的书信,都告诉我们有另外一个我们看待亲属关系的视角。主耶稣有一次在讲道的时候,马利亚带着他的几个弟弟姊妹来找他,有人就说,你的母亲和你的兄弟来这儿找你呢。主耶稣就指着那些门徒们说,谁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姊妹呢?紧接着说,凡是遵行我天父旨意的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兄弟姊妹了。在主耶稣的视角当中,他看见了另外的一层超越了血缘和家庭关系的更为恒久、更为深入的关系,就是灵性上因为认识神而有了彼此之间兄弟姊妹的关系。我们今天看教会和看家庭的时候,必须意识到家庭是上帝放在我们身边的第一责任,但教会当中这些不同的家庭彼此之间也并不是没有关联的,我们有一个更为深入的属天的关联。我想这是在新约中我们去处理这些经文的张力的时候应该看到的,这可以应用在我们在处理侍奉的张力的时候,以及我们去考虑家庭跟教会之间的关系上,昨天我们已经简单地说了一点。

我们去考量家庭跟教会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里说,单身好像比结婚更好一点。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弟兄姊妹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在你没有进入婚姻之前,你的侍奉既热心又投入,一旦进入婚姻,你结婚之后,可能在教会里就不太能看见你的身影了。当然,我们说这是我们进入家庭之后,对于家庭有很多的责任和投入。保罗其实在《哥林多前书》里面的确就是从这个角度去讲的。

但是,我们还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保罗的意思,其实保罗还提到了无论是单身还是进入婚姻都是为了上帝的缘故,保罗对于婚姻的态度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心态,超越了一个人是单身状态还是婚姻状态。在保罗看来,为主的缘故,保持单身,不结婚,非常好,这样的话,他可以全部精力用来侍奉神。这里面这个侍奉神不一定说在教会里面做全职了,我们知道有一位基督徒叫林巧稚,在北京妇产医院有她的塑像,可以说她一手开创了中国的妇产科,她就没有结婚。因为在她看来,她觉得作为一个医生,尤其是作为妇产科医生,她觉得一旦进入婚姻之后不利于她在工作上的专注。我们有时候一想到对上帝的侍奉,都从一个教会的层面去考虑了,其实不完全是在教会的层面,还有社会的层面、工作的层面,她就是为了上帝的缘故保持了单身。主耶稣跟门徒们说过,有人为了天国的缘故,生来就是自阉的人,但这话不是谁都能领受的,谁有信心谁可以领受。我想这就破除了我们很多人对婚姻的一种迷信,以为只有结婚以后才能完美呢,不,有时候保持单身也挺好的,虽然我们今天在座的大部分都在婚姻中。

但是,另一方面,保罗那个话同样适用于进入婚姻的人,结婚也是为了上帝的缘故结婚的,跟我们昨天分享的家庭是为了侍奉神的缘故是一样的,你结婚是为了上帝的缘故结婚的,你进入婚姻是为了在婚姻中更好地侍奉神。这是我们今天看待婚姻的新的视角,我们不把婚姻看成是纯粹为了自己。当然,婚姻有没有满足自我需要的功能呢?当然有了,但那不是第一目标。在我的观念当中,我觉得进入婚姻是神考虑到我们自身的需要和软弱,我们很多人需要婚姻、需要配偶、需要子女,所以,婚姻是为大部分人准备的。而保持单身的那些人,他们在上帝面前更加地刚强,他们不需要婚姻来支撑他们的生命,他们直接面对神就可以。在此,我们必须看见超越单身和婚姻的一个视角,就是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各种境遇当中居于首位。

我们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去入手呢?就是奠定一个基本的思路,我们在次序上必须认定上帝超越家庭,神第一,家庭次之。用另一个层面来表达,就是家庭是为了上帝而有的。所以,我们要考虑我们的家庭是不是为了上帝而存在,我们也同样在这个层面上来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这也是我们昨天提到的,工作是为了家庭,家庭是为了上帝。所以,我们并不认同那种所谓的我为上帝,上帝为我,好像我跟上帝是交换的关系。今天很多公益项目的口号,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你为人人的目标是为了人人为我,你付出爱心的目标是为了将来很多人能够在他们的爱心凝集起来用在你身上,这不是基督教的精神。这样已经很好,但是基督信仰的精神应当要超越这个层面。

我们今天要分享的第三个层面,就是不单我们在跟父母相处的关系当中和在处理家庭跟教会的关系当中要有次序、有原则,而且就在我们的家庭关系内部、在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上依然是有次序的。这个次序不是我们所讲的丈夫要爱妻子、妻子要顺服自己的丈夫,不是这个次序。刚才我们读的《歌罗西书》书的3章的经文,里面特别提到“作丈夫的,要爱自己的妻子”、“妻子要顺服自己的丈夫”、“作儿女的,要听从自己的父母”、“父母不要惹儿女的气”。我们可以这么说,《歌罗西书》的这4节经文,从某个角度来说可以看成是对旧约十诫的第五条诫命的一个新的解释。我们对于十诫的第五条诫命,往往是从父母的权柄和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这两个角度去理解的。可是,其实第五个诫命本身还有另外一个层面,那个层面就是使你的日子在地上可以得以长久,这个层面里其蕴含了父母本身的责任。

如果你的工作是为了上帝的缘故,在家庭当中,同样的,你爱妻子也是为上帝,你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为上帝的缘故,在此就体现了神居于首位的问题。这是我们考虑家庭跟工作、家庭和教会的侍奉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神是否在你的内心当中居于首位的。我们今天的讲道其实并不是在讲那个技巧,因为你面对的处境可能千变万化,其实我们讲的就是这个原则,就是面对这件事你为什么做出一个选择呢?你要问自己,上帝在我心里面是不是居于首位?我是不是出于对上帝的忠诚而做了这样的选择?

比如说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边,为什么要生育呢?养儿防老。我们很多时候对于计划生育政策只生一个心存不满,很少从上帝的角度去表达反对。我们很少说,因为这是不符合上帝的心意的,所以我们不认同独生子女政策。二胎开放之后,我们鼓励再生一个吧,为什么再生一个呢?因为一个孩子太孤单了。有的家庭为什么多生一个呢?为什么生三个、生四个呢?可能想的是将来如果我老了、我病了的话,不能只累到一个孩子,如果只有一个孩子的话,这对他来说太沉重了。我如果有三个孩子,他们可以轮流,一个人照顾一星期。

这个在农村是一个非常朴素的思想,你知道农村人家要孩子的时候,从来不考虑三个孩子、四个孩子怎么养,几乎不考虑这个问题,这一点信心比我们大得多。至少我们家在养老二的时候,我心里最担心的是我们的经济状况、精力和情感支撑不了第二个孩子了,我们觉得有一个就够了。但我又一想,我小时候生活的经历好像确实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在农村生孩子好像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现实上,也的确是很多老人的赡养问题,孩子多了就容易一些。比如我们家我奶奶有三个儿子,她就轮流住在三个儿子家,每一个家庭住3个月,这样的话,每个家庭的负担好像都不那么重。

如果我们也用养儿防老的观念来养孩子的话,这就不是圣经的观点,你还是考虑你自己考虑得太多,甚至你的教育里面也有这样的内在思想来指导你对孩子的教育,你从小灌输给他的思想就是孝顺。你要知道这不是基督教的教育目标,我们对子女的教育目标从来不是要把子女留在自己身边。基督徒对孩子的教育目标永远是他将来怎么能够自由地、独立地在外面为主行走。甚至我们说的更进一步,怎么让孩子将来能够称职地组建一个可以荣耀神的新的家庭。如果你有儿子的话,你要教育你的儿子将来怎么爱你的妻子、怎么做一位父亲。如果你有女儿,就教导她将来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妻子、一个合格的母亲,社会上提供不了这个教育的,家庭主要在这方面提供教育。我们为什么说父母的榜样非常得重要呢?你今天怎么对待他,将来他怎么对待他的孩子。他或许不喜欢你对待他的方式,将来偏偏会成为那个他不喜欢的样子。事实上,你自己就能证明这一点。

但我们如果做一个调整,养育孩子不再是为了防老,而是把孩子看成是上帝交在我们手中,我们要尽责任,照着上帝的方式去教育他、引领他时候,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我刚才说这个原则就是我们不要去割裂我们的工作和家庭、教会和家庭、他人和我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要做这个割裂,而恰恰是我们在以上帝为首的情况下,能够把它非常好地处理地比较和谐。

我们来看在这个原则之下怎么去运用家庭当中的优先原则。就像我们昨天说的,我们很多的时候,把善意都给了外面,把我们的不耐烦都给了我们的家人,这个是我们在家庭当中的一个非常重大的误区。比如我们可能很多家庭都要求孩子从小要学一门乐器,或者小提琴,或者钢琴,学这一门乐器,孩子有时候要表演,他非常希望父母都去,尤其是希望父亲去,因为平时都是妈妈陪着练,所以表演的时候希望父亲能到场。但是你会跟孩子说,我今天晚上有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我有事,我不能去,然后你跟他说,其实我真的很爱你们,我很看重你们,但是我有个会议。你的选择其实告诉他,你的会议比他更重要,你的选择告诉他,你的工作比他要重要。我们其实很多时候在孩子身上传递出一个观念就是,我的很多事情都比你重要。

比如我在家准备讲道,我的小女儿也在家,我就得做好准备,她会5分钟就过来找我一趟,她跑过来抱着我的腿往上爬,爬上来之后,手在键盘上一通乱摁,摁完之后就溜下去走了。他就是看见我在那儿坐着呢,要过来找你打招呼。我一开始采用的策略就是,你先等一等,等我把事干完了,我再来陪你。后来我慢慢地学到,只要她来找我,我就主动把她抱上来,问她,你想干什么?你想要这个吗?你想要那个吗?满足了她之后,把她放下来,他就走了。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我是在努力适应这样一个家庭节奏。我要是适应了这个家庭节奏,就会发现她在家不那么不影响我做一些事情了。当然,她妈妈看到我在家要忙一些事,就会有意带她去外面公园玩。如果适应不了她的话,她对我非常有影响,我这里刚有一个思路,正在往下写的时候,她突然来了,等她一走,又忘了刚才想到哪里了。我想,很多时候,我们作父母的要学会新的技能。我不能觉得我准备讲道就比她重要,如果实在要排名的话,她比讲道重要,但我需要求的是,要能在让她感到她在我心里很重要的情况下,还能把应该在上帝面前需要做的事情做好。

家庭的优先原则是什么呢?就是你得让家庭的其他成员能够感受到他在你心目当中比你手边做的事和其他的东西重要。你说你的心里有爱,这不够。很多做父亲的认为对孩子很关心,真的很爱他们,一边开着会一边在想,孩子的比赛到底怎么样了,以致开会都没有开好。我们要说的是这不够,这种关心还不够让对方感受到他比你的会议重要,你心里对他的爱还不够建立起一个亲密的关系,我们常常觉得我想一想就够了,你想一万遍也不够。过去我跟我妻子在沟通上有些问题,我后来我发现主要是我的问题,我坐在家里想了想,就以为她已经知道了我的想法。所以,她一进家门,我直接问,这事你怎么看?你是这样想的吗?如果她说的跟我的不一样,我就说不是早跟你说过了吗?她说,你什么时候说过呢?我说,我早就说过。我以为我想的差不多了,对方就都知道了,我以为我非常爱她,对她非常好,却常常去忙我的事,忽视她的感受,这个是不够的。

在我家大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去接、送她,有时候接得比较早,会带着她在幼儿园里的滑梯玩一会儿。有一天她跟小朋友一起玩滑梯,玩滑梯的过程当中,那个小朋友总是争、总是抢着玩,我告诉他要有秩序,要遵守规则,我说完之后,那个小朋友对我很不满,说你不能管我,你是谁,你又不是我妈妈,你怎么能这样?那个小朋友话说得很快,这时候我大女儿在旁边说了一句话,说,“不许说我爸爸。”我觉得对我来说,这一生这一句话就可以了。当然她没有说这句话,也可以支撑我们的关系,但是这句话,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格外真实。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年多了,我常常想起那个场景,在那个场景,优先级原则的两个要素都具备了。第一,在她心里面她爸比她的小伙伴更重要,第二,她把那句话说出来了,让我感受到了。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所谓的优先级原则在哪儿呢?这个优先级就在于我们在生活当中的表达和做法必须能让对方感受到他在你的生活当中的次序上是很高的,但是不能无限高,平衡的一个角度是什么?就是一定让他意识到不能高过上帝。我觉得这就是基督徒在处理家庭事务当中的基本职份。就像有的弟兄姊妹谈恋爱的时候,如果你哪一天碰见一个男生跟你说,这个世界上没有超过你的,连上帝都不如你。我说,你千万别信。

第二个层面,我想我们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时候,除了这个优先级的原则之外,我们要必须注意另外一个层面,就是一个人的所是和一个人所行之间,我们应该把它分别出来。对于家庭成员,如果家里面有多个孩子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的情感投入是不一样的,是吗?比如,你现在有两个孩子,你觉得对他们能一碗水端平?是不是哪个更乖巧、更会来事的那个更招你的喜欢?甚至有时候你还会拿两个人相比,你会跟老大说,你还不如你妹妹呢!在家庭当中,父母一定要避免这样的比较。真正对于一个人的欣赏,真正把他放在那个非常高的优先级上,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不是他表达了什么样的品格,不是他特别懂事,单单因为他是你的家庭成员,单单因为那是你的配偶、那是你的子女,你必须超越他本身所行的。这个对父母来说非常不容易,在处理很多家庭的关系的时候,我们都是先看他做了什么,他做得符合不符合我的想法、我的心意。

我曾经读过王朔写的一小篇文章,他说,我不要求我的女儿考第一上名校,就凭她愿意做我的女儿,她是我的女儿,带给我的满足,已经足够了。我觉得他在家庭关系的认识上,非常有智慧。我发现很多时候外邦人的言语会触动我来反思对孩子的态度,我有时候会根据她是否做到了我所要求的,来决定对她的态度怎么样。这个是我们在处理家庭彼此关系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留意的。

第三个层面,如果我们在家庭当中对待家庭成员的方式不是照着圣经当中侍奉上帝的原则来进行的话,我们要提醒大家就是,那个后果很严重。我们昨天分享了上帝把我们创造在家庭当中,是让我们在一个非常亲密的关系里边。所以,对于亲密关系的这种渴求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一旦你的家庭成员在你这儿没有得到那个肯定、欣赏和靠前的优先级对待,那么他会从其他地方寻找。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他会从其他地方寻找的,没有从你这儿得到满足,这个需要就会从其他地方得到满足,甚至他会离经叛道,他会轻视你口中所称的这位神。如果我们不是照着上帝的方式来侍奉整个家庭的话,那么我们带来的效果,孩子就会去寻找别的神。

我们为什么在家庭成员中特别强调这个优先级的次序呢?因为在新约中主耶稣说,人若不恨恶自己的父母、子女、就不能够到神这里来。大家知道,《路加福音》里面“恨”这个词是用括号括着的,因为这个经文其实是说,人若不爱我超过对自己的父母、子女的爱,就不能作我的门徒。“恨”是希伯来文化的特别表述,在希伯来文化里,排第一位叫爱,凡是不排在第一位的都叫恨,这就是“恨”的本质。在二者之间只能选一的时候,你选择了一个,其实意味着你放弃了另一个,这就是恨。“恨”就是把他推得远离我,也叫抛弃,他如果在你生命当中没有相应的优先级的地位,就表示另一个东西占据你生命的优先,你在这个层面上把他给抛弃了,所以称作“恨”一点都不过分。

第四个层面,我们简单地分享一点关于夫妻之间如何以侍奉神的心态来面对彼此。弟兄在家庭中作丈夫和父亲,我们必须知道我们身上所承担的带领家庭的使命是什么,我们必须在上帝面前来恳求神,求神使我们知道祂在这个家庭当中的旨意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带领家庭。我们知道,通常上帝的呼召其实是有两个层面的,第一个是普遍意义上的,比如对于一个基督徒而说,为主而活,你不用寻求,这个呼召每个人都有,但是如何为主而活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做出版,做文字,做医生等等。第二,就是在家庭中上帝呼召你以哪些具体的方式来侍奉祂。比如有的单身弟兄有宣教的使命,在进入婚姻之前他就跟妻子有过沟通,也有弟兄结婚多年后有了宣教这个感动,那么他就需要平时在家庭当中跟妻子和孩子有意识地去讨论、一起祷告,当有一天上帝感动了他的妻子,整个家庭就可以做好准备去做宣教的工作,这是非常具体的。

妻子怎么看待在家庭当中的侍奉呢?我们不从顺服的角度去入手,而是从妻子是整个家庭的建造者的角度入手。丈夫不是家庭的核心,妻子是家庭的核心。当然他不是说妻子超越丈夫,而是说妻子是这个家庭的灵魂。什么样的妻子就有什么样的家庭,妻子的气质决定了这个家庭的气质,妻子怎么打造这个家庭,这个家庭在别人看着就是什么样的。所以,《箴言》里面有句话说,智慧的妇人建造家室。所以,我想对于一个姊妹而言,如果你进入家庭之后,你必须意识到你的人生使命就是建造好这个家庭,让弟兄能够完成上帝在他身上的托付,或者说完成上帝在这个家庭当中的托付。

在这个意义上,我对于姊妹进入婚姻,有时候有一种很矛盾的心态。我知道有些姊妹非常优秀,她们心里面有清楚从上帝来的呼召,比如说做宣教,比如说青少年事工,甚至将来可能全职在教会当中事奉。我往往会跟这样的姊妹们讲,你要考虑清楚了,你要进入了婚姻,你的使命可能就要放下了,你要进入婚姻,你的呼召可能就要放下了。我不是说一定放下,而是可能要放下。为什么呢?因为上帝给予每个家庭的使命是透过弟兄来进行的。

最后我们看亲子关系。中国人的亲子关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子女的教育、对于子女的期待,无外乎养老防老、传宗接代和光宗耀祖这三个方面。甚至今天我们基督徒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也逃脱不了这些影响,你为什么那么热情地教育他,给他报各种学习班,给他那么好的生活条件,让他学各种乐器,带他出国去开阔眼界,为什么呢?你可能今天没有家族观念了,没有光宗耀祖的观念了,你是要让孩子成为你自身形象的最主要的加分者。

今日在家庭当中照着上帝的心意,带领着家庭侍奉神的时候,亲子关系当中的基本使命目标是什么呢?刚才我们读到的《出埃及记》里面的经文,“孝敬父母,使你在世的年日得以长久。”“在世的年日得以长久”不是说你一孝敬父母,你就活到90岁了,你不孝敬父母,60岁就死了。这里不是这个意思。我个人觉得,那个得以长久,是指当时以色列人作为一个整体在应许之地上能够一代一代地居住下去,不是指一个个体的长寿与否。对于今天而言,“使我们在世的年日得以长久”,就是指我们可以长久地使自己的后代处在上帝的恩典当中。

说到这儿,我想提一个家族,就是戴德生家族。戴德生家族到现在应该是第六代了,每一代都有宣教士或牧师。这个家庭超越了我们在圣经里看到的任何一个家庭,因为还没有哪个家庭一代一代地都出牧师,一代一代的都是宣教士/传道人。仔细思想这个家庭,就会觉得这是上帝在这个家庭不可思议的恩典。所以,对于我们而言,我们必须意识到孩子不是属于我们的,不是为了我们的利益,不是为了父母的利益。当然,上帝在赐给父母孩子的同时,一定赐给父母有很多从这个孩子而来的喜乐,孩子不用做什么,父母每天看着他就高兴。但是我们必须要从属灵的角度看到,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上帝赐给这个家庭的从神而来的产业,也就是这个孩子是属于上帝的。那我们就接着要思想,上帝为什么要把这个孩子赐给我们?如果不是为了养儿防老,不是为了传宗接代,也不是为了光宗耀祖,那是为了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格外地强调父母对于子女的品质和信仰教育呢?我们为什么说你一定要把上帝的真道领受和敬虔生活的要义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们呢?

我们都知道这几年公立教育当中已经格外加强了对于意识形态的教育,其教育理论和教育目标很清晰,就是所谓要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我想问在座的父母们,你们对孩子的教育有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无论世人是否真的信共产主义,但是从口号上很明确教育的目的是要为千秋万代的事业培养接班人。我们对子女的教育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吗?其实我们信仰的传承就在下一代当中,福音的使命真道的传承也在他们当中,对于上帝真道的宣扬、对于上帝的见证也在下一代当中。所以,今天的父母在家庭教育当中的亲子关系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我们要把信仰传承在下一代当中。我们的信仰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个使命是放在家庭中的。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好像是在台湾有一个家庭有三个孩子,都很聪明,老大老二都拿了博士,老三比两个哥哥更聪明,父母就期望老三能拿诺贝尔奖,但等到三儿子博士读完了,回家跟父母讲,他要立志要做传道人。父亲就反对也很生气,但他们家是个敬虔的基督徒家庭,他们也一直觉得自己很敬虔。但是当面对小儿子要当传道人的的时候,父亲一下子意识到,原来他对于子女的教育不是为了上帝的缘故。我想这可能是我们做父母今日要反思的,父母在家庭当中如何侍奉神以及在上帝面前所承担的使命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祷告。

“主啊,我们来到你的面前来特别感谢你,因为你不单创造了我们,你也让我们从死亡当中脱离出来来认识你,你不单让我们认识你,而且你还在我们地上的时日里面赐给我们婚姻,为我们建立了家庭,而且你也赐给我们从你而来的产业,藉着他们给我们有格外的生命当中的喜乐。主,我们也感谢你的是,你还把你至圣的真道放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面,使我们明白你在家庭当中有着更美的心意。主啊,唯愿我们能够知道这一切,并且在我们有生的年日里面一心来寻求你,得着智慧、得着爱心,也得着能力、得着从你而来的清晰的引导和异象。因此,你就在家庭当中大大地赐福给我们每一位,不单是让我们本身能成为你的见证 、整个家庭成为你的见证,更是能够为了你国度的缘故,在家庭当中能够有一代又一代敬虔的后裔,使你的国度在这地上不断地被扩展,你的名被众人所知晓。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求神兴起弟兄,兴起丈夫

——关于家庭敬拜的一点感想

文/Eason

2016年,我去小白牧师家,牧师说他和师母一直坚持家庭敬拜,除非特殊情况,他们没有中断过家庭敬拜。我听完以后真是又羞愧又羡慕,羞愧的是我尝试带领过好多次家庭敬拜,没有一次坚持超过半年以上;羡慕的是明明知道家庭敬拜非常重要,对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大有益处,但牧师能坚持下来,我为啥就做不到呢?

我还记得刚和妻子结婚的时候,妻子积极主动地张罗读经祷告的事,但我单身时养成了懒散、拖拉的习惯,在属灵的事情上根本心不在焉,时间一长,我妻子发现要改变我比登天还难,她就气得不理我,有几次和我分开睡。

后来当我开始重视家庭敬拜的时候,我再召集妻子与我一起读经祷告,她就表现得极不情愿,她知道我又是一时心血来潮,过不了多长时间,又要半途而废。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妻子表现出一丝不情愿的想法,我就觉得特别失败和沮丧,心想好不容易我们要恢复家庭敬拜,你咋就不支持我呢?事后想一想,妻子起初有那么大的火热和激情,我不也是不屑一顾吗?我以前那种不冷不热的态度,是多么打击她的积极性啊?她因我不追求属灵的长进,流泪难过的时候,我可曾体会过她的感受?

当我反省家庭敬拜中出现的问题,我发现问题还是出在我自己身上,作为家庭带领人,我很多时候根本没有“头”的样子,更不用说尽到“头”的责任。因为我的懒惰和恶习,导致家里没有养成规律的家庭敬拜习惯;因为精神涣散和注意力不集中,我好几次家庭敬拜还没结束就倒头大睡了;因为我没有事先做充分准备,每次带领家庭敬拜都像仓促赶场,照本宣科读一遍就完了,连我自己都觉得枯燥乏味;如此这般时间拉长,我就觉得灵里早已枯竭,还想硬撑着摆出一副敬虔的外表,何必呢?加之后来我们有了孩子,家里发生一些事情,就把家庭敬拜的优先次序都忘了。

和神的关系一旦出问题,家里发生各种各样的状况也就不足为奇了。我记得牧师说过:“结了婚的弟兄,一定要在家庭中建立、坚持并带领家庭敬拜,作好属灵的头,把基督是我家之主落到实处。而单身的弟兄,一定要留心养成随处祷告的习惯,为将来作头作好准备。”结婚三年了,我没有把如此重要的一件事落到实处,想一想觉得后怕。

王怡牧师的一篇文章,他提到:“在一个长达三年都没有祷告生活与家庭敬拜的家中,无论发生任何糟糕的事,都是正常的。就像一个不设防的国家,任何时候被仇敌一夜之间占领了,都不应感到惊奇。”

王怡牧师还说:“一个对属灵争战不敏感的丈夫,会让魔鬼在自己家中长驱直入。他也许努力工作,挣钱养家,但在最重要的战场上却毫无能力,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子儿女。倘若有一天,妻子的情绪突然崩溃,他无法理解这件事,还认为自己是一个受害者。而真相是什么呢,也许真相就是他已经长达三年,没有祷告读经,也没有带领家人敬拜上帝了。”

求神兴起弟兄,兴起丈夫,带领全家人一起敬拜耶和华,“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5:8)

2018年端午家庭营会信息之一 家庭的意义

文/晓峰 牧师

 

经文:

 “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租在大河那边所事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书24:15)

“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3:4-5)

祷告:

天父,我们感谢你!带领我们这么多家庭众弟兄姊妹一同到你的施恩宝座前来,为我们能够有这样的空间、这样的场所、能够有这样在你面前的时间而特别来感谢!也愿我们这几天的时间在你里面不但能够听到从你而来那圣善的真道,也能够在这里,我们每一个人心灵得以真正遇见你。愿你亲自藉着你的灵,将你的话语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展开,照亮我们,也更新我们,使今天在这个世代当中的每一个属你的儿女在经营建造自己家庭的时候满得智慧和能力,也能够因此使你的名得着荣耀。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我们今天读的这两节经文,一节是旧约的经文,一节是新约的经文,我们会根据这两节经文来跟大家分享关于神在家庭当中的旨意是什么。

我们在进入到家庭的意义之前,先简单地来分享关于家庭的起源和特点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家庭就是亚当和夏娃。如果我们留意《创世记》的经文的话,我们会看到值得思想的一点,就是当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的时候,并非是把他们创造为一个和另一个互不相干的个体。上帝对于亚当跟夏娃的创造,是在关系当中的创造,上帝把亚当和夏娃创造出来之后,就立刻把他们放在了一个亲密关系当中,这种亲密关系就是婚姻-家庭,所以上帝创造了家庭。我们过去对于《创世记》的经文的解读或许都集中在了上帝对于人类创造的顺序上,上帝先创造了一个男人,用男人的肋骨又创造一个女人,又或听见说起初上帝是把人创造在了婚姻关系当中。我们今天可能需要再往前多想一点,我们未尝不可说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其实是把人创造在了家庭当中。

可能有人会问,家庭和婚姻的不同在哪儿呢?婚姻是特指男女之间通过盟约的方式所缔结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的关系。家庭婚姻的内涵要宽广,一个人一旦进入婚姻,这两个人所构成的团体就称为是家庭,如果有了孩子,孩子也在这个家庭当中。如果你的家里面有仆人的话,按照旧约的伦理来说,连仆人都属于家庭的成员。其实旧约的经文在论到家庭的时候跟我们今天所说的家庭多少有一些不同,旧约里面提到家庭通常是指一个家族,比如挪亚一家,挪亚和他的妻子是盟约的婚姻关系,挪亚的儿子也结婚了,但挪亚的儿子他们就不算是个独立家庭,他们依然还在挪亚的权柄之下。再比如一个人小时候父母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在农村没有分家的话,就叫家族。而我们今天的家庭则是指核心家庭,什么叫核心家庭呢?所谓的核心家庭就是指一对夫妻和直系的子女。

我们今天的家庭观念通常不是一个传统的家族观念。我们在婚姻辅导的时候强调“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就是说你一旦结婚了,如果在财政、决策这两个方面还在父母的权柄之下,就还不是一个独立的核心家庭,你处在一个家族当中。这是我们简单地论到旧约当中家庭的观念。

亚当跟夏娃他们其实是被造在一个家庭中的,我们可以这么说,上帝的创造、上帝对人类的创造从最开始就是在家庭中的创造。也就是说家庭是人类社会当中最为古老的一种制度。或者说家庭是人类社会得以存有的方式。家庭是整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没有国家,没有民族的时候,先有了家庭,家庭是伴随着人类的存有就已经有了。

我们先分享家庭的起源就是为我们树立起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家庭不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规范,没有这回事,不是过程中形成的。家庭是上帝直接创造的,祂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后,马上带领他们进入婚姻,他们立刻就进入到家庭当中。

起初上帝所创造了两个人他们竟然是一家人,他们在一个家庭当中。因此,今天我们对于所谓的个体的呼召,有时候会忽略一点,就是上帝对个人的呼召其实是放在一个家庭的层面上来理解。如果有人说他被感动要去做宣教士,我们通常会问,你妻子有同样的感动吗?当然,你说我现在没结婚,但如果说你没有结婚,也没有正式的工作,靠父母供养,我们通常问你父母同意吗?如果你是完全独立的,那没有问题。如果说你在经济、在人格各方面没有独立,也没有进入家庭,可能你需要一些准备和等待。或者你有其他的呼召,比如说你现在有一个感动,你说我要离开北京,我要去另外一个城市生活,或者我要辞掉我现在的工作,然后准备去读一个学位等等。所有这些都不是你一个人单独就能够决定的,因为你在家庭当中。你要离开这个城市,你的配偶认同吗?

上帝起初创造的时候就已经设立了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这不是谁发明的。如果要分析人类文化或者文明对于家庭的影响有哪些,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只能说它们对于家庭的损害是什么,它们对于家庭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负面的。比如同性恋家庭议题,可能在北美、在欧洲,这属于所谓自由人权范畴,其实这不是对于传统婚姻法律的挑战,也不是对于民俗的挑战,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对于上帝权威的挑战。所有对于家庭的冲击,都是对于上帝的挑战,因为家庭是神在人类社会当中所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最基本的单位。

我们基督徒都知道顺服上帝的旨意而行,必蒙上帝的赐福;违背上帝的旨意而行,必有从上帝来的咒诅和刑罚。今天的社会如果已经不再是照着上帝的心意去打造家庭了,不再照着上帝的心意认知、去维护家庭了,那么,其后果是对于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混乱。所以,家庭秩序是神在人类社会当中创造之初所定下的基本规范,这个是我们今天分享家庭意义时的一个前提。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对于基督徒而言、要看作是他们今日社会生活的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大到一个程度,我觉得基督徒必须站出来讲话。很多基督徒有一个特点,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以为谁要照着自己的信仰立场站出来讲话,就会对别人构成一种轻视或者是歧视。

我过去曾经提到过,我有一个朋友就在北美,他把两个孩子都送到教会学校,而教会学校学费很贵,虽然经济上有些压力但是他必须这样选择,主要是因为现在他那个环境中,公立学校不准说关于同性恋不对的话语,他们在课堂上只能讲法律上这是合法的、那是不合法的,不能在道德上说那是有罪的。但是他说,更让他觉得无法忍受的是什么呢?就是有些公立学校会跟学生们讲,你的性别由你自己定,你觉得你是男的就是男的,你觉得你是女的就是女的。这从某个角度上还可以忍,但后面一点,就无法忍受了,学校说,如果你觉得你是男的,你就可以上男厕所,你觉得你是女的,你就可以上女厕所。学校的老师甚至建议学生为自我性别意识保密,你可以不告诉家人,你可以不告诉你爸爸妈妈。设想一下如果某一天你从外面某个途径听到说,儿子认为自己是个女孩,但你一直以来却不知道,这是无法想象的局面。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的确是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觉得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上帝的主权和上帝在人类社会当中所设立的基本规范已经被侵犯到了如此的地步了,令人痛心扼腕。其实我还想到另一个层面就是,对于这种情况的抗争除了在金钱上付出代价,不把孩子送到那样的教育环境中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抗争方式?为什么如此匪夷所思非常荒谬的观念今天竟然堂而皇之地在公众的层面上被很多人接受呢?这可能是我们今天需要反思的。

我们过去分享家庭的时候,更多是在夫妻关系、个人的角色、沟通等层面上,我们很少从一个更基础的层面论到上帝对于一个家庭整体的心意和带领是什么,以及家庭所负有的责任是什么。我们首先来看家庭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家庭具有神圣性。如果说上帝创造的时候首先设立了家庭的秩序,那么我们说家庭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家庭具有神圣性,就像我们说婚姻具有神圣性一样。所谓的家庭的神圣性,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这是神直接创造的,人类的第一个家庭是上帝用神迹奇事的方式创造的。也因此,家庭其实是我们考察整个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和基本秩序。

第二,家庭关系是上帝给予一个人的自然天赋关系,你选择不了。我们在家庭当中彼此间关系的根基是什么?是婚姻的盟约关系加身体的血缘关系。婚姻是这个世界上最紧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婚前辅导的时候,也常常说“人要离开父母”。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离开父母呢?是因为我们在进入婚姻之前,你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最紧密的关系,那是血缘关系。除了跟父母之外,你跟你的兄弟姊妹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关系,血缘关系是上帝所赋予的,就是你只要在家庭当中,你就不能忽略你跟其他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这是天赋关系和责任。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得接受,你乐意不乐意,你都得承担。

上帝起初在创造人的时候,他其实是盼望我们都在一种紧密的关系当中,亲密关系是人的天然需求。可是上帝其实也知道,亚当堕落之后,罪的力量就是使亲密关系被拆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远疏远。我们在面对很多挑战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先逃跑,对吧?工作中,如果你碰见了一个你不喜欢的老板,你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辞职走人。在婚姻中,如果经常吵架,你开始讨厌对方,你可能第一想到的就是逃离。但逃避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在处理家庭婚姻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能回避问题,你必须面对并解决心里面觉得别扭的问题。上帝设计了家庭和婚姻的制度,你一旦进入,上帝的要求是不可以出来,这使得你必须面对你本身的很多软弱。

第三,家庭是一个极其亲密的团体。最直接的就是表现在空间上,一家人需要生活在一起。如果说你们是一个家庭的,可是一个生活在海淀,一个生活在朝阳,甚至一个生活在北京,一个生活在南京,更有甚者,孩子一个跟着姥姥姥爷,一个跟着爷爷奶奶,一家四口就属于四方格局,这个其实是不正常的,有问题的。家庭既然是以盟约和血缘作为连接的,那么家庭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关系,一家人要在一起。

大家如果反思自己的家庭关系,先不用去反思说我们从来没有吵过架,也不用反思说,我们家孩子基本上是想要什么我都给买。就反思一个,就是你们之间的关系够亲密吗?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关系够亲密吗?你和配偶的关系、孩子和你的关系、孩子和孩子的关系?有两个或三个孩子的家庭,孩子之间是否和平友爱?有时候父母有意识地对一个孩子的偏心,让另一个孩子感受到。还有时候父母会拿一个孩子打击一个孩子。我们为什么反对这种做法呢?因为它破坏了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你在家庭当中,你要知道,可能各个方面都没有问题,但是唯独在亲密关系出现问题了,那么家庭的内涵其实在减弱。

第四,上帝所设立的家庭是有秩序的。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就已经把家庭的秩序、责任给定下来了。所以,其实不单婚姻需要学习,为人父母也需要学习。但我们恰恰在人生最重要的这个层面上几乎没有什么学习。我们生孩子之前或许学习过孕期知识,在生理的层面上怎么能生个健康的孩子,我们却很少去学习一下如何当父母。但是你要知道,为人父母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所有职份、所有责任里面最重大的。除非我们从最开始就有从上帝有一个真切的领受,说这个孩子将来被神使用,一生独身。否则的话,你要从小就开始准备他/她将来要为人父母,她要为人妻子,他要为人丈夫,这是父母的最基本的教育责任。你必须来学习,你要到《圣经》里来学习,你要问上帝,到底你在家庭当中的责任是什么。这对于我们今天在座的父母来说,真的是需要去更新的,我们没有权利随意在家庭当中划分各自的责任是什么,你不能跟妻子说,孩子就归你管了。教养孩子父亲要负有更大的责任。所以,如果今天弟兄们在外面工作特别忙,陪孩子的时间没有,你不能回来问妻子说你怎么把孩子教育成这样?你没有权利这么说。因为教育孩子主要是你的责任。所以,将来孩子如果出了什么问题的话,你也不能说都是学校的责任,因为上帝从来没有把这个责任交给学校。你也不能说是教会主日学的责任,你更不能说这是爷爷奶奶的责任,你不能心怀不满地对任何人说,我把孩子交在你的手里,你怎么没有把他教好?应该问你的是,上帝把孩子交在你手里了,你尽到责任了吗?

我们今天需要在家庭的观念上更新自己。过去,我觉得有婚前辅导的需要,婚前辅导做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发现其实我们在一些更基本的观念上还是需要被更新。其实大家也很清楚,任何真理的宣讲,如果没有上帝特别恩典的工作的话,是不会对生命产生影响的。所以,我们今天的目标,不是让大家知道一些知识。所有关于家庭的真理,它的侧重点都在于实践,就是你要对应到自己身上去反思,我的生命中有没有这些问题?我该怎么到上帝面前来悔改?我该怎样行,这是重点,不在于今天我们讲了多少知识。

第五,家庭在所有人际关系中具有基础性。在社会意义上这是一个人生命建造的根源,它不单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它也是一个生命成长最重要的场所。时代和社会的改变是从家庭的变化开始的。所以,我们怎么重视家庭我觉得都不为过。

 

二、家庭的意义

上帝对于家庭的旨意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刚才我们读的《约书亚记》第24章那一节经文,“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上帝为什么要建立家庭?为什么创造人的时候就把人创造在家庭当中?上帝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我们就用一句话回答的话,就是要透过家庭,让这个团队事奉神。神对一个个体的呼召往往是在一个团体当中的,是在关系当中来呼召一个人的。所以,我们说上帝对一个人的呼召的使命是双重的,首先是在你生命当中的个人的呼召,然后你要把你所领受的呼召在家庭这个团体当中来宣讲出来,并带领家庭一同进入到这个呼召当中来。亚当在进入婚姻关系以前,就已经从上帝领受律法和他工作的呼召,上帝把亚当创造出来之后,就跟亚当说你要看守护理这园子,不可吃分别善恶树上的那个命令首先就是给亚当的,也就是说上帝的旨意其实是藉着亚当给这整个家庭的。所以,亚当跟夏娃进入婚姻关系之后,他对于夏娃的人生的责任和使命是带着夏娃一同要来事奉神,这是那个原始家庭最重要的使命。

我从三个层面上来跟大家分享家庭的意义,第一,家庭是一个事奉神的团体。作为家庭中的成员,我们必须要知道在家庭中应该怎么来事奉上帝。对于弟兄来讲,你的主要的使命不是养家糊口。弟兄有时候会把自己对家庭的使命给简单化,我只要能养活这个家庭就可以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其实多少有这个意思,男主外女主内。所谓的主外,就是你把钱挣到家里了,你的责任完成了,你钱挣得越多,你的责任完成得越好。如果你现在买了一栋别墅,还有游艇,那你超额完成了上帝对家庭带领的任务了,是吗?显然不是。对于弟兄而言,对于家庭的带领者而言,不能把你挣了多少钱当成是完成上帝给你托付的那个指标。甚至有时候你可能在家庭供应方面上没有什么问题,但你的家庭带领责任却是一塌糊涂。

第二,家庭是一个见证上帝的单位。上帝给家庭的带领者的使命不是要带他挣钱,也不是带领整个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算是一个幸福的生活呢?大部分人过的生活就算是幸福的生活了吗?有时候我们会跟别人去比,我们会衡量说,我这个家庭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甚至你可能相比的圈子更小,你可能跟你的同学比,你觉得比不过人家,很多同学聚会你都不去了。有时候你会跟你的同事比,甚至你们之间谈话多少也这么说,谁谁又买了一套房子。我们必须说,你不必用一个社会化的幸福指标来衡量你的家庭,这不是上帝给家庭的带领者的使命。

所以,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作为带领者的弟兄对这个家庭的带领不是要让这个家庭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而是要让这个家庭处在对于上帝的敬拜和事奉中。有人在犹豫说,我是要签约这个公司还是那个公司,我是要移民到加拿大还是移民到新西兰,这只是给家庭打造一个生活氛围和环境而已,我们很少从另一个维度去考虑,我是在带领这个家庭来事奉神吗?我对这个家庭的带领是神所喜悦的吗?家庭是上帝设立的,家庭的意义也是上帝设立的,你必须要考虑这个层面,这个属灵的层面。对于妻子来说同理,妻子也不能从一个属世的层面来衡量自己的弟兄,妻子的帮助也不是一个完全从属世的角度来帮助自己的弟兄。

既然家庭是一个见证上帝的单位,我们不能认为家庭跟这个时代是没有关系的。很多年以前我曾经听到过一句话,对于北美基督徒来说,不离婚就是对上帝的见证。对于今天的中国基督徒家庭来说,可能还没这么严重,但是一个可能的指标就是,对于今天中国的基督徒家庭来说不吵架就已经是对上帝的见证了。今天很多基督徒家庭的见证,首先表现在夫妻彼此之间的和睦上,我们可能觉得这个要求太低了,太消极了。从某个角度来讲,当年约书亚说“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的要求看起来也很低,因为约书亚的要求就是至少不要拜异教的偶像。偶尔争执一两次,没什么,哪有不争执的家庭呢?但如果吵架成为了一个常态,而且吵到了忘乎所以,什么叫吵得忘乎所以呢?我们今天的房屋一般结构都很差,不那么隔音,你们吵架的动静惊动了楼上楼下。基督徒家庭吵架,吵到一个地步,让邻居忍受不了。不要说在这个时代见证神了,在小区里见证神就已经不易了。但这是最基本的见证要求。

所以,今天基督徒家庭里面一个最基本的见证就是夫妻之间的和睦,一个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子女教育来说,是最起码的要求。夫妻两个人对于孩子有爱心,满足一切要求,尽一切可能去帮助他们,但是孩子如果看见他们两个人经常吵架,你就会知道,那个教育的效果很弱。所以,我们需要为自己去祷告,至少达到建造家庭事奉上帝的最起码的要求。

家庭当中要有敬虔的氛围,这是见证上帝的第二个基本的要求。假如说我们做到了夫妻之间的彼此和睦,达到了第一个基本的要求,我觉得这还不够,因为很多非基督徒家庭也挺和睦的,甚至比我们做的还好。如果基督徒家庭做到这一步,只跟很多家庭一样而已,没有显出对于上帝的见证来。你怎么能够让其他人感受到这个家庭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呢?我想这个是我们家庭在这个时代当中见证神的责任。据我所知,在我们教会里面很多家庭基本上不看电视,我们觉得电视节目对于孩子有很多负面影响,就带着孩子一同祷告,一同读经,过一种信仰生活。这可以作为一种家庭见证。

真正对于上帝敬虔的见证,我想除了在信仰生活的层面之外,在社区生活的层面上也应当让人看见,这是一个向外的维度。其实一个家庭在这个时代当中对于上帝的事奉或者对于上帝的见证,除了在教会内部,其实还有一个向外社区的层面,就是让你的周围邻舍也能知道这是一个基督徒的家庭。有很多可以让我们去作见证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在面对送快递员的态度,比如说你接到有人打错的电话,你对他回应的态度,比如跟邻居之间打招呼的态度,需要帮忙时的投入,都能够显示出这是一个在今天这个社会和时代当中与众不同的家庭来。

第三个层面就是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事奉场所。家庭是一个人事奉神的第一事奉场所。我们为什么特别提第一事奉场所呢?是因为今天我们把我们的爱心都用在了别人身上。比如说我们工作中对同事,在教会里面,对弟兄姊妹,又温柔、又克制、又忍耐,但是一回到家里之后,面对自己的配偶跟孩子,就显得非常暴躁、非常直爽,没什么爱心。我们在家庭中,把我们生命的另一个真实的一面给表现出来了。其实家庭才是你的第一事奉场所。如果你真的爱上帝,那么你对于上帝的爱首先要表现在家庭成员身上,而不是首先表现在其他人身上。如果你对于家庭成员没有上帝的爱,对于其他人的态度却让人觉得你特别爱上帝,在某个意义上那是表演,有点像主耶稣说的法利赛人,是一种虚假的敬虔。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是爱慕上帝,你必须把这种爱表现在家人的身上,这可能是我们今天很多人生命当中的一个盲区。

主耶稣说,你听见有人说要爱你的邻舍,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主耶稣还说过另一句话,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你最恨的人是你家里人,不是同事、朋友和弟兄姊妹,对吧?你跟弟兄姊妹之间很平和,没有利益的冲突,事工上,你觉得怎么都行,就听你的呗。但到了跟自己的配偶处理问题的时候,那绝不能有任何的妥协。他说了一句话刺伤了你,过了好几年都念念不忘。如果你很多时候把上帝的命令,所讲的比如饶恕、接纳、忍耐,都用在了家庭成员之外,那么我们要反思我们的信仰状况。那样的事奉从某个角度而言,可能对于别人是有益处的,对于我们自身和对于家庭来讲,倒是有很大的危害性。

所以,对上帝的事奉其实是有一个次序的。这个次序是什么呢?首先就是你得保证你自己在上帝面前可以站立。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你的家人怎么说你,你首先保证你在上帝面前可以站立得住。就像我们唱的那首诗歌,纵然亲朋离弃你,纵然全世界都离弃你,但你依然要在上帝面前保守对上帝的忠诚。第二个层面,就是你要把从上帝所领受的一切的恩典首先实行在家庭成员身上,你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姊妹。第三,你再把这一切能够用在邻舍,其他人身上。

当我们说到第一事奉场所的时候,可能有弟兄姊妹就会问一个问题,那到底我们怎么处理家庭和教会的关系呢?比如说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在家庭当中陪陪家人、孩子,可是教会的层面还有很多的事奉,这个之间该如何做取舍呢?我们可能听说过一句话,你只管照顾神的家,神就照顾你的家。传统的中国家庭教会里面可能有这样的教导,“你就为神奔跑,家庭你不用管,神自然会照顾你的家庭。”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当然如果你是为了坚持信仰的缘故,被下到监牢里了,就像袁相忱牧师那一代人,二三十年在监狱里面,当然神一定会照顾他的家庭。这个情况不属于我们今天在教会和家庭之间做取舍,那是你在上帝和世界之间做取舍了。

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一个问题是,当你今天还能够自由地活动、自主决策、自由行走的时候,你在家庭当中的位置无人可以取代,上帝就是把家庭这个责任给你了。你不能说这个责任让别人去行,你只管在神的教会里面尽职尽责。我们刚刚读的保罗在《提摩太前书》里边所讲的对于教会工人的经文,其实就是这个原则的体现。我们可能还记得保罗在《哥林多前书》里面说,我劝你们男不近女倒好。对于寡妇来说,劝大家守素安常为好。似乎在保罗婚姻观认为不结婚更好,《哥林多前书》那个背景下的确有这个意思。为什么呢?因为保罗是在一个教会事奉的角度去讲的,就是从事奉神的角度来说,不进入婚姻更好。你一个晚上一直在教会里面跟弟兄姊妹在一起祷告、开会、陪谈等等,到很晚你才回家,没事,一周星期一到星期五每个晚上都在教会里面,也没关系。你要结了婚,这样可能就不行了。

平衡好这一点不容易。感谢神,神真的给很多祂的工人预备了一个很好的帮助者。如果上帝真的是在家庭中给你这样的配偶来帮助你,没有怨言,从某个角度讲,也没有问题,但是这都不是常态。你不是说,我们可以一直这样下去。在生我们家大女儿的时候,那一天我陪妻子去做正常产检,结果就被留在妇产医院了,医生说,今天就别走了,你先住下,明天就剖腹产。这对我来说很突然。我就跟冠辉打了电话说,你赶紧准备讲道吧,明天我就不能去讲道了。他说,好。这么短的时间,他就得准备出讲章来。那一天的讲道,有其他人可以讲,但是在那个场景中家庭当中的责任,我是不可替代的。

教会跟家庭之间的事奉关系怎么去处理呢?用保罗在《提摩太前书》里面的经文的处理方式就是,管好自己的家,在教会事奉神,这样的处理次序就可以。这二者之间不是冲突的,你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属灵的能力先把家管好,使整个家庭不仅不会成为你在教会当中事奉的阻力,反而会成为你的助力。我们不要把它处理成矛盾的关系,虽然在时间上、在精力上,你看到好像是冲突的。比如说有的时候需要看孩子怎么办呢?有时候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教会。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二者非此即彼的关系。

我们每一个人根据自己不同的恩赐、时间、精力来带领整个家庭在教会当中的事奉,我们对于家庭带领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家庭变成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团体,而是让整个家庭能够在教会和社会的层面上显出对于上帝的事奉来。基督徒在教会当中带领整个家庭的事奉,包括主日崇拜、小组,以及和你的恩赐相关的事奉,参与弟兄姊妹之间肢体的连接,这都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需要的。如果你把家庭带领到一个程度,在教会当中看不见你的面了,这只能说你对于家庭的带领出现了问题。

既然我们说家庭是第一事奉场所,那就意味着工作就不是你的第一事奉场所。其实我们今天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已经人到中年了,你要知道,人到中年后你的精力主要关注在两个方面,我先不说教会,一个是家庭,一个是工作。工作和家庭就成为你生活当中的两大主要内容,但是怎么平衡这两方面呢?家庭第一,工作第二。当我说工作第二的时候,并不是说在次序上就把工作排到第二,应该更准确地讲,工作是为家庭而有的。我们千万不要把它本末倒置了,不要把家庭当成了工作的手段,应该反过来,工作是事奉家庭的手段。也就是说,你的工作本身是你的家庭的益处,比如说你努力去工作,最基本的层面是为了供应家庭的需要,但是你不要因为工作的选择而危害了家庭,这是基本的原则。

为了家庭的益处要有一个正常的工作, “正当”和“正常”就差了一个字。我们要有一个正常的工作,不能去选一个不正常的工作,比如这个工作的确可以年薪百万,但是这个工作超出了你的能力,比如说可能需要你每天加班,没有周六、日,还需要你频繁出差,可能需要你投入你所有的时间、精力,你根本无暇顾及妻子和孩子,工作侵占了你所有的时间,这是很有可能的。很多工作狂,我看见他们的工作状态,我觉得那个在人看来很高的收入其实不值得他们那么投入身体和灵魂去换取。

所以,你要有一个正常的工作,不要去做那个超过你本身的能力的那个工作。通常如果有弟兄姊妹问我,外地有一个很高的职位,年薪50万元,家里姊妹反对去,能去吗?我说,不能,别去。我从来没有说你回去祷告看能不能去,最多你需要祷告等候。为什么呢?两个指标,第一个是外地,第二个妻子反对。那还祷告什么啊?不用祷告。因为这个工作会危害你的家庭的,甚至有时候工作压力太大的情况下,让你整个的人的心灵状态和身体状态会出很多的问题。

就在我工作到第三年时,我选择辞职,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那个工作对我的压力太大了。我一开始做技术,我不觉得累,不就加班嘛,每天晚上加班到10点,还挺高兴的,下班之后再打一个小时的游戏,11点回去睡觉。后来我不做技术了,开始做管理,那个时候开始觉得有压力了。为什么?人比技术复杂。而且有时候还要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说一些自己不愿说的话。可能有些人驾轻就熟,能把事干成了,但是这个真的不适合我。

所以,你必须要选择一个正常的工作,这个工作不能影响你本身的心理和你的身体,也不能影响你整个的家庭生活。否则的话,工作就不是对于家庭是祝福了。这个次序上,基本的理念就是工作是为了家庭,而家庭不是为了工作。所以,你要衡量这个工作本身对于家庭是否有益处。

总之,在家庭当中,我们必须知道上帝是中心,上帝是第一位,家庭是为了对上帝的事奉。所以,家庭当中丈夫不是一家之主,妻子也不是家庭的核心,孩子更不是家庭的重心,基督是我家之主,上帝才是家庭的核心,我们每一个家庭的核心必须是上帝自己。

三、家庭的功用

最后,我们来看家庭的功用。如果说家庭的意义是事奉神的话,那么家庭的最基本的功用(我说的最基本的功用就是一个家庭必须要实现的功能),有四个方面。第一,家庭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单位,一个正常的家庭,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必须有一个正当的工作,或者有一个正常的工作,而且这个不单是我们个人在工作上要努力,还要善于管理收入。其实整个社会对于家庭应该有所倾斜,比如说收税应该以家庭为单位来收,当然这个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

第二,家庭是一个最先和最基础的教育场所。家庭对于子女提供的最基本的教育不是知识建构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生命品格教育。你怎么对待他,你怎么对待你的配偶,对他就是教育。为什么说谁家的孩子一看就能认出来呢?带着他们家鲜明的特点呢!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那个环境里边,他爸妈怎么说话,他爸妈怎么对他,他太熟了。所以,他不由自主地,那真的不用教,他都会。我们家小宝说很多话,这边你刚说完,那边立刻就开始模仿,这个是教育的功能。将来他怎么接人待物、他怎么看待别人,都是你家庭的环境对他的教育,你说话就在教育他,你处理问题就在教育他,你怎么吃饭甚至都是在教育他。所以,家庭是一个最基本的教育的单位,家庭的功能中,教育是双向的,有时候透过教育孩子,我们也自我教育。我常常觉得从这两个孩子身上让我有很多的变化,迫使我不得不有很多反思,然后有一个自我更新,虽然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因为胜过自我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个痛苦就在于说,你在上帝面前会觉得,哎呀,我怎么是这个样子?所以,家庭是教育的源头。我记得有一个学者,他说过一句话,他说,如果说学校和社会对于一个孩子心灵的污染,使他们吸到了很多污染体,就如今天的企业往河里倒污染物一样,那么,在家庭教育当中,对于孩子的错误影响就是水源地被污染了。如果水源地没有被污染,孩子受某些负面影响后,你还可能把他重新给校正过来,这条河流还有自愈的功能。但如果家庭环境里边出现问题了,你发现他心灵的问题几乎很难校正过来。

第三,家庭是一个祭坛。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家庭是敬拜事奉上帝的单位,因此,家庭里必须有关于上帝的真理的宣讲和对于上帝恩典和旨意的祈求,这个是家庭作为信仰传承的基本的功用,信仰的传承不在任何单位,首先是在家庭中。

第四个,家庭是一个营垒。我们有时候在婚礼上听到宣读婚姻盟约书的时候,会说家庭是个堡垒或者家庭是个营垒。我们为什么说家庭是个营垒呢?我们有没有发现,家庭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微环境?所谓的微环境是什么?就是说家庭的氛围可以跟整个社会的氛围是不一致的。如果整个社会都是非常好的,家庭可以营造出一个非常可怕的环境来;如果整个社会都是有问题的,家庭还可以营造出一个很温馨的环境来。所以,家庭在某个角度而言,它具有某种独立性。对于孩子而言,家庭就是他的全部,父母就是他的一切,家庭对于一个生命起着最基本的护卫作用,所以,我们说家庭是个堡垒。当外在的环境出现问题的时候,家庭这个堡垒要学会来保卫自己,就是我们要有意识地抵挡外界对于家庭在很多层面的侵蚀,尤其是世俗化的侵蚀。

从家庭的这四种功用当中,我们就看到了家庭的本质是什么,家庭的本质就是彼此之间在上帝里面对于职份和责任的承担所营造出来的亲密关系,这就是家庭的本质。

家庭面对的挑战

对于今天家庭的挑战,第一个就是夫妻、亲子之间缺乏亲密感。刚才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了,虽然我们住在同一个房间,夫妻之间睡在同一张床上,很多时候同床异梦。可能我们在一个桌上吃饭,但跟我一块儿吃饭的人用脚踢我,当然主耶稣那个话应该适用在仇敌身上的。但我常常想,其实我们今天家庭里面充满了战争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家庭关系不够亲密,这是我们今天要去面对的家庭当中的挑战。

第二,家庭当中最本质的挑战是个人主义,就是我们在家庭里面还是带着严重的自我中心,我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为了别人而生存的,我们都是看别人是为了我而存在的。在家庭中,我们希望家庭成为实现我个人梦想/想法的那个团体。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失去了对家庭的委身和忠诚,而上帝恰恰就是把一个一个的个体都放在一个紧密的团体当中。其实在我们进入自己组建的家庭之前,我们过去家庭的有些问题会带入到新的家庭当中来。我们应该感谢神的是,今天我们认识上帝之后,能让我们照着真理的方式来重新建造我们的家庭,那就是我们重新对于家庭有奉献和委身。你只有看你是属于另外一个人的,你是属于另外那几个家庭成员的,你为了他们要尽很多责任、要做很多牺牲,要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你才能真的去把一个家庭经营好。如果你认为那些人都是为了帮助你的,所有人都在围着你转,凡是不符合你心意的,你就要跟他争执、战争,一直要战争到都听了你的,这就不是一个事奉上帝的家庭。

第三家庭缺乏异象。《圣经》上说,没有异象,民就放肆。我们缺少思考在我们这个家庭当中,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事奉上帝,我们缺少这样一个非常具体而明确的事奉上帝的目标,或者带领家庭的目标。所以,没有异象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不单是弟兄、也不单是妻子、连孩子在信仰生活中都是软弱无力的状况。你可能会觉得生活也很空虚,教会也没有意思,工作也没有动力,生活也没有激情,我想这是整个社会层面对于家庭的侵袭。因为今天这个社会充满了一种虚荣和挫败感,你发现很多事情不是你努力可以做到的,我们无形当中其实照着一个社会的标准来衡量我对家庭的带领,你发现你可能什么事做不成,那你只能说那就这样了,不,我们恰恰忽略了上帝对于家庭的旨意是你和你的家你们必定事奉耶和华。

好,我们一起来祷告。

“是的,主啊,我们需要到你施恩宝座前来俯伏仰望你,我们盼望你藉着你自己在《圣经》当中启示的真理再一次来光照我们,使我们看到在家庭当中我们的亏欠,看到我们在这个时代当中为你作见证的时候我们的无力。但是我们所求的是你再一次在我们心里面来帮助我们、来重新来点燃我们对你的追求,也因此在家庭当中知道该如何带领整个家庭一同来事奉、来见证你。愿在今天这个时代当中,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弯曲悖谬的时代当中,愿每一个属你的家庭都能够奋起争战,你也成为我们的帮助。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本文是晓峰牧师2018年6月16日在家庭营会上的分享,根据录音整理。)

兴起吧,大丈夫!——从家庭敬拜说起

文/强富

这次端午节营会是一次奇妙的营会,自营会结束回来之后,每个参会的家庭中间仍然弥漫着浓厚的属灵气息,仿佛营会并没有结束,每天 在延续着营会的进程,各家都在实际操练一样。

很明显,这符合圣灵工作的特征,如风一般,看不见从何处来;弟兄们火热的状态就像被一阵大风吹过,说不出缘由,只能说是心被恩感。

牧师开玩笑说,要弟兄们兴起,像死人复活一样难。一方面说明我们弟兄们的属灵状况实在普遍堪忧,另一方面也表明若不靠着神的大能,人无法让弟兄们从疲软的状态中兴起来。

我们不禁要问自己,我真的相信死人复活吗?人死了,还能再活过来?如果我们真信,上帝就会让我们看到祂在弟兄们身上奇妙的作为。

虽然弟兄们的生命也不都是停留在“死人”的状态,但在带领家庭敬拜这件事情上,我们教会的弟兄们实在不敢夸口。有不少弟兄都深深认同家庭敬拜的重要性,并且也努力实施过家庭敬拜,但当牧师请坚持每周有5次家庭敬拜、3次家庭敬拜的家庭举手时,只有2位弟兄举起手来。我家也有过一段时间家庭敬拜,但最终却没能坚持下来,我在这分享一下自己的失败教训。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责任感缺失。

弟兄是家庭的头,这个道理已经听了不下百遍,但是其真正的内涵,跟我在家庭生活中的关系到底在哪里,似乎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妻子和儿女的生命,跟我有关系吗?每天辛勤工作,养家糊口,难道还不够?是的,妻子儿女的生命,跟我有很大关系!辛勤工作、养家糊口还远远不够!弟兄最大的责任乃是去按着主的教训,牧养整个家!

第二,自己和上帝没有建立亲密的关系。

如果每天只是象征性的花几分钟祷告、走马观花的读完经文去微信群打卡、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圣经的话、也完全不关心自己工作、家庭的使命,这样的生命如何能带领家庭敬拜呢?如何能分享出鲜活的话语去牧养妻子、儿女呢?

第三, 懒惰、为自己找借口

今天太累了……
今晚吃太饱了……
今天不在状态……
今天和妻子生气,不适合家庭敬拜……
今天孩子太闹人,暂停一次吧……
……

每当我心安理得地为不家庭敬拜找个借口时,我的家庭祭坛上的火就熄灭一点。养成家庭敬拜的习惯需要1年,毁掉这个习惯仅仅需要3个借口!

第四,被其他娱乐、活动诱惑

我家的家庭敬拜一般安排在晚饭后,晚饭后各自分工,一人负责收拾碗筷桌椅,另一人负责带娃陪娃。等到一切准备妥当,大约20分钟之后,才能开始家庭敬拜。这20分钟里做什么常常决定我们能否正常开展家庭敬拜。例如某天有个重要足球比赛,趁这20分钟赶紧打开电视,比赛实在太精彩了,家庭敬拜先抛到脑后吧!抑或又有一天给孩子买了个新奇玩具,趁这20分钟跟孩子玩的火热,家庭敬拜就暂停吧!诸如此类。

第五,不断的拖延

吃完晚饭,以一个舒服的姿势躺着沙发上,刷一刷最新的朋友圈,用余光照看着两个娃,享受惬意的时光,心里不断重复“不要打扰我,让我多躺会儿”……

“家庭敬拜?不用着急,再等会儿,等我歇过来就开始”……

对家庭敬拜的拖延,实际上是觉得其他事情的优先级更高,家庭敬拜是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务,只能放到最后了。

当我们觉得家庭敬拜已经不重要的时候,我们就自然而然的放弃了坚持,也放弃了神透过家庭敬拜对我们全家的祝福。

以上是我们家过往在家庭敬拜这件事情上的真实经历,通过分享以上几点,也促使我反思自己生命中的亏欠,并不断警醒,能和众弟兄们一起面对这些真实的问题。

感谢主!这次营会所刮起的风还在继续,我们家也立志要坚持家庭敬拜,不断在真道上建造合神心意的家庭,愿来年营会牧师再次提问的时候,我们都可以举手说“家庭敬拜,我们家没有停歇!”。

“你们务要警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稳,要作大丈夫,要刚强”,用这句经文和众弟兄们共勉,愿圣灵如风常吹拂,兴起吧,大丈夫!

写给爸爸的信

亲爱的爸爸:

 给你写封信是我多么不陌生的事啊!因为我从会写字开始就会用书写的形式与你沟通,在写字台上给你写字留言,虽然那时还不懂信的含义。比起当面说,我更喜欢写,写和读更符合咱父女的天性。

爸爸,回忆我小时候写过的许多信,80%的内容都是规劝你和妈妈要和睦,不要吵架。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也给你们写过很多信,包括一封曾经写在日记里、长长的没有发出去的书信,那是我梳理自己成长过程中因家庭不和睦而有的对爸爸的各种情绪。必须说,我写在给你们劝慰信中常常有一种怨恨的情绪,我没嫌弃过家贫,但是我真嫌弃过你们吵吵闹闹,还曾深深怨恨过。

我曾自认为自己是非常孝顺的孩子,因为我常常把你们放在心上。但是后来我认识到我有孝心也有一点孝行,但 “顺”和“敬”我都没有。多年前我还曾想:对父母我怎么能顺呢?若顺着他们的意思就不是现在的我了。那时我的认识就是:幸亏不听父母的,否则我就跟他们一样了。我骨子里以没有顺从父母、有主见和独立而自豪。但是现在的我开始知道,许多不关乎原则性的问题,顺着父母其实也是好的。你们的很多建议也是好的,我若能够不逆反是蒙福的。比如妈妈跟我一起住时,唠叨让我健身,恨不得早上拉我起床让我去锻炼一下。但是我很逆反,冒火。至于对你们的尊敬,我更缺乏。我曾经站在自认为的高度上批判父母的各种做法,自以为有些事我的认识更符合真理的标准。当我站在这种“更高,更好”的立足点的时候,没有认识到我是女儿,你们是父母,失去了作为儿女对父母该有的尊敬,表现出来的常常是轻看,甚至瞧不起。

爸爸,从小到大我说过很多过分和不敬的话,一想起这些我就很惭愧也很后悔,对不起爸爸,请原谅我!我也要跟妈妈说对不起。其实每次做了过分的事或者说了过分的话后我心里都自责,我尤其对妈妈感到自责,因为我对她说的尤其多。从小到大,妈妈被我气哭过多少回啊!现在,当我面对有时对我不尊重,甚至挑衅我的女儿,我就看到那个小小的我,那个小小的我里面的悖逆,气鼓鼓,纠结又矛盾的小心灵。

人到中年,我的心境也开始改变了。我看到自己生命中你们给予我的轮廓和特质。我也不再埋怨上帝给我这样的原生家庭,相反,我开始感恩,感谢神把我放在那样的家庭中塑造我。爸爸,家境清贫让我学会了不骄傲,让我懂得一些谦卑,我本质上是一个多骄傲的人啊,如果我从小富有,怎能体恤那些缺乏穷困的人。因为爸爸一直扛麻袋干体力活,所以对那些在底线生活和挣扎的人,我天生就有同情心并且能够和他们亲近。爸妈曾经历的艰难劳苦给了我自强不息的韧劲,这是我一生的财富啊!而且,家庭的战争虽然曾让我的心灵饱经痛苦,但是也借着那样的环境让我学会了安慰人,鼓励人,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让我能够勇敢的面对冲突,我曾经的经历成为我和我身边人的益处。我曾有的那些苦难,当我来到上帝面前时,得到了医治,释放,过往的经历也被神转化成为祝福他人的肥料。爸爸,如果没有小时候的经历,我敢说我绝对不会有现在劝慰人的恩赐。所以爸爸,现在我真的完全接纳了我过往的一切有关家庭的经历,我也感恩上帝赐给我你们这样的爸妈。

爸爸,书上说,爸爸是女儿心目中的第一个英雄。这是真的。直到初中你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直到初中我还觉得爸爸无所不能。我清楚的记得初一还是初二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个男同学起了冲突,上自习课时,他扔了一个小东西打了我的头,我哭了一节课,并唠叨说回家找我爸爸来教训他。那个男同学吓坏了,仅从我的语气和态度上他感受到我爸爸很厉害。虽然后来我自觉也有理亏的地方,没有回家说。

爸爸,感谢你对我满满的爱。在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里,就是一家人冬天围坐在一起,一边剥着花生,一边听你讲各样的民间童话故事。虽然长在农村,但爸爸从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当我儿时的伙伴读到初中(虽然家境比我们好),她爸爸二话不说扛着凳子不让她上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身边还有这么粗暴、愚昧的爸爸啊!同时也很庆幸我的爸爸愿意我读书,说能读到哪就供到哪,即便砸锅卖铁也让我上学! 作为长女,我得到爸爸你很多的爱和欣赏,从小到大你一直保护我的自尊心,理解我,尊重我,愿意花心思了解我,从小耐心的听我哇啦哇啦的讲一堆孩子的小事并且放在心上,甚至包括记住我从小学到大学不同阶段的同学名字与情况,谢谢你爸爸!虽然我们家境一般,但是爸爸对我实实在在的宠爱,让我从心底最深处有力量,因为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很清楚的知道:有一个在我看来很棒的男人宠爱我,所以我就有底气,我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和珍视的。这样的认知对一个女孩来说多么重要啊!这无关于其他外在条件。妈妈安排给我干的活,你常抢着给我干了,比如:冬天我要去烧火,你说:“我干吧,这活太脏了。”夏天我要去烧火,你说:“我干吧,太热了。” 你边做饭边问我想吃啥,我想吃啥就做啥,我还清楚的记得你叫我各种昵称(啥小饽饽等),我当时虽然不说啥,但是我知道这是爸爸爱我的表现。你嘴上不会说爱,但是里面对孩子的爱是满溢的,就如同你现在爱你外孙女一样。童年时的许多场景会跃上心头,过后品味出的是爸爸的宠爱。在我十岁出头刚兴起穿丝袜的年代,我花很贵的钱买条丝袜,然后穿着白白的丝袜和高跟塑料凉鞋蹦蹦跳跳的跟你下地去,你扛着锄头,在旁边慢悠悠的来一句:“看着像假腿。”却没有其他的批评和指责。这话和态度当时我没有多想,但在我当了妈妈以后体会到老爸当年对我何等宽容和爱护,只是笑笑说像假腿就不说啥了。如果我的女儿这样,我肯定会说“下地穿什么丝袜,脱了!” 同样的对孩子,爸爸,我没有你宽容。你的宽容也造就了我,让我少了许多拘谨和束缚,给了我许多的自由成长的空间。

在我刚学英语时你主动给我买英语磁带,给我买漂亮又不便宜的书夹子,在晚上的写字台上陪我们练字并对比哪个字好看。在我五六年级写作文时,为了示范,你还曾经帮我写过两次作文(当然我不是提倡父母给孩子写作业),让我开始重视自己的写作。我还记得其中一篇作文老师觉得值得发表,尽管我跟老师说,不是我写的,是我爸爸写的。后来得知发表还需要交几元钱,我们就放弃了。所以当我写的作文在高中被整个年级传阅时,我写的诗歌在大学被整个班的同学传阅时,我觉得在我小小的骄傲和自豪里都有爸爸的影子。

爸爸你做的这些都给我的生命留下了祝福。你不唠叨我,却常常体谅我,在我学习方面从不给我压力,也不说教。只有我在高二看小说影响学习的时候,你重重的说过我一次,令我印象深刻。那一次我第一次从你嘴里听到“我很骄傲”这样的词。甚至我第一次高考失利时,你面对我都没有指责,只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垂下脑袋,蹲在地上。爸爸啊!在三姨家的小饭馆里,面对我的高考成绩,你蒙着着尘土的细软头发、低垂的脑袋、沉重的叹息,都永远刻在了我的生命里。你和妈妈不但没有指责我,还让我在高考结束后的暑假去烟台小姨家散心,怕我想不开。谢谢你对我的宽容和无私的爱,你拼尽你的青年、壮年,用你那并不宽阔的肩膀为我们努力挡风遮雨,累死累活地赚钱养家,供我们读书。因着你的爱我曾有机会做一朵自赏自乐的,在父母面前可以任性,也可以盛开的小花。爸爸,今天我的诸多幸福和幸运是站在你和妈妈无私的消耗和付出上才有的,我不会忘记这一点。

谢谢你爸爸,在我结婚之后依然帮助我带孩子、买菜、做饭、跑腿;帮我招待诸多朋友和弟兄姐妹;带孩子背古诗、画画、户外活动,在我中午困倦的时候,为了让我睡个不受打扰的午觉,你忍着困顿带着孩子出去玩耍……你的闺女也因此轻省了很多。为了我的孩子,爸爸的身体也消耗了很多,腰腿受太多累了,爸爸谢谢你。两年前又听了妈妈和我的建议跟着六爷爷和老姑夫去养蜂,从那时起我们一大家子人喝上了好蜜。为此你却要忍受好几个月的东奔西跑,日晒蜂蛰,常过风餐露宿的生活。每次喝蜂蜜我都从心里说一句:感谢爸爸!

爸爸你有的软弱我都有。比如你沉迷于看小说,我也曾经这样,甚至信主后还有过这样的时光。所以我不忍心指责你,因为我这有信仰的人,还曾有过这样的软弱,但是我确实是靠着上帝才走出沉迷和上瘾,走出虚幻,勇敢面对并拥抱现实的生活。爸爸,我爱你,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愿余生上帝帮助我们一家人更深的懂得彼此相爱。爸爸,我不再奢望你改变,但我惟有一个盼望永不放弃,就是希望我蒙的福同样能临到你生命之中,让你也经历到有一位神,全然爱你,接纳你,懂你并且愿意医治和帮助你。爸爸啊,你不知道我多么希望,你压抑、不得释放的生命在耶稣基督里能得到医治和释放呀!爸爸,虽然你还不能接纳我们的信仰,但是我这一生最大的期望之一就是我的爸爸能信主。这样在这个短暂的苦难的人生里,你所经历的苦难就不再是我永远的痛了,因为我们还有在天家的福乐。就如同我妈妈信主后我跟妈妈说的: “妈妈,你信主了,我太高兴了。说句不好听的,因为你信主了,即使明天你被主接走了,我的心也得安慰了。”话虽不好听,确实是我的心声。

愿上帝赐给我越来越多爱爸爸的智慧、能力,也赐给我回报爸爸爱的机会。我祝福老爸晚年安康,心得自由,灵得释放,愿我所信的上帝祝福我的爸爸身心灵都健康,平安! 

        

 爱你的女儿 艳青

2018年6月28日

孩子们献给父亲的歌

文/咏莲 

“妈妈的爱是牺牲的爱,爸爸的爱是坚定的爱……你们教我学习付出,教我要爱耶稣……

我一步一步向前走,谢谢你们的爱,回头看着你们的笑容,用爱拥抱这世界……”

一群6-10岁的孩子们以纯真美妙的歌声及律动为爸爸(妈妈)们献唱了《爸爸妈妈的爱》、《天国的子民》,孩子们的赞美太美了!歌声中,只见孩子们边唱边跑向自己的爸爸(妈妈),拉着他(她)的手上了台,爸爸(妈妈)们和孩子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同声赞美,场内所有人都一同欢庆着这个时刻,天父也必享受着孩子们献给他的赞歌呢!这个父亲节太宝贵、太特别了!为人父母的我们无不喜悦感恩。更令人感恩的是,这次美好的儿童赞美是信二代的果果自己编排,在妈妈力波协助下排练完成的!妈妈们由衷地赞扬果果姐姐堪称二代的领袖!看到才12岁的她把横溢的才华(从选歌到动作到队形到道具等)淋漓尽致地用来服侍主、服侍主内弟弟妹妹们,看到我们的孩子们这三周以来无比认真地排练、打卡,看到他们台上尽情喜乐地赞美,我们真的对我们的下一代充满了欣慰和盼望。

这次小女儿参与儿童赞美排练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力波及果果的认真、细致、多方位的全力服侍,为了补充短时间内现场排练的不足,同时开启了家里练习的打卡模式,第一周是每天一打,第二周两天一打,第三周打两次。我们的小朋友们也表现非凡,在三周的时间内无论是年龄小的、生病的、或是爸爸妈妈最近特别忙的,都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到了最后,其间好几个孩子发烧刚刚退下就主动起来练习,十分令人感动。是天父的爱激励着他们,是赞美的力量支撑着他们,是果果姐姐的榜样感染着他们。除了练习,果妈用心良苦,每首歌还精心编配了四个亲子讨论题目或思考题目,期望神藉这些问题让孩子们更多思想神,祝福我们的亲子关系。

《爸爸妈妈的爱》讨论题目是:

1、生活中发生的哪些事情最容易让你体会到爸爸、妈妈的爱?
2、你有没有担心过爸爸妈妈会不爱我们了呢?如果有是什么时候呢?
3、你感受到过神的爱吗,具体讲述一下吧。
4、神的爱和爸爸妈妈的爱有哪些不一样呢?

有的小朋友说当做恶梦祷告有平安的时候感受到神的爱,并说神的爱比爸爸妈妈的爱更有力量。比如做恶梦的时候,虽然有爸爸妈妈的安慰心里还是害怕,但向父神祷告后会得到平安。有的小朋友讨论中很会扩展运用,反问妈妈:“妈妈,什么时候你感觉到我爱你啊?”

《天国的子民》思考问题是:

1、 请你想一想天国或天国的子民是什么样子的呢?

2、天国外或天国外的子民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3、我们会不会生活在天国里,言语行为却像生活在天国外的人呢?

4、彼此相爱,彼此合一容易做到吗?请分享一下3,4两点在你生活中做到或没做到的例子。

在排练的尾声,果妈邀请爸爸妈妈们一起为孩子们祷告:为他们的健康、彼此合一、顺服端庄祷告,并邀请爸爸妈妈和孩子讨论两首赞美诗歌词的含义,帮助他们了解他们是以歌舞的方式来赞美敬拜神, 不是让大家来看他们表演,向孩子强调我们所做的是为得神的喜悦,使神的心得到满足,藉着这次律动歌舞的排练和演出,愿神的名在孩子们中间得到当得的荣耀!!

感谢主!在每一次营会兴起服侍孩子的同工,兴起孩子(家长)们积极参与临时赞美队,甘心乐意地付出时间排练。相信孩子所做的必能造就他们的生命,必蒙天父悦纳,也盼望咱们的信二代十年之后不仅继续追随主,更能成为天国的精兵,如同他们歌中所唱的那样:

“我们是天国的子民,我们是上帝的宝贝,我们是光明之子神儿女,我们是天国的子民。。。我们要在主里面合一,我们要活出爱的生命,让世人看见我们就知道,我们是天国的子民。”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 是圣洁的国度, 是属神的子民, 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得前书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