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启示录七教会之士每拿教会

文/晓峰 牧师

 

弟兄姊妹,平安!

我们一起来读《启示录》第二章8-11节:
2:8 你要写信给士每拿教会的使者说,那首先的、末后的、死过又活的说,
2:9 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你却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称是犹太人所说的毁谤话,其实他们不是犹太人,乃是撒但一会的人。
2:10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
2:11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我们一同来祷告:

在你面天父,我们要前献上我们的感恩,因为你以你的话语召集我们众人到你面前。惟愿我们一同这样敬拜的时候,你就藉着你的灵,将你话语当中的亮光、奇妙都赐给我们,也藉此来坚固我们的心,使我们能够在今天的世代当中,明白你的心意,也能坚信跟从你。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之前我们已经分享了以弗所教会,《启示录》里主耶稣所写的这七封书信具有同样的结构,都是主耶稣先自我介绍,然后论到这个教会可夸赞的地方,第三就是指出这个教会可责备的地方,并且给出解决的方案,最后是得胜的应许。但今天我们所分享的写给士每拿教会的书信很特别,第一,这封书信比较短,第二,写给士每拿教会的书信当中没有一句责备他们的话。写给七教会的书信中,对两个教会没有任何的责备,就是士每拿教会和非拉铁非教会,给士每拿教会的书信里责备的部分就变成了特别的勉励。但士每拿教会和其他教会最大的不同,不单单是他们没有被责备,而是这个教会以受苦、为主受逼迫而著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通常把士每拿教会当成普世教会中被逼迫教会的典型。

这个教会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跟以弗所教会有点像,但我们从经文上却看到他跟以弗所教会之间有巨大的区别。之前我们提到过,对以弗所教会如果没有责备他们失落了起初爱心的话,以弗所教会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完美的教会了,因为除了起初的爱心,他各个方面都被夸赞到了。但是,给士每拿教会的这封书信,主耶稣对他们有夸奖的话,但对于以弗所教会所有的夸奖之词都没有用在他们身上,给士每拿教会的书信里面,实际上夸奖就是主知道他们所受的患难,知道他们的贫穷,知道他们受的毁谤,这一切主都知道。似乎主耶稣特别看重他们为主所受的苦难,过于其他方面。其实可以这么说,给以弗所教会所有的夸赞,我们从士每拿教会所受的苦难中都可以看见,他们的苦难就是他们的行为,苦难当中的持守就是他们的忍耐,他们在苦难当中没有放弃信仰就是他们对于真理的持守,对于以弗所教会的很多夸赞都可以放在士每拿教会的身上。为什么要把以弗所教会和士每拿教会作对比呢?这跟这两个城市之间有些类似的地方有关系。之前提过,之所以亚细亚省的众教会中,《启示录》就选了这七个教会是因为这七个教会各自有特别之处,而且这七个教会所在的七个城市跟教会的特点之间有某种类比的关系。比如,以弗所是一个港口城市,经济发达,这个城市非常的忙碌,因此以弗所教会的行为、劳碌、忍耐被主所夸奖。士每拿教会所在的士每拿城,跟以弗所城很像,这两个城市距离不是特别远,士每拿就在以弗所的北边,距离以弗所大概有五十多公里。这两个城市虽然都是港口城市,士每拿城甚至在经济的发达、异教的崇拜等各个方面跟以弗所城非常类似,也就是说,这是唯一一个能跟以弗所城相媲美的,但是它跟以弗所城比起来有一个不同的地方。以弗所城有一个重大的危机,它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所以这个港口城市有泥沙淤积的危险,他们要经常清淤,相对应的,以弗所教会看起来非常的兴旺,但他们有一个致命的隐患,就是他们失去了起初的爱心。士每拿城没有这样的隐患,就像士每拿教会没有像以弗所教会那样的隐患。在这七个城市当中,士每拿城是唯一一个能够跟以弗所城相提并论的城市,但是他没有以弗所城那样的隐患。我们之前分享以弗所教会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以弗所城已经消失了。而士每拿城今天还在,这个城就在土耳其境内,在爱琴海的东海岸,士每拿这个城市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据说这个城市在主前一千年就建造起来了,那到今天这座城可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城不是一直都在,主前六百年的时候,这个城曾经被毁灭过,毁灭之后,可能只有几十个人居住在这里,三百年之后又被重新建造起来,一直到今天,所以这个城被称为是一个死而复活的城,这是它的地理特点和历史渊源。

除此之外,士每拿这个城市还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这个城市对于罗马的忠诚,是所有城市当中最忠实于罗马的,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在罗马还没有闻名于世的时候,士每拿跟罗马的关系非常好,她效忠于罗马。就像士每拿城对于罗马的效忠一样,士每拿教会也忠诚于基督。只是士每拿城对于凯撒的忠诚带来的是对于教会极大的逼迫,这个城市对于皇帝的崇拜,影响力非常大,可能是在这几个城市当中,士每拿城最闻名的是对于皇帝的崇拜。而且,士每拿这个城市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个城里的犹太人比较多。对于教会而言,这是在政治因素之外,另一个逼迫教会的主要力量,这个城里的犹太人很多,影响力很大。我们须要知道一个事实,初期教会,虽然保罗作为外邦人的使徒,福音传到了外邦,但是在教会内主体还是犹太人,不单是耶路撒冷教会,其他很多城市的教会里信主的多是犹太人,也因此在教会最早开始被逼迫的时候,逼迫的力量不是从政府来的,而是从犹太人来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个人觉得士每拿教会应该是这七教会之首,他应该超越以弗所教会,历史上士每拿城被称为“亚细亚明珠”,在教会历史上,士每拿教会被称为“殉道者之城”,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士每拿”这个名字本身的意思就是没药、苦涩的意思,他们是以为主的名被逼迫、受苦而著称的。《殉道史》那本书里面,讲到非常著名的一个殉道者,就是士每拿教会的主教坡旅甲,事实上坡旅甲不是士每拿教会第一位为主殉道的人,据说在他之前,已经有十一个教会的领袖或者圣徒为主的名而殉道了。

然后我们来看,这封书信中主耶稣写给他们的内容是什么。写给士每拿教会的书信,提供了今天我们怎么去看待逼迫、怎么去安慰在苦难当中教会的一个范例。这封书信主题单一,就是专门处理怎么看待苦难、怎么面对苦难,可能对于我们当下有很适切的意义,这封书信的确带给普世所有的教会,尤其是给在逼迫患难当中的教会以极大安慰。这安慰从主耶稣得自我介绍就开始了,主耶稣的自我介绍针对不同教会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写给以弗所教会的时候,主耶稣的自我介绍是“那右手拿着七星,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的”,这个自我介绍主要强调主耶稣是教会的元首,他是教会之主,教会在他的手中,在他的保守当中,而且他也鉴察、责备,所以侧重点在于他是教会的元首、他是教会之主。到士每拿教会时,主介绍自己“我是那首先的、末后的、死过又活的”。“那首先的、末后的”,侧重在基督是历史之主,他是世界之主,他为教会的缘故作万有之首。从某个角度来说,士每拿教会不需要主耶稣来提醒他们说主耶稣是教会的元首,他们的受苦已经表达了他们对于教会元首的忠诚了,所以这个时候主耶稣所表达的重点就在于他不单是教会的元首,而且他是历史的主宰。就是说,不但教会内,教会之外的任何事情,也在主耶稣的掌管当中,这对于当时的弟兄姊妹来说,就具有格外的安慰了。当我们看教会的时候,我们说“反正有主嘛”,但一看到外面很多环境变化的时候,心里就开始忐忑,好像上帝不在这个世界当中掌权似的,有很多事情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就像今天的中国,十年前谁也没有想到中国今天会是这样一个样子,那么你觉得今天的中国还在上帝的掌管之中吗?当然在。哪怕就像士每拿教会他们遭遇了如此的患难,主耶稣说“他是那首先的、末后的”的时候,其实就在提醒士每拿教会的弟兄姊妹,也提醒今天我们每一位,这个世界并没有失控,可能有些事情会让你惊奇,甚至让你惊慌,但神既不惊奇,更不惊慌,这个世界还在上帝的掌握当中,这里强调的是上帝对于整个历史的掌控。任何一个事件,君王的更替、世事的变化,凡是你能想到的,包括你想不到的,都在上帝的掌管当中。但面对苦难的时候,我们还依然要问神“神啊,为什么”,特别是面对我们不愿意去面对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在上帝面前,似乎是理性上发出一个问题说“主啊,为什么让这些事情发生”。从某个角度而言,我们对于上帝的提问,其实在本质上都不是理性的疑问。我们对于上帝的疑问,有时候是我们情感的疑问,就是我们不愿意碰见这事,然后我们问神说“神哪,这事为什么会临到我们身上”,其实你需要的不是上帝给你个解释,你需要的是向上帝表达这种情感“我不乐意”。所以当我们读到“那首先的、末后的”的时候,其实也不是完全从一个理性的角度来提醒他们说这个世界掌握在上帝手中,神学上我们都知道,甚至这节经文本身可能也是针对我们心中更深入的问题,当我们说“神啊,为什么这事临到我们”,其实我们隐含的一个说法是“神,你足够爱我吗”,就像我们面对世界上的苦难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就是“上帝真的良善吗”。所以,在主耶稣这个自我介绍当中,除了表达他是历史之主之外,其实配合后面所说的“他死过又活过”,就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神不单是掌管万有,而且他也是良善的,他也是有智慧的。其实,神学的思考如果到了这个程度的话,我们基本上就哑口无言了,你没有办法再对上帝说什么了,神能掌控这事,就说明神可以让这事临到我们,也可以让这事不临到我们,但神却允许这事临到我们了。你肯定就说“神啊,你爱我吗”,圣经说“是的,神是良善的,神也爱你”,然后你说“上帝,我觉得这事不好”,圣经说“神是智慧的,比你聪明得多”,那你还能说什么呢?所以,你只能在信心上做一个突破说“上帝既然让这事临到我了,那么必然上帝在这件事情当中所给的恩典和赏赐远超过苦难本身”。当我们处在压力和痛苦当中的时候,你的神学才能够成为你生命当中真实的东西。就像亚伯拉罕一样,上帝说“你的后裔将来要如天上的星、海边的沙那样多”,然后说“以撒是你唯一的儿子,把他献上”,对亚伯拉罕来说,这就是他生命当中极大的痛苦了,如果真的把以撒杀了,怎么会有如天上的星、海边的沙那么多的后裔呢?所以,那天晚上,亚伯拉罕在祷告当中,他的神学就产生了巨大的突破,神是那让死人复活的神。但这一切的根基是什么呢?是你对上帝的信心。如果你相信上帝掌控一切,你也相信上帝有纯全良善的旨意,你又相信上帝的智慧远超过你,而这事却真的发生了,那么,这对于上帝而言就不是一件坏事。对于我们来说,上帝藉着我们的苦难要成就的,为我们所准备的荣耀远超过在地上的痛苦,我们只能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然后主耶稣就说“他是那死过又活的”,其实主耶稣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今天在地上所经历的一切的痛苦他都经历了,而且主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所以,保罗有一个祷告,他的祷告是“他愿意在肉身上补满基督苦难的缺欠”,然后他说“或许我也可以得以体会到让基督从死里复活的能力”。你会发现,对于主耶稣而言,他之所以能成为我们所有人的安慰,就在于他的身上他所经历的苦难,和在他身上上帝所显出来的荣耀,都是真实的。在主耶稣自我介绍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给士每拿教会的弟兄姊妹们有很大的安慰了。

然后是主耶稣对他们的称赞,主耶稣的称赞是以两个知道来表达的。第9节说,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也知道那自称是犹太人所说的毁谤话。我们通常说,其实不需要主耶稣说更多安慰的话,只要主耶稣说“我知道”,就得了安慰了。这是真实的,就像我们今天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心里的痛苦和挣扎有时候不是来自于外在的痛苦,而在于我们内心当中信心的摇动,我们有时候会怀疑说“我所做的这一切值得吗”、“我所经历的这些,神都知道吗”,我们所说的“神都知道吗”,不是说神知道这件事,而是在说“神喜悦吗”、“我这是为神所付出的代价吗”。所以,当主耶稣在这里面用两个“我知道”,其实给你印证说“是的,你所经历的就是为他的缘故”。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是特别担心受苦,而是担心不是为主受苦。一旦你能确信这就是为主的缘故,你的那个确信在你里面就有勇气。我想,这既是夸奖,同时也是鼓励,主都知道,他们是为神受苦的。

当然,主耶稣并没有停留在“我知道你的患难”,主耶稣特别说到“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贫穷”这个词,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贫穷,我们今天说“贫穷”,通常是指买不起某些东西,这跟这里所说的“贫穷”,有很大不同。因为这个希腊词的意思不是在希腊语中惯常用的“没钱”那个词,而是表达了一种极度的贫困。到了什么程度呢?一无所有,一贫如洗,他们的基本生活——吃穿可能都出现问题了。我们要思想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贫穷呢?显然不是因为他们好吃懒做,而且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他们天然的贫穷,不是他们在信耶稣之前就这么穷。今天对于这个教会来说,当主耶稣说“我知道你的贫穷”的时候,显然是指他们今天的贫穷是因为他们的信仰所导致的,是因为基督的缘故。其实我们在分享以弗所教会的时候已经提到过,在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职业都有各种各样的行会。你要想在这个行会里面找一个工作的话,你得拜这个行会的偶像。即使没有这些,士每拿这个城市对凯撒是极其忠诚的,这种忠诚不是来自政府的要求,整个城市群体对于罗马自发的忠心。如果他们发现身边竟然有人不向凯撒的像下拜的话,你想,如果他是你的上司,估计很快就把你辞退了。所以,他们今天的贫穷,是因为他们对于上帝的忠诚所导致他们的失业,他们很难再找到工作了。今天在我们当中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当然我们距离这里面的贫穷还差得太远。有弟兄姊妹因为信仰的缘故,在工作当中失去了晋升的机会,也有弟兄姊妹因为信仰的原因而被辞退,但我们还没有到一旦被辞退,就再也找不到工作,家庭生活出现危机这种程度。我想,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虽然在我们的感觉上比前些年更加不好,但是相对于士每拿教会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说,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你依然还可以再找到工作,但他们当时,如果失业了,就很难再找到工作,更不用说他们的家产可能会被敌视基督信仰的人无理地抢夺。所以他们的贫穷,是因为为主的缘故所导致的。其实从这个角度而言,逼迫患难和一个人敬虔生活之间的关联的确是必然的。这是保罗在《提摩太后书》所说,如果有人立志在基督里敬虔度日的话,他必会受逼迫。保罗这句话对于我们今天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句话没有留余地,保罗没有说“如果有人立志在基督里敬虔度日的话,他很可能会受逼迫”,保罗说的是“必会受逼迫”。我们每次读那句话的时候,是在逼迫当中读的吗?我想,我们每次读的时候,应该对这句话要表示怀疑,为什么呢?你会觉得保罗说的话或许跟你的信仰经历不符,我们有没有以我们自身的信仰经历质疑过圣经的话语?如果我们读那句话觉得有张力的时候,我们要思想的是,保罗讲错了,还是我们的生活出问题了?我想,我们应该思想的是,如果我们从来没有体会过那句话的真实的话,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不够敬虔。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逃离逼迫的话,我们已经逃离了敬虔,因为这两件事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对于十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表现在,如果二十年前你要在北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的话,你还可以有一点点盼望能靠工资收入买房子,在今天这种可能性不大,你必须靠外力,如果靠一般工薪阶层工资的话,很难在北京买得起房子。我之所以说这个的意思是什么呢?我发现,今天教会的弟兄姊妹的精神面貌,和十年前的精神面貌相比,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变化就跟着外在的局势在变化,当这个社会上弥漫着收入之间的悬殊的差异、阶层的固化、物价的上涨,弥漫着对于将来的各种灰心甚至是绝望的时候,同样的氛围在教会当中也弥漫着。我们都是同一批人,十年前如果我们对上帝那么有信心的话,十年后我们生活中的激情却消失了,因为我们也觉得,我们工作再怎么努力,也够不上十年前所期盼的那种生活了。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的敬虔,和对上帝的热心,到了今天终于发现,似乎是有前提和基础的。基础就是,我们觉得我们在地上世俗生活里面,我们的收入、我们的奋斗,似乎能够抓到一点我们所期望的世间生活,有这个基础我们觉得我们可以在上帝面前敬虔地生活和追求。那个根基一旦开始没有的时候,我们似乎发现我们的敬虔也没有了。所以,我们今天要思想的是,我们信仰的真实到底是什么。

士每拿教会的弟兄姊妹,他们是为主受苦处在了极度的贫困当中。但括号里面的经文,主耶稣补充了一句话“你却是富足的”。这封书信虽然短,但却充满了一种对比的张力。过去我们分享“八福”的时候,第一福就是“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主耶稣在这里看处在极其贫困的士每拿教会的弟兄姊妹们的时候,他却说“你却是富足的”。我不知道当时士每拿教会的弟兄姊妹们读到这封书信的感受如何,他们的晚饭还不知道在哪的时候,主耶稣说“你却是富足的”,你觉得这有安慰的功效吗?但我们却知道,这真的是上帝从属灵的角度来看待他们在地上的生活。在这七个教会的评价中,老底嘉教会觉得他们凡事都是富足的,穿金挂银一样都不缺,但是主耶稣却说“其实你是赤身露体,你是一贫如洗的”。士每拿教会跟老底嘉教会,主耶稣对他们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我想,今天我们依然要在上帝面前思想,神怎么评价我们在地上的生活?如果你觉得自己什么都有,你是富足的,我希望主耶稣对你也说“是的,你真的是富足的”,如果当时你是贫穷的,而主耶稣说“你却是富足的”,我想,我们里面真的就受了安慰。因为上帝看问题跟世人看问题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别人看你是不是富足的,就是看你所拥有的财产,银行里有几百万的存款,你可能觉得自己是富足的,但就怕上帝说“其实你是贫穷的”。对于世人来说,没有这个问题,但对于基督徒而言,你看重什么,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是照着一个属世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在地上的生活,还是照着一个属灵的标准来衡量?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为了在基督里的富足,落入到了在世人看为贫穷的境地,你觉得值吗?主耶稣在这里把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对比放在了士每拿教会的弟兄姊妹面前,其实是告诉他们说“不要以你的贫穷为耻,也不要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更不要自怨自怜,不要自卑,觉得自己过得很差”。如果真的有一天你落在贫困当中,主耶稣跟你说“你却是富足的”,那么,这就是极大的安慰和力量。我们可以面对这个世界,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这不是一种阿Q精神,而是因为你拥有了另外一个世界的视角。

然后,主耶稣论到他们患难当中的第二重,就是毁谤。其实相对于身体和财产的损失,毁谤对一个基督徒的伤害可能更大。士每拿教会的弟兄姊妹们,他们面对的是从自称是犹太人所说的毁谤话。我们知道,当时教会中很多弟兄姊妹都是犹太人,而且十二使徒也都是犹太人。保罗每到一个地方传福音的话,虽然他是外邦人的使徒,但他是先到犹太人的会堂,然后再传福音给外邦人。所以,士每拿教会当中有很多弟兄姊妹过去就是在犹太会堂里聚会的,他们信耶稣之后就被人从犹太会堂里赶出来了。但今天,他们过去熟悉的这些同胞们,在社会上、在官府面前说很多毁谤他们的话,这让他们的内心非常痛苦。甚至他们的痛苦当中还带着一种疑惑,因为他们的同胞、他们的祖宗都被称为是上帝的选民。他们的毁谤,可能各个层面都有,比如他们认为耶稣就不是弥赛亚,只是一个普通的拿撒勒人,甚至会说他们是邪教,因为他们吃肉喝血。初期教会,对教会的诋毁就是这样,要么说教会是吃肉喝血的,要么说教会是无神论。历史有时候很奇妙,在罗马帝国那个时候,教会被看为是无神论,因为基督徒不拜任何偶像,这在他们看来简直是无法想象的。第三重的毁谤,很有可能就是用在主耶稣身上,用在保罗身上的,说“这个人来是要搅乱天下”,因为他们不拜凯撒,所以说他们意图推翻罗马政权,说他们谋反。藉此,犹太人就挑唆罗马的官府来逼迫基督徒。这个类比在我们今天的话,其实是同样的。对于我们而言,面对政府的逼迫,其实我们的内心里面没有那么多的愤怒和难过,我们觉得为主受苦是一种荣耀。让我们心里难过的,其实不是因为被外邦人诋毁,而是因为很多称为是弟兄的所说的各样的批评,那些话说出来的时候,会让你的内心很痛苦。当然,我们并不是说那些人就不是弟兄了,而是说这些攻击的话语,会让你的内心更难受。但是主耶稣对于那些说毁谤话的犹太人的评价是什么呢?说“其实他们不是犹太人,乃是撒但一会的人”。每次读到这儿的时候,我觉得没有比这个再严厉的话了。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就解决了当时弟兄姊妹内心当中的某些困惑。那些人也自称是神的子民,但是他们竟然不认耶稣,还反过来毁谤跟随耶稣的门徒,所以主耶稣对他们的评价是“他们其实是撒旦一会的”。其实这个评价,我们并不陌生,当年施洗约翰面对某些法利赛人,就说他们是“毒蛇的种类”,主耶稣也说他们是“毒蛇之种”,也是把他们归到了那个撒旦的阵营当中。你会发现,给士每拿教会的这封书信里面,其实在主耶稣给他们的鼓励当中,就区分了两个不同的群体,一个是在光明国度中上帝的子民,一个是在撒旦一会中的那些攻击上帝子民的群体。对于士每拿这个城市来说,那些殴打、攻击士每拿教会的不管是罗马人还是犹太人,他们藉着士每拿教会,蒙了上帝格外的恩典。我们可能心里有疑惑说为什么说他们是撒旦一会的人,又说他们蒙了格外的恩典?从某个角度而言,士每拿教会所受的逼迫,是为这个城市所受的,他们所受的苦难,也是为这个城市所受的。我相信,在这个逼迫的过程当中,在坡旅甲等等那些受难的圣徒整个殉道的过程里面,就像保罗一样,司提反被打死的时候,他是看衣服的那个人,就在他目睹司提反被打死的过程当中,圣灵在这样一个群体里面已经做了很多奇妙的工作。这个教会里面,后来肯定有很多曾经逼迫教会的人信主。所以,士每拿这个城市真正的市民,应该是士每拿教会的圣徒们,他们是这个地方真正的主人。我们唱的诗歌里面说“这是天父世界”,如果天父世界里面所充满的都是属撒旦的人,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就不能说这是天父世界。你会发现,《启示录》里面有一个非常高远的属灵的视角,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跟我们今天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不太一样的。也就是说,在使徒约翰的眼中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看这个世界是基督的权柄在这个地上得胜的世界,他看这个世界是撒旦被捆绑扔在那个无底坑里的那样一个时期,当然并不是说撒旦在这个地上就没有工作了,而是说万国万族,每一个城市当中有上帝子民存在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上帝的恩典依然在这个地方,所以神的子民当为这块土地来祷告。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为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为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来承受苦难,是上帝子民的荣耀,因为我们是活在死人中间的活人。

然后从第10节开始是对他们的勉励。这个勉励说,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我们读第10节的话,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什么,我们是觉得又被安慰了吗?你读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突然间绝望了?主耶稣的这个安慰,从某个角度来讲真的不能称为是安慰,前面主耶稣说“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你所受的毁谤”,这个是对他们过去和现在正在经历的苦难的安慰,这真的是安慰。后面说“你将要受的苦”,我读完之后,觉得这可不是安慰,我们本来觉得说主耶稣安慰完了,是不是该转入平安的日子了?然后主耶稣说,不,你还有要受的苦呢。我想,这可能恰恰就是上帝安慰人的方式。主耶稣在这里面说“你将要受的苦”的时候,真的是指后面还有更多的苦难在等着他们。从某个角度而言,他们真的应该绝望了,如果他们之前带着一种期望的话,他们今天就绝望了。他们以为受的苦差不多了,主耶稣说“不”,这打破了他们内心当中某些不切实际的期望。甚至从某个角度而言,我们只要在这地上生活,逼迫、患难和争战就是我们跟世界之间的主题,其实跟外在的具体环境和政权是没有关系的。不管是君主制还是民主制,不管你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这种争战始终都在。只是主耶稣说“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他们终于又松了口气“才十天”。大家要知道,当《启示录》说到几天的时候,不能按照真实的几天来算,这里面的“十日”,有可能是十年。这里面的“十日”就是指上帝的子民被试炼的时间,就叫“十日”,是一个确定的时间。但是,这的确给了我们很多的盼望,这个盼望就是你受的苦难都是有限的,而且也不要把这个有限理解成为几年,因为后面还说“你务要至死忠心”。死亡是一个解脱苦难的方式,也是面对苦难的心志。上帝有他自己定的时间,我们就把我们的所有对于将来的期望都放在上帝身上就可以了,不要放在一个具体的时间上。上帝可以说几天就过去了,上帝也可以说几年之后,再给我们有一段平静的生活,上帝也可以说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的使命就完成了。这都可以,只是说你所忍受的患难,都是在上帝的手中被控制的,不会超过你所能承受的范围。主耶稣的安慰是什么呢?主耶稣安慰说“你不用怕”。你觉得这是安慰吗?如果你正处在患难当中的时候,有人跟你说“你不用怕”,这个通常不起安慰的作用。但是要看这话是谁说的,如果是主耶稣说的“你不用怕”,就真的起安慰的作用。今天我们对这节经文要分享的不在于说,主耶稣说的这句话在你的心里面能不能起到真正让你有勇气的作用,而是说主耶稣是怎么在这种患难当中安慰弟兄姊妹的,因为我们可能也会面对同样的状况。我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主耶稣在说“不用怕”的时候,没有说“我把你所害怕的那些东西给挪去”,也就是在圣经当中对于人的安慰,上帝的方式是什么呢?不是要把你害怕的那件事给挪去,这是我们通常用的方式,我们通常的方式就是逃避,我不去面对那个事,让那件事消失,然后我以为恐惧也就消失了,不是,那个恐惧还在。其实真正的恐惧,不是那件事,你最怕的时候,是还没发生、即将发生的时候。所以,真正让你害怕的是你内心当中的害怕。主耶稣这句话“你不用怕”,其实他所处理的是你里面的那个恐惧,你要把那个恐惧带到上帝面前来。处理的不是那件事情本身,而是你对那件事情的反应。如果你的反应是恐惧,那么你把你的恐惧带到上帝面前,上帝要处理你的恐惧。主耶稣一般是把你的恐惧给除去,加添你的信心、力量,让你的生命被提升,那件事还是那件事,但你就能面对了。我们很多的时候,对于弟兄姊妹的安慰也是这样,神会加添力量让我们可以胜过那件事。

他们将要受的苦是什么呢?魔鬼要把他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所以,我觉得士每拿教会的弟兄姊妹在读这封书信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样。虽然只有几个人,但是整个教会在面对痛苦和患难。神量给每个人的界线和恩典,我们就照着神给的去面对就可以了。这个“下在监里”的意思,大家不要把它理解成就是拘留十天,然后就放出来了,我们要知道,当初的罗马帝国跟今天世上的政府之间有巨大的差异,它的差异在哪呢?就是罗马帝国没有那么多钱,它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它不像今天那样盖那么多监狱,有很多狱警,不是那样的。今天的政府有那个经济上的实力,可以判终身监禁、几十年徒刑等等,那时候很少有这样的监狱,那时候没有终身监禁这一说,那时候所谓的“下在监里”,通常就是判决之前先抓在那等着,等着判决。通常有三种判决,犯的罪很轻,交罚款,交点钱就把你放了,重一点的,就是流放,使徒约翰就是被流放到拔摩海岛的,再重一点的,就拉出来砍头。所以“下在监里”基本就意味着这三种状况,所以跟我们今天所想象的不同。这里面一说“下在监里”的时候,是他们要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了。就跟彼得当年被下在监里一样,希律先杀了雅各,一看犹太人很高兴,立刻把彼得给抓了,抓彼得的那天晚上就把彼得扔在监狱里面,第二天彼得就要被砍头了,所以那天晚上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看守,拿铁链子锁着彼得,跟他睡在一块,然后教会的弟兄姊妹在外面切切地为他祷告。我常常觉得那段经文里面,耶路撒冷教会的弟兄姊妹当时体现出的灵性是,他们在祷告彼得能够欣然赴死,不要让主的名受损。就像这里面所说的“务要至死忠心”,他们在里面祷告的是彼得能够有殉道的机会临到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能够在他的身上荣耀上帝的名。

如果说从第10节开始是主耶稣给士每拿教会各样勉励的话,你会发现,这里面的勉励跟我们平时所想象的勉励差别很大,一方面说你还有要受的苦,另一方面说你不用怕,然后说你务要至死忠心。当说到“务要至死忠心”的时候,它表达的其实就是对基督的忠诚比死亡要重要得多。我们可能马上就想到,主耶稣在《马太福音》里面所讲的“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十六25),其实这里面所讲的就是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后面紧接着有一个应许就是,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你会发现,这个对比强烈到一个程度,在这里面,生与死就交织在一起了。当一个人为基督的缘故,把对基督的忠诚排在他生命的前面的时候,他轻看他在地上的生命的时候,他就能够得着那永生的冠冕,其实这里面“生命的冠冕”就是指永生的生命。这是一个双重对比的第一重。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对死亡,圣经里也说,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既然反正都是要死,还不如想一想怎么为主死更好。连死都是为主而死,死亡都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但是,这里面说到“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的时候,我想,对于士每拿教会的弟兄姊妹而言,他们真的是听在了心里。所以,历史上在他们中间,有层出不穷的殉道者。我们要再一次提到坡旅甲,可能我们都很熟悉坡旅甲的殉道,我们最熟悉的是他在殉道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其实当时的那个罗马官员一直在劝他,并不想杀他,而犹太人一直在鼓动要杀了他,据说那天是安息日,犹太人为了杀他,不惜在安息日捡柴,因为要烧死他。所以当时罗马的官员就跟他说“你只要说凯撒是主,然后辱骂基督,立刻就释放你”,可能那个官员是想救他一命,但是坡旅甲却说“八十多年来,我一直事奉衪,衪从未亏负过我,我怎能亵渎、辱骂我的救赎主呢?”,所以坡旅甲当时拒绝了他的建议,然后那个官员说“你要知道火刑是非常痛苦的”,而坡旅甲说“这个火只能烧一会,但地狱的火是永远的”,当他站在那个柴堆上的时候,有士兵要把他捆起来,因为火一烧,剧烈的疼痛之下他可能会站不住,甚至可能是士兵担心他一打滚就从柴堆上下来了,怕带来麻烦,所以想把他捆住,但坡旅甲当时说“不用了,那加给我力量的必能帮助我坚立柱前,比钉子钉得还牢靠”,所以他是一直站着被烧死的。

你会发现,当时的士每拿教会,这封书信给了他们极大的安慰和勇气。所以,后面第11节里面,最后那个得胜的应许里面说“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这依然是一个非常强的对比,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给士每拿教会的这个得胜的应许,从某个角度来说,跟给以弗所教会的那个应许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给以弗所教会的应许是说,得胜的,我必将神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给他吃。那个生命树的果子是好的。可是给士每拿教会的信里面却说“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害”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损害,甚至我们可以理解为,第二次死的害其实就是在对比士每拿教会在地上所受的患难。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如果你在地上忍受了从世界而来的患难的话,那么你就不用去忍受将来第二次死的患难了。“第二次的死”,这个词是《启示录》当中使徒约翰特别使用的词语。既然有第二次的死,就意味着有第一次的死。我们通常说,在《启示录》里面,如果你的千禧年观是无千禧年的话,那么你就会认同一种说法叫“如果你有两次复活,只有一次死亡,如果你只有一次复活,你就会有两次死亡”。什么叫“两次复活,一次死亡”呢?第一次复活是指你灵性的复活,就是今天在座的诸位,我们都经历了第一次复活的恩典,就是圣灵在我们身上因信耶稣基督所给的重生的恩典,就是你的灵魂苏醒了,你今天是有灵的活人。所以你知道在给士每拿教会的这封信里面,说犹太人是那个属撒旦一会的,其实它隐含了一个对比,我们是有灵的活人,你是属基督的,你在基督里面是一个活着的人,属撒旦的人都是死了的人。所以,我们都经历了第一次复活的恩典。将来,我们在基督里面还会有身体的复活,这个被称为是第二次复活。这就叫“有两次复活,一次死亡”,就是如果你有这两次复活的话,我们最多经历一次身体的死亡,当然如果主耶稣明天就再来的话,你连身体的死亡都不用经历了,直接你就被提到天上,身体变化,与主在空中相遇了。更可能的是在座的诸位都会经历一次死亡,但是我们有两次复活。那什么叫“有一次复活,两次死亡”呢?将来除了基督徒要复活之外,不信耶稣的人也会复活,这个是在《约翰福音》和《使徒行传》里面有非常清晰的经文,将来恶人和义人都要复活,在上帝面前被审判。如果有一个不信耶稣的人死了,将来他还要复活,在上帝面前被审判,就复活这一次,身体的复活,审判之后,要被扔在那个永远的硫磺火湖中,那个永远的硫磺火湖就被称为是“第二次的死”。他经历第一次身体的死亡,再经历一次身体的复活,被审判之后,再经历一次和上帝永远的隔绝,就是那硫磺火湖。所以在《启示录》里面,“第二次的死”就是指永远在硫磺火湖里的死。因此,这个应许是在讲什么呢?其实这个应许是在讲,主耶稣在《马太福音》里面所说的那句话“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太十28)。谁是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就是我们今天在地上所面对的一切对于教会的逼迫以死亡威胁你的那些人,他们最多能杀身体,他们是不能杀灵魂的。那么谁是那杀身体又能杀灵魂的呢?是神,最后在白色大宝座的时候,复活之后的人,没有被记在生命册上的,连身体带灵魂都要被扔在硫磺火湖里,那个硫磺火湖就是杀身体和灵魂的刑罚。所以,我们真的要惧怕的话,应该是怕神。

在给士每拿教会这封书信里,用了一个双重对比来告诉地上的圣徒,对基督的忠诚是值得的,忠诚至死也是值得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第10节里面说,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也就是说,宁可死也要那个生命的冠冕。保罗曾经说过“那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就是指的这个,在地上的痛苦当然是真实的,尤其是长达十年、二十年的痛苦,更是痛苦,但是跟将来上帝所给的那个永生的应许相比的话,就变成至暂至轻的。这是从正面的对比。第二重的对比是,相对于将来第二次的死、永远的火湖的那个痛苦的话,在地上所受的这些因逼迫患难而来的痛苦,真的不算什么。其实使徒约翰就是在对比这个。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为主的缘故,如果在地上真的经历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痛苦患难的话,我们觉得已经无法忍受了,可是他要说,有一个让你更加恐惧的事实,就是如果你放弃了这个信仰,说你不再信耶稣了,那么将来那个第二次的死,就是那个永远的硫磺火湖,比你在地上所经历的这几十年的痛苦要可怕得多。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你就不能放弃主耶稣,当然这是靠着上帝的恩典,这不是靠着我们自己的能力和勇气。主耶稣在写给士每拿这短短的四节经文的书信当中,反复不停地在说一个属灵的真实,那就是对基督的忠诚,从理性的角度而言,是你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至死忠心,是合乎你的理性的。但是,理性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呢?首先你得相信,那将来生命的冠冕真的是好过地上的一切,这是凭着信心的,第二,你也真的相信将来有永远的硫磺火湖,如果你信的话,你就会发现,地上的痛苦真的不算什么。所以最终使我们能够胜过这世界的是谁呢?岂不是我们信神的儿子耶稣吗?

我们一起来祷告:

是的,主啊,我们要再一次在你的面前来感谢你,因你不单除去我们罪的刑罚,而且还给我们有永生的生命,但你还依然把我们放在这个弯曲悖谬的世界当中。虽然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但我们却是向着那属天的盼望而活。愿我们在地上生活的时日,能够时刻来仰望你,也使我们知道,在地上虽然有逼迫患难,但你所赐给我们的恩典却能够超越这些。愿我们在地上的时候,能够在你的面前带着信心盼望将来那荣耀的冠冕。主,我们也知道你会照着我们每个人所能承受的让我们来面对,但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愿我们能够被你所使用,能够荣耀你的名。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本文是晓峰牧师2018年6月6日在教会圣餐聚会的分享,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