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为何忧虑?——2019 年青年团契十一营会分享

文/晓峰牧师

今天我们的营会跟过去都不一样,今天是很特别的一天。今天我们坐到这里是上帝格外的恩典,我们把自己分别为圣来朝见神。不管你现在心里的感受如何,哪怕你心里有千斤的重担,哪怕你现在有很多的忧虑, 你知道长安街上正有一批人在行走, 但这里却坐了一批人。我是个时间观念很弱的人,一般我看每天都一样, 所以很少过生日或节期,当然我家也过节日,却不是我准备,比如今年我跟张辉结婚纪念日的时候是她买了一束玫瑰花。但是从昨天到这儿一直到现在,我觉得今天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建国 70 周年的这一天,有一群人(可能不单单是我们)能够一起来朝见神,是一件我们应当非常留意并深思的事情。

这次营会的主题是关于忧虑(或者焦虑)。一琨说青年团契是教会的明天(将来太远,明天很快就到了), 我觉得我这个年龄的人像是教会的今天,我很快就会成为昨天,你们的今天很快就会来到了,但是我很少为明天忧虑。我们先把营会的主题经文读一遍,《马太福音》六章 24—34 节, 我们用启应的方式来读: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 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玛门:财利的意思)。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他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 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我们一起来祷告:

天父我们再一次在你施恩宝座前献上感恩,因为你以你的权能、命令召集你的众儿女一起到你面前来, 尤其是在这样的时刻,当我们分别为圣朝见你的时候,在你那里预备了足够的恩典,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满足, 愿上午的时间以及今明两天的时间在你面前格外蒙恩。你开启我们的心灵, 除去我们内心当中一切的忧虑,使我们的心灵再一次被你的真道所充满, 就能够在地上喜乐、坚定并充满属天的盼望和力量来跟随你,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如何看待忧虑这可能是今天的时代格外需要的信息。关于忧虑的问题不单单是青年团契,我觉得也应该是家庭团契所面对的。今天是一个全民忧虑的时代,所有人都忧虑,连小孩子都忧虑,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的压力和重担。为什么会产生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种普遍忧虑的现象?按照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信息、物质、外在的生活条件来讲,其实不应该这么忧虑的。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物质的充裕会给人的心灵带来完全的自由,也就是说随着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心灵应该越来越自由,但是我们看到的现象却是相反的。今天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易获得海量的信息,你需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通过网络很容易获取。网络有着铺天盖地的各方面的信息,同一个事件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很多时候觉得无从辨别,无所适从。今天也是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拥有的东西比过去多很多,但我们似乎并没有更多的满足,反而有了很多忧愁。我清楚地记得从小学到初中甚至到高中,对我而言最快乐的时间就是春节,春节有两个让我高兴的地方, 一个是可以吃很多想吃的,可以有一身新衣服。现在不是了,现在一说过年大家心里比较焦虑,先是焦虑自己可能会因为多吃,体重增长,然后焦虑自己该穿什么衣服,以什么形象出现在人前。今天网上有各种倡导极简生活的文章,告诉你怎么样扔东西,告诉你衣柜里不要放那么多的衣服。比如我们有出行焦虑症,不知道今天出门穿哪一件衣服合适,甚至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准备,就开始找,带着焦虑入睡。我从去年开始整理衣柜,开始扔东西,把衣服整理出来该送人的送人,该扔掉的扔掉,有的甚至是崭新的从来没有穿过的。所以去年送出很多衣服,我们小区有回收衣服的箱子, 每隔一段时间就往里一包衣服。到今天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整理筛选的。我们似乎处在一个衣食不愁的世界里? 我们的烦心不是拥有的东西太少,而是拥有的东西太多,太多不必要的东西。当然可能有的弟兄姊妹会说没房子,但保罗对于生活的教导就是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保罗没有说有房有车就当知足,这个可能是需要我们调整的挑战性最大的观念。

我们现在说到的是焦虑的现象, 为什么拥有的越多、获得的信息越多的情况下,我们不是越来越自由了,反而是越来越忧虑了?因为我们发现自己开始不理解这个世界了。

我上大学时,有一句歌词是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那个时候觉得这个世界变化很快,今天这个世界变化更快,近三年以来这个世界发生了超出我们想象的变化,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变化。中美乃至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超乎你想象。比如, 中国山河一片红,过去我们从来没有想到,传说中的历史场景似乎要重演。这个世界的变化让我们心里面产生一种惶恐感,一种不确定感,你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我想我们的焦虑很多时候是因为外在的环境变化引发我们内在的感受,其实明天怎样我们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将来,老了的时候,能不能老还不知道呢。

我们今天在座的有没有为你将来担忧的?(有)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忧?因为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其实解决的方案很简单,你对将来的考量太短了,你只考虑十年后或者老了的时候,你若想一想比年老更远的将来可能就不那么担忧了,我们担忧的是过程,但是我们往往把过程当做永恒了,这是我们明天要讲的,今天我们上午的主题是为何忧虑,明天的主题为如何胜过

信息和物质的丰富带来的不是我们心灵的自由,而是我们内心当中的无力感,带来的是更多的不确定性。过去摆在你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吃馒头还是吃面条,就这两个选择。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 100 个, 选择太多的时候就不是自由,而是困扰了。声音太多,你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因为你心里没有判断的能力,有的言之凿凿地说就是这样,你心里却怀疑,你该相信谁呢?而且还有一个更深入的问题,今天所谓的信息爆炸并非知识的爆炸,只是信息。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是有区别的。数据从一些原始材料中提炼出来,数据经过分析之后成为信息,信息经过逻辑化的处理之后才能形成知识的体系。知识只有在多加训练、应用之后才会形成智慧,我们今天更多停留在第二阶段,我们接触大量的信息,没有成体系的知识。所以叫做信息的碎片化就是讲这一点,信息很多时候就是一些碎片化的东西,碎片化的东西既不可靠还可能伪造。信息的碎片化带来思维的碎片化。我发现很多时候的忧虑是由于我们内心当中缺乏成体系的知识结构,我们没有一个确切的判断事物的依据,我们的底层其实是匮乏的,所以今天有一个学说,明天又有一个新的观点,后天又有一个更新的思想,你总是在摇摆之间。今天有一个人跟你说明天会更好,方式就是你去连续看一个月新闻联播,你会幸福感很强,你庆幸生在一个安宁、平静、幸福、美好的中国。明天你会觉得人生无望,因为你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所转发的你没有听说过的各样沉重的事件。我们该怎么面对这样的世界, 该怎么面对我们内心当中的忧虑和重担呢?

首先界定一下什么叫忧虑,有时候你知道什么是忧虑,你可能就知道怎么处理了。人性的软弱和人格的不健全有一个特点,就是内心容易被某一个感受、情绪俘获充满,某个感觉占据了你、辖制了你,你连想的那个动作还没来得及做的时候,你已经就被胜过和压跨了,这是处理情绪问题的一种方式,就是先暂时等一等,你审视它,你就有可能处理它。忧虑也是这样,好我们先一起先讨论一下什么是忧虑,你觉得什么是忧虑?选择困难症就是忧虑吗?忧虑是一种担忧?如果我们把忧虑处理成一种情绪,或者说把忧虑处理成一种感觉,感觉和情绪很多时候在我们内心当中所引发的反应是很像的,那我们可能要来看忧虑本质的特征是什么?这种情绪是什么?(恐惧)我们一会儿会提到忧虑和恐惧的不同,的确忧虑再往前走一点就是恐惧。我们刚才在前言里提到这个时代现象的时候,多少提到了忧虑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确定性,无力感所引发的一种担忧和悲伤。这里面有四个词语,第一个是不确定性,茫然,不知所措,一想到将来就手足无措的感觉,我不知道将来去哪儿,我也不知道将来我会怎样,我就像一粒微尘被风吹落到哪儿算哪。忧虑来自于不确定性,比如在座的很多弟兄姊妹或许不知道将来是在这个城市生活,还是去另外一个城市,是在中国还是去其他国家呢?我们一想到将来就哭了(诗篇里一追想锡安就哭了)。忧虑的首先一个特征是不确定性,这是我们今天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可以这样说,世界的将来对我们每个个体就是不确定性,你也不要想这个世界是确定的,对上帝是确定的,对于我们而言确定的只有一件事,如果我们把起初的信心坚守到底,你就知道你往哪儿去,这是确定的。你知道你死后离开这个地方去哪儿,如果你有这个信心,从某个角度而言你就可以处理这个世界上的不确定性,处理生活当中的明年、后年、10 年、20 年之后的不确定性,你不要试图把你的生活变成确定的,没有人知道。我们唱的很多诗歌都是这样, 我不知道明天的道路……大家刚才唱的敬拜诗歌《我知我何往》那是灵性层面的,你千万不要说《我知我何往》就是我知道我明年去哪儿,你不知道你明年去哪儿,属灵的层面你清楚地知道你的归宿在哪儿,但是今天你在世界上生活,很确定的说你不知道你明天去哪儿。我为我们生活当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感恩,我为我们今天能坐到这儿一起来敬拜、一起分享上帝的话语而感恩。因为我昨天晚上都不能确定,今天早晨是否可以一起坐到这儿。你并不能确定在这一刻之前哪件事情一定会发生,某些确定的事情一发生,你就知道上帝的心意显明了。我们为此而感恩。

第二个因素叫无力感,不可掌控性。有些事情虽然是不确定的,但是对很多人来说他觉得他的能力和资源是可以让他很确定,这叫自信。很多人真的有很强的自信心,这个事情一定会这么办,一定会这么发生。我却要用另一个基督徒常用的词来说我们如何面对不确定性:软弱,我们必须把我们看成是软弱的,我们没有那么强的能力,我们必须保持一个谦卑和软弱的心态。这世界告诉你要自信,你要自信。但我们面对忧虑却是承认将来的不确定性,不要把不确定性解决了,也不要把你内心当中对于不确定性的无力感给解决了,而是承认,面对这个世界,你不能把握的东西太多了, 必须承认自己是一个无能为力的人。这世界不在我手里,在上帝手中。

第三个层面,忧虑是一种担忧, 因为不确定性和自身的软弱导致的担忧,或者把担忧称为惧怕,担忧本质上是一种惧怕。忧虑的第二种情绪叫悲伤,我把忧虑界定为两种情绪,担心或者是一种悲伤。担心不等于悲伤, 恐惧也不等于悲伤。恐惧其实让你紧张起来,悲伤不让你紧张,这是两种趋向不同的情绪或者反应。针对不确定性,忧虑更多是对于将来的一种担心或者是一种悲观的情绪,或者说忧虑更多的时候是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对于某种可能性,将来还没有发生的一种事情的可能性,我们对于那种可能性的我不喜欢、我不希望发生、我惧怕的那种可能性,心里产生的一种反应就叫忧虑。甚至是一种概率性非常小的可能性,当然也有概率比较大的,有时候我们的忧虑表现在概率非常小的可能性。

学开车的人,开车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兴奋期,就是特想开车,往车上一坐就兴奋。

第二个阶段,开了一段时间后就特别害怕上车,很担心在路上发生剐蹭,这个叫恐惧期。

第三个阶段才是熟练期。我们其实对于很多事情充满了担忧,那个恐惧期引发的原因在哪儿呢?我很怕万一在路上跟人碰了、剐蹭了怎么办? 万一撞到人怎么办?一想到这种可能轻易不出事情,出事情就是待着不动。可能有人就会发展成出门之前就想今天能出门吗?你会发现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的恐惧和担忧,它会左右你的情绪,它会左右你的选择,它甚至会决定你的生活方式。大家可能发现了我刚才说的那种连不开车出门都恐惧情况跟正常的忧虑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名词:焦虑。我们区分一下忧虑和焦虑,焦虑的本质在于引发我们里面的痛苦或者是担忧情绪的因素和情绪之间匹配的不一致,就是这个事情其实还没有到你应该那么的忧虑,你却非常的忧虑,不匹配的时候我们把它们叫焦虑。我对于忧虑分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正常的忧虑,所谓的正常忧虑就是正常人都会忧虑,你不要想把忧虑的情感从内心中完全的排除出去,这是不可能的, 这是罪人的一种正常反应,一个不完全的属灵生命通常都会有忧虑。只要在地上生活基督徒也会忧虑,到天上就不再忧虑了,只不过基督徒能够有性我就担忧害怕,但那只是一种概率, 可以依靠的力量帮助胜过忧虑。当然你还没有上路呢,而且不一定出事故。后来我看有人说你遵守规则,好好开车,不保证不出事故,别人会撞你,这样我更焦虑了。所以我有一段时间尽量不开车,出门打车,坐公交。后来我感觉坐地铁最安全,又是轨道交通,你要知道那只是可能性,不是现实性。即使说那可能性真的发生了,又能怎么样呢?如果你能这样想这就叫正常的忧虑。所谓正常的忧虑就是你虽然担心、不安甚至有所惧怕,但是你能自控,控制住它。比如如果你对于食品安全忧虑到一个程度,只吃自己带来的饭,任何饭馆都不去,谁请你吃饭都不去,这个就叫不能控制的,就叫过度的忧虑。正常忧虑就是对你生活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你能面对, 还能控制住,不影响正常生活,这种情绪或多或少每个人都会有。

第二种叫我把它称作为焦虑,忧虑和焦虑这两个词可能没有程度性的区分,但我个人把它做了一个区分, 焦虑叫做深度忧虑,就是忧虑的程度加深了就成为焦虑。你对某一种可能性担心到一种程度,那件事情充斥在你的头脑占据了你的思想,严重影响你的生活,形成了你的很大的困扰, 甚至对你的生命产生辖制,初级的表现就是夜不能寐,我想到这件事情就担心着不能睡觉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你不能做其他事,比如我要写讲章, 但是我想到某件事情就写不下去了。我本来应该明天要出门的,一想出门可能被车撞死,我就找没有车的小路穿行,它影响了你的正常思维判断,影响了你很多生活当中的抉择,这就叫焦虑。其实到了这个程度大家觉得已经很严重了是吧?你通过属灵的方式如祷告或其他的方式也还能对抗。这还不算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第三个层面通常就叫焦虑症,或者叫恐惧。在医学意义上一旦病症这个词出现了,已经不再单纯是头脑思想出现的问题了,比如当你一想到老无所依,你就心跳加快,浑身出冷汗,血压升高, 手脚发麻,只能坐着不能动,如果测心跳的话可能达到 180 次了,这就是生理层面上出现了不能自控的症状了, 出虚汗、头晕等等出现这种症状一般就叫焦虑症了,这个可能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干预,这个干预不仅仅是有人过来与你简单的沟通一下,你就可以控制得了的,那个症状你控制不了。你可能心里知道这是有问题的,这种情绪是不正常的。但是症状你控制不了,那个可能需要用一些药物干预了, 用药物来帮我们把身体的生理症状控制下来。这个机理到底是什么?我们到现在依然不清楚。我个人认为从属灵上来说灵魂和身体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不为人所清楚的联合,急剧的情绪变化和过度的担忧就会引发生命当中的一些反应,比如怒气、忧伤等情绪和身体病症有关系,情绪会影响身体。

焦虑本身或者忧虑本身就分这三个层次考虑,其实我们主要考虑第一个和第二个层次,我们不处理生理上出现严重症状的这种情况,就跟抑郁症一样,轻度的抑郁症都会有的,重度抑郁的时候可能已经是生理上出现了问题,需要用药物来介入。

我们基本上把忧虑的含义界定出来了,就从这四个方面入手:不确定性、无力感、担忧甚至到害怕的程度以及悲伤。

为什么我们这里会提到悲伤?简单说就是,因为有时候抑郁和焦虑是混在一起的。抑郁和焦虑不同,焦虑是一种紧张,抑郁不是紧张,焦虑其实是一种把你全身的机能调动起来, 焦虑其实是一种兴奋状态,兴奋到你不能自控,如坐立不安。抑郁不是一种兴奋,抑郁是一种抑制。如果说焦虑是因为身边东西太多了,你无所适从,抑郁是身边什么都没有;焦虑是你要不断的动,抑郁是一个人越发的沉下去。抑郁其实是你内在的动力没有了,是生命内在的燃料没有了,焦虑是因为燃料不正常的燃烧。这是这两个症状的比较。

然后我们来看忧虑分为哪些类型,对于忧虑的分类有三种方法,方法不同,分类不同:

第一种方法,按照引发的条件来说的。下面焦虑和忧虑就不区分了, 条件性就是你想到某一个可能性,非常清楚的某种可能性,就像刚才所说的一想到将来年老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养老金,心里就开始焦虑起来了,这就是条件性的,有具体的指向的可能性。

第二种叫预期性。所谓的预期性就是那个对象一旦在你心里出现,立刻引发你的焦虑。这二者区别在哪儿? 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可能性,后者是已经发生了。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这里在座的年轻人,现在你有正常的工作,有工作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一想到我年老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你就心里充满了焦虑,这个叫预期性的。如果今天在座的现在已经退休了,我的确银行里没有多少钱,我一想到这一点我就开始焦虑了, 这个是条件性。区别在于可能的事情和真实。

第三类叫自发性。自发性没有原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之间焦虑起来了,就像有的人莫名的就悲伤了,比如今天早晨一起床心里特别担忧,担忧什么我也不知道,没有原因的就叫自发性。这是我们从引发条件来说的。

另一种对于焦虑的分类叫做现实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现实性焦虑都是有一个外在对象的,不管刚才所说的是条件性的还是预期性的,不管是真实面对的还是可能的将来,那些都是现实性的、都是外在的,你想一个外面的因素你就焦虑了。道德性的不是,道德性的是因为自我认知,我一想我这个人什么都不能做,我一想我是一个毫无用处的人,我觉得我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就是对于自我的这种自身评估所导致的焦虑,一想到自己就特别焦虑。这个叫道德性焦虑。具体到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说引起焦虑的情况有三种:

第一,某种环境。环境可以引发我们焦虑,比如有人有密集恐惧症, 不能到人多的地方去,一看广场上密密麻麻的人他就心跳加速,喘不过气来。有人有幽闭恐惧症,自己一个人不能坐电梯的,只要往电梯里面一进去, 如果电梯里面发黄的灯光忽闪着,电梯运行的响动,更引起了特别的惧怕, 这就是由环境引起的。

第二,人际关系。有些人他是不能去面对的。为什么这么区分?人际关系大家不要理解成单单我讨厌一个人,什么意思呢?今天我站在这儿, 站在你们所有人面前,口舌发干,心跳加速,说不出话来。大家会觉得这个症状是什么引起的?是恐惧吗?紧张是吧,我把它归为第二类的焦虑。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场景到现在记忆犹新,我初中和小学不是一个地方上的,小学在本村上的,初中在另一个村上的。去了之后因为我坐在第一排, 班主任老师就把我叫起来了,说你过来,今天由你整队带领大家到操场, 然后他说你喊立正、稍息。我就站在我们班同学面前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为什么呢?不是不熟,是我特别担心我说的话大家不听,我说大家站队, 如果所有人都置若罔闻,甚至投来一个鄙视的眼神,那我就崩溃了,这就是人的自尊。我都还没有说话,话都没出口我怎么知道呢?我不知道,但是我担心别人那样,我特别怕别人作那种我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因为这个我不敢说那句话,我就生生站了10 分钟。后来班主任实在觉得这个人不堪用,就让另一个同学把话筒接过来说你来,我同学一站,很自然的说大家站队,两人一排,稍息,立正,就站好了。我那一刻不是挫败感,我那一刻是放松感,终于有人救我脱离了, 终于不用我站在前面了,这就叫人际关系所引起的焦虑。

第三类,对于某个具体的事情, 不是环境,不是面对人的群体,是一个事件。这个我们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说打针,这是我不能想的一件事情, 我本来应该去医院看病的,我一想去了要打针,尤其要抽血,我就咬牙不去,就在家待着。我很多时候不愿意去医院看病,主要就是害怕打针。对于针头扎到血管里面,扎的时候我极其恐惧,所以每次体检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我是怎么胜过的呢? 一开始我闭着眼这样不看,咬着牙就让人家赶紧扎完就结束了,为了胜过这一点,去年体检的时候我就看,虽然那时候估计心跳肯定很快,我自己可以感觉出来整个情绪,我就强忍着看着它,要看一次,因为我不想被那个东西辖制,我想早晚有打针的日子。这就是针对具体的事件,那个事件会引发焦虑,我一想起来,就觉得让我心神不宁。我现在处理焦虑的方法就是就当它不存在,这样才能让我安静下来做我该做的事情,要不会成为一种困扰。

其实焦虑无处不在,在座的你们都是非常刚强的人,你能健康的在地上生活,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身体, 已经是非常刚强了。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健全人格了。我认为焦虑是一个力量在你心神中的一种冲击感,如果我们足够有力量,就不被它摇动。如果的你内心没有那么强壮的力量,就很容易被它影响。

焦虑和恐惧的区别在哪儿?焦虑和惧怕都是一种紧张的情绪,为什么特别提到紧张情绪?因为紧张的情绪在生物学意义来说就是心跳血压都会上升,那一刻你的反应能力,除非是惊吓过度了,惊吓过度就四肢发软了,只要不是惊吓过度,突然紧张的时候,人的反应能力会短时间上升, 这个叫紧张情绪。但是焦虑和惧怕依然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第一个区别在程度上。忧虑或者焦虑和惧怕相比来说,焦虑更多是一种紧张,而恐惧更多的其实已经不是情绪问题了,恐惧很多时候是身体的反应。比如说我有一天正走着路,有一只这么长的老鼠从我脚上过去了,过去的一瞬间我身上的所有的毛发都竖起来了,那个就不是情绪,那个是恐惧。那一瞬间, 我就觉得真的毛发都竖起来了。所以我在想人在很多的时候下意识的应激反应有时候叫恐惧,恐惧超越了情绪本身。但是,焦虑其实比恐惧在你内心当中影响的层次要深入的多,焦虑的影响程度要深入的多。恐惧是生理的自然反应,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做了那个反应了。焦虑不是,焦虑是对恐惧的恐惧,焦虑其实没有明确的对象,是一想起对象的一种可能性的时候,产生的恐惧在你心里造成的那个恐惧。我把焦虑界定为一种深层的紧张情绪,恐惧如果说直接在你心灵层面影响你生理反应的话,焦虑我认为是一个间接的作用在你心灵层面。大家不要轻视内心当中的焦虑感,恐惧的那个事情一过去就不恐惧了,焦虑不是,焦虑是什么时候内心都有惧怕的感觉,所以这是程度的问题。

第二,恐惧一般情况下是一个确定的事件,这个确定性我认为指恐惧通常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是真实的。不管是当下的恐惧感,比如有人拿着刀过来,刀往你脖子上一架你就浑身起鸡皮疙瘩,说话的时候牙齿上牙碰下牙,紧张的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来,那个是正在发生的一件事情。你回到家之后这个事情解除了,你还不能想,一想起来还是浑身紧张。当下和已经过去的一个真实的事情引发的恐惧,依然在你生理上有反应的。但是焦虑所对应的是将来还未曾发生的事情,那个事情还没有发生,还不存在,那个事情还不存在,你心里就有一种担忧,那个叫做焦虑。比如说你一个人凌晨 2 点走在一个没有路灯阴暗的林中小路上,周围一个人没有,你的内心是恐惧和焦虑的混合体,你的恐惧来自于黑暗,黑暗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因素,这叫恐惧。焦虑是什么呢?万一里面出来一个人呢,其实还没有发生,你就想着万一呢?恐惧和焦虑的区别在对象性上来说,一个是真实的发生过了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一个是将来还未曾发生的。也因此恐惧更多的是外在因素引发的,在你之外一件事情引发的。所以恐惧通常是外在的,而忧虑通常是内在的。忧虑可以这样说,忧虑主要是因为自己,因为这个事情根本没有发生呢, 主要因为自己内在情绪或什么因素所引起的。所以我们有时候会把处理恐惧的方式用在处理忧虑上,我们之所以区分忧虑和恐惧,就是因为我们会把处理忧虑的方式用于处理恐惧,把处理恐惧的方式用于处理忧虑,这种错位感有时候会对你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恐惧的解除怎么解除? 恐惧的解除就是把恐惧的对象从你眼前除掉,就像我说的那只老鼠打死就完了,不是怕它就是觉得膈应。那个刀架在你脖子上,刀拿走就完了,那个人走了,或者你跑了都可以解决了。焦虑你往哪儿跑?今天很多人用解决恐惧的方式解决焦虑,比如说我一想到我的一个朋友没有任何依靠的时候,我就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 给他一千万,这就是用解决恐惧的方式来解决忧虑问题。我可以这么说有一千万存款你的忧虑依然解决不了, 因为它不是一个外在因素,它是内在引起的,这钱往银行一放你立刻开始了新的忧虑,钱贬值了怎么办?那个忧虑的因素其实是一个内在的,始终在你心里面困扰你,明天我们会讲怎么处理它。因此其实忧虑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认知上的问题,不是一个外在客观的现实问题,是我们内在认知的问题。我们的忧虑可以这样解释:对于一个真实度很低的事情,我们用了较高的反映度,这个就是忧虑。很多时候忧虑的来源来自于因为我不能处理它,我应对不了它,是来自于自己的自我判断。恐惧不是,恐惧是真的事情应对不了,那个事情一发生的时候你就是吓人的反应。比如有些成语可以形容什么叫焦虑,如大惊小怪,杞人忧天,这些成语形容的就是那个人焦虑,尤其是杞人忧天,总担心哪天天塌下来,其实这个担心某种程度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天哪天真的会塌下来,末世来临的时候天要塌了,只不过他不是一个属灵的解读,他是一种莫名的对人存留的状况,在不认识上帝的情况下产生的自然反应。

然后我们要说到其实焦虑跟恐惧的区别最重要的一点。焦虑和恐惧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焦虑面对的是多向,恐惧面对的是单一的选项。为什么会这样讲?焦虑其实是在成功和失败,在好与坏这二者之间的不确定性引发的。为什么特别要注重区分焦虑和恐惧呢?焦虑在根本上其实不是恐惧,只是它跟恐惧很像,只不过发展的症状和恐惧一样,焦虑其实本质上是对于好的那一面的过度的期望,对于成功的过度的期望。其实你仔细想一下,是因为对好的那个东西过度的期望所导致了一种内在的紧张感。也就是说焦虑担忧的不是失败,焦虑担忧的本质是不能成功。这个否定式的表达和直接式的表达之间有非常大的区别,他担心这个事情不照着自己的期望去发展,这是焦虑的本质。我们举个考试的例子,很多人有考试恐惧症,一想到考试或者一坐到考场就焦虑的平时会做的题也不会做了,有这种情况吗?我们通常说运动员竞技的时候竞技的成绩通常比他平时训练的成绩要低,比如说平时考试可以考 100 分的话,重大考试比如说高考, 你可能只发挥出 70%80%, 最多 90% 是吧? 这个焦虑哪儿来的?是不想参加考试吗?是你怕考试吗?你是怕考不好对吧 , 你是太想考好了,焦虑的本质是太想要某个结果了,因此担心那种结果不是想要的。你不是怕考试, 什么情况下怕考试呢?什么是真正的惧怕考试呢?跟考的好与坏没有关系, 我不是焦虑万一考坏了呢,我是怕进到这个场景当中,我是怕考试这件事。举个例子,你怕监考老师,怕这个人跟考的好与坏毫无关系,他怕考试本身, 这个叫恐惧,而焦虑就不是,所以焦虑的反义词是什么?焦虑的反义词是开心,恐惧的反义词是平静。解除了恐惧之后就高兴了嘛,恐惧解除了之后你也不一定就会高兴,但是你平静下来了,就平安了。焦虑的问题一旦解除了,你是不是高兴了,如果你说真的是特别怕考试,就怕考不及格,我可以保证你考 85 分,那高高兴兴的就去了。所以大家区分焦虑就是对于好的结果的过度的希望,因此面对那些对象的时候,焦虑的本质是想迎上去的,焦虑的人往往是一个行动的人, 职场上拼命的人往往是焦虑的人,对于不停的加班、出差、凌晨两三点还写方案,他内心充满了焦虑,本质上是焦虑。除非他真是为了上帝的缘故, 被爱所充满了。否则的话那种投入其实是一种焦虑,可能你觉得干劲十足, 其实那就是焦虑。所以焦虑的表现形式是趋向,比如说我要努力,要把这件事情我不想要的结果的可能性降低降低降低,我的努力就是为了降低那些。我过去在公司里面写方案,常常加班一两点钟,我其实心里面很清楚就是为了让客户看到你写的东西的时候满意,考虑什么样的字体客户喜欢呢?别人告诉我客户喜欢楷体的,喜欢仿宋的,我就改成楷体和仿宋,你要知道那已经超越方案本身了。领导要求精美漂亮,都是为了降低焦虑感, 怕客户觉得怎么这么不专业,或者让客户觉得不喜欢。但我现在准备讲章与那时候写方案很像,每次张辉都问我你讲章写完了吗?我每次不管什么时候都告诉她没写完,知道为什么吗? 是因为我觉得直到在讲之前讲章永远都写不完,什么时候都觉得这点可以再考虑的更深入,这点还可以更加准确一些。我现在写讲章只要没有正式提交,只要没有讲之前,我都觉得我需要再去润色或者深入,但那个不是出于焦虑,那是出于在上帝面前的尽心竭力。

恐惧就不是,恐惧的特点是逃离,恐惧的特点是跑。离得越远越好, 焦虑的特点是想处理它。但是焦虑一旦到了病症的程度,焦虑就等于恐惧了。比如说我们提到的人际关系恐惧症,他不能去人多的地方,他一去就觉得他是失控的,所以他就做了抉择, 他不去,他一做不去的决定,似乎就在逃避对吧?就跟恐惧非常像。如果有人告诉他去了会怎么怎么样,他知道去了有另一个东西的时候,他就能做那个去的选择,所以症状表现上, 焦虑症和恐惧就非常像,但是解决的方案不是把全世界的人都弄掉,那个是解决恐惧的方式。解决焦虑的方式就不是向外,而是向内,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

我们来看引发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刚才我们给大家分享的是焦虑的定义,我们来看一下引发焦虑的原因。引发焦虑的原因我把它分成三个: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 一个是属灵的。外在的、内在和属灵的这三者是一个层次递进的关系。外在的因素主要是现在心理学的角度, 通常认为焦虑是因为压力引起的,而且不是因为一次的压力,焦虑的产生是因为长期累计的压力,而且不是单一压力,焦虑的产生很可能是一个复合压力,多种压力长期累计导致一个人焦虑。所以为什么现在处理焦虑这么复杂?就是因为你要找出那个焦虑发生的原因背后产生压力根源的时候,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当压力累计到一定程度超过你心里负荷的时候就产生了焦虑。分析原因是为了找到应对焦虑的方法。知道这个原因之后就会把引发你焦虑的压力逐步的缓解, 一项项的缓解掉。

第二个外在的因素就是成长环境。一个人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会导致我们内在里面引发焦虑的一种概率。家庭中的两个极端都会导致,一个极端就是非常强烈的保护感,就是父母从小把你保护的太好了,不知道外界的险恶,不知道生活的艰辛,就是从来不知道人生可能面对的挑战和压力,当有一天父母突然把你放在外在环境里去了,你一下子就觉得手足无措,你没有办法适应,你没有办法应对,经过很多的挫折就产生了焦虑。另一种就是不用出去,你的家庭环境已经让你从小焦虑了,就这两个极端。今天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不要把孩子保护的太好,什么事情都替他做了, 什么压力都替他承担了,什么危险都替他担了,任何风险都不让他面对,这样将来他没有办法面对自己的人生。我总结叫训练的强度过大,或者叫训练的强度过小,都会引发焦虑,这个是在人格层面上说的,人格是需要恰当地塑造和训练的。

第三个因素是时代。就像我们今天一样,过去的时代焦虑的概率很小,比如说 20 年前焦虑就没有那么大的概率,今天焦虑的概率就很大, 是因为时代的变化,因为外在的压力越来越大了,这个时代变化快到一个程度,我们感觉我们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你们有没有谁现在觉得跟得上?当你发现这个时代步伐你跟不上的时候,你就不要跟着这个时代的步伐,这个就是解决的方案,不要去跟了,你跟不上。当这个社会变化那么快的时候,为什么要跟着别人跑呢?当我们发现在这个社会生活,我们下意识的就会觉得不行我们必须跟上,你看我们同学都已经买了A6 了,我现在还骑自行车呢。从某个角度来讲你想跟上,你发现太远了,跟不上。这个就是这个时代的步伐,其实这不叫时代的步伐,用我们通俗的语言表达这叫贫富的分化。这个世界,不但是欧洲、北美、中国,是一个割裂的时代,不但是在财富的层面上,有些拥有的越来越多,有些人拥有的越来越少,不但财富的层面上割裂感加大,在学识的层面上割裂感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所谓的中产阶级。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很多东西的时代里面,就像我们前言里面所说的,因此无形当中其实侵蚀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我们以为我们必须要像我们身边这些熟悉的人一样过一个物质优厚,过一个和他们类似的生活。我们很羡慕马云,但是我们基本上不嫉妒他也不恨他,因为你觉得他离你太远了,往往让我们心里产生不平感、焦虑感、悲伤感的都是很熟悉的周围人和同龄人,你的朋友、同事、同学、邻居都是这些人。这种我称为世界对我们生活的侵蚀,我们无形当中还是拿他人作为我们生活的目标和标准,我们觉得我们和他们一样,我们也应该过一个他们现在过的生活。我们不是用一个圣经里面的标准——知足,这样的生活标准来看待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以他人来衡量上帝。是的,我们是以别人来衡量上帝,他有我没有,上帝你亏欠我。我们的标准恰恰是反圣经的,不是以上帝来衡量我们的生活,以上帝给那个人来衡量上帝对我怎么样。那个焦虑感有时候就是来自于我们里面错位的观念,这是外在的原因。当然外在的原因还包括很多突发事件,比如说亲人的去世,也会引发我们内在的焦虑。比如说有一天你跟好朋友决裂了,这个也会引发焦虑。再比如说失业,这些突发事件也会引发焦虑。

第二个引发焦虑的原因,到底引发我们焦虑的内在的因素是什么?内在因素我想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内心自我的放大,我们把一个可能性很多时候当成了现实性,然后把现实性当做我们不能够去面对的。这都是源于我们内心的判断,有时候我会问你, 你怎么知道将来这个事情一定会发生呢?他会说不一定会发生,但是万一发生呢?这就是我们平衡这个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时候,我们把另一种可能性完全忽略了,我们只关注在负面的可能性上。内在里面其实有一个统一性,这种内在的统一性在哪儿呢? 如果说自我的放大是一种表象的话, 其实更深的内在动机是什么呢?是关系的缺乏。我们和父母兄弟姊妹,和周围的朋友和其他人,我们和别人之间的关联非常的弱,甚至没有,你的心里没有别人,更不要说上帝了,我们心里没有上帝,没有别人,我们心里只有我们自己。你没有听见其他的声音, 也没有信任的对象,这种缺乏很多时候导致判断的偏颇。

第三个因素叫做完美主义。完美主义非常容易引发焦虑,其实完美主义本质上就是思维极端化的表现,说完美主义还是比较好听的,比如说我们可以用其他词语来说完美主义,比如说以偏概全,这个工程做到今天的时候,他只看见那个一分的不好,那个 99 分他没有看见;比如说非黑即白,既然没有做到百分之百的好,那就是百分之百不好,这个思维是两级跳跃性的,甚至有时候扩大化和渲染化那些负面的东西。也就是说他更多关注在不完全上面,所以完美主义就不允许有任何和自己的期望不相符的地方出现,如果有的话就会焦虑。完美主义可能表现为事必躬亲、关注细节, 而且完美主义者的表现是他很少夸奖别人。这个我觉得跟我很像,很少夸奖别人,但我现在已经慢慢学着欣赏。其实完美主义者的特点是什么? 强烈的自我主义,强烈的自我为中心,甚至可以这样说完美主义者所要求的是不切实际的,他的期望来自于不切实际的期望,就是说他的期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他要求别人照着他所期望的来作事,甚至可能他也做不到,只是他内心理想化的一种投射。今天做父母的尤其表现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但我们不是上帝,不能完全以你的标准衡量周围其他的人,有的时候你得允许别人犯错,允许这个事情做得不如你的意。完美主义者的本质在于哪儿?在于他内在的骄傲和自卑的结合体。他的骄傲在于说你看我做得如此的好,我就配得你的夸奖,配得奖励。他的自卑在于什么?如果我做得不好的话,心里很担心别人怎么看我,别人会怎么说。比如说这个营会如果我们管理的不够细致,很混乱,我就担心别人会说这个组织者太差了。我们有时候尽心竭力是没有问题的,背后的动机一定要换,换成什么?换成是为了上帝的缘故,那就不一样了。如果为了上帝的缘故的话, 你就不会那么苛刻别人了。但是如果出于自己的话,肯定要求别人,因为你是为了自己的荣誉,当别人夸奖你,把荣耀归于自己的,当别人说不好的时候,你把不好归在自己身上了。甚至我觉得这是一个自我认知的问题,我们总以为我们的价值来自于我要能够有能力,我要能够有能力把一些事情处理的非常好,我们都是把我们自我价值定位在这儿。我们是不是觉得如果我不够优秀的话,就不配得别人对我的尊重,我不优秀了就不配得别人对我的夸奖和赞赏,我要不够优秀就不配得别人对我的接纳是吗?我们很多时候在骨子里面、潜意识里面是这么看待这个世界和人际关系的,我们对优秀的人表现就足够的忍耐和热心,我们对不够优秀的人缺乏一种尊重。我们看别人跟我们看我们自己是一样的,你怎样对待别人就怎么样对待自己,这个是在认识主之后需要更新的最基本的自我认知,因为我们说焦虑更多来自于自我认知,我总担心别人怎么样看,我到现在还一事无成, 我想问你觉得什么样的事情成了你觉得才是配得别人对你的夸奖呢?所以一个完美主义者看待别人、看待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个放大化、片面化和绝对化的,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讲纯粹的目标化,这个其实跟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配合在一起叫做实用主义,我只看结果,从来不看以什么方式达到目标。你看现在商业管理者常说,不要跟我说方法,我只要结果,这样会引发他自己和别人内在当中很多的焦虑。所以说到这儿我必须要说,其实在神学上、真理的层面上我们要避免非黑即白的绝对化的思维模式。

属灵的敏锐是没有问题的,不能有一个人跟你说我觉得在得救问题上我们还是有一些贡献的,立刻就说你是阿米念主义,是异端,这样就没有办法讨论了,他只是在考虑问题过程中内心的一些想法,这是他内心当中一个疑问,他这么表达可能表达真正的意思是到底人在救恩问题上应该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处于什么样的责任。第三个原因是属灵的原因,如果说外界和我们内在里面不够优秀,是引发焦虑的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我在说不够优秀的时候是特别针对软弱而言的,因为我们常常觉得这个问题我们处理不了,我没有能力,承认就可以了,不要把它转化为忧虑。为什么会忧虑呢?那些都是客观的,外界客观就是那样的,外界是我们处理不了的,是不确定的。内在的,是我们没有那个能力,这两个因素是确定的,这两个因素一确定一定会引起我们的忧虑吗?不,忧虑的第三个引发的原因,属灵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讲只要是一个罪人必定会忧虑。忧虑是一个流浪的灵魂的天生的病症,也就是说只要你不认识上帝,必然会有忧虑的表现,世上就没有不忧虑的人,即使信耶稣之后我们里面还常常忧虑, 为什么?我们还不够完全,但是我们认识上帝之后有了对抗焦虑的终极的力量。亚当在伊甸园犯罪之后他被逐出了伊甸园,其实整个人类都从那个无忧无虑当中逐出来了,我们犯罪之后已经偏离了无忧无虑了,我们已经进入到焦虑的世界中来了。但基督徒现在已经有一个可能性可以挣脱那个焦虑的缠绕,所以焦虑本身从更根本的层面上不是来自于缺乏与不确定性,而是来自于我们犯罪之后与上帝的断裂,断裂之后在各个方面无论认知还是能力都出了问题。在认知上我们又回到对于今生的看法,在认知上我们把今生看的高过了一切,如果永生是假的,上帝说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基督也不会再来,那么今生真会成为最宝贵的,今天你地上的生活是最宝贵的,这最宝贵的东西都没有把握,难道不忧虑吗?忧虑是正常的。

忧虑其实就是犯罪而来的,也因此忧虑其实是从一个败坏的世界当中所产生的那些错误的认知引发的。我们一直在讲忧虑其实是一个内在的问题,我们是从一个败坏的事情当中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引发了我们内在的忧虑。要知道一个败坏的世界一定会产生心灵当中的虚空,一定会产生惊恐, 你知道死亡最可怕的是什么吗?最可怕的就是未知,我要去一个我不知道的地方去了。所以我们今天内心当中的忧虑,如果我们知道来源于我们与上帝关系的断裂,我们就知道解决忧虑的方式就是重建这个连接。

与上帝关系的断裂使得我们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一个成人婴孩,我们在认知上、在人格的独立层面上还有很大的欠缺。我们常常把感觉当作事实,把自我当作中心,所以这个是在属灵的层面上所产生忧虑的很重要的原因。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把感觉当做事实,把自我当做中心的话,我们会觉得这个人不应该忧虑,自我中心嘛,但是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周围有很多人跟你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更遥远的人我们不比了,我们跟周围人比的话,我们会发现为什么哪些人跟我们不一样, 他过着跟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生。我们发现在能力、资源、背景、学识各个层面上,我们跟其他人有非常非常大的差距,所以你跟别人比较之后你会发现似乎在我们生命当中我们什么都没有。这种低自尊就是通过跟别人的比较和衡量来认识自我,然后得出一个自我的定位、评价。所以当出现这种自我认知的时候,我们在属灵的方式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在上帝面前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都是一个罪人,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你自尊低的还不够。就像当年有人跟司布真说,牧师我听见有一个人在背后说你坏话,然后司布真说不用告诉我那人说什么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比那个人说的更差一百倍,这就是他的自我认知。所以今天我们在上帝面前是一个罪人,而且我们在上帝面前是一个软弱的罪人,而且我们在上帝面前是一个需要帮助的软弱的罪人,这就是我们的自我认知。不要去跟别人比,跟上帝的标准比,属灵上怎么去协调这个张力呢?常常我们会说我们自尊该怎么建立呢?多鼓励,多夸奖,不,你的自尊不是跟任何人去比较,你的自尊是跟上帝的标准做比较。只有这样的话,你才能破除你内心当中的自我中心。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生活的世界包括我们自己都不属于我们, 这是天父的世界。今天敬拜的诗歌跟我们今天的主题很吻合,这是天父世界,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歌,这是天父世界,这不是你我的世界,这不是别人的世界,这不是某一个财团的世界, 某一个政党的世界,这是上帝的世界。你不用跟那些人去比,也不用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衡量。其实我们今天很有意思的,我们没有聚在一起看阅兵, 我们聚在一起敬拜神。这就提醒我们这是上帝的世界。所以人必须承认这不是人能掌控的世界,但人总想做这样的事情,总想掌控这个世界。可能我们没有像希特勒那么大的野心,你总想掌控自己的人生,我掌控不了这个世界,我掌控我自己总行了吧,我要告诉你,你连你自己都掌控不了,明天会怎么样你也不知道。所以必须放下你对于这个世界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你必须接受这是上帝的世界,这不是你的世界,别人不会照着你的意思生活,这个世界不会照着你的意思运转。在这个意义上心想事成更多是一种安慰人的话,所以你跟别人写祝福语的时候千万不要写心想事成,这不符合基督徒的信仰。因此你会发现我们不能抱怨说,凭什么这样, 凭什么那样,没有凭什么,因为那不是你的世界。有时候你知道我们想法很多时候这种自我中心化,就僭越了上帝的主权。

也因此我们处理跟其他人关系的时候,刚才我们说到我们跟上帝和自己,我们跟别人关系处理的时候, 我们通常把别人跟我们的关系就处理两种方式:一种方式过度的依赖别人,要不就是过度的辖制别人。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当中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是两个基本的特点,要不依赖别人,要不辖制别人。我把我的人生幸福可都放在你身上了,我今生过的不高兴,过得不幸福,过得不快乐都是因为你,这个就是过度依赖,而这个依赖本身势必会产生辖制。这个辖制就是为了让我过得高兴,你应该这么干,为了爱我的缘故你就不能做一些改变吗?可不是做一些改变,你让他顷刻之间做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总想试图别人在我们生命当中实现满足、依靠、价值、意义、喜乐、目标等等。不管婚前辅导还是婚礼证婚,我常常说我们常常把对于上帝的希望放在了配偶身上,这样我们婚姻经历的不单单是痛苦,进入婚姻之前其实我们内心充满了忧虑,总是担心那个人能给我幸福吗?能对我好吗?如果有人这样问我的话,我一定会回答说那人给不了你幸福,也保证不了对你好。刚刚读的《马太福音》六章 24 经文里面特别说到,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有没有发现这节经文放在不要对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之前,说完这句话之后紧接着就说所以你们不要对生命忧虑吃什么穿什么喝什么,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人侍奉两个主就是你忧虑最根本的原因。我们刚才已经说了这个灵里关系的断裂了,主耶稣说这个话特别委婉, 耶稣没有说你们不侍奉神、你们拜偶像,主耶稣说你们不能侍奉两个主, 不能既侍奉神又侍奉玛门,给人感觉似乎好像说你可以侍奉两个神是吧? 你可以既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钱的意思),主耶稣是这个意思吗?大家千万不要这么理解这个经文,这个经文中主耶稣说你们绝不可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那是没有可能性的,一旦你们决定侍奉神又侍奉玛门,那就意味着你们背叛了上帝侍奉了玛门! 这个世界很多宗教允许多神崇拜,信什么都好,只要信就行。唯独基督信仰告诉你说当拜你独一的真神,不拜耶和华神就叫拜偶像。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生活的,我们读经祷告的时候来到上帝面前,参加小组主日崇拜的时候来到上帝面前,周一到周五一进入职场很多时候就侍奉玛门了,其实我们处在侍奉神和侍奉玛门之间,什么时候内心当中充满忧虑,什么时候就出现这种状态。主耶稣的话指出了问题的根本,日光之下并无新事,那个时代的人是这样的,今天这个时代的人依然是这样的。其实主耶稣说这个话的时候是对门徒来讲的, 论到的是基督徒,不是在讲世人,世人很简单,上来就说我的理想就是多挣钱,这很真实啊。基督徒比较虚伪, 一方面我们说我们信神,你是我独一的真神,一方面忧虑。别人怎么看怎么觉得你跟我没有什么区别,我买不上房子整天撕心裂肺的,你比我更撕心裂肺,我还得安慰你,我还得告诉你没有关系,只要努力未来一定会成功,有时候我们需要那些鸡汤才能续命。其实主耶稣在这里面要告诉我们一件事,就是唯有上帝能够解决忧虑的问题,除了上帝之外你拜任何神都解决不了问题,尤其是当你以世界为中心的时候必然会忧虑。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很多人都觉得不以为然,但是有钱的那些人里可能会有人觉得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只有你有了钱之后才会体会到钱的有限性,有些事情只是因为我们没有钱才把它放大了,我们以为有了钱就能干这个事情,就能干那个事情,当然有了钱可以买车、买房。钱能解决什么问题?钱能解决今生的很多问题,钱这个词集中性的代表着今生世界的力量,这个世界的力量用一个词可以表达——钱。圣经一直说的是什么?刚才唱的那一首诗歌《我知我何往》,将来有个地方金钱不能做王, 你们唱这一首歌的时候有没有被这几句歌词感动了?还是觉得这歌词对我们的人生是个讽刺?那句话反过来就是说钱可以在这个世界某种程度的做王,钱似乎可以买命的,钱不但可以买车买房买教育资源、买人的地位、社会资源,甚至可以买很多人的性命为你所用,但是它不可能解决死亡的问题,对吧?你有钱可以有很多优质的医疗资源,但是一旦死了的时候再多钱都不行,钱有一个界限,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是钱解决不了的,钱解决不了的事情其实都属于永恒的世界,主耶稣在这里论到玛门的时候他不是单单论到钱的问题,他论到的是两个世界的王,他论到上帝是天国的王,同时做万有之主;论到钱的时候其实是撒旦借着金钱做今世之王。其实仔细想想人生就是这么简单,谁是你的王? 你一生追寻的你一生信靠的是谁?你今天很多的忧虑是不是因为信靠今世之王所产生的?我们分享到这儿终于把忧虑最根本的原因讲出来了。

如果忧虑,在某个层面上可以说, 是因为我们并不真的信靠上帝,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信钱。如果觉得今世的生活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的话, 你当然不太会把永生看的那么的宝贵。让今生黯然失色的只有永生,如果今生在你生命当中荣华的颜色褪不去的话,那个忧虑是不可能拿掉的。没有钱的时候想钱,有钱的时候想权, 有了权的时候想永生,但是秦始皇所要的永生不是我们说的永生,我有时在想秦始皇要的永生到底是什么呢? 他要永远在地上做王,他要的不是我们圣经里说的在基督耶稣面前永远的颂赞,有人问是不是到了天上很无聊。你看的是地上的永生,天天的心想事成,放纵自我,作威作福,这样的人生其实没有真正的满足感,这是今生世界的规律,只有你跟别人一比说我过得似乎还不错,立刻你的人生就满足了,金钱做王的世界是这样的, 必须靠着把别人踩下去自己才有满足感,秦始皇要的永生就是我要永远做王,永远做秦始皇,不是在上帝面前的永生。当然我不是说拥有物质条件不好,我不是说金钱不好,圣经从来没有说金钱是万恶之本,保罗说贪财是万恶之本。所以基督徒的智慧在于哪儿?在于你今天有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了,那个永生远比钱重要, 所以不要用宝贵的东西换不值钱的东西,那样太不划算了。因此我们应该怎么看待金钱呢?我们应该把钱看成是上帝的赐福和你在地上的责任,但给的多要的也多。所以基督徒不单单关心怎么样获得财富?你更应该想的是你要如何为上帝交在你手里的每一分钱负责任。今天我不得不说这个社会当中很多有钱人是有祸的,看他们获取金钱的手段和使用金钱的方式,你就知道他们无法在上帝面前交账。

今天早晨灵修的经文诗篇 127 篇,我特别选了所罗门写的诗篇 127篇,因为 127 篇与所罗门在《传道书》隐含着某种对应的关系,他提到了一个人生当中的三件最基本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一个人的工作,或者一个人在地上的建功立业;

第二件事情,提到人的生活,或者一个人在地上舒适安逸的生活;

第三件事情,提到儿女,一个人的婚姻家庭。

其实你发现人生就这三件事情,工作,舒适的生活和一个美满的家庭,就这三件事情,如果你理解不了诗篇 127 篇,为什么跳跃式的,后面突然间就说到神所爱的可以安然入睡,突然间说到耶和华所赐的儿女, 有没有觉得这是三段式的,跳跃式的就是讲这三件事情。工作当中为什么提到房屋,后面提到看守城池呢?就是提到一个人在和平时期的建功立业和一个战争时期的建功立业,一个人就这两个范畴,和平时期就是盖大房子,人生的成功就是看房子的大小,这个世界就是比房子,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今天早晨我们小组分享的时候提到台北 101 大厦高楼,那是在今生世界当中人类骄傲和抬高自我的集中体现,我要盖世界第一高楼。第二个内容就是战争,若非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再一个就是考虑我们日常生活,水、空气、食品、外在环境的秩序。今天我们很多时候焦虑雾霾,第二个焦虑食品安全, 担心我们喝的水,担心我们吃的东西, 担心我们致癌。然后就是担心我们的孩子将来上哪个学校,是的,这个是我们引发我们焦虑的三个大的方面。

那怎么处理焦虑的问题呢?《马太福音》这段经文当中说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看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因为天父尚且养活它,何况你们呢?不比飞鸟贵重的多吗?忧虑其实是跟上帝关系错位之后错误观念所引发的,这是忧虑的来源,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忧虑除了增加一个问题,让问题更加糟糕之外,忧虑没有更加正面的用处,你忧虑也好,不忧虑也好,这事必然发生,你忧虑和不忧虑有些事必然会发生。所以今天早晨我们小组有人问到预定论的时候, 说不管你做什么,有些事情必然会发生对吗?我说不,有些事情必然会发生,但跟你做什么有很大的关联,所以主耶稣解决忧虑的方法是什么呢? 在这节经文后面就会看到主耶稣有一个解决忧虑的清晰的思路和方法,这个是我们明天的内容。

我想我们今天把忧虑的基本的界定、引发的原因,从这两方面给大家分享了,我们清楚了忧虑的机制和引发的原因之后,从某个角度而言大家就会在圣经当中去找到如何来应对和胜过忧虑的方法,我们先一起来祷告:

天父:我们感谢你,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忧愁、挑战和未知的世界,但你赐给我们的恩典足以使我们胜过内在里面的软弱,唯愿你常常让我们来到你的面前因仰望你而减少我们对事务的忧愁,我们恳求你常常让我们以喜乐和盼望来寻求你的心意, 使我们在世的年日不被世界的缠累所辖制,没有被我们的自我所蒙蔽,反而能够在手洁心清中来为你所用,成为世界的祝福,使世人能看见我们就能够看见光,看见另外一个生命的样式,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