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徒16:11~40节
徒16:11 于是从特罗亚开船,一直行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亚坡里。12 从那里来到腓立比,就是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也是罗马的驻防城。我们在这城里住了几天。13 当安息日,我们出城门,到了河边,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我们就坐下对那聚会的妇女讲道。14 有一个卖紫色布匹的妇人,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来敬拜 神。她听见了,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15 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便求我们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请到我家里来住”;于是强留我们。
16 后来,我们往那祷告的地方去。有一个使女迎着面来,她被巫鬼所附,用法术,叫她主人们大得财利。17 她跟随保罗和我们,喊着说:“这些人是至高 神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人的道。”18 她一连多日这样喊叫,保罗就心中厌烦,转身对那鬼说:“我奉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从她身上出来!”那鬼当时就出来了。19 使女的主人们见得利的指望没有了,便揪住保罗和西拉,拉他们到市上去见首领;20 又带到官长面前说:“这些人原是犹太人,竟骚扰我们的城,21 传我们罗马人所不可受不可行的规矩。”22 众人就一同起来攻击他们。官长吩咐剥了他们的衣裳,用棍打;23 打了许多棍,便将他们下在监里,嘱咐禁卒严紧看守。24 禁卒领了这样的命,就把他们下在内监里,两脚上了木狗。
25 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 神,众囚犯也侧耳而听。26 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了。27 禁卒一醒,看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已经逃走,就拔刀要自杀。28 保罗大声呼叫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29 禁卒叫人拿灯来,就跳进去,战战兢兢地俯伏在保罗、西拉面前;30 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31 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32 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33 当夜,就在那时候,禁卒把他们带去,洗他们的伤;他和属乎他的人立时都受了洗。34 于是禁卒领他们上自己家里去,给他们摆上饭。他和全家,因为信了 神,都很喜乐。
35 到了天亮,官长打发差役来,说:“释放那两个人吧。”36 禁卒就把这话告诉保罗说:“官长打发人来叫释放你们,如今可以出监,平平安安地去吧。”37 保罗却说:“我们是罗马人,并没有定罪,他们就在众人面前打了我们,又把我们下在监里,现在要私下撵我们出去吗?这是不行的。叫他们自己来领我们出去吧!”38 差役把这话回禀官长。官长听见他们是罗马人,就害怕了,39 于是来劝他们,领他们出来,请他们离开那城。40 二人出了监,往吕底亚家里去,见了弟兄们,劝慰他们一番,就走了。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要来思想的经文是徒16:11~40节——保罗一行在腓立比的宣教。
「祷告」
一、腓立比和腓立比教会
腓立比是罗马帝国马其顿省的一座大城,虽然不是省会,但是相当繁华和重要。12节说它是“罗马的驻防城”,意思就是罗马退伍军人定居的地方,也就是殖民地,所以这里施行罗马法律,盛行罗马文化,因此后面提到那些抵挡保罗的人以保罗诱惑罗马人离开传统为由攻击他就不难理解了。
腓立比在保罗的宣教旅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站,因为它是保罗踏上欧洲,或者说福音进入欧洲的第一站,而且这一宣教的方向是上帝在异象中亲自向保罗启示的,所以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划时代的意义,此外,腓立比教会也是和保罗关系相当亲密的教会。在林后11章保罗说他在哥林多工作期间完全没有依靠哥林多教会的经济支持,而是马其顿的弟兄们补足了他的缺乏(林后11:9),这里说的马其顿的弟兄们就是指腓立比教会。在腓立比书4章中保罗也说【腓立比人哪,你们也知道我初传福音离了马其顿的时候,论到授受的事,除了你们以外,并没有别的教会供给我。就是我在帖撒罗尼迦,你们也一次两次地打发人供给我的需用。(腓4:15-16)】这里说的“一次两次”不是一两次的意思,而是“一再的”、“多次的”的意思。并且圣经新译本把“除了你们以外,并没有别的教会供给我”翻译为“除了你们以外,我没有收过任何教会的供给”,由此可见保罗和腓立比教会的特殊感情和关系。
今天我们要来分享的这一段经文,就是腓立比教会初创时的情况。我今天要分享的信息包括四个方面:保罗的宣教策略、吕底亚和妇女的角色、魔鬼的伎俩以及保罗的智慧和原则。
二、保罗的宣教策略
我们刚才已经介绍过腓立比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小城,而是相当有影响力的城市。不仅腓立比如此,新约书信对应的城市:罗马、帖撒罗尼迦、哥林多、以弗所,全都不是籍籍无名的小地方,要么商业中心,要么是交通枢纽,总之都是大有影响力的城市。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保罗的宣教策略,就是从大城市入手,然后向周边辐射。可以说保罗的策略相当成功,藉着这样的策略,教会在欧洲几乎所有大城市得以建立,甚至欧洲也因此被认为成了基督教的世界。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了解,后来的历史表明福音在大城市和小地方的发展其实极不平衡。甚至在我们以为基督教最兴盛的中世纪,乡村的普遍情况其实是福音工作非常荒凉,到处都缺传道人,信仰迷信化,信徒连最基本的牧养和教导都没有。
所以,我们今天提到保罗的宣教策略,不要把它理解为占领大城市。不要忘记保罗的愿望是使万民听到福音,而不只是让大城市的人听到福音。如果福音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大城市,这肯定是误解了保罗的意思,更是没有体贴神的心肠。
究竟哪种宣教策略更正确呢?是向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发展,还是向农村落后的地方发展?我想正确答案是:只要教会是出于圣灵的感动,而不是出于贪图安逸、逃避风险或者赚取名声,那么哪种选择都是好的,都是需要的。我们应当为教会在大城市建立大学、医院而感恩,也应当为像伯格理那样的宣教士在极远极苦之地成就奇迹而感恩。贵州的石门坎是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地方,然而因着柏格理的摆上,这里竟然成为苗族文字的发源地,云贵川交界地区的教育中心、农耕技术推广中心、战时灾民自救中心以及麻风病救助中心,甚至成为足球之乡。这岂不是奇迹吗?岂不是大大的荣耀和祝福吗?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愿我们眼界开阔,不要以为神的策略只有一种,也不要陷入无谓的辩论,唯有寻求圣灵的带领,并且效法保罗的舍生忘死,那样无论在哪里宣教,怎样宣教,都是好的。
三、吕底亚和妇女的角色
这一段经文特别提到一个人物,就是吕底亚,她是推雅推喇城的人。推雅推喇城是以染布业发达而著名的,所以吕底亚住在腓立比应该是因为生意的缘故。而且圣经特别说她是“卖紫色布匹的”,紫色是贵族甚至王室专用的颜色,可见吕底亚的生意比较高端,因此她也是一个富有的人。
圣经特别提到吕底亚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是什么呢?我想,第一是因为她的虔诚。14节说她“素来敬拜神”,其实腓立比敬拜耶和华的信徒并不多,按照犹太人的规矩,有10个男人就应当建立会堂,而她们却是在河边聚会,说明连10个男人都没有。并且在河边也很可能是为了避免罗马人的逼迫或歧视,因为前一年罗马皇帝曾经下令驱逐犹太人离开罗马,可能这样的政策也影响到了腓立比。无论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吕底亚还坚持聚会,说明她对信仰非常认真。而且从她对保罗说的话“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请到我家里来住”;还有圣经形容她“强留我们”,可见她的真挚和火热。
此外,她的虔诚也一定表现在了她的奉献上,正如马可的母亲把她的家奉献作聚会的地方,腓立比教会在开始的阶段也一定得到了吕底亚的大力支持。我想圣经特别介绍吕底亚是卖紫色布匹的,应该就是在暗示这一点。
圣经不仅专门提到吕底亚,13节还说“我们就坐下对那聚会的妇女讲道”。这显然说明当时聚会的主体是姊妹,可见著名的腓立比教会其实是从一个姊妹小组,至少多数成员是姊妹的一小群人开始的。下一次我们分享徒17章时也会看到,在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圣经都特别说有不少尊贵的妇女信主,甚至圣经提到庇哩亚教会时说“又有希腊尊贵的妇女,男子也不少。(徒17:12)”意思似乎是女信徒比男信徒更多。
其实,如果真是如此我也不会觉得奇怪,因为考察教会历史可知,恐怕任何时代女信徒的人数和委身的比例都是大于男性的。甚至有学者认为早期教会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女性在家庭中的影响。其实对于这一判断我是很认同的,因为这符合我对现实的观察,对历史的考察,也符合圣经对女性角色和作用的启示。圣经不仅提到吕底亚、提到百基拉、提到用真哪哒香膏膏耶稣的马利亚,还提到门徒四散时妇女们却仍然跟随,并且妇女们也比使徒们更早来看耶稣的坟墓,是她们首先知道并且报告了耶稣复活的大好消息。所以,这些还不能说明妇女们的福气,神对她们的爱和她们的重要性吗?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不是因此想要贬低弟兄,而是想提醒像我们这种强调弟兄做头的教会,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姊妹的尊贵和她们在服侍上的重要性,甚至是不可替代性。此外,我也想鼓励姊妹们,不要低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恐怕教会弟兄少于姊妹,丈夫在属灵上没有妻子那么追求也有常态,所以姊妹们也不必硬躲在弟兄背后,或者硬推弟兄向前,很多时候姊妹们的挺身而出、当仁不让就是神的心意。当然,最后我也要提醒姊妹不要骄傲,虽然这个时代男人看上去越来越没用,但这不是全部真相。我们要相信圣经充分肯定了姊妹的价值,但是圣经教导弟兄是头,基督拣选的使徒都是弟兄,历史上无数弟兄在牧养、教导、护教,宣教等等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我们不是用男权的眼光看问题,也不是用女权的眼光看问题,而应当本着圣经体会神的心意,并用属灵的眼光看待两性的独特和价值。
四、魔鬼的伎俩
在这一段中,我们依然看到了属灵争战,这是教会拓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考验。而在此魔鬼使用的也是他惯用的伎俩:一是混淆神的道,二是强硬的逼迫。
首先,保罗遇到的难题是:一个被鬼附的小使女一连多日跟着他们,并且“喊着说:这些人是至高 神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人的道。”从上下文看,小使女的表现不像是故意给保罗捣乱,反倒像是在帮忙。而且16节说这个小使女能用法术使她的主人大得财利,所以她在当地可能很出名。而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向保罗他们表达“善意”难道不好吗?为什么保罗却厌烦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因为这样的“善意”圣经明说是出于魔鬼的,而且效果如何也不难想象,至少保罗如果接受这样的帮助会让人误以为他们背后的神是一回事。峰牧曾经在加拿大陪辉师母留学的时候,参加了大学的团契。他告诉我,每当他们摆摊向学生传福音的时候,法轮功就故意在他们旁边摆摊,并且不断向他们示好,不断表示“我们都是信神的”。我们想,如果峰牧他们那时不离法轮功远远的,反而和他们有说有笑,那么会让慕道友怎么想呢?是有助于见证福音呢,还是会造成混淆呢?此外,无神论政府也常常邀请宗教界人士参加他们的会议,在电视上故意给宗教界特写镜头。我们想,这是有助于宣扬福音还是让人误以为党的政策符合圣经启示呢?
其实,这都是魔鬼的伎俩,就是温柔的、似乎是善意的向你表示友好,但其实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混乱神的道。而当这样的伎俩不能得逞时,魔鬼就会撕下伪装面露狰狞,使用直接的、强硬的手段逼迫教会。所以接下来保罗他们就摊上了官司,被控告、被殴打、被下在监牢里。控告保罗他们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骚扰我们的城”,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法律依据也是充分的——“传我们罗马人所不可受不可行的规矩”。虽然一般情况下罗马政府不太管信仰的事,但人家的法律确实有这方面规定。但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只是藉口,而背后的真正原因是19节揭示的——“使女的主人们见得利的指望没有了,便……”。这就如同大祭司逼迫耶稣是因为担心自己的权势,以弗所骚乱是因为偶像制造者在乎自己的生意。所以,虽然我们总说属灵的搅扰、魔鬼的伎俩,但其实魔鬼的工作也总是藉着人心,藉着人的罪性才能表现出来。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只要魔鬼还能够像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并且人的罪性还在人性中作祟,那么我们就别想逃避属灵的争战。这也是上帝计划的一部分,教会和基督徒必要经过争战和考验才得生命的硕果和天上的冠冕。
亲爱的弟兄姊妹,这样的控告、这样的逼迫,和我们今天的处境又是何其相似啊,真是日光之下无新事。而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这样的考验呢?可以因此就不传福音吗?应当顺服人而违背神吗?求主坚固我们,愿我们追随使徒的脚踪,无惧魔鬼的咆哮和人性的幽暗,勇敢的顺服神,坚定的荣耀祂!
五、保罗的智慧和原则
我所说保罗的智慧,是指他在被释放的时候却不肯乖乖的离开,而是态度强硬的进行了一次维权的行动。他亮出自己罗马人的身份,质疑官长违法。他说“我们是罗马人,并没有定罪,他们就在众人面前打了我们,又把我们下在监里,现在要私下撵我们出去吗?这是不行的。”以致“官长听见他们是罗马人,就害怕了,于是来劝他们,领他们出来,请他们离开那城。”
我们想,保罗为什么态度强硬呢?为什么凭借罗马公民身份呢?其实这不是保罗在泄私愤,也不是保罗在炫耀自己的特权,而是为了:第一、维护自己的名誉,免得福音被恶人污蔑;其次,也是为了保护刚刚建立的、弱小的腓立比教会,以免教会被官长进一步的欺压逼迫,这就是保罗的智慧了。
所以,基督徒能利用自己的一些属世地位和资源吗?能用法律维权吗?保罗的例子告诉我们至少不是绝对不可以,至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手段,这就需要属灵的智慧了。
而真正的属灵智慧必定会符合一条根本的属灵原则,而这个原则就是有益于见证福音。所以,我们想保罗为什么没有在被捕的时候,在被打的时候就声明自己是罗马公民呢?其实在整个被抓、被打、被关的过程中,保罗肯定有无数的机会可以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是保罗却没有这么做。为什么?我想如果保罗一开始就亮明罗马公民的身份,以至于避免了刑罚,但也会同时破坏他的见证。因为那样会给人胆怯或者利用特权为所欲为的印象,就好像过去很多宣教士在中国过度使用特权,以至于在民众中留下“嚣张不法”的恶劣印象。
所以安全、不挨打根本不是保罗的目的和原则,见证福音、使福音不被误解,也不被压制才是他的目的,也是所有基督徒都当遵循的根本的属灵原则。为此,保罗选择沉默挨打,为此保罗选择据理力争,不同的选择遵循同一个选择,为了同一个目的。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讲智慧其实不是不讲原则,相反唯有我们坚定的持守正确的属灵原则,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属灵智慧。没有原则,或者以自私自保为根本原则,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智慧。所以我们要求神先端正我们的心,然后我们就必得真正的智慧。
六、神迹与赞美
最后我们再来思想这一段中的神迹,就是保罗和西拉被上帝奇迹般的拯救。神亲自打开了监牢的门,断开了一切的锁链,不仅释放他们,也释放了所有的囚犯。但是保罗并没有逃跑,而是留下来向禁卒传福音,使他全家都受洗归主。所以这个神迹不是为了保罗个人得自由,而是象征着一切被罪恶捆绑的灵魂都要因福音得自由,得释放。
而这个也神迹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彼得被天使释放的那个神迹,两者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有共同之处。第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发生在使徒的身上,其次就是彼得和保罗都非常镇定。一个睡得踏实的被天使拍了才醒,一个在最深的地牢中,在浑身伤痛的情况下仍然唱诗赞美。而这镇定不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必然没事,而是因为他们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把自己完全交托神,所以才能如此的平安和自由。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羡慕神迹吗?为什么我们身上鲜有神迹呢?我想,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神迹不是为了娱乐我们,而是为了给福音做见证。所以,如果我们也愿效法使徒为主而活,为福音而活,并且有心志为了失丧的灵魂去远方、去险地,那么主说“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可16:17)”就必应验在我们身上了吧!我们愿意效法使徒的脚踪吗?求主感动我们愿意被他所用,阿们!
「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