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太10:34】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太10:35】 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
【太10:36】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太10:37】 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太10:38】 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太10:39】 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上个主日的经文和今天所分享的经文有些类似之处,都论到一个人跟随基督在地上会面对的考验;只是上主日的经文侧重在人和基督之间关系的基本底线,今天的经文则侧重在保持住和基督关系的底线之后还会面对的各样挑战和可能要付的代价。主耶稣在这六节经文中,使用了一个五重反向对比,来突出一个跟随耶稣的人,在地上该以怎样的属灵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生活境遇和生命抉择。这五个对比分别是,太平vs刀兵,家人vs仇敌(亲密vs生疏),爱vs恨,死(十字架)vs生命,得着vs失去。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五个方面来分享今天的信息。
一、太平vs刀兵
第一个对比太平与刀兵,可以说是从总体角度来说的,可能有人以为信耶稣一定会带给人今生的很多好处,如生活顺利,人人夸奖,逢凶化吉,等。但主耶稣却在这里说,跟随基督并不总是带来生活的平顺,反而因为信祂会给生活带来一些原本不信的时候没有的冲突和挑战。
1.和平的福音
但圣经不是多次说福音是和平的福音,基督使人和睦吗?比如,使徒保罗说“祂使我们和睦,… 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借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借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弗二14-17)。主耶稣也在登山宝训中宣告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太五9)。使徒们在生活方面的教导也是“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十二17),“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罗十四19),等等。那为何主耶稣在这里却说“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呢?圣经会前后矛盾吗?上帝的话语会似是而非吗?当然不是!
圣经所说的和平,首先是属灵层面的。因为罪的缘故,属灵上人与神,与他人,与自然,与自己都是争战状态。这其中最根本的是人与神之间的敌对,人是神的仇敌,表现为不信神,不敬畏神,不顺服神,自我中心,自我为王。就是圣经所说的“你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西一21)。与神的敌对关系,让人被罪和死亡所辖制,并导致人与人,与自然与自己关系的扭曲。而基督来到世界,就是要把神的百姓从罪和死亡中拯救出来,让人与神和好。圣经所说和平的福音,主要是指基督藉着自己的血让人与神的关系从敌对转变为和好。“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林后五19),“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借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罗五10)。因着神主动的恩典作为,神与蒙拣选的罪人不再是审判官和罪犯的关系,而是父亲与儿女的关系;得救的人不再悖逆仇恨神,而是爱与顺服神。
然后,在认识基督的人心里,和平表现为这人内心的平安。但圣经所说的平安也和世人所说的生活层面的平顺安稳,没有什么艰难是不同的。比如,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传福音的时候被下在监牢里,他们在人看应当处在忧愁和痛苦中,但是他们二人在半夜的时候却还能唱诗赞美神;彼得被希律下在监里,有两条锁链锁着,被左右各一个士兵同卧看守,准备第二天问斩,这在人看是大祸临头了,彼得此时应当紧张恐惧到崩溃才对,但是使徒行传却记载天使来救彼得的时候,不但需要拍醒他,还要催他快起来,还得提醒他“束上带子、穿上鞋…披上外衣,跟着我来”(徒十二7),可见彼得这一晚是卸衣而眠,安然入睡,一点看不出第二天要被杀了。可见,一个人内心的平安和其外在的险恶处境是可以共存的,因为属灵的平安不是从世界来的,而是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赐下来的。这就是保罗所说的“我们既借着我主耶稣基督,得与神和好,也就借着他,以神为乐”(罗五11)。// 这种平安喜乐超越外在的处境,与地上我们所面对的顺境逆境无关。
第三,和平就自然指向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和睦就是没有对立、纷争、仇恨、杀害,人和人之间彼此相顾,彼此为善。基督徒因认识基督,圣徒之间当然要彼此相爱,也与人为善,追求和睦,就是彼得说的“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后一7)。// 基督徒在与人和睦的追求,表现在三个层面,一,自己不作攻击和敌对他人的事,不以仇恨来面对人,不自己犯罪来引发冲突和纷争。二,哪怕是面对罪恶也是在怜悯和爱心中来指出,不是单纯定罪,不是藐视犯罪者,而是盼望这人能悔改脱离罪。三,若是自己因为遵行神的旨意而遭遇逼迫患难,也不以恶报恶,而是以善胜恶。
2.光与暗的不相容
但是,就像诗篇所说的“我与那恨恶和睦的人,许久同住。我愿和睦,但我发言,他们就要争战”(诗一二零6-7)。基督徒追求和睦,但是否能有和睦却不是由追求者来决定的。约翰福音说“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一5)。在一个堕落的世界里,凡事追求蒙神喜悦,不总是令罪人满意;甚至,照着上帝的心意说话做事,反而会带来争战,会被人反对,会发生冲突。(从某个角度来说,地上外在的和平的确是在刀剑之下才能有的),这就是罪恶世界的荒谬和可怕。罪不喜欢光,惧怕光,因此看见光就想给扑灭了。因为照真理行事的人,会映照出犯罪之人的不洁,引发罪人内在的不满和仇恨。
主耶稣在地上的经历就是明证。祂刚一出来服事,家乡拿撒勒会堂里的众人就厌恶他,恨他,甚至想把他从山上推下去杀死他(路四28-29),后来法利赛人和公会成员也多次和耶稣发生冲突,并最后动用刀兵抓捕耶稣,把他交给彼拉多,把祂钉在十字架上杀了。因此主耶稣曾对犹太人说“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约八40,45)。“我从父显出许多善事给你们看,你们是为哪一件拿石头打我呢?”(约十32),又说“因为我指证他们所作的事是恶的”(约七7)。// 耶稣在地上的服事可以说有两条线,一是祂医病赶鬼传讲真道,另一条线就是各种反对、敌意、扰乱和杀害。保罗在地上的服事也类似,一方面保罗在各处传福音使人信耶稣建立教会,另一方面他所到之处也伴随着各种敌对、监禁,甚至是大规模的人群动乱,在腓立比、以弗所、耶路撒冷都有刀兵相见。因此,主耶稣在论到末后时代的时候曾说“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都是灾难的起头。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恶”(太二十四7-11)。“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 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 学生和先生一样,仆人和主人一样,也就罢了。人既骂家主是别西卜,何况他的家人呢?”(太十22,23,25)。
我们就看见一个反合性的现象,福音是和平的,但是却会引发人和人之间的纷争。这当然不是福音有什么问题,而是罪的本质特点就是敌对真理。你若行在罪中,罪人反而可能容易与你和睦,但你若行在真理中,世界一定起来与你争战。就像保罗论到人里面的争战时说的那样“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罗七21),“我以前没有律法是活着的,但是诫命来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那本来叫人活的诫命,反倒叫我死。因为罪趁着机会,就借着诫命引诱我,并且杀了我。这样看来,律法是圣洁的,诫命也是圣洁、公义、良善的。既然如此,那良善的是叫我死吗?断乎不是。叫我死的乃是罪。但罪借着那良善的叫我死,就显出真是罪,叫罪因着诫命更显出是恶极了”(罗七9-13)。因此,我们要说,与人和睦不是基督徒在地上的第一追求,传和平的福音,让人与神“和睦”才是第一追求。若是既顺服在神的旨意之下,又能与人和睦,这是最好的。若是因遵行神旨,反而引发别人的敌意和纷争,那就照着神所赐的智慧和能力来应对。但不能为了与人和睦而作得罪神的事情。在顺服神与和平之间,“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五29)。
3.刀兵与和平
所以,主耶稣所成就的和平的福音,有三个层面的和平,第一,解决人犯罪得罪神的后果,让神与人和好;第二,赐给信靠祂的人平安与恩典,让圣徒作为福音的使者,使人认识基督;第三,应许将来身体的复活和新天新地,真正的完全的和平和睦是在将来的新世界里。而在今生这个短暂的世界,上帝并没有应许福音所到之处,在地上就有人间天堂,人人都和睦,国与国之间也都和平相处。反而,我们所看见的福音的得胜都是在各样争战中的得胜,甚至以“宣教士的血来作福音的种子”。
因此,主耶稣这里所说的动刀兵,并非是指福音让人去发动战争,也不是要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而是指因为真理的光显在人前,罪人的世界恨恶真理,就要起来争战。对于基督徒来说,就是因为行在真理中,而面对逼迫患难。
而且,基督徒面对从世界来的纷争和逼迫的方式也是和平的。就像耶稣没有骑着高头大马进入耶路撒冷,而是骑着驴驹进来的,就是圣经说的“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太二十一5)。如彼得所说“他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彼前二22-23)。基督以和平温柔来面对敌对、仇恨和刀兵。祂是以牺牲自己来成就和好、和睦、和平的。// 其实,堕落世界的真相是没有平安,罪人的常态就是争战。任何人都是每一个人的潜在敌人。基督没来的时候,罪人和罪人彼此为敌,争战不止。基督来到了,基督就自然成为了罪人争战的第一对象。我们作为基督的追随者,同样是在一个充满了纷争的世代里宣扬和平的福音,就像主所说的“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十16)。我们不是以刀兵的方式与狼群争战,而是以驯良像鸽子那样和平的方式在争战中见证基督,并时刻准备面对刀兵。
二、家人vs仇敌
一个人信耶稣会面对从世界来的纷争冲突、逼迫患难,这其中也包括从自己的家人亲友那里来的。耶稣引用旧约弥迦书的经文来描述这种现象,“因为儿子藐视父亲,女儿抗拒母亲,媳妇抗拒婆婆。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弥七6)。
1.仇敌
其实,仇敌一词在信仰的层面有两层含义:一,就是那些起来敌对我们,逼迫我们的人。这样的人通常是他们看属神的人为敌人,而圣徒却不看他们为敌人。二,诱惑圣徒让属神的人背叛神的人,试探人的人有时看起来不是与圣徒为敌,甚至还装作光明的天使带着“善意”而来,但我们却要将之视为仇敌,就像旧约所说的“你们中间若有先知或是作梦的起来,向你显个神迹奇事,对你说,我们去随从你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事奉它吧。他所显的神迹奇事虽有应验,你也不可听那先知或是那作梦之人的话。因为这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试验你们,要知道你们是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们的神不是。你们要顺从耶和华你们的神,敬畏他,谨守他的诫命,听从他的话,事奉他,专靠他。那先知或是那作梦的既用言语叛逆那领你们出埃及地,救赎你脱离为奴之家的耶和华你们的神,要勾引你离开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行的道,你便要将他治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你的同胞弟兄,或是你的儿女,或是你怀中的妻,或是如同你性命的朋友,若暗中引诱你,说,我们不如去事奉你和你列祖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是你四围列国的神。无论是离你近,离你远,从地这边到地那边的神,你不可依从他,也不可听从他,眼不可顾惜他。你不可怜恤他,也不可遮庇他,总要杀他。你先下手,然后众民也下手,将他治死。要用石头打死他,因为他想要勾引你离开那领你出埃及地为奴之家的耶和华你的神”(申十三1-10)。
所以,这里所说的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就是字面意思,亲友家人起来敌对逼迫我们,与我们为敌。二,让基督徒与上帝的关系远离,这时候无论是谁无论多么亲近的人基督徒应当看他们是我们的仇敌。当然不是在行动和情感上仇恨,而是在属灵上的敏锐和警惕,就像主耶稣因彼得拦阻祂上十字架就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太十六23)。
2.情感:亲密与生疏
我们主要来看前一种情况,就是因信耶稣,基督徒面对来自亲友的逼迫,以基督徒为仇敌。通常,基督徒面对的难处有三类,一,损失,原本应当给你的被剥夺了,比如工作、金钱、名誉等。二,攻击,原本不应当加在你身上的,却临到你,比如辱骂、毁谤、殴打、监禁等。三,情感,亲密关系中的冲突和撕裂所带来的挑战和痛苦往往超过前两者。陌生人,不熟悉的人之间的冲突对人的负面影响,通常随着冲突的结束,很快就减弱直至消失。而发生在家人亲友之间的冲突,一般会带给人长久持续的负面影响和困扰。因为亲近的人,彼此间有较深的感情连结。这里之所以提到人与亲友的生疏,与家人成为仇敌,就是让我们看到,跟随基督,除了价值观层面的挑战、外在损失和逼迫,还有关系情感层面的挑战。// 地上的亲密关系是神所赐的普遍恩典,但这种关系却并不那么稳固。因为世人亲密关系的内在根基是自我,自我很难长久维护好神的恩典。因为自我中心的本质就是恨神。主耶稣曾对门徒说“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十五18-19)。属灵上,认识基督的人和不认识基督的人,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前者是爱神的,后者是恨神的。所以,这两个阵营的人,在属灵意义上是敌人(不信的人把信的人看为敌人,信的人却盼望他们能信主)。神在罪人还恨祂的时候就为人预备了拯救,神的爱就在此向人显明了。基督的爱是爱那恨祂的人,基督徒的爱同样要如此。你的亲友爱你,却恨神,(这种建立在恨神基础上的爱是非常有限和盲目的),他们对你的爱一定不会像神对你的爱。世人的爱很多时候是一种维系关系的手段,而非是目标。像和睦并非是世人所追求的目标,而是生存和争斗的一种手段。
其实,与家人亲友之间的情感连结,也可能会对基督徒有反向的负面影响力,就是因为亲密关系,当面对亲友犯罪得罪神的时候不能勇敢指出和制止,不能正确处理亲友的犯罪。圣经有两个典型的案例,一个是大祭司以利,上帝对他的责备是“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撒上二29),以利作为大祭司熟知属灵道理,也知道自己儿子所犯的罪,也规劝,但是他受制于亲情,就不忍更严厉的责备他们,就任由他们走向灭亡,他的这种姑息就是从人性的自私里所发出来的溺爱,既害了儿子,也害了自己,还连累了整个家族。还有就是大卫,押沙龙叛乱被约押杀死之后,他在众人面前为押沙龙哭泣悲哀,“众民听说王为他儿子忧愁,他们得胜的欢乐却变成悲哀。那日众民暗暗地进城,就如败阵逃跑,惭愧的民一般”(撒下十九2-3),约押就对大卫说“你今日使你一切仆人脸面惭愧了。他们今日救了你的性命和你儿女妻妾的性命,你却爱那恨你的人,恨那爱你的人。你今日明明地不以将帅,仆人为念。我今日看明,若押沙龙活着,我们都死亡,你就喜悦了”(撒下十九5-6)。愿神帮助我们,在个人情感和上帝的旨意之间,不被情感左右,选择站在上帝这边。
3.在基督里的新关系
因此,认识基督之后,基督徒需要在基督里重新来看自己在地上的各种亲密关系。首先,信耶稣并不解除原本在地上的亲密关系,基督徒并不因为父母不信主,就不再把他们当作父母来对待了。夫妻中的一方信主了,也不需要离婚,婚姻关系依然有效。包括自己肉身的兄弟姊妹等各个亲属,这些关系都还在。然后,这种因血缘而有的关系当中的责任也并不废除。就像保罗所说的“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前五8)。父母即使反对信耶稣,甚至逼迫你,也不影响你对父母应尽的孝敬责任。朋友也是如此,好朋友不信主,依然可以作好朋友,信主后也可以和不信主的人成为好友,信主与否并不必然影响彼此之间的友谊。
但是,一个人一旦信耶稣了,在基督里我们的生命中就有了比地上原有的亲密关系更加亲密的一种关系。基督的父,就成为了我们的父;基督成为了我们的主救主,我们与其他圣徒也彼此成为肢体,成为了灵里的弟兄姊妹,同一个属天国度的子民。我们因归属基督的缘故,和神的关系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为亲密的关系,并成为我们面对其他类型的亲密关系的根基。// 当基督徒从基督领受了属天的爱之后,基督徒对地上亲友的爱一定超越原本对他们的爱。因此,信耶稣的确会改变原本的亲密关系,地上的爱在减少的同时,属天的爱却在加增。当然,如果父母兄弟姊妹,好朋友也都信主了,他们就和我们之间在暂时今生的亲密关系上又有了一个永恒的更为深入的生命关系,在地上的时候,我们之间就有了一个同时存在的双重亲密关系。
三、爱vs恨
因此,面对因信耶稣而有的亲友关系的挑战,主耶稣给出的应对方式是“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 路加相应经文中原文的意思是:一个人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儿女和自己性命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其实,就是说我们因信基督,不是真的和地上的亲密关系疏远了,而是得着了如何来处理地上各样亲密关系的属灵原则,就是照基督的意思爱,才是爱;照自己的意思爱,就是恨。
1.爱的次序
真正的爱在圣经里首先是次序,然后才是情感。放在你生命中第一位的,就是你所爱的,除此之外就是你所恨的。当然,这里的恨不是在感情层面上说的仇视,而是在抉择层面上的舍弃。有两个对象,当你在情感上都喜欢,却必须择其一的时候,你所选择的就是爱,你舍弃不要的就是恨。//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看这人所说的,要看这人所行的。
因为,真正的爱只有一种,就是从上帝来的爱。圣经说“神就是爱”(约壹四8)。人自己无法产生爱,人的爱本质上是对上帝之爱的一种回应。比如,父母对儿女的爱,本质上是人看见上帝赐给产业而有的喜悦和感恩;朋友之爱,本质上是欣赏上帝对另一个人的创造;爱情,更是从从另一个生命身上看见了对于自己生命的补足和帮助。只是人堕落之后失去了对爱的本源的认识,只留下了对上帝所赐恩典的自然反应,这种与爱的泉源断开的爱,就变的既短暂又软弱还会被扭曲。因此当上帝护理的普遍恩典减少一些的时候,就会有父母虐待自己孩子的恶行,就会有出于利用和奴役对方之目的的朋友关系,等等。
因此,真正的爱是有顺序的,就是使徒约翰所说的“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壹四19)。真正的爱是一个人先被神的爱所充满,然后在神之爱的激励之下,再去爱别人。就是保罗说的“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林后五14)。我们去爱,是因为神先爱我们,又要求我们去爱别人。因此,基督徒对人的爱从某个角度来说,不是从自我里面生发的,不是出于利益,甚至不是出于自己的欣赏和喜欢而对人表达友善和亲近,基督徒是单单因为神爱我,然后神要求我照祂所喜悦的方式去爱别人,我出于对上帝的顺服就去爱。因此圣经说“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壹四21)。// 没有基督的爱充满在一个人心里,人出于自己血气和自我的爱,可以是真实的,但却是软弱的。这就是我们不相信世人所说的山盟海誓的原因。不管人出于什么原因来爱,如好感、利益、理想、情感,只要不是出于基督的爱的感动,都是浅薄又脆弱的,容易消失,容易失败。就像彼得对耶稣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太二十六33),“我愿意为你舍命”(约十三37)。不但彼得,众门徒都是这样说。主耶稣却对彼得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太二十六34)。最后的晚餐中,彼得对基督的爱是真的,但他不了解自己。
2.基督里的爱
我们看到一个值得人思想的事情,真正的爱,不可能直接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真正的爱是要透过基督才能有的,我在基督里爱你。爱需要一个中间人,这种带有中间人的爱,才是真实的,稳固的。当然,这个中间人必须是基督。// 这就能避免世上很多爱恨交错的事情。世界上的爱,对于付出方和接收方来说有不同的界定标准,对于付出方来说,只要我认为是对你好的,我用心是善的,这就是爱了。对于接收方来说,我认为是好的,我喜欢的,才是爱我的。所以,世界上的爱,常常会错位,爱的人认为自己在爱,被爱的人认为没有被爱。当然,爱也不是完全照着对方的期望和需要来提供满足,这很可能既损害你也伤害我。比如割肉饲母,卖身治病等,都不是在基督里的爱。这种爱带着虚幻和辖制的成分。就是亚当夏娃堕落之后,上帝对于在婚姻中的爱的预言“你必恋慕你的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创三16)。爱有其真理的界限,爱是让人自由的,而非是辖制和伤害。爱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客观的,就是照着神的心意去爱,无论双方的感受如何,这就是爱了。
这样,我们就知道主耶稣说这话不是在让人不去爱自己的父母儿女亲友,而是在告诉人,怎样去爱父母儿女才是真正对他们的爱,才是好的爱。主耶稣不是在瓦解亲密关系,反而是在为真正的亲密关系建立根基。// 一个人若是连神都不能爱,却说爱人,这就是撒谎的。“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约壹二9),“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壹四20)。如果一个人声称对你的爱超过了对基督的爱,这样的爱不可靠,不要轻信。因为这样的爱是偶像之爱,拜偶像的爱在本质上是爱自己,就是约翰所说的“人若是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约壹二16)。
3.最高等级的爱
因此,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永不止息的爱。保罗在新约说“爱是永不止息”(林前十三8)的时候,是因为神说“我以永远的爱爱你”(耶三十一3)。基督道成肉身舍命十架就是要把这样永不止息的爱浇灌在神子民心里。当一个人被基督十字架上的爱感动,愿意把基督放在自己生命最高处的时候,基督的爱就能藉着这人流淌出来,人才能有爱的能力。把神的爱行在人身上,这就是人所能行出来的真正的爱,因为爱是甘心乐意的顺服。不把基督放在自己生命的首位,人就不能遵从基督的命令,爱也就无从谈起了。
而且,当一个人认识基督之后,基督对所有蒙恩之人的命令是“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十三34),就是说,基督对圣徒彼此相爱的要求是要像主爱我们那样的程度。不是说我没有骂你打你陷害你抢劫你,我就是爱你了,不打不骂不是爱的标准,是底线,(就是说,你不打不骂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说我们判断不了你是否爱这个人,当你一旦辱骂一个人,殴打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立刻就能知道你不爱这人,你恨这人)。也不是说,我对你微笑问候,甚至我还能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帮助,难过的时候去陪伴安慰你,这已经是基督所要求的爱了。主耶稣说“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太五46-47)。简单地说主耶稣所要求跟随祂的人对人的爱,是像使徒约翰所说的那样“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壹三16)。所以,一个人若是爱主爱神,绝不可能不爱人;而且,这人因为爱神的缘故,对人的爱是可以超越其自我的有限的,是可以在不想爱的时候还能去爱,甚至是能够爱到为弟兄舍命的程度的。// 可能有人说,不认识基督的世人也可以做到为朋友两肋插刀,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确,使徒保罗曾说“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7-8)。人的爱都是为我们看为值得的对象来付出,但神却是为恨神的人来舍命。基督对人的爱,不是因为罪人多么可爱,罪人在神眼中被看为多么宝贵,而是基督决定去爱这人。可以说,基督对人的爱是跟这个人无关的,因为神让我来爱你,我就愿意照着神的旨意来对待你,哪怕为你舍命。我爱你单单是因为上帝的命令。
(因此,神是爱的源头就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神命令我去爱,我去爱因为神让我去爱,跟别人无关。二,神不是单单给命令,神也给恩典和能力。神不会让我去作一件我做不到的事情,神既然让你去爱那不可爱的,甚至是恨你的,你也恨的人,神就一定赐足够的爱给我们,可以胜过我们里面的自我和软弱,神的恩典让我们可以去爱。这恩典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为罪人死所显明出来,并赐给每一个认识基督的人的。就是说,我们都已经在基督里丰满的领受了帝的爱。我们都有了爱仇敌的恩典和能力,因为在我们还作仇敌的时候,基督就爱了我们)。
四、生vs死
在基督里被基督得着之后的爱,不但是对人有益的有智慧的,而且是勇敢的。爱的勇敢不是在面对冲突的时候对别人,而是勇于付出自我。这就是主耶稣所说的“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
1.各人自己的十字架
主耶稣在自己还没有上十字架之前就已经对门徒提到了十字架,此刻的门徒应该并不完全明白基督所讲的背着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是什么意思。
首先,十字架是当时罗马帝国最为恐怖的死刑刑罚。十字架不但是对生命的剥夺,而是对人的彻底剥夺,当一个人被当众赤身挂在木头上时,他所有的尊严都被剥夺,而且被放在一个持续的极大痛苦中,这是一种被完全弃绝和仇视的方式。因此,十字架并非只是指一个人愿意舍命,而是比舍命要深入的多。这是为遵从神的命令,愿意舍弃一切所有,毫无保留,从生命,到尊严,到自我,从最为看重的到最恐惧的,都交出来了。// 有人不怕死,怕没面子;不怕死,怕疼痛;不怕死,怕失败,等等,每一个人的挑战各不相同。
第二,基督面对十字架是主动迎上去的,祂没有逃避,没有迟延。耶稣在走向耶路撒冷的路上时曾说“我有当受的洗。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路十二50),后来保罗效法基督前往耶路撒冷的时候也说“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徒二十24)。就是说,上帝所给的人生的挑战和磨难,如果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我们不要躲避,不要逃。不要为了躲避患难,而躲避离开上帝。很多挑战是必须要面对,是无可逃避的。不是我们喜欢,而是我们因顺服神而乐意面对。
第三,因此,十字架其实是强调了一个人要跟随耶稣在灵性上的要求,就是必须要把基督放在自己生命的最高、首要、第一、唯一的位置上,不能让任何东西侵占这个位置;为了让基督坐在这个位置,愿意舍弃一切。
2.配vs不配
如果没有把基督放在至高的位置上,我们就不配作基督的门徒。配是指一个人的位份或者职分,和这个人的心志能力之间是否匹配,是否对等。所以,这里的配,就是在指一个人已经领受了基督门徒的身份和地位,那么这个人在处理自己和基督的关系的时候就必须要把基督放在自己心灵和生命的最高位置上。这是作基督的门徒,和地上任何师徒、主仆、父子等附属或亲密关系都不同的地方。一个人认耶稣为自己的主,所要求的是一个人对基督的全然效忠,全然奉献,是把自己的全部一切都交给基督来做主,来使用和支配。基督要求完全和绝对,要求不留一点给自己。因为祂就是以这样的爱来爱了我们。当然,在地上没有人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上帝也不会让我们在所有的方面都试炼一遍。上帝为我们每一个人量身定做了惟独属于我们的十字架的人生道路。我们只要在上帝所让我们遇见的每一件事上,所交付给我们的每一个责任上,来磨练和建造我们对祂的完全忠诚就可以了。像保罗说的“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弗四1)。 所有跟随耶稣的人,心志要求都一样,都要求一个人愿意为基督的缘故舍弃地上的一切。但是在实际生活经历中,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具体挑战是不同的。保罗服事过程中所说的“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林后十一23-28),并非是所有基督徒都要经历的。司提反的使命和代价(荣耀)就是为基督在以色列众人面前讲那一篇道,然后被打死。彼得是在公会面前被打被威胁。有人的试炼是在工作中,有人是在家庭里,有人是面对金钱的压力,有人是面对疾病的困扰,有人是面对牢狱的考验,有人是照顾家人,有人忍耐配偶,等等,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所以,不要互相比较,主曾对彼得说的“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约二十一22)。不要觉得自己所承受的要比别人更重,自己更难。也不要因为自己靠主得胜了,就看别人所面对的压力不算什么大事。每一个人的承受力都各不相同,对你不算多大事的小事,对另一个人就是要把他压垮要崩溃的大事了。上帝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状况,知道我们的软弱所在,知道我们需要在哪一个方面要被训练,被试炼,要被更新,被提升。上帝知道我们的破口所在,知道我们要在那个方面被加强,知道我们需要在哪一个方面要有突破。
五、得vs失
其实,一切试炼和挑战的核心本质,其实都不是我们所面对外在事物的得失,而是我们里面自我的取舍。惟有愿意把自己服在基督之下,才能真的得着基督。最后,主耶稣就提到了对于那些愿意为祂舍己之人的应许。
上帝从来不是因为缺少什么,需要人来跟随和服事,要认来舍弃和付出。而是,上帝想要给人最好的更多的恩典。为神放下的,一定能从神得着更美更好的。服事神,跟随基督,有时候就像是做生意,你相信你投入的一定会盈利,不管投入多大,你一定会有多少就投多少,你如果对于盈利有质疑,你就会在投入上犹豫:要不先投一点看看,免得损失太大?问题是,上帝会亏待谁呢?投资上帝,会失败或亏损吗?何况圣经有应许,主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神的国,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儿女,没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来世不得永生的”(路十八29-30),保罗说“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四17)。
其实,我们在地上所拥有的一切,一方面是上帝所赐的恩典,另一方面若不投入在属灵的事务上就都是毫无意义的,甚至还可能是对我们有损害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壹二17)。
我们在基督里所得是三重恩典,一,还不认识基督的时候神给的各样普遍恩典;二,认识基督之后神给的赦罪恩典和永生;三,还给再次被神使用的机会,并且应许被神使用还有将来的奖赏和荣耀。就是保罗说的“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罗六13)。神愿意使用我们,不是废物利用这么简单,而是变废为宝的机会。原本必定会烟消云散的今世之物,若是有可以为自己换来存到永恒的奖赏时,当然要把握住。所以,为基督舍弃的,在今生失去的,在天上却以另一种形式永存了。// 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投资是稳赚不赔的,就是投资基督。其他所有人生的投资,都注定是血本无归。人在地上为自己无论谋取什么最终都是一场空。任何拿上帝所赐的恩典去为自己打算的作法,都是挪用,并且都是去换取价值更低的、无意义的东西,你不听从上帝的投资建议还想赚取更多,这怎么可能呢?世人为自己奋斗,因为不认识神,从某个角度可以理解。若是基督徒在认识基督之后,还不把神所赐的各样恩赐用在基督身上,那就不太容易理解了。很多时候,基督徒的智慧要求并不高,只要不是把粪土看为至宝,把至宝看为粪土就行了。
六、结语
今天的经文,对于跟随耶稣的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激励,挑战在于可能跟随耶稣在地上所面对和经历的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激励在于为基督去胜过挑战和付代价却是得着更多恩典和荣耀的机会。关键在于,当你面对基督的时候,你想要什么,你是把基督当成一个手段来成就你自己,还是你把基督当作目标,为要得着基督?
最后我以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的一段话来作为今天证道的结束和劝勉“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利尼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林前一22-25)。
回应诗歌:《58 十字架的道路要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