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2025年8月10日主日讲章/祖潘弟兄

 
经文:太13:1—23
 
1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2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3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4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5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6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7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8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9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10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甚么用比喻呢?”11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12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13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14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15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16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17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18“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19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20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21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22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23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感谢主有机会在主日讲台服侍,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马太福音》第13章记载的主耶稣关于撒种的比喻,分享的题目是“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分享之前我们一起来祷告。

【祷告】
 
我们知道,《马太福音》的主题是耶稣基督是君王,是旧约应许的弥赛亚,宣告天国近了的福音。大体而言,前面第1-10章通过耶稣基督的家谱、降生、言行教导、神迹奇事等等,显明耶稣的弥赛亚身份和天国随着耶稣基督的降临和事工的开展已经临到这个世界;第11-12章主要是讲各方对耶稣言行与事工的回应,包括疑惑(施洗约翰)、冷漠无动于衷(这个世代、哥拉汛、伯赛大、迦百农等等)、敌视(文士和法利赛人)、担忧或者说干涉(耶稣的母亲和弟弟们)。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反应呢?马太接下来记载的有关天国的8个比喻,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听众自身的意愿(撒种的比喻),也有天国自身的特点使然。在这8个比喻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个比喻,也就是撒种比喻,马可和路加都记载了这个比喻,而且马可还记载主耶稣说,理解领悟(“明白”)这个比喻是理解领悟其他比喻的前提。“(耶稣)又对他们说:‘你们不明白这比喻吗?这样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可4:13)
 
既然撒种的比喻如此重要,下面我们就具体来分享这个比喻的经文。我分享的题目出自这段经文的第9节“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以“听”为切入点分四个方面来分享:一、听见撒种的比喻;二、听见与启示;三、四种不同的听见;四、三点应用。
 
一、听见撒种的比喻
 
1.听见

《马太福音》中记载的撒种比喻,“听”一字出现16次之多,可见对“听”极为强调。根据原文,主耶稣是以“看哪”这个词开启这个比喻的讲论,意思就是提醒听众注意,留心听接下来主耶稣要讲的话。和合本没有把“看哪”这个词翻译出来(吕振中译本和思高本分别作“看哪”、“看”)。马可记载讲论这个比喻之前,主耶稣说“你们听啊”(可4:3),原文为“你们听啊!看哪!”,催促和提醒的程度更强烈。据学者统计,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的“听”这个词,至少有八种含义,分别是听见声音、听懂某种语言、明白或者理解意义、承认、觉察、留意、同意或相信所说的、顺服。旧约以色列人耳熟能详的诫命、也是今天被称为基督教教育的“大宪章”这样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6:4)无论是先知奉耶和华的命教训以色列人,还是新约时代主耶稣和门徒的教导事工,都要求听众来“听”,甚至我们得救与否取决于是否听到神的话,因为“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

神所要求的对祂所发信息的听见,真正且完全的听见,不是听而不闻,而是听见之后明白理解,最重要的是谨守遵行,顺服祂的话。中文“听”的繁体字“聽”,包括“耳”“目”“心”,似乎也蕴含古人对听的理解,就是听见后心里明白,从心里顺从。我们可以把撒种的这个比喻,看作耶稣对自己教导事工所产生不同回应的描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显明主耶稣对真正的、完全的“听见”的期待。
 
这个比喻发生的地点很可能是在靠近迦百农的加利利海边。时间紧接法利赛人污蔑耶稣靠鬼王赶鬼、耶稣拒绝家人干涉教训众人的同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继续教训聚集在他周围的群众。我们可以设想,人群中各样人都有:患病寻求医治、希望跟随耶稣的人(太8:18-22),可能也有施洗约翰的门徒(太9:14),还有追着看耶稣行神迹以此为满足的人(太11:20),当然还有敌视耶稣的法利赛人和文士(太12:14,24),以及为耶稣服侍他人而担忧的家人(太12:46)。由于人群众多,为了免于拥挤,耶稣不得不上船坐下,这条船可能是西门彼得的船(可3:9;路5:3)。于是,主耶稣以渔船为讲台,对岸上的众人用比喻讲道。
 
2.比喻

主耶稣公开侍奉以来,所传讲的信息就是“天国近了,你们当悔改”(太4:17),是天国的福音(太4:23)。太13章这里不是主耶稣第一次也不是唯一一次用比喻讲论天国。此前对门徒的山上宝训(比如“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太5:13-14])、后面就门徒问天国谁为大的教训(迷失的羊、不饶恕人的恶仆[太18:10-20]),以及进入耶路撒冷后对祭司长和民间长老质问权柄的回应(如两个儿子、凶恶佃户、喜筵的比喻[太21:28-46;22:1-14])、对门徒询问基督再临预兆的讲论(无花果树的预兆、忠心与不忠心仆人、十童女、按才受托的比喻[太24:32-51;25:1-30]),主耶稣都使用过比喻,只是这一次一系列比喻的集中讲论,对象是群众。那么什么是比喻呢?
 
“比喻”这个词的希腊文由两部分组成,即“para”(旁边或并排)和“ballein”(抛掷),意思就是故事与真理并排,以说明真理。《现代汉语词典》对“比喻”的解释是,一种修辞方式,“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换句话说,比喻就是以彼喻此,用具体解释抽象,用熟悉解释陌生,简单解释复杂,让人们容易明白,印象深刻。但听众能够看到故事与他们本身的处境有相似之处时,就会收到刺激而思考。我们在这里不对比喻作分类,也不对其功用作进一步扩展,只想就主耶稣使用比喻作为一种教导方式指出三点:第一,比喻中的故事或者场景肯定是听众至少是大部分听众非常熟悉的,这样才能保证他们从熟悉的事物类推到不熟悉的属灵道理并作出回应;第二,比喻与寓言不同,传递的信息一般来说只有一个属灵重点,所以在解释的时候没有必要在所有细节下工夫,试图找到所有细节的属灵含义;第三,使用比喻不是为了单纯隐藏真理,叫人听不明白,恰恰相反,隐藏最终是为了显明。“因为隐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可4:21)甚至主耶稣使用比喻教训人,本身就是为了将“隐藏的事发明出来”(太13:34-35),而且预设了听众至少是大多数听众都有能力听(可4:33)。事实上,抵挡主耶稣的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就听懂了主耶稣所讲的凶恶园户的比喻(太21:45)。
 
3.撒种的比喻

首先我们对这个比喻所说的场景做些解释。当时罗马帝国大部分的百姓都是乡野农夫,加利利地区的人口大多数也是农人,农夫撒种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我们不是很清楚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农业状况,可以确定的是横穿田地的田埂将农田分隔开来(太12:1),很可能的情况是,种子在地还没耕过之前就撒下去,很多巴勒斯坦的土地只是一层薄薄的土层覆盖在岩石上,地里的荆棘没有被拔出来,可能刚刚砍过或者烧过,但是根还留着。农人很可能是在田里边撒边走。结果种子落在四种不同的土质中,出现四种不同的结果。第一种是种子落在路旁,也就是田埂上,被飞鸟吃尽了;第二种是落在土浅石头地。在日光照射下,岩石温度升高,石头上覆盖着的土层温度随之升高,所以种子很快就生根发芽,但是由于土层浅,水分蒸发快,发芽的种子无法从浅土中获得水分,日光照射下很快就因水分不足而枯萎;第三种是落在荆棘里。荆棘拼命吸收养分、水分、阳光,长得又多又快,结果就挤占了种子当吸收的养分,遮蔽阳光,于是种子就被“窒息”了;最后一种情况就是种子落在肥沃的土壤,有阳光有水分,适得其所,结果就结实,当然结实的情况也各有不同,有一百倍的、六十倍的、三十倍的。讲完这个比喻之后,主耶稣增加了一句话,“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太13:9;可4:9)这句话曾出现在耶稣面向众人对施洗约翰的评论中,“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太11:14-15)还特别出现在《启示录》2章主耶稣给七个教会的书信结尾,“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也就是基本出现在主耶稣向众人和教会发出的教训和警诫之后。

这句话中的“有耳”不是指生理上的耳朵,而是指能够理解、接受真理的心思和意愿,“应当听”指的是不但要听见,而且要用心思考,领会其中的含义并以行动回应。路加还增加了一个细节,耶稣说完这个比喻后“大声”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路8:8)。可以说,这句话是主耶稣对听众的呼吁,希望他们能用心听这个比喻,领会其中的含义并付出行动。但这句话也说明有些人并“没有耳”,也就是没有听的心思和意愿,即便听了这个比喻也没有感觉,不愿意思考,左耳进右耳出,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于是,在听众中围绕“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区分成两个群体,就是有耳且听的门徒和无耳拒听的人,后者包括敌对主耶稣的法利赛人和看见耶稣所行神迹依然拒绝悔改的人(太11:20)。
 
二、听见与启示
 
我们不知道其他人听完这个比喻后有何反应,三卷福音书记载的都是门徒的反应,其中马可记载的是“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个门徒”(可4:10),马太和路加都是“门徒”,也就是说,在听众中只有跟随耶稣和做主门徒的人才是“有耳的”,有希望进一步领会和理解撒种比喻的心思和意愿。这就是门徒的特点,爱慕主的话,因为主的道“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诗19:10)。他们承认自己的愚拙,既不明白主耶稣对众人讲话为何要用比喻,也不理解这个比喻背后所要传达的属灵含义,于是他们带着问题来问主耶稣,也得到了问题的答案。//“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8:7)主耶稣的应许到今天没有变,今天我们可以接触的属灵资源远比过去丰富,问题是我们对神的话可能缺乏兴趣,日常读经可能类似于完成任务交差,也没有意愿去思考和追问一些属灵问题,因为我们的眼目和时间被太多无关轻重的信息填满了。
 
主耶稣的回答分两步,一是回应为什么对众人讲话用比喻,二是解释撒种比喻。为什么对众人讲话要用比喻,主耶稣的回答包括三个要点:第一,天国奥秘或者说启示的特点;第二,比喻的审判和保护功用;第三,门徒的福分。我们可以把后面两个要点看作是对第一个要点的应用。
 
1.天国奥秘的特点

这里的“奥秘”与异教的神秘宗教没有关系,从旧约犹太文化的背景来看,主要指神的计划或者法令,通常用模糊的措辞传达给被选定的人,往往与末后的事情有关。“我们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神奥秘的智慧,就是神在万世以前预定使我们得荣耀的。”(林前2:7)没有神的亲自启示,人凭自己的理性不能理解奥秘。“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林前2:10)天国借着耶稣基督的事工和使命已经进入这个世界,天国的奥秘也借着耶稣基督启示给众人,显明祂就是犹太百姓期待的弥赛亚,但是这不是他们长久期待的带领他们暴力推翻罗马帝国的军事和政治领袖。天国其实已经借着耶稣基督的赶鬼显示权能(太12:28),临到众人,但又要等到将来才得以完全(太8:11)。耶稣来到世间的使命就是宣讲天国的福音(太4:23),拯救世人,像旧约先知一样呼吁众民悔改,信服真道,在耶稣基督身上正是将那“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显明出来。(罗16:25—26)所以耶稣回答说:“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不是说耶稣偏袒门徒,阻止门徒之外的其他人知道天国的奥秘。天国的福音都是向这个世界无差别的传扬,只是“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太22:14)。问题不在福音,而在人们不愿意听,不愿意接受。
 
当然,这不是说门徒比其他人有何可取之处,他们能“知道”天国的奥秘,完全是出于神拣选和恩典。不过撒种的比喻重点不在拣选,而在人的回应。那些有耳可听的且选择听的人,也即是领受上帝启示天国福音的人,对天国和上帝的认识多而又多,丰富满足,而那些拒绝启示的人,仅凭对律法(比如法利赛人和文士)和对神的模糊认识,不但不能认识天国,对弥赛亚没有正确的期待,而且他们仅有的对天国的认知对自身也没有任何益处。这条属灵定律也曾出现在《马太福音》后面的按才受托的比喻中,“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太25:29)在这个比喻中,神按照每个人不同的才干有不同的托付,并且根据各人的回应作出不同的审判。“马太效应”不是显明神不公平,重点在人们积极或消极的回应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2.比喻的审判和保护功用

如果说门徒从听见比喻到询问比喻,进一步得知天国的奥秘,那么对于那些拒绝听见的“他们”来说,比喻其实含有审判和保护的双重功能。首先,这些人对主耶稣的教训和行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又不明白”(太13:13,现代中文译本),他们面对主耶稣在各城各乡所行的异能、赶鬼和责备,打定了主意决不悔改、决不接受、决不顺服。主耶稣引用了《以赛亚书》6:9-10的经文描述这些人的生命状态。其中吕振中译本中第14节经文刻画出拒绝先知信息之人的心里状态:“你们要听了又听,却决不领悟;要看了又看,却决不看见”。先知耶利米和以西结奉耶和华的命向以色列人传讲悔改的信息,都引用过以赛亚的这节经文,称他们是“愚昧无知的百姓”(耶5:21),“悖逆之家”(结12:2-3)。使徒保罗在罗马的寓所向犹太人传福音,面对不信者,保罗也引用以赛亚这段话(徒28:27)。说明历世历代以来,福音所到之处有接受的,也有拒绝的,总有人硬着心。于是救恩就从犹太人临到外邦人。//有句话叫做,你永远叫不醒假装睡的人,也可以用在这群人身上。
 
主耶稣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作为预言的应验,同样扮演先知的角色,将当前拒绝福音的人群与当时以赛亚所处时代悖逆的百姓相提并论。《以赛亚书》1-5章不断重复的信息是以色列悖逆神,拒绝悔改,神审判众民,中间加入末后的和平、重建与复兴(赛2:1-5;4:2-6)。6章神呼召以赛亚,让他向百姓宣讲审判的信息,其实是强调1-5章的审判必然临到,审判不可避免,所以6:10并不是说以色列人不悔改的责任要归咎于神,事实上以色列人已经决定死不悔改,面对先知的信息决不接受,决不顺服,神在这件事上的角色至多是任凭,而且审判是注定的,必定被掳。
 
那么,难道是神不愿意以色列人悔改得救吗?如何理解这里的“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太13:15)。马可在引用《以赛亚书》6:15时保留了“恐怕”这个词,“恐怕”这个词也被翻译作“免得”(太13:15,思高本;可4:12,吕振中译本、思高本)。看起来似乎是神“害怕”以色列人悔改归正,不愿意医治他们。其实不是。因为如果神真的不愿意以色列人悔改,那么又何必多次差遣包括以赛亚在内的先知传讲悔改的道理呢?如果这里是在谈双重预定,假设神就预定有些人最终要灭亡,那么主耶稣宣讲天国福音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其实不是上帝“恐怕”,而是决心悖逆的以色列人、硬着心敌对主耶稣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害怕悔改,前者害怕失去淫乱的宗教生活和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赛5:11-12,20),后者害怕领受主耶稣的弥撒亚身份和天国福音的信息,就会失去领袖的地位、权势和利益。所以他们,马可用“外人”(可4:11)来称呼拒绝听见神国道理的这些人,面对神的启示选择无动于衷(“油蒙了心”)、充耳不闻(“耳朵发沉”)、不理不睬(“眼睛闭着”),结果就失去了“圈内人”的身份,与天国无份。//福音向所有人开放,人们对福音接受与否则构成“圈内人”(门徒)和“外人”的分别。跟随耶稣,与主耶稣有亲密关系不是基于人的性别、社会地位、道德学识、聪明才干,因为“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太12:50)。这个应许同样可以应用于今天我们与主耶稣的关系中。
 
那么,对待这些铁定了心拒绝福音的人,主耶稣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宣布审判,反要对用比喻讲论呢?其实正显出了主耶稣对他们的怜悯。假设主耶稣以审判者的权柄在众人面前直接宣告接受我的得救,拒绝我的沉沦,那么所有人必须立刻作出接受或者拒绝的生死选择,作出拒绝选择的罪人将永远没有得救的机会,而出于恐惧和外在压力而不是由衷对福音的接受,并不是得救的真信心。换另一个角度说,主耶稣在地上开展教导时采取断然直接的宣告方式,效果其实并不理想。比如马太记载耶稣在安息日会堂中医好了一个人枯干的一只手,直接宣告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结果让主张安息日不可治病的法利赛人恼羞成怒,他们被逼到了死角,于是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太12:14)所以比喻对于真理而言就好像是一个保护膜,它让罪人避免在没有预备好的情况下突然就赤裸呈现在真理面前,在这样的情形下,罪人要么被定罪,要么恼羞成怒继续犯罪。在这个意义上,用比喻讲论天国的奥秘,对于拒绝福音的人来说,不仅是审判,更是一种保护,显明了主耶稣对罪人的忍耐与怜悯。//如果摩西代表的是律法、定罪,那么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则代表恩典与拯救,“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3:17)。面对末世顽梗抵挡神的人,主耶稣尚且心存忍耐怜悯,巴不得他们知道隐藏起来的“平安”,知道眷顾的时候(路19:43-44),我们今天传福音若遭人抵挡,又岂能定罪他人,心灰意冷呢?
 
3.门徒的福分

天国的福音、奥秘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但是奥秘启示的多少以及人们对启示领受的多少,则取决于人们回应的程度。主耶稣对听众的要求是逐渐加深的。先是说“你们听啊”(可4:3),唤起人们的注意力,然后鼓励人们超越字句表面深入聆听,留心思考,体会并积极回应(“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当人们把自己与耶稣连结起来(“跟随基督的人”和门徒)回应比喻的信息,寻求进一步理解时,就会得到有关天国更进一步的启示。所以耶稣说门徒们的眼睛和耳朵是有福的,因为看见和听见了。这不单单是因为主耶稣作为旧约应许的弥赛亚如今将天父的旨意显明出来,这是从前的许多先知和义人想看却没有看见,想听确没有听见(太13:17),更重要的是,门徒以积极的态度听见和回应比喻的信息,结果就被赐予更多的启示和属灵福分。//同样,今天跟随基督的门徒也领受了同样的福分,然而我们对神认识的深浅、属灵生命的丰盛与否,与我们对神话语的“听见”品质息息相关,没有信心中的领受与顺服,就不会有进一步的启示和亮光。
 
三、四种不同的听见

在门徒的要求下,主耶稣向他们解释了撒种比喻的意思。路加记载,主耶稣解释“种子就是神的道”(路8:11)。三卷福音书记载主耶稣对撒种比喻的解释,都把重点放在听众对神的道聆听的状况(回应),这种状况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没有结实的听;第二,有不同程度结实的听。有结实的听才是主耶稣期待和要求的真正的“听见”。没有结实的听道分为三种情况。

1.充耳不闻

听道不明白,不理解,更可能的情况恐怕是不愿意去理解和思考所听的是什么,拒绝做进一步思考,所以即便听不明白也不问。所听见的道没有在个人的心田中发芽,就是说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就被飞鸟也就是那恶者夺走了(太13:19)//人们拒绝和抵挡福音固然有存心悖逆和私欲的因素,不过换个角度看,传福音和宣讲神的话其实也会面临属灵争战,这是一场发生在人心隐秘处的属灵争战,但是“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林后10:4-5)
 
2.听而无根

第二情况是听了道,立刻表现的欢喜领受,看起来确实体现出某种真实的宗教情感,一时之间信誓旦旦宣称要做主的门徒,无论耶稣到哪里,自己也要跟随。但是这个人对天国福音的理解是肤浅的,不知道跟随耶稣意味着要付出什么代价(太8:18-20;10:34-39),也没有为进入天国会遭受各种逼迫做好预备,因为“从施洗约翰开始传道到今天,天国遭受到猛烈的攻击,强暴的人企图夺取它。”(太11:12,现代中文译本)。神的道没有在这个人的生命中扎根,他与神之间也没有建立个人性的持久关系,结果一旦因为信仰受到逼迫,遭遇患难,就立刻跌倒了,抛弃了信仰。//传福音过程中、宣召大会上很多人看起来对福音表现热情,争相领洗,起初看起来在教会、团契或者小组服侍也很热心,外显的火热生命也能感染周围的人,但是他的信仰真实与否还需要时间检验,经受试验。“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
 
3.听而不专

第三种情况是人听了道,当下也领受,但是在信仰的中途(路8:14,思高本)就因为今生的各种忧虑、钱财的迷惑、宴乐和各种私欲胜过,神的道没有在他的生命中发挥作用,无论是内心还是外在,都看不到信仰的果效。//“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太6:24)“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太6:33-34)“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
 
4.听而结实

以上三种“听见”对神的道虽然回应有所不同,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相同的都是不能结实,他们的信仰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神所要的唯一且真正的听见是最后一种结果实的听见。就是人不但听道,明白理解了,而且在信心中领受顺服,将神的道与自己的生命连结起来,或者说神的道在他的心田生根发芽,将他的生命整合进神的道。这种整合不是新与旧的拼接,如同用新布补旧衣服那样(太9:16),而是旧有生命被神的道整个更新,罪人在圣灵的运作中从自我中心转向以神为中心的生命样式,这就是信仰上的归信conversion,就像葡萄枝在葡萄树上多结果子(约15:5)。这里的“结实”可以理解为属灵生命的丰盛(约10:10),对神和天国福音更丰富和深入的经历。即便是好土,由于对神的道在积极回应上程度不同,所以结实也有不同,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也有三十倍的。“马太效应”同样适用于门徒对属灵生命的追求。正如马可在撒种的比喻之后记载的另一个比喻所说:“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并且要多给你们。”(可4:24)
 
总结一下,撒种的比喻是对主耶稣传道事工所经历的不同遭遇的描述,主耶稣借着这个比喻回答了为什么人们对天国的福音会有如此消极的回应(漠不关心、抵抗仇视等等)。撒种比喻的重点在于描述人们对天国道理或者说神的道的不同回应。比喻的目的不在于隐藏,而是为了更好的显明,它是某种巧妙的修辞技巧,容易抓住听众的注意力,鼓励他们深入思考、明白、领受,最终是顺服,作出行动,但是对于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主耶稣所传天国福音和所启示的弥撒亚身份的人来说,撒种的比喻对他们来说是审判,也是某种怜悯。在这个比喻面前区分开了“圈内人”(跟随耶稣的人和门徒)和“外人”,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听。主耶稣先是呼召众人来听,以比喻的讲论方式希望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后面鼓励他们要超越字句表明的意思,深度聆听,明白和领受比喻的信息,所谓“有耳可听的,就当听”,于是,有耳可听的因为进一步的寻求,就得着更多的启示和看见,生命更丰盛,而没有耳朵拒绝听的,面临的就是审判与沉沦。总之,如何听神的话实在关乎人的生死命运,而整个比喻表明主耶稣所期待的唯一、真正的听见,是在信心中领受神的道并以顺服的行动来回应的听见,是能够结出果实的听见。
 
四、应用

最后,我们从今天如何听神的话语(道)这个角度分享三点应用。分别是一个要求(挑战)、一个提醒(警告)和一个鼓励(应许)。
 
1.一个要求或者说挑战。

上帝用话语创造万有,同样,主耶稣宣讲的天国,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借着他赶鬼的权能,也是借着他的传道事工、他的话语进入这个世界,那么作为天国子民、上帝儿女、主耶稣门徒的我们,实在应该活在神的道中,让上帝的话语进入我们的心田,发芽、扎根、结实。为此第一步,每日听神的话,读神的话,实在是我们当尽的本分。今天听与读神的话碰到的两个挑战是:没有时间听和读,其实是没有意愿听和读。因为当今这个把注意力作为稀缺资源的时代,已经给我们的耳朵和眼睛提供了更为刺激、及时满足的各种产品,我们忙于紧跟消费这些资讯,往往是在筋疲力尽之后才打开圣经,此时对读经的体会是单调乏味,听道也没有吸引力。第二个挑战是不好好听、不好好读。把圣经的话语仅仅当作知识,读过了,完成当天的打卡任务了,然后满意地打勾。或者主日听道听过了,知道了,也不思想所听的道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总之,我们只满足于把圣经和神的话当作知识,对待它就像对待其他知识一样,满足于理性上的认知,甚至去批判圣经而不是让圣经来挑战和更新自己。这离神对我们去听见的要求相差甚远。如果你目前处于这样的生命状态,我建议你思想身为天国子民的身份,努力放慢生活节奏,尽量每天给自己的耳朵、眼睛和心灵减负,留出一点空间来读一小段神的话,听一小段神的道,相信这就是神当天给你的生命食粮,只要坚持不久,你会发现神的话比你过去紧追的那些资讯真实得多,更能满足你的心灵。因为主耶稣曾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63)

  1. 一个提醒或者警告。

我们对神的话或许不至于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但是能否虚心接受,“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雅1:21),不是为了听道、读经而听道、读经,而是应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长久顺服,这决定了我们是否真正地听见神的话。否则,不能结实的读经和听道并没有价值。

  1. 一个鼓励或者应许。

“马太效应”适用于对属灵事物的追求。越是在读经听道上愿意花时间、下工夫,明白体会,在信心中领受并作出回应,就会多得亮光,多蒙祝福,越来越明白神的心意,生命也就多结果实。基督徒的生命就是不断进深的过程,越追求越有得着,越能经历神的恩典,领受从神而来的祝福并成为周围人的祝福。这是神的应许,也是正常基督徒生活的特征。
 
最后,我以《何西阿书》6:3来结束今天的分享,盼望我们愿意、留心、真正聆听神的话,竭力追求认识祂,在生命中结出丰富的果实:
 
“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

讲道 >>

  • 这邪恶的世代也要如此——2025年7月27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在这里有一人更大——2025年7月20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心里所充满的——2025年7月13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2025年7月6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他曾救我,仍必救我——2025年6月29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2025年6月22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你们当负我的轭——2025年6月15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你的美意本是如此——2025年6月8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2025年6月1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被接待的门徒——2025年5月25日主日讲章/武昕
  • 作门徒的挑战——2025年5月18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凡在人面前认我的——2025年5月11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不要惧怕——2025年5月4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天国福音的使者——2025年4月27日主日讲章/冠辉长老
  • 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2025年4月20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求主打发工人——2025年4月13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大卫的子孙——2025年4月6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出黑暗入奇妙光明——2025年3月30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信心与医治——2025年3月23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新郎、新布、新酒、新皮袋——2025年3月16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2025年3月9日主日讲章/武昕
  • 医治与赦罪——2025年3月2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就央求耶稣——2025年2月23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这是怎样的人?——2025年2月16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你跟从我吧——2025年2月9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他代替我们的软弱——2025年2月2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我去医治他——2025年1月26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你洁净了吧——2025年1月19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聪明与无知——2025年1月12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2025年1月5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你们要防备假先知——2024年12月29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基督——人类的救主——2024年12月22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你们要进窄门——2024年12月15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律法和先知的道理——2024年12月8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祈求,就得到——2024年12月1日主日讲章/武昕
  • 不要论断人——2024年11月24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不要为明天忧虑——2024年11月17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2024年11月10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2024年11月3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2024年10月27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你们禁食的时候——2024年10月20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2024年10月13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2024年10月6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真实悔改的要素——2024年9月29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2024年9月22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尊荣主名的祷告——2024年9月15日主日讲章/冠辉长老
  • 你祷告的时候——2024年9月8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天父的报答——2024年9月1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要爱你们的仇敌——2024年8月25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不要与恶人作对——2024年8月18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只要诚实——2024年8月11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不可离婚——2024年8月4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不可奸淫——2024年7月28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不可杀人——2024年7月21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你们的义要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2024年7月14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你们是世上的盐与光——2024年7月7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2024年6月30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2024年6月23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2024年6月16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清心的人有福了——2024年6月9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2024年6月2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2024年5月26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温柔的人有福了——2024年5月19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哀恸的人有福了”——2024年5月12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虚心的人有福了——2024年5月5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耶稣走遍加利利——2024年4月28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2024年4月21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耶稣受了洗——2024年4月14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2024年4月7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以大能显明祂是神的儿子”——2024年3月31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这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2024年3月24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朝见基督——2024年3月17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2024年3月10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耶稣基督的家谱——2024年3月3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到那日——2024年2月25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凡求告耶和华名的就必得救”——2024年2月18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耶和华的日子大而可畏——2024年2月11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西罗非哈的女儿们 ——2024年2月4日主日讲章/冠辉长老
  • “使误杀人的不至于死”——2024年1月28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四境之地与分地之人——2024年1月21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过去与将来——2024年1月14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不要领我们过约旦河”——2024年1月7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去攻击米甸——2023年12月31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耶稣——黑暗中的光明——2023年12月24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不可食言”——2023年12月17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献给我的供物——2023年12月10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属灵的传承——2023年12月3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把产业分给各人”——2023年11月26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以我的忌邪为心——2023年11月19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有星要出于雅各——2023年11月12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神没有咒诅的,我焉能咒诅?”——2023年11月5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耶稣是主——2023年10月29日主日讲章/冠辉长老
  • 你所行的在我面前偏僻——2023年10月22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得胜与得救——2023年10月15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你们不信我”——2023年10月8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这本是除罪的——2023年10月1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祭司和利未人的职责与上帝的供应——2023年9月24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 “他的杖必发芽”——2023年9月17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 这些人是藐视耶和华了 ——2023年9月10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 全部 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