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以色列的灭亡,不管是北国还是南国,不是因为他们的罪。哪个基督徒灭亡是因为他们的罪呢?他们的灭亡在于拒绝上帝的恩典,他们拒绝选择上帝为他们选择的道路,拒绝悔改。
【代下36:1】 国民立约西亚的儿子约哈斯在耶路撒冷接续他父作王。【代下36:2】 约哈斯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三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三个月。【代下36:3】 埃及王在耶路撒冷废了他,又罚犹大国银子一百他连得,金子一他连得。【代下36:4】 埃及王尼哥立约哈斯的哥哥以利雅敬作犹大和耶路撒冷的王,改名叫约雅敬,又将约哈斯带到埃及去了。
【代下36:5】 约雅敬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行耶和华他神眼中看为恶的事。【代下36:6】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上来攻击他,用铜链锁着他,要将他带到巴比伦去。【代下36:7】 尼布甲尼撒又将耶和华殿里的器皿带到巴比伦,放在他神的庙里(或作自己的宫里)。【代下36:8】 约雅敬其余的事和他所行可憎的事,并他一切的行为,都写在以色列和犹大列王记上。他儿子约雅斤接续他作王。
【代下36:9】 约雅斤登基的时候年八岁(在列王下二十四章八节作十八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三个月零十天,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代下36:10】 过了一年,尼布甲尼撒差遣人将约雅斤和耶和华殿里各样宝贵的器皿带到巴比伦,就立约雅斤的叔叔(原文作兄)西底家作犹大和耶路撒冷的王。
我们一起来祷告:天父,我们一同到你的施恩宝座前来仰望你,每当我们一同聚集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你在我们中间以你的恩典和你的王权来恩待我们。你护庇我们,也招聚我们,愿主你藉着圣经中的话来对我们讲话;也将你的话语在我们的心中解开。下面的时间交在你的手中,与我们同在,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历代志》的分享已经基本接近尾声了,再有一次分享,《历代志》就结束了。我们今天读的这三小段经文提到了三位王,也非常简洁。若单纯把这三小段经文拿出来分享的话,我们并不理解《历代志》的作者在这里要表达什么。我们这么说,也是再次提到《历代志》和《列王记》的不同。
《撒母耳记》和《列王记》、《历代志》都属于历史书,记载了很多事件。《列王记》和《历代志》虽然看起来都是对以色列历史的记叙,但并不是单纯的重复记录。我们细读就会发现《历代志》的作者有很多地方省略了,也有加增的地方。《列王记》和《历代志》的区别就在于《历代志》的作者与其说是记载历史,不如说是在解释历史。《历代志》的作者把以色列历史上发生的所有的王的事迹放在一起的时候,这些材料的选择和事迹的记载,有些细节省略了,有些东西加增了,是为了解释以色列的历史,是在告诉后面读《历代志》的人:为什么以色列人走到了这样的地步。
如果我们从大的背景下来看的话,会看到今天所读的这三位王,其实适合与约西亚王放在一起来对比的。分享约西亚王的时候,基本上是从正面的角度去分享。可以说,约西亚是以色列历史上三大好王之中名声最好的王。因为约西亚王在他一生中所进行的律法的改革和对律法的推动,对众民归回的努力,在整个《历代志》中记载非常的多,甚至说约西亚王所招聚的逾越节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我们前面读了约西亚王,突然之间读到三段简短的记叙,只讲了三个王:约哈斯、约雅敬、约雅斤,好像给了一个极大的转折。约西亚王给人的感觉就像回光返照一样,就如一个人快要死了,突然间又活过来并清晰的说话,很有力量,但没过多长时间就快速地衰弱下去了。所以从约西亚王一跃到这三个王,给我们的感觉有一个很大的落差。
约西亚王后面这四位王(约西亚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是约西亚他们一家。为什么说约西亚王对后续的朝代好像影响不大,并不是说约西亚的改革不好,而是对于以色列来讲,约西亚改革的本身,他对律法的推动、回归和在上帝面前的寻求深度不够。我们从《历代志》可以看到约西亚王在最终的时候还办了一件错事:主动发兵去拦阻埃及法老尼哥。
约西亚王所在的那个时代,是近东、远东地区,也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整个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的时候,亚述帝国那时已经衰落了。过去亚述一直是以色列的仇敌,总是过来攻打以色列,而在亚述逐渐衰落的时候另一个国家又崛起了。这个国家就是巴比伦。巴比伦崛起之后,亚述已经无暇再顾及以色列了。于是,这个时候埃及突然发现他们的机会来了,所以埃及就趁机控制了很大一片区域。从世俗政治的角度来讲,埃及法老采用的军事行动是对的,因为埃及不能看着巴比伦把亚述吞灭了,然后威胁到他。所以法老在这个时候一定会做这件事情。
亚述王那个时候已经被打败了,他们跑到以色列旁边的一个地方呆着,埃及法老尼哥带兵过去帮助亚述对抗巴比伦。就在这种情况之下,约西亚王主动领兵要拦住法老。这就是《历代志下》第35章中看到的内容。为什么约西亚王主动出兵去拦住法老呢?因为在约西亚王看来亚述是他的敌人,无论从民族情感还是其他方面,他不希望看见亚述死灰复燃,他不愿意看到亚述在埃及的帮助下又重新强大了,这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其实约西亚王在这个时候和埃及法老的思路是一样的,他依靠的不是耶和华,而是政治上的分析。所以神就透过法老尼哥来向约西亚王讲话,告诉约西亚王说:这事和你没有关系,你不要管。但约西亚王却不听。
我们稍微想一下约西亚王的死,是否觉得他和某个北国君王的死有些相似呢?就是亚哈。亚哈被称为北国历史上最坏的王,约西亚被评为南国历史上最好的王之一。但这两位王都是战场上有一支箭,不是别人故意射他,是一支乱箭射中他,受了重伤,然后就死了。这也是《历代志》作者惯用的一种手法。这个情节的对比告诉我们,约西亚王的灵性不行了,他让你看到这个王和亚哈在死的方式上很像,也就表达了上帝非常不喜悦他这样私自出去,以政治的力量去采取军事上的行动,所以他就死了。
约西亚死后,他的儿子约哈斯就接续他作王了,约哈斯创造了以色列南国犹大历史上作王最短的记录:他在王位上只呆了三个月。即使就这三个月的时间,《列王记》中评价他说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从对比上让我们有一丝不解,他父亲不是如此的敬虔吗?可到了他的三个儿子和孙子,竟然都被评价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很快埃及法老尼哥就把约哈斯拿下了,就是因为约西亚王。因为法老已经看出约西亚王对他怀有敌意,所以约西亚王死了之后,法老不信任以色列人自己按立的王,直接把约哈斯给废了,然后把约哈斯带到埃及去。之后法老扶持了一位亲埃及的王,就把约哈斯的哥哥约雅敬放在了王位上。
这就是第36章的背景,在这背景之下,我们会看到《历代志》的作者通过这三个王要表达什么。
一、被掳时代即将开始
从对约西亚王那么长篇幅的记载,突然转到三个王这么简短的记载,而且论及这三位王的三段经文在结构上极其类似,是典型的《历代志》的写作手法,就像公式一般,非常简洁。如果我们读《列王记》,会发现《列王记》对这三位王的记载非常多,横跨了三章的内容。在读《历代志》时,这三位王的很多信息都没有介绍,都没有提到他们的母亲,而在《列王记》中他们的母亲都被分别提到了;都没有提到这三位王的死。其实这三位王的死非常重要,约哈斯直接死在了埃及,没有回来;约雅敬死在了耶路撒冷的城外,约雅斤死在了巴比伦,而且约雅斤是一位特别的王。
这个表述本身让我们看到,其实《历代志》的作者在这里透过这三个王如此简洁、摘要式的对比,要告诉我们四件事。
第一,这三位王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情。都提到他们在上帝面前作恶。若留意了约西亚的敬虔之后,再看约西亚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在耶和华面前作恶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历代志》的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三个王没有像他父亲那样在上帝面前遵守顺从耶和华的命令,他们不守耶和华的律法。约西亚的改革主要是律法,而到了这三个王的时候,这三个王竟然都不守耶和华的律法。
第二,都记载了这三个王在位时,圣殿的东西都被抢。在约哈斯的记载中没有那么明显,埃及法老在废他的时候,就罚他金子一他连得(34公斤)、白银一百他连得(3.4吨)。当时以色列国已经没有那么强盛了,所以很多释经学者说,他一定会从圣殿里面拿出金银来。虽然埃及法老没有去到圣殿抢,但要的数量就使得约哈斯一定会从圣殿拿。而对于约雅敬和约雅斤来说,尼布甲尼撒就直接奔到圣殿去,把圣殿中的金银和贵重器皿全部抢走,这依然是和约西亚之间的对比。约西亚在推动律法时最为轰动的一件事情,是他带领以色列人在圣殿重新过逾越节。以色列在圣殿过逾越节的时候,圣经上描述说他过的这个逾越节在以色列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超过了诸王,包括大卫、所罗门。可见这个逾越节在当时是何等的复兴,他们的灵性好像也被恢复了。那个时候耶路撒冷的圣殿里面可以说充满了上帝的荣耀,然而转眼之间,约西亚一死,他们认为,圣殿这座建筑物,上帝垂听他们祷告、上帝来帮助他们的地方,竟然被人给抢了。
从某个角度来讲,圣殿被毁就是在告诉以色列人,他们有一个错误的神学观。耶利米先知就是在约西亚开始,到约哈斯、约雅敬、约雅斤和西底家,这五个王在位时的先知,耶利米事奉了他们五代。耶利米在先知书中说的那些话,充满了对以色列人的爱和情感。可是以色列人却恨他,因为耶利米先知一再跟他们讲要他们赶紧投降巴比伦。以色列人觉得他们能够依靠埃及打败巴比伦,可是耶利米从一开始,甚至从约西亚的时候就开始对百姓讲:你们不要跟巴比伦打,你们就主动投降,成为巴比伦的俘虏国。虽然约雅敬好像听了耶利米的劝告(约雅敬是尼哥法老王所立的傀儡王),他给尼哥的印象很好,他服侍了尼哥三年,这三年他替尼哥埃及王在以色列国中横征暴敛。就在他服侍法老王三年之后,巴比伦和法老打了一仗,之后尼布甲尼撒暂时失利了,撤回兵,回到本国休养生息了一年。
其实在尼布甲尼撒和法老打仗之前,约雅敬其实已经投靠了尼布甲尼撒,这跟耶利米有关。因为耶利米一再的说要他们投降尼布甲尼撒,约雅敬虽然那么的悖逆,但他也意识到这两个庞大的国(埃及和尼布甲尼撒)谁也惹不起,他就在衡量要投靠哪一方,同时他也宣告全以色列禁食。就在以色列禁食期间,巴比伦在尼布甲尼撒的带领下打了决定性的一场战役,把埃及人打跑了。这个时候约雅敬马上就宣誓要投靠巴比伦。
约雅敬看似是听了先知的话,但实际上他并不是因为听了先知传讲的话语,他是从一个政治的角度,存着投机的心理,这一点从尼布甲尼撒暂时失利的时候,他马上背叛了巴比伦,反过来又重新效忠了埃及王法老,就可以看出来。这就带来了尼布甲尼撒对他们的第二次掳掠。之所以分享这个背景是因为,即使这样一位王,从约雅敬开始到以色列的众民,从君王到祭司,在当时的犹大,他们普遍有一个想法,他们说:圣殿还在,有谁能胜过耶和华呢?在他们看来,上帝和他们同在的标志和他们的顺从、悔改,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他们只要看到圣殿还站立在这里,耶和华就与他们同在,可想而知当时以色列人的灵性麻木到了什么程度。在当时的人看来,只要圣殿还在一天,耶和华就与他们同在一天,至于他们有没有犯罪,有没有听耶和华的话,他们觉得都没有关系,已经自欺到了如此的程度。
所以耶利米一再对他们讲,上帝所要的其实是你们的忠诚和你们的信心,是你们对律法的遵守,圣殿并不能保证上帝的同在。但是他们根本就不听。这让我们看到以色列在被掳时,圣殿被抢。在到了最后一位王时,尼布甲尼撒干脆把圣殿给拆了,所罗门建造的第一圣殿就这么结束了。
第三,这三个王都经历了被掳。上帝透过在这三个王身上的经历,其实已经宣告了犹大被掳的结局到来了。这三位王加上西底家王用了22年的时间,犹大国走完了最后的路程。其实从约西亚一死,犹大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他们的被掳体现在,约哈斯直接被埃及法老带走,埃及法老把约雅敬扶到王位上。约雅敬作王不久,在服侍了埃及法老三年之后,突然发现巴比伦把他们打败了,他们马上就效忠了尼布甲尼撒。他效忠尼布甲尼撒那一次,尼布甲尼撒就直接带人去了耶路撒冷。在去了耶路撒冷之后,就把圣殿的很多东西拿走了,同时带走了以色列国家的精英,这是南国犹大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次被掳。
尼布甲尼撒就在约雅敬作王期间,已经从圣殿带走了很多东西,已经掳走了以色列一批人,只不过人数很少。这几个人我们都很熟悉,圣经里形容这几个人是容貌俊美,聪明又有智慧,有见识,蒙耶和华祝福,又有治理国家的恩赐。当然这几个人是尼布甲尼撒挑的,其中就有但以理。第一次被掳就把但以理抢走了。
第三次被掳是约雅斤,约雅斤和约哈斯很像。约哈斯作王三个月,约雅斤就作王三个月零十天(100天的王)。约雅斤作王的时候,其实是被他父亲约雅敬给连累了。因为约雅敬一开始对埃及法老是效忠的,在作王并服侍埃及法老三年后,发现尼布甲尼撒胜过了埃及,又向尼布甲尼撒效忠。又过了几年,尼布甲尼撒打不过埃及,他反叛向埃及效忠。在最后一次他背叛尼布甲尼撒的时候,尼布甲尼撒虽然把巴比伦军队的全部主力撤了回去,但他的附属国都还在附近。尼布甲尼撒下令,使这些国把以色列给围困了,尼布甲尼撒亲自前往耶路撒冷,去的时候就准备把约雅敬给带走。没想到尼布甲尼撒还没到,约雅敬就先死了。圣经中没有讲约雅敬是怎么死的,只讲了一节,说约雅敬死的时候就像一头驴,被人扔在了耶路撒冷城外。
所以尼布甲尼撒来了之后,约雅斤作王了。而且约雅斤一看尼布甲尼撒来了,带着他所有的家眷和大臣出门跪拜在尼布甲尼撒面前,投降了。尼布甲尼撒当然很高兴,因为看到了他们归属的诚意,所以直接把约雅斤以及他的母亲、妻子和王公大臣,同时把以色列当中大能的勇士和有技术的技工,一共一万七千人,包括圣殿中很多贵重的器皿全部带走了。这是以色列历史上的第二次被掳,这次被掳的人当中就有以西结。其中还有末底改,都是在这一次当中和约雅斤一起被抢走了。
《历代志》的作者非常明显的意图来突出,以色列、南国犹大进入到了倒计时阶段,被掳的时期已经来到了。
第四,宣告犹大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国家了。王位的更迭不是正常的更迭。北国以色列的王位更迭充满了血腥、刺杀。某一个大臣看着皇帝不顺眼,就把皇帝杀了,他就继位做皇帝。南国犹大从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即使亚们被刺杀的时候,也是臣仆看他不顺眼,把他杀了,不是篡位。杀了他之后,依然让他儿子约西亚登上了王位,所以南国犹大,大卫王朝就没有出现过以下犯上的篡位这种事情(亚他利雅算是篡位,但是她是以皇子母亲的身份抢去了王位)。但是到了第36章,我们看到大卫王朝的王位更迭已经很不正常了。这四位王当政其中三个是兄弟,都是约西亚的儿子。他们的王位更迭不是他们说了算,而是埃及和巴比伦来说了算,甚至埃及法老把约雅敬的名字都给改了,他原名叫以利雅敬。以利这个词其实就是神(以罗西)这个词。但是法老把以利雅敬改成约雅敬是非常意外的事情。按说一般的君王若是被改名的话,是一种羞辱。但是恰恰相反,埃及法老让他把以罗西去掉,把耶和华加上去,这就有点令人深思了。所以有的释经学者讲,在埃及法老看来,真正掌管以色列的是耶和华上帝,但是以色列的君王却不这么看。所以这个改名让我们感到是一种讽刺。
以色列的王位更迭本身,就能看到他们已经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了,更不要说在约雅敬期间,连续几年,每年都收很重的贡献给埃及。虽然还没有到西底家最后的灭亡,南国犹大还没有成为一个附属省,因为在西底家的时候南国犹大已经成为一个省了。虽然还没有成为一个省,但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主权的附属国。所以《历代志》的作者在第36章的这三段经文中,用非常简洁的手法,就告诉我们这四件事情。第一,他们不遵从耶和华的律法;第二,把象征神同在的圣殿神已经放弃了,圣殿被毁;第三,告诉他们将来的命运,是被掳;第四,告诉他们神已经不再看顾他们的王权。同时另一个神学思想,让我们看到神是普天之下所有国家的掌管者。所以在耶利米预言中总是提到说:尼布甲尼撒是我的仆人。
二、这是耶和华使然
耶利米先知事奉了约西亚他们一家三代:约西亚,他的三个儿子(约哈斯、约雅敬和西底家),和约西亚的孙子(约雅斤)。《耶利米书》的整本内容都是和这几个王有关的,在耶利米书中对这三位王,约哈斯、约雅敬、约雅斤都有清楚的预言。所以我们读《历代志》第36章的这三段经文,基本上都是《耶利米书》当中先知所发预言的实现。比如对于约哈斯,耶利米明确的对他说:“因为耶和华论到从这地方出去的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沙龙(在列王下二十三章三十节名约哈斯),就是接续他父亲约西亚作王的,这样说,他必不得再回到这里来,却要死在被掳去的地方,必不得再见这地。”(耶22:11-12)果然约哈斯就死在了埃及。
而对于约雅敬,他死的时候就像一头野驴一般被扔在了耶路撒冷城外。(耶22:19)而且说:以色列众人没有一个人说,你们当为你的哥哥哭泣。(耶22:18)甚至大家觉得这人死得其所。
约雅斤在《耶利米书》的预言,耶和华说:“犹大王约雅敬的儿子哥尼雅(又名耶哥尼雅;下同),虽是我右手上带印的戒指,我凭我的永生起誓,也必将你从其上摘下来。并且我必将你交给寻索你命的人和你所惧怕的人手中,就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和迦勒底人的手中。我也必将你和生你的母亲赶到别国,并不是你们生的地方;你们必死在那里。但心中甚想归回之地,必不得归回。”(耶22:24-27)我们知道约雅斤的“雅斤”之意就是耶和华印记,戴在手上的戒指。从耶利米的预言,我们看到这三个王都照着耶利米所说的那些咒诅实现在了他们身上。
为什么犹大落到了今天这样的地步,在《列王记》中论到这三个王的时候,说: 犹大遭此祸患是耶和华使然。(王下24:3)也就是说这是出于耶和华的手,是神所命定的。我们今天在读《列王记》和《历代志》的时候觉得是正常的,以色列犯罪,然后神派先知宣告审判;他们不听接着犯罪,然后神就让审判真的临到。可是在《耶利米书》中以色列人说,耶和华怎么发此烈怒呢?我们哪里得罪耶和华呢?以至使得耶利米不得不重复告诉他们:你们欺压贫穷的人,拜外邦的偶像,不依靠耶和华。但他们不觉得他们犯了这样的罪。
约雅敬这个王可以说是对先知的仇恨达到了顶峰的一位王。当时和耶利米同时代的一位先知乌利亚,所发的预言和耶利米先知一模一样,因此王要抓他。乌利亚听说王要抓他,他就逃跑到了埃及,约雅敬派了精兵到埃及把乌利亚给杀了,然后把他的尸体抛在了平民的坟地中。这是惟一一个追杀先知的人,过去亚哈都不敢这么做。亚哈还派人去请以利亚过来,以利亚知道亚哈派人过去,还说话不客气,说,愿神从天上降火烧死他们,这五十个士兵一下就烧死了。第三次去的人终于学会了,说话极其客气,在离他很远的时候,就跪下开始求他,以利亚才去。但是约雅敬竟然派人把先知给杀了。不但如此,约雅敬对上帝话语的恨恶到了一个程度,耶利米当时让他的书记官把他所说的话都记了下来,然后让王看。约雅敬看了之后直接就给撕了,并扔到火炉里给烧了。
当我们看到今天南国的犹大落到这样的地步时,圣经说这是耶和华使他们遭遇这一切。不知道约雅敬和约雅斤这些王是怎么看的,可能照他们看来,从一个属世的政治力量上,埃及是如此的强大,巴比伦也如此的强大,我们不可能打败他们。他们觉得他们被掳只是军事上各方面不如别人,但是在圣经当中所给的解释是,他们不听从耶和华的话,因此上帝就让他们经历这样的破碎。
但同时《列王记》中说,耶和华绝不肯饶恕他们,原文是“耶和华决不肯赦免他们”。(王下24:4)。耶和华之所以让他们被掳是因为玛拿西所犯的罪。玛拿西虽然后来回转了,但是因为他所犯的罪,神说犹大必定灭亡。这让我们看到这三位王经历这些,原因不全是因为他们,有他们祖先的很大因素,约西亚的父亲玛拿西所犯的罪。说到这里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不符合上帝公义的属性,难道因为父亲犯罪就刑罚他的儿子吗?我们所信的上帝不是那位大有怜悯的神吗?不是什么时候回转什么时候就接纳你吗?为什么到了这三位王时,耶和华说他绝不会赦免呢?这在圣经中是很少有的词。
在解读犹大历史时,我们要先考察,到底他们在上帝的心目中,犯罪到了什么程度。我们的神当然是乐意饶恕人的,神当然是乐意来宽容人的,但我们的神绝不包容罪恶。这样说,大家可能还是不那么容易理解。如果把玛拿西和约西亚做个对比的话,我们会知道为什么神会说绝不会赦免他。因为玛拿西所犯的罪,单从罪行来讲,和过去历史上南国的这些王犯的罪都是一样的,但是玛拿西所犯的最为严重的后果是,他让整个的以色列民都偏离耶和华去敬拜偶像。玛拿西虽然后来悔改了,但在他的影响之下,以色列人堕落的深度超过了我们今天可能的想象。
对比约西亚,约西亚可以说是以色列历史上在被掳之前的那个刹那的光辉的显现,但约西亚的复兴远没有触及到以色列人犯罪的真实堕落程度。约西亚所带来的认罪悔改的程度,远没有触及到玛拿西带领以色列人堕落的程度。其实以色列人悔改的深度远没到上帝可以饶恕赦免他们的程度。神若想让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灵性上有复兴的话,圣经的原则是他们必须悔改。但他们若要悔改,他们必须知道他们错在了哪里。在《耶利米书》中以色列百姓居然问耶利米说,耶和华为什么发此烈怒,让我们经历这样可怕的事情呢?显然他们不知道他们错在哪儿,他们不觉得他们错了。以至于耶利米不断地跟他们重复,甚至告诉这三个王说他们的命运就是这样的,他们竟然不信,都不放在心上。
换到今天,若一个先知跑来说你活不到明天了,你肯定吃不下饭了,肯定会想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你也得问问先知要在耶和华面前怎么悔改,回家到上帝面前去祷告。但是这三位王听了之后,该做什么做什么,还想要把耶利米给杀了,显然他们根本不信。上帝的恩典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不断地派先知去指出他们的过错来。所以当时在以色列国当中,他们有非常错误的神学,他们以为圣殿在,耶和华就在。但耶利米说不是这样的,但他们不听从耶利米的话,却愿意听从假先知的宣告。
在约雅斤的时候,假先知就说,两年就归回耶路撒冷,耶利米明确告诉他们是70年。我们也分享过这节经文:“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29:11)就在这种背景之下,耶利米告诉他们被掳70年。为什么是70年而不是两年呢?70年是一个世代的极限,就如同上帝用了38年在旷野中审判了一代以色列人一样,上帝用70年的时间要把这一代以色列民消灭掉。他们不悔改,上帝就替他们把他们的罪除去。所以神不会让他们两三年就回来的,回来之后,他们依然在他们罪的根基上,不可能复兴。70年之后,那一代的以色列人,神再重新给他们恩典,回归耶路撒冷,再重新建造。
所以以色列的灭亡,不管是北国还是南国,不是因为他们的罪。哪个基督徒灭亡是因为他们的罪呢?他们的灭亡在于拒绝上帝的恩典,他们拒绝选择上帝为他们选择的道路,拒绝悔改。上帝对于南国的恩待大过或者超过了他们的想象。他们在那种堕落的情况之下,上帝依然派先知去事奉帮助他们。耶利米先知是非常痛苦的,若你不做这个先知,你不知道情况是多么的恶劣与可怕,一旦作了先知就不一样了。上帝就告诉耶利米,还有22年的时间犹大就不存在了,你们都被巴比伦掳走,你们的婴孩都被摔在磐石之上。作为一个先知提前知道这些事,那个心情是非常难过的。
所有的先知当中,惟有耶利米极其痛苦,甚至上帝对他讲:不要娶妻。因此一个人若想真正的在上帝面前有复兴,需要我们在上帝面前有真实而深层的悔改。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只不过想遮掩它;很多时候圣经的教导非常的清楚,先知的话语极其敏锐,但他们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愿今天我们所分享的三位王成为我们的警戒,就在耶和华趁着可寻求的时候,不是从一个单纯救恩的层面,而是从一个有问题当悔改的层面,我们来寻求我们的神。
一起来祷告:主啊,是的,很多时候,你给我们从你来的话语,有忍耐,有各样的提醒,但主你知道我们每个人生命的软弱,惟愿你赐给我们,在我们每个人的灵性当中,对罪的敏感,不回避我们的问题,也不积累我们的问题,而是能够到你的面前来仰望从你而来的恩典,从你而来的光照。主啊,今天我们依然需要到你的面前来像过往你的仆人大卫那样来寻求你,他之所以被称为你所喜悦的君王,那是因为他不管何事都愿意回归到你的面前。主愿你今天照亮我们,乐意到你面前寻求从你得力的恩典,愿你来恩待我们。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本篇讲章为晓峰牧师在2015年3月18日祷告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