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陪伴是美丽的/书拉密

“与喜乐的人同喜乐,与哀哭的人同哀哭”,是主耶稣对门徒如何建立人际关系的一个教导,这当中,同样透出他的怜恤和期待。

在认识上帝之前,有许多年,我都感觉自己过着双重生活——内心的我和外在的我有极大的分离感。表面上,我传递的是乐观向上明朗;但事实上,我每天都在执着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终极问题,因不可得,而魂不守舍,惶惶不可终日。最难堪的是,我无法和周围人说清楚这个问题,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纠结。

于是,到后来,我变得非常封闭,非常不情愿向人倾诉,认为说了也没用,没有人真能听懂,也没有人真能帮得上我。这种状态令我的内心变得日益刚硬,以至于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甚至不做任何呼求的努力。

如今回望那段灰色时光,我得承认,从事实的经历上来说,我的生活很简单,除了幼年丧母外,我并未遇过多么大的坎坷、受过多么大的伤害,与我周围的许多人相比,我绝对可以算是个幸运儿,自小就受宠,长大了也几乎诸事顺利。但天性中的过度敏感和悲观,让我着实成了一个见叶落而悲秋、闻惊雷而哀春的人。记得最清楚的一种感受是,虽然我自小生长在东北,但每到秋末,秋风一过,我便油然生出“不知道是否能活过这个冬天”的恐惧。

不了解的人,会认为这种感觉很矫情;但于我,那种惊慌足以让我夜不成寐。后来,偶然在一本心理学书上读到,这种反应若呈病态,则被称作“季节性情感障碍”,也叫“季节忧郁症”。信主后,重回寒冷的东北(上帝知道,我多么渴望逃离那个天寒地冻的地方),看着一排排瘦削枯干的树枝和遍地黑色的冰雪,我在心里确认:“是的,我已经不怕它了,即使仍然很冷,我也能活下去,只要上帝想让我活下去……”

对这种感受和反应的“医学认定”,让我明白了两件事:一是即使某些感觉可能会被人看为矫情,但不可否认它是真实存在的,既然是真实存在的,就要承认它,不必假装它不存在;二是即使某些感觉真地存在,也不要纵容自己在这种感觉中过度沉溺。

前者,让我学会不回避也不否认自己的过度敏感和脆弱,并相信,就我个人来说,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不必因此自责;

后者,让我看清,对自我的感觉与情绪过度关注和夸大,就是自己给自己套枷锁,必须学会及时跳离,要常保持一种警醒和分辨。

感恩的是,上帝让我有过种种类似的心灵经历后,却借着我的敏感、易痛甚至隐在的神经质,能对他人的“痛点”有比较深切的体察与感知。同时,他也赐给我一颗愿意倾听的安静的心。

“与喜乐的人同喜乐,与哀哭的人同哀哭”,是主耶稣对门徒如何建立人际关系的一个教导,这当中,同样透出他的怜恤和期待。

信主10年来,在服侍一些心灵敏感、易受伤害,又有抑郁倾向的姊妹时,我有过一些体会和教训,愿意在此略做分享。(因为我的服侍只针对姊妹,所以文中提到的第三人称复数用的都是“她们”;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她们”才渴望倾诉,而“他们”就不渴望。此外,我的服侍只是阶段性陪伴,更多是过程中的劝勉、安慰与缓解,而未过于关注医治的手段与结果;也就是说,对于被服侍者,我只是一个可信任的朋友,而不是医患关系)。

希望借此文,那些没有过抑郁倾向或信主后抑郁倾向消失的信徒,能更理解那些即使认识了上帝,也仍然可能陷入心理困境的信徒(并非所有的抑郁症都能简单地归结于情绪问题和属灵问题);也希望弟兄姊妹有了相应理解之后,能有更多的人愿意投身于这个事工当中来,成为身边那些有需要的人的陪伴者。

一、尽量及时

许多时候,安静而满怀同情的倾听,本身就是一种陪伴和安慰。有不少人,因为长期积压在心里的问题难以得到疏解,一旦找到可以倾诉的渠道,经常会以非常繁复、细致的方式叙述自己遇到的各类问题。她们在倾诉时,几乎没有什么选择,无论是时间还是方式,倾诉是她们唯一想做的事。可以说,在倾诉中,她才能获得释放。

这个时候,倾听者必须情愿让自己成为他人坏情绪的“垃圾筒”,尤其在交流的最初阶段,尽量不要拒绝对方的倾诉愿望。这些渴望倾诉的人往往都很敏感和脆弱,倘若在寻求被倾听的过程中遭到一次拒绝,哪怕只是延迟安排下一次的时间,都可能让这其中自尊心比较强的人产生受挫感,以至于就此关闭交流渠道。

所以,对待那些寻求帮助的倾诉者,服侍者需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在能不推迟的情况下,尽量不推迟。其实,所谓的“为朋友舍命”,在当今时代,基本不需要那种紧急情况下才会出现的舍生相救,能够在生活、工作繁忙的时刻分出一些时间——生命中的一段时间——来倾听和安慰,这本身既是善工,也是一种担当。

二、带到上帝面前

对于陪伴和倾听者来说,在服侍之始,自己首先要确定一个正确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不要试图做别人的救世主;自己只是一个“管道”,是做耳朵的,偶尔做嘴巴,但不要替对方做决定。

愿意陪伴他人的人,通常都有一种渴望被人需要的心理。这种心理动力,处理得好,会成为祝福,给他人带来许多帮助和安慰;处理不好,会转化成一种隐在的操纵欲,对那些敏感、易受暗示的被服侍者是种伤害。

这是服侍者需要自我警醒的。唯一能让服侍者与被服侍者免于落入操纵与被操纵圈套的方式,就是随时回到上帝的面前。陪伴者要明白,服侍他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对方更好地认识上帝,能与耶稣建立亲密关系,而不是用服侍他人来填补自己的渴望与满足感。

同时,服侍者也要知道,虽然安静且充满同情的倾听能够对被服侍者有很好的缓解和安慰作用,但真正能改变对方的,只有上帝自己。服侍者充其量能够做的,只是拿出时间和耐心来倾听哭泣、抱怨、委屈、不满与困惑,帮助对方从常理和常识上扫除某些认识障碍,清理某些存留多年的内心“垃圾”和被隐藏起来的“伤口”,寻找一些心理症结可能存在的原因……但无法因此期待,因为做了这些努力,对方就一定会有改变。这个时候,要记得“有人撒种,有人浇水,但让它生长的是耶和华”,传福音如此,服侍他人也是如此。

三、给予理解与鼓励

许多倾诉者之所以有较强的倾诉欲,往往是因为长时间受到压抑,即有时倾诉了,或者没人听,或者听到的人未给予适当的回应。在主动或被动疏离的过程中,她们往往会变得敏感、多疑、多虑,内心有很深的自卑感、不被认同感、受排斥感,恐惧与焦虑是其人际交往的基本状态。有时,因为过度自尊,她们也会有较强的攻击性和看似不可理喻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常,她们的叙述只围绕固定的一些人、一些事件、一些情绪打转,无力自拔。这时,陪伴者除了需要有更细致的耐心来倾听,也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对其某些方面的品质与状态予以提醒。

多数时候,倾诉者的实际状况与其自我描述的状况是有差异的,实际情况并不像其认定的那么糟糕和严重,但因其反应过度,陷入了某种情境的困扰中。这时,需要陪伴者在表达理解的前提下,适当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而且不要把分析上升到属灵层面之后就停留于此。

陪伴者表达出足够的理解,对方在心理上会减少自责或自我保护情绪,敢于在陪伴者的帮助下,就问题谈问题,渐次深入剖析,愿意一步一步看到问题存在的原因,能客观地看到个人的过度反应与理解的偏差,不至于因为害怕再次受到责备、嘲笑而遮蔽自己的真实感受,或为了倾诉而倾诉,发泄完就完了(当然,有时也需要按当时的情况,允许对方发泄一通就结束,而不必做任何辅导与劝勉)。

在剖析中,应当让对方看到人的罪性带来的结果,每个人都需要认识耶稣、更深地认识祂才可能更明白自己,并有真实的改变;但陪伴往往不是一次性的,如果每次都将原因归于人的罪性或魔鬼的引诱,只是大段大段地引用圣经的教导来要求对方去实践,要求对方要有信心,要认罪悔改……却缺少陪伴中应有的关怀、体恤与理解,会使对方很快再次陷入茫然和孤单之中。

所以,这时陪伴者要在祷告中求取上帝的恩典与智慧,知道某些劝诫与安慰在何时表达最合适。而不是想当然地、生硬地讲一堆“正确的”属灵的话,使对方经历拔苗助长的痛苦。

此外,对倾诉者的哪怕一点点进步与小变化,都要有敏锐的洞察,并不遗余力地鼓励。中国是个缺少鼓励的国度,大部分人都是在被过高要求、以打压促进步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很少受到鼓励,也就不会鼓励人,我们通常会认为,如果夸奖对方,对方就会因此骄傲。事实上,这种因果关系绝对是假设出来的。

相对来说,倾诉者是一群特别需要鼓励和认可的人,但她们也特别敏感,对鼓励的真诚与否往往有极准确的判断力,那些泛泛的“耶稣爱你”、“你是上帝的宝贝”、“你很棒”之类的话,多数时候只会引起她们的反感和抵触(尤其在她们对上帝的慈爱缺乏直接感受、对个人的认可度始终偏低的情况下)。所以,对她们的鼓励一定是通过对其个人性的独特处深入了解后,才能准确地指出。而这,需要陪伴者拿出足够的时间、耐心和善意,才能真切地体察到。也就是说,陪伴者对被服侍者的赞美不是为了鼓励而鼓励,而是在真实的欣赏和无条件地接纳之后,自然流露的情感与表达。

四、了解自己的局限

陪伴者多数都是因热心而进入服侍的,但进入之后会发现,许多时候,即使多次倾听和陪伴,被服侍者仍有可能继续陷于感觉和情绪的圈套里不肯出来。许多表述只是事件或针对的人变了,但其看问题的角度、心态、感受方式和思考方式并未有根本上的改变,这时光靠热心是很难将陪伴继续下去的。如果这时,再赶上陪伴者自身也有需要解决的事,那么,前期刚刚建立的信任关系有可能会在某个瞬间轰然倒塌。

这时,需要陪伴者对自身有一个比较明晰的确认,看看自己的整体状态是否适合继续做陪伴者。如果发现自己也处于低谷,或者对被服侍者的状态已经束手无措,那么此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如实告诉对方的状况,不要勉强扮演“属灵强者”,以免因过于急躁而盲目推动对方“进步”,使被服侍者压力太大。

同时,如果发现被服侍者的状况没有好转甚至更糟糕,而且有明显的病态表现,那么,这时需要陪伴者适当放手,在征得被服侍者同意后,及时将其介绍给专业医师、心理咨询师或牧者团队,请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千万不能因为面子问题,或者“狭隘”的保密原则而耽误了对方的治疗。

当然,为被服侍者的个人状况与交流内容予以保密,是每个陪伴者应当具备的品格;但是,如果发现被服侍者的状况有过激和危险倾向,还是应当将救治放在首位,尽早向教会的牧者寻求指导。

在陪伴中,陪伴者还要学会认清自己的角色,要时刻明白,自己不过是有限的、有罪性的人,会经常做错误的选择与决定,说错话办错事。如果能了知自己的有限,在服侍失败时,就不会有过多的自责(当然,如果确实是服侍者方面出现的问题,理应在主的面前诚恳地认罪,并相信主必赦免),以免丧失继续服侍的心志;在服侍成功时,也就不会自得,以为自己大有能力,以致窃取上帝的荣耀。

有些被服侍者在人际关系上受到非常大的困扰,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她们害怕亲密关系。一方面,她们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从关系中获得认可和安全感;一方面,她们又非常害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关系太亲密时,她们会因为害怕自己对某种关系/某个人产生依赖而受控于兹(确切地讲,这种心理仍然是因缺乏安全感,她们恐惧再次被亲密关系伤害、出卖或抛弃),出于自我保护,她们会产生攻击和破坏行为,试图借此设定一个自己可控的交往距离。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方式就是,她们从最初对陪伴者的无条件信任,发展到对陪伴者的道德与属灵状态提出理想化的要求,如果发现对方未达到,她们会表现出不满、抱怨、指责和论断……

表面上看,被服侍者采取这些方式,是十足的自我中心;但事实上,这是因其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缺乏安全感造成的。这种时候,陪伴者除了及时表达歉意——让对方失望了,并告知对方自己实在是个有限的人之外,对其所有的指责只能闭口不言,甚至无需多做解释,以免带来更多言辞上的纠纷,给魔鬼留地步。同时,在明白对方是出于恐惧亲密距离的前提下,不妨适当减少与对方的交往和陪伴的时间,除非对方仍然愿意找自己倾诉,否则可以不必再像先前那样积极主动地关心对方;这样,可以给对方留出重新调整与人相处分寸的空间。

能够陪伴他人、愿意倾听他人的人,许多时候,自己也会陷入某些情境或情绪中难以自拔;面对被服侍者的指责与不满,也会有委屈和无奈,甚至会因此想放弃服侍。这些情况与想法都是正常的,也是服侍中一定会出现的。

所以,陪伴者需要随时回到上帝面前,学会凡事向主交托。如果陪伴者自己能够常与主保持亲密、畅通的关系,那么,在任何情况下,头脑都会比较清醒,知道自己不过是祂手中的器皿。在服侍前能够求取从上而来的爱心、智慧与力量,在服侍中能够因尽心尽力而坦然,就不会过于在意服侍的结果,也不会过于在意自己的感受;知道做得好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做得不好也自会有上帝的手在托护着。

陪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能够有机会拿出生命中的一段时间去陪伴一下那些身陷困境的同行者,是一件美事,也是可感恩的事,因为那是与上帝同工的一种方式。

在去往天国的路上,谢谢你曾陪伴我,谢谢你愿意让我来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