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太13:24】 耶稣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太13:25】 及至人睡觉的时候,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太13:26】 到长苗吐穗的时候,稗子也显出来。【太13:27】 田主的仆人来告诉他说,主阿,你不是撒好种在田里吗?从哪里来的稗子呢?【太13:28】 主人说,这是仇敌作的。仆人说,你要我们去薅出来吗?【太13:29】 主人说,不必,恐怕薅稗子,连麦子也拔出来。【太13:30】 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当收割的时候,我要对收割的人说,先将稗子薅出来,捆成捆,留着烧。惟有麦子,今天就是在要收在仓里。
【太13:36】 当下耶稣离开众人,进了房子。他的门徒进前来说,请把田间稗子的比喻,讲给我们听。【太13:37】 他回答说,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太13:38】 田地,就是世界。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太13:39】 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太13:40】 将稗子薅出来,用火焚烧。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太13:41】 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太13:42】 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13:43】 那时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太13:47】 天国又好像网撒在海里,聚拢各样水族。【太13:48】 网既满了,人就拉上岸来。坐下,拣好的收在器具里,将不好的丢弃了。【太13:49】 世界的末了,也要这样。天使要出来,从义人中,把恶人分别出来,【太13:50】 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十三章这一章的内容,主耶稣用了多个比喻讲论关于天国是什么样的,有撒种的比喻,面酵的比喻,藏宝的比喻,撒网捕鱼的比喻,等等。我们今天所分享的三段经文主要内容是第二个和撒种有关的比喻。上周主日信息是第一个撒种的比喻,论到福音作为种子,在人心里的四种不同情况。今天分享的第二个撒种的比喻,是论到了两种不同的种子在人心里生长之后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
这就是关于麦子和稗子的比喻。这个比喻最通常的解释是指今生地上的教会里,有真信徒,有假信徒;但主耶稣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将这二者给区分出来,而是要等到最后审判的时刻,真假信徒才会被甄别出来,并分别要去往不同的地方。我们接下来会从三个方面来分享这三段相关的经文,一,麦子和稗子的比喻具体指什么?二,为何要等到末日审判的时候才把麦子和稗子分开?三,这个比喻给基督徒的借鉴。
一、麦子和稗子的比喻
我们先来说一下麦子和稗子这两种植物。对麦子大家都比较熟悉,可能对稗子不那么熟悉。麦子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是首要主食,可以做成油条、馒头、面包、面条等一日三餐的供应。而稗子则是一种看起来和麦子很像的草本植物,通常和麦子伴生长在一起,一开始的时候不容易分辨,等到能看出不同的时候,却已经不容易拔除,因为其根系交织在一起,若是拔出会伤到麦子。稗子会与麦子争夺养分,导致减产,稗子本身却不能食用,发涩发苦,甚至还会有毒。// 因为一般情况下,稗子在麦子中长的不多,所以人们通常也不会特意在麦地里去寻找和除去稗子,而是等到收割的时候,顺手把稗子给分出来。
显然,主耶稣是用麦子指在基督里真正天国的子民,稗子则指自称是基督徒的假信徒。从一个地上具体的教会来说,麦子和稗子的比喻最自然的理解就是指,教会里所有受洗的人,并不都是真得救的天国子民。所以,稗子一般不是指着教会外的人说的。// 既然稗子是指自称是基督徒的假信徒,除了真教会里面的假信徒之外,稗子也可以指向异端。只是,真教会内的假信徒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个一个的救恩状况不为人知的个体,其假信徒的身份是隐藏的;真教会之外的异端则是聚在一起的被人知道的假基督徒的群体,其假基督徒的身份是显明的。下面我们会着重来看在一个正统教会内的麦子和稗子的情况。
1.真假信徒
一个教会的正式成员通常是指经过洗礼仪式的基督徒。同时,我们也知道洗礼和救恩之间并不是等同的。就是说,一个人受洗了,并不表示这人就一定是重生得救了。洗礼和一个人里面有圣灵内住的时间次序通常有三种情况,一,已经有圣灵内住之后受洗;二,洗礼的那一刻圣灵内住;三,洗礼之后某个时刻圣灵才内住。但这三种情况都是指麦子,稗子不在这三种情况的范围内,稗子属于只有洗礼,圣灵从未内住。// 所以,从拣选的角度来说,麦子(真基督徒)就是万世以先救蒙神在基督所拣选, 在今世蒙圣灵重生的神的子民。就是使徒彼得所说的“就是照父神的先见被拣选,借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他血所洒的人”(彼前一2)。稗子就是指不是从基督这救恩的门进来的所谓的羊,是盗贼(约十7-10),是灭亡之子。
这样,我们就看到,对于一个地方教会里的信徒来说,通常有双重身份, 一,地方教会的会友身份,二,属灵意义上天国子民的身份。对于一个教会里的大多数人来说,这两种身份是合一的,就是说大部分信徒(真信徒)的洗礼可以看为是两种身份的同时显明,就是使徒保罗所说的“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十9)。但人性的诡诈是会出现,心里并不真信耶稣,但是却会口里认耶稣为主这种情况的。( 在洗礼的问题上,教会也不是一定要对一个人重生得救有了完全的把握之后才给一个人施洗,而是照着这个人的宣告凭着信心来施洗)。因此主耶稣曾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七21-23)。而所谓稗子,就是两重身份不合一,有名无实的情况,他们只拥有可见的地方教会的会友身份,而并不拥有肉眼看不见的属灵意义上的天国子民的身份。// 但我们依然要留意,麦子和稗子是在一个拣选和永恒的视角上来说的,稗子是指永远沉沦的不得救的假信徒来说的。不是指那种受洗的时候还没有重生得救,后来某个时刻真认识基督的信徒。这样的人好像暂时为稗子,其实我们依然把这样的人看为是麦子,不管在哪个时刻得救,只要得救了就都是麦子。的确有人在受洗的时候还不真明白福音,甚至在受洗的时候明明地知道自己不信,出于某种目的想要通过受洗,进入一间教会,来实现自己的某个所求。但是,在教会时间长了,却真的被福音所感动和得着了,然后真的认罪悔改认识基督了,这时候并不需要重新受洗。这就是先得着了地上教会的成员身份,然后才得着了属灵上永生的生命。比如,就像腓利在撒玛利亚传福音时的那个行邪术的西门,他也听见了福音,也受洗了,但是他的受洗并不是出于对耶稣的认识和爱,而是出于他的私欲。以至于后来他要用钱来买圣灵的能力,被彼得严厉地责备。如果这个西门就此真悔改了,他就和其他得着圣灵的信徒一样得救了;如果这个西门到死都没有悔改,那么他的确就可以被称为是稗子。当然,稗子也并不是只有到将来末日审判的时候才显明出来,比如像犹大,他虽然蒙召为使徒,跟随耶稣,可以说是“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来六4)。但是犹大却不是麦子,而是稗子。只是,犹大最终的结局并不是像其他稗子一样,等到将来末日审判的时候才显明,而是在地上,在当时的世代里已经就显明了出来。(犹大这种在当时就显出来的应该属于极其特殊非常少见的情况)。
也因此,地方的教会和将来新天新地中的天国相比,虽然是天国在地上的某种彰显,但有很大的不同。除了直接与基督面对面,身体复活生命得以完全之外,归属成员的数目并不对等。如果把地方教会看成一个圆,天上教会看为另一个圆,这两个圆在成员归属上不是完全重合的,极大可能是一个大部分重合,但各有一小部分是不相交的形态。// 我们过去提到过,有人曾说,将来我们在天上见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三件令你惊奇的事情,你以为某个得救的人不在天上,你以为某个不得救的人却在天上,你竟然在天上!
2.稗子的危害性
稗子的目标就是要对麦子产生危害。稗子本身会制造出一些问题来成为真信徒的搅扰、愁烦和试探诱惑,会以很多负面的东西占据真信徒的时间和心灵。就像以色列人在旷野时所面对的情况,“他们中间的闲杂人大起贪欲的心。以色列人又哭号说,谁给我们肉吃呢?”(民十一4)。而且因为他们常常打着属灵的旗号,因此并不容易分辨,产生很多纷争和祸患。// 特别是对于异端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混乱神的道,拆毁神的教会。就像主耶稣责备法利赛人时所说的“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太二十三13,15)。
稗子的危害性主要是相似性和潜伏性,它像麦子而不是麦子。最可怕的错谬不是错的离谱,而是像真理。魔鬼抵挡上帝,攻击圣徒和教会的主要方式就是,欺骗(迷惑和试探),恐吓,逼迫(和控告)。其中最常使用的就是无孔不入的诱导、欺骗和试探。撒旦的攻击常常是似是而非的道理和说法,模仿真理,却体贴肉体,以此来迷惑人。// 而且,这里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麦子和稗子,那就是真福音和假福音。圣灵将真福音的种子播种在真信徒的心里,仇敌将假福音的种子放在假信徒心里。从某个角度来说,稗子最大的毒性就是指假信徒会输出似是而非的、错误的道理,引诱人灭亡,他们声称他们所传的是可以救人的道,可以让人脱离罪和死亡的救恩,实际上他们所传的是让人进入灭亡的虚假的道理。这就是保罗说的“提摩太啊,你要保守所托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虚谈,和那敌真道似是而非的学问”(提前六20)。
所以,我们会发现,圣经里有时候主耶稣所说的话语给人感觉非常强硬,很不委婉,甚至让人感觉很受伤害,这不是主不够体恤和怜悯,而是这其实是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就是非常清晰,清晰到让人无可逃避,甚至让人感觉不喜欢,让人觉得自己被得罪了,因此希伯来书说“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四12)。神的道对人的自我是有辨析力,甚至是有破碎功能的。神的道会让人觉得扎心。因此,耶稣的讲道有时候会有一种效果,听见的人只有两种可能的回应,一,要么悔改顺服,俯伏在耶稣面前说主啊,你说的对,我需要认罪悔改,我需要归正;二,要么悖逆反抗,就像法利赛人那样听见耶稣所讲的,看见耶稣所行的,就去商议怎样除灭耶稣。// 这一章里主耶稣也说有时候祂会用比喻来讲天国的道理,就是因为考虑到听道的人中除了门徒还有其他一些带着悖逆和敌意来的人,这些听的人中有些人的心还不能接受真道,还没有做好准备。因此,为了避免让他们的恶被激发,为了避免他们以更加犯罪的方式来抵挡神的道,就用比喻来讲。比喻的好处就是,凡是天国的子民,听了之后还会继续思想,愿意来进一步寻求,他们就得着了真理的供应。那些定意要悖逆和抵挡神的人,听了之后因为不明白也不想更多寻求,就以一种轻忽的心态将所听见的抛掷脑后,不那么在意。
3.这是仇敌作的
我们可能会想,人听见的是纯正的福音,为何这福音在人心里所引发的却不是这人归向基督,反而是利用福音和教会呢?主耶稣的解释是“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 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这就是福音在地上施行拯救的时候所面对的属灵争战,上帝在工作,仇敌也在做一些动作。当人们听见福音的时候,仇敌会在人心里面同时作欺骗、蒙蔽、恐吓、扭曲的工作。前面第一个撒种比喻中主耶稣说“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太十三4),“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太十三19)。在麦子和稗子的比喻中,那恶者是如何把人所听见的天国道理给夺走的呢?就是在这人心里撒下有毒的另一个种子。// 故此,我们要格外小心,不要被仇敌所蒙蔽。哪怕是真认识基督的人,也可能会被试探所胜,一不小心就成为被仇敌使用的作恶的工具,比如,人有时候会把领人归主看成是功德,是在人前夸口的指标,出于急功近利的心态,出于迎合人,就容易传讲一个世俗化的“福音真理”。
二、为何不薅出稗子来呢?
既然稗子有如此的危险性,我们不应该尽力去发现去辨别,并把稗子从教会给剔除出去吗?有害的,尽早去除不更好吗?
1.薅出来?
但我们却从经文读到“仆人说,你要我们去薅出来吗?主人说,不必,恐怕薅稗子,连麦子也拔出来。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上帝给的原则竟然是不要薅出来,让麦子和稗子一起长,等到收割的时候再处理。
应用在教会具体的情景里,不要薅出来可以有两类含义,一,在真教会里,不要强行去作甄别真假信徒的事,不要轻易就宣布谁谁是假信徒,是不得救的。不要一看见弟兄软弱跌倒,就马上说这人是稗子;或者一听见有人对一些真理问题有疑惑,马上说这人是异端。(我们要给人在教会里有足够成长的空间和过程,不要假设一个人一信主马上就完全,要对人的软弱和有限有充分的认识)。总之,不要随意判定一个人的救恩状况。上帝既没有要求教会在今生一定要分辨出谁是真假信徒,也没有给我们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以鉴别真假基督徒的方法。一个人内心如何,惟有上帝知道。我们基本上是凭着信心来彼此相待的。或者说,上帝通常不会给人一眼就能看透另一个人内心的恩赐,只有在特别情况下上帝才会给人这种能力,比如彼得知道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撒谎,保罗知道行邪术的以吕马的恶意,但更多的时候上帝并不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另一个人的内心状况是什么。尤其是,具体到拣选的奥秘,上帝通常不会告诉你谁是被拣选的,谁是不得救的。我们一般都是能看见行为,却看不见内心。因此,就事论事就好,不要随意猜测内心,不要扩大化。新约圣经明确宣布是灭亡之子的,只有卖主的犹大一人,其余的人从亚拿尼亚、撒非喇,到行邪术的西门和以吕马,虽然使徒们都严厉地责备了他们,但是并没有说,他们就是不被拣选的一定不得救的。而是说,他们若不从罪恶中出来,他们必然灭亡。他们被责备之后,只要在某个时刻悔改信耶稣了,他们也可以得救。// 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在今生几乎无法对一个人是否是稗子下定论。
二,面对异端,真教会固然视其为仇敌,但是却不是采用世上武力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不是从形体上试图将其消灭。而是谨慎警醒,带着惧怕,保持距离,与之划清界限,在真理上抵挡和厌恶他们就可以了。
2.为何容麦子稗子一齐长?
不要薅出来,不是上帝的能力不够,而是上帝有更美的心意和计划。既然上帝允许稗子和麦子一起长,就表示上帝有足够的智慧和权能来保护麦子,限制稗子。神若不允许,人连一根头发都不会损坏(路二十一18)。那恶者的工作是在上帝的权能之下的,神不允许,恶者一步都不能踏过界限。因此,虽然允许稗子对麦子产生一些影响力,但是这种负面影响是在上帝的控制当中。而且,上帝还能藉着稗子,来磨练麦子。
首先,有稗子存在,我们却不知道谁是,这可以训练让人谦卑顺服。就像摩西所说的那样“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申二十九29)。我们需要学习在不明白不知道很多事情的情况下来寻求和明白上帝的旨意。
第二,训练我们对上帝的信心和交托。就像相比于一个案件的侦破来说,不冤枉一个无辜的人更重要。在地上很多时候真相并不那么重要,我们一定会面对很多在今生无法解决的事情,人应当知道自己的界限,有些事情神有所设定好的时间,人需要等待,我们就交给神就好了。神会在某个时刻,或将来最终审判的时候解决所有的问题,没有人可以逃脱上帝的追究和审判。// 事实上,人所作的一切在神面前都是赤露敞开的,都是显明的。神知道一切。我们等候神的时间就好。
第三,神既然允许教会有稗子存在,那么我们就当以一个自由和超越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今生。地上的教会始终是不完全的,不要理想化地方教会,要在对今生现实清醒的认知和对将来完全国度的盼望中来走今生天路。甚至,基督徒需要常常在一个末世的视角来看今日的教会和自己的生命服事。因此,当我们看见教会的问题的时候,不要灰心抱怨,退后冷淡,远离教会,或者跌倒不信。反而从上帝的恩典的角度来思想,上帝就在这样一群不完全的罪人中施行拯救,存心忍耐,让这些有问题的人在一起彼此配搭,彼此服事。哪怕有稗子,也不影响上帝恩典的工作,也不影响真信徒委身在神的教会里彼此相爱。
3.不薅出稗子vs教会纪律
当然,这里我们要说,这并非是在教导圣徒看见地上的不公义,看见教会里有自称是弟兄的人犯罪却不管不顾,视而不见,容忍罪恶横行。对于在地上,在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基督徒可以照着各自在上帝面前的良心和信心的领受来作各种不同的反应,或起来直接参与,或以某种方式声援,或默默祷告,都可以。而在神的教会里,面对罪恶和不公义,保罗曾对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说“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我身子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好像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我先前写信给你们说,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此话不是指这世上一概行淫乱的,或贪婪的,勒索的,或拜偶像的,若是这样,你们除非离开世界方可。但如今我写信给你们说,若有称为弟兄,是行淫乱的,或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因为审判教外的人与我何干。教内的人岂不是你们审判的吗?至于外人有神审判他们。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林前五1-13)。这就是今天教会纪律的依据之一。若是有清楚违背圣经真理,而且具有社会性影响的罪,那么就需要在教会层面有相应处理。
只是,教会纪律并非是在一个人最终得救的层面上来审判一个人,教会纪律有三个主要的层面,一,帮助一个犯罪的人悔改归正;二,为了基督和基督教会的圣洁见证;三,让其他人借鉴和惧怕。因此,即使是被教会除名,这通常是宣告了这人基督徒身份的不确定,我们此刻对于这人是否是真认识基督的人没有确信和把握,要把这人当作外邦人看,就是主耶稣说的“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太十八17)。但是教会并没有下定论说,这人永不得救。或许这人后来又悔改了,教会依然可以接纳他。因此,保罗曾说“这样的人,受了众人的责罚,也就够了。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林后二6-7)。// 至于说,这人是否真正悔改了呢?主知道。每一个人最终的结局将来在基督的审判台前都会一一显露出来,没有一个人能欺哄神。
也因此,教会的主要责任不是审判,而是拯救。就像主耶稣所说的“若有人听见我的话不遵守,我不审判他。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约十二47)。教会的主要使命是见证基督,服事众人。因此,教会在面对犯罪,面对抵挡,面对逼迫的时候,从来所采用的不是宣判和敌对,不是宣布这些人既然抵挡耶稣因此他们就永不得救。基督徒更是不能凭着血气和自我来咒诅别人。就像雅各和约翰在面对撒玛利亚人不接待耶稣的时候所说的“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一样吗?”(路九54),主就责备他们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九55-56)。教会讲罪,讲悔改,讲最终的审判,也处理基督徒所犯的罪,却不去断定谁是否得救。
// 教会纪律之外的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我们曾讲过,一般用的方式是起誓,教会对于很多问题并没有调差清楚的能力,其实连地上的强力机关都无法完全做到这一点。教会对于有争议,却无法取得明显的证据的事情,一般是双方在上帝面前为自己所说的话起誓,然后这事就了了。“人都是指着比自己大的起誓。并且以起誓为实据,了结各样的争论”(来六16)。从某个角度来说,起誓就是把这事交托给了上帝,由上帝来裁定。上帝可以在今生就显出了是非对错,也可以把很多事情带到天上将来我们面见基督的时候才明白事情的真相。(也因此,很多时候,事实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我们并不能完全清楚。也因此我们就不要随意下判定)。
三、基督徒的借鉴
从麦子和稗子的比喻看到,对于基督徒来说,重点不是要去薅出稗子,而是自己要向下扎根,与基督更深地联合。这样就不用惧怕与你一齐生长的稗子会影响了你的生长。反而,整天去想这人是稗子吗?那人好像是真的麦子,这才是中了撒旦的诡计。
1.基本责任
因此,基督徒生命的第一要义,是你与基督的关系。就像彼得曾指着约翰问主耶稣“主啊,这人将来如何?”(约二十一21),主给他的回答是“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约二十一22)。人在地上的主要责任不是去分辨另一个人的内在,而是体察上帝对我们的心意,并去顺服。我们先不要去管别人是什么样的,首先要关注的是你在上帝面前当作的事情是什么。这不是不去顾念别人,而是不要让别人成为我们不尽责的借口。另一个人怎样,一点都不影响我们来遵从上帝的命令和旨意。就像约书亚所说的“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事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书二十四15))。
2.不轻易下结论
同时,也不要随意论断,轻易给定论。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表面上所看见的那样,很多时候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并非是事情的全部,不要急着就自己所看到所知道的这一些现象就下一个绝对化的结论。因此,就像使徒保罗所说的那样“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神那里得着称赞”(林前四5)。基督徒很多时候的功课是学习等候,很多事情只要留意观看后面的结局就好了。
3.忍受试炼
上帝对于自己的教会自然有其炼净的方式,因此,当基督徒面对内在纷争,或者彼此攻击,以及外在环境的逼迫和艰难的时候,当在上帝面前求胜过这些试炼的恩典和能力。不要让自己表现的好像是一个要跌倒的人,反而是靠主稳稳站立。基督徒里面神所赐的永生生命在今生必然会面对磨练,而且也不惧怕被磨练,以此有别于稗子。就像彼得所说的“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前一7)。
四、结语
最后,在论到将来审判的结果时,主耶稣用了多个比喻来说明,比如绵羊和山羊的比喻,好鱼和坏鱼的比喻,还有这里麦子和稗子的比喻。就像是传道书所说的“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传七8),我们就在起头和终局之间的这个过程中来跟从耶稣在今生行走。我们的终局,在起头就已经蒙基督的保守和带领了,因此让我们从始至终都持定在基督里所领受的永生之道,哪怕历尽艰难也不放弃。就像使徒彼得所说的“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借着神活泼常存的道。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彼前一23-25)。
回应诗歌:《41我真不知神的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