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9:27-34 耶稣从那里往前走,有两个瞎子跟着他,喊叫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耶稣进了房子,瞎子就来到他跟前。耶稣说:“你们信我能作这事吗?”他们说:“主啊,我们信!”耶稣就摸他们的眼睛,说:“照着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吧!”他们的眼睛就开了。耶稣切切地嘱咐他们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叫人知道。”他们出去,竟把他的名声传遍了那地方。他们出去的时候,有人将鬼所附的一个哑吧带到耶稣跟前来。鬼被赶出去,哑巴就说出话来。众人都希奇说:“在以色列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法利赛人却说:“他是靠着鬼王赶鬼。”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证道经文所记载的,是第八、九章最后两个神迹,都是马太所独有的。一如既往,经文没有着眼太多细节,重点也不在神迹本身,而是将关注点集中于耶稣到底是谁,众人对耶稣的反应,以及我们与主基督耶稣到底该有怎样的关系,该怎样跟随主等等——其目的是为引导福音书的读者因更深地认识主基督耶稣,从而能更坚定地跟随主,更多地爱主,更好地服侍主!
这两个神迹的记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烈的对比——肉眼看不见的瞎子,属灵的分辨力却异常敏锐!两个与主基督耶稣“从未谋面”的人,竟然能认出眼前的这位就是大卫的子孙,而那些看得见的人却认不出来;说不出话的哑巴,得医治后与众人一同希奇,但以教导为职任的法利赛人却犯下亵渎之罪,污蔑主基督的权柄来自鬼王!正应了主自己针对法利赛人所说的话:“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约 9:41)由此可见,一个人内在的灵性,与其外在的身体条件、身份地位或是知识素养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时甚至完全是相背的。所以,我们既不要仗着那些外在的东西夸口,也不必因此自卑,“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林前 1:31)
以下的分享,我们将依经文的顺序,选取其中“大卫的子孙”、“照着你们的信”、“你们要小心”和“靠着鬼王赶鬼”这四个主题词展开。
大卫的子孙
第九个神迹是主基督开了两个瞎子的眼睛。这两个瞎子尽管外在的肉眼看不见,但内在属灵的眼睛却异常明亮,因为他们竟然称耶稣为“大卫的子孙”!今天我们读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但在当时的犹太人中,这可说是非同小可的认信宣告——他们认耶稣为神所应许、犹太人一直期盼的弥赛亚,即基督!这是“马太福音”第一次使用弥赛亚来称呼耶稣,而这新启示竟没有出自那些能见之人,反而通过不能见之人展现出来,不仅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令人惊叹——神能使用任何人,能让任何人担当大任!主耶稣曾预言:“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路 19:40)这又是一例。当然,当时大多数犹太人还没有这样的认信,文士与法利赛人这些宗教权威就更是大不以为然了。
对于犹太人来说,传福音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证明耶稣是弥赛亚,就如彼得五旬节第一次对犹太人讲道时所宣告的那样:“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地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 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徒 2:36)大卫的子孙、弥赛亚降临在世显著的作为之一就是开瞎子的眼、哑巴的口,因为先知早已预言过:“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那时,瘸子必跳跃像鹿;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赛 35:5-6)这两位瞎子正是因为相信主耶稣就是大卫的子孙、是已经降临的弥赛亚,于是就照着先知的预言前来求医治,因此眼睛得开,能以看见——他们的信心真是大啊!相反,文士与法利赛人却是因为不信,是属灵的瞎子,所以就不能认识主,就与主为敌。圣经并没有记载这两位如何走到了这一步,有这么大的信心。这其中固然有他们自身的经历,但更是神的恩典,要借特殊之人,启示特殊之名!
今天我们同样是因着信,才能认识主基督,并因此灵眼得开,能以看见、听见。我们处在信息爆炸又极易获取的时代,每天看见、听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但合乎真理的,或是对生命有益的究竟有多少呢?开卷未必就有益,我们当如何取舍呢?惟有认识主基督耶稣,才能具有这人生的真智慧,因为“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林前 2:15)这世界灌输给我们的,多是虚幻的、短暂的,惟有神通过主基督所启示的,才是真实的、永恒的!故此,我与弟兄姊妹共勉,愿我们每天能拿出更多的时间阅读并思想神的话,而不是浪费在漫无边际的短视频和穿越小说里。
惟有认识主基督的人清楚人的本相和世界的本质。人都是罪人,这是人最基本的属灵本质,也是这世界充满罪恶的根本原因。罪人由于与神为敌,其结局必定是地狱烈火的审判,没有一个人能逃脱。只可惜世人并不自知,竟然在罪中自娱自乐,世界更是推波助澜,仿佛我们不会死一样。我们今天能认识主,真是何等有幸啊!更糟糕的是,人虽处险境却并不能自救,所有人都难免一死就是证明。“人类真正的解放”——脱离罪恶与死亡——单赖一位救主!
惟有认识主基督的人清楚这唯一的救主就是基督耶稣。“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 4:12)这世界有许多的宗教,有许多所谓的人生导师,但却没有一个真正能指点人脱离罪与死的迷津。惟有主基督耶稣才能如此宣告说:“认识你独一的真 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 17:3)我们既已认识主,从此就出死入生,出黑暗入光明,出虚幻入真理。感谢赞美主!
惟有认识主基督的人清楚自己已经重生,在基督里成为新造之人,生命已被更新。从此就可以从世界分别为圣,不随从世界的风俗,活出满有平安喜乐、坦然无惧的新生命,从此人生有异象,生活有引导、方向与力量。我们从前都好像瞎子一样看不见,但如今却因神拣选的恩典,得以认识主基督耶稣,生命焕然一新,岂不该欢呼雀跃吗?
惟有认识主基督的人清楚必须交出自己生命的主权。认识基督耶稣,就等同于认他为自己的主救主,怎么可能还保留什么主权呢?在世人看来,这可是不折不扣的纯损失,但在真基督徒眼里,这却是莫大的恩典啊!眼界如此迥异,乃在于属灵的眼睛是否得开。基督徒为什么常常不能活出新生命的样式,为什么或是像以前一样,或是停滞不前,肯不肯交出“主权”(这词本身就非常有意思!),实乃其中的原因之一。我们与基督耶稣既是主与仆的关系,就没有任何的“自主权”可言,这与当代极度强调个人权利的潮流完全相反!圣经的原则常常是反合的,成为主的奴仆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死抓着自己自由不放的才是真正的奴仆,正如主所教导的那样:“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 16:25)但交出主权是我们最为抗拒的,结果就是我们被各样的私欲所捆绑,反而比世人更可怜。求主感动我们交托,不论大事或小事、个人或家庭、言语或行为、工作或服侍、顺境或逆境、… 统统都交托给主,从而得享真正自由与喜乐的生命。
照着你们的信
真知识一定源于真信心,这可以从两个瞎子的身上看见——他们相信耶稣是基督,敢于向耶稣祈求,于是就得了医治,瞎眼得见光明。由此可见,真信心一定包含两面。一面是所信的对象,这是信心的基础与最重要的,如果错了,那信心就是假的。瞎子信对了人——当然也是神——这是这个神迹的关键;另一面是信者信心的表达。如果信心不能产生相应的行为,没有“口里承认”,那信心就是死的,毫无意义。如果瞎子不祈求,或是半途而废,神迹同样不会发生。感谢主!他保守这两位的信心完全,于是神迹完美呈现,既叫主的名得荣耀,又用以教训我们。
祷告祈求要有果效,首先要明白你所信的是怎样的一位神和主,他会为你成就什么、成就多少。如果你以为神会无条件地满足你所有的愿望,叫你心想事成、有求必应,那可就与圣经所启示的那一位大相径庭了。圣经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 55:8-9)又说神的智慧无法测度。主耶稣自己的祷告是:“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 26:39)既然已经交出了主权,一切事就得由主说了算,就得毫无保留地顺服!主所应许的,就是我们可以祈求的;主未应许的,我们就不该妄求。不能摆正你与主的位置,就是认识主、信主还不够,祷告祈求就难以摸着主的心意,自然就没有结果了。求主加赠我们的信心,我们也在生活与服侍中多多操练,好使我们的信心不断增长,识主更多,更贴近主的心意。
祷告祈求要有果效,还必须清楚你到底要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现实中不少人或是不清楚自己所要的,于是只能笼统地祈求;或是因着各样的原因,不愿意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呈现在神面前,于是就成了言不由衷的祈求。瞎子目标明确,求主施恩开他们的眼睛,一点没有含糊其辞。反观我们自己,有时连自己都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什么。为此,有弟兄姊妹请我为他们祷告时,我常问:“你到底要什么?”目的就是希望你能厘清自己,也让别人的代祷更为明确。一开始可能确实不那么清晰,可以笼统地祷告,求主显明他的心意,也使自己心意坚定。随着祷告的深入,祈求也应当越来越清晰。不要怕错,也不要不好意思,主鉴察我们的心,会保守并引导我们的,因为主早已应许说:“人若立志遵着他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 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约 7:17)一旦清晰了,就抓住不放,直到主成就或得着确据为止。
祷告祈求要有果效,也常与你愿意付多大的代价有关。一求即成的祷告当然有,也确实好,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美好的时刻。但祷告并非总是如此!许多祈求的成就需要付上相应的代价。从今天经文的记载推测,这两个瞎子很可能不是一开口祈求就得了医治,而是坚持不懈,一直跟到了屋里,还要通过信心的测试,然后才得蒙应允。现实中我们的祈求常常比较敷衍,既不怎么清晰,又不肯下功夫,轻轻忽忽地就对付过去了。这样的祷告祈求却幻想有惊人的后果,怕是太不切实际了吧!比如,我们想改掉自己的一些坏习惯,却又不想为此长期、专注地祷告,只满足于想起来的时候轻飘飘地祷告一下,你觉得可行吗?世人尚且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什么祷告祈求这些属灵的事情就不该是同样的呢?神的儿子,我们的主出来传道前,尚且需要付出四十天禁食祷告的代价,我们岂不更该效法吗?坦率地说,我们今天许多祈求不蒙应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付上足够的代价。求主赦免并复兴我们!
你们要小心
再一次,主切切地嘱咐这两个蒙恩得见光明之人:“你们要小心,不可叫人知道。”但他们也像第一个神迹中那位从大麻风得洁净的人一样,没有照主的吩咐去做,而是“竟把他的名声传遍了那地方。”
尽管这两位瞎子的信心与认知非常到位,但在当时却是极少数。犹太人对弥赛亚的期待普遍存在误解,他们所希望的是一位政治、军事的领袖,可以带领他们推翻异族的统治,重振地上大卫王国的雄风。但主基督耶稣的国却不属这世界,天国的君王要来拯救人脱离罪恶与死亡,而不是在地上做王掌权。再加上此时十字架与复活尚未成就,还不到福音广传的时候,所以主不希望他们到处宣传自己,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影响主传道的工作。只可惜这两位没把持住,尽管出于好心,但依旧属于不顺服,因为不合主的心意。
真正的顺服在于完全遵行主的旨意,不应该夹杂任何人的意思。不论是不是出于好心,也不管表面效果看起来多么好,都不能成为不顺服的理由,更不用说那些动机与目的不纯的了。传扬主的名、为主作见证,或是为主做工,通常都是好的,值得肯定与提倡的,只是不能一概而论。圣灵有时会拦阻我们做一些看起来正确的事,就像保罗被禁止前往亚细亚传福音那样,这样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完全顺服,就像保罗他们转向欧洲一样。有时我们不能理解,自以为有理,甚至会与主争辩,但行动上的顺服却必须是不折不扣的,就像军人坚决执行作战命令那样。这些年守望教会在公开化、建堂与户外敬拜期间所走过的路,我们也不是都能理解,但主既定意如此,又没有开新的出路(这都是我们认真寻求并经过同工们印证过的),我们就得顺服,就得忍耐等候。我相信这两位出于好心的不顺服,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蒙恩太大,抑制不住,以致“晚节不保”,没有顺服到底。彼得拦阻主上十字架,也同样是因为心直口快。但好心未必办好事,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仆人的责任首要的就是顺服。求主保守我们的心思意念与行事为人,内外都顺服!
真正的顺服也在于敏感于神的时间,即“传道书”所说的“万物有定时”。一件出于神呼召的事,却并不一定就是现在要去做的事。戴德生很早就清楚神的呼召是要他来中国传福音,但真正成行却延后了好多年,这期间就是神预备他的时间。人一方面缺乏耐心,一旦有想法就按捺不住,急于付诸行动,这样就很容易跑到神的前头。所以,忍耐才是需要由圣灵结出的果子;但另一方面又常常拖延、磨蹭,明明该做的事却一拖再拖,迟迟不能付诸行动,结果就是跟不上主的脚步。惟有各按其时,才能成为美好。如果一时看不清楚该怎么办呢?最好是耐心等待,不急躁、不盲动,圣灵一定会引导我们的,因为神的时间必不错误。求主保守我们能与主同步同行,不快也不慢。
靠着鬼王赶鬼
第十个神迹记载的是主基督耶稣开了一个哑巴的口,这个人哑巴的原因是被鬼所附。于是,主基督施展属灵的权能,赶出了那使人聋哑的鬼,这人就得了完全、彻底的医治。
鬼附可能导致疾病,就像这个哑巴。但疾病不一定都是由于鬼附,前面主耶稣医治的那个瘫子,就是因为他的罪,而不是鬼附。现实中区分鬼附与一般疾病有时并不容易(尤其是现代一些所谓的心理疾病),可能需要特别的恩赐。如果是被鬼附,必须动用属灵的权能赶鬼,仅使用医学手段是不够的,因为这仅仅适用于普通疾病。我们也不用担心,圣灵既运行在教会与我们的心中,鬼就猖狂不了。属灵争战虽然激烈,但只要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又肯顺服主的旨意,主必保守教会及圣徒的平安,也必不会缺乏所需的恩赐。
众人——一定包括刚得医治的哑巴——对这神迹的反应又是希奇。面对神迹,不希奇才是不正常的!这样的反应虽不及前面瞎子的信心,但至少没有恶意,对于认识主是有益的。不知我们平常还有没有这样的希奇,还能不能常常看见神的作为?刚信主的时候,希奇一般比较多。只是信主的日子久了,生活平淡了,经历也多了,属灵的敏感可能反而下降了,见怪不怪,也就少有希奇了。其实,神的作为从未止息,先知说“每早晨都是新的”,我们应该常常希奇才是!但这需要保持灵性的活泼,也要有热心。惟愿圣灵复兴我们的灵性,挑旺我们的热情与属灵的敏锐,能常常因主的作为而希奇,并因希奇而常常归荣耀与神!
希奇之后更应当思想,我们所相信、跟随与服侍的主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主?我们对主的认识到底有多深?生命的成长与成熟不仅要借助于那些神迹中的“大希奇”,也要借助于日常的这些“小希奇”。过不好平常的日子,就不能“稳行在高处”,因为“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 33:25)
法利赛人的反应却与众人背道而驰,凸显出他们对主基督的敌对已经大致亵渎的地步,因为他们把显然出于圣灵的权能归咎给魔鬼,犯了不可赦免之罪!作为专业的宗教权威与百姓的领袖,他们的灵性竟堕落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惊奇与愤慨!
原因也不复杂,就是他们不信!他们固执于自己的观念与传统,奉为圭皋,不明白律法的精义,就不能理解并接受主的新启示;他们自高自傲,不肯谦卑,就错失了认识主的机会;他们计算自己的名利得失,就被私欲所蒙蔽等等。这都是我们的警戒,若不能被圣经归正,若不能在神面前存敬畏与谦卑的心,若不能胜过邪情私欲,就很容易陷入罪中,甚至否定主的作为。
当然,真正蒙恩得救的基督徒也不用担心,自己是否会犯下这类亵渎神而不得赦免的罪,因为担心的本身已经显示出你属灵的敏感。只是我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要慎思明辨,既查考圣经又寻求圣灵的引导,而不是自以为是。一时看错了的,则要及时悔改,而不是固执己见,错失归正的良机。
这些遇见主并得医治的人是幸运的,但还有许许多多需要认识主、被主拯救的人,该怎么办呢?九章的结尾承上启下,带领我们进入新的领域。
最后,我们以使徒约翰宣告的撰写福音书的目的——这同样是马太记载第八、九章的目的,以及我们读福音书的目的——结束今天的证道。愿我们因更深地认识主基督耶稣,就能更多地爱主,更好地服侍主:
约翰福音20:30-31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阿们!
在主里纪念所有为主的名遭受逼迫的兄弟教会,特别是那些被拘禁、被限制自由的主内肢体!
求主保守、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