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十位大师谈阅读/武昕 编辑整理

1、陶恕 谈好书

好的书能使我们的思想飞驰,甚至超越和凌驾书所蕴藏的知识。书的一个段落、一组句子,都可以勾起我们无边的思绪。这时,最好是合上书本,静静地让神、大自然和我们的心灵指引我们。杰出的作者就像一个友善的向导,带领我们穿过森林,指给我们看无数我们不曾注意到的天然奇景。我们透过他学到如何发掘奇景。

 

2、切斯特顿 谈伟大作品

阅读伟大作家的作品所得到的主要裨益,同文学不相干,既与欣赏优美的文体无关,甚至也与陶冶我们的性情无关。好书之所以开卷有益,是因为好书使我们不致成为“真正的现代人”。一旦成为“现代人”,我们就会囿于时式的偏见;这就好比我们用仅有的一点钱买了顶时式帽子,反而使我们永远不能再赶时髦了。千百年历史所经历的旅途上横陈着“真正现代人”的尸体。而文学――传世的古典文学――不断向我们提示那些并不时髦的真理,以抵消那些可能使我们为其左右的新观点。

 

3、路易斯 谈过去的典籍

如果当代作品阐释了真理,我们对其已经有所认识;如果这些作品中存在谬误,则会使我们在原本已经很危险的错谬中越陷越深。唯一能缓解这种局面的方法,就是让以往时代的清爽海风吹拂,吹醒我们的头脑,而要想如此,只能通过阅读过去的典籍。当然并非往昔就有什么特别的魔力。以前的人并不比我们更聪明。他们和我们一样犯了很多错误。但他们所犯的错误与我们的不同。对我们在犯的错误,他们不会恭维;而他们的错谬,如今既已昭然若揭,也就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危害。两人的智慧比一个人的强,不是因为两人都不会犯错误,而是因为他们不太可能犯同样的错误。

 

4、威尔斯比 谈古典名著

今天我们需要维护超时代的书。许多传道人对古典名著嗤之以鼻,说: “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是的,究竟为什么呢? 因为古典名著能耐久。一般的作品犹如天空的陨星,出现一时就消逝了;但古典名著则像晨星,不管世人如何,一直照耀辉煌,也许起初不为人所注意,但它却一直与我们同在。……其次,古典名著也是超时间、超空间、超文化的。美国作家卡尔范都仁(Carl Van Doren)说得好: “古典名著就是一本不需重新改写的书。”古典名著根深蒂固,不会为时代的风尚所摇动。我们读莎士比亚的名著需要靠注解说明他所用的词汇,但是他所描写的人物个性却不需要注解,我们马上可以体会。唐吉诃德(Don Quixote)是中世纪的武土,骑的是匹跛足的马,不是今天德国的名牌汽车,但他的遭遇,也照样发生在今天许多人的身上。最后,古典名著像泉源,能涌流出其他的著作;又像一把钥匙,能开启许多新的门户;或像一粒种子,会产生丰硕的果实,虽然成千上万的书不断出版并且风行一时,但它们也渐渐地消声匿迹,然而古典名著仍然能吸引人的思想,历久不衰。古典名著能帮助你思想, 并且帮助你思想人生最重大的问题。基督徒如果肯阅读古典名著(不论属灵的、世俗的),他的生命必然会有长进,不会盲目地崇尚畅销书了!

 

5、侯士庭 谈基督教经典

今天很多基督徒生命之所以浅薄,就在于“现代化”所衍生的问题。我们需要过去二十个世纪以来所有敬虔生命的见证,来帮助我们继续在二十一世纪成为基督的门徒。所以要学习享受“圣徒相通”,借着体悟他们的生命,再次思想“他们的思想”,以至于我们也能生出像他们那样渴望上帝的热切情感。当灰心失望的时候,昔日的榜样能让我们看到,基督徒的理念在经过真正的试炼之后,就能结出丰盛的果实。昔日的敬虔之作,能使我们从死气沉沉的繁文仪式中苏醒过来,再次重现内在活力,好像以西结在异象中提到的“骸骨要在旷野中复苏”一般。另一个隐喻则是保罗(原文如此)讲到的“见证人好像云彩围绕我们”,这能使我们为那些摆在前头的喜乐而轻看眼下的难处。敬虔之作就是这样,它们鼓励人继续朝着标杆直跑,如跨越障碍的赛跑选手。

 

6、巴克斯特 谈如何选书

小心选择你们要读的书:让圣经总是居首位,紧接着圣经的,是那些能最好解释和应用圣经的实在、生动、属天的书,然后是可靠的历史书,特别是教会历史书……但要提防那些要败坏你们思想的假师傅。读书的时候你当自问:1. 我这样使用时间是最好的吗?2. 还有别的更好的书,能更造就我吗?3. 喜欢读这样一本书的人,是不是也爱慕神的圣经,圣洁的生活?4. 这本书让我更爱慕神的话语,治死我的罪,预备我迎接来生吗?

 

7、威廉 谈如何深入阅读

每天应固定花一些时间专门读些东西。如果只是无计划又杂乱无章地阅读,或者偶尔、短暂地浏览,是很难达到果效的,甚至还更让心思漂移不定,因为它们总是清淡地进入记忆,又轻忽地走出记忆。我们应专心于某些作者和某类读物,好让大脑熟悉、深化思考,效果便能长存。阅读也当激起我们祷告的渴望。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加入祷告,好让头脑一再地回到更纯净的理解。如果阅读是为着一定的目的而进行,且在阅读中真心寻求神的帮助和启发,那么一切阅读活动都会导向这个目的,使心智顺服于基督,将一切所获都降服在基督的脚下(林后10:5)

 

8、司布真 谈消化一本书

熟练掌握那些你们拥有的书。彻底读这些书。沐浴在它们当中,直到它们把你们渗透为止。读,再读,咀嚼它们,消化它们。让它们进入到你们本人里面。把一本好书读几次,做笔记,对它进行分析。一个学生要发现,一本彻底掌握的书,要比仅仅略略看过,像一句经典的成语说的,“狗喝尼罗河的水”一样,稍微舔一舔二十本书,这更能影响他的思想素质。小小的学问,极大的骄傲,这是出于阅读匆忙的缘故。书本可以被堆积在大脑里,一直弄得大脑不能工作。一些人因着为了多读书的缘故而放弃默想,就变得不能思想了。他们把书本狼吞虎咽吞下去,思想上变得消化不良。堆在脑子上的书让人生病。把书收进脑子里,你们就要成长。

 

9、钟马田 谈阅读的平衡

我还要强调另一点——阅读要平衡。我对这方面相当关注。没有任何事要比失去平衡的阅读习惯更容易产生虚妄的知识,更容易令人成为虚妄知识的受害者。那些光阅读神学书籍的人更易受害。因此我要劝诫人,阅读要平衡,就如饮食要平衡一样。有人问:“你的意思是什么呢?”让我存谦卑的心这样回答:“使我获益最深的,是我一面读神学书籍,一面也读属灵人的传记,以保持平衡。这是我能给大家最有帮助的忠告。”

 

10、傅士德 谈读书的六条法则

当我们读一本书时,有三条内在的法则和三条外在的法则,规范着我们的研究。从内在的法则而言,在开始的时候,可能需要三次分开来阅读,不过以后就可能同时并进。第一次阅读包含了解这本书:这位作者说些什么?第二次阅读包含解释这书:作者所说的是什么意思?第三次的阅读包含衡量这书:作者对或不对?我们中多数的人都倾向于先作第三步的阅读,往往完全没有作第一和第二步的阅读。我们尚未了解该书的意义,便判断它对或不对。写《传道书》的智者说,天下万务都有定时。对一本书作批判性的分析,应在仔细了解和解释那本书的内容之后。

 

不过,研究的内在法则本身并不充分。要成功地阅读,我们还需要外在的帮助,如经验、别的书籍,以及活的讨论。经验乃是惟一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把我们所阅读过的解释出来,连结起来。其他的书籍可能包括字典、注释和别的解释性的著述,但更有意义的是其他伟大的书籍,就是在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之前出版的书,以及有关这问题更详细的著作。那些讨论人生最关键性问题的巨著,彼此之间有交互作用。我们不能孤立地把它们分开阅读。活的讨论是指人们从事某一科目的特别研究时所引起的普通的交互作用。我们与作者有交互作用,我们彼此间有交互作用,新的创意便由此产生。请记住,研究的操练之钥匙不在于阅读许多书,乃在于去体验我们所阅读的。

 

《@守望》第50期——关注职场

简讯:

1、《网络期刊》更名为《@守望》的说明。

《北京守望教会网络期刊》(简称《网络期刊》)自2011年5月创刊,迄今已经走过两周年。两年里共出刊50期。这份小小的刊物诞生于户外敬拜之初,收集当年教会内部论坛以及Google buzz上的文章,见证着守望教会的弟兄姊妹们在户外敬拜期间所经历来自信仰的考验。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教会目前依然处在户外敬拜的时期,但是它的承载内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户外见证,其实在一年前她的内容就悄然发生了变化,她的视野更为开阔,她的关注更为广泛。与此同时,《网络期刊》作为一个普通的媒介属性的称呼已经不能贴切地反应出这本小刊物的特点,故此,在创刊两周年之际,《网络期刊》的名字有了调整,《@守望》将成为她的正式名称。“@守望”继承了她一贯的网络属性,更有关心、关切、传递守望教会之意,也恳请弟兄姊妹为这份小刊物祷告,正如在43期新年献词中所言“在这新的一年中,我们愿意与这个社会一同经历变革前的阵痛,而不是游离在我们同胞的苦痛之外。我们盼望这份小小的网刊能够成为面向这个社会的真理的窗口,既能发出真理的声音,也能和大家一起来见证他在我们这个时代通过教会所显明的荣耀的作为。”

2、5月26日,本主日共有23位弟兄姊妹因参加户外敬拜被扣留,1位姊妹礼拜五晚被住宾馆。至当日中午11:30,所有被扣留的弟兄姊妹均被释放。

3、6月2日,本主日共有25位弟兄姊妹因参加户外敬拜被扣留,1位姊妹周五晚、1位姊妹周六被住宾馆。至当日中午12:20左右,所有被扣留的弟兄姊妹均被释放。

4、6月9日,本主日共有23位弟兄姊妹因参加户外敬拜被扣留。至当日中午11:20,所有被扣留的弟兄姊妹均被释放。

5、截止5月31日,芦山赈灾特别奉献共募集赈灾款20146 元,已全部转交相关主内团队。

6、韦恩弟兄、李晓露姊妹于6月1日结为百年之好。

7、李昊弟兄、于秋会姊妹于6月3日喜得一子,取名李承业,取自约书亚记一章经文“承受那地为业”。

8、6月1日儿童节前夕,多位弟兄姊妹计划组织一次街头发传单活动,主题是宣传“儿童节不堕胎”,同时传福音。但好智弟兄因此于5月31日晚上被国保拦阻在家;6月1日,原计划活动地点受到国保监视,弟兄姊妹们提前改为在校园活动,整个过程未受到干扰。

9、6月2日,高强、高蕾、王丽3位姊妹受洗归主。荣耀归主名!

10、6月4、5日晚在西屋1202举行了圣餐聚会,分别由孙毅长老和晓峰牧师做主题分享。

11、夏季初级(洗礼)课程定于6月13日开始,每礼拜四晚7点在西屋1202,共4课,由袁灵传道主讲“基本要道”。本次初级课程结业后将视情况安排洗礼或合并至圣诞节洗礼。欢迎慕道友及需要明白基本真理的信徒参加。

——————————————————————————————————————————————————————————————————

教牧分享

工作的意义/小白牧师
工作既然是一项圣工,也就不可能避免属灵争战……既然神没有应许无挑战的工作,就一定预备了恩典使我们能直面并得胜这些挑战。

基督徒的工作观/袁灵传道
当你觉得人际关系很复杂、张力很大的时候,正是你默想在天上和上帝和圣徒们美好团契的时候;当你觉得收入不公平,生活很窘迫,正是你默想在天上在上帝那里有永远的安慰和丰富的时候……

——————————————————————————————————————————————————————————————————

美好见证

潜规则下的职场争战/Joshua
如果卡送出去了,我们的证也拿到了,但是损失的是主里面的生命——我的身份首先是基督徒,其次才是公司一员。

磨难之后的祝福/海咏
经历这件事情,让我知道基督徒的生命中是会有磨难的,而磨难之后的祝福是更大的。而且,最大的体会是,我们真的应该按照神的要求来做,基督徒不应该做的就不能去做,不能去犯罪。

——————————————————————————————————————————————————————————————————

户外敬拜

爱你到灵魂/小雪
不爱灵魂的爱是肤浅的爱,“只爱灵魂”的爱是虚伪的爱,唯有像使徒保罗这样效仿基督的爱,是爱弟兄爱到灵魂里的爱,是真实而且有力量的,是既有悲悯也有刚强的爱,是能体恤弟兄的软弱也能向罪说“不”的爱。

户外敬拜小记(之三十、三十一、三十二)/马锐
一个较熟悉的国保忽然插话说:“我信!我相信这话!”……圣经说“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忽然在这时看到圣灵超然的工作,我心中为此不住地感谢神。

——————————————————————————————————————————————————————————————————

思想随笔

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杨宪法
在教会户外牧者讲道从内容到篇幅都大幅压缩的背景下……我们能不能靠灵修自己而不是依赖牧者来更多地认识神、明白圣经? 

他必兴旺,我必衰微——寻找上帝与恩典的旅程/ Xuefei_Su
那时,我忽然好像看见许多个身影一同缓缓地转过身来,许多个面孔一起露出喜悦的微笑,许多个声音重合成一个声音——“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

祷告分享
使教会成为教会——6月4日圣餐聚会讲章/孙毅长老
惟有看清上帝在当下处境中对教会的带领,愿意不惜代价地跟随与参与,在这个世代指点或许可的属灵争战的热点或突破点上为上帝所用,在这些重要的事情上为他的国的临在做出美好的见证,教会才可以说是在履行神交付给教会的大使命。

北京守望教会2013年6月份祷告题目

——————————————————————————————————————————————————————————————————

属灵阅读

帮助你找到读书时间的七个建议/武昕
有时候找时间读书并非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而是一场争战,只有上帝的恩典可以帮助我们胜过。

——————————————————————————————————————————————————————————————————

主日讲章

马利亚的香膏——2013年5月26日主日讲章/袁灵传道
十字架的道路——2013年6月2日主日讲章/天明牧师
你们也当彼此洗脚——2013年6月16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