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这百姓犯了大罪”——2018年5月20日主日讲章/晓峰 牧师

 

经文:《出埃及记》三十二章1-35节

前言:

上帝在西奈山颁布十诫之后,又藉着摩西告诉以色列人所当遵行的基本律法规条,神就吩咐摩西将这些命令都写下来,用血与百姓立约(出二十四8)。此后,神就命令摩西与众长老上了山,在神面前又吃又喝,然后让摩西单独一人上山来领受刻在石板上的律法和诫命(出二十四12)。摩西在上山之前留下亚伦、户珥和众长老,让他们在山下与众百姓等候,若有什么事可以来问亚伦和户珥。摩西就独自带着约书亚上了山,耶和华的荣耀停留在西奈山六天,第七天神在云中召摩西上到山顶,此时“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摩西进入云中山上,在山上四十昼夜”(出二十四17)。

这四十昼夜摩西在山上从神领受了一系列关于会幕构成,献祭的条例,祭司服装的制作,祭司的职责,会幕制作的方式,安息日的规条等信息(二十五-三十一章)。这四十昼夜百姓在山下却行了铸造敬拜金牛犊的大罪。这四十天摩西在山上不吃也不喝(申九9),在山下铸造了金牛犊后的百姓又吃又喝。

一、山下:百姓的失败

1.“见摩西迟延不下山”

显然,从一开始以色列人就知道摩西在山上,他们也一直在等着摩西从山上下来,好指示他们后面该做什么。他们可能以为一星期摩西就从山上下来了,却没有想到过了将近四十天了摩西竟然还在山上。百姓就等不下去了,他们决定抛开摩西自己想办法建立与上帝之间的联系。所采取的方式就是聚集到亚伦那里,让亚伦为他们做神像,百姓对亚伦所说的“起来”一词,具有一种很急迫的催促感,就是让亚伦赶紧、赶快,我们都已经急不可待了。我们自然就会想,百姓这么着急催促亚伦为他们做神像的目的是什么?经文说“为我们做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听起来是为了得到神的指引,这好像没有什么不对的。我们依然要思想的是,以色列百姓为何这么着急得着神的指引呢?他们的属灵生命已经好到一个程度,如此迫切地想要知道上帝对他们下一步的带领如何,他们关注上帝的旨意到了如鹿渴慕溪水的地步了吗?

显然不是,从他们论到摩西的话就可以知道,因为他们说:“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出三十二1)。“领我们出埃及的…摩西”这个说法表明在以色列人看来,领他们出埃及的过程中他们看重摩西过于看重耶和华神。他们眼中只有摩西,因为摩西所行出来的神迹奇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得到的,至于摩西所说的差派他来的他们祖宗的神耶和华,反正他们看不见。但这不表示他们从心里真的看重摩西。在以色列人的眼中,摩西对于他们的意义只在于他能从耶和华神那里支取能力,能降十灾、能过红海,能磐石出水,能天降吗哪。在以色列人百姓眼中可能摩西只是一个可以沟通神灵的中介而已。而他们之所以愿意跟着摩西从埃及出来,也不是因为他们心里记挂着上帝给他们列祖的应许,而是他们想要摆脱埃及法老的苦待,他们并非是盼望一个属天的福分,他们只是想要过一个在地上舒适的生活。所以,对于以色列人来讲,他们对于摩西没有什么尊重,对于差派摩西到他们中间的耶和华神也没有什么敬畏,只是利用而已。

因此,从埃及行走到西奈旷野的这三个月,对于以色列人来讲是艰难跋涉的三个月,虽然摆脱了法老的奴役,但是在他们看来自己也损失了黄瓜、西瓜、韭菜、葱蒜(民十一5).所以,以色列人或者因为面对了危险,或者因为生活饮食问题不断地埋怨摩西。这样他们觉得摩西延迟下山,急迫地催促亚伦造神像,其实显明了他们极力想要摆脱这种旷野的艰苦生活,无比想要尽快进入那流着奶与蜜的迦南美地,好过上自由富足的幸福生活。他们一天都不想再在这山下待着了,所以,当摩西在山上迟迟不归的这些日子,对于以色列人来讲每一天都是一种煎熬。四十天的等待达到了他们的极限: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已经受够了,我们得做点什么来摆脱当前的困境。自然他们就会想到:难道我们非得透过摩西才能知道耶和华神的指引吗?非摩西不可吗?如果我们能藉着一个神像可以支取到耶和华神的能力和指引,干嘛一定需要摩西呢?在以色列人看来,他们只是需要一个与神沟通的媒介就可以了。原来摩西就是以色列人与耶和华神之间说话的中间人,现在摩西很可能已经死了,那么我们该如何与神沟通呢?以色列人就照着他们在埃及生活的经验来看,造一个偶像就可以了。

“那个摩西”这样的称呼正反映了这种利用摩西、藐视上帝的心态。“那个”一词表达了一种距离感,显出以色列民众对于摩西的一种轻视和抛弃,虽然你过去被上帝所重用,藉着你行了许多的神迹,做了很多大事,虽然你被上帝格外看重,只允许你上山去见神,但那又如何呢?你不是也踪迹全无了吗?以色列人之所以这样恶意揣测摩西,也基于之前他们对于耶和华神圣洁威严的经历,百姓在一开始就不敢见神的面,十诫颁布之后,众百姓见雷轰、闪电、角声、山上冒烟,就都发颤,远远地站立,对摩西说“求你和我们说话,我们必听,不要神和我们说话,恐怕我们死亡”(出二十18-19),他们因为害怕连走近这山都不敢。四十多天了还不见摩西从山上下来,他们就开始想,这人怎么去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没有回来呢?难不成他已经死在山上了?连我们都不能接近上帝的荣光,这人竟然如此近距离地在上帝面前,他还能存活吗?// 或许他们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嫉妒。

我们应当留意,虽然摩西此时还未从山上下来,但是耶和华的荣耀还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出二十四17),以色列全体会众都能看得到这令人敬畏的神迹奇事。但他们一面亲眼看着上帝的荣耀,一面恶意猜想着摩西遇见了什么不测,一面酝酿着铸造偶像的犯罪之举。

2.“以色列啊,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

铸造了金牛犊之后,以色列人做了一个宣告“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出三十二5)。准确地说,以色列人并未想着去拜埃及的偶像,他们没有指着金牛犊说这是巴力。就是说他们没有想要在第一条诫命上犯罪,表面上来看,他们还是在敬拜耶和华。他们主要是在第二条诫命上犯罪。当然,照着我们对于十条诫命的解释,律法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犯罪都是对第一条诫命的违背,第一条诫命和第二条诫命更是一体的两面,前者要求不可以拜偶像,后者要求不可以为自己雕刻偶像,前者强调唯有耶和华是神,不可以把任何其他对象上升到与耶和华神同等,后者侧重在不可以任何形像代表耶和华神,不可以把神降格到被造的行列中。
同时,他们也违反了第三条诫命“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出二十7),他们指着一个用金子造的牛犊宣称这就是那位在他们面前显出各样神迹奇事领他们出埃及的神,这无异于是对上帝严重的亵渎和贬低。

3.“他们快快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

百姓觉得摩西四十天不下山是一种迟延,觉得对于自己是忍耐的极限了,他们觉得对于摩西已经有了足够的耐心了,他们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等下去了。但在上帝看来,他们却是如此之快地偏离了上帝的道。这里以色列人“延迟”的感受和上帝对他们“快快”的评价之间的张力,所显明的正是山下与山上的距离。以色列人虽然形体出了埃及,但是心却还没有出来。他们虽然听见了律法,但是这律法还未进入他们的内心。他们虽然口中说“凡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但是他们内在并不关注上帝的旨意和荣耀,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在地上生活的得失和利益。

4.亚伦的失败

亚伦在整个金牛犊事件过程中的表现也令人惊奇,堪称失败领袖的典型代表。

首先,出埃及过程中亚伦也曾蒙了上帝格外的恩典。摩西在米甸四十年后重回埃及时,亚伦就是上帝赐给摩西的帮手,进宫见法老降十灾的过程中亚伦也与摩西一同面对挑战、经历神迹,过红海,到西奈山的一路上,亚伦和摩西也一同承受以色列会众的怨言(出十六2),上帝也对亚伦讲话(出十六9),在争战中也藉着亚伦的手扶持摩西(出十七12),在西奈山面见上帝时,每次都带着亚伦一同上山(出十九24,二十四9)。摩西在临上山顶去见神之前,还委托亚伦和户珥暂时行带领之职。但是,亚伦背叛上帝,也背叛了摩西的信任。尤其是,当以色列人质疑摩西在山上可能遭遇了什么不测时,其他长老一言不发还可以接受,但亚伦竟然也不敢于站出来为摩西辩护。

第二,面对汹涌的民意,亚伦不仅没有力挽狂澜,反而主动给出建造神像的具体建议,一是收集金环首饰,二是铸造了一只牛犊。经文没有说明亚伦做这些事的内心想法,可能也是为了表明,不管亚伦的内心是被迫出于自保屈服于民意,还是主动顺应了百姓的请求,在上帝看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亚伦的选择。他即使是在纠结、颤抖、恐惧中,但如果他站在了耶和华这一边,也是蒙神喜悦的。他如果选择站在百姓这一边,而不是站在上帝这一边,哪怕他有千百个无私的理由,一万个为了百姓的考虑,都是对上帝的背叛。

第三,亚伦还私设节期,因为他宣布“明日要向耶和华守节”(出三十二5),几百年之后以法莲支派的子孙耶罗波安分裂建国,为防止百姓前往耶路撒冷敬拜就在伯特利和但设立两个金牛犊,而且也私设节期,私设祭司(王上十二28-33)。所用手法与亚伦此时的做法如出一辙。虽然他们献燔祭和平安祭似乎是遵从了摩西在二十章中的教导,但是这祭献在金牛犊面前时,就显得格外邪恶了。失去了敬拜的实质,单单敬虔的外在没有任何意义。

二、山上:摩西第一次祈求

摩西还没有下山,神就先告诉了摩西山下所发生的事情。这个摩西下山去处理这个事件之前的对话。这次对话对于摩西来说是一次试验。// 摩西在山上与耶和华神之间的对话,和下山后摩西和亚伦之间的对话,也形成对比。在山上,上帝大发烈怒,想要灭绝以色列人;摩西为以色列人代求。在山下,摩西大发烈怒,亚伦为自己开脱,将责任都推到以色列人身上。蒙神喜悦的仆人和不被神喜悦的仆人的不同跃然纸上。

1.神的怒气

刚刚颁布十诫才几周的时间,摩西也藉着血与以色列人立约,以色列人还宣告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出二十四7)。但背叛就在转眼间,以色列人以极快地速度就忘记了上帝的命令,犯下大罪,败坏了自己。

可以说,这是出埃及之后以色列人第一次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虽然后面上帝说要灭绝以色列人是对摩西的试验,但是以色列人的确是把自己放在了死地。

2.神的“试验”

面对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的第一个重大危机,摩西作为神所差派的上帝百姓的仆人,他该当如何来处理这一次关乎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件呢?神首先告诉摩西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实验他,要让后来者看到此刻在山上被神的荣光所充满的上帝的仆人是如何来回应神的。

首先,神对摩西称以色列人为“你的百姓,就是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神之所以称以色列人为摩西的百姓,乃是此刻把摩西作为以色列人和他之间的中保来看的。甚至说,这个时刻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的立约关系已经破裂了,不用等到摩西下山摔碎了法版时才破裂,现在已经破裂。这话其实是一个试验,也是一个提醒,这现在是以色列人的在我面前的代表,现在这百姓出了问题,你作为中保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然后,神对摩西说要将以色列人都灭绝,然后让摩西的后裔成为大国。这并不算上帝的应许落了空,摩西也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如果摩西有任何一点事奉的私心,这个时候他都会有所心动。但显然摩西此刻的内心纯净,他就从未想过自己在事奉中要为自己得着什么利益。

3.摩西的恳求

上帝对摩西称以色列人为“你的百姓”,但摩西却回应神说“耶和华啊,你为什么向你的百姓发烈怒呢?”,摩西虽然是以色列人的领袖,但他只是头羊而已,耶和华才是真正的牧人,这百姓并不属于摩西,这是上帝的百姓。摩西此刻的谦卑和对自己清醒的认识正是在山上四十天面见上帝的荣光所致。摩西从三个角度来向神恳求不要灭绝以色列人,神对以色列人的恩典工作,神自己的名誉,神给列祖的应许。第一个角度提到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的关系,“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以色列人或许认为摩西大有能力,很有个人魅力,但摩西却知道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是神自己,完全是神自己的工作,他不过是又软弱又惧怕的神的仆人而已。第二个角度是“为什么使埃及人议论…”,固然以色列人犯了大罪,他们不值得拯救,不配得上帝的怜悯和恩典,但是为了上帝自己名的缘故,也求神施恩;第三个角度是“求你记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指着自己起誓…”。这是诉诸了上帝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约,这是神所给列祖的应许,我们留意这里不是通常的表述,雅各换成了以色列。这更是强调上帝对雅各的拣选和恩待。这是祷告的典范,这三个方面,没有一个方面是从以色列人自身来入手的,因为照着他们的罪,被灭绝是合乎上帝公义的;摩西更没有从自己家族的利益考虑。摩西的祷告是一个完全从上帝的角度出发,所诉诸的乃是上帝的作为、上帝的荣耀、上帝的信实。// 其实,上帝所给的“建议”:灭绝以色列,兴起摩西家,并非是一个完美的方案,雅各的后裔中毕竟有十个支派灭亡了,神的应许并非是完全实现了,真这么做了也给人有质疑和诟病之处。摩西看到了这一点。

4.上帝的后悔

耶和华神听到摩西的祷告之后就后悔了,这里的后悔不是指上帝觉得之前所说的话错了,也不是神改变了之前的决定。这里其实是一种“拟人”的写作手法,因为“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也不至后悔;因为他迥非世人,决不后悔”(撒上十五29)。所谓拟人的手法就是以人类常见的一种心理来类比上帝此时的内心状态的改变,神从不说错话,更不会做错事,所以神从不后悔,但是神会因着人的祈求和行动而从刑罚转向怜悯施恩,比如当亚哈任由耶洗别买通匪类打死拿伯抢来拿伯的葡萄园之后,神就让以利亚去向亚哈宣告上帝对此恶行的怒火和可怕的审判,“耶和华说,我必使灾祸临到你,将你除尽。凡属你的男丁,无论困住的,自由的,都从以色列中剪除。我必使你的家像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的家,又像亚希雅的儿子巴沙的家。因为你惹我发怒,又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论到耶洗别,耶和华也说,狗在耶斯列的外郭必吃耶洗别的肉。凡属亚哈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鸟吃”(王上二十一21-24)。“亚哈听见这话,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卧也穿着麻布,并且缓缓而行。耶和华的话临到提斯比人以利亚说,亚哈在我面前这样自卑,你看见了吗?因他在我面前自卑,他还在世的时候,我不降这祸。到他儿子的时候,我必降这祸与他的家”(王上二十一27-29)。或者说,这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上帝的内心和人的回应关联在一起。合神心意的祷告和行动,可以让上帝的怒火平息,转向怜悯。上帝在宣告刑罚的同时,其实已经预备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人若是悔改,或有人愿意为他人的罪付代价,那么上帝就乐意施恩。

三、下山:摩西处理拜金牛犊事件

1.发烈怒、摔碎法版

有了山上的恩典,摩西拿着两块法版下了山。虽然在山上听到上帝说以色列为自己铸造了牛犊,拜这像,败坏了自己;摩西毫不犹豫地就为以色列人代求。但等到他下山看见金牛犊和百姓的跳舞,还是大发烈怒,把从山上带下来的两块法板给摔碎了。山上他没有发怒,山下他大发烈怒。听说和看见是完全不同的感受,神在山上就已经看见了,所以神大发烈怒;摩西需要下山才能亲眼看见,等到他看到了,他也像神那样发怒。这是义怒,并非属人的血气中的愤恨。拜金牛犊一方面是对上帝的亵渎,另一方面是对自身的玷污,百姓“坐下吃喝,起来玩耍”(出三十二6),恣意放纵情欲。

这法板是神在山上亲自制作的,上面刻有十条诫命,从价值来来说极为珍贵。这法版的破碎,也表达着神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的废除。以色列人应当从为人极其谦和的摩西如此“失态”中体会到这一次的犯罪是何等的严重和可怕。

2.处理偶像

摩西命令以色列人将偶像用火焚烧,磨成粉末,撒在水里,喝进肚腹,这四个处理偶像的步骤并非是对以色列人的惩罚,不是为了恶心他们,让他们腹痛难受;而是对偶像彻底毁坏的一种方式。通过这四个针对偶像的处理方式,表示要对偶像厌恶抛弃到一个程度,连一点点死灰复燃的机会都不留。当然,这并不表示,以色列人从此以后就再也不会犯铸造金牛犊的罪了,金子总还能收集起来,人性里面的私欲还会被激发,这种外在的方式并不能真的杜绝这罪再犯。但这种方式所传递的信息乃是对于离弃偶像要极其彻底,不给自己留任何一点点余地。虽然金子贵重,但不可顾惜钱财,不可以把金牛犊再重新铸造成戒指、项链、耳环,不可从属世物尽其用、不可浪费的角度将金牛犊用于改善生活等实用处理。这类似于主耶稣在新约所教导的,为了不犯罪,宁可付出极大的代价:“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太五29-30)。

3.责备亚伦

处理完偶像,摩西立刻追究领袖的责任。铸造金牛犊已经是亚伦犯下的大罪了,但是亚伦另一个失败的主要地方是在犯罪之后没有马上悔改,反而为自己辩解。面对摩西对他的责备,他将责任推在百姓的身上“这百姓专于作恶,是你知道的。他们对我说……”(出三十二21-24)。这不禁令人想起人类的始祖亚当在堕落之后面对上帝时那推脱的声音“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创三12)。亚当将自己犯罪的原因归到上帝和夏娃身上,亚伦将自己犯罪的原因推到以色列人身上。更不要说亚伦在此还以撒谎来减轻自己的责任,因为他说“我把金环扔在火中,这牛犊便出来了”(出三十二24),事实上是“用雕刻的器具作成”(出三十二4)。

亚伦的推脱表明人类本性中对于犯罪责任和后果的畏惧,逃避和诡诈。但除了直面问题,认罪悔改,寻求上帝的怜悯和救赎之外,并无任何可以处理罪的方式。逃避不能,不去面对、可以淡忘,看似会淡忘,其实这样非但不会令问题减弱,反而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发酵扩散成为更严重的问题。诡诈的推脱和掩饰更不能,如果说逃避还带有一丝真实,承认自己惧怕和无力处理罪的问题,那么掩饰和借口则是对上帝的悖逆和对自己的欺骗,逃避会让自己的痛苦延长,而诡诈则让自己的良心变得麻木而刚硬。

// 有人可能对于亚伦犯了这么大的罪不但没有被杀,而且还担任以色列的大祭司表示不理解,按说在这次事件中,亚伦算是首恶,从铸造偶像、到敬拜牛犊,到推脱责任,他都无可逃脱。但是有一点我们要留意,那就是当摩西呼召“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出三十二26)时,所有利未人都站到了摩西这一边,其中也包括亚伦。而且,在申命记中记载“耶和华也向亚伦甚是发怒,要灭绝他。那时我又为亚伦祈祷”(申九20)。所以,重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亚伦抓住了最后悔改的机会,第二摩西的代求。亚伦自己尚未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多么严重的大罪,原本上帝是要将他诛杀的,若非摩西为他代求,他也已经被灭绝了。可见神是乐意施恩怜悯的神。

4.命令杀人

显然,亚伦并未马上认罪悔改,亚伦此时的狡辩不但是为自己,也代表很多不愿意悔改的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看到平时谦和的领袖大发烈怒,甚至把法版都摔碎了,还将贵重的金牛犊焚烧、磨碎、抛洒、喝下,还宣告这是大罪,但是他们仍然没有什么悔改之意。这就是本章所记载的“摩西看见百姓放肆,(亚伦纵容他们,使他们在仇敌中间被讥刺)”(出三十二25)。从某个意义上说,这比铸造金牛犊还严重,犯罪后不认罪,找理由推脱不悔改,也不停止犯罪,这种放肆和悖逆比犯这罪本身还严重。// 这是令人难过的事情,在上帝眼中,这百姓犯了大罪,但是犯罪的百姓却不觉得有多严重。

摩西看到这种情景,就知道如果不治死这些定意悖逆的人,这罪就不能被除去。他采取了一个可能令当时的以色列人非常震惊的做法,就是呼召那些不附和铸造金牛犊,不拜金牛犊,不围着金牛犊吃喝玩耍的以色列人站到上帝这一边来,甚至此时愿意悔改归向耶和华的也可以过来,这是上帝所给的最后一次机会,从一开始上帝就想灭绝这些拜偶像的人,但因为摩西的哀求,上帝答应给他们一次机会。没有想到,亚伦以及一部分以色列人竟然藐视摩西祈求神所得来的这一宝贵的悔改机会。摩西不得不呼召那些选择对上帝忠诚的人拿刀将百姓中那些怂恿和“坚定地”拜金牛犊的人杀死。这一次利未支派站在了摩西这一边,也就是站在了上帝这一边,上帝给利未支派的奖赏和祝福就是他们代替以色列成为长子,在神面前被特许来管理会幕。

而且,我们要留意,摩西这次吩咐杀人,第一,站在摩西这一边的利未支派不是随意选了几个人杀死就结束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所杀的三千人,就是那些听到审判而还依然放肆不回转的人。这三千人就是聚集在亚伦那里,“热心”铸造金牛犊,坐下吃喝、起来玩耍,并且在看到摩西摔碎两块法版也不当回事,听到摩西命令喝下撒有金牛犊粉末的水时坚决不喝的那些人。第二,无论这些坚持犯罪之人是谁,哪怕是自己的弟兄和平时要好的朋友,甚至是自己的儿子,都不可放过。这也是申命记中对于那些勾引百姓去敬拜别神之人所施行的刑罚,“你的同胞弟兄,或是你的儿女,或是你怀中的妻,或是如同你性命的朋友,若暗中引诱你,说,我们不如去事奉你和你列祖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是你四围列国的神。无论是离你近,离你远,从地这边到地那边的神,你不可依从他,也不可听从他,眼不可顾惜他。你不可怜恤他,也不可遮庇他,总要杀他。你先下手,然后众民也下手,将他治死”(申十三6-9)。此后旷野中发生的另一件事,与今日摩西的处理有类似之处:“摩西和以色列全会众正在会幕门前哭泣的时候,谁知,有以色列中的一个人,当他们眼前,带着一个米甸女人到他弟兄那里去。 祭司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看见了,就从会中起来,手里拿着枪,跟随那以色列人进亭子里去,便将以色列人和那女人由腹中刺透。这样,在以色列人中瘟疫就止息了。那时遭瘟疫死的,有二万四千人。耶和华晓谕摩西说,祭司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使我向以色列人所发的怒消了。因他在他们中间,以我的忌邪为心,使我不在忌邪中把他们除灭。 因此,你要说,我将我平安的约赐给他。这约要给他和他的后裔,作为永远当祭司职任的约。因他为神,有忌邪的心,为以色列人赎罪”(民二十五6)。

四、上山:摩西在上帝面前再次祈求

杀死三千人并不能真的涂抹这罪。摩西也没有想以此作为这事揭过去的依据。在杀死三千人之后摩西依然对百姓宣布说“你们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华那里去,或者可以为你们赎罪”(三十二30)。摩西在山上上帝面前为百姓的祷告是这样的“唉,这百姓犯了大罪,为自己做了金像。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出三十二32)。摩西的这个祷告中,没有诉诸说很多以色列人愿意悔改,求神看在悔改的份上上赦免他们,悔改不是功德,无法换取恩典。摩西也没有说,看在利未人已经杀了三千人的份上,求神赦免他们。反而,摩西承认这百姓的确是犯了大罪,只能求神怜悯,既然自己作为百姓的领袖和中保,他愿意将自己最为看重的生命册的名份拿出来为他们舍弃,若是这样可以换来上帝的赦免的话。

我们当然知道摩西无法为百姓赎罪,即使他愿意将自己生命册上的名拿出来作为赎罪的“资本”。不出意外,上帝拒绝了摩西的祷告“谁得罪我,我就从我的册上涂抹谁的名”(出三十二33),但其实上帝悦纳了摩西为以色列人的代求。

如果说前面摩西在下山之前向上帝的祷告是可学习的美好的祷告的话,那么这里摩西的祷告比之前的那个祷告更美,可以说这是摩西在上帝面前所作的最伟大的祷告,可以类比新约使徒保罗为以色列人的祷告:“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九3)。真正让上帝的恩典能够浇灌在罪人冰冷刚硬的心田的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的那个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二十三34)。

这才是真正从上帝那里来的爱,这爱不是从摩西和保罗他们原本的人性中所发出来的,而是因为认识到上帝荣光而生发出来的爱。摩西在此刻真正成为耶和华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的中保,因为他选择为了上帝所托付的百姓牺牲自己。

这也是摩西一生中事奉上帝的顶峰,他灵性的最高峰并非是在埃及法老面前所行的十灾神迹,也非是神藉他伸杖行了红海分开的神迹之时,而是此刻!这个时刻对于摩西是一个极为艰难的时刻,这是对他事奉最大的挑战。那就是他四十昼夜在山上看见了上帝无比的荣光,下山后却看到了铸造金牛犊败坏自己却不悔改的以色列人,蒙了无比的恩典却背叛,有至高者乐意作他们的神他们却为自己铸造丑陋的金牛犊,这种巨大的落差通常会令人心生绝望,这一群人还有救吗?或者说,还有拯救的必要吗?值得为这样一群人付出这么多吗?上帝的荣光和丑恶的人性之间有着深渊大海,谁能使上帝的恩典触及到他们呢?

五、借鉴

这一次以色列人铸造金牛犊的失败不能被看作是他们的突发奇想,心血来潮的偶尔为之,应该说,这才是以色列人真实的表现,正如三十八年之后摩西三番五次地警诫以色列人的话“自从你出了埃及地的那日,直到你们来到这地方,你们时常悖逆耶和华。自从我认识你们以来,你们常常悖逆耶和华”(申九7,24)。他们对摩西的猜疑,拥戴亚伦铸造金牛犊,亚伦的欣然同意及事后的推脱,这一切都是人性“正常”的表现。反而,摩西及此后利未人的表现才是迥乎世人的。

铸造金牛犊的罪是以色列人在出埃及之后所犯的各样过犯中最大的罪,这罪超过了他们不断地发怨言,甚至超过了加底斯巴尼亚的小信。而且,这罪始终就没有离开过以色列,成为以色列一直缠绕他们的网罗。

这不但是以色列人的网罗,也是对于今天基督徒敬拜上帝的警诫和借鉴。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亚伦作为领袖最为失败的地方就是选择民意而背叛耶和华,这与后来的耶罗波安一样。第二个方面,亚伦在听从百姓之后的所作所为,第一他要求百姓奉献金子,第二他选择将神像铸造成牛犊的样子。这反映了亚伦对上帝的敬拜认识是出于他自己的血气。以色列人只是要求亚伦为他们做神像,至于是用木头还是石头,做成飞鸟还是走兽的样子,他们可能并不那么关心。但亚伦作为摩西缺席时的领袖,事实上扮演了引导百姓敬拜的角色。他要求用贵重金属,又做成牛犊的形象(这里的牛犊不是指刚出生的小牛,而是指两三岁的年轻力壮的公牛),在亚伦看来已经足够“属灵”了,材质足够昂贵代表了某种付出和尊重,牛犊是他觉得最具力量、丰富和美好未来的象征了。或许在亚伦的心里这已经是他能尽到的最大的对上帝的“尊重和敬拜”了。// 但对上帝的敬拜不能凭着血气,不能凭着私意和想象,不能照着世界所以为的方式,而必须照着上帝的要求。否则就不是敬拜,而是自娱自乐的自我满足。更进一步,人类照着世界和异教的方式来敬拜,其实不是敬拜,而是对所敬拜对象的操控。因此,神不但告诉以色列人只能敬拜唯一真神,而且如何敬拜也不让他们自己定,而是神亲自规定。如何敬拜的规则此时正在山上教导摩西。

而山下以色列百姓的不能忍耐,是一个自私人性的自然反应。这其实是一种对于不合乎自己心意生活的一种愤怒。本质上是对于上帝的不满,是缺乏对上帝基本的信心和敬畏。

上帝让以色列人铸造金牛犊的事件出现在摩西上山领受会幕如何建造和真正实际建造会幕之间,正是为了在百姓中间建立对神的敬畏和顺服。就如摩西这四十个昼夜在山上领受如何建造会幕时,上帝三次告诫摩西“都要照着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出二十五40,二十六30,二十七8),如果上帝不指示以色列人该怎样敬拜,以色列人一定会照着埃及的方式来“敬拜”,从而败坏自己。金牛犊事件的罪行就证明了这一点。最后我们以新约《希伯来书》的一节经文来结束今日的证道“他们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正如摩西将要造帐幕的时候,蒙神警戒他,说,你要谨慎,作各样的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来八5)。

回应诗歌:《357 我爱慕你的律法》

北京守望教会2018年5月13日户外敬拜通报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

主内平安!这个主日是2018年户外敬拜的第17个主日。据我们统计,这个主日没有弟兄姊妹到平台敬拜。我们在此恳求我们的主,继续在祂的教会中显出祂的同在和带领,保守祂的教会平安度过这段时间,复兴我们,并使我们能早日恢复全教会一同聚集在祂面前的敬拜。

另外据悉昨日(5月12日),成都秋雨圣约归正长老教会因拟举行一场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的特会,被警方干涉;前一天晚上,王怡牧师和李英强传道被警方传唤;12日上午,前往参加聚会的弟兄姊妹,约有200人被警方带走,恰逢我们教会有两位弟兄姊妹在他们当中,其中吕华姊妹也被带走,郝明明弟兄前往探视等候。到下午大部分弟兄姊妹被释放,晚上王怡牧师和李英强传道也被释放回家。今天,秋雨圣约教会正常在会堂主日敬拜。感谢主对他们的保守,为他们在此过程中的美好见证感恩。求主继续保守带领他们,使主的名在他们中间得荣耀!同时,也让我们为各处面临逼迫的教会代祷,求主保守看顾属祂的每一个教会。

愿主的恩常与祂的教会同在!
 
  
 

北京守望教会

2018年5月13日

北京守望教会2018年5月6日户外敬拜通报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

主内平安!

这个主日是2018年户外敬拜的第16个主日。据我们统计,这个主日没有弟兄姊妹到平台敬拜。

我们在此恳求我们的主,继续在他的教会中显出他的同在和带领,保守他的教会平安度过这段时间,复兴我们,并使我们能早日恢复全教会一同聚集在他面前的敬拜。

愿主的恩常与我们同在!
 

北京守望教会

2018年5月6日

北京守望教会2018年4月29日户外敬拜通报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

主内平安!这个主日是2018年户外敬拜的第15个主日。据我们统计,这个主日没有弟兄姊妹到平台敬拜。


我们在此恳求我们的主,继续祂在教会中已经开始的工作,在教会中显明祂的同在和带领,复兴我们,并使我们能早日走出现今的困境,在祂面前一同聚集敬拜。

愿主的恩常与我们同在!

北京守望教会

2018年4月29日

北京守望教会2018年5月13日 主日敬拜程序

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启示录 21:3)

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开始今天的主日敬拜!

齐声诵读:约1:1-18

1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
2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
3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4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5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6有一个人,是从 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
7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8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10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11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
13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 神生的。
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15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16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17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18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唱诗27 贺他为王歌


1、大哉!圣哉!耶稣之名。天上万军颂扬,天上万军颂扬。

奉献冠冕,极其光荣。庆贺他!贺他!贺他!贺他!庆贺他为君王!

2、天上地下闻主尊名,应该敬畏颂扬,应该敬畏颂扬。
万膝跪拜,万口归荣。庆贺他!贺他!贺他!贺他!庆贺他为君王!

3、尊贵、荣耀、智慧、能力,都归被杀羔羊,都归被杀羔羊。
圣徒天使赞美不息。庆贺他!贺他!贺他!贺他!庆贺他为君王!

齐声诵读:来10:19-25

19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
20是藉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21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 神的家,
22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 神面前;
23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
24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
25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唱诗281 来高声唱


来高声唱,来高声唱,让我们来赞美尊崇大君王

来高声唱,来高声唱,让我们来赞美尊崇大君王
惟有他配得赞美 因他是主
昔在今在快来君王。
万膝要跪拜,万口都要承认,
他是主耶稣,他是主耶稣,
他是主耶稣基督!
x 2

齐声诵读:约14:15-21

15“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16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
17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
18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
19还有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
20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
21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

唱诗81真理圣灵充满我


1 真理圣灵住我心中,自由运行做善工。发出亮光照耀启示,使我认主并自己。

充满我,充满我,耶稣今来充满我。荣耀圣灵今充满我,愿主现今充满我

2 将我身魂灵全奉献,污秽渣滓除干净。用主言语使我成圣,平安喜乐常得胜。
充满我,充满我,耶稣今来充满我。荣耀圣灵今充满我,愿主现今充满我

3 有如渴鹿爱慕溪水,我心渴慕主恩惠。活水江河愿主涌起,自我心中流不息。
充满我,充满我,耶稣今来充满我。荣耀圣灵今充满我,愿主现今充满我

4 不是倚靠势力才能,唯独仰赖主圣灵。心眼光明灵耳开通,圣洁器皿合主用。
充满我,充满我,耶稣今来充满我。荣耀圣灵今充满我,愿主现今充满我 

讲道经文:出25:1-9

1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你告诉以色列人当为我送礼物来;凡甘心乐意的,你们就可以收下归我。
3所要收的礼物,就是金、银、铜,
4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细麻,山羊毛,
5染红的公羊皮,海狗皮,皂荚木,
6点灯的油并做膏油和香的香料,
7红玛瑙与别样的宝石,可以镶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
8又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
9制造帐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样式。”

讲道题目:为我送礼物来(点击查看)


回应诗歌:83主啊!我今完全献上


1、主啊!我今完全献上,一切所有都归你;

我要永远爱你靠你,日日与你不分离。
一切全献上,一切全献上,我将所有全归耶稣,一切全献上。

2、主啊!我今完全献上,在你脚前俯伏拜;
世上荣华已经丢弃,因蒙救主召我来。
一切全献上,一切全献上,我将所有全归耶稣,一切全献上。

3、主啊!我今完全献上,心灵身体都归你;
圣灵感化常在我心,使我真知我属你。
一切全献上,一切全献上,我将所有全归耶稣,一切全献上。

4、主啊!我今完全献上,祭坛爱火燃我心;
救恩喜乐何等丰盛,荣耀荣耀归主名。
一切全献上,一切全献上,我将所有全归耶稣,一切全献上。

共颂:主祷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敬拜结束

祝福:愿耶和华赐福给你


1. 愿耶和华赐福给你,愿耶和华永远保护你,愿耶和华他的脸光照你,愿耶和华赐你平安。
愿耶和华赐福给你,愿耶和华永远保护你,愿耶和华他的脸光照你,愿耶和华赐你平安。

2. 愿在主里相会再相会,愿在主里相会再相会,愿主的爱永远在你心怀,愿神永远祝福你们。愿耶和华赐福给你,愿耶和华永远保护你,愿耶和华他的脸光照你,愿耶和华赐你平安。

为我送礼物来——2018年5月13日主日讲章/袁灵 牧师

经文:出25:1~9节

1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2 “你告诉以色列人当为我送礼物来;凡甘心乐意的,你们就可以收下归我。3 所要收的礼物:就是金、银、铜,4 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细麻,山羊毛,5 染红的公羊皮,海狗皮,皂荚木,6 点灯的油并做膏油和香的香料,7 红玛瑙与别样的宝石,可以镶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8 又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9 制造帐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样式。”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要来思想的经文是《出埃及记》第25章1~9节。

「祷告」

上一周我们结束了《出埃及记》中关于律法部分的分享,今天我们要开始分享一个新的部分。这个部分就是《出埃及记》第25章~40章。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大段:第25章到31章是第一大段,记载了神在西乃山上指示摩西建造会幕、制作其中的器物以及设立祭司;32章至34章是第二大段,记载了几个特别的历史事件,包括以色列人拜金牛犊,摩西怒摔法版,以色列被审判,以及上帝与以色列重新立约;而最后一大段35章至40章,基本上就是25章到31章的重复,但重点是神的命令都被落实,而且是完全忠于上帝对摩西的指示。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9节经文可以说是建造会幕的预备,或者说是上帝命令的序言。下个主日我们将分享“金牛犊事件”。而关于会幕的样式,以及其中一切器物的意义,我们将在35章~40章那部分分两次来分享。

今天我们先来看25章这9节经文。关于这一段,我们可以从5个方面思想神的心意。

一、2节上:上帝命令以色列人“当为我送礼物来”

首先我们思想的问题是:上帝的这一命令或者说这一呼召是向谁发出的?答案很明显,是向以色列人,但我们要强调的是,神是向以色列全体百姓发出了这个命令和呼召。无论你是哪一个支派,哪一个家族,也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应当为会幕的建造奉献礼物。

在35章~40章关于神的命令被落实的那一部分,有2处经文特别强调“以色列人,无论男女”都参与了奉献的行动。一处是35:29节说【以色列人,无论男女,凡甘心乐意献礼物给耶和华的,都将礼物拿来,做耶和华藉摩西所吩咐的一切工。】 还有一处是36:6节说【摩西传命,他们就在全营中宣告说:“无论男女,不必再为圣所拿什么礼物来。”这样才拦住百姓不再拿礼物来。】那么,为什么圣经要特别强调“无论男女”都参与了奉献呢?我想这个强调至少有3个用意:

1、男女代表所有人,也代表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差异。强调“无论男女”,就意味着神要所有人都来奉献或者说都来侍奉,也意味着人和人之间无论在性别,学识,出身、国籍、肤色、恩赐、能力等一切方面有何不同,但在荣耀上帝和服侍上帝的责任和呼召上没有不同。没有人能垄断服侍的权利,也没有人能推卸奉献的义务。

2、“无论男女”呼应《出埃及记》11:2节【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要传于百姓的耳中,叫他们男女各人向邻舍要金器银器。”】这节经文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以色列人有能力奉献这段说的各种礼物呢?原来是神使他们从埃及人身上得了财富。而出35、36章男女都参与了奉献,呼应出11章男女都靠神从仇敌得了好处,这就意味着:所有从神得了福气的人也都理应以奉献或服侍来感谢神。因为奉献的本质其实就是感恩的行动。一个乐于奉献或服侍的人,一定是深刻体验过上帝恩典的人。一个没有尝过主恩滋味的人,他就一定很难奉献,更不会火热和竭力的奉献。

3、因为在古代社会,男女的地位并不平等,所以往往由男人代表一个家庭或家族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但圣经在此强调了男女都参与了奉献的行动,就说明在奉献这件事上每个人都不能,也不应被代表。虽然每个人可能奉献的种类、数量不同,或者服侍的方式不同,但每一位神的儿女在神家都应当有一份他(她)自己必须出的力,是别人不能代替,也是自己不能推卸的。之前有人问我,如果不信的丈夫反对信主的妻子奉献怎么办。这里的分享也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

总之,这一节关于奉献的命令提醒我们所有神的儿女,我们每一位都有责任参与侍奉上帝。奉献金钱是侍奉上帝的方式之一,可能也是最基本的。即使我们觉得自己没有任何恩赐,至少可以奉献财物,这并不需要特别的恩赐,只要我们对神有心。但是,我们也不能满足于奉献金钱,就好像有些儿女花钱给父母请保姆,买各种贵重礼物,却不能抽出时间陪伴父母。神的家其实也需要每个人活生生的参与,需要肢体的相交。我们教会这些年的奉献还不少,而我们目前更缺少的其实是能够奉献时间和精力的工人。愿上帝感动我们各人的心,愿教会没有旁观者,而是充满积极奉献的弟兄姊妹,愿神的家无论是金钱还是工人,都一无所缺。

二、2节下:凡甘心乐意的,你们就可以收下归我

如果说在奉献这件事上,上帝设定了什么条件的话,那么唯一的条件就是“甘心乐意”,而不是我们以上分享的性别、出身、种族、阶级、恩赐、能力……。刚才我们念过的35:29节也强调了这一点。而且新约《哥林多后书》9:7节也告诉我们【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 神所喜爱的。】这就是无论《旧约》还是《新约》,共同确立的奉献的原则——甘心乐意。

为什么甘心乐意的奉献神才悦纳呢?因为

第一、奉献不同于纳税。

国家收税并不在乎人的态度,无论你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国家都会收税,甚至不惜使用强制力。因为没有税收,国家就不能存在,一切的国家机构和组织都要停转。但是上帝的存在和他的工作却完全不依赖人的奉献,所以奉献并不是帮助神,更不是拯救神,好像人不奉献,神的工作就不能开展,神的计划就不能成就。奉献的真意乃是感恩,是承认神先给了我们,并且承认神给我们的总比我们给神的丰富得多,也宝贵得多。所以,奉献应是感恩的自然反应,不应当出于勉强,更不需要强迫,而且奉献后不仅没有自义,反而应当觉得自己仍然亏欠神,这才是正确的奉献态度。

其次,奉献不同于施舍。

施舍这个词体现居高临下,施舍者是高的,接受施舍的是低的,甚至被施舍者因为极其缺乏而不在意施舍者的态度,只要能被帮助就谢天谢地了。但是奉献这个词的意思正相反,它明显包含由下向上的意思,不是地位高的给地位低的,而是地位低的恭恭敬敬的献给地位高的,是仆人给主人,是大臣给君王,是藩属给宗主。所以奉献是在崇高者面前谦卑的表现,也是对崇高者的敬拜尊荣。因此,奉献的真意不是拿出钱,而是敬拜主。没有敬拜心意的奉献不是真正的奉献。出于恐惧的奉献是把上帝看作暴君,出于怜悯的奉献是把上帝看作乞丐。这些错误的态度都没有尊荣主,而是羞辱主,甚至是亵渎主,所以就都不是真正的奉献。

总之,我们可以说,真正的奉献不是贿赂上帝,不是收买上帝,也不是向上帝施舍,或者是在上帝身上投资,真正的奉献乃是感恩的行动,也是敬拜的行动。而这种行动的根基是我们对神的正确认识和我们与神的正确关系。这才是“甘心乐意”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舍得花钱,不心疼钱”这么简单,而是我们真认识神,也真的爱祂、信祂和敬拜祂。

常有弟兄姊妹问我在奉献的事上软弱怎么办?软弱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舍不得奉献。怎么办?我的意见有两点:

第一,这种情况下不必以行律法的心态硬要奉献,“咬牙”的、“痛心疾首”的奉献可算不上甘心乐意。而且,基督徒的行动总应是出于信心和爱心,而不应当仅仅是为了守规条,那就成法利赛人了。

但是,其次,我们也不应当放任自己的软弱,而应当为此忧伤,并要不断以祷告、禁食、认罪等等方式寻求主的帮助。因为既然奉献反映我们对神的爱与信,那么我们岂能任凭自己疏远神,放任自己不爱神呢?

三、3~7节:礼物的种类

这一段列出的材料都是用于制造或装饰会幕和其中的用品。例如:公羊皮、海狗皮是用来制作会幕;皂荚木是用来制作约柜、香坛和陈设饼的桌子;金子是用来制作灯台和施恩座;还有蓝色、紫色、朱红色线以及宝石是用来制作祭司穿的以弗得。
而这些材料当中,大部分都非常的贵重。例如:这里提到细麻,就比普通粗麻贵重的多,是官员和贵族做衣服的材料;金银宝石在今天仍然是名贵的;而有颜色的线在当时也非常难得,因为当时的颜料有的是从贝类中提取的,也有的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总之获得十分不易。而用这些极其贵重的材料制造会幕和其中的器物,就意味着承认上帝是无上尊贵荣耀的,所以祂配得人最大程度和最高质量的敬拜、奉献和侍奉。

当然,圣经也清楚的向我们启示,上帝看中的并不是物,而是我们的心。但是我们的内心如何也需要行动来彰显。没有爱的奉献是死的,同样,没有奉献的爱也是死的。我们要小心不要随便论断别人的奉献,例如:犹大看见玛利亚用真哪哒香膏膏耶稣就批评她“枉费”,但是主却肯定玛利亚的奉献,并吩咐门徒要到处传扬玛利亚的事迹。今天在欧洲仍有很多壮观美丽的教堂,虽然可惜很多都空了,但我相信其中倾注的古代圣徒极大的敬虔、奉献和智慧在主眼里决不徒然,就是今天它们伫立在那里仍然是见证,仍然吸引和感动无数的人去思想上帝和那些侍奉上帝的人。

所以,我们不要论断别人的奉献,倒要好好反省自己的奉献。我们奉献给神的够宝贵吗?我们奉献的是“九牛一毛”,还是把养生的都拿出来了。宝贵的意思也不单指钱,也指我们最佳的状态,最认真的投入。例如:在最清醒的时候灵修,在最好的状态下侍奉,追求把每一首诗都唱的好唱的美,以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小组。总之,最最尊贵荣耀的上帝不稀罕我们桌上掉下来的碎渣,他所要的乃是头生的、初熟的和上好的。我们如此奉献,乃是理所当然的!

四、8节: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

在这里上帝指示以色列人建造的圣所可以说就是日后耶路撒冷圣殿的前身。圣所最核心的意义就是代表上帝与他的子民同在。而更具体而言,圣所代表的神的同在有三层含义:

第一,上帝不再是偶然向人显现,而是愿意常常与人同在。

第二,上帝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人远离,而是愿意从高处,从圣山,从天上降临,住在他的子民中间。

第三,无论以色列人往哪里去,圣所都随着他们,代表上帝愿意随时与他的子民同在。

这三点神同在的含义也是我们基督徒都同意并且深深渴望的。在旧约时代,圣所和后来的圣殿成为以色列人信仰生活的中心。但是对我们基督徒来说,我们知道地上的圣所不过是天上圣所的象征,地上的祭司也是罪人,只有高过诸天的大祭司才真正圣洁完全,而以牛羊为祭物也不能真的解决罪,唯有上帝儿子的宝血才能带来彻底的拯救。所以我们这些信靠基督的神儿女,比以色列人更加有福。因为我们借着基督可以坦然无惧的来到父神面前,而不是隔着幔子不能进入至圣所,我们有神的儿子道成肉身来到世上,如今也有圣灵住在我们里面,而不是通过一件物品来象征神的同在,并且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随时可以透过圣灵与神亲近,而不会因为地点或是场所限制我们与神交通。为此我们真应当赞美神,因为随时可以享受神的同在实在是有福!

但是我们与以色列人对神的认识以及对神同在的认识也有共同之处,就是我们都知道神是圣洁的,他的同在也要求他的儿女圣洁。当以色列人接近圣所时,无论是祭司还是百姓都要自洁,我们基督徒也应如此,正如《希伯来书》12:14节教导我们【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因为)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五、9节:帐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样式

这一条可以说是这一段中最重要的命令,因为在上帝看来,最重要的不是建筑物的华丽,而是他子民对他的顺服。正如撒母耳所言:【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撒母耳记上 15:22)】。

在《出埃及记》和《民数记》里也多次出现这样的句式,就是“上帝怎样吩咐摩西,以色列人就怎样行”。可见,顺服的命令是圣经反复强调的一个重点。

那么,为何上帝如此看重顺服呢?因为顺服代表相信和谦卑,所以顺服是人对神,是有限的受造物对智慧的创造主最合理正当的态度。而不能顺服的原因无非是不信任或者不服气。我们对人不信任还有情可原,但是神的儿女不信任神,甚至对神不服气岂是合理的呢?岂能不惹动神的怒气呢?

《利未记》10章记载亚伦的两个儿子拿答和亚比户因为献凡火而被上帝击杀。所谓献凡火就是指所烧的香料没有严格按照上帝的要求制作,或者烧香的步骤没有严格遵守上帝的规定。当然,这不是说每个没能完全顺服神的人都会被神立刻击杀,圣经如此记载乃是为了足够强烈的提醒我们,顺服是何等严肃又是何等严重的事啊!

在后面的分享中我们将看到,神对会幕建造的吩咐十分详细,连细小零件的数量和样式都有指示。这就提醒我们,神的命令有时非常具体,非常详细,非常复杂,而只有在所有神要求的事上,包括最微小的细节上都完全的顺服神,那才是神所肯定的顺服。

最后,关于顺服神我想再简单分享三点:

第一,顺服神的前提是知道神的心意

有时神的命令是原则性的,有时是很具体的,有时神只给我们大概的方向,但有时神也向我们启示清楚的步骤和方式,所以在我们具体的处境和问题上如何顺服神,不能随随便便跟着感觉走。我们需要透过研究圣经,请教他人和祷告来认真的寻求。只有先知道神的旨意,才能谈得上顺服神的旨意。

第二,顺服需要操练

操练顺服其实就是行道,就是把我们知道的真理应用到生活中。【雅各书】1:22~25节说【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我常感慨有些弟兄姊妹生命的问题长期不能突破,但同时我又很确信如果他们能把自己知道的道理落实到生活中,哪怕只落实1/10,他们的状况也一定能够大为改观。

第三,不要放过使我们不能顺服的原因

有的人不能顺服是因为恐惧,有的人不能顺服是因为私欲,有的人不能顺服是因为骄傲,不同的原因反映不同的生命状况,也显露各人最需要被医治被释放或者被对付的方面。在基督徒的成圣道路上软弱跌倒在所难免,但失败也是机会,基督徒若善于认罪,并且是非常具体的认罪,那么在那个他软弱的地方必要经历上帝的赦免和医治,也要在那里经历生命的成长和变化了。

「祷告」

回应诗歌:83首《主啊,我今完全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