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当中国人遇上非洲人(二)

文/Joy  

以前曾听当地人说肯尼亚的基督徒比例已经达到80%!
路上随便拽一个当地人问:“Are you Christian?” 多半都会得到肯定的答案。
在内罗毕乘坐Matatu,巨大的音乐声震耳欲聋,但仔细听,发现原来是非洲风格的赞美诗!
 Matatu即非洲版小公共汽车,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当地人也绝不吝啬表达自己的信仰,无论车里车外都常常能看到颂赞上帝的信息。

就连肯尼亚的国歌 Ee Mungu Nguvu Yetu (《造物之神》)都是一篇祷告文:
Ee Mungu Nguvu Yetu
斯瓦希里語原文 中文译文
第一段
Ee Mungu nguvu yetu
Ilete baraka kwetu
Haki iwe ngao na mlinzi
Natukae kwa Undugu
Amani na uhuru
Raha tupate na ustawi.
啊,创造万物的上帝,
我们最公正的保护者,
保佑我们的土地和民族。
愿我们生活在团结和自由之中,
国土的物产富饶。
第二段
Amkeni ndugu zetu
Tufanye sote bidii
Nasi tujitoe kwa nguvu
Nchi yetu ya Kenya
Tunayoipenda
Tuwe tayari kuilinda
让大家的每颗心,
都拥有坚定和真诚。
我们真诚努力的工作,
为了我们祖国肯尼亚的辉煌事业,
我们坚强站起来。
第三段
Natujenge taifa letu
Ee, ndio wajibu wetu
Kenya istahili heshima
Tuungane mikono
Pamoja kazini
Kila siku tuwe na shukrani
让所有的民族一致,
达成团结统一的协定。
合作建立起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劳动果实是肯尼亚的荣誉,
感恩之情充满心胸。
—来自维基百科
        
初到肯尼亚,体会到可以如此这般公开表达自己的信仰,着实令我兴奋了一番,但随后,我又心生疑问,因为我看到一些与一个有如此高比例基督徒国家应有面貌不相符的现象,比如:
为什么肯尼亚被列入全球最腐败国家之一,而且名列第三 (根据2017年“the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and Corruption index统计)?
为什么肯尼亚有那么多单亲妈妈?10个肯尼亚妇女中就有6个是单亲妈妈。有的妇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宁可不结婚也要先有孩子;有很多男人不愿承担家庭责任并抛弃他们的妻子和孩子?
为什么有的保姆声称自己是“Christian”,但转脸却从主人家偷东西?
为什么警务人员口口声声称:“上帝是信实的”,背地却进行毒品贩卖的勾当?
……
        
这些困扰我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在这里的中国人,很多人也因此被拦在信仰的门外。
其实,主很久以前就说过:“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太7:21)
“Chrstian”这个称呼已经被标签化了,当初英国殖民者来到这片土地上,也把他们的信仰带来了,遗憾的是他们的信仰并没能深入到可以改变当地人的世界观,以致带来真正的价值观和生命的更新变化,于是就产生现在似真非真信非信的现象(对我们这些传好消息的人来说,这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吗)。
   
曾经有一位本地同工告诉我:“你不要问肯尼亚人‘Are you Christian?’ 而是要问‘Are you born again’?”(你重生了吗?)
在JH里作见证时,人们通常会如此介绍自己:“My name is …, I am born again.”
但重不重生,不是光靠嘴巴说的,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人,是听了主的话就去遵行的人,从他/她的生命中可以看到美好的果实。
在我身边也有这样一群主的真门徒,他们就像黑珍珠,当真光照射其上,就折射出璀璨光芒。
DR就是这样一位结出生命果实的肯尼亚姊妹。
她曾经在中国天津的某大学学习。毕业回国后就职于一家中国建筑公司, 她的中国老板非常欣赏她。因为工作中体现出的美好品格,DR的老板说她和其他人不一样,这也使她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在这个公司还有另外一位中国大姐,平时和DR有很好的关系,她的一举一动都映在大姐眼中。
有一天早上,DR像往常一样帮助大姐翻译文件,当她准备离开办公室时,大姐又把她叫回去。
“DR, 我想和你说点儿事……” 
停顿了一下,她继续说到:
“我想要相信你相信的这位主Yesu! ”
大姐这个突如其来的请求让DR愣了好半天,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于是又再次确认:
“您是说,您想要相信主Yesu?”
大姐给予DR很肯定的回答!
“哈利路亚!!!!” 
DR激动得上前拥抱大姐,并带她向主祈祷!
我们很快便听到DR分享的这个好消息,并为她们感恩!大姐还请求DR带她去JH看一看,于是第二天,我们相约在她的JH一起参加主日聚会。
由于DR的JH全程是英文讲解,而大姐英文不好,所以只能感受一下气氛,再加上她周日经常要加班,所以不能很稳定地参加聚会。
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如果愿意,也请停留一分钟为这位大姐代求,我们希望为她找到适合的JH, 她也能在周末有时间参加聚会。也盼望DR能够继续陪伴大姐,让她更多认识主,并更深经历祂!
在这里还有不少像DR这样的弟兄姊妹,他们有机会去中国学习,学成后回到非洲,并有机会在中国公司工作。我们在不断发掘这些主的门徒,鼓励他们、陪伴他们,盼望他们不但在中国人中间工作,更能够成为主荣耀的见证,吸引他们身边的中国人归向主!
       
以前听到有人说:
         
“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在流汗;月亮升起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在流泪……” 
但愿有一天,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起来敬拜;月亮升起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起来赞美!不仅如此,还可以与非洲的、甚至各国的弟兄姊妹同心颂扬主的圣名!
    
 (本文经作者同意转载自公众号“乐在非洲”)

北京守望教会2018年3月25日 主日敬拜程序

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你们当乐意事奉耶和华,当来向他歌唱。(诗篇100篇1-2节)

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开始今天的主日敬拜!

齐声诵读:诗篇98篇

1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因为他行过奇妙的事;他的右手和圣臂,施行救恩。
2 耶和华发明了他的救恩,在列邦人眼前显出公义。
3 记念他向以色列家所发的慈爱,所凭的信实。地的四极,都看见我们神的救恩。
4 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欢乐,要发起大声,欢呼歌颂。
5 要用琴歌颂耶和华,用琴和诗歌的声音歌颂他。
6 用号和角声,在大君王耶和华面前欢呼。
7 愿海和其中所充满的澎湃;世界和住在其间的,也要发声。
8 愿大水拍手,愿诸山在耶和华面前一同欢呼;
9 因为他来,要审判遍地;他要按公义审判世界,按公正审判万民。

唱诗:向耶和华唱新歌(313)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

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
要向耶和华歌唱,
称颂他的名他的名,
天天传扬他的救恩,
天天传扬他的救恩;

在列邦中述说他的荣耀,
在万民中述说他的奇事。
因耶和华为大,
当受极大的赞美,
他在万神之上
当受敬畏。

齐声诵读:以赛亚书51章9-16节

9 耶和华的膀臂啊!兴起!兴起!以能力为衣穿上,象古时的年日,上古的世代兴起一样。从前砍碎拉哈伯,刺透大鱼的,不是你吗?
10 使海与深渊的水干涸,使海的深处变为赎民经过之路的,不是你吗?
11 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永乐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必得着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
12 惟有我,是安慰你们的。你是谁?竟怕那必死的人,怕那要变如草的世人;
13 却忘记铺张诸天,立定地基,创造你的耶和华。又因欺压者图谋毁灭要发的暴怒,整天害怕。其实那欺压者的暴怒在哪里呢?
14 被掳去的快得释放,必不死而下坑;他的食物,也不至缺乏。
15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搅动大海,使海中的波浪砰訇,万军之耶和华是我的名。
16 我将我的话传给你,用我的手影遮蔽你,为要栽定诸天,立定地基。又对锡安说:“你是我的百姓。”

唱诗:你是我的平安(291)


你是我的平安,怒涛中的平安

风雨中的宁静,忙碌中的安息,
你是我的平安,怒涛中的平安,
风雨中的宁静,忙碌中的安息。

耶和华唯你是神,洪水泛滥时你是神,
坐着为王直到永远,直到永远。
耶和华唯你是神,洪水泛滥时你是神,
平安的福赐给我们,赐给我们。

齐声诵读:约翰福音15章1-10节

1 “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
2 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
3 现在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道,已经干净了。
4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
5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
6 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象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
7 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
8 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
9 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
10 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

唱诗:象枝子在葡萄树(113)


1. 象枝子在葡萄树,无论我遇福遇祸

常在主真葡萄树,结果子就必更多。

2. 主每日把我修剪,这是我生命所需,
我深知出于主爱,遇何事我愿忍受。

(副歌)
主属我,我属主,
象枝子在葡萄树
主属我,我属主,
每日活在救主里。

讲道经文:出20:17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题目:第十诫:不可贪恋人的……】

 

回应诗歌:你的话(336)


我将你的话语 深藏在我心。免得我得罪你,免得我远离。

哦 主啊!与我亲近,我爱你声音,作我脚前的灯,作我路上的光。
天地将要过去,你的话却长存,天地将毁坏,你的话却长新。
我将你的话语 深藏在我心。免得我得罪你,免得我远离。
哦 主啊!与我亲近,我爱你声音,作我脚前的灯,作我路上的光。

共颂:主祷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马太福音6:9-13)

【敬拜结束】

祝福歌:愿耶和华赐福给你(323)


1. 愿耶和华赐福给你,

愿耶和华永远保护你,
愿耶和华他的脸光照你,
愿耶和华赐你平安。

(副歌)

愿耶和华赐福给你,
愿耶和华永远保护你,
愿耶和华他的脸光照你,
愿耶和华赐你平安。

2. 愿在主里相会再相会,
愿在主里相会再相会,
愿主的爱永远在你心怀,
愿神永远祝福你们。

第十诫:不可贪恋人的……——2018年3月25日主日讲章/天明 牧师

 出20:17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

今天我们分享《出埃及记》十诫中的第十条诫命——“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第十诫可以说是对我们内心动机的禁止,就是贪心的禁止。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理解第十诫为神给我们的心灵所加的恩典的锁,保护我们的心灵抵挡恶的试探。

1

本经文中两次重复地出现“不可贪恋”。贪恋的词义是“渴望”“贪图”,是指「对无法以正当手段获得之物的渴想」。关于“不可贪恋”这第十条诫命,我们简单考察教会历史中的两个著名的要理问答。

《海德堡要理问答》113问:在第十条诫命里上帝吩咐什么?回答:不可让那违背任何上帝诫命的倾向或思想,哪怕是一丝一毫,在心中生发;总要竭尽心力,恨恶罪恶,喜爱公义。

《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问80:第十条诫吩咐我们作什么?答:第十条诫吩咐我们无论处什么境遇,总要知足,并要对别人和他一切所有的,存正当的爱心。问81:第十条诫禁止我们作什么?答:第十条诫禁止我们不满意自己境遇或嫉妒别人的福分,而对他所有的起贪恋的私心。略解:这条诫是关于我们心中的欲望,告诉我们,不应该贪得无厌,非法贪图属于别人的东西。这里也告诉我们,神的律法是属灵的,思想犯错与行为犯错是一样的。它吩咐我们,要满足目前的生活情形,贫富均能安处。它禁止我们未享成功就焦虑不安,看见别人成功则嫉妒有加。保有一颗善意的灵,是恪守此诫的最好方法。

2

神的十诫在《申命记》里还出现一次,不过《申命记》记载神的十诫时,对第十条诫命的顺序有了变化,但包括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也不可贪图人的房屋、田地、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申5:21)

“不可贪恋”的第十诫,所告诫的是,不可贪图属于别人的东西,而且从我们的心灵里应当除去那样的贪心。这条诫命从以下两方面给我们提醒:

一是,属于他人的一切应被尊重和保护,包括人的房屋、妻子、田地、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之所以这一切在神面前被尊重、被保护是因为那是神量给人的。我们不但不可以偷窃属于他人的(不可偷盗),也不可以抢夺属于他人的,也不可以伤害他人的生命(不可杀人),也不可以玷污他人的配偶(不可奸淫),我们也不可以起对他人的房屋、妻子、财产等起贪欲之心。人的生命在神面前应当被尊重和保护,人的财产也同样被尊重和保护,人的婚姻和家庭也同样被尊重和保护。不但不可以做出伤害人的生命、偷窃人的财物、破坏人的婚姻家庭的行为,同样地,哪怕在心灵里贪图人的财产和他人配偶的贪欲,在神面前也都是罪,是神所严厉禁止的。神必审判触犯第十诫命的,如经上所提醒的:“因他贪婪的罪孽,我就发怒击打他”(赛57:17);“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审判。”(来13:4)

二是,从更为积极正面的角度来讲,神是通过这条诫命,让我们学习爱自己的邻舍。主耶稣总结律法时说,律法的总纲就是爱——尽心、尽力地爱神,并且爱人如己。整个十诫所反映的就是爱神和爱人如己。神透过“不可贪恋”的第十诫来提醒我们,要爱我们的邻舍,爱他们如己。这个“如己”就是:“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路6:31),“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神是藉这些诫命,让我们学习如何具体地爱自己的邻舍,而且学习爱人就是从自己的邻舍开始,而不是要爱自己不认识的所谓模糊概念的人或根本够不着的远方的人。神的爱就要从那些身边的人开始学起,我想这是神的心意,如同“爱弟兄的心”,然后又加上“爱众人的心”一样(彼后1:7)。

总而言之,第十诫告诉我们,爱——要从心里生发,并且从邻舍开始,这是第十条诫命今天给我们的提醒。

3

有关贪恋的鉴戒,旧约有不少的记载。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是北国以色列亚哈王贪爱拿伯的葡萄园之事,另一个是大卫王贪恋乌利亚的妻子之事。

我们先看一下,亚哈王的事,圣经是这样记载的:

“耶斯列人拿伯在耶斯列有一个葡萄园,靠近撒马利亚王亚哈的宫。亚哈对拿伯说:‘你将你的葡萄园给我作菜园,因为是靠近我的宫;我就把更好的葡萄园换给你,或是你要银子,我就按着价值给你。’拿伯对亚哈说:‘我敬畏耶和华,万不敢将我先人留下的产业给你。’”(王上21:1-3)

爱农事(就是种菜)的亚哈王希望在王宫旁边拥有一块可以种菜的地是可以理解的,为此提出合理的价格、从拿伯那里买下自己中意的那块地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听到拿伯的拒绝、因敬畏神而不愿把先人从神承受的产业卖给他的时候,应该从心里放下那块地,但亚哈王并没有放下那块地,没有割舍那块地——就是对拿伯葡萄园的贪恋。对此圣经是这样说的:

“亚哈因耶斯列人拿伯说‘我不敢将我先人留下的产业给你’,就闷闷不乐地回宫,躺在床上,转脸向内,也不吃饭。王后耶洗别来问他说:‘你为什么心里这样忧闷,不吃饭呢?’他回答说:‘因我向耶斯列人拿伯说:你将你的葡萄园给我,我给你价银,或是你愿意,我就把别的葡萄园换给你;他却说:我不将我的葡萄园给你。’”(王上21:4-6)

后来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王后耶洗别设计陷害杀死了拿伯,抢夺拿伯的葡萄园给了亚哈王;亚哈王听见拿伯死了,就起来,下去要得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王上21:7-16)。对此,神借先知以利亚向亚哈和耶洗别发出了严厉的审判:
“你要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杀了人,又得他的产业吗?又要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狗在何处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处舔你的血。……耶和华说:我必使灾祸临到你,将你除尽。凡属你的男丁,无论困住的、自由的,都从以色列中剪除。我必使你的家像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的家,又像亚希雅的儿子巴沙的家;因为你惹我发怒,又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王上21:19-22节选)“论到耶洗别,耶和华也说:狗在耶斯列的外郭必吃耶洗别的肉。凡属亚哈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鸟吃。”(王上21:23-24)

作为一个君王亚哈王受到如此严厉的审判,竟是起始于贪恋一个老百姓家的一块不大的田地,是他没能约束自己的爱好(种菜)驱使下的内心一个小小贪恋。亚哈王正是违背“不可贪恋人的田地……”这第十条诫命受到了神的审判,这也正应了圣经所说的“贪财是万恶之根。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提前6:10)

圣经中有关贪恋的另一个故事,则是大卫王贪恋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带来人生和家庭悲剧之事。圣经《撒母耳记下》11章是如此记载此事件的开始和它的发展的:

“一日,太阳平西,大卫从床上起来,在王宫的平顶上游行,看见一个妇人沐浴,容貌甚美”(11:2)。

可以说,大卫王是偶然间在王宫的平顶上看到一个沐浴的女人。可以说这是一个偶然事件(不要过度解读为拔示巴为了引诱大卫安排的,圣经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线索或暗示),而且大卫看到妇人容貌甚美,表明在比较近的距离看到的。这的确是不应该看到的场景,但偶然地看到了。大卫王因所见到的,起了“眼目的情欲”是真实的,不然他也不会有下一步的行动了。因偶然间看到的,起了“眼目的情欲”,又动了淫欲的冲动,但是如果大卫王当时及时熄灭内心的贪恋,就不会发生后来的那些严重犯罪和悲剧。但大卫不但没有及时禁止内心的贪恋,反倒采取了这贪恋驱使下的行动:

“大卫就差人打听那妇人是谁。有人说:她是以连的女儿,赫人乌利亚的妻拔示巴。”(11:3)

紧接着大卫又采取了进一步的行动:

“大卫差人去,将妇人接来;那时她的月经才得洁净。她来了,大卫与她同房,她就回家去了。”(11:4)

“看见一个妇人沐浴”,到“差人打听那妇人是谁”,再到“差人去,将妇人接来”,最后“她来了,大卫与她同房”。如果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中大卫听从第十条诫命而禁止自己贪恋之心(就是给他的贪恋之心“刹车”),就不会发生“与她同房”及后来妇人传来的“我怀了孕”的难以承受的后果。

到这时候,大卫已经很难承受他的贪恋带来的后果了。他为了掩盖自己犯罪带来的后果,从战场上召来妇人的丈夫乌利亚,并接见他之后叫他回家休息。但乌利亚是忠诚的将士,那晚他并“没有回家去”,“却和他主人的仆人一同睡在宫门外”。听到乌利亚没有回到家的报告,大卫就问乌利亚说:“你从远路上来,为什么不回家去呢?”让我们听听这位忠诚的将士对王的回答:“约柜和以色列与犹大兵都住在棚里,我主约押和我主的仆人都在田野安营,我岂可回家吃喝、与妻子同寝呢?我敢在王面前起誓(原文是我指着王和王的性命起誓):我决不行这事!”大卫知道以通常的方式让乌利亚回到家里与妻子同房、以此掩盖他的罪是很难的,于是这次“召了乌利亚来,叫他在自己面前吃喝,使他喝醉。到了晚上,乌利亚出去与他主的仆人一同住宿,还没有回到家里去。”这样,大卫掩盖自己罪的最后的努力也彻底失败了。大卫就决定借战争除掉这位忠诚的将士,因为他已经无法面对自己对这位忠诚的将军所犯下的罪和它极其严重的后果。“不可贪恋人的妻子”,大卫违背神的第十条诫命来的犯罪后果是可怕的,所受的神的审判也是严重的。让我们来听听神对大卫的严厉审判:

“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她们同寝。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撒上12:9-12)

“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这是先知拿单发出的信息。藐视耶和华“不可贪恋人的……”这第十条诫命带来的后果多么可怕。不要因为亚哈和大卫他们都是王,就以为君王才会受到如此的审判。不,神是公义的,“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也不可贪图人的房屋、田地、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申5:21)这诫命不只是给君王的,也是给我们的。神不但鉴察君王,同样鉴察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不要以为你是一个小人物,是个平凡的人,生活在一个小角落里的人,但神还是鉴察深藏在你内心的贪恋。第十诫提醒我们,从我们的生命中要除去贪恋这可怕的罪恶肿瘤的小细胞。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译: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

“贪财是万恶之根。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

“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审判。”(来13:4)

“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12:15)

4

人心里的贪心,不会因为因为得到所贪恋的知足,对此,传道者是这样说的:“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传5:10)所以,不要试图满足那无法填满的贪心,也不要被即便填满了依然虚空且因永远不知足的、那可怕的无底洞般的贪心驱使着,偏离神的诫命,耗费你的生命和人生。为此,圣经说的好:“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6:6-8)在主里面知足,这不单是因为主的诫命,也因为主不离不弃的同在:“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来13:5)因此,时常在主里面知足,并且珍惜和享受主已经给我们的一切,这才是好的,是主所要的生命。

与此同时,面对第十诫,圣经也提醒我们这些属神的人,要积极追求属神的美德,并且以行善来在好事上富足:“你这属 神的人要逃避这些事,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提前6:11)“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前6:18-19)

愿神赐福给我们!

 

北京守望教会图书馆借阅规则

北京守望教会图书馆目前有中文藏书2681册,英文藏书300册左右。

图书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早10:00——晚16:00。

为维护正常的借阅秩序,方便弟兄姊妹借阅图书,特制订本规则。

第一条 借书条件

守望教会登记在册的会友、预备会友,凭借书卡可以在图书馆借书或阅览。借书卡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冒用。

第二条 借书册数

每人限借图书3册。

第三条 借书期限

本馆图书借阅期限为30天,可续借1次,续借期限为30天。续借需在借阅期满之前到图书馆办理。

所借图书到期未还的,每册图书每超过一天罚款0.50元。经催还过期15天仍未还者,自超期之日算起,每过期一天罚款1.00元。

第四条 借阅范围

本馆图书分为一般图书和工具书。借书范围只限于一般图书,工具书仅供馆内阅览。教会指定有特殊使用的图书在指定的期限内暂不外借。

第五条 丢失赔偿

中文图书丢失按相同版本图书赔还。如未能找到相同版本图书,则按以下标准赔偿:一般图书按原价的2倍赔偿;两本以上多卷书,按全套2倍赔偿,其余各册不归读者。
外文图书丢失,300页以内每册按200元赔偿,300页以上每册按400元赔偿。

第六条 损坏赔偿

图书不得勾画、批注、折叠,每污损一页,赔偿5.00元。严重污损者,按丢失图书赔偿。

第七条 其他未尽事宜,以图书馆通知为准。

 

 

北京守望教会图书馆
2018年3月15日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2018年3月18日主日讲章/晓峰 牧师

 

经文:《出埃及记》二十章16节:“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前言:

如果说孝敬父母论到了对上帝所设立秩序和权柄的尊重,不可杀人论到了对人这一照上帝形象所造生命的尊重,不可奸淫论到了对家庭婚姻的尊重,不可偷盗论到了对于上帝赐予给各人财产的尊重。那么,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这条诫命则论到到了对人固有尊荣(名誉)的尊重。上帝赋予人一种超越万物的独特的尊贵,一种从上帝来的荣光,一种荣耀,是不容人玷污和侵犯的,也不容人自我损毁这种光荣。

一、谎言的性质

谎言就是对自己和他人名声的玷污,在本质上是对上帝的欺哄,是对上帝的藐视和亵渎,是对他人的侮辱和恶意,是与撒旦为伍。

1.上帝的本性

我们的神是诚实的神,他所说的尽都真实,他所行的无不美善。慈爱诚实,公平公义是上帝的本质属性,也是上帝的荣耀。而照着神的形象所造的人理当也在自己身上显出诚实正直的光来,所以,谎言的可憎首先在于这是对上帝本性的直接挑战。像雅各所说“我们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又用舌头咒诅那照着神的形象被造的人;颂赞和咒诅从一个口里出来,我的弟兄们,这是不应当的”(雅三9),照着神的形象所造之人撒谎,这是一件不可思议和荒谬的事情,雅各只能说“这是不应当的”。可见,说真话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而是对上帝的尊重和自重,说真话是神圣而有荣光的举止。

2.谎言的源头

主耶稣在论到不可起誓的时候说“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在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太五37),使徒约翰在约翰福音中说“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他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八44)。可见,谎言来自撒旦,如果一个人说谎,不但上帝所赐的诚实正直的荣光消失了,而且还能从一个撒谎的人身上看到撒旦的影子。这是谎言之罪的可怕之处。谎言的可怕之处在于这是从地狱而来的罪,可以直击人的灵魂,如雅各书所说“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雅三6),撒旦当年在伊甸园里诱惑夏娃就是藉着谎言将罪引入了亚当和夏娃的生命中。

为何撒旦本来是说谎的呢?因为撒旦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他自己。所以谎言显出了一个人内心里面真理的空虚和自我的充满。像彼得对亚拿尼亚所说的:“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徒五3)。可见,说假话也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而是对上帝的欺哄,是一件被撒旦充满散发出地狱气息的恐怖的行为。

3.撒谎的人

对于一个撒谎的人来说,谎言是其内心里面仇恨、贪婪、怯懦、骄傲等罪在语言上的综合体现。如箴言所说:“耶和华所恨恶的有六样,连他心所憎恶的共有七样,就是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吐谎言的假见证,并弟兄中布散分争的人”(箴六16-19)。这个人因着内心的骄傲与恶欲以谎言来损害他人的名誉,藉此损害他人生命的各个方面,以损害他人来获得某种满足。可见,撒谎是一个邪恶的事情,是从情欲和鬼魔而来的摧毁生命的罪行。

二、上帝对撒谎的恨恶

谎言之罪和其他罪的不同在于,谎言直接在内在尊荣的层面污秽和影响一个人,比如一个人如果被骗的话,内心非常痛苦,有一种被人贬低、轻视和侮辱的感觉,如果是被自己所信任的人欺骗,还会有很强的被背叛、被离弃、被抛弃、被孤立的感觉。这种伤害对人心灵的影响持久而剧烈,对一个人产生巨大的拆毁力量,如中国传统所讲:人言可畏,众口铄金。而且,语言的特点是防不胜防的渗透力,若有人向你扔块石头,你还可能避开,如果有一句话讲出来,你想躲都躲不开,你只能任由这话语钻入你耳中,射入你心里。所以,上帝格外憎恶谎言的罪。

1.神对谎言之罪的严厉审判

上帝对于撒谎的罪非常厌恶,圣经中多次用“憎恶”一词来表达上帝对这罪的态度。因此上帝对于谎言之罪的审判也非常严厉,这一点从新旧约两个案件的审判上可以看出来,旧约的案件就是北国以色列王亚哈看中了拿伯的葡萄园,却不能得着,王后耶洗别为了让丈夫的心意得逞,就指使长老贵胄买通两个匪徒诬告拿伯犯了谤渎的罪,使拿伯被石头打死,田产被夺去。上帝对此大恶极为不喜,派先知以利亚第一时间去见亚哈,宣布对他的刑罚“耶和华如此说:‘狗在何处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处舔你的血’……‘我必使灾祸临到你,将你除尽,凡属你的男丁,无论困住的、自由的,都从以色列中剪除’”(王上二十一19,21),论到耶洗别“耶和华也说‘狗在耶斯列的外郭,必吃耶洗别的肉。凡属亚哈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鸟吃’”(王上二十一23-24),这可以说是旧约中最为严厉的刑罚预言了,听了都令人惊恐。新约的案例就是初期教会第一例纪律的执行,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夫妇因为撒谎被上帝刑罚立时气绝而亡,这也应当是新约中对于撒谎最为严厉的惩处了。今天的基督徒可能与当时圣经所说众人的反应一样:“全教会和听见这事的人都甚惧怕”(徒五11)。再比如对于假先知,对于那些以谎言来勾引神的百姓去拜偶像的人,无论是谁,哪怕是同胞兄弟,儿女,妻子,如同性命的朋友,你也不可听从他,不可顾惜,不可怜恤,不可遮庇他,你要先下手拿石头打死他,如果有一城的人都拜偶像而且来勾引他人也去随从,那么就要将这一城的居民,包括牲畜都要杀死,财物要烧毁,城也不可再建(申十三章)。由此可见谎言的罪虽然可能不像杀人、偷盗那样直接损害人的身体和财物,但是如同主耶稣所说的“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才能污秽人”(太十五11)。如果有人骂自己的兄弟为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太五22),那撒谎的罪该当何种可怕的刑罚呢?

2.对诬告的审判

谎言的刑罚对于假先知是拿石头打死,对于做假见证的要判处他受被他诬陷之人的罪所当受的刑罚,如《申命记》所说的:你们既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申十九19)。我们今天常从新闻中听到有出于善意伸手救助他人的人,被帮助者不但不感恩,反而诬陷那帮他的人,虽然通过周围人的证词或者监控录像有时证实了诬告,但好像很少对诬陷他人的人有什么处罚,照着圣经的原则,应当照着他讹诈别人的程度来刑罚他。

3.对不作证的审判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这条诫命不单要求一个人不可以编造虚假的东西损害一个人,而且也要求一个人不可以不作证而损害一个人。相比于“不可作假见证”这个消极的禁止表达,这条诫命有着更为积极的要求,《利未记》赎愆祭条例记载“若有人听见发誓的声音,他本是见证,却不把所看见的,所知道的说出来,这就是罪,他要担当他的罪孽”(利五1)。就是说,当你知道一件事的真实情况,因你不说出来,导致有人因此被损害,那么也同样被视为犯了作假见证陷害人的罪。比如你可以来证实一个人的清白时,你却因为各样原因不愿意站出来为这人的无辜做见证,致使一个人被冤枉;或者你可以证实一个人有犯罪的行为,你却不愿意指证那个人,致使另一个人被错认定为犯罪的人而下监,从名誉到实际都有很大的损失。你要担当这罪。

三、谎言的种种表现

谎言的罪主要表现在通过语言的方式来损害一个人,从名声到其他方面;因此,撒谎的特点就是,一成本低,二很容易犯,三影响大。既然这主要是关乎语言层面的罪,那么就表明我们的言语要谨慎,不可因为我们所说的话令他人受损。我们以下就从四个层面来具体说明需要格外警醒的几种谎言犯罪的方式。

1.信仰层面

作假见证陷害人首先要提到的是传假福音,假道理,就像主耶稣对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批评那样: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太二十三15)。所有的异端邪说都犯了作假见证陷害人的罪,这种陷害是让一个人的灵魂灭亡。因此用错误的教导让人远离真神,进入罪恶和灭亡中,是所有谎言的罪中最严重的。

2.法庭层面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这个表达本身就是一个法律用语,这条诫命最直接的应用就是不可在法庭和公众面前作伪证,将他人陷入不公义的对待中。在人类历史中作假见证陷害人的罪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尤其是执掌审判权柄的相关人等,如法官、警察、检察官(也可以推广到一个单位的上司、老师、家长等等,所有站在一个可以审断一些事情位置上的人),面对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案件,如果不尽心竭力、谨小慎微,反而因自身疏忽大意,或者因自我私欲,个人好恶,或者收受贿赂,谄媚上级,屈服压力,无论是否有良心的不安和挣扎,主动或者被动,不管什么原因,若是屈枉正直,故意偏袒,审断不公,都属于在做假见证陷害人的罪上有份。更不用说,那些出于私欲歪曲事实、捏造罪名诬告他人的人,也包括为了利益颠倒黑白的辩护人和相关证人。旧约的典型案例就是前面所说的亚哈抢夺拿伯葡萄园的案件,在这个罪恶事件的过程中,从亚哈到耶洗别,到城里的长老贵胄,还有被买通作假见证的两个匪徒,都要承担这流人血和谎言的大罪。新约典型案例就是犹太公会在将耶稣交给罗马人钉死的事件。再如,当年保罗因犹太人攻击他被关押在监狱里,犹太人为藉着罗马人的手将保罗至于死地,不惜大祭司、长老和专门的辩士两次跑到巡抚面前控告保罗,但所告的没有一件是可证实的(徒二十四二十五章)。将来审判的时候,上帝会照着他们所行的报应行这事的人。

3.生活层面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撒谎的特征最典型的就是“无中生有”式的,比如伪造帐目,捏造数据,颠倒黑白,胡编乱造本来没有的东西。圣经中颠倒黑白的典型案例就是约瑟被自己的主母诬告,原本是她引诱约瑟,在遭到拒绝之后反而向众人诬陷是约瑟要调戏她,这诬陷直接导致约瑟被下在监里。

但更常见的不是这种赤裸裸的谎言,而是更加具有迷惑性,具有伪装性的谎言,这类谎言的特点是在一些事实的基础之上作一些加工和歪曲,真假参半。这样的谎言虽然看似有些真实部分,虚假只占一部分,可能只有一点点不真之处,甚至可能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给人感觉性质上好像要比纯粹的撒谎好点,但其实在恶劣程度上比那些编造出来的纯谎言毫不逊色。相反,因其模仿真实,用心更加险恶;正因其好像是真,似乎是可信的,才显的更加可憎。

这类伪装性谎言常见的首推夸大,有时人们为了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关注点,为吸引人的注意力,为达成某个目的,有意无意地夸张渲染,将一些非真实的东西夹杂进谈话中,这就属谎言。比如商业活动中的一些销售人员,为了推销产品极尽各种不实之言,夸大正面效果,隐瞒有害成分、副作用等,广告宣传也同样从产品质量、性能、售后等都言过其实。从某个角度来看,新约教会纪律中的亚拿尼亚与撒非喇所犯的撒谎的罪,就属于夸大,卖房子的钱没有全部拿来奉献,他们却坚称这就是全部。

第二种伪装类谎言属歪曲,有意将看到和听到的断章取义,比如在某些争论中,不是力求明白对方反而故意歪曲对方的话语,有时是不甚明了别人所说,为了压制别人就认定一个有利于自己的解释,牵强附会;甚至,哪怕明知别人不是这个意思却凭着私意刻意曲解,以达到打击一个人的目的。圣经中典型的例子就是犹太公会为了定罪耶稣就找了些人作假见证控告耶稣“这人曾说‘我能拆毁神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太二十六61),而主耶稣的确说过类似的话,却是“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二19)。更高明的歪曲是不用说一句假话,只是变换一下语气,截取一些片段重新组织一下,少说一点,隐瞒一些,就可以达到误导他人的目的。所以,有意让自己的话模棱两可带有歧义,让听的人误解,也属撒谎。这一点尤其对于作新闻报道的记者职业有很大挑战,过去曾听过一个讽刺性小故事,苏美两国赛车,美国赢了,前苏联的媒体报道说,美国取得了倒数第二,我们得了亚军。圣经中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亚伯拉罕两次对他人说撒拉是其妹妹(创十二13,二十2),听起来他没有撒谎,因为撒拉的确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创十二12),但是在当时的场景下,无论是埃及法老还是基拉尔王亚比米勒都是问撒拉是你妻子吗?亚伯拉罕也知道这两位有权势的人在问什么,但他的回答却让对方以为撒拉不是他的妻子,这也正是亚伯拉罕的目的。从动机到效果,亚伯拉罕都属撒谎。这不是灵巧像蛇的智慧,这是诡诈如蛇的胆怯。甚至,极端情况人可以引用真实来达成邪恶的目标,比如撒旦也曾引用圣经来试探主耶稣。

第三种伪装性的谎言是讲论自己不确定的事情,将道听途说的不那么确切的事情当作是真实来散布,或者将自己的感觉当成事实,或将自己的猜测、自己的怀疑当成事实来告知他人。随意论断也属此列,只听了只言片语,并不充分了解一件事情,就随意评论下断言。有时候即便附加说明自己也不确定,自己是听来的,只要对于听者无益,就不当去讲。随意承诺从某个角度也属于此列,轻易毁约,不履行承诺,甚至在一开始允诺时就不打算兑现,就属谎言了。所以,在答应别人事情之前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力图做到一诺千金,像圣经所说的那样作一个起誓不坏诡诈的人,就必蒙耶和华的赐福(诗二十四4-5)。

第四种伪装性撒谎是议论他人,当面以不实的言语恶意论到某人,这属于毁谤;背后议论,属于中伤。特别是议论一个不在场的人时,我们既勇敢又自由。这是人性深处的罪恶,以踩踏他人为自己的满足和快感,如箴言所说:传舌人的言语,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箴二六22)。人们享受对他人的评头论足。因此,即便是没有讲述任何不真的内容,只要是论及他人的过失就心存快感,再配合上表面假装痛心疾首,明为警诫他人实为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人性之诡诈与伪善莫过于此。就连听的人,若听了传舌者的话,心中欢喜,面容附和,眼神鼓励也在这罪上有份。当然,这并非是说有人想要了解一个人,你不能据实相告,更不表示你不能发表对一个人的看法,或者警戒某人在某些方面可能需要警惕,只是你的内心在上帝面前要坦然无惧,不被责备,即使面对本人你也可以本着爱心当面陈说。总之,任何不是出于内心真实的忧伤和爱心,而是出于猎奇、娱乐、谈资去评论他人的过失,都属此类。

第五种伪装性的撒谎是虚假的问安和伪装的热情,如圣经所说:他的口如奶油光滑,他的心却怀着争战;他的话比油柔和,其实是拔出来的刀(诗五十一21)。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口不一、油嘴滑舌,两面三刀,出于私欲或者某种利益,口蜜腹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将不是出于真心的某些夸大赞美的话,加在某人身上,这属于作假见证陷害这人。

四、情景难题

但生活中有些场景似乎不用撒谎的方式就难以应对,如对于绝症病人需要告知实情吗?甚至,有时令人感觉说谎是必须的,如像妓女喇合面对的情景。我们下面就简单来分享这条诫命在这些实际伦理难题上的应用。

1.善意谎言?

有时,我们觉得撒谎比说实话要好,所谓好就是我们觉得对那个听的人来说有益处,比如对于一个得了绝症的人,不能马上告诉他实情,怕他承受不了,就想先告诉他:你挺好的、没什么事,放宽心,就是个小感冒等等。然后,等准备充分了再告知真实情况。

先不说隐瞒是否对当事人真的好,这里的问题是是否为了一个好的目的,就可以采用不好的手段呢?或者说,是否动机就能决定手段的合法与否呢?只要目标是好的,说谎也就不算为说谎了?即使是说了虚假的内容,在道德上就不列入谎言的范畴,不在十诫的第九条诫命范围内了?如果这样的话,乌撒手扶约柜就不应当被神击杀。包括今天法律上的程序正义优先原则,都是在强调目的与手段的一致。如果动机能决定手段,只要动机和目标是好的,采用什么方式都是合乎道德的。如为了让一个人得救,为了传福音的缘故,可以撒谎欺骗一个人,比如,为了让一个慕道友来参加布道会,让他听见福音,这从动机是爱这个人的灵魂,从目标是为了让他得着永生,于是就针对这人喜欢听古典音乐的特点,告诉他有一个超赞的古典音乐会请他来,其实就是诗班有一首三分钟的献唱,其他的是十五分钟的敬拜,其余一小时是牧师证道。这样可以吗?如果这样可以的话,其实对于罪的界定就失去了标准和规范,全看本心。// 有多少暴政和罪恶都是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呢!

过去我们曾提到过,罪在很多时候都是手段和方式的犯罪,而非单纯是动机上的犯罪(如果动机上没有任何原因,单纯就是想反对上帝,得罪神,亵渎、攻击神,伤害他人,那么这在圣经中被称为故意犯罪,这样的罪是没有赎罪祭的(来十26))。比如,为了给患病亲人筹集医药费而去偷窃或者抢劫,其目的是好的,但是其手段是犯罪。罪的观念首先不是对他人的伤害,罪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上帝律法的违背(约壹三4),哪怕没有伤害到任何人,甚至看起来还是帮助了他人,如果方式不是上帝所喜悦的,也依然是犯罪。其实动机和手段是一个事物的两面,这二者并不能分离。

2.救人的谎言?

上面所说的还不算挑战那么大的情况,如果面临妓女喇合所面临的情景,该当如何呢?为救人而撒谎一定不可以吗?至少圣经并未责备喇合的撒谎,反而在新约中还藉着雅各书对其夸赞:“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雅二25)。首先,喇合被称许并非是着重在欺骗别人,而是在称许她藉着保护两个以色列的探子所表达出来的对耶和华神的敬畏和寻求(来十一31)。可以说,她以谎言的方式表达了对上帝的信心。我们要看到喇合的撒谎,是她将自己置于危险中,为求自保和保护以色列人而撒谎,我们不是苛责她此刻的信心和神学,而是应该看到这是她照着她的信心所能行出来的对上帝最大的顺服和敬畏了。第二,对于这个案例,并非是提供了一个我们今天可以在所谓“小罪和大义”二选一的情景中选择犯小罪而成就大义的范例,更不能根据这个事件就得出一个只要是出于救人的目的就可以撒谎(或者此时的不真言语就不算为谎言)的原则。从上帝的圣洁、良善、智慧、诚实、慈爱等本性来说,我们必须承认上帝不会以恶行善,就像保罗曾说:我们可以作恶以成善吗?(罗三8)。上帝也不会把我们放在一个必须、只能选择犯一个小罪来成就善的情景中,否则可以把我们的犯罪归在上帝身上,因为我们无可选择。但从现实的角度,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并不总有如此的信心,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谦卑地承认我们的软弱和小信,而不是归罪于上帝让我不得不如此。

3.隐瞒的情况

这种情况最典型案例就是撒母耳膏抹少年大卫的事件,上帝命令撒母耳去伯利恒膏耶西的某个儿子为王,但撒母耳说:“我怎能去呢?扫罗听见,必要杀我”,耶和华说:“你可以带一只牛犊去,就说,我来是要向耶和华献祭”(撒上十六1-2)。在这个情景中,撒母耳担心的是真的,扫罗一直很留意撒母耳的行踪,一旦发现撒母耳去一个地方,很大可能会问撒母耳,你去伯利恒做什么去了?撒母耳不能撒谎,又不想让扫罗知道膏了新王,该怎么办呢?上帝给的解决方式是,带着一只牛犊去献祭。将来扫罗若问起,就可以用献祭来回答了。以献祭掩盖了膏大卫的事件。上帝给出的主意当然不算为撒谎了。但我们还是要看一下这个实例,第一,撒母耳的目的不是要骗扫罗“我没有去膏大卫”,撒母耳的目的是不想让扫罗知道有膏大卫这件事。隐瞒不算撒谎。第二,以献祭为说辞,不会对扫罗有任何误导,不会让扫罗产生一个“他没有去膏大卫,他只是去献祭了”这样的错误信息。可能有人说扫罗会以为撒母耳去伯利恒就做了这一件事,事实上撒母耳做了两件事,这涉嫌误导。但是,撒母耳没有责任向扫罗说明他在伯利恒逗留期间做的所有事情;扫罗也没有这种知道一切的权利。比如,一个人问你,你家住址在哪儿?你可以选择不说。问你银行卡密码,你也可以选择不说。你出门遇见邻居打招呼,问你:出门去哪呀?你本来计划是去拜访一个朋友,然后去超市购物,回来的路上去喝杯咖啡,这三件事你任选一件说哪个都可以,只要你不说:出去看电影,就行了。

4.其他

律法是属灵的,并非是一些生硬的教条。生活中有些场景看起来似乎是说谎,其实并不算为说谎。比如,在不会引起误解的情况之下的讽刺等。如,以利亚大战巴力四百个先知的时候就曾嘲笑他们说:大声求告吧,因为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走到一边,或行路,或睡觉,你们当叫醒他(王上十八27)。再比如,圣经曾记载亚哈邀请南国犹大王约沙法一同攻打亚兰,约沙法要求这事得先问过耶和华才行,但亚哈不是一位敬虔的君王,他对上帝没有什么敬畏和依靠,对先知更是不喜,但这次没办法为了鼓动犹大一同出兵,亚哈就将先知米该雅召来问话:我可以去攻打基列的拉末吗?米该雅说:可以上去,必然得胜,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王上二十二15),这其实不是真话,这是讽刺亚哈呢,因为米该雅知道亚哈只喜欢听顺着他的意思的话,而亚哈一听米该雅这么说就知道这是讽刺自己呢,就说:我当嘱咐几次,你才能奉耶和华的名向我说实话呢?(王上二十二16)。然后,米该雅才告诉亚哈此战必败,亚哈必死。 而战争和竞技体育中将互相欺骗当作一种较量的策略和共知的规则,比如声东击西,比如足球中的假动作等。但是愚人节、容易被人当真的玩笑都不属此类,因为当事人没有与你达成这样的默契和一致。

五、积极的方面

就像我们之前所分享过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一样,诫命本身在禁止性的背后其实是更积极的要求。像不可杀人要求我们要保护一个人的生命免受危害,主动去帮助一个有需要的人一样,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也同样不单是禁止人以谎言来损害他人,我们上面提到过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的核心在于对一个照着上帝形象所造之人天然尊荣的尊重,简言之就是对一个人名誉的维护。

名誉对于一个人来讲虽然不像服饰、财富、学识、头衔、谈吐那么直观可见,但是却对一个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属世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名声从某个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人在他人眼中的尊贵值,就是一个人的道德重量值,名声好,就被人看重,不管别人是否喜欢你;名声不好,就被人看轻,也不管别人是否喜欢你。从属灵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名声其实是上帝原本赋予给人的上帝形象中的荣光,即其实每一个人在未堕落之前都是有“好名声”的人,都以某种属于他的方式来发出光彩。所谓名声就是在其他人看到上帝的形象在一个人身上被映照出来后就给予这人的称赞。只是在人堕落之后,好名声就不是那么普遍地被人拥有了,但即使是罪人身上依然可以看到上帝形象中那些闪光的残留,如良善、诚信、勇敢、正义、忠诚、恩慈、怜悯、慷慨,乃至聪慧、体力、技巧都可以作为被人称赞的名声。哪怕是罪人,哪怕被内在的私欲和罪性所胜过是其生命的常态,我们也需要对其里面所残存的上帝形象的荣光报以尊重。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一个人名誉的维护,其实就是在尽力维护他里面已经被损害的上帝的形象不至于继续被损害,被玷污,被扭曲。

对一个人的污名化,就是把一个人向着一个让其更坏的方向推一把,其实就是在劝说一个人在失败之处放弃重新站立的努力,就是在鼓励一个人你应当继续犯罪来证明你的确是个坏人,这无异于是在推动一个人向着更加败坏滑落。因此,以某种语言的方式损害一个人的声誉,近乎对其的咒诅,无论是当面还背后。或者,将一个人的过失放大,因一次两次的罪行就判定这个人将永远被这样的罪所胜过,其实就是判定上帝将不再在胜过这罪的方面给他恩典。我们容易以偏概全,容易关注在一个人的过犯上,容易因一个人一次的跌倒,就永久地将其抛弃和驱逐,不再给其有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维护一个人的名誉就是对其还有信心,相信上帝还愿意在他的身上有恩典,或者愿意上帝在其身上有更多的恩典。

因此,我们需要在语言的方面给予我们的邻舍、弟兄以尊重和尊荣,保护他们的名声,看重他们的名誉。为了能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口舌言语来祷告,如《箴言》三十章8节说“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诗篇》一四一章3节说“耶和华啊,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要为自己祷告是因为我们自己常常不能把握自己的言语,《雅各书》中说“唯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雅三8)。所以,智慧的做法就是谨慎少言,像所罗门在《传道书》中所说的:“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传五2)。有时候,不说话就是智慧。

最后我们以诗篇的一节经文来结束今天的证道:【诗19:14】 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阿,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

 

回应诗歌:《357 我爱慕你的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