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写给小鹿的信

文/强富


亲爱的小鹿:

爸爸好久没有给你写信了。上一次给你写信还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特别感谢主日学老师们的好主意,其实写信挺好的,能够安静下来跟你聊聊天。

儿子,你知道吗?爸爸看到你一天比一天长大,很开心,但心里却常常有种奇怪的感觉。一方面,爸爸为你感到高兴,因为你越来越像个小伙子了,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知道的东西比你少的多啦!另一方面,爸爸又常常心里失落。儿子,你知道什么叫失落吗?那种感觉就好像你丢了一件心爱的玩具,再也找不着。可是爸爸心里丢了什么心爱的东西呢?爸爸仔细的想想,原来是爸爸觉得你一天天长大,爸爸丢了对你的童年的回忆,一岁的样子,两岁的样子,三岁的样子,那些你成长的点点滴滴,爸爸都害怕它们从记忆里丢失了,不见了。

儿子,爸爸不像妈妈那么勤快,妈妈经常在自己的博客、微信上写一些关于你和小妹妹有趣的事情,以后还能翻出来回忆回忆。有一天爸爸翻看妈妈3年前写的一篇微信,爸爸很喜欢,因为它勾起了爸爸对你那个时期的回忆。爸爸给你念念,妈妈是这么写的:

小鹿最近爱做的事:

1,早晨起床把爸爸叫醒。

2,把自己吃的东西给妈妈吃。

3,为了和妈妈睡的近一些,放弃自己舒适的小床,睡在大床和小床之间的缝里,醒来一伸手就可以摸到妈妈。

4,扛着手机四处打打电话。

5,别人唱歌的时候打打拍子。

6,站在路口伸手打车,无论前来的是奥迪还是宝马。

7,睡醒后伸手等妈妈抱,尽管爸爸就在身边。

8,晚上七八点去门口拍拍门,喊喊爸爸。

9,拧螺丝按钮啥的,若是盖上瓶盖是件幸福无比的事情。

10,找个人躲猫猫。

11,比赛爬行,虽然俺只会坐爬

哈哈,儿子,你还记得妈妈说的你吗?那时候你刚刚1岁2个月。那段时间,爸爸工作很忙,经常晚上9点多才回家。妈妈说,每天晚上七八点的时候,你就会到门口拍着门,咿咿呀呀的喊着:“爸爸爸爸”,好像在说:“爸爸,爸爸,你怎么还不回来陪我玩?”想到这,爸爸心里觉得很亏欠,那段时间没有好好陪你和妈妈,总是妈妈一个人在家辛苦地陪着你。

现在,爸爸常常会回忆你像小妹妹这么大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一两岁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可是发现那些记忆已经慢慢远去,再也想不起来了。所以偶尔会有些失落、难过、依依不舍。但是,转过来看到现在的你,爸爸又开心和快乐起来。因为你依然聪明、可爱,并且充满活力,每一天都会给爸爸妈妈带来惊喜。

曾经你是个很胆小的小男孩,家里的上下铺床刚刚搬进来的时候,你久久不敢爬到上铺去,尽管爸爸一再鼓励你;在路上遇到小狗的时候,你会躲得远远的,口里大喊“爸爸,爸爸,有狗!”,这个时候爸爸都会安慰你不用害怕小狗,它们都很友好,不会伤害你的,但你还是紧紧地躲在爸爸身后。但过了一段时间,爸爸惊奇地发现你自己爬到上铺去,虽然还露出些许胆怯,但却欢欣地喊着“爸爸,快看,我自己爬到上铺来啦!”;又有一天早上,爸爸送你去幼儿园的路上,你指着小区的一条小狗对我说“爸爸,看看这条小狗,它的名字叫豆豆,它很友好哦!”,后来每次我们遇见它,你都会亲切的喊“豆豆,豆豆,早上好!”。看,这就是你给爸爸带来的惊喜,爸爸为你表现出的勇气感到骄傲,你真是越来越棒了!虽然,还有些小问题和困难需要你去面对,但是爸爸对你充满信心,因为爸爸对上帝充满信心,天父会帮助我们,不是吗?

所以,爸爸现在最想说的是,感谢天父把你带到我们家中,爸爸也慢慢学会不再失落,而是更加感恩和珍惜现在和你的每一天,享受陪伴你成长这件充满挑战,却幸福和甜蜜的事情。就像你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的一句圣经:“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我们相信,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

 

爱你的爸爸
2017年5月6日

写给女儿罗以的信

文/青春

2012年10月8日出生的小妮子我的宝罗以,这是第一次给我所经常昵称为臭蛋的你写信。

不善言辞的爸爸是第一个看到你来到这个世上的人,当然上帝更知道你,第一次哭泣,第一次吃奶,第一次尿布,第一次穿衣,第一次生日,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叫爸爸妈妈,第一次不听话,第一次被管教,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放学……还有第一次听到爸爸给你的信。

你来到这个世界,起先是不被允许的,那是这个时代的错误,但是上帝不会错误,你爸听上帝的话,也没有犯错。你在期待中顺利降生这个世界,普通且又多经坎坷的家庭,好在你一直在爸爸妈妈奶奶的呵护下成长,还有更多的爱在你身边围绕。其实我应该感谢你的到来,姐姐先你两年来到我们家庭,对姐姐的到来,爸爸几乎是措手不及,好长时间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身为人父,有时候看到姐姐小小的脸庞,总是那么不真实。其实姐姐的到来让爸爸妈妈成长的更快呢,因为她的到来让爸爸真正体会着责任,教养的责任和重担时时在心间,如履薄冰。只是你的到来,真真实实的让爸爸真的知道了我是一位小臭蛋张罗以的爸爸,你知道吗,你出生的头三天只有爸爸和妈妈陪着你,那几天爸爸几乎很少睡觉,在你入睡的时候,爸爸也常常听着你微弱的呼吸,起伏的心跳,这一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你的爸爸,你是爸爸妈妈的产业。

因为你实在一个错误政策不允许的前提下出生的,但是上帝和爸爸是绝对热烈欢迎你来到这个家庭的。在跟这个错误的政策抗争中,上帝一次次以他大能的手扶持看顾,我们是非常少金的家庭,为着你的出生我们可能需要更加努力,上帝按着我们的力量给我们够用的恩典,在荒谬的准生证上上帝就格外显出了恩典。在你要出生的医院需要一份证明材料,才允许在医院接生,只是那时我们一无所有,什么社保,准生证,暂住证等等,手续多的我都记不住。那时的背景是因为教会户外敬拜,我们会被有关部门搬家,这个时候爸爸很谨慎,很担心再次被搬家,所以增加了很多办理难度,但是我们的神再次帮助了我们,就在爸爸打了将近100个电话都没有办理一份简单的暂住证时,上帝竟然让爸爸一天跟4个政府部门打交道办理成功了你的母子健康档案,这一切其实只用了一个上午就完成了,那天爸爸妈妈似乎真的与上帝相遇。哈利路亚。不过其实那一天也是爸爸的生日,我想是上帝让我铭记祂,也让我们一家要常常以祂的恩典为年岁的冠冕,我们的路径才能伴随祂滴下的脂油。

有些叔叔阿姨为着多要一个宝宝似乎是要舍弃很多,并且要为他积攒非常多的钱才可以。而你我的小臭蛋,有关部门竟然追着不用钱就给了你这个时代合法的身份。让他们自己去讽刺自己吧,我们将荣耀归给天父,就是你还不太认识,却让爸爸很敬畏的那位,也是每天吃饭前向他祷告的那位,也是赐你睡眠的那位,他格外的看顾保守你,我的孩子。

也许这一切你长大了才能更加明白,但为父愿上帝保守看顾你,愿你的心时常因耶和华而喜乐,时常欢呼!称赞那造天地海及万物的上帝,直到永远!

给女儿诗篇的信

文/仁爱

诗篇你好!

感谢上帝把你赐给了我们家!正是你的存在,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充实、圆满与幸福!随着时光的流逝,你从一个哭哭啼啼的小婴儿已慢慢成长为一个健康活泼的女汉子。你1岁半就开始在老家跟在哥哥的后面骑滑板车,不甘示弱的性格让爷爷奶奶惊叹不已,说你人小胆大。2岁开始在小区里骑自行车,骑了一圈又一圈,让哪些不敢骑车的姐姐们又羡慕又嫉妒。去年十一青年团契营会,你刚过3岁生日没多久,跟着我们一起爬野山,虽然中途摔过几次,但你都没有放弃,全程几乎自己走完,你坚强的毅力让我们刮目相看。

亲爱的女儿,这些年你长高了许多,也懂事了很多,给父母带来很多快乐和惊喜。你学会了努力,学会了与他人分享。用你自己的话说,你长大了。快四岁的你,有了小姑娘的爱美之心。早上起来都要去自己的衣橱里,挑选当天穿的衣服,偶尔还要带上小头花和小挎包。当然你也有了自己的个性,记得上次爸爸带你与哥哥去公园玩钓鱼,结束后带了五条不同颜色的金鱼回家,在路上我说妹妹两条,哥哥三条,因为鱼是哥哥钓过来的。你听了很生气,哇哇大哭,觉得不公平。一下车头也不回,快步向家门口走去,叫也叫不住。当爸爸看到你的背影和你生气的样子,突然感觉到这一幕的情景怎么这么熟悉。这不就是你妈妈刚结婚生气的样子吗?有其母必有其女。哈!

亲爱的女儿,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你的哭声、笑声、呐喊声,都深刻地印在爸爸妈妈的脑海里。你点滴的成长进步,都能让我们赞叹不已。老人说孩子是自家的好,这话在我们身上应验。自你出生,我们就觉得你是世上最漂亮、聪明、可爱的宝宝,即使你湿疹严重的时候,我们也是如此认为。你真是爸爸的“掌上明珠”,更是妈妈的“小棉袄”。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喔!记得上次妈妈早上送你去上学,天比较冷,妈妈就把你抱到怀里对你说:“现在我们娘俩都不冷了。”你马上接着答道:“对,我是妈妈的小棉袄。”你真是太可爱了,你小小的心中充满了感性的温暖,很多举动都让我们感动不已。

宝贝女儿,看到你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感谢我们的天父,无论前面要经历多少艰辛和困难,我们都是值得的。最后祝福你:健康平安,智慧聪明。

爱你的老爸
2017年5月5日

 

 

写给儿子印印的信

文/印印爸爸

印印:

去年你一周岁时的那天下午,你在熟睡,爸爸专门给你写了一封信,当时爸爸决定会在你每次生日时给你写一封信,跟你聊聊你的成长、爸爸的成长;甚至爸爸想或许今后长大成人的你是最能够理解爸爸的人,我想跟你聊更多,包括对每一年发生的事情的理解。这些信,爸爸想着等你长大或者结婚以后后再慢慢给你看。

在你刚出生慢慢学会爬慢慢学会走的一年里,爸爸常常记得将你许多的“第一次”尽量写在日记里,拍成照片存到电脑里,可是今年似乎做的越来越少了,不仅是爸爸越来越忙,还有爸爸记忆力也不如以前,刚想做,一下子却又忘记了。

今年,爸爸没能做到在你生日当天给你写信,不单单因为你生日这天带你去了运动馆,还由于爸爸时间越来越紧张,压力越来越大。但爸爸告诉自己上半年最迟也会今年写给你的。幸好教会的阿姨给了这次机会,向爸爸约稿,爸爸就乘机一举两得,以给你写信的方式来写这篇稿件。

奶奶回了老家。我需要跟你好好说说奶奶。虽然你跟一岁时相比,已经会喊“奶奶”了,即使奶奶回老家了,你会拿着奶奶用的手机喊“奶奶”,每次吃饭你还会一边将奶奶以前做的椅子推回原处,一边喊着“奶奶”。爸爸想告诉你奶奶在家里帮助我们有多辛苦!

奶奶的眼睛动过三次手术,都是视网膜脱离,视力很低,而且奶奶睡眠经常不好,常常一晚只能睡到三四个小时,甚至有时一晚都无法入睡。由于奶奶眼睛视力不好,所以她必须一大早起来准备一天的饭菜,还有你的一日三餐。奶奶一天站很久,还要带你出去玩,为了让在家里工作的爸爸有更充裕的时间工作。所以,爸爸心里很内疚,常常不愿意奶奶在这里帮忙照顾你和我们,但又不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爷爷一个人在老家,也是孤独,去年一个人住院,奶奶不在他的身边,所以爸爸更是觉得自己无能,不仅无法让自己的爸爸妈妈享福,还要让年老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这么多。

奶奶还想着帮忙带你带到两岁半,等你去幼儿园。可以爸爸实在不愿意这样下去了,爷爷奶奶生我养我送我上大学已经尽到他们的责任,你不知道以前爷爷为了爸爸能上大学,争取到外地出差,能有出差补助,而且为了省钱天天吃方便面,以至于他的下级同事都不愿意跟他出差喽!爸爸妈妈的确都要上班做事,但想累就累些吧,或者让妈妈全职在家照顾你,但的确也有许多的困境需要面对。“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合为一体”,爸爸妈妈越来越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结婚成年的我们,实在不能再依赖自己的父母。

奶奶走后的那两天,是爸爸上午带你玩,下午看着你睡觉的两天,爸爸惊喜发现也是你午睡醒来或半睡半醒间脱口而出喊“爸爸”的两天。爸爸刹那间感受到了你呼喊时与我之间从未有过的亲近、依靠,似乎你妈妈对爸爸也从未这样过,呵呵。

妈妈很辛苦,一方面要工作,另一方面还要下班回来给我们做饭。尤其是爸爸不在家时,妈妈需要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你,有时妈妈一个人带着你长达五六天。爸爸慢慢才知道妈妈其实愿意在家里做全职妈妈全心照顾我们,可是妈妈不愿让爸爸在经济上承受太大压力。你不知道妈妈当年多勇敢,敢嫁给爸爸这样的人。

每一次爸爸出行久点,就听说你在家喊“爸爸爸爸”;每一次爸爸从外地回家,你又会跟爸爸有些距离;每一次爸爸带你时间久了,你又开始更粘爸爸。请相信,爸爸有时就不想工作了,就想一直陪着你做游戏,不让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玩耍,爸爸想每天都陪着你一起长大。

有一次,爸爸给你再一次讲一本故事书,里面有给小孩传福音带小孩跪下祷告的情节。现在每次讲这本书时,你都会马上到沙发上拿下两块垫子,拉着爸爸和你一起跪下祷告。

爸爸这才发现这时的你已经开始具备建立一种习惯的意识了,尽管你还不懂祷告和跪下祷告的含义;尤其是当看到你偶尔露出生气的眼神或神态时,我也发现这时爸爸自己平时的丑态和恶行在你身上重现了,爸爸震惊更有恐惧战兢,原来这是真的: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居然是如此之大!在你面前的表现,其实都会刻在你的生命里,远远超过爸爸装模作样给你读的圣经经文和故事!

爸爸在教会“大丈夫团契”里学习莱尔主教著作《父母的责任》。这几天看到“记住,教导孩子的时候,你自己要做榜样”这一章,引用了提劳特逊主教说的一句话:“给孩子正确的教导,却不做好的榜样,就像我们牵着孩子的手,给他们指出通往天国的道路,但却是带他们走在去地狱的路上。”也就是说,我哪怕是早上为你读经,给你唱赞美诗,但是,如果我在你面前,常常对你妈妈或奶奶恶言相向,毫无柔和谦卑的样式,我就在幼时的你头脑里烙下了这样恶言恶行的印记,你就会在将来按照这种印记行事为人。我在你面前犯罪得罪你妈妈,不仅伤害了你妈妈,而且更大地更长久地伤害了你。这真的是犯了双倍的罪哟!

这一年来,爸爸最大或者开始有所突破的是这件事:爸爸会常觉得对不住你,不能给你最好的成长环境和将来的教育。为什么爸爸会这么想?

当你出生尤其是长大到两岁的过程中,爸爸常常觉得为了自己的理想,自己苦些没有关系;但没有想到还要搭上我深爱的你!这让爸爸我有时无法忍受,想着你不能跟其他孩子一样穿好看的衣服和鞋子,想着你不能一直去参加那种运动馆(尽管送你去上过八节课),想着你将来爸爸或许不能送你读好一些的幼儿园和学校,爸爸就心里难过,觉得对不起你,甚至怀疑起爸爸自己的职业理想和来自神的异象!

首先我是基督徒,我要在上帝面前履行从他而来的责任。这份责任,不单单是指照顾妈妈和你,带领我们整个家庭认识和顺服上帝,还有怎样去爱其他人的灵魂及怜悯帮助他们。爸爸知道并一直努力地提醒自己在上帝面前,首先要面对他,认识他,顺服他,其次是尽到爱护保护你们的责任。这是爸爸研究生毕业后就逐渐确立的一份责任——通过研究和提供咨询服侍教会和弟兄姊妹,帮助受欺压的人。这份责任始终处于爸爸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地位。爸爸知道孰先孰后,爸爸也知道有时需要平衡甚至短暂的中止,但今年越来越感觉得到不易。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似乎又一次突然想到以前听到的甚至是认识的宣教士的故事,爸爸自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宣教士,不管是历史上还是今天的宣教士,愿意并敢于将自己全家,不管是多大的孩子,带到跟自己的家乡相比条件都差异太大甚至是条件恶劣的穷乡僻壤?他们不怕自己的孩子没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他们没有担心过自己孩子的未来?甚至是历史上来到中国的宣教士有时连全家都被中国人杀害,他们在看着这最后的一幕时是否后悔?

我最初不愿想也不敢想,但最终无法避免思考下去,因为如果要真实面对自己真实面对上帝,印印,爸爸就必须想下去。想着想着,自然就想到圣父耶和华让自己的独生爱子耶稣来到世上,为罪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有了你,对这件耳熟能详的十字架事件,与以前相比,感受更不一样。爸爸是一家之主,爸爸要在各方面带领我们这个家庭,面对你,爸爸具体要明白什么是应当给你让你拥有的, 而什么是因着耶稣基督我们这个家庭背十字架而不得不使你缺乏或放弃的?

爸爸的突破还只是进展到这里,爸爸还是会在你面前犯罪(,希望越来越少),爸爸还是会忧虑(,或许会逐渐改变),但爸爸每天早上起来还是会向我们的神祷告,求神保护我们,给爸爸爱、智慧和力量带领和建造我们的家庭!写这封信的时候,因为犯罪而难受,爸爸看到最让自己警醒的一句话,在这里与你分享:“我们最大的缺欠,不是在头脑的教养方面,乃是在心灵的教养方面。我们最可悲痛的毛病,不是缺少知识,乃是缺少圣洁和敬虔。这不是说我们知得太多,乃是说我们在思念神与他的话上,在警醒祈祷上,做得太少。——邦兹”。

 

 

2017年3月2日

给女儿信子的信

文/徐鑫

亲爱的闺女,

每当看着你,为父我常常心中充满感动,同时又深感不安,怕自己无法成为一个好爸爸。很希望自己是一个让你感到骄傲的父亲,但当我站在镜前照照自己,如此不堪,觉得实难成为你的榜样。只愿你能从小认识上帝,一生行在他的恩典之中。

遥想当初给你起名叫“信子”,希望你能“信上帝的儿子”,你的到来果真出于恩典,祂的信实,也是你一生稳妥的保障。

为父的无力给你很多,只是希望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你的人生可能会遭遇艰难,可能会陷入困境,可能会受到挫折,但我会永远支持你,直到终有一天你去过属于你自己的生活。

你要自立,这能让你对世界有更少的依赖,单单靠主就以足够;

你要信实,你的名字就建基于这样的信实;

你要坚忍,无论承受怎样的压力,都能不被击垮,持定所信,忍耐到底;

你要勇敢,在面对未知的可能的时候,能够刚强壮胆;

你要自尊,不卑不亢的对待人和事;

你要幽默,这样才能让生活变得有色彩,不陷在灰暗和恐惧当中;

你要有责任感,这会让你更加值得信赖;

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虽然世界有时充满恶意,但愿你能以善胜恶(虽然这样的希望我自己都不忍);

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喜乐的人,因我是那样不忍看到你的眼泪;

希望你能成为一个怜悯的人,才能理解我们是蒙了何等的怜恤;

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内里富足的人,爸爸给不了你什么,但愿上帝成为你的丰富。

愿你能成为一个有爱和智慧的人,这都来自于认识耶稣,你的主!

亲爱的宝贝,求你能常常担待我的软弱、我的情绪,帮助我学习应该如何去爱你、教导你。

 


2017.05.07

给女儿彤彤的信

文/旭广

亲爱的彤彤:

这是爸爸写给你的第一封信,首先祝你在主里往下扎根,向上结果,健康快乐成长。也特别感谢冬天班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求主纪念。

时间过的真快啊,一转眼,你都快要四岁了。看着你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懂事,一天天地让我们刮目相看,一天天地带给我们幸福和惊喜,爸爸妈妈心里真是高兴。一想到你,爸爸妈妈的耳边就回响着你快乐的笑声,心里就洒满了灿烂的阳光。感谢奇妙大能的主!

下面爸爸谈谈对你的期待和要求:

1、热爱生活,有自己的爱好。爸爸喜欢你现在投入认真地看绘本、听故事,有模有样地学跆拳道,自由自在地奔跑、攀登。爸爸希望你一生都这样,拥有爱好,热爱生活,但是爸爸最希望的,是让你永远沉浸在这样的欢乐里,而不要太注重结果或者成绩,跌倒了失败了并不可怕,因为“我有一位爱我的天父,他造我就是为了爱我,无论高矮和胖瘦,未来成就是如何,祂仍然比任何人都爱我”。亲爱的彤彤,你一定还记得咱们一起读过的故事书《你很特别》吧,和微美克人一样,我们每个人在上帝这位创造者的眼中都是特别的、宝贵的,所以要让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目标与上帝有关、相连,这样,别人贴给你的“灰点点”标签才不会伤到你,“金星星”标签也不会让你骄傲。爸爸希望你一直都拥有爱好,热爱生活,感受这个美妙的天父世界。

2、不轻易发怒。你的脾气像爸爸一样火爆,尤其是困了的时候,这方面和爸爸妈妈也有很大的关系,爸爸妈妈一定要努力给你提供和睦安全的家庭环境。你慢慢长大了,爸爸希望你能学着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带着怒气说话,因为经上说“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诗篇37:8)。将来有一天,你会拥有自己的家庭生活,爸爸希望你存慈爱温柔的心,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你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才能被生活温柔对待,才能讨神的喜悦。

3、永远信靠神。爸爸妈妈把你带到主的宝座前,也借着主日学老师的手,引你认识你生命的主,但信仰的传承需要自己经历神,需要自己发自内心的确认,这条道路并不平坦,爸爸妈妈希望你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可以坚定仰望,永远信靠神。“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篇23:6)爸爸妈妈希望你如此。

最后,爸爸为你祷告,愿你一生都有上帝的同在,都有平安如江河!

 

 

爱你的爸爸

Rope Holders 抬褥子的人

文/大水

有时候人生中的“第一次”是横着飞过来的。遇到,或者说遭到的时候,是手足无措,是无从定义,是蒙圈。

十年前我第一次听到J的妈妈罹患癌症的消息时,就是这样的心情。而我既不是当事人,也不是当事人的家属。那时J一家来中国的时间不是很长,最小的孩子才一岁多,父母都在美国。J的妻子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立刻回想起他妈妈甜美的笑容和慈祥的样子。J妈妈是钢琴老师,心灵手巧。他们家里挂着的手工织品还有圣诞挂饰都是妈妈做好了寄过来的。得了癌症的话,她是不是很快就要死了呢?年少无知的我当时完全想不通:神怎么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啊?!

带着这种困惑和痛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我去了祷告会。那天正好是个星期三。去了以后见到一位年长的姊妹,就赶紧跟她说这个事情。她问我:“她信主了吗?”我说:“信啊,他们都是很敬虔的基督徒。”她说:“那不就行了……”听到这样一个道理十分正确的答案,我所有的心情都堵在了胸口,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那天晚上我也不知道该怎样祷告,大概就是一边哭,一边求神医治她、不要让她死。是的,所谓横着飞过来的“第一次”,就是死亡的阴云,以及它所带来的分离的伤痛。

之后很长时间我都不敢提起这件事,怕他们难过,自己也害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直到有一次他们邀请我去家里,说他的爸爸妈妈来北京了。一路上我心里特别忐忑,想象不出来J的妈妈会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见了面该说些什么。,然而,我所想象的这一切都没有发生。门开了,J的父母还是像上一次那样热情地拥抱了我,微笑和慈祥面容都没有变化,只是妈妈剪了很短的头发。你知道外国电影里有些老太太,高挑的个儿,银灰色的短发略带点黑白相间,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嘴唇上涂着口红,一笑露一口白牙,时髦极了。对,就是那个样子。那个得了癌症的人就是她吗?一瞬间我有些恍惚。这时她送给我一张卡片,上面是用黑色的钢笔画的一只垂下的手臂用力握着几股拧成的粗粗的绳子,说:“Thank you. Thank you for praying for me and being one of my rope holders.”(谢谢你为我祷告、抓着我的绳子)J的妻子看我不太明白,在旁边跟我解释说:“你还记得福音书里那个瘫子的故事吗?他们的朋友用褥子抬着他。妈妈说你是最早为她祷告、用祷告抬着她的人。这张卡片是她自己画的,她给每个为她代祷的人都画了⋯⋯”

之后的几年间,通过朋友再到朋友转发代祷信,全球有大约两百个家庭成了他们的rope holders代祷者。我从他们的信中读到了极丰富的感恩——为着他们的医生、护士、儿孙、世界各地那些为他们代祷的人,还有每天的日出日落、所见的一花一草;更重要的是,为着救主耶稣基督。代祷事项里除了为着病情及治疗,也时常包括了他们在中国的子女的情况,以及一些同样患病的代祷者的需要。我是在读着这些信的时候,从旁见证了他们以数算恩典和开口赞美经过苦难、在肉体衰残和疼痛之际宣扬神的作为和大名,从而心里慢慢消除了对癌症的恐惧,甚至可以更为平常地看待死亡。

2011年在我出国前的几个月,一位姊妹的身体因着疾病逐渐陷入到不可控的地步而生命受到威胁。我为她难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天终于鼓起勇气给她写了一封邮件,跟她说虽然我不知道主的旨意如何,但我愿意做她的rope holder,每一天用祷告来托住她。后面给她附上了J的爸妈发出的代祷信。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在一件比较重大的事情上,主动地跟人提出来做一个代祷者。其实那时我的心是颤颤巍巍的。我没有什么宣告,也没有什么笃定,我只是在J的父母身上看到主的慈爱比生命更好,我想要来仰望他,看看他会有怎样的作为。那只紧握住绳子的手臂,不断地出现在我眼前,使我在面对那样一个需要的时候,没法不伸出手去。很快我到了国外。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了那位姐妹的一封邮件。信里说,感谢赞美主!你收到这封邮件时,我已经顺利地做完了移植手术!本来排队等适合移植的器官十分渺茫,然而主却奇妙地突然给预备好了,而且刚好那时能够排上!哇!哈利路亚!我不禁发出对神的赞美,甚至不敢相信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后来我写信给J的父母,告诉他们,因着他们生命带给我的激励,使得我有机会在另一个人的生命中见证主的作为。

当然,那个时候我也开始明白,主的作为不止是用超然的方式使一个人在地上的生命被延长,使一个痛苦的处境得到化解或改善,或者是像保罗起初求的那样,使一根刺从他身上被挪去。不是的,主对保罗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12章9节)我在国外念书的头一年常有论文写不下去的时候,那时我会去翻看别人的博客,其中常看的是国永写给小女儿乐义的信。乐义去天上了,国永非常地想念她。人世间这样的分离之苦能用什么来安慰呢?那时我为他们祷告的时候想到,我们当中恐怕只有国永最能体会父神失去爱子的伤痛了。然而,这样的伤痛我们岂不是宁愿从来没有体会过?在这样的关切中我发现了一本书,叫《爱儿挽歌》(后来台译新版更名为《孩子,你忘了说再见》),是一位做哲学教授的父亲为纪念二十五岁离世的儿子所写的一本小书。作者在书里倾诉了失去爱子后锥心刺骨的痛,以及这种撕裂带给他的信仰上的巨大冲击。而正是这幽暗之中在死亡、苦难,与信仰之间的挣扎,慰藉了其他同经苦难的破碎心灵。在类似的人生境遇中,信仰不是强有力的宣告,也不是吹奏得胜的凯歌,而是在暗夜之中仰望星空,在哀歌之中低唱颂赞。在那本书里,我仿佛看到一只手臂用力地抓住拉他向上的绳子。

来年二月,我的高中同班同学遭男友凶杀,在澳洲遇害。那一周我正好在为《创世记》研经课写“该隐杀亚伯”的论文。我有那么两天一直自己待在屋里静默,出来的时候碰到室友,她抱了我一下,我的身体仿佛受到了震动,眼泪刷地一下掉下去⋯⋯我忍不住跟我的旧约教授说这个事情,他说,罪有时是那么的荒谬,而上帝的旨意时而又是隐藏的。我的这个同学信佛,微博的头像用的却是耶稣背十字架。之前我们曾多次在一起谈论信仰,之后我问了上帝很久她去了哪里。从春天到夏天,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为我同学的父母祷告,也为杀害了我同学的那个人祷告(现在他还关在澳洲的监狱里),对于往后事情会怎样一无所知。事发之后我也曾第一时间给当地的华人教会写了邮件,请求他们帮助。到了中秋节,我看到同学的爸爸在脸书上发了在海边思念女儿的照片,同时还发了圣经的经文。一问他,才知道他跟阿姨一起信了主。后来他俩在感恩节的时候一同受了洗。这是我那年最感恩、最得安慰的事情,却是在经历了震惊、忧伤、痛苦之后。后来,有时叔叔会跟我探讨一下饶恕的问题,说目前还是没有办法做到;我给他们寄的一本《孩子,你忘了说再见》,他们好长时间都不敢碰,现在也不知道读了没有。我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去澳洲探望他们。

在我回国的前一年,也是J的妈妈被诊断为癌症的七年后,她过世了。走的时候,三个儿女的家庭,以及九个外孙、外孙女都在床边。追思礼拜的当天,我从网上观看了线上直播。那是一场闪着泪光的欢庆。我记得那天J在台上带领敬拜,有时唱到一半会哽咽;J的爸爸穿了一件橘黄色的衬衫,整场几乎没有说话,除了微笑着欢迎大家,最后微笑着说了再见;我也是在充满了微笑的美好回忆中跟她告别。这对老夫妇,自己生着病,每年圣诞节却还会想着给我寄一张自制的卡片,问候并鼓励我,为我祷告,就像他们第一次见到我时一样。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爸爸为我祷告之前,闭着眼睛站在窗户边与主亲密交谈的样子。其实我相信,早在我们第一次见面之前,他们已经成了我的rope holders。如今,他们也教会我继续握住别人的绳子,做一个抬褥子的人。而我所能做的,无论是陪伴或是探访,也仅仅是以我破碎、伤痛的心,去聆听、触碰另一颗伤痛的心灵,然后相互搀扶着来到主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