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北京守望教会2016年12月4日主日敬拜程序

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
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
他必不叫你的脚摇动,保护你的必不打盹。
保护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觉。(诗篇 121:1-4)

◎ 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开始今天的主日敬拜!

齐声诵读:诗篇100:1—5

100:1  (称谢诗。)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
100:2  你们当乐意侍奉耶和华,当来向他歌唱。
100:3  你们当晓得耶和华是 神。我们是他造的,也是属他的;我们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场的羊。
100:4  当称谢进入他的门,当赞美进入他的院;当感谢他,称颂他的名。
100:5  因为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存到永远,他的信实直到万代。

唱诗:快乐崇拜歌(6)


1、快乐快乐我们崇拜,荣耀上主爱之神;心如花开到主面前,主如旭日我欢迎。

苦意愁云恳求消化,疑惑黑荫求散尽;永恒快乐求主赏赐,旭日光华满我心。

2、主是不断赞美中心,主所造物都欢欣;群星天使团聚讴歌,天地反映主光明。
高山幽谷沃野森林,草场积翠波如镜;清晨小鸟轻注流泉,唤起我们颂主心。

3、永远祝福永受尊荣,永远赦免永施恩;生之快乐活水源头,欢乐安息海般深。
上主是父基督是兄,爱中生活皆主民;求教我们怎样相爱,同享神圣大欢欣。

4、晨星引起伟大歌声,我众欢然来响应;父的慈爱统治我们,兄弟友爱系人群。
我们前进歌唱不停,奋斗中间忠勇军;得胜生涯凯歌声里,恳求高举万众心。

齐声诵读:诗篇23:1—6

23:1  (大卫的诗。)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23:2  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23:3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23:4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23:5  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
23:6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唱诗:与主合一


1、主身体为我舍,主宝血为我流,饼杯乃主自己为我设立 ,
   主亲自擘这饼,主亲自递这杯,我吃喝这饼杯,与主合一。

2、我与主同钉死,不再受罪辖制,向罪我乃已死,却向主活,
   我与主同复活,胜过死亡权势,活出耶稣自己,荣耀主名。

齐声诵读:诗篇118:1—16

118:1 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18:2 愿以色列说:“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18:3 愿亚伦的家说:“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18:4 愿敬畏耶和华的说:“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118:5 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我,把我安置在宽阔之地。
118:6 有耶和华帮助我,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118:7 在那帮助我的人中,有耶和华帮助我,所以我要看见那恨我的人遭报。
118:8 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人;
118:9 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王子。
118:10 万民围绕我,我靠耶和华的名,必剿灭他们。
118:11 他们环绕我,围困我,我靠耶和华的名,必剿灭他们。
118:12 他们如同蜂子围绕我,好像烧荆棘的火,必被熄灭;我靠耶和华的名,必剿灭他们。
118:13 你推我,要叫我跌倒,但耶和华帮助了我。
118:14 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
118:15 在义人的帐棚里有欢呼拯救的声音:“耶和华的右手施展大能。
118:16 耶和华的右手高举,耶和华的右手施展大能!”

唱诗:最知心的朋友(186)


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主你是我最亲爱的伴侣。
我的心在天天追想着你,渴望见到你的面。
在我人生的每一个台阶,在我人生的每一个小站,
你的手总是在搀拉着我,把我带在你身边。
告诉我当走的路,没有滑向死亡线,
你爱何等的长阔深高,我心发出惊叹。
有了主还要什么?我心与主紧相连,我已立志要跟随主,永不改变。

讲道经文:创世记 14章

14:1  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
14:2  他们都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
14:3  这五王都在西订谷会合,西订谷就是盐海。
14:4  他们已经侍奉基大老玛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
14:5  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杀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杀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杀败了以米人,
14: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杀败了何利人,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
14:7  他们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14:8  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与他们交战,
14:9  就是与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乃是四王与五王交战。
14:10  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14:11  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
14:12  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
14:13  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
14:14  亚伯兰听见他侄儿(原文作“弟兄”)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14:15  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又追到大马士革左边的何把,
14:16  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
14:17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14:18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 神的祭司。
14:19  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赐福与亚伯兰。
14:20  至高的 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14:21  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
14:22  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耶和华起誓,
14:23  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14:24  只有仆人所吃的,并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份,可以任凭他们拿去。”

【讲道题目:至高神赐福的得胜】(点击查看


回应诗歌:靠主我站立(283)


1、靠耶稣圣名站立,靠耶稣圣名站立;
靠着主所赐的能力,靠耶稣圣名站立;仇敌攻击虽然凶猛,我决不向他屈服,靠着主所赐的能力,靠着主所赐的能力,靠着主所赐的能力,我必站立。

2、靠耶稣圣名站立,靠耶稣圣名站立;来穿上救恩的军装,靠耶稣圣名站立;戴头盔、护心镜、盾牌、平安鞋、圣灵宝剑,来穿上救恩的军装,靠着主所赐的能力,靠着主所赐的能力,我必站立。

3、靠耶稣圣名站立,靠耶稣圣名站立;倚靠主大能的权柄,靠耶稣圣名站立;抵挡黑暗罪恶权势,举起宝血的旗帜,    倚靠主大能的权柄,靠着主所赐的能力,靠着主所赐的能力,我必站立。

共颂:主祷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马太福音6:9-13)

『敬拜结束』

祝福歌:相约在主里


1、我们相约在主里,共同生活常相忆;我们相约在主里,将来有一天要再欢聚。
在主里祝福你,我在主里思念你,愿主带领你,进入迦南地。哦!在主里祝福你,我在主里思念你,愿主赐给你,丰富的奶与蜜。你可不要忘记,我们相约在主里,记得我们相约在主里。

2、回忆过去日子里,亏欠虽多主恩满溢;忍不住要告诉你,在主的爱里我等着你。在主里祝福你,我在主里思念你,愿主带领你,进入迦南地。哦!在主里祝福你,我在主里思念你,愿主赐给你,丰富的奶与蜜。你可不要忘记,我们相约在主里,记得我们相约在主里。

至高神赐福的得胜——2016年12月4日主日讲章/曾淼 实习传道


讲道经文:创14:17-24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至高的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起誓,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跟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只有仆人所吃的,并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可以任凭他们拿去。”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创世记十四章。在这段经文当中,有好几件事都是圣经第一次记载——比如四王与五王交战是圣经所记的第一场战争、也是亚伯拉罕一生当中唯一一次卷入的战事;还有“希伯来人”这个称呼,“祭司”,以及什一奉献。这些事情的涵义,会在后面的释经中一一提到。我们会看到,它们其实也是构成我们今天信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章的经文可以划分成两段:第一部分包括九王交战与亚伯兰得胜(1-16节),第二部分则是两王出来迎见得胜的亚伯兰(17-24节)。这样一段关于战争的记录对十二章开始的上帝对亚伯兰的应许之约作了怎样的阐释呢?这是我们今天要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

一.四王攻打五王

经文一开始交待了四王与五王的交战背景(1-4节)。在族长时期,古近东地区有很多城邦,他们之间会彼此结盟,但是相互之间的战争也比较频繁。强大的城邦征服了弱小的城邦之后,弱小城邦会向其进贡。在这一章当中前来进攻的四王,考古上还无法确认他们的身份,但是可以根据示拿和以拦两地、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推测出,他们主要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靠近亚伯兰的本族本家所在的迦勒底的吾珥。经文说,盐海(即死海)五盟国已经向以拦王进贡了十二年。到了第十三年,他们就联合起来造反,甩手不干了。于是第十四年,以拦王基大老玛就率领同盟的王来攻打他们。5-7节详述了东方四王的进攻路线。他们从北部的大马士革沿约旦河的东侧一路杀下来,直到南部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再向北折回到位于盐海西南的加低斯与他玛,分别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和亚摩利人,最后才来到西订谷与盐海五王会战。这一路下来,四王同盟可谓所向披靡,不仅斩断了所有五王可能联合的邻邦势力,还利用有利的地形从南部平原杀入,使得两边是山、北边是海的五王无路可逃。由此可见,东方四王对盐海五王是志在必得。      

二.亚伯兰的得胜

从第10节开始,你会发现五王同盟淡出,而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亮了。经文对四王与五王交战的结果,并没有说五王失败,而是说“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 (11-12节) 后来亚伯兰之所以会卷入战争,恰恰是因为要去解救侄儿罗得。这下我们才知道,原来四王与五王交战,是为了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位于西订谷的所多玛;而这场战役的结果,才是真正的主人公——亚伯兰、罗得、所多玛王他们之间故事的开始。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是因为“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12节)

在上一章,罗得与亚伯兰分离之后,就选择住在平原的城邑,并且一直往东迁移,直到所多玛。所多玛的命运也在那时就埋下伏笔——经文告诉我们,所多玛将被耶和华所灭,因为所多玛人罪大恶极(13章10、13节)来到十四章,上帝对所多玛的审判已经借着东方四王的攻打初露端倪,然而这时,罗得却已然定居在这样一座要被毁灭的罪恶之城,并且因此一同遭受战争之灾而连人带物一起被掳。听到侄儿被掳消息的亚伯兰,立刻采取行动,率领由他自己家丁中训练有素的318人、和他所寄居之地的亚摩利人联盟共同组成的军队,从希伯伦幔利的橡树那里沿约旦河西侧一路追到但;采取的战略是夜间分队突袭。杀败敌人后,又乘胜追击到大马士革北,将被掳掠的一切全部夺回。亚伯兰的胜利在前面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失败的衬托下,显得尤为英勇。两王逃跑(10节)对应的是亚伯兰追击、杀败(14-15节);两王和罗得的所有财物被掳(11-12节)对应的是亚伯兰将连他侄儿罗得在内被掳的一切夺回来(16节)。

显然,不同于东方四王与盐海五王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战争,亚伯兰参与战争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解救亲人。 但是解救的这位亲人,却同样是因着利益纠葛而离开亚伯兰的。亚伯兰并没有因为这样、或者将罗得被掳归咎于罗得自己错误的选择而不去搭救;相反,他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自己亲身参与作战,并且率领自己整班人马地全力以赴。这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亚伯拉罕对亲人的深情,和他的宽宏与仁厚,以及他面对这场冲突时的勇气。而接下来,十四章的第二部分——两王迎见亚伯兰,则为这次的胜利下了注脚。

三.两王迎见亚伯兰

17-24节是一个三明治结构——先说所多玛王出来迎接得胜归来的亚伯兰,中间是麦基洗德与亚伯兰的会面,最后是所多玛王与亚伯兰之间的对话,就说明中间是最要突出的部分。撒冷王麦基洗德,意为“平安之城”的“公义之王”,兼具至高神祭司和君王的双重职分。关于他的身份、以及作为耶稣基督的预表,已经在上半年希伯来书的讲道中讲解过了,这里我就不再赘述。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他在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之约的体系以外,却是迦南地一位具有纯正信仰的神的仆人,且以和平与公义统治。虽然此后他没再出现,但这惊鸿一瞥,让我们看见神的至高,以及他在人的国中掌权。大洪水之后,神仍然为自己存留了真诚的敬拜者。这位神的仆人带着饼和酒出来款待得胜归来的亚伯兰,仿佛代表神来为亚伯兰庆祝。麦基洗德在给亚伯兰的祝福祷告中,宣告了三件事:第一,他称神为“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表明这世间的万有都是被神创造、也在神的掌管之下;第二,他为亚伯兰向神代求赐福;第三,他称颂神将这次胜利赐给亚伯兰。圣经中第一次提及“祭司”这一职分,是作为人与神之间祝福的管道,来宣扬对至高神和祂作为的认识。亚伯兰在这位奇妙祭司面前,没有以言语回应,而是将战利品的十分之一奉上给麦基洗德。十一奉献原本是人们为供养在圣殿或神殿服侍的人,而自发地拿出自己家产或出产的十分之一,在当时是普遍的做法。亚伯兰的这一举动,一方面表明对至高神的敬拜,另一方面也承认麦基洗德从神而来的权柄 。这个简单而神圣的欢庆仪式,充满了和平与欢乐的气氛,是在神面前的一场美好敬拜。

与君尊的祭司麦基洗德相比,所多玛王的言语显得粗俗。他给亚伯兰的提议是:把人给我,财物给你。听起来好像是个合情合理的建议——仗是亚伯兰打赢的,一切被掳的人和财物也是亚伯兰夺回来的,接受这些财物并不为过。然而亚伯兰断然地将它拒绝了。这一次,反倒是他向所多玛王说了较长的一段话。首先,他沿用了麦基洗德对神的称谓,表明自己在天地的主至高的神面前所立的心志,那就是,他定意要让神成为他一切祝福的源头。正如他所相信并宣告的那样,神是天地的主,且是至高的,因此他的一切好处不在神以外。所以他说:“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亚伯兰在乎的是见证的纯粹性。为了不让神的荣耀被窃取、不让他的见证被稀释,他断然放弃了从所多玛得利的机会,并且清清楚楚地与之划清了界线。从亚伯兰后面允许他的亚摩利盟友取走他们应得的分可以看出,这件事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之分,而是在心灵里面分辨这是引我们靠近神、还是引我们偏离神的方向之别。

出来迎接亚伯兰的两位王——麦基洗德和所多玛王,一位是属神的,一位是属世的。藉着至高神祭司的祝福,亚伯兰对呼召他的那一位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属灵上也有了新的洞见——一方面,作为至高神的应许之民,是神要藉着他给地上之民祝福,而不是他从属世的君王获得好处;另一方面,他可能看穿了所多玛王抵挡神的邪恶本质,因此不想让神的声誉因为与所多玛王有任何关联而受损。

四、总结

所以,在圣经所记载的这第一场战争当中,至高神赐福的得胜是怎样的呢?

首先,至高神赐福的得胜,是我们以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现实世界中挑战的结果。

东方四王的首领暗拉非是示拿王,所多玛和蛾摩拉所在的西订谷则到处都是石漆坑。示拿地和石漆会让我们联想到什么呢?创世记十一章里面巴别塔建造的地方就在示拿地,而建造城和塔的材料就是石漆。十三章说罗得与亚伯兰分离后,就住在“平原的城邑”,想必也是用西订谷的石漆建造。这些字里行间隐含的暗示在提醒我们,交战的这九王,都是来自建造巴别塔那敌对神势力的后裔。虽然亚伯兰从那个世界被分别出来,但他离这一切并不远,必要时还会被卷入。然而,神赐给亚伯兰信心和勇气、智慧与谋略,使他在面对这样被动卷入的冲突时没有袖手旁观;同时神也将敌人交在他手里,使他得胜。藉着亚伯兰的得胜,神也表明他自己胜过了那个敌对他的世界。经过这次战争,神显出了他对亚伯兰应许的真实——叫亚伯兰成为大国,赐福给他,也叫他的名为大;并叫祝福他的得祝福,咒诅他的得咒诅(12章2-3节)。

就像很多电影里所展现的英雄人物的故事一样,一个人因着个人坎坷的际遇,而进入到一段追寻之旅;之后他发现自己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到一场宇宙的战争当中。一开始,这个人很不愿意被牵扯进来,但是慢慢地,他意识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呼召,而开始作出回应。我们的信仰之路也是这样。在我们最开始寻求信仰的时候,我们可能只是想简单地寻求生命、意义、和爱,但是最后我们发现,我们处在一场宇宙的战争当中,因此我们的生命充满了争战,且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6章12节)。亚伯兰的得胜不仅在旧约时代激励以色列百姓,在新约时代也同样激励靠着主与魔鬼争战的基督徒。

其次,至高神赐福的得胜,叫我们得以分辨并抵挡世界的诱惑。

神给亚伯兰的应许不仅包括后裔和地土,还包括叫他成为大国所需的各样恩赐和祝福。在这个过程中,亚伯兰没有不假思索地接受一切看似好的提议,而是留心分辨何为真正的神的祝福。生活当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与我们信仰目标相一致的事情,我们不能因此而不顾手段的正当性,因为那样会损害我们的见证。这当中细微的差别有时是很难分辨的。每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处境中,靠着圣灵分辨那好处是否真出于神。我想,亚伯兰在应对所多玛王提议时所展现出的属灵的醒觉与敏锐,与他之前刚刚会见完至高神的祭司麦基洗德大有关系。那是一场以心灵和诚实在神面前的真实敬拜——有擘饼,有祝福、有祷告、有颂赞、有奉献,我们甚至可以说麦基洗德的几句话是一篇极短的讲道。这提醒我们,惟有常常来到神面前敬拜、祷告、听道,我们才能保持灵里的警醒、才能及时分辨。

最后,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亚伯兰与罗得的内心,思想他们的人生为什么会越走越远。

12节和13节出现的“住”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罗得正住在所多玛”的“住”,用的是表示定居的“住”,“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的“住”,用的是表示暂居的“住”。当我们说罗得贪恋世界时,具体来说的话可能是贪图安逸和稳定。我们有理由猜测,他不喜欢住在帐棚里的游牧生活。十三章12节说罗得“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这是最后一次提到他住在帐棚里。十八章亚伯拉罕接待天使的时候,是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2节);而十九章罗得接待天使时,是请他们进去到他“屋里”,后面又说所多玛人都来围住“那房子”(3-4节)。因此罗得如此眷恋所多玛的生活,可能有想住在城里的因素。十四章首次提到的“希伯来人”这个称谓,是个昵称,意思是“从那边来的人”,或作“从大河(幼发拉底河)那边过来的人”,有点像我们汉语中说的“老外”。从始至终,亚伯兰在迦南地的身份,如他自己所说,“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23章4节)。从他被神呼召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开始,他就踏上了一条天路客的旅程,及至到了神所指示他的地方,他也仍然承认自己是客旅,是寄居的。随着他对神的经历加增,他越发认识到,这地上并不是他可定居之所。所以希伯来书的作者说,“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来11章16节) 因着定睛于天上更美的家乡,就越来越不被这世上的物质束缚。相反,罗得虽然跟着亚伯兰一同出来,心却回到了大河那边的世界,身体也要住在与大河那边相仿的地方。

一直到十四章最后,罗得没有再出场。但是从后面的经文我们可以知道,尽管亚伯兰将罗得救回,但他依然选择继续住在所多玛!这让我们看到, 因为没有那属天的盼望,罗得的心就一天比一天更深地陷入到这个世界,并且紧紧依附于它,最终被它吞噬。罗得因为没能抵挡住对世界的贪恋一步一步走进了所多玛,而亚伯兰却以对所多玛王的拒绝,更彻底地从所多玛所代表的罪恶世界中分别出来,从而再次表明神藉着他子民显出了对这个世界的得胜。

弟兄姊妹们,我们需要常常问自己:我的心在哪里?是在地上呢?还是在天上呢?

今天我们也是领受了至高神应许和祝福的神儿女,也是一同在地上寄居的天路客;又有耶稣基督照着麦基洗德那君尊祭司的等次,长久地在父神右边为我们代求。约翰一书的作者说:“小子们哪,你们是属神的,并且胜了他们,因为那在你们里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使我们胜了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神儿子的吗?”(4章4节、5章5节) 至高神赐福给我们的得胜,就是我们一路定睛耶稣、仰望跟随,至终走到祂所为我们存留的应许之地。愿我们每天靠着主耶稣基督站立,使至高神的得胜常显在我们身上。

北京守望教会2016年11月27日 主日敬拜程序

我的拯救,我的荣耀,都在乎神;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难所,都在乎神。你们众民当时时倚靠他,在他面前倾心吐意,神是我們的避难所。(诗篇62:7-8)

◎ 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开始今天的主日敬拜!

齐声诵读(诗篇103: 1-22)

103:1〔大卫的诗。〕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凡在我里面的,也要称颂他的圣名!

103:2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
103:3 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
103:4 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
103:5 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
103:6 耶和华施行公义,为一切受屈的人伸冤。
103:7 他使摩西知道他的法则,叫以色列人晓得他的作为。
103:8 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
103:9 他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
103:10 他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
103:11 天离地何等的高,他的慈爱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
103:12 东离西有多远,他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
103:13 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
103:14 因为他知道我们的本体,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
103:15 至于世人,他的年日如草一样。他发旺如野地的花,
103:16 经风一吹,便归无有;它的原处也不再认识它。
103:17 但耶和华的慈爱归于敬畏他的人,从亘古到永远;他的公义也归于子子孙孙,
103:18 就是那些遵守他的约,记念他的训词而遵行的人。
103:19 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他的权柄〔原文作‘国’〕统管万有。
103:20 听从他命令、成全他旨意、有大能的天使,都要称颂耶和华。
103:21 你们作他的诸军,作他的仆役,行他所喜悦的,都要称颂耶和华。
103:22 你们一切被他造的,在他所治理的各处,都要称颂耶和华。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

唱诗:我的心你要称颂耶和华(380首)


我的心,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恩惠,
他赦免你一切过犯罪孽,医治你疾病复原。我的心,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恩惠,他以仁爱慈悲为你冠冕,为受屈的人伸冤。

天离地有何等的高,他的慈爱也何等的深,东离西有多么的远,他使我的过犯也离我多远。耶和华有怜悯的爱,且有丰盛无尽的恩典。从亘古直到永远,耶和华他是我的神。

天离地有何等的高,他的慈爱也何等的深,东离西有多么的远,他使我的过犯也离我多远。耶和华有怜悯的爱,且有丰盛无尽的恩典。从亘古直到永远,耶和华他是我的神。

齐声诵读(使徒行传2:22-36)

2:22 以色列人哪,请听我的话:神藉着拿撒勒人耶稣在你们中间施行异能、奇事、神迹,将他证明出来,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
2:23 他既按着 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藉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
2:24 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他复活,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
2:25 大卫指着他说:‘我看见主常在我眼前,他在我右边,叫我不至于摇动。
2:26 所以我心里欢喜,我的灵(注:原文作“舌”)快乐;并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
2:27 因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
2:28 你已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必叫我因见你的面(注:或作“叫我在你面前”),得着满足的快乐。’
2:29 弟兄们,先祖大卫的事,我可以明明地对你们说,他死了,也葬埋了,并且他的坟墓直到今日还在我们这里。
2:30 大卫既是先知,又晓得 神曾向他起誓,要从他的后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
2:31 就预先看明这事,讲论基督复活说:‘他的灵魂不撇在阴间;他的肉身也不见朽坏。’
2:32 这耶稣, 神已经叫他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
2:33 他既被 神的右手高举(注:或作“他既高举在 神的右边”),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
2:34 大卫并没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
2:35 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
2:36 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地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 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

唱诗:全路程我救主领我(55首)


1.全路程我救主领我,舍此外我复何求,
毕生时刻作我前导,奇妙爱古今无俦。天上平安属灵福乐,凭信心享受无涯,因我知无论遭何事,主所作尽美尽佳。因我知无论遭何事,主所作尽美尽佳。
2.全路程我救主领我,艰难时赐我安康,
试炼中有丰盛恩惠,赐灵食充我饥肠。虽我脚步有时倾跌,我心灵干渴难名,在我前磐石涌活泉,喜乐如水常丰盈。在我前磐石涌活泉,喜乐如水常丰盈。
3.全路程我救主领我,主大爱何等完全,
曾应许赐我永安息,在天家何等美甜。时日且至我将变化,见主面得主光荣,到永远我唱此美歌,主曾一路引我行。到永远我唱此美歌,主曾一路引我行。

齐声诵读(希伯来书8:1-13)

8:1 我们所讲的事,其中第一要紧的,就是我们有这样的大祭司,已经坐在天上至大者宝座的右边,
8:2 在圣所,就是真帐幕里作执事;这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
8:3 凡大祭司都是为献礼物和祭物设立的,所以这位大祭司也必须有所献的。
8:4 他若在地上,必不得为祭司,因为已经有照律法献礼物的祭司。
8:5 他们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正如摩西将要造帐幕的时候,蒙 神警戒他,说:“你要谨慎,做各样的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
8:6 如今耶稣所得的职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约的中保;这约原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
8:7 那前约若没有瑕疵,就无处寻求后约了。
8:8 所以主指责他的百姓说(注:或作“所以主指前约的缺欠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
8:9 不像我拉着他们祖宗的手,领他们出埃及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因为他们不恒心守我的约,我也不理他们。这是主说的。”
8:10 主又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8:11 他们不用各人教导自己的乡邻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主,’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
8:12 我要宽恕他们的不义,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
8:13 既说新约,就以前约为旧了;但那渐旧渐衰的,就必快归无有了。

唱诗:更加与主接近(66首)


1.更加与主接近,更加接近,
纵使在十字架,高举我身;我心依然歌咏,更加与主接近,更加与主接近,更加接近!
2.虽在旷野远行,红日西沉,
黑暗笼罩我身,依石为枕;梦里依旧追寻,更加与主接近,更加与主接近,更加接近!
3.忽有阶梯显现,上达天庭,
一生蒙主所赐,慈悲充盈;欣看天使招迎,更加与主接近,更加与主接近,更加接近!
4.醒来赞美满心,思想光明,
愁心之中见主,石坛为证;苦痛也使我心,更加与主接近,更加与主接近,更加接近!
5.喜乐如翼加身,向天飞升,
超过日月星辰,上进不停;我心依然歌咏,更加与主接近,更加与主接近,更加接近!

讲道经文:圣经 创世记13:5-18

13:5 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帐棚。
13:6 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
13:7 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
13:8 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原文是弟兄)。
13:9 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13:10 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
13:11 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
13:12 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
13:13 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
13:14 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
13:15 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
13:16 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
13:17 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
13:18 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讲道 题目:你我不可相争 】点击查看


回应诗歌:哦,我要象你(64首)


1、哦,我要象你,可爱的救主!这是我所求,是我所慕;
我欢喜丢弃一切的富足,盼望能和你形象合符。
2、哦,我要象你,那样的柔细,宽恕又怜悯、仁爱、良善,帮助孤单的,勉励灰心的,寻找犯罪人,不辞危难。
3、哦,我要象你,那样的忍耐,圣洁而谦卑,于人无伤,温和的接受无理的苦待,宁可救别人,自己死亡。

(副歌)哦,我要象你!哦,我要象你!可爱的救主象你模样;
象你的甘甜象你的贞坚,在我的衷心刻你形象。

4、哦,我要象你,我今迫切求:我愿出代价跟随你行,将我的所是和我的所有,完全献给你,不自经营。
5、哦,我要象你,正当我祈求,倒下你的爱,充满我心,使我做个殿配给你居留,使我的生命与你相印。

共颂:主祷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或作“脱离恶者”)。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太6:9-13)

『敬拜结束』

祝福歌:上帝的儿女何等有福


在压力中仍能平静,在忙碌中仍能安息,
在失败中仍能欢笑,在逼迫中仍能屹立。上帝的儿女何等有福。
有福,有福,上帝的儿女何等有福。
有福,有福,上帝的儿女何等有福。
在绝望中仍有盼望,在冷漠中仍有关怀,
在困境中仍有出路,在死亡中仍有生命。上帝的儿女何等有福。
有福,有福,上帝的儿女何等有福。

有福,有福,上帝的儿女何等有福。
有福,有福,上帝的儿女何等有福。

有福,有福,上帝的儿女何等有福。

你我不可相争——2016年11月27日主日讲章/小白 牧师


讲道经文:

创世记 13:5-18 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帐棚。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原文作“弟兄”)。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分享“创世记”第13章的后半部分,就是关于亚伯拉罕与罗得发生纠纷并得以解决的那一段。

亚伯拉罕带着自己在埃及所集聚的一切财富,也带着侄儿罗得,平安地返回了迦南地的伯特利。经历了下埃及的磨难、失败和神的拯救,亚伯拉罕似乎该享受一下和平的生活了。但很不幸,没过多久,纷争就又起来了。如果我们把这次的情形与上一章下埃及所遭遇的对比一下,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在埃及所遭遇的主要是外部的威胁,而这一次却是内部的;那一次是失败的,但这一次却是得胜的;那一次亚伯拉罕信心软弱,这一次却刚强;那一次亚伯拉罕颇为自私,但这一次却处处顾及他人的利益;而在这两次信心的试炼中,神都出现了等等。其实,我们的信心之旅往往也是这样,时而在波峰,时而又在波谷,很难始终“稳行在高处”,惟有“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犹 21)

这一段经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记载了纷争及其解决,主角是亚伯拉罕与罗得;后一部分记载了耶和华神再次的显现,主角是神与亚伯拉罕。以下我们将依经文的顺序展开分享。

一、纷争与和平

这次纷争起自内部,在亚伯拉罕的牧人与罗得的牧人之间。争执的直接原因是他们的牲畜太多了,那地容不下他们。亚伯拉罕下埃及,虽然经历了艰难与羞辱,信心软弱,但却得了极多的金、银、和牲畜,同行的罗得自然也沾了不少光。现在伯特利的牧场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共同生活的需要了。于是,纷争起来了,和平被打破。

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下这次纷争的爆发,有两点教训值得留意:其一是无论对教会还是信徒个人,在内忧外患中生活和成长都是必定的,没有例外,因为这就是神所命定的信仰之路。亚伯拉罕顺服了神的呼召,走上了信心之路,但却并非一帆风顺。正是借着这些不间断的危难、纷争与争战,信心才得以操练、坚固并见证出来。我们查考“使徒行传”前几章的时候,可以看见初代教会走了同样的信心之路。这也是我们自己真实的生命经历。户外敬拜期间,我自己常常祷告希望早日进入新堂、结束争战,从而可以休息一下(相信这也是弟兄姊妹们一直的祷告)。但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不太可能,只会是换一个战场、换一种方式而已。如果在这个世界上真的休息了,恐怕就该有祸了。圣徒永恒的安息,只能在天上。

其二是财富一方面是神的祝福,但另一方面却也极容易成为试探。亚伯拉罕和罗得这次的纷争就是因财富太多而引起的。当然,问题不出在财富本身,那真是神的祝福!问题出在保管并使用财富的人身上。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财富,看这些物质的、属世的东西太重,就一定会出问题。作为管家,每个信徒都应当警醒谨守,善用神所赐的财富来荣耀神,而不是为财富所试探,陷在罪中。在当今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我们更要小心又小心啊!

作为神的子民,面对纷争,尤其是弟兄之间的纷争,如何行才合乎圣徒的体统呢?亚伯拉罕的处置非常到位,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提前 1:5),并且充满爱心与智慧,从而一举消除了纷争,恢复了和平。这从以下五个方面可以看出来:

首先,亚伯拉罕没有逃避,而是坦然面对。作为这个群体的首领,也作为罗德的亲人与长辈,亚伯拉罕知道自己责无旁贷,必须及时出面解决。如果任由手下的牧人纷争而置之不理,只能使纷争越来越大,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作为团体的负责人(包括教会、小组等等),是要有这种领导的意识和果断的。

其次,亚伯拉罕直奔问题的核心,从根本上彻底平息了纷争。表面上纷争发生在两波牧人之间,但亚伯拉罕清楚实质是他与罗得两个主人之间的事。也许是罗得暗中支持牧人去争的,至少他是默许的。不直接面对罗得,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亚伯拉罕深具智慧和洞察力,不在枝节问题上纠缠,而是直接面对核心人物。这一点是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值得借鉴的。

第三,亚伯拉罕一见罗得,就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理由:“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是啊,他们是一家人,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实在不应该纷争;而作为一同寄居在迦南地的“弱势群体”,他们也不能纷争。罗得不可能不赞同这样的原则,这就为纷争的平息奠定了基础。推广开来,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属灵原则:教会内的弟兄姊妹之间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属灵的“骨肉”,是同走天路的寄居者。但令人痛心的,是我们常常看见教会内彼此间的纷争,还长期不能平息,使教会和个人都大受亏损。但愿我们能效法亚伯拉罕,从一开始就体贴主的心意,“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 4:3)

第四,亚伯拉罕不仅提出了属灵的原则,而且同时提出了解决纷争的具体方案:“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既然那地容不下他们了,既然纷争已经发生了,该是分开的时候了。亚伯拉罕之所以如此直截了当,并非因为无情,也不是为着一己私利,而是因为他知道罗得早有此意(从纷争的起因及后来的选择,都可以推测出来),不过顺势而为罢了。其实,这个时候分开对他们是非常不利的,经文说:“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分开将使他们变得更为弱小,使寄居的日子更为艰难,但罗得心意已定,没必要再商量了。亚伯拉罕没有花大气力维持表面的合一,他选择了更为艰难的分离。当然,从属灵的角度说,罗得及其后裔不属于神的选民,在神的应许上无份(他们最后全都定居于约旦河东),早晚总是要离开的。同时,也正是借着这次的分离,亚伯拉罕彻底“离开了本地、本族、父家”,完成了在这个世界、外在的分别为圣。

最后,从整个的解决方案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作为长辈和领袖之亚伯拉罕的仁厚、大度、谦让与高风亮节,更可以看出亚伯拉罕美好的灵性与信心。与上一章在埃及的时候相比,真是天上地下。平息纷争可以有许多的办法,但要实现真正的和平,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舍己——真正出于爱心、无条件的舍己。正是由于亚伯拉罕放弃了自己的身份和利益,把选择的优先权让给了罗得,才最终完全、彻底地平息了这场风波,恢复了和平,正如我们的主在登山宝训中曾教导过的:“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 神的儿子。”(太 5:9)亚伯拉罕只是舍了利,而神的儿子耶稣却是舍了命——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就是因为这伟大而无私的舍己才实现的!看看我们周围多少的纷争,无论是在夫妻之间、弟兄姊妹之间、还是社群之间,之所以难以平息,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人愿意舍己!如果我们都过于关注自己的利益,不愿意吃一点亏,又怎么能指望享受和平呢?如果连一点利益的代价都不肯付,“为弟兄舍命”岂不更是一句空话吗?保罗当年为此指责哥林多教会(见林前6章),我们要引以为戒啊!

反观作为晚辈与属下之罗得的所作所为,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罗得在纷争的起头就不光明磊落,在纷争的过程中又不勇于承担责任,在具体解决纷争的时候则是自私自利。作为跟随亚伯拉罕多年,又深受其恩泽的晚辈亲属,罗得的为人处事令人遗憾。当亚伯拉罕提出“分家”的具体方案后,罗得一点也不谦让,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眼前最滋润的约旦河全平原。罗得属世的眼光确实不错,但其属灵的眼光却是异常浅薄的,他只看见并紧紧抓住了现实世界的那一点点物质利益,却失去了永远的祝福——亚伯拉罕才是神祝福的管道,因为神早已应许要借着他祝福万国万民。

导致罗得自私与短视的根本原因就是贪婪——对世界的贪恋。罗得大概早就倾心于所多玛附近的那片水草丰美的土地了,只是不好自己开口罢了,现在终于“梦想成真”了。这是真正的福分吗?当然不是!从属灵的眼光看,这无疑是将自己放在试探当中,是走向不断堕落的第一步。使徒保罗一针见血地指出:“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 6:10)罗得从此以后的日子,正应了保罗的断言。罗得一步一步地走进了所多玛,也就一步一步地认同了罪恶与世界。经文在这里特别强调“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就是要说明这一点。亲爱的弟兄姊妹,对世界的贪恋吞噬了多少灵魂啊!当年的底马没有胜过,现在“三自”的领袖们同样也没有胜过,我们不当警醒吗?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求圣灵坚固我们,能靠主得胜!

二、应许与生活

纷争平息了,但代价也是明显的,亚伯拉罕这下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不得不独自应对迦南地的一切。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那位呼召他、引导他到这里的耶和华神怎么可能弃他于不顾呢?以马内利的神必与他的子民同在!就在亚伯拉罕最孤单、最软弱的时候,神再一次向他显现了——这是神给亚伯拉罕的安慰与鼓励,为的是坚固其信心,持守神的呼召。神让亚伯拉罕知道,不论他在哪里,不论他经历什么,神始终与他同在,是他坚固的保障与依靠,他绝不是孤单的,也绝不弱小。这也是神的奖赏,神才是一切祝福的源头!只要有神,就有一切,就没有什么是会真正失去的。亚伯拉罕既愿意舍己,神必定悦纳,也必定纪念和赐福,亚伯拉罕不必有丝毫的担心与顾虑。相比于当年的亚伯拉罕,今天我们作基督徒的,可说是幸运得多了——因为我们已经有圣灵的内住,保惠师始终不离开我们。故此,我们更当刚强壮胆,得胜环境,行走天路。

神再次重申了曾经给亚伯拉罕的应许:首先就是“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在人看来,亚伯拉罕失去了上好的牧场,不得不在贫瘠的土地上求生。但在神的眼中,这地——包括罗得所选择之地,以及现在迦南人所拥有的土地——却是属于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他们终有一天会成为这地的主人,实际占有这片应许之地。其次则是“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尽管眼下罗得离开了,亚伯拉罕只剩下独自一人,撒拉也不生育,但神早就知道亚伯拉罕的后裔将遍满这片土地,因为这是他自己定意要成就的事。

无论是土地还是后裔,对于当时寄居在迦南地、孤单的亚伯拉罕来说,都是极其渴望的,却都是需要凭信心领受与持守的。神的应许实在美好,但眼前的现实却也很残酷,平衡与得胜的秘诀在哪里?就在信心!圣经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 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 11:6)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凭信心领受了应许,也凭信心在神面前持守住了。圣经又说:“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一 5:4)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一生虽寄居迦南地,但却能凭信心抓住神的应许,从而得胜了世界。作为亚伯拉罕属灵的后裔,但愿我们能效法先祖佳美的脚踪。

除了重申应许以外,神还吩咐亚伯拉罕要“纵横走遍这地”。从此,亚伯拉罕开始了独自在应许之地、漫长的信心生活。他信守承诺,远离罗得,迁移到南边的希伯伦。纵观亚伯拉罕在迦南地的生活,可以看见两个明显的标志:一个就是“住帐篷”。“希伯来书”对此有一段精辟的总结:“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 神所经营、所建造的。 ……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来 11:9、10、13)亚伯拉罕的一生,是寄居的一生、客旅的一生,他知道自己的家乡不在这地上,而是在天上。他在应许之地唯一的产业就是希伯伦的麦比拉洞,但却仅仅是为死人、而不是活人预备的。罗得就完全不同,他终于进了所多玛,住了房子,怎么都舍不得离开。我们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再住帐篷了,但你看自己是怎样的人呢?你在这个世界是定居还是寄居呢?我们所居住的房屋被称为“不动产”,对于天国的子民来说,实在是非常贴切的,因为它们只属于这个世界,不能离开所在之处,不属于天上。盼望无论是住在自己买来或是租来房屋中的弟兄姊妹,都能记得那不过是一个帐篷而已,是用来寄居的,我们真正的家乃是在天上。

另一个则是“为耶和华筑坛”。亚伯拉罕迁移到哪里,祭坛就建在那里。由此可见,亚伯拉罕在应许之地的一生,实在是敬拜的一生、服侍的一生、见证的一生。作为当时唯一的选民,亚伯拉罕切切实实地活出了自己的信仰,把神放在了生命的中心,在寄居之地作了美好的见证。无论从那个方面看,基督徒生活的本身都应该是敬拜、是服侍、都应当成为见证。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岂不应当象亚伯拉罕一样,在寄居之地建立神的祭坛吗?求主复兴我们,使我们能在家庭、社区、工作单位、教会以及国家等各处“为耶和华筑坛”,敬拜主,传扬福音,荣耀耶稣基督的名!

最后,我想以保罗在“腓立比书”中的一段话作为今天证道的结束——这段经文不仅清晰而准确地表达今天分享的主题,而且更显明了亚伯拉罕所预表的那一位真正舍己的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同时作为我们在主面前的祷告:“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 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 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 神。”(腓 2:1-11)

阿们!

愿主保守、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