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信仰的意义与代价——2014年12月7日主日讲章/天明牧师

经文:马可福音8:27-9:1

27 耶稣和门徒出去,往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村庄去。在路上问门徒说:“人说我是谁?” 28 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里的一位。” 29 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 30 耶稣就禁戒他们,不要告诉人。

31 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 32 耶稣明明地说这话,彼得就拉着他劝他。 33 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就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34 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35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36 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37 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38 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9:1 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

讲章: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

今天我们接着上周分享马可福音第八章下半段。这段经文是非常著名的经文,除约翰福音以外的三个福音书都记载这段彼得的认信。从马可福音的角度来讲,彼得的认信可以说是马可福音的分水岭,我们第一次分享马可福音时提到这一点。在这段之前,看到耶稣在地上的工作,人们不断地提出疑问——他到底是谁?直到这段,彼得清楚表明他的认信,也是跟随耶稣直到如今的门徒们的认信。这大概是在耶稣基督在地上工作三年后、最后上耶路撒冷之前。因此,也可以说,彼得(代表门徒)的认信,是耶稣基督地上工作的佳美果效。

主耶稣问门徒:“人说我是谁?”门徒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里的一位。”门徒的回答反映:当时的百姓对耶稣的普遍认识是——祂是先知,是引领百姓悔改、归向神的先知(无论是施洗约翰,还是以利亚,还有其他福音书中说的耶利米,都是如此)。虽然百姓中有不少真正信祂的,但普遍的反应就是——祂是先知、领百姓归向神的当代的先知。这个答案虽然没有达到主所期待的(百姓的回应不是他所要的最终答案),但这在客观上和整体上也反映了主三年工作影响到了全以色列。

耶稣又问门徒说:“你们说我是谁?”这次的问题是针对门徒们的。如果百姓认为我是先知的话,你们认为我是谁呢?当时,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这是一个惊人的认信。他不是先知,不是先知里的一位,而是所有先知所指向的那一位,先知约翰(施洗约翰)曾为祂做见证说,“我给祂提鞋也是不配的”;祂是以色列的盼望,更准确地说,是历世历代以色列人所盼望的那一位——神说膏立的弥赛亚(基督),是神所应许、坐在大卫宝座的那位;也是他们的先祖所仰望的那一位。可以说,祂是整个旧约的成就,所有先知见证的那位,大卫——弥赛亚应许的成就。彼得是以色列人,他的认信里面所包含的真实感受,我们身为外邦人不能完全体会。“你是基督”的宣告(如果他们相信那宣告是真实的)会使整个以色列百姓心潮澎湃。

这次准备这段经文的分享时,我第一次发现彼得认信的地方可能包含的意义。马可说这事发生在“往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村庄去的路上”。对照马太福音,我们可以确认他们当时已经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境内。换句话说,彼得的认信确实是发生在该撒利亚腓立比这地方的。该撒利亚腓立比,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这个村镇位于在伯赛大北面40公里处的美丽的黑门山麓,起名字是以该撒亚古斯督和希律腓力命名的,就是罗马皇帝凯撒以及以土利亚和特拉可尼的分封王希律腓力。因此可以这样理解,这村镇反映了罗马帝国的荣耀(威尔斯比语),就是伟大罗马帝国的统治,以及与帝国政权紧密连接的地方权势(以希律家族为代表的)。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宣告耶稣是基督,具有特别的意义。其意义是:

在以希律家族为代表的地方权势以及以凯撒为代表的罗马帝国的统治之地上,出现了比他们的权势和统治更为神圣的权柄——那就是基督(神所膏立的)、神的儿子。作为以色列人的门徒们知道诗篇第二篇神所膏立的基督的意义。在公会中审问耶稣时大祭司所提的问题和主的回答都清楚表明以色列人所盼望的这基督之意义:“我指着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这也是被钉十字架的强盗对耶稣说“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的原因,因为连做强盗的他都知道基督祂必得国降临。

因此,基督——神儿子的出现,又意味着迥然有别于地上任何国度的神圣国度向我们展开,那国度就是伟大的、荣耀的、而且是永恒的上帝之国度。这是一个属天的国度,是一个属灵的国度,在这国度里基督就是至高的君王。因此,对基督的认信,就意味着基督——祂是我们当敬拜的主(上帝),当尊崇和侍奉的至高君王,是我们生命和人生的中心和坐标,我们的生命以及人生全然属于祂,并且理当为祂而活。地上的国度都必消亡,惟有祂的国度永存!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认信,就表明:惟有祂是主!(凯撒不是主,惟基督是主。)从该撒利亚腓立比的认信到今天近两千年的历史也见证了这一点。
因此,彼得的认信——“你是基督”所表明的伟大事实及其信仰,理当被传扬,被众人传扬,传扬到整个世界,到地极。但当时主却禁戒门徒不要告诉人,那是因为时候还没有到,祂计划的时间是祂自己从死里复活、并且圣灵降临之后。因为这国度不是当时的以色列人所热切盼望的“推翻罗马统治、建立以色列王国”的属世政权及帝国,而是降临在信仰基督的每个人心灵里的属灵的国度;而且,既然是属灵的国度,被称为福音的这伟大信仰,也只能以属灵的方式传播,即倚靠圣灵的能力,而不是依靠地上的势力和人的才能(这是神的工作!)。因为这个缘故,如果当年门徒们在彼得认信之时即可到以色列各处宣扬耶稣是基督,可能会带来以色列社会的动乱(很多人拥戴基督推翻罗马政权,正如主耶稣行五饼二鱼神迹之后的众人所反应的那样)。

又因为基督的国度是属灵的国度,所以当彼得认信的那时候起,主就教训门徒,把他们的目光从此转向并定睛在基督祂将受的苦难、受死和复活上——“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圣经接着告诉我们,主耶稣明明地说了这话,彼得就拉着他劝他。主的回应让我们吃惊,想必使当时在场所有门徒惊呆了:“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主当时是“看着门徒,就责备彼得说”的,而且这彼得还是刚刚认信的那个彼得。很明显,主是决不允许撒但利用出于彼得属人的意思,迷惑刚认信的彼得和在场的门徒,使他们偏离属灵的国度,混淆基督国度的荣耀与属世国度及其荣耀之分别。这是严重的信仰偏差,是属天还是属地,属灵还是属肉体的问题。愿主开启我们,使我们将目光单单定睛在基督和祂属天的、属灵的国度上面。

马可福音告诉我们,对基督的认信,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说,认信是对“祂是谁?”这个问题的正确回应的话,那么,紧接着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你当如何跟随祂?”这也是彼得认信后,马可说“于是……”的原因。这“于是”表明这是前面认信的必然结果及其要求。那么对认信者的进一步要求是什么呢?“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基督和祂的国度,要求那些认信基督的人,要跟从祂,并且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他。换句话说,因着对祂的认信和对祂的尊崇,不断地放下自己,就是自己的私心、自己的欲望、自己的野心,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意思,甚至是自己肉身的生命,以及属世的一切追求,将它们钉在十字架上,跟从祂。为此,我们理当真真实实地明白祂所赐的生命之宝贵(这生命比任何我们自己所拥有或想拥有的世上的一切都宝贵)——“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基督及其国度,也要求那些认信祂的人,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依然坚守祂和祂的道——“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可以说两千年的教会历史就是:在不断经历政权的逼迫中,依然坚守信仰并传扬福音的历史;在各样世俗浪潮的不断冲击中,依然持守信仰并实践信仰的历史;在各种异端的侵袭中,依然持守真道并抵挡异端之错谬的历史。教会是在这样的挑战中一直走到今天。

今天我们这般认信基督而跟随基督的人,当明白认信对我们自己意味着什么,并且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国家和城市,我们所经历的也是两千年教会历史所经历的;而且,这更是基督在彼得的认信之后所定规的十架道路。愿主帮助我们,使我们在今天跟随基督的道路上,不灰心、不失去跟随祂的力量!

北京守望教会2014年11月30日户外敬拜通报

不用理由~图1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

主内平安!这个主日是2014年户外敬拜的第46个主日。北京天晴寒冷。这个主日,有3位弟兄姊妹参加了平台的户外敬拜,其中一位弟兄被带到来广营派出所,于晚上6点15分被释放。

户外敬拜已经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我们即将迎来户外以来的第四个圣诞节。为此,我们切切地祈求神,让圣诞佳音传遍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并借着基督耶稣福音的大能,扭转政教关系的张力和冲突,为祂自己的教会开出路。“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这是好的,在神和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2:1-5)

北京守望教会
2014年12月1日

北京守望教会2014年11月30日 主日敬拜程序

伯利恒 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弥迦书‬ ‭5‬:‭2‬ )

◎ 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开始今天的主日敬拜!

齐声诵读:

他们必经过这地,受艰难,受饥饿;饥饿的时候,心中焦躁,咒骂自己的君王和自己的 神。仰观上天,俯察下地,不料,尽是艰难、黑暗和幽暗的痛苦。他们必被赶入乌黑的黑暗中去。 (‭以赛亚书‬ ‭8‬:‭21-22‬)

但那受过痛苦的,必不再见幽暗。

从前 神使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视,末后却使这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荣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你使这国民繁多,加增他们的喜乐;他们在你面前欢喜,好像收割的欢喜,像人分掳物那样的快乐。因为他们所负的重轭和肩头上的杖,并欺压他们人的棍,你都已经折断,好像在米甸的日子一样。战士在乱杀之间所穿戴的盔甲,并那滚在血中的衣服,都必作为可烧的,当作火柴。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 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 (‭以赛亚书‬ ‭9‬:‭1-7‬)

唱诗:以马内利来临歌(第10首)

1以马内利,来临来临,恳求解放以色列民;
沦落异邦,寂寞伤心,引颈渴望神子降临。
欢欣!欢欣!以色列民,以马内利万众欢迎。
2荣耀君王,来临来临,统治万物,协和万民;
恳求显示,智慧大能,指引群生步步遵循。
欢欣!欢欣!以色列民,以马内利万众欢迎。
3万邦所望,来临来临,团结万民一志一心;
永息兵戈,妒忌纷争,充满世界天赐和平。
欢欣!欢欣!以色列民,以马内利万众欢迎。

齐声诵读:

但如今, 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 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 神的荣耀,如今却蒙 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 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马书‬ ‭3‬:‭21-26‬ )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 神相和。我们又藉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 神的荣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 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 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 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现在我们既靠着他的血称义,就更要藉着他免去 神的 忿怒。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 神儿子的死,得与 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不但如此,我们既藉着我主耶稣基督得与 神和好,也就藉着他以 神为乐。 (‭罗马书‬ ‭5‬:‭1-11‬)

唱诗:自主耶稣洗我罪恶(第43首)

1、自主耶稣洗我罪愆,在地如天,无限欢乐,
世上虽有困苦忧伤,耶稣同在,就是天堂。
2、从前天堂和我隔开,今主慈颜向我显现,
如今我有天堂平安,永永远远不会变更。
3、不论住在任何地方,或是平原,或是山岗,
或是大厦,或是帐棚,耶稣同在就是天堂。
副歌:哈利路亚,罪得赦免,耶稣同在,就是天堂,
无论住在任何地方,耶稣同在就是天堂。

齐声诵读:

到那日,你必说:“耶和华啊,我要称谢你!因为你虽然向我发怒,你的怒气却已转消,你又安慰了我。看哪! 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并不惧怕;因为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 他也成了我的拯救。所以,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在那日,你们要说: 当称谢耶和华,求告他的名,将他所行的传扬在万民中,提说他的名已被尊崇。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歌,因他所行的甚是美好;但愿这事普传天下。锡安的居民哪,当扬声欢呼,因为在你们中间的以色列圣者乃为至大。”(‭以赛亚书‬ ‭12‬:‭1-6‬)

唱诗:我的心你要称颂耶和华(第380首)

我的心 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祂的恩惠,
祂赦免你一切过犯罪孽 医冶你疾病复原,
我的心 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祂的恩惠,
祂以仁爱慈悲为你冠冕 为受屈的人伸冤。
天离地有何等的高, 祂的慈爱也何等的深,
东离西有多么的远, 祂使我的过犯也离我多远,
耶和华有怜悯的爱, 且有丰盛无尽的恩典,
从亘古直到永远, 耶和华祂是我的神。

讲道经文:马可福音8:11-26

11 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想要试探他。 12 耶稣心里深深的叹息说,这世代为什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 13 他就离开他们,又上船往海那边去了。 14 门徒忘了带饼。在船上除了一个饼,没有别的食物。 15 耶稣嘱咐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16 他们彼此议论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饼吧。 17 耶稣看出来,就说,你们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就议论呢?你们还不省悟,还不明白吗?你们的心还是愚顽吗? 18 你们有眼睛看不见吗?有耳朵,听不见吗?也不记得吗? 19 我掰开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篮子呢?他们说,十二个。 20 又掰开那七个饼分给四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筐子呢?他们说,七个。 21 耶稣说,你们还是不明白吗? 22他们来到伯赛大,有人带一个瞎子来,求耶稣摸他。 23 耶稣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问他说,你看见什么了。 24 他就抬头一看说,我看见人了。他们好像树木,并且行走。 25 随后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样样都看得清楚了。 26 耶稣打发他回家,说,连这村子你也不要进去。

【题目:没有神迹给不信的人】(点击查看)

回应诗歌:当我与主同行(61首)

1、当我与主同行,在他话的光中,何等荣耀照亮我路程,
当我肯听命令,他就充满我心,信而顺服者主肯同行。

(副歌)信而顺服!因为除此以外,不能得耶稣喜爱,惟有信而顺服。

2、没有一点黑影,没有一片乌云,能弥漫当他笑容显露,
没有疑惑畏惧,没有流泪忧虑,能存在若我信而顺服。

3、没有一点重担,没有一点为难,他是不顾让我们痛苦,
所有伤心损失,所有厌弃羞耻,都成祝福若信而顺服。

4、但我不能领会,他爱何等的美,若我不放一切于坛上,
因他所给诗歌,因他所赐喜乐,乃是为肯信而顺服者。

5、然后我才会在 他的脚前敬拜,我就傍他而同行前路,
他要求我就许,他差遣我就去,不要怕只要信而顺服。

共颂:主祷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太6:9-13)

『敬拜结束』

祝福歌:耶稣给你平安(352首)

这世界虽有苦难,主耶稣是避风港湾,
他要给你他要给你平安,源源涌流不断。
耶稣耶稣给你平安,耶稣给你真正平安,
深深在你心里,源源涌流不断,
哦,耶稣给你平安。

没有神迹给不信的人——2014年11月30日主日讲章/袁灵传道

经文:《马可福音》8:11~26

8:11 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想要试探他。12 耶稣心里深深地叹息,说:“这世代为什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13 他就离开他们,又上船往海那边去了。

14 门徒忘了带饼;在船上除了一个饼,没有别的食物。15 耶稣嘱咐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16 他们彼此议论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饼吧。”17 耶稣看出来,就说:“你们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就议论呢?你们还不省悟,还不明白吗?你们的心还是愚顽吗?18 你们有眼睛,看不见吗?有耳朵,听不见吗?也不记得吗?19 我擘开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篮子呢?”他们说:“十二个。”20 “又擘开那七个饼分给四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筐子呢?”他们说:“七个。”21 耶稣说:“你们还是不明白吗?”

22 他们来到伯赛大,有人带一个瞎子来,求耶稣摸他。23 耶稣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问他说:“你看见什么了?”24 他就抬头一看,说:“我看见人了;他们好像树木,并且行走。”25 随后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样样都看得清楚了。26 耶稣打发他回家,说:“连这村子你也不要进去。”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马可福音》,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经文是《马可福音》8:11~26节。这一段经文包括了三件事:第一,主耶稣拒绝在法利赛人面前行神迹;第二,主耶稣提醒门徒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第三,主耶稣在伯赛大医治一个瞎子。

『祷告』

一、主耶稣拒绝在法利赛人面前行神迹

主耶稣在这里拒绝行神迹,在《马太福音》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就是《马太福音》16:1~4节。并且主耶稣拒绝向有些人行神迹,在圣经中记载了不止一次。这里是一次,主耶稣拒绝法利赛人,根据《马太福音》16章的记载,其实也包括撒都该人;还有一次,就是《马太福音》12:38~42节,主耶稣同样拒绝行神迹,那里拒绝的对象是法利赛人和文士。

那么,主耶稣为什么拒绝向这些人行神迹呢?因为11节说他们“想要试探他”,意思是“他们没安好心”,他们不过是想找到控告耶稣的把柄,而不会真的被神迹打动。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6章中回答这些人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 (太 16:2-3)”意思是:你们其实是善于观察的,但是你们看到那么多的神迹怎么还是不信呢?我们分享到今天,已经看到主耶稣行过了太多的神迹,相信法利赛人或者亲眼看见过,或者早就听说过,但他们仍是不愿相信,不要相信,不是不能,而是不肯。所以12节说,主耶稣心里深深的叹息,这叹息既是诧异人心的刚硬,也是为人心的刚硬忧伤难过。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一方面我们的信仰是讲证据的。正如我们教会的信约论到认识神,说“宇宙穹苍、自然万物、生命气息的奇妙;沧海桑田、赏善罚恶、国家兴衰的奥秘;情谊人群、智慧聪颖、人心良知的尊严”这一切无不显明神自己。对于我们基督徒,对于我们有信心的人来说,我们真感到:我们的信一点都不缺乏证据。对我们来说,我们观察世界,我们亲身经历,到处都充满了证据,证明我们所信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能体会主耶稣深深叹息的感觉,就是对我们来说神的作为和心意是如此清晰,怎么人竟然信得那么难,竟然信得那么慢呢?

但另一方面,圣经也告诉我们:对上帝的信仰也并非可以用证据推理而来。人若不肯相信,那么再多的证据也都可以被曲解,而不一定指向神。我曾经看过一个讲“埃及十灾”的纪录片,那个片子就是用自然规律和自然条件来解释《出埃及记》所记载的“十灾”,总之,结论就是摩西没有行过神迹,“十灾”不过是符合科学的自然现象。这就是不信的人如何曲解神迹奇事。而如果在这样的人面前行一件明显超自然的事呢?那么不信的人仍然可能不把荣耀归给神,也不在神面前降服,甚至亵渎上帝。例如:《马可福音》3章我们分享过的,主耶稣赶出了一个又瞎又哑的人身上的鬼,使他又能说话,又能看见,这是一件明显的神迹,又是一件善事,但法利赛人怎么说呢?他们说耶稣是“靠着鬼王赶鬼”。这就显出人心能有多么的刚硬和悖逆。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主耶稣拒绝向法利赛人行神迹提醒我们几件事:

第一,不要低估人心的悖逆,也不要想,有一种方法,一种模式能够让所有人认识神。我们传福音,不仅需要热心,也需要耐心,有时我们需要直接了当的宣讲福音,有时我们也需要耕耘土壤,做很多,很久松土的工作。有的基督徒太过高举神迹奇事,甚至只用神迹奇事做见证、传福音,这是把传福音太过简单化,也是太过轻视罪和私欲对人的捆绑扭曲。求主赐我们传福音的耐心,一是耐心松土,一是耐心等候神的时间到来,因为最终不是我们的口才能打动人,不是我们的证据能说服人,最终唯有神的灵方能改变人心。

其次,主耶稣的拒绝也提醒我们,在传福音这场属灵的争战中,我们也需要智慧。试探我们的,我们不给他们控告的把柄,不真诚的,我们不给他们亵渎的机会,总之,我们传福音不是被罪人牵着走,而是要能引导罪人面对真理和他们最核心的问题。今天我们教会被上帝放在一个特别的处境中,以致我们有机会接触很多警察、很多政府的公务员,还有很多上访者,在他们中间,我们真实的经历了什么叫“试探”,什么叫“讥诮”,这时除了忍耐,我们也要求智慧,或者宣讲,或者沉默,或者责备,或说或不说都显出我们里面有的属天的智慧。求主帮助我们。

二、主耶稣提醒门徒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在这一段主耶稣所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提醒门徒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主耶稣谈到这一点时,他和门徒已经离开法利赛人了,13节说他们“上船往海那边去”。可能主这时还沉浸在与法利赛人对话的思绪中,所以他就法利赛人的问题突然给了门徒一个重要的提醒,但门徒的心思却早已离开了刚才的场景,所以他们还以为主是责备他们忘了带饼。这就说明:第一,他们的心没有与主契合,他们没有思想主所思想的,也没有关心主所关心的;其次,也说明他们对主的身份和能力还是认识的模模糊糊。主已经在前面两次以神迹喂饱五千人和四千人,他们却还以为主担心没有吃的。难怪主耶稣感叹说“你们还不省悟,还不明白吗?你们的心还是愚顽吗?”

那么,亲爱的弟兄姊妹,比起当初的门徒,我们在体贴神的心意和认识神的能力这两方面又如何呢?但愿我们常以基督的心为心,思想他所思想的,关心他所关心的。

当门徒忘了带饼时,他们想到的是自己的疏忽,却忘记了基督的能力,他们害怕被主责备,却没想起来依靠基督。所以忘了带饼,并不是他们被责备的原因,忘了信靠基督,才是他们被责备的原因。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如果你服侍的很疲惫,甚至感觉力不能胜,又或者你对自己的服侍不满意,觉得自己缺乏能力,那么这时你也不该沮丧、退后,甚至放弃服侍,而这时反倒是你要真正认识基督的能力,并且真正依靠基督能力的时候。但愿我们众人都始终靠着主,而不是靠着自己来跟随祂,来服侍祂。

主在这里提醒门徒防备两种“酵”。“酵”在圣经中常被用来形容邪恶的事物,,例如:利2:11和加5:9,并且是容易传染和蔓延的。

法利赛人的酵,指的是“假冒为善”、“自以为义”、“能说不能行”“徒有敬虔的外表,却没有敬虔的实意”等等。所以,一个教会如果充满彼此的论断、批评,用圣经互相砍杀,缺乏对自己是罪人的意识和谦卑的精神,那她就可能中了法利赛人的酵。

而希律的酵,指的是“爱好”真理但却不真正降服于真理,最终他跟随的还是世界的利益和肉体的好处,而不是真理。主耶稣提希律的酵,是指着他杀害施洗约翰说的,这就暴露出希律对真理的喜欢是假的,他对上帝的责备是拒绝的。所以真正考验我们信心的,并不是我们是否每周能来聚会,或者我们是否喜欢听道,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工作中,我们是否真正愿意照着神的心意而行。我们是否敢照着神的心意教养自己的儿女呢?我们是否在工作中拒绝这世界的潜规则呢?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成功人士宣称自己是基督徒,是爱上帝的。但他们是否真爱上帝,不是看他们为教会奉献了多少钱,也不是听他们嘴上说上帝如何祝福他们,而是要看他们在他们成功的领域如何顺服上帝。如果基督徒商人和世界的商人一样“灵活”,如果基督徒政治家和不信的政治家一样满嘴谎言,那他们其实彰显的不是上帝的荣耀,彰显的其实是希律的影子。这样的人无论嘴上怎么说,他的心其实是拒绝真理,不肯顺服,甚至是杀害先知的。求主使我们警醒,特别是我们若盼望在世上有所成就,我们就更要谨慎。基督徒必须在神的话语面前降服下来,无论你是老板,还是总统,神的话语总要作你的主,如此我们才能反映上帝的荣光,而不是走在希律的道路上。

无论是法利赛人的酵,或者是希律的酵,其实都是我们人的罪性的体现,不是我们某些行为不好,而是我们里面的败坏作祟。所以,既然是罪性的问题,那在我们各人身上就一定都或多或少有所反映。因此也可以说,圣经中对一切罪人的责备,其实都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责备,圣经中对不同教会的提醒,其实也都是对今天每一间教会的提醒。所以我们今天听了这道不是马上想,张弟兄有点法利赛,或者某某教会很像希律,如果我们这么想就更证明我们是罪人。其实听了这道乃是要我们承认,我们身上就有法利赛人的酵,我们身上也有希律的酵。我们要谦卑,要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软弱和败坏,经上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主必帮助我们,我们若时常谦卑,就必站立得住。

三、主耶稣在伯赛大医治一个瞎子

这一段记载的第三件事,是主耶稣在伯赛大医治一个瞎子。22节说“有人带一个瞎子来,求耶稣摸他”,这就让我们想起在《马可福音》2章讲过的那个医治瘫子的故事,也是有人把一个瘫子抬来,甚至拆了屋顶把瘫子带到耶稣面前。从整个福音书看,主耶稣其实很少主动行神迹来吸引人跟随他,行神迹并不是祂彰显自己的主要方式。但是当病人,有需要的人到祂面前来求祂,祂就怜悯他们,从来不拒绝他们,这也是主耶稣行神迹最主要的背景。而对那些不信的人,要试探祂的人,主耶稣就拒绝行神迹,就像我们刚才第一段讲的,并且离开他们。所以,想要经历神迹、想要经历神的能力、想要经历神的慈爱,到基督面前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那些抬瘫子来的,那些带瞎子来的,真是特别有爱,特别可夸的。中国有句俗语,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瘫子、瞎子有什么可给别人的呢?但竟然有人愿意帮助他们,圣经虽然没有记载这些人的名字,但相信上帝必要记念他们了不起的爱心。

在今天这个社会,冷漠成为一种时代的病症,在我们周围别说残疾人,就是身体健康的人也很少有人真的关心他、在乎他。每个人都好像一座孤岛,这是很可怜的光景。而神的心意如何呢?教会的责任又怎样呢?抬瘫子、带瞎子的人其实正是我们的榜样,愿我们学习成为别人的朋友,特别是成为那些最无人问津,最被社会厌弃之人的朋友,这是对教会的考验,但我们如此行乃是理所当然。

此外,这一件神迹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主耶稣没有一下子治好这个人,而是先“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问他”,然后“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才完全得了医治。而主耶稣这样分步骤医治人,在圣经中只有这一次。为什么呢?有人解释说是因为这个人的信心不足,所以先让他感受一点,增强信心,再经历完全的神迹;也有人解释说,这是预示门徒对主的认识也是如此从模糊最终达到完全。但无论哪一种解释,圣经其实并没有给我们更明确的答案。但综合主耶稣行神迹的所有方式,我们却可以说:其实主耶稣使用哪种方式行神迹并不是最重要的,祂的智慧我们无法测度,祂的手段也不能被人限制,最重要的是祂的作为没有不成功的,祂的旨意也没有不成就的。祂是神,无论祂用哪种方式,都必得胜。所以,我们依靠神,要依靠的对象准确,也就是我们要抓住神的属性,例如祂的慈爱、怜悯,还有要抓住祂的应许来向祂祈求,而不是抓住某种外在的模式、套路,以为可以更灵验。例如,晨更祷告是好的,但我们要认为早上祷告比中午祷告更灵验,就是错的;禁食祷告也是好的,但我们要以为禁食的时间越长,祷告蒙应允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是错的。但愿我们始终信靠主本身,而不被任何魔术和迷信所迷惑。

最后我要再讲一点,就是主耶稣医治这个人是特意把他领到村外,治好了他又嘱咐他“连这村子你也不要进去。”为什么呢?马太·亨利解释这一点说,是因为伯赛大人曾经藐视基督,刚硬不信(太11:21)。这就与主耶稣在自己的家乡拿撒勒不多行异能是一个道理,这也与我们刚讲的第一段是同样的原因,因为他们不信。“主见人有信心就医治他们;主见人不信就离开他们”这是福音书一再给我们看见的原则。这不是主的失败,而是人的损失;这也不是说主会放弃这世界的某些部分,再刚硬的土地,主早晚也会进去,但刚硬却使人错失宝贵的机会,也要付上更多惨痛的代价,不是为救恩,而是为自己的罪。

想到这刚硬和不信,我就想到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民族。我们岂不是在黑暗中太久了吗,我们几千年来不断被自称是神的人奴役,难道是神不爱我们吗?不是上帝不爱中国,而是我们太过骄傲和刚硬。是我们自己宁要假神,而不要真神,如果我们这一代继续抵挡神,神有足够的耐心,但我们的民族又不知要经历何等的苦难。求主怜悯这个国家,但愿教会兴起,发光,勇敢的宣讲真理,大大的传扬福音。愿教会像亚伯拉罕为索多玛代求一样,恳切地为这个国家代求,愿上帝止息愤怒,赐下平安。基督徒当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正如保罗说自己“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 (罗 9:2-3)”愿我们也都在这片土地上,为我们的骨肉至亲尽上当尽的本分。

『祷告』

北京守望教会2014年11月23日户外敬拜通报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

主内平安!这个主日是2014年户外敬拜的第45个主日。北京天阴有雾。这个主日,有3位弟兄姊妹参加了平台的户外敬拜,其中两位被分别带到来广营及大屯派出所。他们最迟于晚上6点20分被释放。

经过长时间的争战,我们内心难免感到疲乏。我们也不知道神何时会为我们开出路。然而,我们要一同来仰望我们的神,求他带领我们前面的道路,并赐给我充足的信心和盼望。“但愿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借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罗15:13)

北京守望教会
2014年11月24日

他所作的事都好——2014年11月23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经文:《马可福音》七24-八10
【可7:26】 这妇人是希利尼人,属叙利非尼基族。她求耶稣赶出那鬼,离开她的女儿。
【可7:27】 耶稣对她说,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可7:28】 妇人回答说,主阿,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
【可7:32】 有人带着一个耳聋舌结的人,来见耶稣,求他按手在他身上。
【可7:33】 耶稣领他离开众人,到一边去,就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
【可7:34】 望天叹息,对他说,以法大,就是说,开了吧。
【可7:35】 他的耳朵就开了,舌结也解了,说话也清楚了。
【可8:6】 他吩咐众人坐在地上,就拿着这七个饼,祝谢了,掰开递给门徒叫他们摆开,门徒就摆在众人面前。
【可8:7】 又有几条小鱼。耶稣祝了福,就吩咐也摆在众人面前。
【可8:8】 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有七筐子。
【可8:9】 人数约有四千。耶稣打发他们走了,

主耶稣在回答了法利赛人和文士的责问之后,就从革尼撒勒这个地方离开了,往推罗西顿去了。推罗西顿是在叙利亚腓尼基地区的两个城市,推罗是迦百农西北部约60公里处的一个海港城市,西顿是在推罗以北四十公里的另一个海港城市。主耶稣离开加利利湖边,他离开了充满敌意的法利赛人,往外邦人居多的推罗西顿去了。

这一段经文所记载的在主耶稣事奉过程中是很不寻常的三件事情,因为这三件事情主要关乎对外邦人的服事。主耶稣在地上事奉的时日,几乎都是在犹太人的地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太十五24)。但基督并非只是以色列人的救主,他是所有人的救主。虽然他在复活之前的主要事奉是面向犹太人,但是他依然向着那过去不是他子民的外邦人显明出了他同样的怜悯和恩待。

一、迦南妇人的信心

这个故事在马太的记载中更加详细,而且马太直接就说这是一个迦南妇人(太十五22)。马可说这个妇人是希腊人,也是为了表明这是一个非以色列人,是一个外邦人。她来求耶稣救她的小女儿,因为她的小女儿被鬼附着。按照我们读圣经所形成的惯性,若是有人来求主耶稣的帮助,主耶稣会马上欣然前往,因为他蒙召就是为此而来的。

1.主耶稣的回应

但是,主耶稣的回应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他说了一句令人非常诧异的话“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这话有些刺耳,不单让人感觉主耶稣好像不太乐意帮助这个妇人,而且让人觉得即便不愿帮她,也不应当用一个带有侮辱性的比喻来回绝。这与我们对主耶稣一贯的印象有些冲突,我们的主难道不是对那些困苦之人怀着温柔、怜悯的心肠吗?为何对这个迦南妇女这样回应呢?可能有很多的解释比如说,这里的狗不是指野狗,而是指家里所养的宠物,是一种不带有侮辱的用语。即使如此,也不能减弱这句话对我们带来的冲击。何况,在当时的以色列人中“狗”是犹太人对外邦人的一种轻视性、侮辱性的称呼,因为在很多以色列人看来外邦人是不洁净的,因为他们没有上帝的律法,在上帝的诸约之外。犹太人的这种歧视性的称呼并非是很少人知道,犹太周边的人也很熟悉这个民族对他们的这种看法。显然,耶稣的回答是以一个犹太人看外邦人的视角来提醒这个迦南妇人:你不是犹太人,你是一个外邦人。可是,不是曾有罗马的百夫长来求耶稣医治自己的仆人吗?耶稣不但医治了,这个罗马人的信心还得到了主耶稣的夸奖(太八5-13)。这样看来,主耶稣对这个迦南妇人的回答并不是因为她是一个外邦人的缘故,甚至我们仔细再读的话,发现这个回答不一定就是一种拒绝。

主耶稣的这个回答中,有两方面含义的表达,第一,提醒了这个迦南妇人非以色列人的身份,虽然用儿女和狗的比喻令人不喜;第二表明他的事奉有一个次序,“让儿女们先吃饱”,不是不能让狗吃,而是有先后。这样看来,主耶稣的话不是一个拒绝,而是一个引导。甚至我们可以说,主耶稣到推罗西顿就是为着帮助这个外邦女子而来的。

马可对这个故事的记载非常的简洁,马可只是说这个女人来求耶稣,并没有说她是怎样恳求的,马太福音中记载这个迦南妇人求耶稣来帮她女儿的语句:“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太十五22),马太记载的这一节经文可以有助于我们来理解主耶稣这看似令人难堪的回应。这个迦南妇人以“大卫的子孙”来称呼主耶稣,显然她是以以色列人对弥赛亚的称呼来呼求的,主耶稣的回应就提醒她说,你既然称我为大卫的子孙,那么你显然知道我是以色列人所一直盼望的弥赛亚,若我是以色列人所盼望的救主,那么你为何来求我呢?你又不是一个以色列人!主耶稣想要让这个妇人进一步来表达她对弥赛亚的认识到了哪种程度,如果耶稣只是以色列人的救主,那么一个外邦人与耶稣有何关系呢?就像后来的使徒保罗所说的那样:“你们从前按肉体是外邦人,是称为没受割礼的,这名原是那些凭人手在肉身上称为受割礼之人所起的。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弗二11-12)”。一个非以色列人不在上帝的恩约范围内,没有权利来求大卫子孙能力的帮助。

所以,主耶稣的回答中带着挑战,你是一个外邦人,而我是为以色列家的迷羊而来的(太十五24),这怎么办呢?

但同时,也带着一个引导,我是先来服事以色列人的,然后才服事外邦人。主耶稣在世的年日里,他事奉的主要群体是犹太人,在他复活升天之后,给门徒的命令是要将福音“传给万民”。但此时,主耶稣在他的话语中已经给了这位妇人一个提示,那就是看似在区分儿女和狗的不同地位,其实隐含的一个前提就是这是一个家庭场景,儿女和狗都在主人的家里面。

而且,这也是一个考验,主耶稣刻意用“儿女和狗”的区分表达并非是一种轻视、刻薄、拒绝甚至侮辱,而是一个考验:以色列人轻视外邦人,看你们为不洁净的,你是否心中带着不平和愤恨呢?若是有这种情绪的话,可能会使得这个妇人在对上帝的不满中离开耶稣,不再寻求。

2.迦南妇人的回答

显然,这个希腊女子清楚犹太人对外邦人的这种称呼,她准确地把握到了耶稣所要表达的。她说:主啊,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这个几乎是完美地回答了主的挑战。

这个回答中首先表明的是她对耶稣的认识,虽然你是以色列人所盼望的弥赛亚,但是也是所有人的救主,从你而来的恩典不但是要拯救以色列人,外邦人也同样仰望这恩典。狗也吃桌子底下的碎渣儿,就表达了虽然我不是以色列人,我是外邦人,但我也不去寻求外邦虚无的偶像和假神,我也仰望供应以色列恩典的那一位。虽然以色列人在桌子上,我们在桌子下,这只是一个先后的问题。

然后,在这个回答中这个迦南妇人表明了她里面真实的谦卑和寻求。在基督的十字架之后,那横在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隔断的墙就被拆毁了,但此时外邦人蒙恩的时间还未到。她只能说,纵然我现在不在恩约当中,也唯有你是我的救主,求你怜悯我。这需要极深的谦卑,这种谦卑与一个罪人的天然的骄傲和悖逆是不相容的。人们很容易被伤害,或者被激怒,因为意识到自己竟然在上帝的恩典上处于另外一个民族的后面,意识到自己竟然是这样一个可怜可悲的状态,所以,在被提醒这种人生的真实的时候,人往往因被伤害而远离,因不满被激怒而愤恨。此时,不要说求怜悯了,人性里面扭曲的自我使得人们可能早就将他所求的抛掷脑后了,人们会在自己的自怜和怒气中离弃了基督。

第三,这位外邦女子不但就有这样的谦卑,她却同时也宣告了她的信心,即便如此,非以色列人若要得医治也必须来寻求上帝的儿子。这个妇人的谦卑和信心令人惊奇,我们相信她的谦卑和信心不但使得她的女儿被医治,她们也得以认识了永生之主。

3.救恩的次序

一个外邦的妇人竟然迸发出令犹太人不及的信心,就像当时的那位罗马的百夫长一样。可见,这是上帝恩典的工作。虽然弥赛亚是先为着以色列人而来,但是基督是为着万民而来的,这一点已经显明出来了。

上帝的救恩计划在人类历史中展开的次序就是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上帝以他超越的权柄和智慧先拣选了犹太人作为自己的子民,并藉着犹太人降下弥赛亚成为万国的祝福和拯救,这一先后次序并非不公平,也不是偏待谁,因为给谁的多,向谁要的也多,犹太人在救恩历史中具有一个特殊地位,他们也在上帝面前负有特殊的责任。正如保罗所说:“他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惟有结党不顺从真理,反顺从不义的,就以忿怒恼恨报应他们。将患难,困苦,加给一切作恶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却将荣耀,尊贵,平安,加给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神不偏待人(罗二6-11)。

但无论如何,透过这个事件让我们看到,弥赛亚的工作开始施行于外邦人身上了,上帝的国度也把外邦人包括了进来。耶稣打破了当时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藩篱。// 今日,我们是否可以为着上帝的缘故突破我们生命中的很多屏障,比如民族主义,我们是否也出于某种所谓的民族感情从而轻视其他种族和区域的人呢?

二、治好聋哑人

这个耳聋舌结的人也很可能是一个外邦人,因为这是在低加波利境内。这个人来到耶稣面前类似于之前那个被四个朋友抬着的瘫子一样,同样是因为有人带着他来的。只是带着这个耳聋舌结的人来的人提出了他所认为的医治的方式:“按手在他身上”。这个人或许见过以色列人曾这么做,也以为耶稣也必定或者只能这么来医治。但这次主耶稣的医治却没有照着他们的要求,而是带着这个耳聋舌结的人离开众人,然后用了令人诧异的方式,“用手指头探那个人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

为何主耶稣用这样不常见的方式来医治这个聋哑人呢?不但是为了医治他的身体的疾病,更是为了医治他的心灵。对他心灵的医治首先得让他明白他经历了什么,让他能去思想拯救他的这个人是谁。主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他为他们做了什么。这个又聋又哑的人他听不到主耶稣说“以法大”这句话,为了让他知道他的聋和哑是由主的能力所医治的,就以触摸的方式来表明。这里主耶稣好像采用了更加笨拙,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尴尬的方式。这是俯就,主的事奉方式永远是以能令人内心得以安慰和明白的方式。这个又聋又哑的人显然听不到别人所讲的话,也听不到主耶稣所讲的,若只是按手的话,这个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就好了。虽然他又聋又哑,但是他能看见,他的眼睛可以看到别人的动作和神态,主将他的医治以这个人所能明白的方式呈现出来,用手探入他的耳朵,用唾沫触摸他的舌头,望天叹息不但表明耶稣对人们被罪和疾病所捆绑重压状态的一种怜悯和同情,也表明他的祷告和属天的仰望,这一切都让这个聋哑人看到,并能明白,甚至说,主耶稣在此用了一种表演的方式将这个又聋又哑的人医治了。愿我们的事奉也不是僵硬的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别人的益处和需要而有所调整和变化。

甚至,我们可以把这个医治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上帝是以他的话语来创造整个世界的,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三十三9)。被罪和撒旦所扭曲损害的人性,包括心灵和身体,在基督里再次被重新恢复、建立起来。而且,这一幕正是上帝在将来弥赛亚国度里的大能的作为。当人们看到在他们中间有瞎子看见,聋子听见,哑巴说话(赛三十五5)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就当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上帝的国度临到了。耶稣在外邦人群体中以他所作的再次显明了自己弥赛亚的身份。

三、让四千人吃饱

1.和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不同的又一次神迹

喂饱四千人的神迹显然和前面喂饱五千人的神迹不是同一个事件,这是主耶稣又一次在另外一个群体中所做的神奇的工作,因为有太多细节的不同,而且马可也不会在同一卷福音中将一件事情改头换面之后再重新记载一次。

而且,这一次四千人吃饱和之前五千人吃饱之间最大的不同不在于人数和细节的不同,而在于构成这四千人的成员有了一个显著的不同。从上一章主耶稣的行程我们知道,他是从推罗,经西顿,经低加波利,返回加利利的。主耶稣又说“其中又从远处来的”。我们可以推测那些从远处来的,很可能是从推罗、西顿来的外邦人,他们一路跟随耶稣三天的时间了。甚至,我们可以推测这里的四千人中,外邦人还不少。尤其是,低加波利这个地区的一座城格拉森是主耶稣曾经赶鬼医治了两个人的地方,虽然因为损失了两千头猪,这个城的人请主耶稣离开了,但是那两个被医治的人却被主差派在低加波利传扬基督在他们身上的神奇作为(可五20),这一次,主耶稣再次来到低加波利地区,这两个人的见证在主离开之后应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会有不少人来慕名寻找曾医治了这两个人的耶稣。故此,这是一个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有的聚集。

2.怜悯

这依然是主耶稣再次施行神迹的动机。这里来听耶稣讲道的众人并非是奔着吃饼得饱而来的,因为这些人已经跟随耶稣在这里三天了。三天的时间已经表明了他们对于真道的渴慕,或者,三天过去之后,有一些人已经离开了,剩下的人有四千男子,主却为他们预备了神迹方式的饭食供应。

主耶稣看到了他们内心当中的渴慕,他不但满足他们灵里的需求,也满足他们身体的需要。

3.门徒的反应

面对四千人的吃饭需要,门徒们好像没有从之前所经历的曾有五千人吃饱的神迹事件中学到什么,他们面对主耶稣的话,竟然再次重复了之前面对五千人的时候同样的“属人”的回应“在这野地,从哪里能得饼,叫这些人吃饱呢?”。之前他们注目在他们的穷困和五千人吃饭的花费这巨大的差距上,“我们即使花一年的收入也买不来够五千人吃的饭食”,但门徒经历了那令人终身难忘的一幕,五饼二鱼就将五千人(其实不止五千人,五千只是男丁的数目,还有妇女、孩童)喂饱,还有剩余,碎饼碎鱼装满了十二个篮子(可六43)。我们觉得这种震撼人心的经历,令人倍感神奇的事件,应当不但自己思想,还会跟别人分享,以至于会印象极为深刻,应该是刻在门徒的心里的,但是未承想,才过去几天,面对一模一样的场景,他们竟然忘记了曾有五千人需要吃饭主耶稣都喂饱了的神迹奇事,他们的反应就好像没有经历过之前的神迹一样。

门徒们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四千人的群体中有不少外邦人的存在,才认为主耶稣不会再次行使像之前五千犹太人聚集时那样的神迹,甚至他们认为外邦人不配和他们在一起吃饭。若真是如此,那么狭隘的传统就成为他们眼目的蒙蔽,使得他们忘记了主耶稣曾经的作为。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门徒们第二次的愚钝反应依然是我们今日的警醒。我们是否也会如此,很快就将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恩典抛在了脑后,很快就忘记了上帝曾在我们中间的大能的作为;虽然过往已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上帝的能力和保守,但是再次面对同样挑战的时候,还是从属世的角度来判断,还是惧怕绝望,无所适从。求神让我们常常思想他曾在我们中间做过的大事,以此成为我们今日的信心。

主耶稣没有责备,没有叹息,而是又一次温和地重复问他们“你们有多少饼”,之前五千人的场合里主耶稣问了一模一样的话,所不同的是门徒回答中的细节“有七个饼”,还有几条鱼。就如同之前喂饱五千人一样,又一次同样的神迹在门徒面前上演,四千人藉着七个饼几条鱼又一次吃饱了,还剩余了七筐零碎。

一个外邦人占有一定比例的聚集中,七个饼几条鱼喂饱四千人的神迹就具有了格外的意义了。那就是之前喂饱五千人,是特别给犹太人的神迹,表明耶稣就是从天上赐下来的属天的生命之粮;那么这里喂饱四千人,则是给普天下人的神迹,耶稣不但是给犹太人所预备的弥赛亚,他也是外邦人的救赎主,如同之前和那位希腊女子的对话中所说的“狗和孩子们都吃主人所赐的饼”。

四、结语

我们从主耶稣所作的这三个神迹的事件来看,所看到的是主耶稣那怜悯的心肠。正如马太所说: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九36)。他进入我们的生命中,他体会我们的苦痛,理解我们的感受,他知道我们内心当中真正的需要,他俯就、安慰、医治我们,他以他自己作为我们生命的粮供应给我们。

【约6:35】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回应诗歌 《恩友歌》62首

北京守望教会2014年11月23日 主日敬拜程序

义人哪,你们应当靠耶和华欢乐;正直人的赞美是合宜的。 你们应当弹琴称谢耶和华,用十弦瑟歌颂他。应当向他唱新歌,弹得巧妙,声音洪亮。
(诗篇33:1-3)

◎ 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开始今天的主日敬拜!

齐声诵读:诗篇65

1神啊,锡安的人都等候赞美你,所许的愿也要向你偿还。
2听祷告的主啊,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你。
3罪孽胜了我,至于我们的过犯,你都要赦免。
4你所拣选、使他亲近你、住在你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我们必因你居所、你圣殿的美福知足了。
5拯救我们的神啊,你必以威严秉公义应允我们;你本是一切地极和海上远处的人所倚靠的。
6他既以大能束腰,就用力量安定诸山,
7使诸海的响声和其中波浪的响声并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
8住在地极的人,因你的神迹惧怕;你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
9你眷顾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神的河满了水;你这样浇灌了地,好为人预备五谷。
10你浇透地的犁沟,润平犁脊,降甘霖使地软和;其中发长的,蒙你赐福。
11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
12滴在旷野的草场上。小山以欢乐束腰,
13草场以羊群为衣,谷中也长满了五谷。这一切都欢呼歌唱!

唱诗:全能的创造主(第392首)

你使天空绚丽,大地富足,你命江河涌流,群山复苏,
你使百鸟欢唱,百花盛开,你赐生命绵延命令万物。
哈利路亚,全能的创造主。哈利路亚,万国万民都向你跪拜。

崇山峻岭向你,屈膝敬拜,江河湖海为你,翩翩起舞,
诸天穹苍传扬,你的荣耀,日月星宿向你扬声欢呼。
哈利路亚,全能的创造主。哈利路亚,万国万民都向你跪拜。

我心赞美你,永远赞美你,一生要赞美那伟大的创造主。
哈利路亚,全能的创造主。哈利路亚,万国万民都向你跪拜。

齐声诵读:约翰福音19:17-19,哥林多前书1:18-21,腓立比书2:5-11

他们就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他们就在那里钉他在十字架上,还有两个人和他一同钉著,一边一个,耶稣在中间。彼拉多又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安在十字架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 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

唱诗:在各各他山上(第22首)

1在各各他山上,孤立十字宝架,太阳黯淡不敢发光。圣子耶稣基督,离开天上荣华,为全世界上罪人丧亡。
2在世人的眼中,十字架是羞辱,于我却是荣耀徽号。我的心像铁石,愈久愈发刚硬,惟爱心如烈火熔化我。

副歌:故我高声称颂主十架,直到在主台前见父面,那时听祂说:忠心仆人,十字架可换公义冠冕。

3各各他的十架,早已破碎无存,但功绩直存至万代。拯救了我始祖,洗净了众罪人,今日也洗净我众罪过。
4故我乐意背负,荣耀十字宝架,甘受世人轻视辱骂。他日救主再临,天使号声洪亮,救主笑容接我回天家。

齐声诵读:腓立比书4:4-7,歌罗西书3:12-17,诗篇50:23

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著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在这一切之外,要存著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做主,你们也为此蒙召,归为一体;且要存感谢的心。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无论做甚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著他感谢父神。
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著我的救恩。

唱诗:感谢神(第400首)

1、感谢神赐我救赎主,感谢神丰富预备。感谢神过去的同在,感谢神主在我旁。感谢神赐温暖春天,感谢神凄凉秋景。感谢神抹干我眼泪,感谢神赐我安宁。
2、感谢神祷告蒙应允,感谢神未蒙垂听。感谢神我曾经风暴,感谢神丰富供应。感谢神赐我苦与乐,在绝望中得安慰。感谢神赐无限恩典,感谢神无比慈爱。
3、感谢神赐路旁玫瑰,感谢神玫瑰有刺。感谢神赐家庭温暖,感谢神有福盼望。感谢神赐喜乐忧愁,感谢神属天平安。感谢神赐明天盼望,要感谢直到永远。

讲道经文: 马可福音7:24-8:10

24 耶稣从那里起身,往推罗西顿的境内去。进了一家,不愿意人知道,却隐藏不住。 25 当下有一个妇人,她的小女儿被污鬼附着,听见耶稣的事,就来俯伏在他脚前。 26 这妇人是希利尼人,属叙利非尼基族。她求耶稣赶出那鬼,离开她的女儿。 27 耶稣对她说,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28 妇人回答说,主阿,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 29耶稣对她说,因这句话,你回去吧。鬼已经离开你的女儿了。 30 她就回家去,见小孩子躺在床上,鬼已经出去了。 31 耶稣又离了推罗的境界,经过西顿,就从低加波利境内来到加利利海。 32 有人带着一个耳聋舌结的人,来见耶稣,求他按手在他身上。 33 耶稣领他离开众人,到一边去,就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 34 望天叹息,对他说,以法大,就是说,开了吧。 35 他的耳朵就开了,舌结也解了,说话也清楚了。 36 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告诉人。但他越发嘱咐,他们越发传扬开了。 37 众人分外希奇,说,他所作的事都好,他连聋子也叫他们听见,哑吧也叫他们说话。

1 那时,又有许多人聚集,并没有什么吃的。耶稣叫门徒来,说, 2 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 3 我若打发他们饿着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为其中有从远处来的。 4 门徒回答说,在这野地,从哪里能得饼,叫这些人吃饱呢? 5 耶稣问他们说,你们有多少饼?他们说,七个。 6 他吩咐众人坐在地上,就拿着这七个饼,祝谢了,掰开递给门徒叫他们摆开,门徒就摆在众人面前。 7 又有几条小鱼。耶稣祝了福,就吩咐也摆在众人面前。 8 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有七筐子。 9 人数约有四千。耶稣打发他们走了,10 随即同门徒上船,来到大玛努他境内。

【题目:他所作的事都好】(点击查看)

回应诗歌: 恩友歌(62首)

1、何等恩友慈仁救主,负我罪孽担我忧;何等权利能将万事,来到耶稣座前求!
多少平安我们坐失,多少痛苦冤枉受,都是因为未将万事,来到耶稣座前求。

2、我们有无试探引诱,有无难过苦关头?决不应当因此灰心,仍当到主座前求!
何处能寻这般良友,同尝一切苦与愁?我们弱点主都知道,放心到主座前求。

3、我们是否软弱多愁,千斤重担压肩头?主仍做我避难处所,奔向耶稣座前求!
你若真逢友叛亲离,好向耶稣座前求!到他怀中他必保护,有他安慰便无忧。

共颂:主祷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太6:9-13)

『敬拜结束』

祝福歌:耶稣给你平安(352首)

这世界虽有苦难,主耶稣是避风港湾,
他要给你他要给你平安,源源涌流不断。
耶稣耶稣给你平安,耶稣给你真正平安,
深深在你心里,源源涌流不断,
哦,耶稣给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