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恩平师母:养育孩子要信靠神(二)

第一、信靠神的人是一个常常学会松手的人,不是什么事情都抓在自己手中。

拿我自己来说,我在游泳的时候是很难信靠神的,我一入水,就乱叫,乱扑腾,所以没有办法飘起来。牧师说:“你就放松,放松后自然就飘起来了”。我就不能放松,我觉得放松的话我的脚不能着地,我就没有办法控制了,我就会淹死的。所以在游泳方面我是惭愧的,是软弱的,没有学会信靠神。我想如果哪一天我掉进海里了,我一定告诉自己“放松!放松!”但是我的两个孩子已经学会了游泳,还有一个侄女也正在学游泳。虽然我怕水,但是我却成功地说服了他们学游泳。他们学会以后就开始取笑我:“说我水性太差,胆小,旱鸭子。”求神怜悯,这是我的一个软弱。透过我的软弱,我也常常想到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孩子也不容易松手,好像如果我松手的话,我的孩子就不行了,他的营养就不良了,他的发育就不好了,他的心理就不健康,他就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会遇到很多的麻烦,好多的人会害他,等等。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信靠神,就要从我们的孩子这里学会松手。学会“松手”比技巧更重要。不要把孩子弄得很紧,不要把孩子弄得喘不过气来,让孩子不能自由的发挥。抓得紧紧的,太关注孩子,以致全家人把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父母尽力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好的衣服,好的书,好的学校,好的环境。我们给孩子买最贵的玩具,你认为孩子就会幸福吗?不会,孩子因而失去了童年的天真,远离了大自然。 再过20年,我们回头思考的时候,当时所谓的最好的东西果真是孩子最需要的吗?果真对孩子是最有益处的吗?如果神站在我的位置上,他会给孩子提供什么呢?

去年我儿子升初中的时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首先我在身体上很软弱,因为我动了颈椎手术,躺在床上,没有办法为孩子升初中的事情出去张罗。我们的儿子很出色,在小学应该算是上游的学生,学习成绩很稳定。虽然北京市小学生升初中是靠电脑排位,但是仍有很多家长会动用各种关系来选择名气大的中学,避免电脑排位排到普通的中学。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去走关系来办事,所以就等待电脑排位,虽然我儿子的奖状也有一大摞,也是海淀区科技新苗。我就祷告,我们不走关系,不找人,单单把儿子升初中的事情交托给神。我想也许神因着我的交托,没准儿子就会被比较好的学校选中。结果很令我失望,儿子偏偏被一个最差的学校选上。在这之前,儿子告诉我:“妈妈,只要不去某某学校,其他的学校我都愿意去。”结果电脑排位,他被最不想去的学校选上了。其实我可以私下里有一些小的动作,把他的学号告诉别人,或者有一些别的关系可以用上 ,但是我的良心告诉我不能这样做。当这个结果出来的时候,对我的打击非常大。我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我的儿子那么出色,那么棒,怎么会被排到上那个学校呢?理智上虽然我知道如果我的儿子不排到那个学校,肯定由别的孩子来补这个空位子,会被排到那里。在情感上我很难说服自己接受这个事实,我心里很难受,更为我的儿子担忧,担心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排位结果出来后,其实倘若我愿意多花几万块钱,还是能够更改学校的,但是我既然和神那样祷告,信靠神就要信靠到底,没有必要来花钱来改变什么。我的原则没有变,只是我的心里很痛苦。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圣灵感动我,让我思考天父差派主耶稣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为什么没有让耶稣出生在一个君王的家庭里,而是选择在一个贫穷的木匠的家里出生?当时有那么多漂亮的公主,有那么多出色的女孩子,为什么天父选择一个非常普通的女子玛利亚?那个时候天父的心肠是如何?主耶稣没有降生在耶路撒冷,而是出生在没有什么名气的伯利恒。他出生的时候,来敬拜他的都是一些下层的牧羊人,高层的人反而想要杀害他。天父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的心思是怎么样的?当圣灵开启我,让我思考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恍然大悟,就和牧师分享,谁知牧师说:“你现在才明白吗?”对我而言,这件事情让我学会松手,在择校的事情上学习完全信靠神。是的,儿子去的这个学校没什么名气,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都不大好。我和儿子说了,“我希望你去了那个学校之后,能够成为那个学校的祝福,因着你给那所学校带来一些变化!”现在看来,他在那个学校的学习还是不错的,学校也很重视他。我们的儿子用平和的心来继续上学,继续生活,这比什么都宝贵。上了名气大的儿子的同学,现在反而非常羡慕我的儿子,因为虽然他们在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但是到了重点中学以后,成绩在班级里排在倒数几名,落差很大。他们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及别人,也许到了大学才明白自己和别人的差别,但是小孩子在心理上还不能接受这样的差别,所以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产生不接纳。相反,我儿子到了普通的中学后,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和重视,老师很信任他,会托付一些事情让他去做,这在心理上是一个非常大的祝福。【罗8:28】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透过这件事情,让我学会了松手,也真的考验了我的信仰。我的深刻的体会是,自己在很多的事情上都能够信靠主而松手,但是惟独在孩子的事情上让我松手是有点不容易。

我还有另外一个见证,因为今天的讲座是涉及到心志上如何信靠主,所以我多讲一些例子来说明。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我女儿的学校临时通知家长要开家长会,一般情况下她的学校是提前一个星期通知开家长会,但这次非常紧急,临时口头通知要开会。原来她的学校接到教委的指示,要选出一些学生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轮滑表演,这个学校的轮滑课比较普及,比较有基础。校长亲自参加会议,非常关注,可见这件事情是多么的重要。家长们听到这件事情,都非常高兴,因为能够参加奥运会的表演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情,让孩子们在这么重大的场合参与其中,增长见识,会留下宝贵的回忆。根据老师的通知,这个学校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几乎四分之三的学生都可以参加表演,我听了这个消息也很高兴,我对女儿说:“你也参加吧,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第二天,女儿放学回来,我们一家人在饭桌上吃饭,女儿告诉我说:“妈妈,如果我报名参加轮滑表演的话,可能以后周日都要去排练,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不能参加主日学了!”听了她的话以后,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对我的挑战特别大,我心想:“孩子,你不挑明说出来该多好,你不说出来我们就默认了!”我的女儿很诚实,把报名后的担忧说了出来,这表明她心里也在挣扎,也在犹豫该选择哪一个。这个时候牧师刚好也听到了女儿的分享,他直截了当地说:“那就不能参加轮滑表演了!”我在心里嘀咕:“好不容易有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奥运会就在我们家门口开,能够参加开幕式的表演是多么好的机会!你真是不可救药!”牧师说:“既然和信仰冲突,就不能参加!”当时我的心里有另外一个非常深的感触,就是很能体会那些主日学孩子家长的心情,体会到那些软弱的家长的处境。作为一个家长,我自己有这样软弱的心,那其他的家长也会难免有这样软弱的心,当他们孩子的学习或者课外辅导班和我们主日学的课堂安排发生冲突,他们选择了学校的学习或者辅导班,我非常能够体谅他们的挣扎。当时牧师的态度非常坚决,看情形无论我如何作“枕边的工作”都是不能改变他的决定,所以我就选择了沉默,我想这是我的智慧。女儿看到了爸爸表态以后,就问:“妈妈,那我该怎么办?”我说:“那就听爸爸的,不过,你爸爸比较顽固。”我就半开玩笑地说了这一句话,女儿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后来,女儿放学回家就和我说,当她班级里绝大多数同学都去排练轮滑表演的时候,就剩下几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和她在一起,他们或者写作业,或者打扫卫生。我听了以后,心里很不好受,但是我还是被迫学会了松手,在这个过程中,牧师是主动的,我却是被动的。谁知没过几天,女儿回家告诉我说,上面派人来查看他们学生的排练情况后,取消了这个开幕式的轮滑表演。整个事情在我看来是神给我们一家人的一次考试,也是给我女儿的一次考试。作为牧师的家庭,我们把什么事情放在首位,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我们是否是全心来信靠神,来仰望神,神透过这个考试来检验了我们的信心。我呢,在整个过程中是被迫松手,也许考试成绩仅仅是60分。我感谢神让我在这次考试中能够勉强通过,学会了在孩子的事情上松手。

不是每个人都很属灵,都有美好的灵性,才能够信靠神,我们要学习在软弱中坚守原则,在软弱中抓住神。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会从我们的坚定中获得幸福,我们的孩子也知道做事情的原则是什么,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他们就不需要徘徊,不需要挣扎。

恩平师母:养育孩子要信靠神(一)

这次我们分享的内容是“教养孩子,要信靠神”。五月份的时候我们曾经分两次分享过教养孩子方面的专题,具体如何操作在那次讲座中我都分享了,今天在这里就不重复了。今天的重点是教养孩子如何信靠神,作父母的在心态和心志上如何调整自己。

其实很多的技巧、方法和方式,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明白,也了解。如果你去书店买一本不错的教育子女方面的书,书上写得非常清楚。但是在心志方面我们没有把握这样做或那样做就一定对我们的孩子好,我们没有这样的确信,因而常常我们是妥协的,跟自己是妥协的,跟孩子是妥协的,跟环境也是妥协的。我们的心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教导我们的孩子,并影响他们?和那些方式、方法、技巧相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和心志。我们的心志坚定,我们才能够坚持一个原则。不会让孩子觉得妈妈的原则怎么总是变来变去,妈妈的原则和爸爸原则怎么不一致?如果给孩子一个原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其实这样的教育环境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安全感的。

譬如我们家亲戚的孩子到我们家,一般都会和我摩擦一番。我喜欢活泼热闹的孩子,但是我不希望孩子没有规矩地吵吵闹闹。今年7、8月份的时候,我们邀请了亲戚家的孩子们来北京,因为正直奥运会期间,他们都非常向往这个时候来北京。在这段时间里,我接触了几个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和其他的孩子都不一样,每一个孩子都很特别,和我自己的孩子也不一样,所以我常常和他们产生冲突。特别是我的小外甥女,因为她的个性非常强,所以常常和我有冲突,冲突过去了以后,她接纳了我, 我也接纳了她。我的原则有了一些柔和性,她也调整了自己,所以这段时间我们磨合得非常好,过得很愉快。今天我还表扬了她,说:“你的表现太棒了,你让我很愉快!”

每个孩子和别的孩子都不一样,从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能够看到他的爸爸妈妈的影子,也能够看到他的家庭的影子。在我们主日学挑战最大的班级是冬天班,是一群三岁左右的孩子们。在上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的主日学老师有一个学期总结会,冬天班的老师在总结会上哭了,我们20多位老师非常同情她。她的哭不仅仅是因为苦,因为累,因为接手这个班很麻烦,而是因为感恩。她哭的时候我也很揪心,因为我知道带冬天班的孩子确实不容易,我也常常去盯着。我亲眼见过一个老师和一个孩子围着圈儿在“赛跑”。其余的小孩子都坐好了,准备就绪,惟独这个孩子在跑个不停。我想是因为我们主日学的原则和他的家庭规则不太一样,他还没有习惯新的规则。没有一个孩子是坏孩子,也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可救药的,没有。只是因为他不习惯,他没有听说过某一类的话,还不熟悉某一类规则。我们首先会包容这些孩子,给他们一些规则,这些原则并不是很难达到的,而是相对简单、容易的规则。我发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都非常乐于配合老师,也原意遵守这个规则。接下来,下一个规则他就更容易遵守了,他就内化了这些规则——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我想这位老师流泪的主要原因是感恩,因为一个学期结束后,我们的孩子们的变化非常大,我们看孩子们的时候往往记不起来他刚来的时候是什么状况。

在座的一些家长的孩子会新近加入主日学,我想我们未来会有一些摩擦,我觉得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培养孩子遵守规矩。其实我们的主日学非常自由,上一次我和一些美国的主日学的老师们分享时,无意中提到了主日学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站到茶几上面的事情。当我讲完后,那些美国的老师,无论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他们无一例外地表达了惊愕,“难道你们的主日学就允许你们的孩子爬到桌子上面吗?”我心里想:“我也不允许,但是他们自己爬到了桌子上面我有什么办法呢?”之后,我思考了一下:美国不是非常自由的嘛,为什么对我来说一件比较平常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却大惊小怪呢?看来,美国人的自由是有原则的,它不是无限制地自由。我们国内目前非常强调个性、自由和自我,但是这是非常盲目的,却忽略了团队意识,忽略了集体意识。当然,我们以前的做法是把大家都放在集体里,对个体的关注很少,现在是矫枉过正,放纵个体,你愿意怎么样就怎样,你感觉好就行,却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和存在。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愈来愈暴露出这个问题,只要孩子感觉舒服,感觉不错就可以了。可是当你感觉不错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觉却不舒服呢?当你感觉自在的时候,是不是有些人却恰恰觉得不自在呢?这些都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价值观、包括我们的教育理念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危机。所以,这次请我来分享的时候,我就祷告应该分享什么题目,后来我就想到要分享的题目是:教养孩子,要信靠神。

从狭隘的角度讲, 我讲座的目的是要在座的各位能够回去好好教养自己的孩子,这样三岁以后到我们的主日学,我们接手时就不需要太大的摩擦,这样会比较容易来带他们,让他们配合老师来上课。大家知道,我们冬天班的老师都是单身,还没有结婚,虽然缺少实践上照顾孩子的经验,但是他们的性格都是非常柔和,我安排他们在冬天班服侍,也考虑他们彼此之间的搭配,不是盲目地安排老师。从私人的角度讲,我希望新近加入主日学冬天班的孩子能够比较乐于配合老师的课堂活动,让他们很快地融入到集体当中,过一个集体的生活。我觉得一个人聪明能干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聪明能干的人到社会上去,能不能和别人有所配搭。能不能在团队中发挥出自己的才干,和别人有着和睦的人际关系,这一点更为重要。在座各位都有过单位上班做事的经验,我想对于这一点有着深刻的体会,谁没有才干啊,谁没有能力啊,但是能不能协助别人或者让别人协助你来把工作做好,这就是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问题,拥有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比聪明才能更为重要。我知道很多人有非常强的个人能力,但是却没有最终发挥出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人际交往上有障碍,或者对别人不信任,或者不给别人留余地,这样比较孤立,不能得到别人的协助,自己也不愿意去协助别人。不服人怎么能够去协助人呢?所以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将来长大了进入社会工作,融入到一个群体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孩子如何在群体中建立自己,建立一个融洽的关系,这比智商更为重要。我观察了一些人,发现真正成功的人智商不一定高,但是情商都非常高。

我刚才说过,教养孩子有很多书籍和资料,有很多的技巧和方法,但是要把这些方法活用在自己的家庭中,这是需要信心的,如果没有信心,你就没有办法去做。一个婴孩刚刚出生,谁敢让他趴着睡呢?没有人敢冒这个险。一个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父母敢撒手吗?不敢。因为一撒手就会摔跤,会可能出意外。所以每一步都在考验父母的信心,父母的信心会影响孩子,让孩子越来越勇敢,越来越自信,让他的性格越来越稳定、平和。所以,父母首先应该在心里面有一个坚定信靠的心,不管我的状况怎么样,不管我的孩子现在的状况怎么样,或者不管他将来的状况怎么样,我都要信靠神,相信神,我的里面就有坚定,就有盼望,我的里面就有信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从这点来说,我们父母的信仰直接影响我们的孩子,这些远比那些技巧、方式和方法更为重要。

我接触过一些从小在信主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有些孩子长大以后信仰的状况反而不如那些来自非信仰家庭后来信主的同龄人。我想这其中父母要负很大的责任,父母没有把自己的信仰活出来,更不用说父母用正确的信仰来教导孩子。孩子们对一般的圣经真理都了解,但是就是无法实践在生活中,也没有办法来享受自己的信仰,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我们的感觉是:如果父母都是信主,孩子一定会非常幸福,孩子长大以后信仰会更坚定。其实恰恰相反: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孩子长大以后信仰的危机更大,父母在某种程度上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孩子的绊脚石。父母对神要有一个信靠的心,那信靠的人会怎么做呢?

08年圣诞 话剧《救主降生》之婆婆感言

马利亚颂是大家很熟悉的经文,每当提及“我心尊主为大”时,我心都为之兴奋,很羡慕马利亚敬虔爱主并得到了神的垂爱。在得知有这个剧本时,我第一个报名扮演马利亚这个角色,不过在选演员的时候,大家说我比较适合扮演为马利亚做嫁衣的裁缝婆婆。哎,角色的差距啊!不过又一想,能为被神的使者称为“蒙大恩的女子”做嫁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了的。

通过反复的读台词,我开始对这位婆婆有了些了解。她是敬虔的长辈,有威严却又很理解年轻人的心态,是个宽容大度的中年妇人。有了这个中心思想,接下来就是演技发挥了。我很感谢和我配搭的扮演儿媳妇的史妲老师,她真是天生扮演儿媳妇的材料。她一开口说话,就把我带入了戏中,因为她说话的口气完全符合她扮演的儿媳妇的身份,就这样我们一唱一和开心自在的尽情展示自己的表演细胞。就连现在我们一见面打招呼都是以 “婆婆、儿媳” 来称呼对方了。

在整个的排练中,我一直担心在正式演出的时候会失败,总是想“我们是第一幕,开场一定要好,平时排练的到挺好的,可是自己以前没演过,万一紧张失败了怎么办?”。但我们的神是叫万事互相效力的,我的这种担心很快就解决了。在我们春芽班的小朋友圣诞排练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小孩子心里是胆怯的,想演出,但又不敢。我们就一起向上帝祷告,求神拿走我们心里面的胆怯。平时,也告诉他们,只要大家尽力尽心去做,我们的主耶稣就会很开心。感谢神,就像这样,在服侍小孩子的同时,也造就了我们自己。圣诞的演出很成功,孩子们和我们这些老师都很开心。 神真美好啊,当我们用心去服侍的时候,他就用真心来回报我们,让我们享受那尽心尽力服侍而得来的喜悦和满足。

通过这次演出,我渐渐了解话剧并有点喜欢上它了,觉得演话剧是一种享受。当我们把起初都不懂的舞台效果,表演技能投入到剧中,并眼睁睁的看着它产生了果效的时候,心里好开心,有种成就感。身旁朋友对我的付出感到不解,他们说你在教会中浪费的时间太多了。其实,我觉得自己所得的收获是在教会以外得不到的,这种收获让人感到很踏实。突然,想到前些日子,一个朋友发的文件,讲的是带着蜗牛去散步。有些人认为信仰像个蜗牛,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潮流,熟不知因为有了这只蜗牛,生命就不再一样了。从此闻到了花香,还发现身边有个花园,发现夜里的微风是这么温柔,还听到了鸟鸣,看到了满天星斗多么亮丽,蜗牛带给我的远远超过了我的所思所想……

圣诞节主日学演出结束后,负责导演这个剧本的徐森弟兄给大家发了短信写到:“谢谢各位票友,我们的节目成功完成了。好像一个孩子,终于长大成人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我们只是栽种浇灌的,让它成长的乃是神。”我想,不论是在耶稣那个时代还是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论是扮演“蒙大恩的女子”还是扮演“做嫁衣的裁缝”,不论是几岁的孩童还是他们的老师,只要一心敬畏神,依靠神,我们的神都必看顾。

夏炜:与主日学一起成长

开始主日学的侍奉有大半年了,回头看看走过的足迹,倍感珍贵。
想到自己棋琴书画,样样疏松,却歪打正着溜进了主日学老师的队伍,不由窃笑。这些日子,毋宁说我在教主日学,不如说我在主日学里成长,因为要给孩子们讲故事,而孙琦早就立下规矩,讲故事时不可看教材,要对着孩子们,绘声绘色,逼得我开始学会仔细地读圣经,然后再在脑子里绘声绘色地过一遍。不过,说实话,直到如今,讲故事的时候我仍然很忐忑。
大部分周日的早晨,都会在闹钟声中醒来,然后就带着一丝兴奋,一丝忐忑,去跟可爱的孩子们,去跟可爱的搭档们约会。
虽然孩子只有十几岁,但是他们自个可是把自己当大人的哦。在这些小大人身上,有许多的闪光点,触动着我,也让我爱他们更深。

主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献上,以此试试,我是否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以致无处可容。”如果说,成人基督徒的什一奉献是因为守诫命,或许心里还有些对神权的畏惧,那么孩子们的奉献则要甘心乐意单纯得多。每次的主日都有奉献,大家拍着手唱着奉献歌,将自己的零花钱塞进去。有一次,湛瑶一手拿着二十元,一手拿着百元,说,“我要把哪个放进去呢?”歪着头,终于决定下来,“每次我奉献完多少,下周就能加倍地得到呢,真是奇怪!”然后把百元奉献了。我拍拍她的小脑袋,说:“我们奉献可不是为了加倍的得到哦”,她羞涩地笑笑。我知道孩子纯净的心,她的动机或许有点小小的偏差,可是在感受到了神爱之后的那种大方是真实的,也因着这种对神的确信,会让她渐渐地成长的。我很高兴孩子们在这么小的时候已经体味到神丰富的爱。

还有一件事情,是孩子的诚实,在神面前的诚实。
上周统计孩子们的代祷次数,有一份上面,居然是零次。可是,这个零次显然是在挣扎之后的真实表述,因为所有的勾都是后来用涂改液蒙上的。可以想见,小家伙没有祷告,或许是因为一个星期都不知道把那张纸给塞哪里去了吧,但是面对祷告表,两个他在战斗,写还是不写?写还是不写,他似乎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写吧,反正谁也不知道,至少不会挨骂,不会丢脸,于是一口气勾到底;可是,正要把纸条折好的时候,又开始责怪自己,不行,神知道的,神不会喜欢撒谎的孩子,于是,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勇敢地面对自己,没有就是没有。我见到这份祷告表的时候,开始是惊讶,但是最后还是决定不批评这个孩子,因为诚实是更重要的品德。而且在经历过这次心理斗争之后,孩子会知道怎么做的。
明天又是一个周日,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我不知道,但是很期待。他们正处在叛逆期,对于许多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时候,让他们走在神里不偏移是多么地重要啊。
要教育孩童行在正路,这样他们到老都不会偏离。

08年圣诞 曾德艳:话剧《救主降生》之马利亚感言

能出演圣剧《救主诞生》中的马利亚,实在是神赐给我的福分!在选演员“试镜”时,我只想演小角色,比如画外音、牧羊人什么的。因为我实在觉得自己不配,而且还要负责合唱班的事,忙不过来。后来大家却选我演马利亚,我很高兴、很感恩。可是这么重要的角色,要演好挺难的,我心里也很忐忑。

记得第一次排练,我们只能一面看着剧本一面演。我很难进入角色,演得很糟糕。第二次排练台词基本可以背下来,可是一旦加上表演,又忘词了……后来总算台词烂熟于胸,可是动作又不对了。师母要求很严格,演不好的地方要反复练很多次。总算练好了,但彩排的时候有很多小朋友和家长在旁边观看,我就又紧张了,表演时有些放不开……就这样,一个个困难相继出现,然后再一个个的随之克服。

正式的演出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排练的过程却让我有许多收获。我加入主日学的时间比较短,平常和大家见面的机会又少,因此很多弟兄姊妹我都不认识。通过排练,我和其他老师有了更多的交流,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弟兄姊妹,我觉得主日学孩子们真是幸福啊!

有两个人最让我感动,他们是孙永春弟兄和林芙蓉姊妹。几乎每次排练,当我来到教会的时候,都会看到永春和徐森已经在对台词了。其实永春演的牧羊人台词很少,可是如果没有他帮我们对台词、默默的收拾道具,我们也很难演好。芙蓉也是这样,她的角色是旅店店主,只有几句台词,没有上场的机会。可是她没有缺过一次排练,每次都来和大家对台词、纠正动作。

2008年圣诞 主爱有多深!——孙永春之牧羊人感言

我是个粗人,情感很不细腻,除了高兴外很少有其他情感的流露,所以总是在一件事情结束之后很快地回归沉默。
在圣诞演出中,我感受到了带领“小羊”们时的责任以及演员小朋友和老师们的喜乐。但是演出结束之后,留下更多的则是疲倦。
在圣诞演出中,那些可爱的“小羊”们可比我们牧羊人累多了。他们要穿上“厚重的羊皮”,因此在演出中承受的闷热要比我们多。但他们很听“牧人”的话,真可谓是“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了。在表演过程中,每个“牧羊人”的“羊群”要彼此分开,其中有两只“羊”要跑到其他“牧人”的“羊群”里去,还有一只“羊”要跑到角落里,当“牧人”睡觉时,一些“羊”还要围在“牧人”身边睡……

当然,这是在表演话剧,与实际生活总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这些“小羊”们的举止与我在老家从实际看羊和牵羊过程中得到的感受是大有不同的。

在老家的家畜中,羊是最“笨”的,但它却很喜欢冒险,甚至去“犯罪”。在老家,羊是用绳子系着看的,不用多久它就会把整条绳子都绕在周围的竹子、小树上以至无法动弹,这时它只会叫而不懂得往回走,直到有人去帮它解开为止,这是它的笨。而只要在它的绳子能够到的范围内有种的蔬菜,它就会竭尽全力去吃,哪怕管教过多次以后它还是会照样去做,一点记性都没有,这是它的不听话,喜欢“犯罪”。羊也很容易迷路,如果不牵着它,只要有路口它就会有一半的机会走丢。

正如诗篇二十三篇所描述的,只有在爱我们的主的带领下,我们才能从失迷的地方归回而不致遭害,才能得饱足,才能一生都有恩惠和平安的同在。
主啊,你的爱何等的丰盛,当我们犯罪时你总不撇下我们,并以爱来管教我们。

主啊,当我们像羊那样被周围的事物所捆绑时,求你来释放我们;当我们陷于罪中时,求你来管教指引我们,虽然我们总是不受管教;而当我们在迷茫中时,求你来指引前面的方向,因为你知道前面的道路,并知道什么是对我们的生命有益处的。

2008圣诞演出之感言——青少年班家长

主的爱
他爱我们,为我们这些罪人离开天上的荣耀之地来到人世间历经苦难,地是他所创造的,地却不接受他。
由主日学老师们来表演的圣剧《救主降生》里面有这样的场景:月色带着身孕重的马利亚来到伯利恒城,一家一家地敲客店的门,问——请问有地方住吗?店主从里面回答的却是——客店已经满人了,没有地方住了。看到此场景,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心里感到自己太亏欠主耶稣了。直到如今,我自己为主忍受了什么?为主付出了什么呢?我所做的哪几件事是使主的心得安慰的呢?我的泪水继续不断地流了下来……
神的仆人和使女们,你们辛苦了!为了这一次的圣诞节的演出你们付出了很多,我为着你们献上感恩的祷告——求神赐福你们!

                                                             (青少年班   沈新约姥姥)

深深的祝愿
当我们看到孩子们脸上充满着天真无暇的笑脸,用属于自己的方式来记念为我们降生的救主耶稣基督,作为主日学学生的家长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从表演中不时传来的一阵阵笑声和掌声,以及写在脸上的喜乐,那是对节目的肯定,是对老师付出的肯定。
我们想说:老师,辛苦了!
我们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描述心中的感受,只在心里默默地祝愿芥菜种主日学在神的带领下,营造空间,引领孩子走一条光明的道路,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留下一串串神赐福的脚印。
将荣耀归给我们的天父,归给主耶稣基督,归给三位一体的真神!

                                          (青少年班  黄芊、春芽班  黄菲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