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在百合花小组共同见证生命的成长

当我提笔开始写对百合花小组的感受时,赞美诗“这里有神的同在”不由从心中响起:“这里有神的同在,这里有神的言语,这里有神的恩膏,这里是另一个天地。看哪弟兄和睦同居,何等地善何等地美,如同那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地。爱在这里。。。”自百合花小组成立一年多以来,无论是最初参与的成员还是后来陆陆续续加入进来的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这里有包容、亲切、敞开的氛围,这里有无条件的接纳,这里有肢体之间流淌的爱,这里有生命的见证。因此,大家都说很享受这里团契的生活,总期待着每周的相聚。一位新来不久的姊妹说:“我从这里每位肢体的身上看见了神的工作,更深地体会到我们所信的神是活的神。”

的确,这一年多我们看到了神的同在和祝福,他牧养、他更新,他拆毁、他建造。。。他不断把人带到百合花团契。当小组一周岁的时候,人数最多时达二十多人,稳定聚会的成员达16个。这时,神感动恩平师母愿意来带领“扎根建造”课程,因此有12个姊妹分出去组成多加小组,虽然依依不舍,却是生命进深所必须的,如同孩子到了时候要断奶而进入吃干粮的成长阶段,以便在真道上更深地扎根、开花、结果,成为合神心意的祝福的管道。百合花除了组长外还有3位同工留下,继续吸收新的成员。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稳定的成员又加添到了12位。这是神自己的工作。

“百合花”之名源于“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象百合花一样,在人群中散发基督的馨香”之意,百合花成立的异象是――以生命成长为见证,因着在一起查考圣经及分享,大家坦诚交流,彼此劝勉、彼此代祷、彼此相爱,活出满有基督形象的平安和喜乐,成为合神心意的妻子和母亲,更好地成为家庭及周围人的祝福。这一年多来,大家都在为这个共同的异象而实践着。首先,在此我不能不提到我们的小组长,她不但自己很追求神,一直有很好的灵修习惯,更有服事教会、服事人的火热心肠。几年来教会每周的祷告会都有她的身影,自晨祷会开始以来,身体柔弱的她在万人甜睡的四点半起床上教会。她不仅为教会祷告,也为有特别难处的姊妹一一提名祷告。在小组里,她帮助大家与神建立个人的关系,勉励大家一同通读圣经,并不定期地检查大家的进度以起到督促的作用;在某一段时期内还和大家约定每天固定祷告的时间,好使大家同时同心地祷告,为自己、为丈夫、为孩子。。。谈到带小组的感受,她说到:
“我常常想:神让我带领这个小组是因为我的罪太深重,我的软弱也太多。就好像那个欠了一万两银子的仆人,对亲爱的主不只无限感恩,也实在不敢不放过欠十两银子的。清晨醒来后沐浴在‘我灵歌唱,赞美救主我神,你真伟大,何等伟大’的喜乐当中;然后像一只扔在墙角的穿烂的丝袜,只会‘嗯,嗯’眼巴巴无助地瞧着母亲的婴孩一样软弱地来到我的阿爸父面前,向 他倾诉,向 他卸去身上一切的挂虑和重担,‘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 在平安中度过每一天。我也常想带小组和婚姻,工作,其他服侍一样,只是生命的一个状态。是神炼净我,使我越来越认识 他,亲近 他,带领我与魔鬼 (世界,情欲,自我)争斗的战场。我感谢 神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磨塑我,使用我。感谢神让我与众姊妹们彼此劝勉,互相造就 。”

其次,作为小组的成员,大家在享受团契生活的同时,都纷纷运用神所赐的属灵恩赐和才干彼此激励。有的姊妹很有爱心,身体力行地参与对孤残儿童的关爱;有的姊妹对传福音有负担,把自己带人信主的喜乐和经验与大家分享;有的姊妹对教会及有缺乏的肢体显出特别乐意奉献的心;有的姊妹柔和谦卑,常与大家说赞美和鼓励的话语。。。这些各自不同的属灵恩赐在团契中起到了相互造就的作用,挑旺了大家追求基督品格的心。正如圣经所说:“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林前12:7]

我们小组的学习内容有两部分:查经以及基于圣经真理的主题分享。因为我们的成员以妈妈为主,分享的主题主要围绕灵修、母亲的角色、夫妻关系、子女教育等,关乎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圣经原则的内容。大家都慷慨解囊奉献自己的得胜与失败,分享自己在某方面因顺服神而使自己及家庭得到的祝福,也分享因未行在神的心意上而经过的挣扎及学到的功课。例如,有的分享在子女教育方面自己的得着,有的分享对丈夫的顺服和包容方面的失败和进步,有的分享在琐碎的家庭生活中如何坚持灵修,有的分享自己是如何靠着神从很自我的女性角色一步步向神所命定的妻子和母亲角色转化的,有的分享人际交往中的忍耐与饶恕。。。这些宝贵的经验成了大家共同的属灵财富,使人得益处。陈姊妹说:“大家结合实际的问题进行交流,穿插查经,让人更容易领悟主的美意和恩典,也更能接受神的律法。”一位来小组不久的单身姊妹说道:“从已婚姊妹们的分享中我看到了主里的婚姻生活是什么样的,给我很多的启发和借鉴。”
作为妈妈们,子女教育方面进步尤为明显。妈妈们分享自己是如何靠着祷告一次次控制自己的情绪,慢慢从过去人意的专制型父母过渡到以神的爱为中心的引导型父母,以及由此带来的孩子的改变:即从过去容易反叛和暴躁变成现在顺服、节制的样子。分享的时候,妈妈们脸上喜乐的荣光藏也藏不住。通过主题的学习和生命的实践,大家的生命都有了更新,共同见证了耶和华的名叫“以便以谢”,因他巴不得我们来依靠他得胜,而一旦我们有依靠的心志和行动,他必要帮助我们。

百合花令我感受最深的还在于肢体间的彼此相爱、彼此服事。从组长到肢体都乐于参与对别人的服事,不只表现在结成祷告伙伴和平时的相互关怀,更在对新来的、愁苦的、有难处的肢体关怀上显出来。就如哥林多前书十二章所说:“。。。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神的爱是何等奇妙,他既然自己以最低微的方式降卑为人来爱我们,就乐意我们也效法他,不去贪爱世人看为体面的人或事,而是“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有时是关怀的电话、短信,有时是探访、劝勉、有时是财物的接济、有时是默默的代祷。。。很希奇的是,当我们去服事的时候,不但帮助别人成长自己也一同成长,正应验了经上所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巴不得神开我们每个人的属灵眼睛,好让我们更敏感于身边人的需要。一位在软弱中被关怀过的姊妹满怀感恩地回顾了在百合花的成长过程:
“我刚来的时候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那时刚信不久,身心灵都很软弱,病患的身体极差,心里却极好强,在一些方面有很大的捆绑。开始时我对其他肢体都不熟悉,怕得不到大家的接纳,有一定的戒备心,不知哪些话当说哪些不当说。可很快我就感受到大家都很敞开、很真实,我才渐渐放松。最令我感动的是有些姊妹看见我的愁容、听见我的难处,主动关心、劝勉我,为我代祷,陪着我一起走过了生命的低谷。我特别感谢神籍着大家给了我由心关爱和鼓励,让我在爱中有安全感,在爱中得释放,也更愿意把爱传播给其他需要爱的人。说来难以相信,来百合花三个月后,主竟使用我这个常觉疲乏的软弱肢体,让我服事主日学的孩子们。服事两个学期以来,我越服事越喜乐,越服事越有力量,我似乎听见主柔声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在这样团契生活中,肢体之间以不同的属灵恩赐彼此激励,以各自生命的见证而彼此建立,以共同成长为目的而彼此服事,甘心乐意地履行着小组的组员契约:“我愿意发掘我的恩赐与才干,以仆人的心志参与小组服事;我愿意以爱与其他成员相交,保守小组的合一,共同来建立神的教会。” 最后,甚愿勉励百合花的经文“在基督身体里的合一”也成为所有神儿女的勉励:“。。。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合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以弗所书4:15-16]

牧养部介绍

牧养事工部负责牧养小组(按地域分布、以查经为主干、每周间聚会)的管理与支持。牧养小组是教会的基本牧养单位,是教会的“横向”牧养通道,现有数量难以满足要求,需要持续推动新小组成立。牧养事工部计划年内编制两套查经教材,强化牧区长制度。牧养事工部由晓峰牧师兼任负责人,冰霞师母和国永弟兄辅之。

一、牧养小组的定位
1、牧养小组是教会基本的牧养单位,其主要成员为教会稳定聚会的信徒。 原则上要求稳定聚会的成员必须参加(把所有的会友纳入或挂在牧养小组);
在本教会稳定参加崇拜三个月以上且已受过洗的信徒为“稳定聚会的信徒”。
2、牧养小组主要按照地域划分,其成员一般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原则上按照地域划分,方便信徒就近参加小组; 综合性特征指小组成员包括各个年龄层、不同性别、行业的人。
3、牧养小组主要以小组的方式承担信徒的牧养,帮助其在小组成长。 牧养小组的目标为帮助小组成员与神建立美好的关系,并与弟兄姊妹建立肢体的关系,最终成长为基督的门徒,参与教会的服侍。 牧养小组的主要内容为:敬拜赞美;查考圣经;分享代祷;连接支持。原
则上教会不要求牧养小组承担牧养外的其他事工,但欢迎牧养小组以小组的名 义支持教会所需事工。
4、牧养小组是不断吸纳新人而具活力,并且不断成长而能倍增的小组。 原则上,凡是来到教会的新人都可以进入家庭小组,但是因为家庭小组主 要是开放家庭,并且是一个较为亲密的关系团体,所以也要考虑新人对小组已 有成员的冲击和大家的承受能力。一般情况下,新人如果是教会稳定聚会的弟 兄姊妹带来的了解较多的朋友(包括迎新等事工部门介绍来的),那么可以直 接进入家庭小组,但也不建议在短时间内有多个新人加入,如 1 个月里,小组 进入了 4—5 个新人,这样势必影响原有小组的成员关系。如果新人大家都不了解,甚至新人有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问题,建议暂时不进入家庭小组。 健康的小组必然会成长而因此倍增小组。
二、牧养小组的成立
1、成立要求:一个小组要求有 1 个小组长、1 个副组长、2 个以上核心稳 定成员。
2、建立流程:
(1)直接建立一个新的小组: 组长申请,提交相关信息,经小组事工部审批通过小组事工部主动推动建立小组;
成立的条件虽然要求 4 个人,但是一个小组的成立起始可以就从 1 个人开 始,若是达到了 2 人就可以在小组列表上公布为“筹建中”,等报名的人员达 到了 4 人,就可以转变为一个正式的牧养小组。
(2)原小组拆分建立新小组: 原小组组长经负责其小组的主管同工同意后即可开始准备拆分原小组而建立一个新小组,并正式向牧养事工部报告并备案。 牧养事工部根据教会小组的整体情况提出必要的意见及帮助。
(3)公布小组: 小组成立后牧养事工部正式向全教会公布新成立的小组。
三、牧养小组的架构 小组组成:一个小组成员的组成可以分为带领、稳定和不稳定三个层次:
带领层包括组长、副组长;稳定层相当于小组同工,不少于 2 人;不稳定层是 需要跟进关心的成员。
1、小组长 要求:受洗、基本真理清晰、有一定的教导恩赐,在教会稳定聚会 6 个月
以上。 职责:负责小组的查经带领和整体把握。
2、副组长
要求:受洗、基本真理清晰,稳定聚会 6 个月以上。 职责:负责小组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如活动通知、探访安排、祷告事项的记录等配合小组长的事项安排。
3、核心成员要求:信主,稳定聚会 3 个月以上;参与对本小组不稳定成 员的关怀和帮助;除出差、加班、意外等情况外都能出席小组活动,并且非常 愿意委身于小组的人员。
4、不稳定成员:这既是不稳定层,也是一个小组的活力层。 人数范围:一个小组在建立时人员不能低于 4 人(包括小组长和副组长),
稳定参加人数一般不超过 12 人,不稳定人员配备比例为 2+x(x= 稳定成员数1/2),一般不超过 8 人;这样一个小组总人数一般不超过 20 人。
四、牧养小组的拆分
1、小组拆分的条件:当小组的稳定人员达到 10 个人的时候就要考虑分开 为两个小组,可以由副组长带领 5 个核心成员离开建立一个新的小组;
2、小组拆分的方式:拆分是一件较难的事情,但一个小组的规模及发展 活力要求拆分成为必然。至于如何拆分,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初步的拆分方式可以如下:
(1)在小组层面开始分享,让大家一起来为此祷告;
(2)确立可以新建小组的开放家庭是哪一家,同时确定新组长和新副组长;
(3)根据地理位置的就近原则将成员进行分组。
3、小组拆分的要求:当小组的稳定人员达到 12 人时必须要拆分。
五、牧养小组的撤销
1、因出现特殊原因而撤销:一般情况下小组不撤销,但是当小组长和副 组长同时因为某些原因(如工作调换等)要离开,并且核心成员低于 3 个人时, 可以考虑此小组并入其他临近的小组,但小组长要提前和牧养事工部沟通。
2、因小组长期停滞而撤销:小组建立已有两年但基本没有成长时,牧养 事工部可酌情撤销小组,并安排其中成员到其他小组。
六、牧养小组的分区
1、牧区的划分:牧养小组是教会最为基本的牧养单位,信徒在生活、工 作当中所遇到的事情几乎都会在小组里分享出来,有很多事情并非是一般小组 长能够处理的,所以教会必须给小组长以有力的支持,来处理小组当中的各种 问题,如家庭纠纷、失业贫困、信仰困惑、犯罪跌倒、被罪缠累、交友婚礼、 重病去世等,这样,教会的全职同工和长老按照所能负担的,每个人负责数量 不等的牧养小组的支持和监督工作。这样的负责同工我们称为牧区长。
2、牧区长的职责:一般不建议牧区长直接带领超过 2 个的牧养小组,而 是建议采用巡回参加制,一方面是定期参加小组的活动,了解小组及成员的状 况,更重要的是和小组长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的信任关系,牧养和帮助小组长 和副组长。
3、分层的牧养机制:对于拆分小组所产生出来的新小组,其牧养由原来 的组长(可以称之为大组长)来兼顾,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分层的分区牧养机 制,也能有效缓解牧区长的压力。当然,大组长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反映到牧 区长处解决;牧区长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反映到牧养事工部,由牧养事工部及牧 师团解决。
七、牧养小组的发展 为使教会整体的小组牧养更细致,能产生更长久的牧养果效,牧养事工部根据教会的现状,规划并实际推动牧养小组的发展:
1、制定年度的牧养规划;
2、提供年度的小组教材;
3、给小组长必要的培训。

2009年12月启发—庆祝多名学员“毕业”

2009年12月19日晚,在临时借来的场所——北京新树教会聚会点,北京守望教会专门服事慕道友和初信者的启发事工部门再度举办餐会,共有40多名学员及其亲友参加,庆祝第八期启发课程结束和学员新生活的开始。

这场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是从独具特色的“厨艺大比拼”开始的。众学员和同工自携带饭菜,与他人共同分享美食。临时拼搭的自助餐桌上,从松仁玉米到西芹炖牛肉,从特色蒸饺到花卷馒头……五花八门的各色菜肴显出神丰盛的恩典,大家品尝着,交通着,回忆一路走过的历程,来自神的爱在其间不断流淌、传递。

享用完美食后,在主持人引导下,学员、同工和新来的朋友观看了甘力克牧师的《如何善用余生》光盘,思想一个人如何行在神的心意中,活出丰盛的生命。借着生命更新这一主题,主持人傅晶邀请两位启发学员上台,畅谈参加本期启发课程的感受。在启发决志信主的郑阿姨表示自己以前是一个标准的“无神论”者,通过启发课程的系统学习,开始接受基督信仰。另外,郑阿姨还以自己切身的体验分享了信主后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度的改变,非常鼓舞人心。

12月19日20:30左右,“毕业典礼”的特邀嘉宾天明牧师为大家做了短讲。天明牧师回忆了当年自己在大学认识神,亲近神,以及后来放弃工作机会跟随耶稣基督、服事弟兄姊妹的心路历程,天明牧师以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告诉大家,与神同行的人生有永生的盼望,有属天的喜乐和平安,是美好而满足的一生,在牧师的呼召下,当晚又有4位学员从座位上站起来做了决志祷告。

在启发“毕业典礼” 上,启发同工为坚持参加多次课程学习的学员赠送了《标竿人生》和纪念光盘,各组的学员上台与同工们合影,纪念这段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宝贵时光。“毕业典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生日祝福,伴随着熟悉的“生日快乐”的歌声,这次12月过生日的学员和同工吹蜡烛、切蛋糕,天明牧师还为每个过生日的人做了祝福的祷告,祝福他们未来的生活及属灵生命的造就。

自2009年9月末第一次开课,第八期启发课程历时三个月,中间虽然遭遇了聚会场所的变动和外界的压力,但是靠着神的保守仍然结出了丰盛的果实。课程学习期间,共有14名学员决志信主,一些学员主动参加受洗课程学习,愿意长期委身教会,成为守望大家庭中的一员。另外,据启发事工部门的负责人透露,第九期的启发课程将在2010年3月开课,届时有感动的教会的弟兄姊妹可以为身边的慕道友和初信者报名。

2009年12月喜乐的聚会 温暖的记忆

喜乐的聚会  温暖的记忆

——北京守望教会第八期启发 “圣灵周末”营会侧记

 
“It is a glad thing to pray the lord…… ”“我叫XXX,我的口头禅是羊肉串喽……”一个冬日雪后的清晨,在赞美上帝的美妙歌声里,在击鼓传花,介绍自己的趣味游戏中,一辆载有几十人的大巴车驶向京郊某度假村,宣告北京守望教会第八期启发“圣灵周末”营会之旅正式启程。
虽然天气寒冷,虽然外界环境有一些搅扰,作为启发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圣灵周末”营会依然在2009年11月14日-11月15日如期举行。两天的营会活动中,学员和同工们一起赞美敬拜上帝、观看甘力克牧师的光盘,讨论圣灵的恩赐,设计特别的“欢乐时光”,动手包饺子,聆听关于圣灵的讲道,分享生命的见证……丰富多彩的环节把日程排得满满的,发自内心的欢歌笑语充盈各个角落,正如有学员在营会快结束时分享的,“这种方式很简单,但过得很满足,很喜乐,希望能继续参加这样的营会”。
是的,我们怎能忘记,在颇具农家风味的度假村,大家一起聆听《圣灵是谁》、《圣灵有什么工作?》、《怎样被圣灵充满》的讲道,甘力克牧师那热情而富有磁性的话语直击我们的心扉:每个基督徒都有圣灵居住心中,但并非每一个基督徒都被圣灵充满。在每次看完光盘后的分享时光,我们敞开着,我们争辩着,我们思考着……究竟圣灵所结的果子是什么?我们的生命中是否有圣灵的恩赐?在两天的分享中主也这中间动那奇妙的善工,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得着。虽然一些慕道友和初信的弟兄姊妹对于圣灵的工作在理性上难以接受,但通过分享自己的一些经历和处境,他们的心也在渐渐地神敞开,向小组的成员敞开。
我们又怎能忘记,11月14日晚上精心准备的“欢乐时光”,每个小组表演的节目表面上 “杂乱无章”,但却个个寓意深刻。令人忍俊不禁的话剧《撒玛利亚妇人》,虽然插入诸多现代喜剧元素,但仍存谆谆教导,劝人归主;天真烂漫的儿童歌曲《串烧MTV真人秀》彰现小组成员间彼此的关爱和配搭;方言剧《“西施臭豆腐中关村海龙旗舰店”版“浪子归家”》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召唤迷失人生方向的浪子;《喜羊羊和灰太郎版赞美诗串烧》借助流行动画的角色扮演把赞美诗巧妙串联起来,其中男扮女妆的“红太郎”表演惟妙惟肖……还有现场三位主持人,个性迥异,但妙语连珠,把大家的情绪“调”到高潮。在这样的喜乐的聚会中,我们不只是笑一笑,闹一闹,来自神的爱同时也不知不觉在我们心间流淌。
我们更不能忘记,11月15日的主日敬拜,力今传道意味深长地选择使徒行传4:1-12来分享,借着圣灵对彼得的带领来告诉大家圣灵的工作,以及如何敞开心门迎接圣灵的进驻。当我们在力今传道的带领下高唱赞美诗,“不要隐藏自己,不要埋没自己,不要向爱你的主封闭,你在我心意中……我永远认定你是我宝贵的儿女,敞开心门让我来爱你”,那一刻很多人被深深触动,眼泪几乎夺眶而出。最后,当力今传道开始呼召,询问大家是否愿意把生命主权交托给神,是否愿意被圣灵充满的时候,有7个学员走上台决志信主,众人拥抱在一起,场面热烈而感人。力今传道也对未决志学员给予了鼓励:你们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虽然没有站上台来,但神依然爱你们。这样温柔的怜悯,这样真挚的呼唤,将长久地镌刻在我们的生命中,成为一段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当然,还有很多不能忘却的记忆,我们在欢快音乐的伴奏下自己动手包的特别的饺子,圆圆的太阳型饺子,大大的盒子状的饺子,双层皮的饺子,藏有山楂馅的饺子……这是如此如此的特别,就像我们每个人在上帝眼中是那样的特别,那样的珍贵;还有临别前的见证分享,两位没有在营会决志信主的代表很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当他们表示愿意继续寻求的时候,参与服侍的同工们的心很得安慰,是啊,我们的神一直都与我们同在,以他认为合宜的方式引领我们,帮助我们!

启发课程新模式夏季试水起航

2009年7月11日,夏季启发欢迎餐会如期举行,18名慕道友如约参加。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夏季启发(第七期启发)课程正式开始。20多名慕道友与8名同工,将组建成2个小组,继续通过共进晚餐、观看影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展开基督信仰轻松之旅。

餐会于晚上7时,在good feeling咖啡馆准时进行。夏季启发课程参与名额十分有限,并没有在教会内部进行招收学员的公示。因此,来参加课程的学员,基本都是通过启发新老同工介绍而来,所以,经过简单的相互介绍,加上饭菜的‘粘合作用’,20多名慕道友很快相互认识,共聚一堂,相谈甚欢。

餐会结束后,慕道友聚集到8B21房间观看启发课程介绍关光盘。20多分钟的录像中,集中对诸如“为什么我需要理会基督教?有没有证据证明这信仰是真的?基督教信仰会影响我的生命吗?”等问题给予了基本解答。

本期启发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规模小,人数少。“这是我所参与过服侍中,同工人数最少的一次,但是感谢神,让我们有四位弟兄,四位姊妹如此完美的配搭。”,同工亓鹏说,“本次课程又是一个试点,我们将结合前六次的课程,开发出启发团队工作手册,让日后的工作更为顺畅”。

工作组和学生组混编的方式分组学习是本期启发课程的另一个特点。“从70后、80后到90后,这次课程里面包含了这三个时代的人”教会启发带领人Joy说,“这样的分组方式,能让大家彼此了解各年龄段的人对事物观察角度的不同,促使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能更多的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并且角度的不同也能让我们对事物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视觉’都是有限的”。

最后,在大家填写启发课程报名表格的时候,有不少人在‘你参加课程的目的是什么?’一栏中填写诸如:为了更了解基督教、为了寻找人生的真谛、寻求做人的智慧等个人对启发课程的期待。

“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愿神使用我们这些原本不配的瓦器,拣选属祂的‘羊’,愿神祝福和带领夏季启发课程,愿神保守那些饥渴慕义的人。

第六期启发庆祝餐会

中国,北京- 6月6日晚9时,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第六期启发结束庆祝餐会成功举办。为期3个多月共13次课时的启发课程顺利结束。本次课程中共有20多名慕道友决志归主。

轻松、活泼、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庆祝餐会秉承了启发课程的一贯风格。学员们也纷纷邀请他们的亲朋好友共同来参与这轻松的一刻,并将主的福音和爱传递给他们。共有40多名学员连同朋友参加。

餐会要求参与者自行携带饭菜,与他人共同分享美食,这无形中拉近了各人的关系,也印证了启发结束餐会的目的,即让启发学员在这个“庆祝”时刻相互间有更多、更深接触和了解,也让这‘爱的场景’告诉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这三个月来他们所经历的切身体验。

临时拼达的自助餐桌上,成了学员们的“厨艺比拼大舞台”。从宫爆鸡丁到荷塘小炒,从巧克力蛋糕到奶油泡芙,各地的美食“争奇斗艳”,中餐西点层出不穷。每次启发课上必有的水果也照例新鲜可人地出现在餐桌之上。

在“开餐”之前,每道菜的主人都自报了家门,并介绍自己的菜式,让所有人从这‘爱的团契’里感到来自主的爱。餐会还没完全结束,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拍起照来。是啊,大家一起度过了长达三个月的欢乐时光。到了此时,都有些恋恋不舍,恨不得用相机记录住每一个大家在一起享受上帝之爱的细节。

热闹欢快的进餐时间结束后,大家来到8B1观看本期启发的最后一张光盘:“如何活得更精彩”。这是不少学员期待的课程。是的,信主后,生命得到了更新,意味着我们要走‘不一样’的道路。这道路如何行?怎么行?大家观看后,相信各人都有不同的得着。

见证时间是令人感动的。工作组学员的陈鸣(在圣灵周末决志)、俏茹(在启发真正认识到决志跟随主的含义),学生组三名在本期启发圣灵周末决志的学员王刚,晓容,文娟,纷纷发表了参加本期启发的感触。俏茹回忆起一路以来上帝的带领,忍不住潸然泪下。从大家的发言中,真的见证“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最后,启发的特邀嘉宾天明牧师为大家做了短讲和欢迎学员进入教会的致辞。当晚又有10名左右学员和新朋友在牧师的呼召下勇敢的站起来做决志归主的祷告。

后会,启发同工还为每位坚持上完第六期课程的学员赠送了包含着福音信息、初信造就书籍和圣灵周末照片的纪念光盘,还有由同工们倾心写就的“毕业贺卡”等小礼物。愿神使用这些资料,带领这些朋友们更委身于神,委身于祂的教会。
第六期启发课程结束了——这不是终结,而是第七期启发的开始。愿每位领受主话语的儿女,都穿戴好主所赐的全副军装,作主耶稣基督的精兵,将福音广传,直传至地极。

守望第六期启发餐会人数历史之—-最百名慕道友轻装开启探索信仰之旅

中国,北京- 2月28日晚6时,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的第六期启发课程,由介绍餐会开启序幕,共100多名慕道友报名参与本期启发餐会,报名人数为历史之最。课程将分工作组和学生组,分别于周五和周六晚开启轻松探索信仰之旅。
启发课程针对慕道友、初信者量身定做,通过轻松的气氛,友善的讨论环境以及重要的真理内容,引导大家由浅入深的理解基督信仰。
餐会地点在华杰大厦的小豆面馆,启发的同工们早早准备好了可将名字写下并贴在身上的贴纸,以便大家尽快相互认识、了解、熟悉,原本定于6:30开始的餐会,早早就有慕道友抵达。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也越来越多,气氛也越来越高涨。大家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自由随意谈论着各自的爱好,兴趣,工作,陌生所带来的“坚冰”在这样的气氛中悄然融化。
餐会后,“临时小组”陆续前往8B21房间,参加启发课程介绍观片会。屋内墙上布满了彩色气球,富有创意地拼成花形或笑脸形。天花板上也垂下一串串花束,桌子上堆放着各样水果和小零食,整个屋子布置的温馨而又充满童真。投影银幕清晰的闪过一张张趣意盎然的照片,凤凰岭上,朋友们簇拥在一起,畅怀喜乐,眉宇舒展,将人们引入过去启发课圣灵周末郊游的美境。
负责工作组的启发同工在播放录像前说,“真诚希望大家能藉着启发,在11周时间里,近距离了解基督教,也希望大家能在这里畅所欲言,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30分钟的录像中,集中对诸如“为什么我需要理会基督教?有没有证据证明这信仰是真的?基督教信仰会影响我的生命吗?”等问题给予了基本解答。影片结束后,立刻有不少慕道友迫不及待的与同工们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感受,一些同工甚至需要同时应对数名慕道友的“围攻”。 在对真理的好奇中,慕道友自己听从内心的声音,打开心中的眼睛,打量体验信仰。
天明牧师曾多次表示看重并看好启发课程,“每次都有一个精彩的基本的福音信息,根据讲员的分享可以自由讨论,讲员是‘隐形’的,对信仰的讨论更是一种探索,而不是‘教导’”。 在天明牧师看来,启发课程的特殊之处在于,启发慕道友自己主动打开思维和心灵之眼不断探索信仰,比较接近“关系布道”,“启发课程轻松、自由,接纳和宽容的氛围,使慕道友不会有一种属灵的‘压迫感’,每次‘启发’期间都一起用餐,增进友谊和彼此关系,这对将来的跟进以及他们委身教会是很大的祝福。此外,在圣灵周末营,慕道友可以得到经历信仰和决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