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与主一同坐席——2021年10月10日主日讲章/冠辉长老

 

经文 路22:7-38

一、引言

今年年初刚出版的一本英文书,书名叫《与主一同坐席》(Meals with Jesus),这是一本365日家庭灵修书,以与主耶稣一同坐席为主题,以《路加福音》为材料。《路加福音》中多次出现吃喝或筵席的场景,比如:耶稣在利未家与税吏和罪人一同坐席(路5:29-32);耶稣到法利赛人西门家里去坐席(路7:36-50); 耶稣在另一个法利赛人家坐席(路11:37-52);耶稣到一个法利赛的首领家去吃饭并讲解筵席的比喻(路14:1-24);耶稣与门徒一同吃逾越节的筵席并设立圣餐(22:14-23);复活的耶稣与两个门徒一同坐席(24:30-35)。

无论对于犹太人还是对于希腊罗马人,筵席都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合,其实对于中国人也是如此。筵席通常包含吃和喝,吃喝之前都有祝谢;中间会有娱乐,在希腊罗马的文化中,他们会有哲学谈话,如柏拉图的《会饮篇》;类似地,在犹太传统中,餐桌上会有律法的教导,耶稣也常常借着坐席教导人。筵席也是社会阶层的一个标记。与一个人一同坐席,表明愿意与他交往、与他团契。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经文22:7-38比较长,涉及的主题很多。我想选取“筵席”这个主题来与大家分享,其中涉及逾越节的筵席、主的筵席(晚餐)、天国的筵席,以及主耶稣在逾越节的筵席即最后的晚餐上对门徒的教诲。

二、逾越节的筵席与主的晚餐

逾越节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日,它纪念以色列人蒙上帝的拯救,脱离埃及人的奴役。《出埃及记》12章记载,逾越节是耶和华的逾越节,它是上帝亲自设立的。耶和华晓谕摩西和亚伦,以色列人要在正月(亚笔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宰杀羊羔,各家要取点羊羔的血,涂在房屋左右的门框上和门楣上。当夜(十五日)要吃羊羔的肉,与无酵饼和苦菜同吃。那夜,耶和华让天使击杀埃及人头生的,天使见到门上有血为记号的以色列家,便越过去。埃及的长子被击杀之后,法老才允许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从此以后,以色列人每年在这一天,都要守逾越节。摩西在《申命记》16:1-8中重申了要守逾越节的命令,为了纪念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日子。起初,以色列人是在家里过逾越节。所罗门圣殿建成之后,耶路撒冷成了守逾越节的中心地点。以色列人每年逾越节都要来到耶路撒冷守节。到耶稣开始公开传道的时候,以色列人从各处来到耶路撒冷庆祝逾越节。

耶稣虽为神的儿子,在世上却尽诸般的礼,遵守旧约的律法,耶稣预备与门徒一同过逾越节。逾越节期间,耶路撒冷人满为患,要找到一间过节的房子并不容易。但上帝早有安排。耶稣打发他最亲近的两位门徒彼得和约翰去预备逾越节的筵席。在此之前,犹大已经与祭司长和守殿官商议好,一找到机会就把耶稣交给他们。耶稣知道犹大要出卖他。若是犹大预先知道逾越节的安排,耶稣可能在逾越节晚餐上就会被捕。耶稣给彼得、约翰的指示不同寻常,既没有告诉联系人的名字,也没有告诉具体地点,而是说,他们进了城就会遇见有人拿着一瓶水迎面而来。耶稣吩咐他们跟着他,到他所进的房子,在那所房子里,主人已经为他们预备好了过节用的客房。彼得和约翰遵照耶稣的吩咐,一切果然正如耶稣所说的那样发生。

逾越节的筵席已经预备妥当。时候到了,耶稣与使徒们一同坐席。之前,耶稣多次提到,他的时候还没有到。尽管犹太的宗教领袖们早就想要杀害耶稣,但由于耶稣的时候还没有到,他们一直不能得逞。 “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约13:1)耶稣与使徒们同吃的这个逾越节筵席,也被称为最后的晚餐,或主的晚餐。一千五百年来逾越节所献的羔羊,所指向的正是耶稣,他是真正的神的羔羊。耶稣的开路先锋施洗约翰一看到耶稣,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他就是逾越节的羔羊。逾越节的预表在耶稣的死上得到了应验。如保罗所言,“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林前5:7)逾越节的意义在圣餐中得到了应验,逾越节已经被圣餐所替代。最后的晚餐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出埃及时,许多头生的死了;如今,上帝的独生长子要去牺牲,并赐予多人生命。出埃及时,因着羔羊的血,上帝的审判越过以色列头生的,现在,因上帝独生子耶稣所流的血,信他的人得以脱离罪和死。耶稣受难前与门徒一同坐席,吃逾越节的筵席,已经不仅仅是纪念以色列民族出埃及、蒙拯救。耶稣要在这最后的晚餐上,表明逾越节所指向的实质。

耶稣在逾越节的筵席上,对门徒们说:“我很愿意在受害以先和你们吃这逾越节的筵席。”(22:15)他很快就要受害,被钉在十字架上,成为在逾越节被献上的真正羔羊。这时候,他渴望与门徒同吃逾越节的筵席。很多英文版本将“很愿意”翻译成“with desire I desire”,吕振中译本翻译为“非常切愿地”。这两种翻译看起来都有些啰嗦、重复,但是却将原文中极其强烈的情感和愿望表达了出来。耶稣为什么如此想要和门徒吃这逾越节的筵席?这里面包含多重原因。第一,耶稣马上就要离开门徒去受难了。他在离开他们之前,渴望与他们一同坐席,彼此相交。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在离别之前,通常都会举行送别的筵席。这里不同的是,门徒们并不清楚耶稣就要离开他们去受难,这筵席也不是门徒们为耶稣摆设的,而是耶稣为门徒们摆设的。第二,耶稣想要借着逾越节的筵席,告诉他们逾越节真正的意义,虽然他们当时还不能完全明白。逾越节所指向的实质已经到来,他要成为逾越节的羔羊,成就父神的旨意。第三,耶稣知道门徒们的状况,也知道他们将会遇见什么,他在最后的晚餐上,留下了他的临终遗言,带给他们安慰和盼望,同时预备他们将要面对的挑战。这些教诲,使徒约翰有长篇的记录(约13-17章),路加在这里只记录了三点。

三、圣餐的意义

在上一次的圣餐聚会中,晓峰牧师专门分享了圣餐的主题。但是,还有很多人没有参加。鉴于圣餐的重要性,加上目前大家对于圣餐的普通忽视,我认为还有必要在主日讲道中再次分享圣餐的意义。圣餐的意义有很多个方面,下面简单我从四个方面来分享。

1.纪念

耶稣设立圣餐的时候,借着饼和杯,这两样可见的事物,来代表他的身体和他的血。他清楚地表明,圣餐的首要意义在于纪念:“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路22:19)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1:24-25中更完整地表达了这一点。当我们吃这饼的时候,是在吃主的身体,表明主的身体为我们舍了;当我们喝这杯的时候,是在喝主的血,表明主的宝血为我们流了。主设立这圣餐,就是为了让我们纪念他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舍命,他以自己的血与我们立了新约。保罗说:“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只等到他来。”(林前11:26)过去,以色列人吃逾越节的筵席,是为了纪念上帝带领他们出埃及,如今,我们吃主的筵席(圣餐),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死,因为他的死成了我们的拯救。耶稣之所以设立圣餐,让我们纪念他,因为他知道我们是健忘的,需要不断地被提醒,不断地回到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上,这就是福音的核心。无论我们在今世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要忘记,基督已经为我们死了,上帝的爱在这里已经向我们显明了。基督的死是上帝赐给我们极大的恩典,是上帝爱我们的明证。这纪念,也是一种庆贺和见证。我们举行圣餐的时候,就是在见证耶稣被钉十字架的福音。

2.感恩

圣餐礼又被称为感恩礼(Eucharist),Eucharist这个词就是源于希腊文eucharisteo,意思是“献上感恩”。早期教父们视圣餐为感恩和赞美的祭。改教家加尔文说,人得了礼物应该报以感谢。霍顿在《加尔文的人生智慧》中引述一位学者的话说:“恩典和感恩的主题是加尔文全部神学的中心,而圣餐不过是这一主题的仪式性展现。”上帝将他的独生儿子耶稣赐给我们,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我们领受了上帝极大的恩典,理所当然的回应应当是感恩。在逾越节的晚餐上,耶稣接过杯来,祝谢了(22:17),拿起饼来,也祝谢了(22:19)。我们来到主的桌前,领受饼和杯,表达对主的感恩,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过感恩的生活,凡事谢恩。在领受圣餐的时候,我们应该省察自己,我们是常常谢恩,还是常常抱怨。

3.相交

圣餐礼的另一个名字是Holy Communion,直译出来就是“神圣相交礼”。这相交或联合,包含了与主耶稣的联合和与弟兄姊妹的联合。一同坐席的情景就让人想起团契或相交。一同坐席不仅仅是与同席的人一同分享食物,也是与他们生命彼此相交。耶稣在受难之前,热切地盼望与门徒彼此相交。他所设立的圣餐,不仅是蒙恩的管道,也成了与主相交或联合的途径。借着圣灵的工作,基督真实地临在与圣餐之中,至于如何临在,这是个奥秘,我们无法完全明白。耶稣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约6:56)我们借着领受圣餐,连于基督,住在基督里,享受与基督的同在。

我们与基督联合,同时也与基督的身体联合。我们领受圣餐,是一同领受。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特别强调我们是同领:“我们所祝福的杯,其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我们所掰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林前10:16)保罗接着说:“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林前10:17)因此,身上的肢体不应当分门别类,而应当彼此合一,彼此相爱。我们不可像哥林多教会一样,一边与基督联合,一边却与弟兄纷争。

4.盼望

路加在记载最后晚餐的这一段经文中,多次提到了神国的到来。耶稣在设立圣餐的时候说:“我告诉你们:我不再吃这筵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国里。……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等到神的国来到。”(路22:16,18)耶稣在此告诉门徒,他将要受难,离开他们,然而复活升天,将来他要再来。那时候,他们要在天上与主一同坐席:“我将国赐给你们,正如我父赐给我一样,叫你们在我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路22:29-30)马太(太26:29)、马可(14:25)、保罗(林前11:26)都谈到了基督再来时神国的完全成就。耶稣离世之前,把将来的盼望指示给门徒,告诉他们,他要再来,神的国终将成就。他们将赴天国的筵席,在天上永远与主同在,与他一同掌权,同享他的荣耀。我们举行圣餐,是表明我们在盼望将来天上的筵席。今天我们吃主的筵席,是在预尝天上的筵席。

主的晚餐指向了天上的筵席。这筵席,先知以赛亚曾经预言过:“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摆设筵席,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并澄清的陈酒,摆设筵席。他又必在这山上除灭遮盖万民之物和遮蔽万国蒙脸的帕子。他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为这是耶和华说的。”(赛25:6-8) 耶稣再来的时候,这预言终于得到应验。他要召集天下各方、各族属他的百姓,同赴羔羊的婚筵。“凡被请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启19:9)那时候,我们要与主面对面,享受他荣耀的同在。神要擦去我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苦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五、主在最后晚餐上的教导

耶稣设立圣餐的意义,门徒们当时并没有完全明白。在最后的晚餐上,卖主的犹大也在场。他听了耶稣在设立圣餐时说的话,包括耶稣预言自己将被卖以及卖主之人的结局,依然定意为了钱财而出卖耶稣。而其他门徒还在争谁为大。耶稣离世之前,一面设立圣餐,一面教训门徒,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预备他们去面对将要遇见的挑战。

1.神国里谁为大

门徒争论谁为大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一次,十二使徒在去迦百农的路上,就在争论谁为大。耶稣对他们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可9:35)还有一次,西庇太的两个儿子雅各和约翰求耶稣在神国里让他们坐在他的左边和右边。其他十个门徒一听非常愤怒,心想,你们一个坐在左边,一个坐在右边,凭什么?那我坐在哪里?他们都想要坐在高位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世人都是这么想的。然而,耶稣却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2-45)耶稣是神的儿子,天国的君王,他是为首的,却作了众人的仆人,甚至为众人舍命。这个问题耶稣早已经讲得非常明白,但门徒们还是不能领受,所以在最后的晚餐上又一次争论起来。耶稣再次教训他们,不可像外邦人那样看待大小。耶稣自己在他们中间如同服侍人的。

我在信主之前,见过一群基督徒,他们的见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在二十二年前。1999年10月份,我在加拿大温哥华参加了国际校园团契(InterVarsity)的感恩节野营。那时候我还没有信主。参加野营的有一百多人,来自世界各地。我们吃完饭,每次洗碗都是大家自愿。团契主席伊恩(Iain)是这次野营的总负责人。大部分时候他都非常忙。可是,一旦有空,他就自愿举手,与大家一起洗碗。野营结束之前要清理营地,清洗厕所。参加营会中一位年长的弟兄,是个舞蹈老师,清洗厕所的时候,他也自愿举手,与年轻人一起去洗厕所。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大的服侍小的,什么是为首的必作众人的仆人。

门徒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跟随耶稣,走十架的道路,将来在神的国里,才能与主一同坐席,同掌王权。

2.撒旦的攻击

耶稣之前刚刚应许门徒,他们将在神的国里与主一同坐席,一同坐在宝座上执掌王权。这是何等荣耀的场景。我想,撒旦听到这话,马上受不了了。他向十二使徒的代表,他们中间的领袖彼得发起了攻击。耶稣满怀关切地说:“西门,西门!撒旦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22:31)我们必须意识到,属灵争战是真实的,撒旦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有能力的。在圣经中,撒旦被称为“世界的王”(约16:11),这世界卧在那恶者的权下;撒旦也被称为“世界的神”(林后4:4),“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弗2:2)。它好像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四处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因此,我们应当谨守、警醒,免得入了迷惑,中了魔鬼的诡计。但我们同时应该认识到,魔鬼的试探是在神许可的范围,就像在《约伯记》1-2章中所描述的那样。没有神的允许,无论魔鬼多么猖狂,我们一根头发也不会掉下。

魔鬼的试探首先冲着十二使徒中为首的彼得来。从天性来说,彼得应当是最勇敢的。彼得跟随主的心志也非常的坚定。当耶稣预言他要跌倒的时候,彼得难以相信,说:“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路22:33)彼得是真诚的,但他不知道,他将面临的,是黑暗势力的压制,是撒旦的攻击。撒旦的攻击意在摧毁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不认基督为主。耶稣被捕之后,彼得心里充满了恐惧,如耶稣所说,三次不认主。

然而,这一切,我们的主早已知道。耶稣说:“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路22:32)这是何等大的安慰!真信徒也会有软弱和失败时候,有时甚至到了不认主的地步。但是,主自己为了我们代求,使我们的信心虽被摇动,却不致消失。上帝借着基督的祷告,保守了我们的信心。真正属于祂的人,必不致失落。面对世上的艰难与试探,有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像彼得一样,心里惧怕到无法坚持的地步。我记得,2008年5.11我们在华杰大厦被冲击之后的那个主日,我坐地铁去大钟寺。一路上,我心里忐忑不安,不住地祷告,求主保守我面对可能再次出现的冲击时,不致因惧怕而跌倒。我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站立不住。最后,我们把跌倒的结果也交托给上帝。我对主说,倘若我承受不住,软弱跌倒,求你将我扶起,就像你曾将跌倒的彼得扶起一样,因为你是我的主。当我知道主永不会丢弃我的时候,我心里便有了平安。

3.进入充满敌意的世界

耶稣曾经差遣十二门徒去传福音,让他们不要带钱囊、口袋、食物和衣服。当时,他们没有缺乏(路9:1-6)。后来,他又差遣七十个人,让他们不要带钱囊、口袋和鞋,他们空手出去,有人接待,也没有缺乏(路10:1-12)。但如今,环境改变了。耶稣离世之后,他们会遇到世界的敌对,甚至逼迫。耶稣要他们出去做工的时候,要做好预备,用常识的方式获得供应和保护,有钱囊的可以带着,有口袋的也可以带着,没有刀的甚至要卖衣服买刀。关于耶稣为什么让门徒买刀,一直众说纷纭,十分难解。有的说买刀是为了防身用,有的说这里的刀是一种属灵象征……总之,我们很难找到特别满意的解释。不过,有一点却是明确的:耶稣不是让门徒买刀做武器,用暴力来争战。这一点在后来发生的事情中得到清楚的显明。当耶稣被捕的时候,看到门徒们拿刀去砍前来抓捕的人,就对他们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太26:52)

路加在《使徒行传》中记载,在上帝国度拓展的过程中,门徒们一再遇到各种搅扰和攻击。耶稣自己被列在罪犯之中,跟随他的人也常常会被当作罪犯。今天,我们多少能体会到一点。过去这些年我被看在家中,我母亲总是问一个问题:你没有做坏事,他们为什么要看住你?他们为什么不去看坏人?如今,我们虽然没有犯罪,但我们若照着主的旨意去聚会,去传福音,去教养孩童,去行善,都可能被列在罪犯之中。这些年来,我们常常要面对危险,要做被抓的准备。每次这种可能性临近的时候,我心里都挺紧张,需要不住地祷告,并且跟自己的朋友和属灵长辈分享,请他们代祷。遇到压力,请人代祷是好的。然而,我发现,我常常不由自主把可能临到我的试炼当作非常的事。 那曾经跌倒后来被主扶起的彼得,果真去坚固其他的弟兄。他对试炼中的弟兄姊妹说:“亲爱的弟兄啊,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彼前4:12-13)读到这节经文,我心里非常羞愧。我知道自己还是喜欢安逸,不愿主动为主受苦。愿主怜悯我们,赐给我们甘愿为他受苦的心。

四、结语

在结束今天的分享之前,我想特别强调两点的应用。

第一点,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圣餐。在过去这些年,由于我们在主日无法聚集在一起,圣餐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今,我们每月举行一次圣餐,弟兄姊妹常常因为各种原因,不来领圣餐。有时,我们感到太累了,就不去了;有时,我们在其他安排与圣餐之间,选择了其他安排;有时,我们因为恐惧,担心聚会受到冲击而不去。主是何等切望我们去领圣餐,与他相交,使我们的信心得坚固。主耶稣亲自设立圣餐,是为了我们生命的需要,也命令我们“应当如此行”。可见,守圣餐并不是凭感动,而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忽视圣餐,不纪念主的死,是轻忽上帝的恩典,也是一种忘恩负义。我们错失了主为我们预备的蒙恩之道,失去借着领受饼和杯与主联合、与肢体相交的机会,也会在对将来的盼望上更加模糊不清。

第二点,我们需要更清楚意识到,在最后的晚餐和天上的盛筵之间,充满了各种艰难。跟随主的道路,是一条十字架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难免软弱,甚至跌倒,然而,主必不撇弃我们。主也教导我们,要彼此坚固。求主让我们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一面仰望他的恩典,依靠他的大能大力,胜过仇敌一切的攻击,一面彼此搀扶,同走天路,共赴天上的美筵,与主一同坐席,直到永远。


回应诗歌:39首 爱筵我尝歌

北京守望教会2021年10月3日主日敬拜程序

地的四极都要想念耶和华,并且归顺他;列国的万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
因为国权是耶和华的,他是管理万国的。
(诗篇 22:27-28)

◎ 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开始今天的主日敬拜!

齐声诵读:诗篇 24

24:1 (大卫的诗。)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
24:2 他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
24:3 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
24:4 就是手洁心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的人。
24:5 他必蒙耶和华赐福,又蒙救他的 神使他成义。
24:6 这是寻求耶和华的族类,是寻求你面的雅各。(细拉)
24:7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被举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
24:8 荣耀的王是谁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
24:9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把头抬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
24:10 荣耀的王是谁呢?万军之耶和华,他是荣耀的王!(细拉)

唱诗:这是天父世界(7)


1、这是天父世界,孩童侧耳要听,
宇宙唱歌四围响应,星辰作乐同声。
这是天父世界,我心满有安宁;
树木花草,苍天碧海,述说天父全能。

2、这是天父世界,小鸟长翅飞鸣,
清晨明亮好花美丽,证明天理精深。
这是天父世界,他爱普及万千;
风吹之草,将他表现,天父充满世间。

3、这是天父世界,求主叫我不忘,
罪恶虽然好象得胜,天父却仍掌管。
这是天父世界,我心不必忧伤;
上帝是王,天地同唱,歌声充满万方。

齐声诵读:诗篇 23

23:1 (大卫的诗。)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23:2 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23:3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23:4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23:5 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
23:6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唱诗:主爱在中国


1、万古长夜盼基督来临,宝血涌流救赎恩情,
福音西来枯木逢春,舍已舍身舍家室,效主甘愿牺牲。

2、神州荒凉献二鱼五饼,百年恩典爱传四境,
先知眼泪化城中角声,鞭我杀我无怨尤,效主饶恕悲悯。

主爱在中国,点燃永恒的盼望,
主爱在中国,兴起蒙恩忠贞的心,
主爱在中国,携手亲爱的圣徒,
在全地作证,主爱永不息!

3、旷野田间听十架声音,城中街头敬拜身影,
忍耐谦卑守候主圣名,受屈受辱受试炼,效主顺服父命。

4、古老福音唱时代新歌,向罪而死向主而活,
传扬基督圣灵引导,不离不弃不渝移,效主忠诚坚贞。

主爱在中国,点燃永恒的盼望,
主爱在中国,兴起蒙恩忠贞的心,
主爱在中国,携手亲爱的圣徒,
在全地作证,主爱永不息!

齐声诵读:约翰福音 15:4-6,哥林多后书 12:6-10

约 15:4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
15:5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
15:6 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

林后 12:6 我就是愿意夸口,也不算狂,因为我必说实话;只是我禁止不说,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过于他在我身上所看见所听见的。
12:7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
12:8 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
12:9 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12:10 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唱诗:我时刻需要主(74)


1、我时刻需要主,亲爱之神;
世无其它柔声,能安我心。
我需主,我真需主,时时刻刻需主,
求主此刻就施恩,我来就主。

2、我时刻需要主,试诱难当;
主若常在我旁,便能抵抗。
我需主,我真需主,时时刻刻需主,
求主此刻就施恩,我来就主。

3、我时刻需要主,苦乐一心;
主若不与我亲,虚度此生。
我需主,我真需主,时时刻刻需主,
求主此刻就施恩,我来就主。

4、我时刻需要主,愿明主旨;
但愿由我完成,丰富应许。
我需主,我真需主,时时刻刻需主,
求主此刻就施恩,我来就主。

5、我时刻需要主,至圣之神;
但愿与主合一,团契永恒。
我需主,我真需主,时时刻刻需主,
求主此刻就施恩,我来就主。

讲道经文:路加福音 21:34-38

21:34 “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
21:35 因为那日子要这样临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
21:36 你们要时时警醒,常常祈求,使你们能逃避这一切要来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21:37 耶稣每日在殿里教训人,每夜出城在一座山名叫橄榄山住宿。
21:38 众百姓清早上圣殿,到耶稣那里,要听他讲道。

讲道题目:时时警醒,常常祈求(点击查看)

 

回应诗歌:每一天(117)

 

1、每一天所度过的每一刻,我得着能力胜过试炼,
我倚靠天父周详的供应,我不用再恐慌与挂念,
他的心极仁慈无可测度,他每天都有最好安排,
不论忧或喜他慈爱显明,劳苦中他赐安泰。

2、每一天主自己与我相亲,每时刻赐下格外怜悯,
我挂虑主愿安慰与担当,他的名为策士与全能,
他保护他的儿女如珍宝,他热心必要成全这事,
你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这是他向我显明。

共颂:主祷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马太福音6:9-13)

敬拜结束 ◎

祝福歌:怎能忘记弟兄姊妹(148)

 

1、怎能忘记弟兄姊妹,我岂能不怀念?
弟兄姊妹同一天父,同一美好盼望。
爱父也当爱他儿女,爱神所生儿女;
爱主真心,必定爱他草场上的群羊。

2、纵然会有犹大之流,我们靠主警惕,
要远离那恶者,切当爱神家的忠良。
天涯海角彼此代祷,体谅无限体谅,
爱在哪里,神在哪里,教会大大兴旺。

3、一处受伤全身疼痛,肢体本是这样。
弟兄姊妹背负十架,甘苦同一心肠,
彼此相爱携手并肩,如同主爱我们;
道路坎坷,爱会给你无穷无尽力量。

4、爱里交往胜过世界一切名利情感。
爱激励咱同走窄路,同回天上家乡;
永远相聚再无别离、痛苦、眼泪、忧伤,
爱里赞美圣父、圣子、圣灵直到永远。

“时时警醒,常常祈求”——2021年10月3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经文:【路21:34】 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路21:35】 因为那日子要这样临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路21:36】 你们要时时儆醒,常常祈求,使你们能逃避这一切要来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21:37】 耶稣每日在殿里教训人,每夜出城在一座山,名叫橄榄山住宿。【路21:38】 众百姓清早上圣殿,到耶稣那里,要听他讲道。

前言:

上主日的信息在论到末世的时候,主要从谨慎、信心和忍耐的角度分享了如何面对末后的时日。今天要分享的这五节经文,是整个二十一章关于末世内容的结尾和总结。

可能对于门徒们来说,听见主耶稣讲圣殿被毁,以及相关末世征兆的信息之后,他们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有这事呢?这事将到的时候有什么预兆呢?”(路二十一7)。门徒们关心时间和预兆,但主却告诉他们不要关注具体主来的时间点,而是要关注怎么过末世的生活,才能在神面前交账。// 事实上,当主说“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唯独父知道”(太二十四36)时,就是为了提醒我们,末世的重点不在于主哪天来,重点在于关于末世的信息给我们有哪些盼望和智慧,对我们今生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我们今天就从一个更为具体的角度来分享如何过末世的生活,那就是要以谨慎,警醒,祈求来面对末世的挑战。// 如果说,上主日信息主要侧重在如何面对末世这个“时期”,那么今日的信息主要侧重如何面对末世这个时期里的具体内容。

“你们要谨慎”

主耶稣对门徒首先的教导还是要谨慎,上周信息也论到了谨慎,但更多是从不要试图知道主来的日子是哪一天这个方面要谨慎(要谨慎自己理性的界限),今天的经文则主要是从具体生活层面的谨慎。

要谨慎

这里谨慎一词并非只是我们惯常所理解的小心翼翼,而是要留意,要留心,要关注某个方面的事情。就是要留意主耶稣所讲的这些话语,要明白神的心意,要作智慧人,如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中所说的“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要爱心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五15-17)。末后的世代会有很多让人惊扰的事情发生,无论是战争还是饥荒,瘟疫还是地震,可怕的异象以及各种对教会的逼迫,伴随着各样的试探诱惑,都会成为我们在末世生活的挑战和压力。正如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新冠肺炎、经济衰退、紧张和混乱的局势,这些正是主耶稣所说末世预兆的一部分。也因此,末后的世代里会有很多假先知,很多似是而非的假道理四处迷惑人,也有很多不法的事情发生,很多人的爱心也会渐渐冷淡(太二十四11-12)。

为让我们爱心和信心不致软弱和后退,虽然我们生活在四围充满了扭曲和焦虑的末世环境中,我们却要将关注点从这一切挪开,放在主耶稣给我们的救恩盼望和各样真理上,因为主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路二十一33)。世界看似很强大并且变幻无常,但让我们在今生各样变动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却不是这个世界,而是上帝的话语,是基督自己。无论我们面对的环境多么复杂,混乱和黑暗,如诗人所说神的话总是“安定在天,直到永远”(诗一一九89),神的话语总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一一九105),是我们面对各样境况抉择的依据和指引。这样,我们就不会被今生的思潮所蒙蔽和掳去,不会随波逐流,反而能在这末后的世代被神所使用来作神的工作。这样,只要我们留意上帝的教导,我们就能知道自己在末世生活的目标,知道自己每天要作什么,不能作什么。

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

然后,主耶稣就论到了末世生活中两个需要谨慎的层面,一是贪食醉酒,二是今生的思虑。

两种今生的生活态度

这是人们在今生常见的两种生活状态。一种方法就是放弃与逃避,不去看自己人生应当承担的责任,只照着自己心里所想往的去做事;自己不想做的,不喜欢的坚决不做,只作让自己感兴趣,让自己感觉舒服,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大多这种心态会表现为放纵自我的私欲,或者表现为彻底躺平,或表现在饮食上,或娱乐上,或某种嗜好,或者工作上的过度投入。总之,就是以今生的某个事务作为自己生命的满足(麻醉)和逃避所在,让某个事务占据自己的大脑心思,因此就可以不去思想和面对那些自己应该去面对的事情了。第二种是将今生很多基本生活需要和责任当成是生命的意义和目标,整天思虑明天会怎么样,后天怎么办,将来怎么面对,在忧心忡忡中负重前行。

作为基督徒,在听见主耶稣对末后世代的讲论之后,人性的软弱和私欲也同样会有两种类似的负面反应,一种是想到这个世界反正要被毁灭,那么我在今生做什么都没有太大意义,而且我将来一定会去天堂,那么我还不如趁着还有今天,赶快尽情享乐,随心所欲。就是保罗所说的“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林前十五32)。另一种是,主耶稣什么时候来我不知道,也不那么关心,反正我觉得在我有生之年,甚至在我儿子孙子的时候,主都不会来,地上我还有大把的时日需要过呢,我得好好为将来打算,我要为自己的生活努力筹划,积攒财宝,不能比别人过的差了,因此心里就充满了紧张和愁苦,总是忧虑“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太六312)。

这两种生活态度,看起来有很大不同,前者是随意放纵,后者是紧张焦虑。前者是反正会到天上去,仅仅得救就行了,地上怎么过都无所谓;后者是反正主短期内还不会来,还是抓紧时间把今生过好吧。但这两种生活态度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疏于为见主在今生作一些预备。这样想的人其实是把信仰给抽象化为两个点,一个点是在地上信主得救的那个时刻,一个点是将来升天去见主的那个时刻,这两个点之间的时日跟上帝无关,是完全由我自由安排。好像上帝对他说,我今天呼召你认识我了,你也受洗了,你这辈子基本就没有什么其他事了,现在给你一个将来上天堂的凭证,再给你三十年的今生时间,去处理你的尘世生活,照着你心里所愿的,做什么都行,该吃,吃,该喝,喝,想见谁就去见,想去哪看看就去看看,把家里的事安排安排,把地上的事处理处理,等我再来的时候跟我走就行了。因此,这样的圣徒也会读圣经,只是读到基督讲论关于末世的经文时,觉得这都是将来的事,别人的事,跟自己的生活无关,从不思想和盼望基督的再来。读经祷告敬拜也不是看为是在今生遇见了永生上帝,只是将这些看为是属世生活的一个构成部分而已。今生怎么过与来生无关,将来能去天堂就行。

重担与自由

按说这样的生活态度是自由而惬意的,但事实上却非如此。因为我们活在沉重的虚空世界里。我们自身和他人都是我们的重压。我们的罪会缠累我们,各样的重担也放在我们身上。我们觉得不能喘息,艰难蹒跚。我们都活的很累,这是一个沉重的世代。// 无忧无虑在今生不太可能,小时候的某个阶段或许有过,但人生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劳苦愁烦。虽然我们彼此面对的时候,所看见的多是乐观欢笑的一面,但我们的内在正好相反。今天的世代人们内心的重压和焦虑更是格外的严重。事实上,现在连孩子们都很少无忧无虑了,读书上学也已经成为他们的重担。

因此,人们就会寻找能将自己从各种负累中解脱出来的方法。上面说的这两种生活状态,逃避和焦虑,基本上是人们用来为要面对今生重担的主要方式,但主却说贪食醉酒和今生的思虑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成为你们心灵的重压(累住)。因为视而不见不表示不存在了,思虑也推不走这些难处,贪食醉酒和思虑又平添了额外的压力在心灵上。

那么,怎样才能不被世俗所累呢?就是以基督的再来,以自己要见主交账的心态来生活就可以。这种说法更加令人奇怪,就像上周袁灵分享时所说的,末世就好像是一个考试,但是考试不都是令人紧张和有压力的吗?交账的心态怎么可能会不被世俗所累呢?但主耶稣的确曾说过“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这节经文我们都很熟悉,但是我们却还是常常没有安息,被重担所压,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到主那里去。实际上主耶稣已经给了方法“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29-30)。负主的轭,学主的样式,就是去作主让你作的事情,并照着主的方式来作。那我们怎么知道什么事是基督让我们作的,什么事不是呢?我们得来听祂所说的话,来思想寻求,才能知道祂在凡事上的心意是什么。其实,所谓智慧,就是将我们所知晓的神的话语能应用在生活的具体事务上,满心知晓神的心意就是智慧。但要想明白神的心意和在具体事务上的带领,单纯地读经并不足够,单有属灵的知识并不等于就有属灵的智慧,知识不等于敬虔,能把所知的行在生命中才是敬虔。所以诗人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凡遵行祂命令的是聪明人”(诗一一一10)。顺服的行动,就是向着基督的奔跑。以基督为自己人生的目标,凡事为祂而作,就是放下一切重担得以安息的方式。

因此,不被世俗所累,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殚精竭虑去掌控世界,而是去作基督让你作的事。唯有祂对我们是良善的,是慈爱的,祂的心意总是美好的,并且祂还赐足够的能力和荣耀的冠冕。

为将来过今生

认识基督,并确知将来必要见祂的面,就应当成为我们今生生活的基本参照。当下怎么过,取决于将来,而不是自我和世界的风俗。我们活在今生,却不是为了今生,我们有一个超越今生的目标,这就是基督徒生活的视角。为见主面而活,就可以让我们超越今生的重重压力,生命得以经历自由和安息。并非没有难处了,而是我们有了可以胜过难处的盼望和力量,难处也就不算难处了。

所以,盼望对于今生就很重要了。在信望爱这今生信仰生活最重要的三要素中,盼望具有一个很特别的地位,但在我们的信仰中却常常被忽略。我们提到信心和爱心比较多,但我们谈盼望并不多,除非我们觉得生活中有很多痛苦的时候,我们才不得已对将来的救赎完全有所盼望。其实,盼望是信心和爱心在认识基督的人里面的一个自然结果。甚至可以说,你是否有盼望就检验了你所声称的信心和爱心的真实。如果一个人说我信耶稣已经赐给了我永生的生命,我知道祂给了我无比的爱,但是我却一点都不盼望将来救恩的实现,也不那么渴望见到基督的面,那么很可能我们对基督的信心和爱心的程度还很浅薄。这并不是说,我们的信心和爱心就是虚假的,而是我们所信的和所爱的,还没有更深地触及到我们的心灵。神所赐的信心和爱,对我们生命的更新还不那么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还不那么大。其实,触及心灵并不那么难,触及到生活就触及到心灵了。

很多时候我们信仰的真实还更多体现在仪式化的读经、祷告和聚会服侍上,并没有覆盖到我们生活的很多层面,更不要说所有层面了。这种“圣俗二分”的状态可能是今天很多基督徒的生命实际。论到圣经知识和恩赐,我们没有一样不及人的(林前一7),但是论到我们的在日常生活中的见证却与世人无异,甚至有时看起来还不如不认识基督的人。这可能正是我们生命的问题所在,我们信,却不盼望。谈起复活,我们都说好,但我们并不盼望今天就见到复活之主的面。我们并不盼望我们所信的。表现在,我们的信心并不影响我们今生的生命状态和生活形态。我们跟世界的风俗一样,把思想集中在吃喝,或者为此欢欣,或者为此忧愁焦虑。

其实,信心如果说是看见了不能看见的真实,那么盼望就是把不能看见的让人看见了。因为盼望必然以生命中的平安、喜乐、动力和智慧表达出来。看见了将来的真实,才能知道当下该做什么,你总要为所看见的将来有所预备。一天的忧虑一天当就够了,但是每天的生活动力和生命能力,却是靠着对将来的看见才能有的。能对抗今天当下忧虑的能力正是从对不能看见的将来和更高层面的真实而来的。

因此,无论是希伯来书所列举的那些如云围绕我们的信心先贤的榜样,还是保罗所说的向着标杆直奔,其实都是以基督为目标的劝勉。关注在上帝的话语和上帝对我们人生的带领上,我们就可以避免被今生所累。我们凭着自己的方式并不能处理得了我们人生的各样重担和罪,必须用神的方式。神的方式不是让我们跟我们的人生重担和罪去搏斗,而是转向!是向着基督奔跑,你跑的够快的话,重担和罪就会从你身上脱落,这些缠累就追不上你了。

“那日子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

然后主耶稣就再次强调,末日灾祸的日子是人不能逃避,也不能应对得。

“那日子”

“那日子”首先就是指主再来的日子,就是世界末了的时日。但也可以引申指向在末后时日里一个一个灾难发生的日子。审判与刑罚,灾祸与痛苦,这才是末后世界的真相。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死亡和审判。如果没有认识基督,无人能够面对这个世界的真相。

“忽然”

圣经在提到主再来的日子时,虽然明确说了无人知晓这个日子,天使不知道,主也不知道,只有父知道。但是,对这个日子来临的特点却有清楚的说明,那就是忽然性,出人意料。出其不意。像保罗所说的“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帖前五2)。就在人们踌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时候,令人心惊胆裂的灾难就临到了。在人们觉得不可能的时候意外就发生了。这种突然性凸显了人们对于这个日子的毫无准备和到时候的惊慌失措与恐惧。对于不信基督讲论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是永远的,虽然不完美,但是却是可以作为生命永远居住的所在。当人们以为不可能的,认为是虚假的东西,有一天真的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这种颠覆和惧怕是令人绝望的,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

“网罗”

这个日子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如同网罗”,忽然说明了这日子的不可预料,网罗则说明了这种不可预料的性质,不是惊喜,而是惊吓;是预料之外的灾祸的临到。

但对于基督徒来说,基督再临是真实的,而且因为救恩的缘故,这个审判和刑罚的可怕日子却正是忍耐到底的圣徒身体得赎的欢庆日。但当我们还在今生存活的时候,基督一定会再来,我却不知道具体哪天,依然给我们今生的生活带来了一种张力,我们该如何来过好我们等候基督的时日呢?最自然的想法就是需要为此作一些预备,这样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就不至于惊慌无措了。这就是后面主耶稣要讲到的内容。

“临到全地”

这末世的灾难不是只临到某个地区,某个群体,某些人,而是全地,所有人,认识基督和不认识基督的人,都在末后的时日中经历艰难。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要经历一样的灾难,活在不同世代的人经历这个世代特有的灾祸。只有活在最后末日世代的人才会经历最后可怕的灾祸。但无论人们在地上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痛苦,所有人在过完了自己在地上的一生之后,都要在基督的审判台前被审判。人或许可以逃脱今生的一些灾祸,但是谁能逃离死亡的审判呢?谁能逃离永远的硫磺火湖呢?

基督徒同样并不豁免今生的艰难,“因为受造之物伏在虚空之下,…,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罗八20,22)。反而因为信仰的缘故,基督徒所面对的艰难可能比世人还要多一些。但世事的损失,跟我们在基督里的所得比较的话,就微不足道了。我们在今生有永生的盼望,圣灵的同在,基督爱的浇灌,被上帝使用的荣耀,等等任何今生事物都不能比拟的宝贵恩典。更何况我们所经历的苦难,也会成为被上帝使用与基督同工的荣耀机会呢,就像保罗所说的“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四17)。

“你们要时时警醒,常常祈求”

既然艰难的日子一定会临到,那么我们该当为这日子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呢?该怎样才能应对这样的日子呢?主耶稣所给的方法就是,时时警醒,常常祈求。

“时时警醒”

时时警醒就是随时保持自己是一个清醒的状态。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身份,自己在地上的使命和应有的行事为人的样式。

主耶稣既然有这样的勉励,就表示我们很容易就迷失了。这个世界有很强的同化力和影响力,对于基督徒来说,这个世界具有对心灵无时无刻不在运行的一种腐蚀力量。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毒的氛围里,不但我们的身体会一天天衰残,我们的心灵更是处在争战当中,有各种各样的试探和诱惑在拉扯我们的心灵,试图让我们远离上帝,忘记神在基督里所赐给我们的各样恩典,忘记我们的身份,我们的使命。

我们在世上并没有中间立场,我们不可能旁观这场属灵争战,你要么站在基督这一边,要么就站在了敌对基督的那一边了。就像彼得似的,刚刚被圣灵感动发出宣告说“你是基督,永生神的儿子”(太十六16),随即就拦阻主耶稣不可上十字架,被主责备说“撒旦,退我后面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太十六23)。所以,圣经说“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雅四4)。不是只有不认识上帝的人才会被撒旦迷惑和利用,基督徒也很容易就被世界所迷惑,被掳去,也会被撒旦利用,成为反对上帝的力量。

从某个角度来说,基督徒在地上所过的每一日都是为那一日而过的。就像学生上课,班主任告诉大家晚上自习的时候会来检查,凡是发现不学习干别的事的必定责罚,你知道他一定会来,只是不知道哪个时刻,你就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状态,如同班主任老师一直在你身边看着你一样。所以,今生的生活,对于基督徒来说,是一个时刻准备着的生活,是一个张力中盼望等候的生活。// 其实,这就是使徒彼得所说的,我们其实是在地上过一个寄居的生活,等候身体得赎。这世界并非是我的家乡,我们都在盼望天上的家乡。

“常常祈求”

如何才能做到时时警醒呢?就是要常常祈求。我们刚才说,我们时刻处在被侵蚀,拉扯和争战中,我们又知道凭我们自身的能力不可能胜过这种无时无刻不在发动着的力量,我们应当觉得窒息和绝望。但“在人这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不是凭血气的力量可以胜过的,因此我们没有对抗世界的能力。但我们却有依靠,有在我们自身之外的力量我们可以依赖。就是圣灵所赐可以胜过我们自身和仇敌的能力。

圣灵的能力要在我们这卑微软弱的身上运行,就需要我们切切祷告。当然,并不是说,我们不祷告,上帝就不帮助我们。神已经为我们预备了丰富的恩典,祷告是我们寻求和支取恩典的方式。祷告最为基本的功能就是,我们来到了永生上帝的面前,把我们的真实向主敞开。靠近上帝的过程,就是靠近光的过程,就是靠近恩典和能力的过程,就是迷惑被驱散,信心被坚固的过程,也是爱心被激发的过程。这是基督徒最为基本的生命得力的方式。

在神面前的祈求也表明了我们里面的谦卑和信靠,这是一个基督徒生命被建造的起点,也是见证基督,经历上帝能力的必须。一个人只有承认自己的匮乏和软弱,才能来恳求上帝的帮助。因为主曾说“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因此使徒保罗就说“除了我的软弱以外,我并不夸口。…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十二5,9)。唯有上帝的能力在一个人身上发动的时候,这个人身上才能真实地胜过自己内心的惧怕和忧虑,也才能有真正的刚强。

“使你们能逃避这一切要来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的面前”

这样的人才能“能逃避这一切要来的事”,这一切要来的事首先是指末世里所发生的一切战争、饥荒、瘟疫、逼迫等灾难,包括主耶稣再临时可怕的灾难,也包括在末世每一个阶段所发生常规灾害;然后这一切要来的事,其实更是象征了末后最大的审判和刑罚,就是永远的硫磺火湖。

相应地,逃避一词也有两个层面的指向,既指我们可以脱离这些灾祸对我们的胜过和剥夺,也指我们可以脱离永死的审判得以与主同在。逃避并不表示我们一定可以脱离灾祸本身,比如在战争中千人扑倒在你左边,万人扑倒在你右边,唯独你不被任何刀剑所伤,比如瘟疫中唯有你不被传染,等等;上帝当然有这样的能力,祂若愿意也必定能让我们经历祂的大能。但是,即使祂并不救我们脱离世间的灾难,允许我们也经历这些灾难,祂会在我们的生命中赐胜过灾难的恩典。祂会保守我们使这些灾祸不能胜过我们,不能夺去我们里面的信心和盼望,不能夺去我们见证基督的机会和喜乐。面对灾难,我们不会被吓的浑身发抖,魂不附体;反而有平安与力量。就像但以理的三个朋友所说的那样“我们所侍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啊,祂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绝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三17-18)。

今生的灾难固然可怕,但比起将来硫磺火湖永远的刑罚就不算什么了。所以,相比能逃避将来末世地上的灾祸来说,更重要的是能逃避最终的灭亡。我们在末世今生的时日里,谨慎、警醒、祷告,不但可以让我们有面对今生灾祸的力量,更是能让我们有得以在基督面前站立的确据。// 可能,我们竭尽全力才是仅仅得救,那只想仅仅得救的人,救恩的确据在哪里呢?

因此,这里不是说我们是靠着谨慎、警醒、祷告来得着将来的拯救,而是说上帝所赐给我们对于基督的认识和信靠必然让我们有这些生命的表现。我们不是在将来看见自己被提在空中的时候,我们忐忑不安的心才终于放下来。我们是在今生等候基督的过程中,就已经经历了基督同在的真实。既然圣灵所赐的平安和信心是属天的,那么地上的任何环境都不能夺去。我们在末世的谨慎、警醒、祷告就显出了我们里面信心、盼望和爱心的真实。因此,当我们真的看到末日征兆显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的里面不是恐惧忧愁,反而“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路二十一28)。

这样,其实认识基督的人,在今生就已经显出了与这个世界的不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别为圣。在基督来之前,跟随基督的人已经在世人面前显出了他们属基督的证据。在审判之前,得救的圣徒已经在生活的见证上显出了他们是站在基督这一边,显出了他们身份归属的特征。

所以,这里所说的要逃避,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第一,从得救的层面;第二,交账的层面。从得救的层面,我们要在今生有对基督真实的经历,以此作为我们信心的根基和救恩的确据。从交账的层面,你若真的确信自己已经得救了,那么你里面的感恩和顺服当成为见证基督的能力,把在世的年日看为是为基督而活,去竭力过讨神喜悦生活的机会。这样我们才能在信心盼望和爱心中去向别人宣讲基督,不但救了别人,自己还能站立得住。

耶稣每日在殿里教训人

经文的最后两节总结了主耶稣在耶路撒冷的讲道服事。主白天在耶路撒冷圣殿里讲道,晚上并不住在耶路撒冷,而是住在城外的一个叫伯大尼的小村庄(可十一11),很大可能就是住在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姐弟三人家里。这两节记载主耶稣在圣殿讲道的经文,其实可以看为回应了本章三十三节的经文“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路二十一33)。但当时犹太人对于圣殿被毁,末世灾祸的宣讲并不放在心上,他们有幸亲耳听见了神儿子亲自对他们的宣讲,但他们却并不相信祂。

唯有神的道能让人脱离将来的审判。我们若对基督拯救的福音有信心,我们就会知道,这个世界的终局其实是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分岔,这个天地要废去是确定的,但废去之后地上的人将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去向,一个到基督那里去,一个到永远的硫磺火湖里去。

唯有神的道能让人脱离今生的缠累。我们若对上帝应许的话语有信心,我们就会经历祂同在的真实。在各样艰难中祂赐平安,在危机的时候,祂保守看顾。在面对日常生活的事务中,祂给我们抉择的智慧,当讲的话语,所需的供应。祂在各种不为我们所知的层面上,给我们各种保护,不让我们遇见凶恶试探。

唯有神的道能让人在今生还有喜乐。在这个充满了罪恶的虚空世界里,在我们卑微不完全的生命里,在我们软弱的身体中,神的活泼长存的道竟然在我们里面生发清洁的良心和坚定的信心,让我们经历基督的爱和圣灵所赐的喜乐,哪怕是在百般试炼中也可以因爱祂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

故此,我们在末世的短暂今生,是靠着基督的话语来生活的,上帝的话语是我们的引导,是我们的亮光,是我们的帮助,是我们的保护,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安慰,是我们的平安。我们不必去其他地方寻找指引,寻找依靠,寻找安稳。今生没有任何地方,没有任何对象能提供我们生命的归属和所需。我们不但有将来身体复活的盼望,在今生我们身体灵魂所需的一切供应和保护也依然是从上帝来的。照着上帝的话语行走今世之人生路程,这就是行走在光明和生命的道路之上。因为主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十四6)。

盼望今日读这话的人们,能强过当时的以色列人,因此能在这正在废去的天地间,把永不能废去的神的话语存留在自己心里,因此能靠着基督的话语活在末后的时代里。像使徒约翰所说的那样“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启一3)。

回应诗歌:《117 每一天》

北京守望教会2021年9月26日主日敬拜程序

他又对我说:“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终。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启示录21:6)

◎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开始今天的主日敬拜!

齐声诵读:创世记第1章1,26-28节,第2章1-2节;约伯记第38章4-8节

启 1:1 起初 神创造天地。

1:26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1:27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1:28  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2:1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
2:2 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伯 38:4 “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你若有聪明,只管说吧!
38:5 你若晓得就说,是谁定地的尺度?是谁把准绳拉在其上?
38:6 地的根基安置在何处?地的角石是谁安放的?
38:7 那时,晨星一同歌唱,神的众子也都欢呼。
38:8 “海水冲出,如出胎胞,那时谁将它关闭呢?

唱诗:7 《这是天父世界》

 

1 这是天父世界,孩童侧耳要听,
宇宙唱歌,四围响应,星辰作乐同声。
这是天父世界,我心满有安宁;
树木花草,苍天碧海,述说天父全能。

2 这是天父世界,小鸟长翅飞鸣;
清晨明亮,好花美丽,证明天理精深。
这是天父世界, 他爱普及万千;
风吹之草,将他表现,天父充满世间。

3 这是天父世界, 求主叫我不忘,
罪恶虽然,好像得胜,天父却仍掌管。
这是天父世界, 我心不必忧伤;
上帝是王,天地同唱,歌声充满万方。

齐声诵读:马太福章第24章36-44节

24:36 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
24:36 “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
24:37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
24:38 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
24:39 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
24:40 那时,两个人在田里,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24:41 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24:42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
24:43 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
24:44 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

唱诗:145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

 

1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每一天只为主活,
我不借 明天的太阳,因明天或许阴暗,
我不要,为将来忧虑,因我信 主的应许,
我今天 要与主同行,因他知面前如何。
有许多,未来的事情。我现在 不能识透,
但我知 谁管着明天,我也知 谁牵我手。

2 每一步,越走越光明,像攀登 黄金阶梯,
每重担 越挑越轻省,每朵云披上银衣,
在那里,阳光常普照,在那里 没有眼泪,
在美丽 彩虹的尽头,众山岭与天相连。
有许多,未来的事情。我现在 不能识透,
但我知 谁管着明天,我也知 谁牵我手。

3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或遭遇 生活苦楚,
但那位 养活麻雀者,他必然也看顾我,
他是我,旅途的良伴,或经过 水火之灾,
但救主 必与我同在,他宝血把我遮掩。
有许多,未来的事情。我现在 不能识透,
但我知 谁管着明天,我也知 谁牵我手。

齐声诵读: 启示录第21章5-8节

21:5 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
21:6 他又对我说:“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终。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
21:7 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我要作他的 神,他要作我的儿子。
21:8 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

唱诗:279《诸天宣扬》

 

1 诸天宣扬,复活之主的荣耀,
谁能相比,我主圣洁美丽,
永远到永远,羔羊已掌权,
今我欢喜前来,向你屈膝拜。

2 我要宣扬,复活之主的荣耀,
谁能相比,我主圣洁美丽,
永远到永远,羔羊已掌权,
今我欢喜前来,向你屈膝拜。

讲道经文:路加福音第21章7-19节,25-33节

21:7 他们问他说:“夫子,什么时候有这事呢?这事将到的时候,有什么预兆呢?”
21:8 耶稣说:“你们要谨慎,不要受迷惑,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又说:‘时候近了’,你们不要跟从他们。
21:9 你们听见打仗和扰乱的事,不要惊惶,因为这些事必须先有,只是末期不能立时就到。”
21:10 当时耶稣对他们说:“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
21:11 地要大大震动,多处必有饥荒、瘟疫,又有可怕的异象和大神迹从天上显现。
21:12 但这一切的事以先,人要下手拿住你们,逼迫你们,把你们交给会堂,并且收在监里,又为我的名拉你们到君王诸侯面前。
21:13 但这些事终必为你们的见证。
21:14 所以,你们当立定心意,不要预先思想怎样分诉,
21:15 因为我必赐你们口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
21:16 连你们的父母、弟兄、亲族、朋友也要把你们交官,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
21:17 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
21:18 然而,你们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
21:19 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或作“必得生命”)。”

21:25 “日月星辰要显出异兆,地上的邦国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响声,就慌慌不定。
21:26 天势都要震动,人想起那将要临到世界的事,就都吓得魂不附体。
21:27 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云降临。
21:28 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
21:29-30 耶稣又设比喻对他们说:“你们看无花果树和各样的树,它发芽的时候,你们一看见,自然晓得夏天近了。
21:31 这样,你们看见这些事渐渐地成就,也该晓得 神的国近了。
21:32 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
21:33 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

讲道题目:忍耐到底必然得救(点击查看)

 

回应诗歌:157《耶稣再来》

 

1 耶稣再来的时候你是否已准备了,
天国福音要传遍天下是否已作了,
假先知将要起来你是否已谨慎,
这些事是必须成就,末期才来到。
羔羊婚娶到了,新妇已准备了,
他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
凡敬畏神的仆人,都要赞美上主,
因为救主荣耀全能者今天作王了。

2 那时人子的兆头将要显在天上,
所有地上的万族全都要哀哭,
号筒声将他选民从四方招聚来,
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荣耀。
羔羊婚娶到了,新妇已准备了,
他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
凡敬畏神的仆人,都要赞美上主,
因为救主荣耀全能者今天作王了。

共颂:主祷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
阿们!(马太福音6:9-13)

『敬拜结束』

祝福歌:397《云上太阳》

 

无论是住在 美丽的高山
或是躺卧在 阴暗的山谷
当你抬起头 你就会发现
主已为你我而预备
云上太阳 它总不改变
虽然小雨洒在脸上
云上太阳 它总不改变
哈~哈~ 它不改变 (X2)

主已为你我而预备

忍耐到底必然得救——2021年9月26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经文:路21:7~19,25~33

路21:7 他们问他说:“夫子!什么时候有这事呢?这事将到的时候有什么预兆呢?”8 耶稣说:“你们要谨慎,不要受迷惑;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又说:‘时候近了’,你们不要跟从他们!9 你们听见打仗和扰乱的事,不要惊惶;因为这些事必须先有,只是末期不能立时就到。”10 当时,耶稣对他们说:“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11 地要大大震动,多处必有饥荒、瘟疫,又有可怕的异象和大神迹从天上显现。12 但这一切的事以先,人要下手拿住你们,逼迫你们,把你们交给会堂,并且收在监里,又为我的名拉你们到君王诸侯面前。13 但这些事终必为你们的见证。14 所以,你们当立定心意,不要预先思想怎样分诉;15 因为我必赐你们口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16 连你们的父母、弟兄、亲族、朋友也要把你们交官;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17 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18 然而,你们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19 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

25 “日、月、星辰要显出异兆,地上的邦国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响声,就慌慌不定。26 天势都要震动,人想起那将要临到世界的事,就都吓得魂不附体。27 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云降临。28 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29-30 耶稣又设比喻对他们说:“你们看无花果树和各样的树;它发芽的时候,你们一看见,自然晓得夏天近了。31 这样,你们看见这些事渐渐地成就,也该晓得 神的国近了。32 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33 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上一周白牧分享了路21:5、6节和20~24节,是关于耶路撒冷圣殿被毁的预言。而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是路21:7~19节和25~33节。

大家会发现,这两次的分享,我们并不是按着经文的顺序。如果把这两次分享的经文按顺序分成1、2、3、4,四个部分的话,那么白牧分享的就是第一和第三部分,而我今天要分享的就是第二和第四部分。为什么我们讲道这么分配经文呢?因为主耶稣讲论的顺序虽然是1、2、3、4,但是其中预言的实现却不是按着他讲论的顺序,而是远近穿插在一起。白牧分享的圣殿被毁应当是更早发生的,应验在主后70年罗马征服耶路撒冷。而我今天分享的则是从主耶稣升天持续至今,并且直到主再来的这个阶段。所以我们讲道是按着真正预言发生的顺序,白牧讲的是过去的事,而我今天要讲的是过去到今天,又延续到将来的事。

可以说,主耶稣的讲论其实是把关乎末世的预言发生的顺序打乱了。而主耶稣为什么这么做呢?我想主的心意本是如此,他其实愿意我们都有末世的紧迫感,但是他却不要我们猜测那个具体的时间;他要我们知道那个时候很近了,同时他也要我们谨慎:那日子,那时候没有人知道,甚至子也不知道,唯独父知道。

「祷告」

一、概述

今天我们分享的这一段信息是由门徒的一个问题引起的,这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有这事呢?这事将到的时候有什么预兆呢?”门徒问题中的“这事”就是指主耶稣之前所说的:“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也就是“圣殿被毁”这件事。对很多以色列人来说,圣殿被毁这样的大灾难必定发生在世界末日,所以主耶稣的回答不仅包括关于圣殿被毁的部分,也包括整个末世的特征,以及基督再来的那个最后时刻的预言。但和门徒理解不同的是,他们以为最后时刻已经很近了,圣殿被毁和基督再来应该离得不远。但是我们今天再看这段经文,应该可以明白,末世不是一个时刻,而是一个阶段,它的延续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们也不知道还要再等多久。如果以基督第一次降临作为末世起点的话,那么主在此的预言至少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以主后七十年圣殿被毁为一个节点,这个预言离我们最远;第二,从主耶稣升天至今并且仍在延续的时期,我们今天就处在这个阶段中,至于这个阶段还将延续多久我们并不知道,也许还要很久,但也许很快;第三,就是基督再来时或再来前的一段时期,这个阶段离我们多远我们不知道,但这个阶段离基督再来最近,也可能就是与基督再来同步发生。

二、8~12节:末世的中间阶段

在我们今天分享的经文中,8~12节是预言第二个阶段的情景。其中的特征包括:有人冒主的名迷惑人,有战争和动乱,有饥荒和瘟疫,有异象和神迹,还有世上的政权对基督徒的逼迫。虽然有人认为这些特征是发生在一段特别的大灾难时期,但是坦率讲,这一切的特征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出现,这些事在任何的时代都有发生。例如:饥荒、瘟疫、战争,哪个时代没有这些事呢?十四世纪欧洲爆发过黑死病,20世纪初爆发过西班牙流感,这两场瘟疫都夺走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那些时代的人可能都认为圣经预言的末日就要降临了,但其实历史仍然延续到了今天。而我们今天也正在经历一场大瘟疫,就是新冠疫情。虽然新冠导致的死亡人数不到千万,但是它造成的损失和对人类安全的威胁一点不小,而我们也不能确定新冠就是主再来前最后和最大的瘟疫了。

另外,主在此预言的逼迫,虽然很具体的描述说“连你们的父母、弟兄、亲族、朋友也要把你们交官;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但是符合这一描述的情况在历史上也并非绝无仅有。例如:日本严厉禁止基督教的时期,中国的历次政治运动中,甚至今天在一些保守的穆斯林国家,这样的事都屡见不鲜。

所以我并不认为主在这一部分是预言某个特殊的时期,而是揭示基督徒在主再来前的所有时代都必须面对的艰难和挑战。这些预言的作用并不是让我们据此猜测基督在哪一刻再来,如果主真想要暗示我们他来的确定时刻,那他又为什么说:““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可13:32)”又说“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徒1:7)”

那么主在此给我们这些预兆是什么意思呢?我相信神的心意至少是要他的门徒勇敢面对末世的真相。无论我们在哪个时代作门徒,这些艰难和挑战都是基督徒需要面对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表面现象,并且不能长久,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动荡不安危机四伏。软弱的人想方设法麻痹自己,他们宁愿活在自欺中也不愿意面对真相,但是主的门徒却应当有勇气面对世事的艰难,并要承担使命,这使命就是在危难中成为他人的帮助者和安慰者,并要向人们见证永生的盼望。

主在此没有告诉我们这个阶段何时结束,但他给了门徒三点提醒和勉励。可以说,我们今天也正处在这个不知还有多长的中间阶段,所以这三点主的教训也正是给我们的。

1,要谨慎,小心被迷惑

和今天的很多基督徒比起来,可能初代教会的基督徒更加盼望末世的到来。因为古代的信徒宗教感更强,并不像今天的人们过于世俗化。另外生活的艰难和政治的压迫,也使他们更加渴望早日解脱。渴望永生虽然是好的,但是太过急于摆脱今生的艰难也容易使人缺乏耐心,以致容易被假先知欺骗引诱。

此外,对隐秘的事有猎奇的心理,或者渴望知道别人不知道的奥秘也都是人性的弱点,而这些弱点就是假先知和野心家们最容易利用的破口。因为人性的软弱如此根深蒂固,所以就不难理解假先知在每个时代都层出不穷了。
主耶稣深知我们的弱点,所以他首先就提醒门徒:““你们要谨慎,不要受迷惑;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又说:‘时候近了’,你们不要跟从他们!”

今天关于预言的解读也是五花八门,其中有不少是有明显偏差甚至是错谬的。我们应当如何预防被迷惑呢?我在此给大家三点建议:

第一,要检讨自己的内心,例如我刚刚提到的三点心理状态就是假先知最容易利用的破口;

第二,要记住“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 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 (申29:29)”圣经中包括历史、律法、教训和预言等不同类型的信息,其中历史、律法,以及主耶稣和使徒们的教训是相对更清晰的信息,而预言则是意义相对模糊和容易有争议的信息。当然我不是说圣经里的预言应当完全忽略,那又是另外一种极端态度了。但是我们确实应当注意,对于意义隐晦的经文我们要谨慎考察各种不同的看法,不要轻易下结论。更要注意,千万不要把我们信仰的核心观念建立在模糊的经文上。关于人的罪性,基督的身份和工作,以及复活的盼望才代表基督教的本质。而对于那些预言的细节或者这么看,或者那么看,并不影响我们信仰的本质。过度讨论倒会破坏合一,也对真正的敬虔没有帮助。

第三,务必要小心专门在预言上下功夫和宣称自己是正解的教派。虽然末世论是我们信仰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过分强调细节,尤其是专门以末世论的细节吸引人,并且宣称自己的解释是唯一真理,甚至故意用这些道理分裂教会的。根据教会的历史,基本可以肯定这样的教派不是异端就是极端,大家应当躲避他们。

2,主应许保守

主的第二点勉励是,应许与我们同在。虽然我们会遇到危机,但是主说:“你们当立定心意,不要预先思想怎样分诉;15 因为我必赐你们口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这句话不仅是指我们在君王面前受审的情况,而是以此为例表明在一切危机中主都必会与我们同在,帮助我们,并使我们得胜。所以对基督徒来说,艰难和挑战虽然难免,但我们应当放心,因为我们并不是只能靠自己面对危局,而是有主与我们同行同工。所以,我们基督徒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中,最重要的就是“立定心意”,就是立定“相信主、依靠主”的心意。这个觉悟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我们智慧不足,能力不足,准备不足都不是至关重要的,而唯有我们知道依靠主,相信他的同在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主在18节应许说“你们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但是16节又说“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这两处经文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如果你认为自己必须活着,必须长寿,必须到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才能死,那么这两节经文你就理解不了了,或者你会抱怨上帝失信于你。但是如果你承认自己的生命属于主,你生命的意义在于主,主会为你的生命负完全的责任。那么你就能明白这两节的意思。它们不是应许信徒在世上绝对安全,都能长寿。而是应许我们的生命无论长短都有主的安排,并且唯有主的安排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顺境多还是逆境多,也不在于活的长还是活的短,而是在于是否顺服主的安排,以及是否被主所使用。

而当我们有了这个觉悟,我们就可以像保罗一样勇往直前。因为知道如果主的时候没有到,谁都不能把我们怎么样。就算像保罗一样历尽内忧外患,无论是旅途的危险,还是被抓、被打、被审判、被暴徒攻击,都不能夺去他的生命。所以我们要想有保罗一样的勇敢,也必要像保罗一样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主。唯有当我们能和保罗一样说“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罗马书 14:7-8)”,那时,我们才能像保罗一样既有天上的赏赐,也常有心灵的平安!

3,忍耐到底必然得救

19节说“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而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这一节的平行经文都是“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马太、马可和路加福音里这一节的意思其实一样,因为我们更熟悉“忍耐到底必然得救”这句话,所以它虽然不是路加福音的原文,但我还是选它来作我们这次分享的题目了。

这一节的重点就在于“忍耐”这个词。忍耐的意思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接受和面对这个不够美好的世界和其中的艰难与挑战。正如我们前面讲的,对这个世界不要急于解脱,只要神的时候没有到,我们就要留在这个世上,虽然我们的心态是更羡慕天上的生活,但是我们也要顺服神的安排。正如保罗的心态【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1:23)】而另一方面,我们所说的忍耐并不是消极忍受和无所事事,而是为了主的缘故尽自己作为基督徒一切当尽的本分,甚至是以非常积极的态度去荣耀神和服侍人。正如保罗所说的“可是为了你们,我更需要活在世上。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还要活下去,并且要继续和你们大家在一起,使你们在信心上有长进,有喜乐,(腓1:24-25新译本)”。

说到底,这样的积极是离不开忍耐的,因为这样的积极是已经看破了这个世界的本相,这样的努力并不是为了地上的好处,而是积攒财宝在天上,而这财宝并不是今生就能完全享受的,所以这样的积极必定离不开在信心里的盼望和忍耐。

那么,基督徒需要忍耐多久呢?正如使徒们所说的“唯有忍耐到底”。“到底”的意思就是到主再来,或者到我们离世的那一刻,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地上的所有时候都要忍耐,我们自己别想给自己放假或者提前退休。

那么“忍耐到底必然得救”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忍耐”是功德或者得救的条件吗?圣经中确实有不少类似的经文,好像让人以为某种行为或美德是得救的条件,例如启2:10节也说“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但我们相信除了基督的恩典,我们不需要自己的功德作为得救的条件,但是我们也相信基督的恩典不会使得救的人无动于衷或者不能带来生命的改变。所以使徒雅各也强调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相信忍耐或者忠心等等生命的品质不是我们得救的条件,但确实基督恩典的记号。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节理解为“那些忍耐到底的人就证明他们是得救的,或者证明他们是属神的”。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当我们强调因信称义的时候也不要忘记,真正的信心并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必定带来生命的更新,因为我们相信基督的恩典和复活的能力并不是无能和徒然的。

三、25~27节:末世的最后阶段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25~27节。我们相信这是末世的最后阶段,是真正的特殊时期。和前一个阶段相比,这个阶段发生的事件是真正罕见和无可争议的。例如:26节说“天势都要震动,人想起那将要临到世界的事,就都吓得魂不附体”。从经文看这里的天势震动不是普通的情况,所以它引起的恐慌是普遍性的。而27节更清楚的说“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云降临”。这一节在马太福音中的平行经文更明确说“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太24:30)”如果我们说饥荒、瘟疫这些事究竟是自然现象还是属灵征兆还有争议的话,那么基督大有荣耀的降临,圣经告诉我们那是一个全球瞩目的时刻,是任何人都要面对和承认的事件。那时的问题必定不再是上帝究竟存不存在,而只能是面对这位我们曾经接受或者拒绝的主,各人的结局究竟如何。

因为我们今天对很多事件还存在争议,这也说明我们至少今天还没有进入那最后的关头。而当最后的时刻来临,其实对于基督徒来说事情就简单了,因为我们那时将不再有疑问,也不必再争论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28节主告诉我们的“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最后的阶段到来,就是我们快要解脱,快要得荣耀,快要扬眉吐气的时候。我们今天还没到那个阶段,但我们盼望那一天快来。

在这一段中比较难解的经文是32节主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有不信的人根据这一节就说耶稣不是神,圣经也不是神的话,因为这一句显然落空了,因为耶稣的时代已经过去那么久但这些预言并没有成就啊。但是我们相信这一节有真正合理的解释。一种解释是根据词汇的多重含义,把“世代”这个词解释为“家族”或者“宗族”。所以这节经文的意思就是以色列民族虽然被神管教,但必定能够延续到基督再来。这种解释和罗马书中关于以色列最终被拣选的启示是吻合的,所以可取。另外,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这个世代指的是最后阶段开始时的世代,而这个时代没有过去基督必定再来。而这种解释也正符合最后阶段非常短暂的启示,所以也是可取的。总之,人若不是存着不信的心,圣经中的绝大多数经文是可以合理解释的,但愿读神话语的人都能存谦卑的心,就可以看出神话语的真实奇妙了。

四、结语

最后,我要用一个比喻来结束今天的分享。

在我看,末世好像一场考试,我们都是考场上的考生。考试已经进入倒计时,而预言就好比考场上的报时,不断提醒我们交卷的时间,而主再来的时间就是交卷的时刻。

在考场上一般有三种考生,一种是急于交卷的,以致听错了报时,不仅耽误自己答题还会影响考场的秩序。第二种是仔细的关注报时,以致有紧迫感,但是又能忍耐着一步步完成自己的试卷,直到交卷之前都在竭力答题,并且期望取得优异的成绩。而第三种呢,就是整场考试都走神儿,要么躺平要么自娱自乐,就是不答题,因为他以为反正自己已经有60分保底了,他们并不羡慕好成绩只想能够及格就可以了。

这个比喻是我原创的,希望不算离谱,但愿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如果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那么我们就要思想,我自己是属于哪一种类型呢?据我观察,今天的教会里有很多第三类考生,他们一点不关心末世,也不在乎预言,更糟糕的是他们也没想到自己的一生必要向主交账,所以他们的生活也毫不为交账的时刻做准备。他们以为只要相信就有60分,只要能进天国就行了。但是我们要思想,如果我们并不羡慕天上的赏赐,也不愿意为荣耀神而活,那么我们真确定自己是真信并且已经有60分保底了吗?求主光照我们,但愿我们真有60分,并且不以此为满足,而是渴望被主大大喜悦,渴望得着更加荣耀的冠冕。阿们!

「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