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十字架与世界——“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神学研讨会发言记录 文 / 本刊编辑部 >>

[编者按] 2009年4月本刊邀请部分教会牧者在京召开了“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神学研讨会。研讨期间各位牧者对所探讨的主题给予了很好的回应。本次会议部分牧者的主题发言经整理后发表在本期的神学思考栏目中。不过,除了主题发言之外,期间的自由讨论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本期我们从多个讨论的主题中选择了两个主题与读者分享。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自由讨论的时间有限,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展开。我们希望这里的分享能够给以后更深入的讨论一些启发。本文是经录音整理而成,征得了发言者的审阅与许可。为突出所选主题,个别与会牧者的发言没有包括在内。
        主题之一:背负十字架在当下的涵义

江登兴:叶弟兄你们这一代人的生命受老一辈人的影响估计会比较深,你们的生命,在下一代人的生命中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传递?比如现在的80后、90后,他们信主了,在教会成长,请问从你们到下一代,这个生命的传承怎么样了?
叶弟兄:这件事情是不容易的。

继续阅读

清教徒的默想实践 文/ Joel R. Beeke 文 郭晶译 >>

默想带来应用,默想带来医治,默想带来引导。”——库沃维尔(Ezekiel Culverwell)
灵命成长本是基督徒生命的一部分。彼得教导基督徒“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后 3:18)。《海德堡教理问
答》说,真正的基督徒相信他们是基督的肢体,与基督的膏油有份。他们靠着基督开始新的生活,并有上帝赐下的圣灵为证。靠着圣灵的力量,他们“求在上面的事”(西 3:1)。他们必然期盼灵命成长,因为“靠真信心与基督相连的人必会结出感恩的果子。
”今日基督徒灵命成长的一个障碍就是,忽略对属灵知识的汲取。我们用于祷告和读经的时间不够,并且我们已经放弃了对默想的操练。可悲的是,默想一词曾被视为是基督徒的核心操守,是“与祷告相联的、为祷告所做的极为重要的准备”,现今却成为与不合乎圣经的新纪元运动(New Age)相关的术语。我们理当谴责那些进行超验默想和其他各种放松大脑的训练,因为这类活动与假宗教相关,如佛教和印度教,但与圣经毫无关系。

继续阅读

祈祷的操练 >>

灵命的塑造与祷告的操练关系密切。在祷告上认识神、经历神,是灵命成长的要素。若要祈祷生活不断深化,我们须学习和经历三方面的进程。

一、从辛劳到欢畅

我们学习祷告,必先愿尝辛劳的滋味。甜蜜和享受的祈祷经历并非初阶常有的体验。由于我们把握不稳祈祷的方向和内容,心中充满挣扎,那是一种辛劳的操练。

对祷告有深入体验的大德兰(Teresa of Avila, 1515—1582)以“祈祷四阶段”对此加以说明。她把属灵生命比喻作花园,神在里面拔除杂草,栽种花草树木。若要使园里植物开花结果,我们必须勤于灌溉,而祈祷便是用以灌溉的水。灌溉的方法有四种,最原始的是从井中打水,全靠体力劳动;较为省力的是运用水轮、水桶和绞盘配合操作;更进一步则可输引溪水入园灌溉;最轻省的当然是天降甘霖,恩雨遍洒,那是神亲自的作为,我们毫不费力。初学祷告犹如从井中打水,是辛劳的操练,而唯有在过程中日益长进,学会祈祷的功课,才不再像刚开始时那么吃力。

继续阅读

清教徒的属灵观 >>

上一章我们谈了 16 世纪宗教改革的一些变化,但我要再次强调宗教改革基本上是教义的改革,而非生活方式的改革。在宗教改革的两侧,出现四个运动实际影响到宗教改革之落实。16 世纪末的亚仁特 (Johann Arndt) 是德国敬虔主义的先驱,其后继人乃施本尔 (Philipp Jakob Spener) 和弗兰克(August Hermann Francke)。敬虔主义把宗教改革带到德国的草根阶层,所以,这个运动亦可说是神子民的改革运动。与此同时,英国出现了清教徒运动,进一步扩大落实改革的教义。英国人中有不少信徒开始追求过圣洁的生活。英国在 18 世纪还有一个注重灵命更新的循道主义运动。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的福音派运动,可算是第四个更新的运动。以上四个更新运动的基础都在于宗教改革的教义。但在本章中,我只会谈英国清教徒运动的兴起,它的重要性和传奇性,以及对我们的影响。

一、清教徒运动的特征

按照福音派的传统,清教徒运动常被描述为福音派的修院主义运动。

继续阅读

中国教会成圣观及文化使命联想 >>

一、两种成圣观描述

属灵生命成圣的过程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对于这个成圣过程,不同的神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描述。这种“灵程”描述,即从某些角度来对属灵生命的成长过程进行一些描述,是有意义的,可能会帮助一些相应处境下的信徒督促和引导自己生命的成长。不过,圣经也没有告诉信徒一个标准的成长“灵程”是怎样的,所以也没有必要将某一种的描述看作是绝对的。

1、灵程描述之一

传统中国教会对生命成长“灵程”的一种典型描述基本上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并且特别从灵、魂、体的角度来描述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从贾玉铭的神学中看到这种描述。

贾玉铭把信徒生命得救及成长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成圣的阶段用比喻的方式来说就是:先进入圣殿庭院,再进入圣所,最后进入至圣所。

首先是进入圣殿庭院,即灵得救的阶段:重生。得救即意味着重生。只有靠着基督的恩典重生的信徒才会有属灵的生命。这种属灵生命的获得是灵程的起点。

继续阅读

改变生命的阅读指南1 >>

虽然新书大量问世,许多属灵书籍也一直再版,然而在适当培养灵修技巧的方法与原则方面却没有相关的指导手册。前文已经暗示,灵修关键不在解经,不在讯息,也不在其重点文献,而是在上帝面前使心灵成长。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有助于使“ 里面的人” 与上帝相和的方式来灵修,因为好作品能使我们转向上帝的国度,帮助我们的性格在基督里成长。

 灵修阅读优先注重圣经阅读

别让初次体验灵修作品的兴奋感转移了研经与默想的高优先性。要记住,圣经是圣灵引导所成,亦是上帝儿女的祈祷准则,“ 唯独圣经” 是上帝给人类的终极启示。

在基督徒的属灵操练中,常常最需要恢复或大大调整的事,就是学习如何默想、敬虔地使用圣经。因为自宗教改革运动以来,许多基督徒倾向把解经压缩成一种历史批判的过程,按着自己的想法,把它看为只是作者写的内容。但是中世纪的学者修士却按如下释经诗词所归纳出的四重意义,把圣经看得更加丰富:

       字义将上帝及先祖所行显于我们,
寓意则向我们显示信心隐藏之处。

继续阅读

我为什么关注灵修学 >>

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是在 1989 年春,因为我终于决定信仰一无所知的 “ 洋教 ”——基督教。几年后,我又怀着微弱信心踏上了 “ 不知何往 ” 的专职服侍的生涯。这是作基督徒后最重要的转折点,那是在 1993 年春。而在这期间,促使我内心真正转向的则是两个词:永生与生命。不过,我听到这两个词的反应截然不同。前者令我有说不出来的喜乐,后者却令我悲痛欲绝。而且都持续了颇长一段时间。

乡村的基督教有时候很容易被民间宗教化,教会中的基督徒所挂念的几乎离不开身体平安以及男丁兴旺之类的灵验与否。但永生一词,使我对基督教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一个(主要)关于灵魂而不是外在的一切的信仰。想到自己因为相信所拥有的永恒盼望,真是其乐无穷!复想到还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还不认识此极宝贵之道,于是大发热心。不过还没有到敢做传道人的地步。但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经历了 1992 年冬天之不可抗拒的恩召后,我便进入了圣经学校。

继续阅读
  • 没有分类
  • 灵性操练 >>

  • 北京守望教会2021年度圣经学校招生简章
  • 关于春节期间开放家庭的呼吁
  • 回到神的安息里——2012年10月24日祷告会分享摘要 / 唐永刚
  • 2012年秋季号——生命的造就与牧养
  • 灵修何时真属灵?——反思灵修之定义的一些问题 卡森(D. A. Carson)文 苏雪菲 译
  • 爱耶稣还是爱“爱耶稣”? 文/小雪
  • 敬虔与日常生活 文/孙毅
  • 属灵阅读——自我牧养的另一种方式 文/游冠辉
  • 基督徒生活的基本要素 文/陈终道
  • 无墙的修道院——读毕德生《莫测树下》/Joy Wei
  • 退修·恢复·爱 文/曾淼
  • “我自己要极早醒起!”——两位姊妹关于晨祷的分享 文/兴梅 红梅
  • 个人灵修——自我牧养的一种方式 文/游冠辉
  • 职场灵性的保健1 文/聂文光
  • 对神话语的默想 文/乔治·缪勒 汪咏梅 译
  • 和灵命有关的那些事——毕德生在《今日基督教》上的访谈
  • 家庭教会的神学传统是什么 文 / 陆昆
  • 他是点着的明灯——宋尚节的属灵传统浅论 文/ 新恩
  • 中国家庭教会属灵的传统与基本精神特征 文 / 基立
  • 探讨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 文 / 天明
  • 家庭教会:待书写的传统与待传承的生命 文 / 江登兴
  • 十字架与世界——“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神学研讨会发言记录 文 / 本刊编辑部
  • 清教徒的默想实践 文/ Joel R. Beeke 文 郭晶译
  • 祈祷的操练
  • 清教徒的属灵观
  • 中国教会成圣观及文化使命联想
  • 改变生命的阅读指南1
  • 灵修方法漫谈(下)
  • 灵修方法漫谈(上)
  • 分类阅读之(五)灵修祷告
  • 活在恩典中/孙毅长老
  • 爱耶稣还是爱“爱耶稣”/小雪
  • 《敬虔生活原理》书评两篇/孙毅 黄一琨
  • 退修会:第一次亲密接触 /WYJ
  • 关于祷告/Joy Wei
  • 生命的支点/孙毅长老
  • 灵性低潮 / HJ
  • 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张晓峰牧师
  • 灵修短文(2011年12月26日——12月30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12月12日—12月23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11月28日—12月9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11月14日—11月25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10月31日—11月11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10月17——10月28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9月29日—10月14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9月16日—9月28日)/孙毅长老
  • 灵修短文(9月5日—9月15日)/孙毅长老
  • 灵修(祷告)分享
  • 本周灵修短文(之七)8月1日(周一)至8月5日(周五)
  • 本周灵修短文(之九)8月15日(周一)至8月19日(周五)
  • 每日灵修
  • 灵修短文7月11日—7月22日
  • 神带领随笔三
  • 我自己要极早醒起
  • 个人灵修——自我牧养的一种方式
  • 默想天上二三事(二)– 孙毅
  • 2009年:在恩典中继续成长的一年
  • 短短的感慨
  • 我的2009
  • 数算2009年恩典
  • 感恩分享
  • 2009年的回顾与小结
  • 09年感恩见证
  • 感谢你应许赐福
  • 住在神的院中真是有福
  • 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
  • 主啊我神,让我来亲近你—— 学生营会记录
  • 祷告中的复兴
  • 21天祷告会感恩分享
  • 祷告的操练
  • 我的期望
  • 2008年夏季号——婚姻与恋爱 >>

  • 2008年夏季号——婚姻与恋爱
  • 我是岩石
  • 田园之恋——由《路得记》想象而来
  • 汉语基督教文学思考札记
  • 对未婚同居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 C.S.路易斯论婚姻和爱情选文两篇基督徒的婚姻
  • 离开 连合 成为一体——读《我愿意》
  • 重建两性关系的合宜之路——读《回归矜持》
  • 适婚而未婚,怎办?!
  • 妻子回家四年整
  • 天国里仍要与你在一起
  • 与你一路同行
  • 婚恋交友系列讲座之二基督徒婚恋条件及交往步骤
  • 访谈:单身基督徒如何预备自己的婚姻?
  • 静修之旅
  • 从圣经真理看同性恋问题
  • 日内瓦宗教改革中的婚姻问题
  • 从《雅歌》看恋爱与婚姻
  • 从圣经看基督徒的婚姻
  • 教会纪律的意义1
  • 婚姻与离婚的教导
  • 2008年夏季号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