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守望》第101期——户外敬拜6周年

《@守望》第101期——户外敬拜6周年

简讯:

1、3月19日、3月26日、4月2日、4月9日、4月16日这五个主日没有弟兄姊妹去平台敬拜。

2、复活节洗礼于 4 月 16日下午 2 点在长远天地举行,有 7 位弟兄姊妹受洗归入主名,荣耀归主名!

3、祷告部从 3月 22日开始在长远天地聚会处门口设立代祷箱,弟兄姊妹可将需要代祷的事项放入代祷箱,各事工部门负责同工也可将为事工进展代祷的事项放入代祷箱,祷告部的同工会定期收集整理,在祷告会中一起代求。

4、第二十四期启发课程于 2017年4月8日晚在西屋举行,特招募餐会服侍同工,邀请和欢迎各家庭小组或有负担的弟兄姊妹组团报名参与到启发的饭食服侍中来。报名请联络:徐弟兄或亚新姊妹。

5、小白牧师于 4月7日顺利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教会弟兄姊妹同心为他祷告;4月12日,天明牧师申请到医院看望小白牧师,这是自 2011年 4 月 10 日以来,两位分别被看押在家里的牧师首次见面;4月13日,北京牧者联祷会主席周明牧师和执委刘主泽牧师、陈慧丽牧师到小白牧师家中探望祷告。


教牧书信

八福—2017年2月28日圣餐分享/孙毅长老

我们若是没有经历到这样的失败,没有经历里面的贫穷缺乏、被打击到痛不欲生的哀恸,生命因此没有在基督里发生重生与转折,那么我们还理解不了耶稣所说的福气是指什么。

世上的光—2017年4月4日圣餐讲章/孙毅长老

生命经历第一层的翻转是指:当我们来跟随耶稣基督的时候,竟然是效法他的死,与他一同经历世间的逼迫与羞辱。生命经历第二层的翻转意味着:本以为是与他一同受苦,遭受羞辱,却没有想到,在他里面却经历到生命中从来没有的满足与喜乐。


户外敬拜6周年

户外敬拜6周年记念之祷告会专场/新雨

守望教会走过六年的户外之路,回顾这六年,有失败有得胜,有欢笑有泪水,六年了,作为祷告事工部的一名同工,在祷告服侍中也同样经历高山低谷,刚强软弱,信心灰心,但却让我更深晓得: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

户外敬拜6周年之启发专场/佑伟 金波 徐蒙

翻看这几年迎新部的年度事工总结记录,特别为启发小组感恩:在这六年的时间里,启发小组已经进行了完整的13期启发课程,每年2期,一次也没有中断。

跨越信心与爱心的一小步—二进海拘有感/宪法

尽管我对上平台看得很平常,但这一次的平台敬拜却对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对属灵争战的严峻性我丝毫也没有掉以轻心。

迷途羔羊的回家之路/海洋

如今,回首过往,教会户外的六年,也是我的生命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六年。我开始明白了户外背后所隐藏的属灵争战;开始尝试理解并体会牧者们的艰辛与不易,并为他们和教会代祷;开始意识到自己祷告的不足与亏欠,并努力操练……

我在守望教会蒙福的三件事/岩松

自2012年的12月30日,我在守望教会受洗归入耶稣基督的名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年半的时间!来到教会这些年,我从一个孤傲的愤青变为有家人关爱的弟兄,从户外敬拜经历了上帝的信实和保守,由单身汉变成丈夫,并升级为爸爸。
那些和守望有关的记忆的碎片/陈亮

初次结识守望,居然是通过《环球时报》。我第一次知道“守望教会”这个词,是通过媒体知道的:2011年的一天,我上网的时候看到了《环球时报》的那篇社评。

户外期间诗班服侍有感/利平

六年前,得到教会的任何一点文字,我都贪婪的阅读,渴望了解这间教会,倾听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六年后,认识了那些故事中大部分的作者,也认识了更多不见于纸面的人。我已经和这个共同体难舍难分。


美好见证

北京联祷会牧师代表探访小白牧师/宋嫂

小白牧师说经历了这次大手术,他已经准备好了随时被主接走。这个破碎的世界真的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唯舍不得的就是所在的守望教会……


灵光片羽

我的牧者/书拉密

有那么一群人/ Esther(15岁)

直面十字架 •自恋主义 /小方


夫妻学堂

夫妻之间,你真的会沟通吗?/晓峰 牧师

户外6周年记念之祷告会专场

文/新雨

守望教会走过六年的户外之路,回顾这六年,有失败有得胜,有欢笑有泪水,六年了,作为祷告事工部的一名同工,在祷告服侍中也同样经历高山低谷,刚强软弱,信心灰心,但却让我更深晓得: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所以,依然靠主恩典说:感谢主垂听祷告,感谢主祷告未蒙垂听。

藉着这一幕幕祷告会的场景,我们一同回顾神带领守望儿女走过的这户外六年的十架窄路。

第一幕祷告会的火热期(2011年4月—2011年12月)

“我想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林前4:9)这是2011年户外刚刚开始的时候,新树教会的双燕牧师在讲台上分享的信息—我们成了一台戏。直到现在我们仍在这台戏当中。回想当年,从户外开始到那年年末,从周一到周五,在西屋国际1202的房间里,每一天都有祷告聚会,新树教会的牧者承担了祷告聚会很大的牧养服侍,尤其是这节经文,给在一线争战的弟兄姊妹、给在派出所陪伴的弟兄姊妹、给在后方祷告的弟兄姊妹很大的鼓励。是的,我们就是一台戏,导演是天父上帝。

在第一阶段“派出所阶段”,每晚上祷告的聚会都带下圣灵同在的大能,当时守望的牧者长老都被软禁,兄弟教会的牧者尤其是新树教会的教牧同工在守望的讲台上分享信息,带领我们一起祷告,一起与黑暗的权势争战。那时的祷告聚会是众教会合一争战的聚会,有从美国来的刘同苏牧师、有从成都来的王怡牧师等,神藉着他们的分享和祷告,带给守望儿女从神来的信心和力量。持续不断地祷告、持续不断的平台敬拜、持续不断的派出所陪伴,在派出所内外,我们看见了神的得胜,弟兄姊妹坚强的爱胜过了黑暗权势的恐吓和欺骗,经历到因信仰失去工作、住所但仍有平安的得胜!哈利路亚!是的,当年我们在北京各区派出所内外所上演的这台戏,是演给世人和天使观看的!

第二幕祷告会的见证期(2014年5月-2015年3月)

“因为神赐给我们的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也不要以我为主被囚的为耻。总要按神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提后1:7-8)户外三周年刚刚过去不久,守望教会迎来了更大的争战——第二阶段“十月海拘行”。

这一阶段的来临正如天明牧师在《告会众书-2014.5.6》中所言:神已经用三年的时间来操练我们,所以我们就当更好地预备自己,估算可能要付的代价,照着神所赐的信心来跟随主,勇敢地与神一同去面对现在的挑战,从而在他的荣耀的工作上有份。

因着户外争战的升级,这一阶段祷告会中我们守望儿女更加迫切地向神呼求。不倚靠势力、不倚靠才能、单单倚靠耶和华的灵方能成事。祷告会上,弟兄姊妹常常经历到“身隔两地心合一”的感受。常常是上平台的弟兄姊妹主日被拘,周三祷告会我们众弟兄姊妹在教会切切地为在拘留所里的肢体祷告。

也就是在这争战升级阶段,教会的祷告会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鲜活有力地真实感人的见证期。每一次从海拘回来的弟兄姊妹在祷告会为主作见证,每个见证都成为教会宝贵的属灵财产,沉淀在教会的历史中,更流淌在守望儿女的心中。因着这段见证期,祷告会中一同经历神的信实和丰富!

第三幕祷告会的升华期—一夜的通宵祷告(2016年1月29日-1月30日)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 12:24)

从接到国永弟兄在美国遭遇车祸的消息到接到国永弟兄脑死亡的消息,这12个小时,是教会户外以来最可刻骨铭心的一次通宵祷告聚会。弟兄姊妹伴着伤痛的泪水、伴着等候奇迹出现的泪水,在祷告中同心呼求生命的主,将我们至亲的弟兄的生命气息存留在地上继续为主争战。但我们的天父在1月31日下午4:11还是让国永弟兄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安息主怀!神让他行完了39年在地上的路程,归回天家,与乐义相聚,与天父和众生徒相聚。

那一夜的祷告,让我们守望儿女经历了同为基督身体的肢体血脉相连,肢体分离时撕心裂肺的伤痛,那一夜,让我们经历了祷告未蒙垂听的现实,那一夜我们向神求问、也向神抱怨,那一夜我们面对结果都很茫然。心里面也一次次地涌出“我的神,我的神,你在哪里?”

但当那晚过后,看到弟兄姊妹同心协力帮助国永的家人一起办理一系列复杂的事情,看到海内外的弟兄姊妹为国永和家人发出的代祷、奉献,以及在基督教出版中心-大激流城所举办的追思礼拜上,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弟兄姊妹为国永弟兄送行的场景,不能不说,神回应了我们的祷告。

那一夜的祷告,让我们对祷告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那一夜的通宵祷告,让我们领受到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不是无耐地接受祷告未蒙垂听的事实,而是看到神藉着这一粒落在地里死了的麦子,结出许多籽粒来。国永弟兄的离开,给多少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带来的生命的更新,给活着留在地上的人灵魂深处的震荡至今还发挥着他的影响力。

“所有美善力量都默默围绕,奇妙的安慰保守每一天。让我与你们走过这些日子,并于你们踏入新的一年。”

第四幕祷告会的默默等候期(2016年3月-2016年12月)

“耶和华啊,我呼求的你,你不应允我,要到几时呢?”(哈1:2上)

“惟义人必因信得生”(哈 2:4下)

“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哈3:2中)

户外敬拜5周年的时候,天明牧师引用哈巴谷书的经文,表达了牧者在耐心等候耶和华的作为。这一年,教会的祷告会也在平静安稳中度过,没有大起大落的起伏,没有轰轰烈烈地火热场面,来参加周三祷告会的人数除了圣餐聚会也不超过30人。每一周我们一起带着负担为教会、为牧者、为国家、为肢体默默祷告。

这一年,神的爱特别藉着芳洲姊妹和丰羽弟兄一家所遭遇的癌症艰难显在神的教会中。守望儿女在祷告中经历了神对芳洲姊妹超然的保守、看顾、怜悯和医治。在祷告中看到弟兄姊妹坚强的爱胜过疾病带来的黑暗和恐惧,在祷告中看到神的福音藉着这对夫妻在病友中所做的拣选和救赎的工作。
这一年的祷告服侍,如同静静的溪水,流到了肢体的生命中,这一年神也让我们看见神的爱超越环境、超越疾病的痛苦,神的爱带给人真实的盼望和信心。

这一年,默默等候神的作为。在年末的时候,教会祷告会开始了为万国祷告、为宣教祷告、为在外面参与宣教的弟兄姊妹祷告。这一年,教会的祷告会的祷告内容从单一为户外和建堂祷告,拓展到为神的国度祷告。也在这一年中国众家庭教会在韩国济州岛成功举办了2030宣教大会,看到神在中国教会的心意——拓展、宣教。

正如天明牧师从哈巴谷书中看到的“从神话语而来的信心使先知祷告的视界从本国拓展到了列国,把神的作为从神的百姓扩展到了当时的世界中。“(户外敬拜5周年纪念文,天明牧师语)。这一年的祷告我们也从本教会拓展到了众教会,从中国的未得之民扩展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未得之民!感谢赞美主!

第五幕祷告会的复苏期(2017年1月—2017年4月)

2017年伊始,我们得知教会购买的新堂—大恒科技2层被原业主装修,并打算用作员工餐厅。2017年春节过后,已经装修完毕,2017年4月初这里已被正式改为餐厅使用。

“大恒科技—新堂”被装修被使用的消息如同一粒石子落入平静的水中,激荡起的涟漪触动了守望儿女的心,似乎里面的灵被搅动了,被提醒了。我们守望儿女为新堂守望代祷的太少,给仇敌留了破口,为教会代祷的不够,以致仇敌可以趁虚而入。于是,2017年教会的祷告会转向以祷告为主听道分享为辅,弟兄姊妹来参加祷告会就是在参与代祷服侍,就是在与仇敌争战。2017年一些弟兄姊妹自发组织起来晨祷,为教会灵性复兴、为教会建堂祷告。周三祷告会弟兄姊妹开始在圣灵的江河中轮流开声祷告,不仅为教会、为建堂,国度性的祷告也越来越有负担。为万国祷告成为祷告会的固定内容之一,为宣教的肢体祷告也更有负担,为疾病中的牧师、姊妹祷告也更有负担。2014年开始的姊妹祷告会如今也走过3年的时间,参加的姊妹很委身,2017年也有新人加入。

2017年开始祷告会中感受道圣灵复苏的工作,祷告中与神同工,祷告中与神亲近,祷告中信心被坚固,疆界被拓宽。教会的复兴从祷告复兴开始。

愿神继续不断地向祷告会中吹入属灵气息,让参与祷告服侍的弟兄姊妹更被圣灵所吸引,快跑跟随。愿神兴起更多代祷勇士,向着黑暗完全的世代发出呼喊,呼求公义圣洁的主怜悯这个国家,怜悯万邦万国,因为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阿门!

八福——2017年2月28日圣餐讲章

文/孙毅 长老

讲道经文:太5:1-12

1、

今天我们看八福的时候,看到的好像都是褒义的词语,似乎表达的是我们所向往的状态,“虚心”、“温柔”、“饥渴慕义”,谁不向往呀;或许就是哀恸,如果理解为在神面的痛悔,也是我们心中向往的。可是如此以来,它们似乎又离我们很远,很难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真能够达到“虚心”、“温柔”与“饥渴慕义”吗?

可以把八福分为三组:四三一。前四福为一组,特点是人在一种被动的情况下经历并显出的生命形态或品质;后三福为一组,特点是人在一种主动的情况下寻求并彰显出来的生命形态或品质。而最后一福以及其后第九个有福的展开(11节),主要说明一个过程,而非指到生命的形态,说明我们如何得到上面的祝福,特别表达出只有在为义为追随基督而受到的逼迫中,人的生命才有可能经历到上面的形态以及随之而有的祝福。
让我们来看前四福,如果从字面的角度来看的话,涉及到“贫穷(灵里)”、“哀恸”、“卑微”、“饥渴”。从表面上看,其实都是人们所不愿意具有或面对的状况。

“贫穷”是人经历到一种缺乏、不足或残缺。路加福音没有特别强调是灵性层面的,路6:20说,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可以指生活需要方面,因此福音书中讲的“贫穷”可以有一个从物质生活到灵性层性的幅度。其实,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心灵层面的贫穷,就人的自然本性来说,都会导致内心的焦虑与空虚,是人下意识要避之不急的,并非我们所主动向往的。即便是灵性层面的,贫穷一样会让人内心感到愁苦与不安。唯有来自基督的救赎与更新,才有可能让我们去承认与正视它,而一旦当我们可以面对与承认它,灵里的贫穷才有可能转化为一种虚心,以敬畏来到上帝的面前,承认自己的残缺与不足,愿意放下自己来顺从他,接受他的引导与管理。这种生命的形态会经历神的国带来的内心的满足。

哀恸,字面上指人因着所遇到的苦难或灾祸而内心极为难过,哀伤到不能自持。若是按人的自然本性,落入到这样的灾祸或难处,可能会落入到自恋自怨,怨妇的心态。哀恸可能会让我们自显为义,以为所有带给我们哀恸的问题都是他人或这个社会处境所造成的。转折在于,惟有在基督里有圣灵的光照,才有可能看到自己原来也在问题之中,而为自己哀恸。真正让人蒙福的是哀恸转化为痛悔,是在哀恸中为自己痛悔。

同样,温柔也不是我们本性中就有的。这个字在旧约出现在诗37:11,谦卑人必承受地土。如果我们看上下文,就注意到诗人在讲,“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按照人的自然本性,看到或经历到不义的人或现象,特别是自己受到欺压,被人踩在脚下,我们总会心怀不平,因为看到这些不义的人似乎在世上占尽了优势与资源,似乎地上流行的是强权让人承受地土。唯有我们经历到圣灵的光照与安慰,才会在内心中经历转折,认识到“唯有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地土”,只有他们会“以丰盛的平安为乐”。(诗37:9-11)在这个背景下看,温柔字面的意思是卑微,转化为温柔意味着,即便从人的角度看自己确实有理,也不自以为义;就算是自己经历不公,也不因此怨恨;而是默然倚靠耶和华,以温柔和卑微的心接受上帝的安排,带着饶恕或宽容去看待不义的人。以生命的这种形态等候耶和华神的人,会承受地土。

饥渴,我们再次回到了里面的不足与缺乏。当我们里面空虚饥渴的时候,我们也会下意识地反应为是身体上的饥渴与缺乏。很多人内心不安空虚的时候,会不停地吃东西。但当我们在生命中经历过哀恸与温柔的转折之后,我们就会承认正视我们里面的饥渴,并且知道,惟有抓住神的话语,抓住神自己的义,我们的里面才有可能得到满足。确实,知道在哪里能够让心灵得着满足的人一定会蒙神的祝福,内心得着满足的。

就是说,就我们的自然本性来说,我们期待不缺乏的人有福了,这里却说贫穷有缺乏的人有福了;我们期待不要在世上遇到打击与难处,这里却说,被打击达到痛不欲生的人有福了。我们世俗八福的观念是这样的:

成功的人有福了,因为这个世界是他们的;

快乐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心里有安慰与满足;

强硬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不会在生活中吃亏;

一无所求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不会失望;

奴役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在世上会出人投地;

城府深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深得应对之道;

制造麻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能得人的关注;

逼迫人的人有福了,因为强权可以统治世界。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能够成上面这些类型的人,特别反映出了我们这个世界的适者生存的价值观:适者生存就是指强者生存,生存就意味着竞争,竞争就意味着有成功者,有失败者。上面所说的世俗八福祝福的是世人看来的成功者,而耶稣所说的八福中所祝福的都像是失败者。如果我们真意识到这样的对比,特别是在当时历史时代的背景下,知道这里所说的意味着什么,那么我们的心灵就会被震动。用杨腓力的表述:你们这些被世人看作倒霉失败的人,你们真是太幸运了,太祝贺你们了。耶稣这样说,并不是在用虚假的阿Q式的安慰来安慰那些失败的人,耶稣在这里确实是在说,世人眼中的失败者是有福的。我们若是没有经历到这样的失败,没有经历里面的贫穷缺乏、被打击到痛不欲生的哀恸,生命因此没有在基督里发生重生与转折,那么我们还理解不了耶稣所说的福气是指什么。

2、

过去,我读这八福的时候,常常将其理解为:这是对一些特别不幸的人说的,上帝怜悯他们(指的是他们),所以给他们一些将来的应许,好像是对他们今生太不幸之生活的一点补偿。后来虽然认识到,其实八福中的应许不只是指未来的应许,同时也包含着现在的应许。不过,我还是很难让自己与这些人完全认同。如果之前是因为这些人过于边缘,那么现在是因为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难以达到的生存状况:我们只在个别时候会表现出贫乏、哀恸、温柔、或清心等。这里我们涉及到两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当我们还把八福中所描述的如贫穷哀恸的人看作是其他人,神会借着我们带给他们安慰的话,那么八福就还与我们没有关系。人从其天性上不愿意成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而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应该是弱势群体之外,愿意帮助弱势群体而已。不过,除非你战胜了与弱势群体相处时会有的那种焦虑与恶心,否则你也不会真正地帮助到他们。

这里顺便讲一下第五福中讲的怜恤的人。注意与温柔所指不同,温柔主要是相对不义而强势的人,而怜恤特别是相对于那些不如自己的,有缺乏有需要的,甚至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而与他们接触时所出现的心灵上的焦虑与身体上的反应(恶心),正是人下意识地要将自己与他们分开的一种反应。在我们还没有经历生命的转折,没有胜过被扭曲的本性中生发出的内心焦虑与身体反应,那么我们还是可能带着自恋去怜恤人,我们的怜恤有可能是自我中心的(目的是让我们不被自己的焦虑所折磨),而非真是以对方为中心,对他人的帮助与服侍,并不一定会祝福到对方,真正传递出基督不计回报、不计代价的爱,也因此难以从这个过程中得到祝福。按照卢云的表达,不是他给所服侍的弱智人群带来的福气,而是他借着服侍他们得到更大的祝福,因为他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分子。八福中不是说服侍贫穷或哀恸的人有福了,而是直接说,贫穷与哀恸的人有福了。

第二,我们可能会将八福中所描述的当作是某种特别处境下的举止反应。只是在个别情况下,人们会有哀恸、温柔或清心。这只是生活中的个别状况,如果刚好遇到了,再用这些祝福来安慰自己吧。这意思是说,平时我们生活在A模式中,按照A模式流行的价值观生活;如果在某些时刻不幸地落入到B模式中的某一种状况的话,再用这里的祝福来安慰自己吧。我现在认识到,其实这不是耶稣在这里所说的意思,他在这里讲的不是某些行为举止或生命的个别状态,他就是在讲什么什么“的人”。八福中的每种人都是在指一种生命的样式而非其在某种处境下的举止或行事方式;并且更进一步说,不是说有八种人代表八种生命的样式,而是同一种生命的样式可以有这八个方面的表现。这里是在说“什么的人”有福了,他要他的门徒成为这样的人,有这样的生命。

可以想象,表现出这种生命样式的人是怎样的一群人?这样的人可能会被世人看不起,可能会被人嘲笑,可能会被边缘化,可能会被人欺压。然而,耶稣说,正是有这样生命样式的群体会受到祝福,因为神的国是他们的,只有他们与神的国有关联。

3、

从上面我们看到:八福中所讲到的虚心、温柔及慕义等都不是我们能够直接追求的某种品格,而是我们在经历了贫穷、卑微与饥渴之后,生命在基督里转变后达到的结果。每一种祝福都与我们生命在基督里经历的转变有关。如果没有在他里面的这种转折,这些祝福都还与我们没有关系。这里不是在讲我努力地去达到耶稣设定的某个要求,然后就会得到这些祝福。后三福有点这个意思,要人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不过前四福中,人基本上是被动的。得到这些祝福的唯一可能在于:在基督里经历转变。如此,贫穷才会变成虚心,哀恸变为痛悔,卑微成为温柔,饥渴成为对义的渴望。

我说的这种转变,就是甘愿放下自己,以耶稣基督为自己生活的中心,回到基督的里面。而这种转变,只有在我们愿意为着追随基督而付出代价,愿意为义甘心受到逼迫的时候,才有可能。所以第八福讲的就是这个过程。

1)我们人都是被迫放下自己的。如果比较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自然的患难(如疾病或无工作等)与为着信仰的原因遇到难处,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前者的情况下,我们的心还緾绕在是他人的、环境的原因还是我自己的原因带来了这些问题,但在后者的情况下,原因很显明,我们似乎也有选择的机会,就是看我们是否甘心为他的名去承受这些难处,是否愿意为他受苦,也正试验出我们是否真愿意放下自己。随着生命的成熟,而越来越主动地乐意放下自己,来跟随他。生命的转变就发生在我们愿意放下自己来顺服他的那个时候。

2)当我们甘心为他的名承受苦难时,我们开始品尝到耶稣所说的“有福”远超过我们之前所追求的世俗的八福。这里,在耶稣那个时代,“有福”这个字的意思是指一种神圣的喜乐和完满的快乐。这个字原不是用来形容人类的,而是形容神灵或人去世后才有可能经历到的那种喜乐。意味着一种内里深处的满足和充裕,只与人自己的生命样态有关,是不必依靠外在条件而得到的那种满足与快乐。我们原来寻求的都是外物带给我们的满足,唯有在基督里,我们才有可能经历一种内里深处的满足。希伯来书的作者将此看作是品尝过天恩的滋味,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来6:4-5)这样的人真是与神的国有份的人,天国就是他们的。

4、

耶稣在登山宝训的开篇首先讲八福,而不是讲律法的要求真是极有深意。就如约翰福音中所总结的,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1:17)耶稣所带我们的首先是恩典与祝福。登山宝训中,耶稣首先不是在讲他对门徒的要求,门徒生活的基本准则,而首先是在讲他们在神的国中要领受的祝福,这祝福除了在他里面,在世界上其他任何的地方、通过任何的手段都是不可能得到的。他先给他的门徒展现了一幅神国福分的美好图景,让我们看到他所应许的天上的赏赐是何等的浩大。

当然,他接下来也不是不讲生活的原则,不过我们得到这些祝福的前提不是我们在行为方式上达到了怎样的要求,而是我们真在基督里变成了怎样的人,我们的生命是否真在他的里面经历过更新与转折。如果说得到这些祝福真有什么要求的话,那就是我们是否甘心愿意放下自己来跟随他。某种意义上说,这比律法要求的更高。按照福音书的记载,那个青年官员问耶稣怎样才能承受永生,耶稣开始说到律法,他说这些他从小都遵守了。耶稣听见了就说,你还缺少一件,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就甚忧愁,因为他很富足。(路18:20-23)不过,在另一种意义上,耶稣也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30)如果我们单从生活的原则要求来看,就会看到上述之间产生的矛盾。跟随耶稣的生活首先不在生活的原则(律法),而在内心不惜代价地要抓住恩典的愿望与信心。

世上的光——2017年4月4日圣餐讲章

文/孙毅 长老

讲道经文: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3-16)

一、经文解释

这里接着登山宝训的上段,所说的“你们”就是指上面所说的那群贫穷、哀恸、卑微的人群,他们被人所歧视,为义为着基督的名而遭受迫害;可正是这群可能是社会的弱势、边缘的群体,耶稣却说他们是地上的盐,世上的光。这让我们有些好奇,这群人怎么可能是盐,能渗透到地上一般人的生活领域中,甚至会让整个地上的生活因此具有一定的味道呢?怎么可能会是光,会将这个世界的公共领域照亮,就如人在黑夜中看到所企盼的山上之城一样?

无论是作为盐让这个地上不至过于败坏而有味道,还是作为世上的光让这个世界有光亮,最终的目的还都不是为了这个世界,而是让人们看见带来这一切的最终源泉,即将人带到上帝的面前,“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这里我们注意到,盐在地上的渗透作用本身是无形的,山上之城所照在这个世界的那个光本身也是看不见的,重要的是渗透与光照的结果:生活的意义或味道,在光亮中照出的这个世界的真实,以及由此显出的上帝的作为。

这里讲“天上的父”,强调上帝在天上,人们原本看不到这位上帝的作为,或者上帝之国在这个世界中的表现,因为他实在是“天上的”的那位神;现在借着我们这一群人的“好行为”,人们开始看到了天上的那一位,并且不只是看到了,还知道这位神是可以作为他们的“父”。这也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我们这群人在世上是盐是光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怎么活出这盐这光,才能让人看到“天上的父”的荣耀,不仅把人带到这位神的面前,并且不得不颂赞这位“天上的父”?

就对我们所生活的一般生活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来说,作为“山上之城”的基督徒群体在这个日常生活世界中发出了怎样的“光”亮?从以往教会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有如下的几种方式:1)生命/福音性的,即在生活领域中有生命见证及福音传播;2)救助/慈善性的,在日常生活中提倡救助、慈善与环保等。3)政治/体制性的,即在公共领域中发挥公义方面的影响,就如那些维权律师所做的工作。这些理解或许都有文本的依据,不过似乎都还不能够完全或完整地体现出文本的意思。

看到16节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我们会自然地理解为:我们的光就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好行为,一种信仰的见证,这种“好行为”将人带来“天上的父”的面前。这里的问题是:是怎样的好行为能够将人带到“天上的父”的面前?当然,“好行为”的标准是圣经中神的话语带给我们的生活原则,因此我们谈论“好行为”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谈论照着圣经的原则生活。不过,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对我们的要求可不止于此,20节说,“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与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可见,若是我们在按圣经原则(律法)生活这个方面不能够胜过文士与法利赛人的义,那么结果显然是十分严重的,就是我们与神的国没有关系。

二、

16节中所说的“好行为”,行为这个字的原文用英文来表达即works,可以指人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为借着人多方面的作为显出来的果效。这里不是指某一方面的行为能够为神作见证,让人将荣耀归给在天上的父,而是借着多方面的行为所显出来的生命的品质或样式,这种生命的品质或样式才显出见证的果效。回应到前面讲的八福,祝福的对象并不是某种符合原则的行为,而是他们是某一种“的人”。或许怜恤、使人和睦都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但这行为已经是那种生命形态的自然表现。

怎样的生命形态能够见证“在天上的父”?除了神的儿子,没有什么人可以认识天上的那位神,只有父怀里的独生子将那天上的父显明出来。(约1:18)这个意义上,只有从耶稣基督而来的生命能够见证那位在天上的父。所以这里所说的“好行为”不是直接行律法的问题,而是与基督关系的问题;从而在我们的生命中显明出基督生命的道,就如保罗在腓立比书所解释的: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2:15-16)这好行为所发出的那光就是来自基督的“生命之道”。“好行为”将门徒生命中来自基督的义彰显出来,若不是从他而来的义,我们自己没有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1:4)

“你们的光”要显在人的面前,语气中显明我们里面已经有生命的光,问题是要将这光显出来。这里首要不在于照着律法去做,好像要“成为光”或者“作为光”,不是的,是说我们就是光。这里表达的不是我们与律法的关系,而我们与基督或者内住于我们里面的圣灵的关系。律法的操练是生命成长的初阶,有助于操练和规范我们在生活中的心思与举止。而生命的果效则显明在自然流露之中。过去我刚信主不久,就发现在自己身上,以及我认为生命应该比我好一些的弟兄身上,存在着第一反应与第二反应。遇到某件事的时候,当时多数情况下,第一反应是过去旧人的下意识反应,然后思想一下,发现不对,似乎不合圣经的原则,于是才有第二反应。唉我真后悔,当时不应该发脾气,不应该说那句话,第二反应意识到了,但最初的结果已经造成了。这里,无论是第一反应还是第二反应,都没有把那生命的光自然地流露出来。

要想把那生命的光自然地流露出来,律法的操练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与基督的关系。只有源自基督生命的光能够把人带到天上的父的面前,没有其他的途径。就是说,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想认识天上那位神的作为,被带到天上那位神的面前,仍然需要借着复活后仍在日常生活中活动的基督。他不仅是我们生命得赎的中保,同时也是我们过成圣生活的中保。我们依然是透过他来理解上帝在日常生活中的作为与引导,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去跟随他,将生命的光照在这个世界中。朋霍费尔这样表明地表达,“究竟什么是我们决定性的权威呢?是基督还是律法?我们究竟归附谁呢?基督说过,祂与门徒之间不容许有任何律法存在。”(《作门徒的代价》108页)

这里不是不要律法,而是唯有基督成全了律法;我们若不是紧跟基督,没有人能够达到律法的要求,也不可能有胜过文士所法利赛人的义。这更好的义只能够来自于耶稣基督,而他代表了律法的成全:“直到现在耶稣在登山宝训中都不曾谈到祂自己。在门徒与他们需要的更好的公义之间,是基督本人。……门徒比法利赛人优越之处在于,事实上他们服从律法更彻底。这怎么可能呢?因为在门徒与律法之间有一个人已经完全成全了律法,而门徒也和这个人保持交往。”(《做门徒的代价》,109-112页)

三、

全心全意地跟随耶稣基督,就意味着服从律法更彻底。那么跟随耶稣意味着什么?十字架上的光如何显明在我们的生命中?

“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了自己,赔上自己,有什么益处呢?”(路9:23-25)跟随耶稣的唯一方式就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他。这十字架就是钉死自己的那个十字架。就是说,只有舍己才有可能跟随耶稣。舍己就是放下了自己,让他来做我们生命的主。人为了赚得全世界却丧了自己,这句话特别是对那些想要跟随耶稣的信徒来说的。这里,我们愿意照着圣经的教导去生命的基本前提:愿意放下自己,顺服在圣灵的引导之下。

过去我刚信主不久,听过一个传道人讲道时这么说,生命的每一次长进都是在那个阶段再次放下自己,甘心顺服所带来的结果。这句话给我留下印象是因为,这与我当时对生命长进的理解有所不同,我想着生命长进的路程是不断操练圣经生活原则的结果,一段时间学习好了某个原则,生命就长进一些;再学习另一个原则,又长进一些。后来我意识到,这些原则的学习与操练,都还是铺垫与初阶操练,真正挑战我们生命深处的就是:是否愿意顺服。无论什么样的生活原则,学好的意思只有一个:顺服当下的引导。

这里生命深处的顺服意味着生命的翻转。生命经历第一层的翻转是指:当我们来跟随耶稣基督的时候,本来是把他当作弥赛亚,一个能够让我们成功的帮助者,一个可以战胜竞争者的大能者,却没有想到,跟随他却是要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他,跟随他竟然是效法他的死,(腓3:10)与他一同经历世间的逼迫与羞辱。这让我们与当年门徒一样,经历十字架事件。生命经历第二层的翻转意味着:本以为是与他一同受苦,遭受羞辱,却没有想到,在他里面却经历到生命中从来没有的满足与喜乐。他是谁?在我们经历这两层生命的翻转中,我们实际地经历到耶稣基督的既是人同时又是神的两重性,经历到十字架上的死却同时带来生命的复活这种神的作为,就如保罗所说: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罗6:5)生命在经历死与生的翻转中实现了整合,超越了原来凭着自己的理性或能力永远也无法把握的悖论与矛盾。

四、公开的见证

只有这种生命翻转的见证之光能够把人带来天上的父的面前,而不是我们的道德水准比一般人要高出多少。对于基督的门徒来说,道德水准只是基本的底线,不至于让基督的名受到亏损;但道德水准高并不因此能够将人带到神的面前,使人将荣耀归给在天上的父。

就如保罗说,他过去是一个罪魁,而他现在成了何等样的人,这种生命翻转的见证把人带到天上父的面前。“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林后3:18)这里“好像从镜子里返照”,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众人(敞着的脸)如同镜子返照出主的荣光。”(中文标准译本)特别表达出来:我们的生命唯有与主基督有直接的连接,在圣灵的帮助下被其光照的时候,生命才会有所改变(变成主的形状);而这改变的过程也正是返照出主的荣光的过程。这说明,一个被更新的生命自然具有公开性或见证性,向这个世界发出光来。


一个有见证的生活是基督徒生活的不可少的维度。见证可以通过两个层面表现出来:1、行为举止或生命方式上的见证,甚至不需要我们讲。如果我们生命的见证能够直接被人看到,带来人的思考,自己得出结论更好。2、有时人没有看到,或者人看到了还不能理解,就需要我们用言语来为做见证。

从应用的角度看,用言语做见证时,我们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生命真实地经历神的工作与恩典,才可能有见证。可能有人会说,怎么听到其他人生命中的见证很多,我生命中的见证怎么就不多呢?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当你更多地为那些看似日常的事情来祷告神的时候,就会更更清楚地发现,原来神在那些看似平常的事情上有很多的作为。很在意思,过去我很少为上课来祷告,上课对我来说太平常了。但近两年来,当我每次为上课祷告时,就发现上课的效果确实不太一样。对于那些重要的事情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在做之前事先祷告了,并且你祷告时里面就这件事情看到的越具体,那么当这件事情成就的时候,你就越清楚地看到这里有神的恩典与作为在其中。这就让我们的生命与生活中更多地充满见证。

2)见证是见证神的工作与恩典,是以神为中心的,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不是落在自己的作为如何如何上,而是让人看到神的恩典如何在我们生命中显出来。通常的情况下,这种恩典的显出时常是透过我们生命经历转变的过程彰显出来。我们自己的失败是真实的,同时我们在他里面的得胜也是真实的。见证的真实性要求它不是断章取义,摘取一些片断,报喜不报忧,给人带来一种误解或错觉。生命的见证其实是要求我们生命的敞开性,真实透过里外一致体现出来。如果我们的生命还没有经历完这种翻转,还只是停留在自己的失败阶段,就还没有见证性。

3)我们经历神的恩典与祝福并不总是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眼见之祝福,或者世上意义的成功。或许在我们初信主的时候,神知道我们生命的承受力还很弱,所以时常通过成就我们所企盼的,好的工作、好的住所等,来扶持我们的信心。而当我们生命长进到可以承受更多的压力时,他就让我们更多地经历到我们没有预计的难处,特别是上面所说,为着基督的原因放下自己(舍己),好让我们的生命能够有所突破。当我们放下自己的时候,与我们之前所经历到那些眼睛可以见的祝福不同,我们会特别经历到天上赐下的那些眼不能见的属灵福气。这些属灵的福气有时伴随着世俗意义上的祝福,有时则相反,不仅没有,可能还要付出代价。然而,正是对这些天上赐下的属灵福气的见证,把人带向天上的父。

北京联祷会牧师代表探访小白牧师

文/宋嫂

4月13日,北京牧者联祷会主席周明牧师和执委刘主泽牧师、陈慧丽牧师到家中探望了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守望教会李小白牧师。

小白牧师术后第六天,但恢复非常好,说话仍然那么有力。凭周明牧师过去多年行医经验,都觉得很意外,相信这是神的保守。

小白牧师详细介绍了就医、手术过程中的经历,其中不乏意外,更多恩典。几位牧师也回忆起2008年北京牧者联祷会第一次在守望教会举办时的情景。小白牧师更回忆到,那年在一个主日因为教会所在华杰大厦停电,他从公交车站匆忙赶到华杰,又一口气爬上八楼,心脏病突发,幸好教会的一位弟兄对心脏病紧急处理有经验,在稍微处理之后小白牧师被迅速送医,第一次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冰霞师母提及往事不住感谢主的保守,说若不是在教会发生,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一晃九年过去了,而自那以后守望教会进入了建堂阶段以及户外阶段。几位牧师为守望教会这些年的见证而感恩。

小白牧师说经历了这次大手术,他已经准备好了随时被主接走。这个破碎的世界真的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唯舍不得的就是所在的守望教会。他提到了前日天明牧师被批准和恩平师母到医院探望了他,这是六年来他们二人第一次见面……小白牧师说到这里眼中有泪流出。在场牧者无不感慨落泪。

他提到守望教会过去几年的道路,觉得很有亏欠,尤其最近两年,他觉得我们失了锐气和勇气。他还提到了贵阳的活石教会,仰华牧师被判刑、生病不得医治,师母备受压力。和他们相比,我们守望的经历真不算什么。他甚至有些激动地说,希望各教会能向仰华牧师、师母表达爱心,通过肢体的爱来安慰他们、支持他们。

关于守望教会过去几年的经历,小白牧师总结说,这些年: 1、增长了我们的忍耐。不是个人的、而是教会的忍耐;2、充分激发了我们兄弟姐妹的爱。对此他特别感慨:教会不久前患白血病的姐妹需要输血,马上有弟兄姐妹自动组织,安排每周两名肢体义务献血来提供姐妹每周的血小板需求。因为献血有体重等对身体的要求,有的小姐妹因为体重不到九十斤,为此而在努力增重。他还提到了教会为一位患癌症的神学生姐妹的治疗而奉献,通知发出后不日就达到了十五万的奉献金额。说到这小白牧师泪流满面。他更带着哽咽的声音告诉我们,在他手术后,很多弟兄姐妹自觉来送饭食,他们是在吃着百家饭。他说“我们不配得到这些爱”,并动情地哭出声来。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平日如军人般不苟言笑的小白牧师这样深情流露!因为自己经历过癌症手术、化疗期间兄弟姐妹如倾倒下来的爱,特别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也不由泪流满面,同时也不免担心哭泣对他伤口有影响,很是纠结。

主泽牧师和慧丽牧师不禁感慨:感恩这样主内深度的交通。因担心小白牧师过度疲劳——毕竟这是他开胸手术后第六天,周明牧师做了祝福祷告后准备离开。离开前,周明牧师还给小白牧师听了诊,看了他的药单。听诊需要打开包裹的绷带,结束后周明牧师又给小白牧师包裹好。大家感慨这通常是护士的工作,现在是主治医生亲自动手呢。周明牧师告知了些注意事项并详细解释了一些术后护理常识,让小白牧师和冰霞师母豁然开朗了很多。

小白牧师代祷事项:良好睡眠。他自入院后一直夜晚无法入眠。求主看顾他有好的睡眠,好的休息,好的恢复。同时也求主加添冰霞师母力量,她在照顾牧师同时还要兼顾家内外诸多事物。

“我信圣徒相通……” 感谢主!!

跨越信心与爱心的一小步——二进海拘有感

文/宪法

第一次进海拘,我写了一篇文章,重点在海拘的生活及传福音。第二次进海拘,换个角度,专门谈谈感想,以纪念海拘之行及对户外敬拜的思考。

平台敬拜是我当年新年心愿的一部分,以此来表达对教会的支持和陪伴,这跟教会最近的形势没关系。上次文章我就分享过,对上平台我确实是报着一颗平常心,就像最近五年我在户外度过的每一个主日一样,没有像某些政府部门人员所说的英雄情结。如果没进去,我感谢神!这年头,年假贵如油啊,省下六天年假可以做多少事情啊!如果进去了,我也感谢神,相信神有美意和祝福。

但今年的平台敬拜与往年相比还是有些许的不同:

首先:去年我读了教会史,尽管对教会史中教会的败坏之前我就略有耳闻,但二千多年教会史中记录的基督教会的败坏、软弱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教会被神称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本应该作为社会的良心,成为遏制罪恶一股最重要的力量,然而在历史中敌基督的强权面前教会却多半是软弱的。尤其是二战德国法西斯掌权的历史给了我一些触动,那时德国基督徒的比例我估计应该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然而敢于与法西斯政权抗争的只有朋霍费尔等少数的基督徒,教会总体上在强权面前屈膝了,教会屈膝的结果是几百万犹太人被屠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也给德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然而神的旨意不受拦阻,”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创12:3) 即使教会跌倒了,神也能借着盟军的手审判抵挡神的势力,来显明他的得胜,然而教会却在这样的得胜面前无份了。由此我想到守望教会能够在目前政治及宗教环境比较压抑的环境下,能够喊出“独尊耶稣基督为主”这样响亮的口号,这间教会真是太了不起了,这是真教会,是神圣洁的新妇。我也在问自己:当我倾佩朋霍费尔这样的勇气的时候,今天我是否也能同样效法他的榜样呢?当我在为德国教会的软弱而扼腕叹息的时候,我今天是否也能以同样的信心和勇气来面对现在的试炼呢?当环境对我们的信仰有限制的时候,如果我们只是作一个吃瓜群众,发发恼骚,环境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要突破环境的限制我们需要顺服神的带领,要有顺服的行动。想到此,今年我去平台敬拜的心就比往年迫切了。

其次:之前我已经被拘留过一次了,按照属灵争战的规律来讲,通常第二次被拘考验肯定比第一次要更大。而且,今年平台敬拜的背景还是发生在教会灵性低迷,教会购置的新堂在“被装修”的情况下。我这时候上平台就像这样一幅场景:我们属灵的仇敌撒旦以为牢牢地控制住了教会,趁教会不备借着新堂“被装修”还给了教会一记重拳,心里正得意着呢,而这个时候教会也趁撒旦不备,冷不防扇了他一耳光。撒但恼羞成怒,利用人来攻击报复,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尽管我对上平台看得很平常,对属灵争战的严峻性却丝毫没有掉以轻心,这一次的平台敬拜对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提前一个月就请小组的弟兄姊妹为我祷告,自己也在神面前禁食祷告了四天。如果我进去的话,我求神赐给我属天的信心和勇气,能够胜过一切属灵黑暗的压制。同时我也知道:政府部门人员不是我争战的对象,所以我也求神在我面对他们的时候,有一颗平静,温柔而坚定的心,也赐给我智慧的言语,让我能够回答他们一切的问题。我也求神感动弟兄姊妹的心积极送钱送物,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了号子里那些没有得救的灵魂,让他们能够经历神的爱。最后,我也把自己的工作、住所也交在了神的面前,求他来保守和看顾,希望工作单位和房东不受搅扰。

事情的发展和我想象的差不多。在上平台之前,我妻子就反对了,在家里给了我一点颜色看看,因为半年多教会没有人上平台,我这次上去就像出头鸟,枪打出头鸟,她不想过提心吊胆的生活。我为此也特别的恳求神,求神赐给她一颗平安的心,我不希望背负着妻子对我的怨气上平台,感谢神,最后她还是顺服了,这是我妻子最宝贵的品质,我们结婚十几年没怎么吵过架靠的就是这一点,天国的祝福自然有她的一份。

上平台之后,没多久我就被没收了手机,送进了警车。政府部门人员接待我的待遇上了一个档次。在派出所和办案中心那些正常的问话笔录流程我就不说了。海淀分局警官、两个国保、管教都找我谈话,有的还要求我写保证书,保证不再上平台。尤其是海拘管教,每次谈话估计都在一个半小时以上。应该承认,大多数人谈话是比较文明的,而且非常有经验。刚开始我还想把话说得周密一点,但有时话未说完,就被打断了,感觉自己的观点没有充分表达出来,有一种被压制的感觉。后来我就吸取教训了,回答尽量简短,两句话之内解决问题。跟不同人的对话于是就变成大致这个样子:

问:“你们教会怎么样啊?”

答:“还行吧,还没被按死。”

问:“入教这么多年,你怎么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混上?”

答:“守望人才济济,他们都比我优秀。”

问:“那他们怎么不来?”

答:“神感动我,每个人都得对自己的感动负责。”

问:“那你为什么不在家敬拜,你在家肯定没有人抓你。”

答:“可是教会指定的是这个地方,在家里敬拜差点意思。”

问:“你作为中国的公民,首先你是不是要守法?”

答:“那得看什么事了。”

问:“什么话!守法还讲条件啊!”

答:“没办法,这就是我们的信仰。”

问:“你说你,老进拘留所,有意思吗?对你孩子难道会没影响?”

答:“当然会有影响,他们会知道爸爸对信仰是认真的。”

问:“你说,你是不是为了骗钱进来的?你要是骗钱,我要让你教会一分钱都送不进来,你信不信?”

答:“教会的这点钱对于我的工资来说是九牛一毛,要是为钱,我就不来了。”

不过后来我也看出来了,他们的信仰和我一样坚定,回应的话也是各执一词,谁也改变不了谁,有的回应还会让他们更生气,所以有些我就不回应了,求神来改变人的心意,也让以后的历史来显明我们今天坚持的价值。

政府部门有人对守望教会抱着极大的敌意,言语上对教会颇多攻击,我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就充满了感叹。神啊,你的爱真是太伟大了!你看这个人,这么攻击你的教会,可是,你居然也爱他,也为他的罪而死。我心里对他没有半点的敌意。所以总的来讲,这次平台敬拜,我上去了。面对政府部门人员,我胜过了敌意和血气,从属灵争战的角度来讲,这次争战基本上就得胜了,对我而言这次平台敬拜主要的目的和意义就达到了。

最后我想谈谈对守望户外试炼的几点感想:

第一:政府部门有的人挖苦我,说我信得太狂热了,尽管知道上平台会被拘留,还是要去。连工作、家庭都不管了。其实他们不了解我们的信仰。我们相信:只有神才是祝福的源头,而顺服神才是我们真正的蒙福之道。这几年我参与户外也上过平台,可是我并没有觉得我的生命受亏损,相反在鲜活的争战经历中对教会、对圣经的真理有了更多的认识。我时常感受到神话语对我的更新,越来越多的经历神所赐的平安及自由。在我的工作单位,去年我基本上胜过了工作的试炼,我的老板主动邀请我在部门同事面前分享圣经道理,作为对管理项目的指导及参考。我也非常重视家庭,也爱孩子。这么多年,如果没有对神的追求,我们家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肯定要比现在要差。顺服神的人,或出或入,神都赐福。很多生活的细节我都能感受到神的看顾,就像去年我刚拿到驾照,国庆节我开车往返两千六百公里探望母亲,带我母亲旅游,非常平安,没有堵车,没有车祸,让我母亲的心很得安慰。甚至在我的业余足球俱乐部,像我这么瘦弱、基础也很差的队员,却已经在球队踢到了主力前锋的位置,神的祝福真是丰丰富富。

第二:即便是在患难中也会有从神而来的安慰。在海拘那种属天的平安我就不提了,我想绝大多数进过海拘的弟兄姊妹都会有体会的。这次在海拘虽然弟兄姊妹送钱送物受限制,但是神依然在细节上特别看顾我。我是一个睡觉特别轻的人,在家里稍有动静就会醒。可是在那里七天,在号友鼾声此起彼伏的情况下,晚上我基本上都睡着了。在号子里,我连值了七天中班,虽然中班的时间比晚班多二十分钟,可是中班的时间特别安静,特别适合我背诵经文,这是我最喜欢的时间。我分配的第一个号子207,简直可以称为文明号——大家凡物公用,共同劳动,号子领导班子也身先士卒,主动干活,厕所一尘不染,被子整整齐齐,少有色情故事,简直是一番人间天堂的景象。刚进207,他们都以为我信邪教,我有过经验,就耐心跟他们解释,基督教是合法宗教,不是邪教,我不是因为信耶稣进来的,而是因为聚会扰序进来的。可一到干活,领导班子还是这么叫我:“哎哎,那个邪教的,擦板去!”可是过了几天,事态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领导班子成员主动邀请我坐到他们旁边吃饭。刚开始我不明白什么意思,等我坐过去一看,呵!原来领导班子还是有特权的,有牛肉!别人没有,他们就一个劲儿的劝我:“教主,吃点牛肉,你吃啊!多吃!”其实我对他们也没做什么,这次在号子里我没有主动传福音,只有被问到的时候,我才会给他们讲上一段。我很感谢他们,也把他们的善意看作神对我的看顾。周五管教调号,我从207被调到了401,号子的条件就差了很多,厕所很臭,因此号子的窗户始终是开着的,1月份的晚上号子冷得像冰窖一样,散板的时候我就冻得头疼了。我跟神祷告,第二天早上头就不疼了。

第三:我也想总结一下基督徒面对试炼的心态。户外敬拜对于守望教会是一场试炼,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神已经允许守望教会进入了户外敬拜这场试炼中。我们人的本性不喜欢试炼,因为试炼中我们会经历痛苦和惧怕。可是《雅各书》说得好,“你们在试炼中,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神的心意是要透过试炼,让我们经历他的能力、他的同在,让我们变成不一样的人。守望教会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的试炼,我们岂不是比以往更多了几分刚强、从容和老练吗?守望的弟兄姊妹们在患难中岂不是更加的彼此相爱吗?“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这是我们可以从约瑟的故事中看到的。虽然我们不一定能马上看出背后神的心意来,但我们相信在逆境里对神尽忠总会有祝福。神给我们的命令是要常常喜乐,可是在环境与信仰有冲突的时候,如果我们总是被环境辖制,心里被捆绑,我们只会品尝到苦涩和压抑,怎么可能有喜乐呢?我们只有靠着神突破环境的辖制,那种得胜的喜乐才是真喜乐,是可以给我们带来长久的满足和生命的祝福。

在这里我不由的想起了守望的姊妹们,在这几年的征战中,她们虽然是神创造的软弱的器皿,可是他们却在争战中冲到了最前沿,她们是真正的精兵,是我们弟兄学习的榜样。我常常在想,在福音书里像玛丽亚这样的妇女,她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主耶稣复活后就第一次向她显现,主把这样的荣耀给了姊妹,我想神也是看中了姊妹这样的爱心。愿主的荣耀也多多向守望的姊妹们显现。我也盼望像我们做弟兄做丈夫的,在教会灵性低落的时候,在家庭里承担起“灵性发动机”的责任,按着自己的力量跨出信心和爱心的一小步。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得上平台,但我们却需要靠着信心在具体的顺服的行动上有突破。这可能是多一次户外的陪伴,多一天的禁食祷告,也可能是鼓足勇气多向一个陌生人传福音,甚至也可能是向外邦人多一个善意的举动。我们的一步虽然很小,但是神却可以使用我们的一小步做成大事。这大事可能是我们进堂,也可能是建造一个圣洁成熟的教会,也可能是祝福这个国家和社会,也可能包括其他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很多很多……

愿神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迷途羔羊的回家之路

文/海洋

 


距离2011年4月的那个主日已有六年。当我重读教会发的“2011年4月6日北京教牧联祷会代祷信”时,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我眼前依稀浮现出老故事餐厅那宽敞的大厅,正中台上安放着讲台、诗班的电钢,台下是整齐的椅凳;耳旁响起熟悉的赞美诗旋律,还有牧师证道的声音。

六个寒暑,教会经历了很多,也在成长;同样,我也在经历中成长着。现在,我已经从当初诗班的羡慕者转成诗班中的一员,从坐在台下的聆听者,转成站在台上身穿诗袍的服侍者。一路走来,恩典满满。

“一百只羊有九十九,在主圈中悠悠;但有一只离群远游,荒山空谷逗留;隐闻豺狼四周怒吼,远离良牧,性命堪忧!问主:“你已有九十九,难道还嫌不够?”主说:“那只亦我所有,何忍任他漂流?”……得救之羊从未测透,主爱何等深厚!……”(《圣诗精选》第34首“一百只羊有九十九”)

2010年,我就像这迷途的羔羊,荒山空谷,离群远游;漫漫长夜,独自奔走;路深道远,荆棘刺透。努力工作了5年,我突然发现工作再拼命,能力再突出,都比不过别人工于心计,苦心钻营来得快。世俗世界巨大的冲击使我开始质疑从小受到的教育。我试图迎合世界,改变自己,可自身的价值观又把我拖了回来。在强大的张力面前,我迷惑了。我该何去何从?我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却一筹莫展;我想改变单身的现状,却毫无希望。我仿佛置身漆黑的暗室,看不到丝毫亮光。于是,我几乎花光了工作几年攒下来的钱,买了去往美国的机票,独自一人开始自以为的放逐之旅。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原来一切都在神的计划之中。

2010年6月12日,我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芝加哥,接待我的是大学曾经的室友。多年后异国重逢,自然兴奋不已,可我也被她震惊了:她是基督徒。什么?你是基督徒?你不是党员吗?基督教,这不是西方人的信仰吗?你是被西化了吧?排山倒海的问题接踵而至,而更令我吃惊的是她说她打算离婚。初到美国的我,还没来得及享受异域风情,就这样被她搞得晕头转向了。但我选择尊重她的信仰,陪伴她度过这最艰难的时期。

就这样,我跟着她第一次踏入芝加哥当地的一间教会。很奇妙,我坐在人群最后一排,没有烦躁,也没有因不能去参观景点而心生遗憾和抱怨。我跟着他们敬拜,唱英文赞美诗。唱着唱着,我困惑地发现眼角流下了眼泪。诗歌的旋律优美却不哀伤,歌词也不能完全理解,可我为什么却流泪了呢?仿佛内心深处某个被遗忘的角落被触动了一样。多年后,我才知道,这叫圣灵的感动。是的,我就这样被一首完全听不懂的英文赞美诗感动了。这也注定了我与诗班的不解之缘。之后,我在参加他们小组聚会的过程中被劝说着受了洗。但当时却并不明白受洗意味着什么。也完全不明白基督信仰的意义。只是觉得盛情难却,不知道如何拒绝。我心里盘算着,反正回国以后这一切都与我无关了,只要我不提,谁会知道呢?然而,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有神的美意与带领。

内心的感动很快被美食和美景冲淡。回国后的自己果真再也不提教会和受洗的事情,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然而主的带领真是奇妙无比。罗马书8章28节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2010年8月的某一个主日,应同事的委托,我再一次走进了教会,目的是帮她买一本圣经。奇妙的是,我没有去距离较近的海淀堂,却通过同学来到了守望教会。那时我还并不清楚三自教堂和家庭教会的区别。再一次参与敬拜,起初的感动再一次临到我。留下的泪水提醒我,这一次,我真的该正视信仰了。听着牧师的证道,心里有个声音说,下一次我还要来。

于是,真的有了下一次和一次又一次的主日敬拜。然而,那个时候的自己信仰的根基并不牢固,主日的敬拜也并不能坚持。在一次去往老故事的车上,我遇到了正在阅读手里圣经的孙老师。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教会的长老,我们住的地方居然很近。在他的介绍下,我来到了世纪城小组。还清楚的记得,欢迎新人的时候,小组的弟兄姊妹说“小组亲切的就像我们的家,欢迎你,也希望你能常来参加。”但是,每次的查经都让我觉得枯燥,因为我一点也不明白。唱诗赞美也让我感觉受挫,因为我一首也不会唱。分享祷告更是让我觉得无力,因为自己连一句祷告的话也不会说,心里更是没有替大家代祷的感动。我并没有感受到大家所说的家的感觉,也并不能感受到大家的爱。那个时候我心里充斥着失望与抱怨。然而,今天我才明白,一个心里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也就是基督之爱)的人,如何能感受到爱呢?

 

每次参加小组都是一场属灵的争战,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因此,小组的查经我时而参加时而缺席。就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下,2011年4月11日,教会迎来了户外敬拜。这也是我来到教会以后参加的第一次户外敬拜。记得那时有姊妹分享,说不会参加,因为会有警力出动。然而,我却很不以为然,“户外敬拜”,不就是从室内走到室外嘛。况且,这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而是别无选择的选择。我们没做不好的事情,出动警力无非是怕人多,影响治安而已。另外,自己也对户外敬拜会是个什么样子充满了好奇,所以还是决定参加。然而,弟兄姊妹的被看管和拘留,是我怎么也没有预料到的。接下来的每个主日,都会在小组的群里看到教会分享的信息,有多少位弟兄姊妹被警察带走并拘留,各个小组也相应承担起了陪伴的责任。自己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片区的警察也打来电话,深夜单独约谈。如果说心里没有惧怕,那就是说谎了。听了我的分享,父母十分担心,时常劝我离开教会,离开小组。因为有一次小组聚会结束,楼下有几个警察试图将我们强行带走。然而,我却依然坚持着,虽然并不情愿,只是把它当作一件应该做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因为信仰的缘故,和父母起了些争执,我的母亲疯了一样冲到我的卧室,跪在地上不停的给我磕头。那咚咚的磕头声就像重锤敲击着我的内心。我从未如此的伤心难过,仿佛自己真的成了不孝的儿女。我扪心自问,做错了什么吗?没有。那为什么会招致母亲如此激烈的反应?我真的不知道。我能理解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人,内心对拘留和被警察带走的恐惧。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选择这样极端的方式呢?为什么要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呢?从那以后,两个多月的时间,我无法面对自己的母亲。同桌吃饭,也都强忍着泪水,只能将它们和着饭一同咽下。我开始埋怨自己的母亲,怪她对我造成的伤害。然而,那个时候的自己却不明白,这是一场属灵争战。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我真的离开了教会,离开了小组,两年之久。

离开教会的日子,我像往常一样的工作、生活。虽然没有被世俗的染缸染黑,但却陷在了抱怨与论断当中。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人性的丑恶和无所不用其极。于是,我开始在朋友圈发各种愤世嫉俗的言语,排解心中的压力也显明自己的清高。然而,我的这些言语和生命不堪的状态都落在了小组姐姐们的眼中。林呐姐主动给我发微信,劝我说:“回小组吧”。那个时候,这句话仿佛往我的心中注入了一股暖流。现在回想,这都是神的怜悯与慈爱,圣灵的工作和带领。于是,我心里开始盘算着如何能说服父母重新参加小组的查经聚会。户外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父母发现教会并没有发生令人担心的事,弟兄姊妹也没有做出任何过激的行为。他们本来悬着的心也逐渐地被放下了。所以,当我跟他们说我打算重回小组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反对。这令我十分的吃惊,这还是那个曾经为了阻止我去教会而跪地磕头的母亲吗?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利。然而,后来听小组的姊妹们分享才知道,在我独自生活的两年中,就是那个我曾经感受不到爱的小组和弟兄姊妹们,恒切替我祷告,恳求主在我和父母的心中做工,使我能够再次回到小组,回到教会。原来,这一切顺利的背后,有弟兄姊妹们祷告的力量,还有他们那从神而来的爱心。感谢主!因祂是听我们祷告的神。“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7:7)重回小组聚会,我再也不是勉强着参加,而是内心充满了喜乐与盼望。每周的小组聚会,成了我心心念念的事情。我渴望从每一次的查经中汲取上帝话语中的智慧和力量。我惊奇于自己内心的变化,感谢主奇妙的带领。

渴慕的心,神必会纪念。2016年4月,在小组弟兄的邀请下,我来到了启发并参与服侍。这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使我能够一探究竟,明白基督徒的生命所该有的样式。弟兄姊妹的爱心使我觉得惭愧,他们对信仰的渴慕与追求也使我自叹不如。我开始有些后悔,为什么没能早点参与教会的服侍呢?然而,神的时间不会错误。我默默的努力,更加渴慕神的话语,并从中得着智慧和力量。在服侍的过程中,也与弟兄姊妹们建立了深厚的关系。我们一同服侍,一同成长,彼此造就,彼此搀扶。我们彼此分享各自的软弱,在祷告中互相纪念。感谢主!除了感谢,我还能说什么呢?唯有跪在永生上帝、慈爱的天父面前感恩!

这一路的成长,使我内心充满了喜乐。每每数算神的恩典,都会记起那首触动我心灵的英文赞美诗。我们既然白白地得了这属灵的福气,也要白白的给出去,使更多的人蒙福。于是,我来到了诗班并参与服侍。起初,我内心充满了胆怯与不自信。诗班会允许一个生命如此不成熟的人参与服侍吗?脑子里浮现的都是身穿诗袍的弟兄姊妹那圣洁的样子。回头审视自己,更觉得不配。然而,圣灵还是感动我的心,给了我勇气来到诗班试听。从此便开始了在诗班的预备。我开始学会将唱歌和唱赞美诗区分开,学着用感恩和祷告的心来颂赞。我开始意识到,我们不仅仅是在唱诗,而是在做圣诗服侍的工作,因为我们是被神分别出来的“利未人”。带着这份荣誉感,我更加渴慕与神的相交,好使自己的生命可以成长,从而配得上圣诗服侍的意义。

如今,回首过往,教会户外的六年,也是我的生命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六年。我开始明白了户外背后所隐藏的属灵争战;开始尝试理解并体会牧者们的艰辛与不易,并为他们和教会代祷;开始意识到自己祷告的不足与亏欠,并努力操练;开始意识到自己白白得的这一切的恩典与慈爱都当白白地给出去,不能自己独享。这一路,有神的恩典和慈爱,有弟兄姊妹祷告的托住,有圣灵的工作,有自己的努力,有悖逆远离,也有“死而复生”。如今,对我而言,小组真的就像弟兄姊妹形容的那样,就像我的另一个家,亲切温馨。在那里,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长;彼此分享软弱,分享振奋人心的见证。感谢主,赐给我这样的教会和小组。感谢主,赐给我虽不完全,却努力实践基督之爱的弟兄姊妹。愿神的恩典继续临到祂自己的守望教会,愿祂的圣灵引导我的心。“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祂的荣美,在他的殿里求问”(诗27:4)愿我不住的祷告,寻求神的面。愿我不住的祷告,托住我们的教会。愿我不住的祷告,更新与神的关系。愿一切的颂赞和赞美都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阿们!

PDF下载

 

  • 《@守望》第132期——我信教会
  • 《@守望》第131期——与神和好,与人和睦
  • 《@守望》第130期——末后世代,建造家庭
  • 《@守望》第129期——疫情与福音(二)
  • 《@守望》第128期——疫情与福音
  • 《@守望》第127期——关怀与陪伴
  • 《@守望》第126期——亲密关系
  • 《@守望》第125期——亲历3.23
  • 《@守望》第124期——祷告
  • 《@守望》第123期——回家
  • 《@守望》第122期——重拾异象
  • 《@守望》第121期——感恩,2018!
  • 《@守望》第120期——面对数字化产品
  • 《@守望》第119期——单身弟兄
  • 《@守望》第118期——单身姊妹
  • 《@守望》第117期——十诫
  • 《@守望》第116期——关注青少年
  • 《@守望》第115期——兴起弟兄
  • 《@守望》第114期——这个世代的青年
  • 《@守望》第113期——户外敬拜7周年
  • 《@守望》第112期——团契生活
  • 《@守望》第111期——孝敬父母
  • 《@守望》第110期——读点神学
  • 《@守望》第109期——圣诞·福音
  • 《@守望》第108期——感恩
  • 《@守望》第107期——基督徒的财富观
  • 《@守望》第106期——青宣大会
  • 《@守望》第105期——守约
  • 《@守望》第104期——宗教改革500年
  • 《@守望》第103期——家庭建造
  • 《@守望》第102期——陪伴•关怀
  • 《@守望》第101期——户外敬拜6周年
  • 《@守望》第100期——读经
  • 《@守望》第99期——回家
  • 《@守望》第098期——圣诞·福音
  • 《@守望》第097期——感恩之心
  • 《@守望》第096期——关注宣教
  • 《@守望》第095期——关于祷告
  • 《@守望》第094期——软弱之道
  • 《@守望》第093期——悔改之道
  • 《@守望》第92期——婚姻之道
  • 《@守望》第91期——教养孩童
  • 《@守望》第90期——职场呼召
  • 《@守望》第89期——户外敬拜五周年
  • 《@守望》第88期——纪念国永
  • 《@守望》第87期——家庭敬拜
  • 《@守望》第86期——务求传福音
  • 《@守望》第85期——这个时代需要什么
  • 《@守望》第84期——操练敬虔(二)
  • 《@守望》第83期——操练敬虔(一)
  • 《@守望》第82期——为主而活
  • 《@守望》第81期——人生标杆
  • 《@守望》第80期——性别认同
  • 《@守望》第79期——里外更新
  • 《@守望》第78期——穿上新人
  • 《@守望》第77期——户外敬拜四周年
  • 《@守望》第76期——我们向主要什么
  • 《@守望》第75期——我不以福音为耻
  • 《@守望》第74期——圣诞节传福音
  • 《@守望》第73期——感恩
  • 《@守望》第72期——户外拘留时代(八)
  • 《@守望》第71期——户外拘留时代(七)
  • 《@守望》第70期——户外拘留时代(六)
  • 《@守望》第69期——户外拘留时代(五)
  • 《@守望》第68期——户外拘留时代(四)
  • 《@守望》第67期——户外拘留时代(三)
  • 《@守望》第66期——户外拘留时代(二)
  • 《@守望》第65期——户外拘留时代的开始
  • 《@守望》第64期——户外特刊
  • 《@守望》第63期——户外三周年
  • 《@守望》第62期——小组•家(二)
  • 《@守望》第61期——小组•家(一)
  • 《@守望》第60期——圣诞月•传福音(二)
  • 《@守望》第59期——圣诞月•传福音(一)
  • 《@守望》第58期——数算恩典
  • 《@守望》第57期——我和守望(二)
  • 《@守望》第56期——我和守望(一)
  • 《@守望》第55期——梳理户外敬拜
  • 《@守望》第54期——户外敬拜中的忍耐
  • 《@守望》第53期——关注单身弟兄
  • 《@守望》第52期——关注单身姊妹
  • 《@守望》第51期——社会服务
  • 《@守望》第50期——关注职场
  • 守望网络期刊第49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8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7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6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5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4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3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2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1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0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9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8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7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6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5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4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5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6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7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8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9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0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1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2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3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4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5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6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7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8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9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0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1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2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3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4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5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6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7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8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9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0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1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2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3期